• 沒有找到結果。

第六章 結論

第三節 研究限制

本研究之研究限制在於田野蒐集資料的過程中,受訪者對於數字的敏感程 度。在迪化街的研究場域中,與受訪者訪談通常是建立在一個互饋的機制,也 就是在結束訪談後,研究者與受訪者的身分互調。由於受訪者多是商家,故在 得知研究者的身分,對於數字的呈現可能會有所保留。例如研究者在訪談過程 中,在談及租金、營利等部分資訊時,受訪者都會給出一個差不多打平租金的 金額,並將自身視為弱勢。由於研究者對資料的真實性有所質疑,但又涉及受 訪者的回答的意願,故本研究對於受訪者所給予的數字金額資料皆不使用。

- 83 -

參考文獻

外文部分:

Gotham, K. F. (2005). “Tourism gentrification: The case of new Orleans' vieux carre (French Quarter). Urban Studies”, 42(7):1099–1121.

Smith, N. (2002) New globalism, new urbanism: gentrification as global urban strategy. Antipode, 34(3), pp.427-450.

Kidd, D. (2015) Locating culture in precarious times: a study of culture-led regeneration and artistic production in Manchester. JAWS: Journal of Arts Writing by Students, 1(1), pp.31-39.

Pratt, A. C. (2010). Creative cities: Tensions within and between social, cultural and economic

Pratt, A. C. (2011). The cultural contradictions of the creative city, City, Culture and Society, 2:123-128 development A critical reading of the UK experience, City, Culture and Society, 1: 13-20.

Callon, M.(1986)Some elements of a sociology of translation: domestication of thescallops and the fishermen of St Brieuc Bay. in Power, action and belief: a new sociology of knowledge? London,Routledge, pp.196-223.

Callon, M.(2012)Society in the Making: The Study of Technology as a Tool for Sociological Analysis. In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Technological Systems: New Directions in the Sociology and History of Technology. Bijker, Wiebe E., Thomas P.

Hughes and Trevor J. Pinch, eds. Pp. 77-97. Cambridge, Mass.: MIT Press.

Latour, B. (1987) Science in Action: How to Follow Scientists and Engineers

- 84 -

through Society. Milton Keynes: Open University Press.

Latour, B. (2004) Politics of Nature: How to Bring the Sciences into Democracy.

Cambridge and London: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Law, J. (1987) Technology and Heterogeneous Engineering: The Case of Portuguese Expansion. In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Technological Systems: New Directions in the Sociology and History of Technology, edited by Wiebe E. Bijker,5 Thomas P.

Hughes, and Trevor J. Pinch. Cambridge, Mass. : MIT Press,pp.111-134.

Leslie, D. and Brail, S. (2011). The productive role of `quality of place': a case study of fashion designers in Toronto, 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A, 43: 2900-2917. DOI:

10.1068/a43473.

Flew, T. (2012). The Creative Industries: Culture and Policy, London: Sage.

Miriam, Z. (2018). Gentrification, Displacement, and the Role of Public Investment Journal of Planning Literature 2018, Vol. 33(1) 31-44

中文部分:

Latour, B.(1983/2004)林宗德譯。〈給我一個實驗室,我將舉起全世界〉。收 錄在《科技渴望社會》。臺北市:群學。

Latour, B.(2004)雷祥麟譯。(直線進步或交引纏繞?人類文明長程演化的兩個 模型)。收錄在《科技渴望社會》。臺北市:群學。

Stewart, D. W.、Shamdasani, P. N. (2000) 。焦點團體:理論與實務(歐素汝譯), 弘智,臺北。

- 85 -

王志弘、李涵茹,2015。〈綠色縉紳化?臺北都會區水岸住宅發展初探〉。《社會 科學論叢》9(2): 31-88。

行政院(2009)。創意臺灣-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方案行動計畫。臺北:行政院。

李承嘉(2005)。〈行動者網絡理論應用於鄉村發展之研究:以九份聚落 1895-1945 年發展為例〉。地理學報 39: 1-30。

李承嘉(2010),鄉村仕紳化—以宜蘭縣三星鄉三個村為例,「台灣土地研究」,

第十三卷,第二期,第 101 頁至第 147 頁。

李承嘉、廖本全、戴政新,(2010)。地方發展的權力與行動分析:治理 性與行 動者網絡理論觀點的比較。台灣土地研究,13(1),95-133。

李東明(2003)。台灣傳統街屋建築空間形式與再利用之研究,內政部建研所。

吳幸玲(2008)。〈全球城市消費性奇觀的文化生產-上海的住宅景觀〉,《地理學 報》:42-47。

吳貞儀、簡博秀(2009)。學仕化與臺灣的大學空間政策,「土地問題研究季刊」,

8(4):91-107。

吳密察、陳順昌(1984)。《迪化街傳奇》,臺北:時報出版公司。

林崇傑(2012)。全球競逐下的臺北都市再生實踐,「台灣建築學會會刊雜誌」,

第四期,34-40。

林崇傑(2008)。台灣運用容積移轉於歷史保存之政策與實踐之檢討. 文資學報, 4, 27~92.

林文一(2015)。文化創意導向都市再生、「新」都市治理的實踐及缺憾:以迪化 街區為例,「都市與計劃」,第四十二卷,第四期,第 423∼454 頁。

林宜萱(2013)。打造創意街區/文化導向的都市再生?-以迪化街的都市再生前進 基地為例。臺北大學都市計畫研究所。

林育槿(2017)。文化導向的都市再生:大稻埕街區的復甦之路。國立政治大學社

- 86 -

會學系。

邱立安(2015)。臺北 URS 都市再生前進基地策略、機制與執行政策之探討。中 國文化大學建築及都市設計學系。

邱淑宜、林文一(2014)。〈建構創意城市─臺北市在政策論述上的迷思與限制〉,

《地理學報》,72: 57-84。

周志龍,2003。〈後工業臺北多核心的空間結構化及其治理政治學〉。《地理學報》

34:1-18。

柯一青(2016)。臺灣在地化社區營造與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分析。文化創意產業 研究學報;5 卷 1 期,P19-27。

洪進東(2014)。歷史街區活化之研究-以大稻埕迪化街為例。國立臺北科技大學 建築與都市設計研究所。

殷寶寧(2015)。創意街區、飲食文化與都市再生:臺北市大稻埕迪化街美食地 景與文創轉向。文資學報;10 期(2016 / 12 / 01),P29 – 66。

財團法人忠泰建築文化藝術基金會(2014)。《後都市的共生×共創:中山創意基 地 URS21》。臺北:田園城市。

張鈞硯(2011)。大臺北地區利用文創事業導入都市再生過程之研究。國立政治 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

張又文(2011)新節慶的誕生-年貨大街,文化研究月報,121,頁 2-21。

張弘毅(1996)。《臺北大稻埕的「市街風格」變遷:1853-1945》。 輔仁學誌,頁 41-56。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郭秉鑫(2015)。觀光仕紳化:以鹿港為例。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地理學系。

臺北市都市更新處(2013a)。「URS 城市裡的創意群落」。臺北:大地。

黃得時(1953)。《大稻埕發展史--古往今來話臺北之二》。《臺北文物》,2:1 81-94。

- 87 -

馮世人、楊敏芝(2015)。臺北市都市再生前進基地與社會網絡的發展指標之研 究。設計與環境學報;16 期,P69-88

楊弘任(2017)。「養水種電」的行動者網絡分析:地方政府、光電廠商與在地農 漁民。臺灣人類學刊;15 卷 2 期 P45 – 96。

賴柏志(2011)。商業仕紳化下的地方認同重組:以師大商圈的「文化活水」與

「文藝青年」為例,國立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研究所。

顏亮一(2006)。市民認同、地區發展與都市保存:迪化街個案分析。都市與計 畫,第 33 卷,第 2 期,頁 35-74。

簡博秀、吳貞儀(2009)。學仕化議程與臺灣的大學空間發展政策。公民社會與 人權發展研討會,臺南。

簡博秀(2015)。第三波的仕紳化與再層域競爭的國家政權—臺南中國城更新計 畫,「城市學學刊」第一期,第六卷。

譚鴻仁(2009)。《膨風茶的地理學》,臺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

黃舒楣(2014)。〈都市隱喻:「治療」或「養生」〉,遊覽日期:2017/12/16 網址:

http://www.urstaipei.net/article/14174

鄭仲嵐(2018)。〈大稻埕樂與怒-年貨大街傳統與新型衝擊〉,遊覽日期:

2018/08/12 網址: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chinese-news-43059343 周奕成(2015)。〈都是文創惹的禍?〉,遊覽日期:2018/08/05 網址:

www.nextmag.com.tw/realtimenews/news/30663020

黃彥昇(2018)。〈2018 大稻埕日本台灣祭 6/22-23 在霞海城隍廟〉,遊覽日期:

2018/08/05 網址:https://tw.news.yahoo.com/2018 大稻埕日本台灣祭 6/22-23 在 霞海城隍廟-090641108.html

- 88 -

黃建豪,(2017)。〈大稻埕店租漲 老舖苦撐新店轉讓〉,2018/08/05 網址:

http://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1096594

- 89 -

附件一

編碼 身分 訪談日期 編碼 身分 訪談日期 U1 URS 再生基地成

2018/02/09 R2 永樂里居民(女) 2018/01/16

U2 URS 再生基地負 責人

2016/05/19 R3 永樂里居民(男) 2018/01/16

U3 URS 再生基地負 責人

2017/07/19 R4 大有里居民(男) 2017/03/21

P1 專家學者 2018/06/27 A1 協會理事長 2018/01/17

G1 都市更新處科 員

2018/04/23 A2 協會總幹事 2018/01/27

L1 地方意見領 袖,里長

2018/01/16 A3 協會理事 2017/12/06

B1 在地商家轉型 藝品店

2016/05/19 T1 遊客(女) 2018/02/23

R1 永樂里居民(男) 2018/01/16 T2 遊客(女) 2018/04/21

謝辭

四年的碩士生涯總算順利拉下帷幕,中間數度想要放棄學籍的我實在不願 回憶起四年前剛進碩士班那躊躇滿志的神情。在探索知識的道路上,我並非一 個積極主動具有熱情的研究者,甚至在訪談時都經常發生受訪者比我還要更熱 情追問現象的狀況。在這四年的學習生涯中,我首先要感謝我的家人,是他們 一路上給予我鼓勵、支持,讓我可以憑藉著自由意志選擇走完想走的道路。再 來我要感謝學習路上相互扶持的同學,尤其是賴政宏、邱麟翔、張貴雄、簡銘 達、周怡伶學姊、陳琦珊學姊,是你們幾位在我枯燥的學習過程中,還願意與 我分享自身的經驗並相互扶持。接著我要感謝金家禾與張容瑛兩位口試委員,

感謝兩位老師對我的論文給予諸多寶貴的意見。最後我要感謝我的指導老師,

譚鴻仁教授。是您四年來的不曾放棄,才有今天這本論文的產生。在這篇論文 的生產過程中,我充滿了逃避與抗拒,尤其在口試前的兩個月,一邊是與老師 密集的討論,一邊是我充滿逃避與不負責的寫作,是老師耐著性子,手把手的 替我點出需要補足的部分,雖然對老師來說,我這本論文依然不夠好,但承蒙 老師的包容、容忍,這本論文才得以完成。雖然這四年我未必從老師的課堂中 學習到很多的知識,但我能肯定在這四年與老師的互動過程中,我學習到更多 待人處事的道理。

李和謙 謹致 中華民國 107 年 8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