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迪化街URS行動者網絡理論分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迪化街URS行動者網絡理論分析"

Copied!
97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地理學系第四十七屆碩士論文. 迪化街 URS 行動者網絡理論分析. 指導教授:譚鴻仁 研 究 生:李和謙. 中華民國一○七年七月.

(2) 摘. 要. 近年來臺北市政府積極推動對都市內的老舊地區進行活化、再生。在此脈 絡下,提出軟都市主義概念的臺北市都市更新處,藉由都市再生前進基地(Urban Regeneration Station, URS)逐步將臺北市的老舊空間活化再利用。雖然有別於 過去破壞與重建的都市發展策略,但當中涉及在舊硬體中加入新的外來文化, 所以此舉仍會對當地舊有文化帶來衝擊。本研究以迪化街為例以行動者網絡理 論(Actor-Network Theory, ANT)的視角來探討 URS 作為都市再生政策的首批執 行單位投入迪化街再造後,近年來迪化街不論在知名度或是店家展店數上,都 有顯著的成長。尤其迪化街北段,更是由過去的人煙稀少,到現在佈滿文化創 意產業。然而迪化街當前看似繁華的背後也潛藏著許多問題,首先作為一個新 文化的加入,擁有長遠商業歷史的迪化街居民,是如何看待與適應新文化所帶 來的衝擊。再者由於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十分迅速,迪化街正面臨商業快速發展 下仕紳化的風險。. 關鍵字:迪化街、都市再生前進基地、仕紳化、行動者網絡理論. iii.

(3)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 Taipei City Government has been taking initiatives to promote the revitalization and regeneration of old areas in the city. With such strategy, Taipei City Urban Regeneration Office proposes the concept of Soft Urbanism, and gradually revitalized and reused the old space of Taipei City with the support of Urban Regeneration Station (URS). Although it’s different from the urban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destruction and reconstruction in the past, it will still cause cultural shock to the local traditional cultures due to the combination of external culture and the old hardware. This study takes Dihua Street as an example to discuss over URS, the first execution unit engaging in regeneration of Dihua Street in response to urban regeneration polic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ctor-Network Theory (ANT). After urban regeneration, the Dihua Street has witnessed the significant growth both at popularity and number of stores expanded. In particular, the northern section of Dihua Street has evolved from the sparsely populated street into a place dotted with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ies. However, there are many potential problems behind the seemingly prosperous Dihua Street. Firstly, how would the residents in Dihua Street with long business history view and adapt to the impacts brought by the new cultures? Secondly, Dihua Street is facing the risk of gentrification caused by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ommerce due to the fast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y. Keywords: Dihua Street, Urban Regeneration Station, Gentrification, Actor-Network Theory. iv.

(4) 目次 摘要……………………………………..…………………….……………………. iii Abstract………………………………………………….……….………………….iv 目次……………………………………………………………….…………………v 圖次……………………………………………………………….…………………vii 表次……………………………………………………………….…………………vi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1 第二節 研究問題與目的....................................................................................2 第三節 章節架構……………………………………………...……………….4 第四節 研究範圍………………………………………………………………4 第二章 文獻回顧.........................................................................................................6 第一節 迪化街發展歷程....................................................................................6 第二節 迪化街治理轉變....................................................................................11 第三節 行動者網絡理論....................................................................................14 第四節 仕紳化…………………………………………………………………19 第五節 小結……………………………………………………………………22 第三章 研究方法.......................................................................................................23 第一節 從訪談到描繪網絡..............................................................................23 第二節 研究設計..............................................................................................24 第三節 研究倫理..............................................................................................28 第四章 迪化街與URS發展歷程...............................................................................30 第一節 迪化街歷史脈絡..................................................................................30 第二節 容積移轉與都市再生…......................................................................36 v.

(5) 第三節 URS基地介紹與地方網絡連結..........................................................42 第四節 小結......................................................................................................50 第五章 迪化街網絡發展經驗探討..........................................................................52 第一節 地方網絡的形成………………..........................................................55 第二節 網絡的力量..........................................................................................63 第三節 迪化街仕紳化議題..............................................................................70 第四節 小結......................................................................................................74 第六章 結論..............................................................................................................78 第一節 研究發現..............................................................................................78 第二節 研究省思..............................................................................................80 第三節 研究限制……………………………………………………………..82 參考文獻................................................................................................................... 83 外文部份............................................................................................................83 中文部份............................................................................................................84 附件一………………………………………………………………………………89. vi.

(6) 圖 次 圖1-1 研究範圍圖…………………………………………………………..5 圖2-1 行動者網絡圖…….………………………………………………….18 圖3-1 研究流程圖…………………………………………………………..28 圖4-1 1927年臺北市街道圖………………………………….…..……..…..32 圖4-2 臺北都市發展變遷圖……………………………………………..…33 圖4-3 我愛迪化街歷史圖像1……………………………………….……...35 圖4-4 我愛迪化街歷史圖像2……………………………………………....35 圖4-5 大稻埕歷史風貌特定專用區細部計畫案……………................…..35 圖4-6 都市再生前進基地圖………………………………………………..43 圖4-7. URS44網絡圖……………………………………………………..45. 圖4-8. URS127網絡圖…………………………………………..………..46. 圖4-9. URS155網絡圖………………………………………..…………..47. 圖4-10. URS329網絡圖………………………………………..…………..48. 圖4-11 市府URS網絡預設圖………………..…………………..…..……..49 圖5-1 迪化街範圍圖…………………………………………………….….53 圖5-2 地方傳統網絡圖……………………………….…………………….57 圖5-3 南街四巷-46巷……………………………………………………….58 圖5-4 南街四巷-32巷……………………………………………………….58 圖5-5 創意街區發展協會網絡圖…………………………………………………..60. 圖5-6 世代文化公司網絡圖…………………………………………………63 圖5-7 迪化街一段90號地價…………………………………….…………...72 圖5-8 文創網絡讀書會社群………………………………………………... 73. vii.

(7) 表 次. 表 2-1 迪化街與 URS 大事記……………………………………………….10. viii.

(8)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 縱觀臺北都市空間的發展歷史,戰後民國初期的臺北市都市計畫與日治時 期都市計畫息息相關。臺北市現代都市計畫最早可追至 1930 年代由日本所施行 的「市區改正計畫」,雖然在規劃方面較多制度偏向殖民時期暫時性的過渡計 畫,而非現代真正的都市計畫,但是也為日後臺北都市空間的現代化奠下基礎, 直至 1945 年國民政府來臺,才對日治時期原有都市的計畫進行部分的更動。 整體而言,臺北市現有的都市計畫體系並未因政權的易主而產生根本性的 改變,而戰後都市重建所吸引的新移民,則讓臺北市立即面對下階段都市化的 挑戰。1960 年代是戰後臺北都市計畫體制改革的第一個時期。在引入國外專家 學者的都市計畫觀念與體制的同時,也連結了 1970 年代與 1980 年代臺北的快 速都市化。到了 1990 年代臺北市都市計畫制度再度進行大幅度的變動,除了都 市發展局的設立外,以整區規劃的都市設計逐漸體制化成為臺北市都市設計的 常態。 鑒於臺北都市內部發展難以再有大型開發建設,近年來臺北市政府逐漸將 發展目標從硬體建設轉換為對既有的都市文化等軟體的發展。在此發展脈絡 下,近年來臺北市開始以軟都市主義(Soft Urbanism)來發展都市內部的公、私 有閒置土地,企圖配合既有的都市文化結合創意產業與提升都市生活品質來達 成都市治理的目的。 然而軟都市主義的操作,常涉及對於都市舊有文化的排除與融合,這是一 個需要被提及的發展面向,Pratt(2010)提及,若只是參考國外的成功案例而忽 略文化上的差異,只會加速對於都市內既有文化的破壞。而回顧臺灣近年來都 市內文化資產保存與再生策略,過去多著重於古蹟保存與再利用,這種注重單 點古蹟保存與再生的策略。但是這種將文化資產與周圍社區脈絡切割的經營方 -1-.

(9) 式,可能反而造成文化資產與在地商業、歷史等文化脈絡之間的斷裂,進而使 地方面臨文化資產的保存危機。 為避免上述的情況發生,臺北市都市更新處於 2010 年開始將「軟都市主義」 的都市再生戰略推入臺北都市再生的策略之中。軟都市主義的論述是來自人類 對近代都市快速發展下的反動,自工業革命起,人類便開始從農村社會走向都 市社會,隨工業化的快速發展與都市主義的興起,都市的交通與建築技術產生 極有效率的固定模式,致使爾後都市化的過程能更快速發展(林崇傑,2012)。 然而這種都市化的快速發展及過度擴張,為近代都市帶來嚴重的環境污染、運 輸系統超載、社會秩序混亂以及社會文化的斷裂等負面效果。 近代的臺北市也正面臨一樣的都市發展問題。因此在 2010 年後,臺北市都 市更新處,開始將創意城市的概念結合到都市發展的政策之中,例如「軟都市 主義」或是「都市針灸術」等新穎且實驗性質高的政策皆在此時出現,而這些 政策上的創新,都企圖透過「由下而上」的方式,為地方文化創意產業(The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ies)帶來培育。因此軟都市主義希望藉由新美學文化 為地方帶來不一樣的激盪,並藉此為在地鄰里帶來省思與文化活動,並動員與 融入傳統社區與居民,最後達成以文化創意為導向的都市再生(臺北市都市更 新處,2013a;林崇傑,2012)。. 第二節 研究問題與目的 都市再生前進基地,除了為臺北帶來地方產業的改變,但同時也能帶來地 區仕紳化(gentrification)的嚴峻課題,以臺北現今八處 URS 據點中的華山大草原 為例,1986 年因鐵路地下化的都市發展政策失去貨運機能,空間使用轉為閒 置;2009 年起臺北市都市更新處期待再生原本閒置已久的場域空間,以都市再 生前進基地(Urban Regeneration Station, URS),重新出發後成為 URS27,在經過 市府與房屋市場的宣傳下,今日華山大草原儼然成為臺北都市中的高級地段, -2-.

(10) 過去做為藝文空間展演的草原空地,如今也在市場機制下,進入更多的商業活 動,使發展初期的藝術產業逐漸消失。 回到研究主題,迪化街是一條長年以中藥材、布業、茶業、南北貨為主的 老舊街區。其中不乏具有口碑的百年中藥老店,而數百家布商更是齊聚於永樂 市場之內。然而大稻埕在臺北市快速發展過程中,因為台灣交通、行政、市場 與貿易結構上的改變,最後仍然步上沒落的命運,成為臺北市的老舊社區。 自2010年都市再生前進基地進入迪化街後,迪化街開始出現許多變化。例如 位於南街的URS44年來定期舉辦社區演講、古裝劇場以及與霞海城隍廟合作,將 月老文化推廣到國外等,替迪化街在國際交流上,招來更多外國觀光客。另外 URS127則在迪化街南段扮演異質文化的展演空間,例如定期舉辦藝術展覽,展 示國內外著名圖像創作以及將古蹟空間提供給大學作為學生畢業展覽之用,意圖 將更多新的文化元素帶入老街區。最後較晚進入的URS155與URS329則坐落於迪 化街北段,也是目前迪化街改變最多的地區,近年來URS155不斷透過對外舉辦 手作創意活動與輔導創業,吸引不少東區商店與迪化街第二、三代回來創業。 URS329則是以北街過去的碾米廠作為宣傳,推廣在地飲食文化。 承上所述,自URS政策作為領頭羊投入迪化街再造後,近年來迪化街不論在 知名度或是開店數上,都有顯著的成長。尤其迪化街北街,更是由過去的人煙稀 少,到現在文創店家林立。然而迪化街再當下看似繁華的背後也潛藏著許多問 題,首先作為一個外來文化的進入,擁有長遠商業歷史的迪化街居民,是如何調 適及接納外來文化所帶來的文化衝擊。再者由於文化創意店家展店快速,迪化街 區正面臨商業快速發展下仕紳化的風險。最後迪化街URS基地雖然各自具有經營 目標及特色,但卻無法有效的在街區活動及展覽中形成串連,使URS在迪化街的 發展過程中,無法有效的連結而降低了市政府對於迪化街發展想像的控制。故本 研究主要的研究目的如下; (一) URS在迪化街的發展經驗與檢討. -3-.

(11) (二)迪化街地方行動者如何應對仕紳化的快速發展 (三)URS基地的行動者網絡如何與在地互動 綜合以上所述,本研究主要目的在探討迪化街仕紳化是如何形成以及迪化 街未來該如何應對仕紳化帶來的改變。由於研究範圍會涉及地方居民、商家對 迪化街的記憶與認同,故本文採質性研究的方式進行,並配合參與觀察、半結 構訪談與次級資料收集來整合分析。. 第三節 章節架構 在後續章節中,第二章文獻回顧主要是藉由對迪化街發展歷程與治理轉 變、仕紳化、行動者網絡等理論、資料的梳理,掌握後面第四、五章的內文分 析架構。第三章研究方法,則是展現研究者進入田野的技巧與對訪談資料編碼 的掌握程度。藉由對訪談及田野觀察的資料編碼,希望能更為精準的表達出地 方居民、政府部門對研究場域的想像與行動。第四章迪化街發展歷程與 URS 政策,則是以迪化街做為主軸,並鋪陳迪化街在歷經清朝、日治到民國時期等 商業文化的浸染下,已成為一個具有鮮明地方文化的場域,例如著名的茶葉、 布行、南北雜貨等特定產業至今在臺北仍有一定的商業影響力。然而在歷經都 市發展重心轉移後的衰敗,地方是如何藉由 URS 基地的進入,逐漸恢復過去的 商業活力。第五章公私協力的發展控制,則是回應研究目的中,地方居民與政 府單位是否能藉由對地方發展核心價值的維護,降低仕紳化對都市發展外部性 的影響。第六章結論,則是總結各章節的議題,並重新整理當今 URS 政策的侷 限性原因與後續發展方向的可能性。. 第四節 研究範圍 過去的大稻埕繁榮一時,迪化街可說大稻埕最為繁榮且核心的地區。以在 地社區工作室的資料為例,大稻埕在過去,北至現今民權西路,東至現今中山 -4-.

(12) 北路二段,南至現今市民大道。然而在都市發展重心轉移後,現今仍被稱為大 稻埕的地區以調整為東至延平北路二段,南至南京西路,北至民權西路的長方 形區塊中,也是本研究的研究範圍。. (圖 1-1 研究範圍圖) 資料來源:台灣百年歷史地圖. -5-.

(13) 二、文獻回顧. 藉由前章問題意識與研究目的介紹,迪化街仕紳化的過程與臺北都市治理 等上位政策的轉變有著密切的關聯。為了回應研究目的中 URS 機制的出現對臺 北市的發展意義以及迪化街仕紳化論述。因此,本章先從迪化街的發展歷程著 手,梳理國內外的研究進展,進而對文章定錨,並再納入相關理論後逐步於後 續章節中聚焦。藉由對文獻的梳理,本章共分為四節來鋪陳對後續研究中所需 要的文獻資料與理論架構。第一節迪化街的發展歷程,主要鋪陳以迪化街為核 心的發展過程。第二節迪化街治理轉變,則從上位政策的視野,來看待迪化街 改變後的政策脈絡。第三節行動者網絡理論,則為本文分析架構,主要藉由對 行動者網絡理論的分析架構,來分析迪化街網絡的變動過程。第四節仕紳化, 則藉由對文獻的回顧,取得對仕紳化不同發展類型的可能性。. 第一節 迪化街發展歷程 迪化街位於大同區臺北大橋以南的迪化街一段,從空間位置來看,迪化街 是大稻埕的一部分,是大稻埕商圈最重要的市街。也是臺北市現存最完整也最 具歷史意義的老街,從清末至今它都是大稻埕商圈的核心,至今一直保有原風 貌和活躍的商業活動。 臺北市迪化街自清領時期以來,最初為泉州同安人形成的商業據點,清領 時期分為南街、中街。到了日治時期漸漸成為臺北重要南北貨、中藥、茶葉、 布匹的集散中心,當時名為永樂町。隨著民國政府遷台,展開新的街道命名, 將臺北市對應至中國行政區,而迪化街由於位在臺北市西方,故使用新疆省會 迪化為名。 臺北市迪化街,最初於 1850 年清領時期開始成為臺北的商業重鎮。1879 年臺北城成為臺灣的首府,由於開港通商後洋行遍佈,當時迪化街主要以茶、 -6-.

(14) 稻米、樟腦、中藥和鴉片為買賣大宗,並逐漸成為當時有名的商業聚落。而在 劉銘傳時期大稻埕興建的第一條鐵路,也更加確立迪化街於清領時期在臺北商 業中樞紐地位,同時也成了第一個台灣與全球市場接軌的口岸。 日治時期迪化街漸漸成為南北貨、中藥、茶葉、布匹的集散中心,當時迪 化街名為永樂町,而其商圈所涵蓋的範圍自迪化街、南京西路到甘州街都屬於 廣義的迪化街範圍,就地理位置而言,迪化街區是大稻埕的一部份,是臺北市 現存較完整、具歷史意義的老街區。 日治時期雖然因為鐵路路線改道,使大稻埕失去部分商機,但是相較當時 的台南、鹿港等,臺北城更靠近日本本土,所以在商業發展上仍大有可為,也 因此誕生大量的巴洛克式建築,而這些房屋又以現代主義形式建築為多,故多 注重線條比例。然商業興起所形成的仕紳、家族也興建以鏤刻家徽浮雕式巴洛 克建築為代表,進而造就新的街道景貌。日治後期永樂町已經結合南北貨、藥 商,多功能的商業區成為全台灣商業最活躍的地方,可說是迪化街最鼎盛時期 (殷寶寧,2015)。 1970 年代,臺北市的工業逐漸被商業所取代。當時為了容納工業化所帶來 的人口,臺北市開始往東邊發展,而公部門的投資與建設,也都以東區作為優 先的考量。相對地,大稻埕地區的發展則呈現了停滯的狀況。更有甚者,從 1966 年至 1980 年之間,為了連接新的臺北市中心與淡水河西岸的新莊、三重等衛 星城市,政府在大稻埕附近興建了多條東西向交通幹道,這使得大稻埕地區更 進一步成為都市的邊緣地帶。 隨著臺北市由西向東發展,過去許多聚集於迪化街的布行、紡織業也逐漸 向外尋找擴張的機會。由於迪化街由於街區腹地狹窄,原本 7.8 米寬的街道已 難負荷龐大且發展快速的都市需求。在無法負荷的情況下,也導致發跡於此的 民間企業,多將其總部移出至臺北市其他地區的新建商業大樓,此後迪化街除 了傳統的中藥材行、批發南北貨、布匹等營業項目外,其商業規模已無法再與. -7-.

(15) 臺北市其他大型商圈相比(周志龍,2003)。 1973 年在迪化街部分地主與臺北市政府的協商下,開始研擬迪化街的都市 更新事宜,由於道路若拓寬至 20 米寬,原本道路兩側之立面建築都需拆除(表 1)。故而開始引起在地居民與文史工作者的討論。然而 1977 年,經內政部通過 「變更迪化街計畫拓寬案」與 1983 年之永樂市場拆除改建後,在地部分居民與 文史工作者於 1988 年開始發起一系列的街區保存運動。由於當年臺灣所施行之 文資法主要以單棟保存為主,且保存之價值取決多源自藝術成就做為依據。對 於迪化街這類私人財產且保存機制不完備的時代在政策執行上多有難處。故 1989 年,在經過樂山文教基金會、台大城鄉研究所以及部分居民接受政府委辦 之「迪化街特定專用區現況調查與發展可行性之研究」的研擬後,迪化街雖然 暫時保留原本的面貌。但基於地方仍需重振經濟發展的議題上,故而由樂山文 教基金會與台大城鄉研究所一同研擬迪化街再造等發展議題。 故在 1996 年由官方協助成立的「迪化街工作室」最初是以「迪化街春節促 銷活動」將迪化街的傳統特色融入春節買賣活動當中,活絡迪化街整體經濟並 於農曆年前開辦年貨大街。此活動具備台灣春節過年必備的元素,例如伴手禮、 食品、中藥、零食文化。並將過去批發性質較高的迪化街改造成大眾皆可消費 的一般零售通路。此作法不僅成功,更成功為迪化街重新帶來大量人潮。 在民間團體及地方人士的合力堆動下,2000 年 2 月日 1 臺北市政府公告實 施「迪街特定專用區管制原則」後,也確立了迪化街在臺北市都市發展計畫中 的發展方向,後續更透過容積移轉制使許多街區歷史建築得以保存。2004 年臺 北市政府透過接受民間捐贈取得迪化街一段 127 號所有權,開啟「都市再生前 進基地」計畫,也促成以地區為特色基礎下,啟動地區活化再生機制的源頭(臺 北市都市更新處,2013a)。 由上述資料得知大稻埕為一富含歷史文化意義的地區,無論是老都市空間 紋理、地方文化風俗或市街產業活動,都顯示出獨有發展脈絡,是都市集體記. -8-.

(16) 憶亦是社會文化的傳承,更是社區意識與歷史驕傲感的重要因子,本研究係針 對其如何活化產業,當然更要了解其文化形成的過程,針對區域歷史街區進行 探源,瞭解其文化特色,及相關的歷史活動,以期對大稻埕地區更深入了解其 過去文化、產業發展背景等。 大稻埕在臺北市快速發展過程中,因為台灣交通、行政、市場與貿易結構上 的改變,最後步上沒落的命運,成為臺北市的「老舊社區」。如今走過大稻埕碼 頭時當年的風華與市街熱鬧的盛況已不復見,只是夾雜在現代與古舊建築的景像 中,還依稀可以揣摩到大稻埕昔日的風光,然而大稻埕建設長期缺乏公共投資, 而維持下來的舊市街無法跟上時代新的需求,例如現在的迪化街尺度狹小、停車 場缺乏、缺少聯外交通路線,導致交通阻塞人車混雜等。 綜合大稻埕之歷史發展與都市變遷、空間結構發展與社會文化特質,尋找出 歷史街區之文化價值、空間形態及產業經營,對歷史街區的記憶,都市紋理的維 持都市公共空間的經營實不容忽視之重點。在大稻埕的歷史背景下,應使歷史街 區的特色於公共空間展現,才可形塑出歷史街區的特殊保存及記憶的價值。 迪化街曾是臺北人生活依靠的重心,但隨著時光演變,四周高樓林立,重 要度相對下降漸漸的被人忽視遺忘。看著迪化街上的商家,讓人不禁想起一句 俗諺:「不在迪化街打滾過,沒有資格談生意」。迪化街勾勒出台灣商業發展史 的初貌,老店面們更是配合古蹟保存計畫,繼續以它最獨特的面貌,重拾繁華。 以新舊融合的多元化創造迪化街的歷史價值。 然而更重要的是,大稻埕作為台灣西方文明輸入的主要港口,可視為一種 臺北都市發展正擺脫傳統束縛、求新求變的意識形態。作為全台第一個全球貿 易的通商口岸,大稻埕在出口本地產品的同時,也從國外進口了西方現代都市 文化。佇立在迪化街兩旁的牌樓,便深受西方建築文化的影響,故而大稻埕的 發展走向可謂是臺北都市發展的縮影。. -9-.

(17) 表 1 迪化街與 URS 大事記 時間 (民國). 事件. 1947. 迪化街正式命名。臺北街道全面更名。. 1970. 迪化街因臺北市商圈東移,因該街區腹地狹窄,難負荷臺北龐大人 口,導致多數民間企業總部出走。之後的迪化街除了仍有的批發南北 貨,中藥,與部分布匹生意外,其商業規模已無法與臺北其他地方相 比。. 1973. 因應時代所趨,臺北市政府開始對迪化街商圈進行都市更新。該計劃 主要將 7.8 米寬的迪化街,拓展到 20 米寬的迪化街。根據該拓展計劃 下,所有迪化街的古老建築將全數拆除. 1977. 臺北市政府核定「變更迪化街計畫拓寬案」. 1988. 市政府持續徵收土地,而在拓寬道路即將執行前夕,引發各界對歷史 街區保存與否之爭議。. 1989. 臺北市政府公布「迪化街特定專用區管制原則」,並開始委託學術界 擬定對迪化街區之「大稻埕歷史風貌特定專用區」. 1995. 迪化街私人建築拆除期限將屆,是年 7 月,由民間財團法人樂山文教 基金會聯合當地居民、臺北市民和專家學者發起「我愛迪化街」保存 運動搶救大稻埕傳統聚落。同年臺北市都發局成立迪化街工作室,成 為官方組織第一次以軟性手段進入在地脈絡進行都市治理。. 1996. 迪化街工作室將過往迪化街春節促銷活動重新命名為「年貨大街」, 並促使以往批發性質為主的迪化街走向零售業。. 2004. 臺北市政府透過接受民間捐贈取得迪化街一段 127 號所有權。. 2010. 臺北市政府於網路成立「臺北村落之聲」,作為 URS 的發布平台並接 捐贈獲得迪化街一段 44、155 號所有權,同年迪化街 URS127,由淡 江大學進駐經營。. 2011. URS44 由台灣歷史資源經理學會經營. 2012. URS155 由希嘉文化有限公司進駐經營. 2013. URS 開放樓地板面積 30%申請商業使用,同年蔚龍藝術有限公司進駐 「URS127 玩藝工廠」. 2014. 臺北市接受捐贈迪化街一段 329 號,同年由在地米商後代成立稻舍進 駐 URS329。 資料來源:由本研究整理. - 10 -.

(18) 第二節 迪化街治理轉變. 半世紀以前,基於對經濟的追求。許多都市移民蜂擁聚集,使臺北 高度都市化;半個世紀後的今天,臺北這座城市正站在下一波都市 發展變動的關鍵點上(財團法人忠泰建築文化藝術基金會,2014)。 自 1990 年代起,臺北就面臨都市發展轉型的挑戰。在全球經濟不穩定架構 的當下,每一個城市發展都面臨嚴峻的環境、經濟結構變遷議題;例如舊市區 衰頹、都市傳統產業衰退、全球化競爭威脅挑戰……等現象。因此,迫使全球 各大城市必須對都市空間、都市治理機制、產業再結構做出回應。 回顧臺北的都市發展歷程,根據周志龍(2003)的分類,臺北市的都市發 展可分為早期單核心與近晚多核心的的發展模式: (一)早期的臺北市屬於單核心都市建構與發展,封建時期的臺北開發過程 中,艋舺 (萬華區) 開發最早。在 1820 年至 1860 年間,居民達 4,000 至 5,000 戶。但商業領導權的社會鬥爭,導致 1850 年代流血械鬥,落敗的同安人即結 合後來開墾的彰州人,另行開發大稻埕。也由於領域競爭的長期社會鬥爭衝突, 使得封建時期的臺北市,在地理空間上,不斷由艋舺 (萬華區) 往北擴充到大 稻埕 (大同區)。這個地區就成了拓荒封建經濟活動的所在,仰賴淡水河的對外 聯結關係,從事茶葉、樟腦、稻米等的交易,以及其他的消費性商業活動 (臺 北市政府,1971)。這些發展也就奠定從清朝到光復前臺北市以西區為主的單核 心發展結構模式。 (二) 戰後 1960 至 1980 年代臺北市成為以工商業為都市經濟核心的發展模 式,而過去的單核心結構,自 1960 年代開始也起了變化,首先為了使臺灣經濟 能與世界接軌,故發展軸線開始往中山北路以東的地區進行都市外擴。此時過 去以西區淡水河沿岸的單核心發展模式也產生極大的改變。此外,臺北當時快 速的工業化、商業化,城鄉關係的改變為臺北市帶來人口大量集中到臺北市, - 11 -.

(19) 在人口快速膨脹下,也讓東區也成為不動產的開發集中區域。故在 1960 年代與 1970 年代,臺北的都市發展不斷的往中山北路以東集中發展。直至 1980 年代 末,臺灣高科技產業總部已經集中到臺北東區,隨後也帶來服務業的集中發展, 並促成東區成為臺北都市新的發展核心。 然而隨著東區的快速發展,原本常駐於西區的產業也逐漸東移,在人口與 產業遷移的過程中,臺北市西區逐漸成為人口產業凋零的老舊社區。因此, 「都 市再生前進基地」就是臺北市都市更新處為實現都市再生並催化文化創意產 業,補助民間團體於都市老舊社區空間,及都市更生地區重建前之閒置房地而 實行的計畫(張鈞硯,2011) 。藉由 URS 計畫,政府試圖尋找未來再生的多種 可能性。 「都市再生」對於城市而言是一個面對未來的總體策略,絕非只是拆除 改建老舊建築,其中包含對於文化創意產業整體的塑造、老舊古蹟的風貌修復 再現、是市發展政策調整等等。 總體而言,URS 以「再生」為主軸,所謂的再生有別於過去破壞再建構的 重建模式,URS 將計畫在舊的輪廓中加入新的概念,而都市再生前進基地由公 部門扮演平台,釋出公有或民間閒置的建物或土地,聯結多元的民間力量,將 活力帶入街區,使其成為講求商業的文創活化之外,更是另一種由下而上的都 市再生實驗(臺北市都市更新處,2013a)。 藉由上述文獻,我們看到在臺北都市發展的過程中,在面對全球化的影響 下,臺北產業結構逐漸發生變化。從光復前以生產、加工為導向的工業都市, 逐漸走向金融、服務業為主的國際化都市。作為本研究主要觀察對象的迪化街, 隨著 1960 年代臺北發展核心的轉移,迪化街也逐漸從傳統的商業重鎮走向沒 落。為了保存期過去曾為臺北市發展繁榮的象徵,故於民國 89 年,臺北市政府 變更都市的計畫中,將大稻埕變更為「歷史風貌特定專用區」 ,藉此希望以公部 門的力量保護整片迪化街乃至大稻埕的風貌。 但是面對東區金融、服務業的高速發展以及近年來網路購物的風潮,迪化. - 12 -.

(20) 街既有的產業結構,已無法吸引消費者的目光。故在面對臺北東區的快速發展 與自身產業結構的轉型,市政府取經國外以「都市針灸術」的方式是希望活化 與再生臺北市老舊社區,企圖將迪化街為主的西區再次轉型成臺北都市的發展 重心。 回顧都市針灸術的論述中,針灸的詞彙是以病理學的角度,來隱喻比擬都 市空間出現如病徵的現象。例如早年社會學者將都市移民所聚集而成的社區視 為「都市之瘤」 。而當提及都市更新的討論中,也常將城市老舊區域視為都市病 症,必須予以「治療」。而都市針灸(Urban acupuncture)」這個近年來才浮現的 概念,則是將都市視為一個完整的生命系統,而都市病徵造成都市發展無法活 絡,所以需要適度以小型但具有擾動性的都市機制在特定區域介入,企圖利用 單點如針灸扎針的方式來活絡血脈並治療都市整體。1例如研究案例中的都市再 生前進基地就是以都市針灸術的方式在臺北市各區,植入具有擾動性的經營組 織,藉此來活絡市區各處。 故在迪化街的案例中,都市再生前進基地 URS44、127、155、329 則均勻 坐落在迪化街一段的南北向,並試圖以產業結構轉型、空間營造等方式改變迪 化街過去濃厚的傳統產業性質,並試圖透過產也轉型將迪化街打造成一個匯集 傳統與文創的新街區。 臺北市在臺灣歷史上一直在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不論清領時期或是日 治時代甚至到民國政府播遷來台,臺北一直是臺灣的政治、經濟中心,而市區 的範圍也一路從淡水河沿岸逐漸往東發展。然而臺北城建立至今已有百餘年, 現今臺北市內屋齡超過 30 年以上的老房舍超過三分之二(林崇傑,2012),使 得臺北在市容上多有參差不齊的狀況。然而近年來面對全球城市的競爭,如何 突顯臺北所獨有的特性,在世界的城市之中彰顯出性格,顯然必須依循此城市 的特色進行發展,而聯結城市脈絡之軟資源加乘的效應,這種以軟性創意作為. 1. 取自村落之聲:http://www.urstaipei.net/article/14174 - 13 -.

(21) 都市再生的策略,則被稱為軟都市主義。 故作為拓墾超過三百年的城市,臺北市的迪化街歷經各個階段的政經變 遷,各種不同文化的融合,其累積的人文脈絡是蘊藏豐富且具深度的,這不僅 是表現在建築及空間形式上,也呈顯於當地生活習慣與生活日常中。故臺北城 若想邁向國際都市,就必須有個清晰且具代表性的城市面貌,所以基於對臺北 市歷史源頭的尊重,迪化街都將為臺北市未來的發展蛻變出嶄新的街區樣貌。 故以軟都市主義為導向的 URS 政策即是在這樣的時空背景下進入迪化街。 故所謂的 URS,就是由臺北市都市更新處所建立的「都市再生前進基地」, 是一個將適當且閒置的公共空間,經由公開遴選民間團體所提出的創意方案而 使用的計畫。並需要在期限內將公共空間經營管理。有別於傳統都市主義的原 地拆除再建,臺北市都更處則以「軟都市主義」的治理方式,透過 URS 基地將 城市裡的公共閒置空間逐一打通並藉此活化空間,進而重新塑造新的城市樣貌。. 第三節 行動者網絡理論 在迪化街的研究過程中,由於匯集包括公部門與民間團體,且行動者角色 與職業眾多,為了分析在迪化街裡,行動者是如何被徵招進網絡,故本研究藉 由行動者網絡理論的強制通行點(Obligatory Passage Point, OPP),將以行動者透 過大稻埕歷史建築所建立的核心網絡,來表達每個行動者在行動中所面臨的障 礙與目標。再者,研究者也希望透過行動者網絡理論所描繪大稻埕街區空間中 的網絡聯結,藉以了解在大稻埕的發展過程中,行動者的加入與退出,並藉此 詮釋在行動者網絡理論的運作過程中,每個地方網絡的轉譯是如何被維持,最 後形成穩固的網絡。 行動者網絡理論(Actor-Network Theory, ANT) ,此理論概念是由 Michell Callon, Bruno Latour 與 John Law 共同提出,他們拒絕過去社會科學中將人類與 非人類行動者一分為二的二元論,並認為在後結構的發展歷程中,二元論觀點 - 14 -.

(22) 無法完整了解社會發展的面貌。故他們強調行動者網絡理論是一個可以突破二 元論,且能加以了解社會事物本質的概念。 Latour 在 1983 年透過對巴斯德(Louis Pasteur)的炭疽病疫苗研究過程中, 開啟了建構行動者網絡理論概念,研究中主要確立數個行動者網絡理論所涉及 到的概念:第一,行動者網絡本身是一個異質性的網絡,網絡中的行動者可以 是人類或非人類,而在數層網絡的堆疊下,將人與非人建構在當前巨大的社會 網絡中。第二,所有行動者都必須通過轉譯才能建立新的網絡,藉由轉譯的過 程,行動者在新的網絡中將重新取得位置、安排和賦予。第三,跨越傳統社會 學中的二元論觀點。最後則是知識的形成與自然和社會的互相建構 (李承嘉, 2005) 。 在上述 ANT 理論概念的建構過程中,又以轉譯的過程最為重要。John Law 認為在轉譯過程裡,案例藉由網絡轉譯後可能會形成新的案例。故 Law 也強 調轉譯是種不斷改變的過程,所以研究者必須隨時關注行動者在轉譯過程中的 變化(Law, 1992)。而 Latour 則認為網絡的建立主要是藉由轉譯(translation)的 過程所形構而成,也就是行動者必須在網絡中保持一致的目標與共識,整個網 絡內穩固是建立在彼此有共同目標的狀況下才能成立的。故整個網絡能否轉譯 成功,行動者之間的利益(interest)與徵招(enrolment)物件則成為關鍵所在 (Latour,1987)。Callon 也特別提及在網絡的形成過程中,每個節點之所以能成 立,都是建立在前面網絡穩固的前提之下,也就是說每個現存網絡中都可以繼 續衍生出新的網絡,直至網絡產生異議崩解(Callon,2012) 。另外楊弘任則認 為在網絡之間的運作過程中由於可能出現網絡重組造成「人」的移動,所以在 重組過程中,會出現網絡與網絡之間的妥協與磨合。當中具有能力進行資源調 度的行動者則可被視為「多向度轉譯者」 ,此類轉譯者通常多是政府、地方領袖 或有權勢者,而網絡中的一般成員則視為「初階轉譯者」 ,負責執行網絡的共同 利益(楊弘任,2017)。. - 15 -.

(23) 從上述文獻的梳理中可以發現,行動者網絡理論的重點都聚焦於轉譯 (translation)的過程。而不同行動者在透過轉譯的過程中,彼此相互聯結形成網 絡,甚至形成結盟的共同體,也讓行動者網絡理論又被稱為轉譯的社會學。與 此相同 Latour(2005)亦認為透過轉譯過程中,可以讓一個詞出現多種意涵,並 使行動者於網絡中能展現出多樣性的角色。行動者網絡理論在臺灣鄉村研究的 應用中,譚鴻仁(2009)認為膨風茶的也展現出相同的情形,文中對龍潭茶農而 言膨風茶是一種外來的新產品,但對北埔與峨眉茶農來說,膨風茶則是一個具 文化的傳承產業,而兩邊的行動者藉由舉辦比賽(轉譯)進而達成對膨風茶的共 識,乃至共同合作。藉由對 callon 1986 年在法國北部的海扇貝復育計畫裡所提 及轉譯的過程,李承嘉(2005)整理出在行動者網絡理論的轉譯過程中共可分為 問題呈現、利益賦予、徵召、動員等五個過程: 壹、問題呈現(problematization): 對於不同的行動者而言,問題類型不盡相同,但藉由不同行動者之間對同一 個事件的共識形成,也就是就由通過強制通行點(Obligatory Passage Point,OPP),所有網絡上的行動者將形成一致的目標。故藉由通過 OPP,網 絡中所有的行動者將在轉譯的過程裡彼此認識且溝通。 貳、利益賦予(interessement): 在網絡裡,不同行動者在藉由彼此的串聯與認同過程中,建立更加穩固的 網絡。也就是透過某些特定的手段,來加強且鞏固行動者間彼此的關係,並於 各行動者間形成結盟關係,藉以達成網絡中每個行動者的目標。 參、徵召(enrolment): 行動者於網絡中的角色與定位,將問題轉為明確的敘述並與網絡中的成員 進行協商。值得注意的是,在過去文獻中每個網絡的行動者幾乎都鑲嵌於自己 的網絡上,而此時網絡中主要的行動者則必須試圖了解成員間的背景,藉以達 到最佳的角色分配。然而在現今的研究中發現到越來越多網絡的主要行動者是. - 16 -.

(24) 同時具有兩個以上的網絡成員身分,並穿梭於數個網絡之間進行資源分配與調 節。 肆、動員(mobilizaion): 網絡裡各行動者藉由主要行動者的角色分配,持續不斷地在行動中協商與 溝通,而主要行動者能否將問題與解決方法正確地傳達給其他行動者,則成為 網絡成功與否的關鍵。 伍、異議(dissidence): 現存多數網絡中會導致網絡崩解的重大異議(dissidence)未必會發生。網絡 的建立有賴於行動者的建構,而在分析網絡的建構過程中,則需要多面向的考 量每個成員間的轉譯過程,如在未考量成員間的轉譯過程而進行網絡建構,即 可能發生如海扇貝案例中,部分漁民的提前捕撈造成採集器實驗結果不如預 期,最後形成網絡崩壞。 然而在 ANT 的使用上,研究者首先必須先釐清在網絡的運作過程中,行 動者的是否具有可以同時聯結兩個網絡以上的能力,尤其當 URS 成員身兼公部 門的代理執行者並且參與當地網絡時,URS 成員在網絡之間的運作就必須格外 注意。雖然 ANT 強調人類與非人類的行動者都是網絡中的參與者,但研究者 認為在網絡中「物性」之所以必須被強調的原因,不單是為了增加網絡中「物」 也可以是強制通行點的可能性,更是因為若忽略「物」在網絡中的角色,會對 網絡得詮釋產生影響。例如在迪化街的發展過程中,若是不將歷史建築群落所 具有的文化資本納入網絡的討論,則無法詮釋為何 URS329 與文化創意產業會 願意進來迪化街,尤其在西區發展相較臺北整體較為沒落的當下。. - 17 -.

(25) (圖 2-1 物可以是紅色 ABCD 或是 E 任一行動者) 資料來源:研究者繪製. 然而研究者也必須強調 ANT 所謂非人類行動者的重要性是為了避免研究 者忽視人以外的網絡構成要素,但是這個說法並非是將人與「物」的重要性程 度劃上等號,因為在研究過程中, 「物」的能動性主要是依賴行動者給予建構論 述後才得到動能,而非先天即具有能動性。故「物」在網絡中的位置是無法移 動,直到物再次進行轉譯與詮釋,才可能被賦予新意。 鑒於近年來以行動者為題的研究中,多將行動者的網絡視為一個已經的存 在事實,並且去分析網絡建立的過程。本研究認為網絡的確並非先天存在而是 後天生成,每個網絡的核心通行點都是行動者以論述建構而成的,所以回應文 獻中對於轉譯的解釋,轉譯過程為何會如此重要的因素就在於網絡中每個節點 都是一個轉譯後的結果,而轉譯得以形成都是被行動者所建構。然而在多數的 行動者研究中,卻少有人談起網絡在建立後,轉譯的核心價值是行動所建立的 網絡如何被行動者自身所維護、維持。由於網絡的建立是依賴行動者對論述的 建構,而在建構過程中,行動者彼此達成對目標的共識,則成為該網絡能否長 久的關鍵因素。在後續章節中將以迪化街的行動者為例,講述迪化街的 URS 基地與文創產業是如何透過對街區發展想像的目標,透過網絡的維護進而使迪 化街從原本的南北貨老街進而演變到文創產業的勝地。故在使用行動者網絡理 論的同時,研究者也將關注焦點放在行動者於建構網絡後,對於網絡的維繫是. - 18 -.

(26) 如何進行,而當網絡無法維繫時,異議又是如何生成並造成網絡崩解。. 第四節 仕紳化 仕紳化(gentrification)是由社會學家 Glass 於 1964 年於《London: Aspects of Change》一書中提出,而仕紳化(gentrification)現象最早被發現在英國倫 敦的老舊城區中,主要現象從原本聚集以低收入者為主的群落,在經過重建後 發生地價及租金上漲,而後吸引較高收入者遷入,並取代原有低收入住戶的現 象。簡言之,仕紳化其結果是形成該地區雖然生活水平的指數提高,但原住戶 卻因收入不堪負荷,或遭新住戶歧視而導致原住戶不得不前往更偏遠或條件更 差的區域遷徙。在仕紳化地區在吸引第一批新住戶後,會吸引其他與新住戶相 同階層的人遷入,從而使仕紳化的過程加快也直接導致仕紳化的範圍擴大,最 後使整個行政區人口結構轉變。爾後亦有許多學者發現有其他不同的驅動力促 使仕紳化現象的發生,例如 Gotham 以政府企圖發展紐奧良觀光產業,而興建 大量高級住宅並扶植當地觀光旅遊業,然而在觀光產業蓬勃的發展過程中,卻 是不斷藉由壓迫原住戶藉以取得土地,最後導致新舊居民在居住區之間巨大落 差的觀光仕紳化象(Gotham,2005) 。又或者在大學設立下,因校內學生在居住上 的需求,使致周遭社區房東提高租金,使社區原住戶的結構改變,並因租金上 漲而造成原住戶離開的學仕化(吳貞儀、簡博秀,2009),又或是隨都市發展空 間不足,且河岸納入都市治理環節後,將過去被視為都市貧民窟的河岸空間優 化,使致河岸高級住宅與貧民窟的強烈對比的綠色仕紳化(王志弘、李涵茹, 2015)。乃至於臺北都市居民因嚮往鄉村生活而進行臺北-宜蘭兩個地方的移動 所形成的鄉村仕紳化(李承嘉,2010) 。以上都為仕紳化的發展類型帶來不同的 可能。 對於仕紳化的發展論述,學術界普遍將仕紳化分為三個時間段落來研究(簡 博秀,2015)。 - 19 -.

(27) 首先第一時期為 Ruth Glass 對於在英國倫敦老舊街區逐漸因中產階級的進 入而轉變為仕紳化的描繪。在此階段主要研究為仕紳化的形塑過程,也就是描 繪因中產階級的進入使致老舊街區重新整修後地價上漲,使原住戶無力負擔房 租境而被迫搬遷。 第二時期 1970~80 年代,仕紳化研究已從對都市內仕紳化的形塑過程觀察 轉變為對都市經濟發展的對話,也就是在全球化下,自由主義如何重塑都市發 展,在此階段仕紳化被拿來與多種論述結合形成對都市發展機制的討論(吳幸 玲,2008)。 然至自 1990 年代後,仕紳化的研究則來到第三個世代,在此階段仕紳化已 成為都市發展的政策工具,當中以 Neil Smith 的仕紳化發展論述最為核心,Smith 認為第三波的仕紳化,已從過去觀察、討論現象逐步成為一個都市治理的工具。 政府透過對於政策引導一個區域的仕紳化過程,促使區域產業進行轉型。Leslie 則認為當代的仕紳化以出現開發中國家都市為了提高自身的生活型態與品味而 特意引進已開發國家的文創與美學,造成一股由都市治理型態的轉變,而出現 的仕紳化現象(Leslie and Brail,2011)。 然而不管是什麼類型的仕紳化案例,仕紳化的發生往往與人口的遷移緊密 相連,在過去傳統的仕紳化被視為是「回歸都市運動(back to the city movement)」下的產物,尤其 Gale 及 Zukin 所強調的中產階級移入者主要來自 市郊,而非都市內的里鄰移動(李承嘉,2010) 。故早期仕紳化主要的研究目的 在於處理區域之間人口變遷及過程中有無特殊的空間或地方再結構的現象。到 了中期的發展,全球都市在資本主義影響下仕紳化成為了都市治理的工具,並 開始結合各類都市治理術,此時仕紳化已成為都市治理的一環,並開始處理由 公部門做為主導角色,將仕紳化用於經濟發展、環境變化與都市發展等議題(簡 博秀,2015) 。前述的軟都市主義即是在此脈絡下所衍生的都市治理術。也就是 當臺北都市在面臨硬體開發已飽和的狀態下,若想繼續發展都市,則必須從文. - 20 -.

(28) 化、生活、品味的軟體進行都市軟體再造(林文一,2015)。 隨著仕紳化進入都市治理環節,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學者將都市中仕紳化的 焦點指向了對地方文化的影響。例如 Flew 則認為政府為了地方產業轉型,藉由 補助來快速培育文創產業來達到經濟效益(Flew,2012)。Leslie 認為開發中國家 模仿已開發國家的生活品味與文化,除了無法培育多元文化與創意外,還可能 將都市自身的傳統文化抹去,造成文化均質化與仕紳化(Leslie and Brail, 2011)。國內學者林文一則認為,創意城市的論述,雖然看似都市治理的一環, 但是實際上是一個藉由模仿已開發國家的品味,並將其簡化後形成傳遞仕紳階 級文化的正當性。過程中容易被政府或是菁英所主導,而這些創意文化與美學, 往往也都讓其他非主流的社群和文化價值失去被看見的機會。 回到本研究所探討的仕紳化議題,國內當前在探討都市發展中仕紳化出現 的原因,多將問題導向政府的創意城市都市治理理念。學者林文一與邱淑宜 (2015)認為,在臺灣當代都市仕紳化問題中,政府過度挪用 Gotham(2005)於 Florida 案例中對於政府以獎勵觀光旅遊、文化創意產業(以下通稱文創產業)來 達成地方振興,然而過於草率的挪用與對地方傳統文化的不尊重,最後會使仕 紳化地區形成地方與外來族群的產業對立。 在案例中的迪化街當前也正面臨仕紳化的風險,由於臺北市文化局與都市 更新處的介入發展,近年來迪化街文創產業數量大幅提升,直至今日文創產業 開店數量甚至已超越地方傳統店家的數量。然而有趣的是,本研究認為整條迪 化街一段的仕紳化過程中特別之處有兩點。首先政府除了有意藉仕紳化來達成 地方產業振興外,也對於控制 URS 的發展方向,來避免由政府起頭的文創產業 對地方的過度干擾,並試圖藉由社區擾動等概念,力促地方傳統產業在地方意 象等上層結構的改變,來達成產業轉型。然而事實卻非預期中的美好,於後續 第四章 URS 機制的脈絡中,我們可以看到 URS 基地在迪化街雖然擁有四個據 點,但由於每個基地發展目標與在地的網絡連結都不同,導致 URS 各基地無法. - 21 -.

(29) 串連彼此的網絡,使 URS 基地在迪化街快速發展的後續行動中,已無法引導街 區的發展趨勢。再者對於政府無力干預市場機制下所形成的仕紳化狀況,地方 傳統產業與文創店家是如何看待仕紳化的發展並且利用組織網絡來面對仕紳化 的過程。. 第五節 小結 藉由緒論對問題意識與研究目的捕捉,我們看到迪化街在整個臺北都市發 展歷程中的起伏。對於當前迪化街文化創意產業大量進駐的情況,迪化街傳統 產業結構勢必會有所變動。所以本文也將研究重點定於地方網絡的改變歷程與 地方如何面對仕紳化的挑戰。因此,本章第一節先從迪化街的發展歷程進行歷 史資料的梳理,爾後進入到在迪化街的改變主因,也就是臺北都市治理的轉型, 順此脈絡第二節將是對臺北都市治理演變的歷史資料梳理,藉由文獻的掌握來 了解迪化街上位政策的脈絡。第三節行動者網絡理論將是本文主要的分析架 構,藉由對行動者網絡理論在物性與轉譯的掌握,用於第四與第五章的資料分 析之中。第四節仕紳化則為地方面臨的現象,本研究也期望透過對仕紳化文獻 的梳理,來回應的五章中,居民對於過去學者主張仕紳化所帶來的影響,提出 不同的轉譯過程。. - 22 -.

(30) 第三章 研究方法 延續前面章節所提出的發問與理論,本章將闡述研究者於田野蒐集資料的 方法論,研究者如何選擇研究取徑以及研究方法的操作思維是否與作者想表達 的研究目的一致。第一節研究取徑的形塑,將概述本研究為何採以質性研究取 徑以及思維過程。第二節研究設計與流程,將說明研究者於田野過程中如何以 質性研究的方法來蒐集資料,並交代資料蒐集方法與取得資料之間的關聯性為 何。第三節研究倫理,則說明在研究過程中研究者如何周旋於迪化街不同網絡 中取得研究資料,而在訪談過程中,當面臨學術誠信與人情之間的狀況時,又 該如何取捨。. 第一節 從訪談到描繪網絡 從清朝發展至今,迪化街是條擁有百年商業歷史的老街區。迪化街歷史底 蘊豐厚的程度令人驚艷,從早期做為台灣最早接收西方文明的窗口,到現今做 為臺北都市治理轉型的先驅示範點。這些事蹟都維繫於迪化街擁有豐富的商業 歷史文化。然而百年歷史所孕育的地方人脈與社會資本也使得在迪化街做生意 不能只是只注重商業上的經營,更需要的是與街坊鄰居打好關係。街區裡的人 際關係在迪化街除了象徵社會資本之外,也是代表著研究者可以藉由商家居民 以滾雪球的方式,繪製出地方幾個核心的網絡。 在本研究中,訪談對於網絡的重要性,主要可分為兩點。第一點是迅速找 出地方意見領袖,並以地方領袖為中心找出迪化街中存在的網絡群體。從最簡 單的詢問地方商家居民所得到的回答,例如: “但是你不能只是讓遊客看起來好像在只是在看建築、逛街,看似好像人潮變多 就可以增加生意活絡。不是這樣的,你這樣是在鼓勵我們傳統產業在周休的時候 去多做一些賣冰、賣小吃來增加生意嗎?(R2,2018/01/16)” - 23 -.

(31) 這一句話中,我們可以得到至少兩個資訊,首先是受訪者在面對公部門給 予地方產業轉型的網絡中,受訪者有無能動性可以跳脫政府所預設的發展前 景,也就是受訪者在網絡中的有無動能可以穿梭於網絡之間。再者,藉由對受 訪者對話的編碼,我們可以從能動性低的行動者逐步找到能動性高的行動者, 而能動性高的行動者在研究中也多是地方意見領袖或是重要網絡的幹部。第二 點,訪談對於網絡描繪的另一個重要性在於行動者如何維護轉譯的過程。藉前 章對於行動者網絡的理解,網絡的穩固有賴於行動者對於轉譯的維護。例如在 與受訪者的對話中: “我覺得那條線的標準就是在有沒有在關心,或是說你只是在把這邊當作一個據 點、一個辦公室,就是有沒有在這邊都沒有差。(U3,2017/07/19)”. 從受訪者的回答中,我們即可知道對於有些在迪化街的網絡而言,對於地 方公共事務的表達關心,就是一種對於轉譯的維護方式。所以從訪談到對網絡 的描繪,研究者除了需要藉滾雪球的方式找到網絡成員外,更需要藉由與成員 間對話進行編碼,才能找出網絡的成因與維護的進行。而這種藉由對一手資料 編碼的建構主義特質,則與量化研究中,對於母體、樣本的預設,所建構的世 界觀有所不同。故本文取徑質性研究,希望藉由訪談、參與觀察等方式,來探 索受訪者的經驗世界,並藉由對受訪者經驗世界的梳理與解碼,使隱藏於受訪 者話語間的關鍵點變得更清楚明瞭。. 第二節 研究設計 對於作者來說,由於沒有商業經營等相關背景,所以在田野的場域中作者 免不了必須接觸及使用各種專業術語及用語,所以為了讓研究能順利進行,作 者必須參與街區創意發展協會所舉辦之相關活動,並與受訪者共同於田野中行 動。藉此探究近年來在迪化街的變化過程中,行動者是如何藉由溝通來的凝聚 共識最後得以共同行動,並觀察街區地景改變背後的空間關係變化。故於研究 - 24 -.

(32) 設計中,作者必須考慮到的是,該如何獲取符合質性研究中於信度、效度的資 料。 壹、資料蒐集 1.參與觀察:作為一個研究方法的方法論,幾乎適合用在各種關心人類議 題的研究上,經由參與觀察,研究者可以對發生的事件、參與事件的人類或非 人類、事件的發生過程等等進行描述與紀錄。參與觀察的長處在於;一、探索 研究者與圈內人的人文互動過程。二、欲探索的現象可以從日常生活的情境或 環境中觀察取得。三、研究問題可從參與過程中所取得的資料獲得直接說明。 故參與觀察是適用於探索性研究、敘述性研究以及理論性解釋的一般研究(陳向 明,2002)。 在本研究中,由於必須使用受訪者的口述資料作來分析,所以為了更加瞭 解迪化街區中行動者的想法,作者必須選擇以共同參與者的身分,一同在研究 區內與觀察對象行動。然而,參與觀察法本身對於本研究在行動者思維想法的 取得上,顯然是適合的。尤其藉由多次「出現」在受訪者的視野之中,除了可 以讓研究者於田野之中逐漸不顯得突兀,也能藉由對街區讀書會的發言,更拉 近與受訪者的距離。在使用的方法上,作者透過與受訪者一起參與讀書會、公 聽會等過程中,不但可以了解研究者對於迪化街未來的想像,也同時能了解迪 化街街區再發展的同時,新舊商家對於迪化街是否有對未來的相同共識。參與 觀察另一個好處在於,可藉由與受訪者,長時間的相處,讓研究者能更為順暢 的在訪談過程中,使受訪者脫離虛假意識或政治正確的說法,讓研究者取得的 資料更加可以確信。 2.半結構式訪談:本研究的訪談對象是屬於在一個特定網絡中的焦點團 體,在 Stewart 和 Shamdasani(2000)中提到對焦點團體的訪問主要可分為指導性 與非指導性。在本研究中,協會理事長、幹事往往扮演的是一個具有領導性質 的行動者,故適合使用指導性方式,藉由訪談街區協會理事長與資深社區居民,. - 25 -.

(33) 研究者可以得知在都市治理的情況下迪化街未來發展的大致方向。但對於當地 居民與社規師進行訪談時,則需使用非指導性方式,藉由非指導性方式,研究 者將有較多與受訪者互相探索的機會,並讓受訪者有較多機會說出其真實的想 法,而非研究者所特意導向的回答。所取得的資料也將提供給研究者另一個對 資料信、效度有效的檢驗。 接續前述的參與觀察法,作者藉由半結構是訪談除了能在共同行動中捕捉 行動者的思維外,半結構式訪談更是作者用以了解行動者真正想法的方式。在 半結構式訪談的操作上,作者主要會以迪化街發展等大方向問題引導出受訪者 將回答聚焦於固定範圍內,在藉由許多深入細節的小問題,讓受訪者說出更多 對於參與地景改變中,行動者的想法為何。半結構式訪談對於本研究的重要性 在於,如果單純以全結構式訪談,可能會讓受訪者的答案僅止於研究者所擬定 的題目上,這可能會讓研究資料過於偏重在作者想讓受訪者回答什麼,故資料 的可信度將會下降。然後若是以扎根研究的方式來對受訪者進行訪談,將會使 研究者消耗過多時間於田野之中。所以半結構式訪談既能節省研究者於田野中 蒐集資料的時間,又不會將受訪者的回答過度偏重在研究者所擬定的題目上。 於半結構式訪談的操作中,作者希望能藉由受訪著的回答引出下一個追問的問 題,以滾雪球的方式,盡可能勾勒出受訪者真正的想法。 叁、次級資料收集 3.次級資料:是使用前人研究的資料作為自身研究案例的基礎,而次級資 料與已有的一手資料加以解釋後,則可對自身的研究增添便利性。例如在迪化 街的次級資料中, 「大稻埕歷史風貌特定專用區」 、 「試辦行人徒步區」 、 「容積移 轉與代金制度」等等,都有助於研究者在進入田野前,了解到街區發展議題的 爭議與脈絡。 而在本研究的次級資料收編範圍,主要針對都市更新處的推廣網站,例如村落 之聲與 URS 店家的臉書粉絲專業等等來進行資料收集,用以追蹤迪化街相關活. - 26 -.

(34) 動。再者就是街區協會與台灣歷史經濟學會等等再地組織對迪化街過去收集的 一手資料與老物件保存照片。次級資料收集對於本研究的重要性除了可增加與 一級資料的相互檢驗外。藉由追蹤網路資訊,研究者亦可以不斷藉由參與迪化 街區的活動,保持研究的動能,並且了解迪化街未來的發展方向及議題。. 貳、資料整理與編碼 在一級資料的整理中,包含參與式觀察與半結構式訪談,其中參與式觀察 通常如參加讀書會、座談會等,多以隨筆筆記來記錄街區討論事項,如時間、 地點、議題等資料。若是半結構式訪談,則研究者於訪談完後,將會對錄音檔 進行編碼,並以逐字稿的方式記錄,用以分析後續內文過程。訪談或田野紀錄 的整理方式,主要會先將本文所關心的議題分類,例如 URS 網絡類別、文創產 業網絡類別等等。爾後再將收集到的一手資料進行匿名處理如居民 A、商家 B、 遊客 C、URS 成員 U 等代號,分類完後再分別以受訪時間次序賦予流水號,如 商家 B1、B2 等進行二次編碼。. 參、資料驗證 三角驗證法(triangulation) :三角驗證法利用多種對象及場景的資料來源, 運用多種方法方法搜集資料,可減少單一方法所產生的偏誤。因此在本研究中 採用方法三角測定,在方法三角測定上採用不同的方式收集資料,其資料來源 有田野筆記、聊天、資料查閱、訪談錄音、文獻等。在來源三角測定上,資料 來源則為在地商家居民、地方領袖、公部門、遊客等四個來源。因此集合原始 資料予以組織、分類、編碼、分析,最後依研究問題及發現類型進行交叉比對, 以提高信度及效度(陳向明,2002)。三角檢證法在研究中主要的操作集中在訪 談資料中對於受訪者說詞的檢驗,例如:對於在地商家質疑公部門大力扶植文 創產業,卻沒有對傳統產業進行培力的說法。研究者則會先將這段話抱持保留. - 27 -.

(35) 的態度,並藉由網路次級資料的收集,如公部門在迪化街設有老屋新生獎,或 對傳統產業進行補助裝修店面等資訊,來回應到受訪者的說法,也許並非指稱 公部門沒有進行培力,而是培力的方法並不被地方所接受,並在藉由其他地方 領袖的訪談,去理解地方傳統商家想要的發展類型為何。. (圖 3-1 研究流程圖) 資料來源:研究者繪製. 第三節 研究倫理 藉由對經驗世界的層層解析,研究者將大量的資料變成文章中的一個段 落,當中所涉及的是對資料的詮釋。然而暫且不論詮釋的權力過程,是否所有 的研究資料都應該被研究者寫出則是另一個值得討論的例子。 - 28 -.

(36) 壹、訪談先從尊重做起 在每個研究的訪談歷程中,都免不了被拒絕的經驗,在迪化街的訪談過程 中,被拒絕的現象尤為明顯。對於新來乍到的研究者而言,研究區的一切都是 值得探究的地方,然而對於在地居民來說卻未必如此。近年來國內迪化街的研 究論文眾多,來自於各種科系、各種問題意識。地方居民在基於熱心幫助的前 提下,接受來自各地研究者的採訪。然而時日一久,面對地方問題改善甚微, 而研究者卻不斷湧入,地方居民難免會對研究者略顯疲態。在本研究約訪談被 拒絕的過程中,大致可將原因分為兩個。其一,研究者尚未進入受訪者的脈絡, 卻急於收集採訪。在這類型的受訪者眼中,剛進入田野的研究者就如同陌生人 一般,在相互不熟悉的情況下,而在無法互信與了解對方的基礎上,受訪者很 難對研究者知無不言,這也將影響研究者資料的信效度與受訪者的觀感。其二, 受訪者擔心回答可能被研究者帶出意識形態或變成地方意見的代表,並造成受 訪者在街區中被排擠、孤立的可能。在這樣的狀況下,若是受訪者提出匿名的 要求,研究者則須盡力配合。. 貳、資料的詮釋方式 在訪談的過程中,研究者為了得到更多在研究區的資料,有時不免涉及到 一些對於地方敏感議題的訪談。故對受訪者資料進行匿名,一方面是可以確保 受訪者在幫助研究者的過程中,不會被自己所提供的資料所害,另一方面,藉 由研究者對受訪者匿名處理的保證,受訪者也更為願意分享案例。然而當訪談 內容過於聚焦在特定範圍、地點、時間的時候,其他街區居民很容易從受訪的 回答的隻字片語中發現受訪者的身分,故匿名在此時則會喪失其原本的功能。 鑒於對受訪者的保護,當本研究受訪者的回答涉及對地方發展與制度的批判 時,若批判方式與內容,可以反推到受訪者身分時,本研究則不會將這段研究 資料進行編碼。. - 29 -.

(37) 第四章 迪化街與 URS 發展歷程 迪化街做為大稻埕長久以來最為核心的發展中心,其商業、歷史文化的重 要性可謂是大稻埕地區的代表。本章除了對迪化街發展歷史的梳理之外,更重 要的是在道路拓寬運動後,迪化街的發展歷程與 URS 政策。本章以迪化街做為 主軸,並鋪陳迪化街在長時間的商業發展下,已成為一個具有地方特性的場域, 然而在歷經都市發展重心轉移後的衰敗,地方是如何藉由 URS 基地的進入,逐 漸恢復過去的商業活力。透過本章對迪化街發展脈絡與 URS 制度的梳理,我們 發現到迪化街自道路拓寬運動後,地方意識明顯提升,這種意識的提升也間接 影響後續迪化街對街區再造的願景與街區活動參與度。進而促使在迪化街中形 成數個由地方行動者所建立的網絡,並藉地方網絡的交流與互動形成一股地方 的發展力量。而這股地方的發展力量也使 URS 的部分功能性逐漸被取代。. 第一節 迪化街歷史脈絡 迪化街是過去大稻埕最為核心的發展中心,迪化街最早發跡於清領時期, 當時所謂的大稻埕只是一個曝曬稻穀的集散地。隨著後續艋舺發生以泉州人為 集團的內部械鬥「頂下郊拼」 ,其逃難人口也成為大稻埕開始發展的根源。而械 鬥失利的下郊人在放棄原有艋舺的地盤後,於林右藻的指揮下,集體移至大稻 埕,於現今迪化街建立聚落(黃得時,1953) 。並將當時下郊人所供俸的「城隍 爺」信仰隨之遷往,也就是今日的霞海城隍廟 (李東民,2004)。 大稻埕的發展,雖然晚於當時的艋舺,但是由於當時淡水河上游開始出現 淤塞,逐漸不利水運,使過去貿易船隻只得停靠於更近下游的大稻埕河岸進行 起卸貨物。從此以後,艋舺日漸衰退,而大稻埕的發展則充滿新興氣象(黃得 時,1953)。然而 1862 年淡水開港通商更為大稻埕的發展注入一股新的活力。 由於外國商人原計畫於艋舺一帶建立商埠並設洋行專營買賣,艋舺附近淡水河 - 30 -.

(38) 淤積已不利航行,加上艋舺地方居民長期排外的保守民風,促使外國商行紛紛 將據點改設在大稻埕。由於當時來台的外國人,除了外交人員及傳教士外,大 部分商行都是經營茶葉貿易,所以大量的外國資金促使大稻埕的製茶技術提升 及街區繁榮,同時在劉銘傳擴大茶葉市場後,迪化街逐漸有外國人定居(黃得 時,1953)。 到了劉銘傳建設台灣的時期,因艋舺人反對鐵路建設,於是台灣第一個火 車站則落腳於大稻埕。爾後隨臺灣地位的提升,1879 年臺北府城正式成為臺灣 首府,當時大稻埕洋行遍佈,主要以買賣茶、稻米、樟腦、中藥和鴉片為大宗, 並逐漸成為當時有名的商業聚落。在大稻埕興建的第一條鐵路,也更加確立迪 化街於臺北商業中樞紐地位。此時期的迪化街除了是台灣茶葉的出口重鎮外, 也是當時台灣國際化與吸收西方文化的重要窗口(顏亮一,2006)。 日治時期迪化街更名為永樂里並逐漸成為臺北市南北貨、中藥、茶葉、布 匹的集散中心,雖然初期大稻埕依然做為臺北的經濟中心,但由於面臨淡水河 的逐漸淤積,1920 年代日本開始將臺北市的發展中心移至城中區(圖 4-1)。在 1929 年底臺北後火車站的落成,也讓大稻埕失去成為臺灣縱貫鐵路的起點優 勢。不過當時的大稻埕仍保有北台灣社經文化中心的優勢,以及臺北商業中心 的地位(張弘毅,1996)。. - 31 -.

(39) (圖 4-1 1927 年臺北市街道圖) 資料來源:臺北市百年地圖. 雖然因為淡水河淤塞,使大稻埕失去部分商機,但是相較當時的台南、鹿 港等,臺北城更靠近日本本土,在商業發展上仍有可為。日治後期永樂町已經 結合南北貨、藥商,多功能的商業區成為全台灣商業最活躍的地方,可說是迪 化街最為興盛時期(劉若雯,1999)。 綜合上述,在國民政府遷台以前,迪化街一直是當時臺灣商業發展最為興 盛的地區,而商業的繁榮與外商的進入,也使迪化街成為臺灣引進西方文化的 重要窗口,例如大量的巴洛克式建築以及水彩畫等西方藝術風格,吸收現代化 - 32 -.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摘  要 : 在玄奘弟子中,窺基、普光無疑佔據著中心位置,特別是窺

本書立足中華文化大背景,較為深入系統地分析研究了回族傳統法文化的形成基礎、發展歷

俄國的學者從 1957 年開始研究整理這些文獻,直到八十年代公布 於世的有五十件,之後整理出 488 件,然後拼合成 375 個序號,到

本論文之目的,便是以 The Up-to-date Patterns Mining 演算法為基礎以及導 入 WDPA 演算法的平行分散技術,藉由 WDPA

本研究以大甲鎮瀾宮和三清總道院為對象,採用參與觀察法、歷史文獻分

本研究依據受試者網路人際程度的不同,將受試者網路人際程度各題項所得的分

本研究採用的方法是將階層式與非階層式集群法結合。第一步先運用

本研究以河川生態工法為案例探討對象,應用自行開發設計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