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

第二節 研究限制與建議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能避免被找麻煩。本研究也指出,駐點中國新聞工作者的策略可以是個人、也可是集體,還可 以跨國籍種族,透過個人私下交情管道互相支援,在必要時成為彼此的消息來源或保護傘,達 到報導的目的。

透過訪談駐點記者的實際經驗也指出,在中國駐點採訪,需先放下在台灣採訪的手法與 習慣,完全以全新陌生的態度去學習,不管以前在台灣跑了多久,都可能會碰到很長的適應期,

在中國特有的規範與限制下,採訪工作會面臨很多挫折感,一旦先有這樣的心理準備,可幫助 心態與認知的調整,對於預備前往中國駐點的台灣媒體記者,可先參考本研究,作為實務工作 上的建議,了解可能遇到的困難與阻礙、在各種動態發展的情境下也可參考採納因應策略,。

本研究指出,在新聞控制嚴密的中國,台灣駐點記者培養因應之道的應變能力,有時候 也借助背後組織的力量回應,像在「轉換用字遣詞」、「折衷報導」中,透過台灣組織內部 一起配合才能有所應變,顯示除了在第一手事件現場記者需要應變,在後方的媒體也在中國 的利誘威脅下,理解並隨之應變;同理來說,記者也熟知新聞產製流程、具有距離新聞事件 發生地點最近、媒體組織無法立刻召回、監控的優勢,記者的意見才有可能被採納,一起對 更高、更遠的威權權力展開反抗。

第二節、研究限制與建議

本研究是台灣媒體派駐中國記者為對象,探究他們在中國新聞控制的環境中,新聞採訪 工作會受道哪些控制阻礙、與展現因應策略,但受限於經費、時間、本研究針對 12 名特派記 者進行深度訪問,在佐以次級資料,一起進行分析,為了便利資訊蒐集,從過去研究者工作 人脈滾雪球出來的樣本,多為電視台記者,其中有 4 位來自同一集團內的不同媒體單位。

從訪談中,發現平面記者與電子媒體記者的工作型態有許多差異,例如版面大小、專題 內容深淺、專題需求量、新聞表現方式等、都會影響與消息來源不同程度的交往方式,在本 篇初探式研究中,為了多樣與全面,先作了綜合討論與分析,建議之後可以專注於平面記者 的工作採訪,而媒體組織內的主管與記者擁有不同的權力與職責,未來研究若能針對單位主 管或部門主管的工作干預與因應,便可以進一步理解中國硬、軟性手段,影響到媒體哪些利 益層面,可以更全觀式的了解兩岸交流密切的現狀,是如何透過組織對記者工作產生的影響、

進而形塑新聞內容。

此外,由於題目涉及受訪者的職場隱私,受訪者可能會有所保留,再加上駐點中國記者 人數本就很少,圈子非常非常小、彼此都認識,若干受訪者可能擔心訪談內容會影響工作,

或是得罪其他記者,可能會避重就輕,使得研究者在陳述觀點時,可能會有所偏差,也無法 進一步去印證受訪者的訪談內容,雖然研究者在中國蹲點作訪談,卻沒有機會實際參與觀察,

是本研究的一項限制。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a tiona

l Ch engchi University

中國以置入、業配的型式包裝新聞報導,讓台灣民眾不易辨識,也讓主管機關監理困難,

但從文獻與訪談中可以發現,這些現象在兩岸交流的將來只會越來越多,若可以進一步梳理 置入或是業配的模式、對台灣媒體有哪些利弊等,可以增進理解與判斷能力。建議不妨選擇 中國一個特定的敏感新聞事件,對照比較各家媒體實際露出的報導內容,再回去找出撰寫的 媒體記者,了解採寫當時遇到的情況與因應方式,進行深度訪談,以單一事件作比較性的研 究。

隨著兩岸互動密切,各種交流積極開放的同時,兩岸民眾對於資訊透明的需求度也提 升,駐點記者的新聞報導可以加速對於資訊的理解與滿足需求,本研究較為聚焦於新聞工作 者與實際採訪工作因應,若可以在聚焦於背後的政治、經濟、社會等大環境變化,可以更完 整的窺見兩岸新聞交流樣貌,上述建議可供未來研究進一步補充。

王玲玲(1992)。〈論臺海兩岸的新聞交流〉,《中國研究》,35(9):72-82。

王珍瑜(2006)。《記者如何與消息來源建立關係?此關係又如何維持與修補?—以報紙黨政 記者與消息來源之互動為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毓莉(1998)。〈中共改革開放政策對電視事業經營之影響〉,《新聞學研究》,56:27-49。

王毓莉(2001)。兩岸駐點記者報導方向研析。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專案研究。

王毓莉(2001)。〈網際網路發展對兩岸新聞交流影響之初探〉,「傳播與法律系列研討會

(九):兩岸三地市場開放與資訊交流學術研討會」。台北:政治大學傳播學院研究暨 發展中心、理律法律事務所主辦,5 月 4 日。

王毓莉(2009)。〈中國《南方周末》跨地區新聞輿論監督報導之研究〉,《新聞學研究》,100:

137-187。

王毓莉(2011)。〈中國新聞工作者的馴服與控制之研究〉,《中華傳播學會年會論文》。

自由時報(2011 年 2 月 28 日 ),《第二輪中國茉莉花/北京現場採訪 三立記者一度遭扣》,

取自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1/new/feb/28/today-int2.htm

石敬梅(2001)。《中國大陸駐點記者報導台灣新聞內容呈現之研究-以新華社、人民日報與 中央人民廣播電台為例》。未出版碩士學位論文。中國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

何家宜、徐瑞希等(2005)。兩岸大眾傳播交流現況與發展,臺北市新聞局。

何榮幸(2002)。〈解構兩岸新聞亂象〉。《目擊者》,27:38-39。

吳佩玲(2006)。《商業化新聞操作下的自主空間:記者的反抗策略》。政治大學傳播學院在職 4071.htm

李德霞(2011)。〈新形勢下的兩岸新聞交流與合作〉,《中華傳播學會年會論文》。

韋奇宏(2002)。《兩岸新聞採訪交流的架構與變遷(1979-2001)︰新制度論的分析》。政治

祝仲康(2009)。《兩岸新聞交流模式:以東森電視公司為例》。〈復興崗學報〉94:123-148。

翁秀琪(1994)。〈消息來源與新聞記者的自主性探討:談新聞記者聯誼會的功能〉,臧國仁

(編),《新聞學與術的對話》頁 109-145。臺北,政大新聞所。

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2006年12月27日)。〈北京奧運會及其籌備期間台灣記者在祖國大陸 採訪規定〉【公告】。中國: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上網日期:2012年8月10日,取自 http://www.gwytb.gov.cn/zn/cfzn/201101/t20110104_1673061.htm

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2008年11月1日)。〈臺灣記者在祖國大陸採訪辦法〉【公告】。中國:

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上網日期:2012年8月10日,取自 http://www.gwytb.gov.cn/fwxm/cfbf.htm

張文強(2002)。〈媒介組織內部權力運作與新聞工作自主:封建采邑內的權力控制與反抗〉,

《新聞學研究》,73: 29-61。

張錦華、林麗雲(2011)。〈頭痛醫頭:政府宣導只要禁止置入和要求揭露就完備了嗎?──

檢視《預算法》第六十二之一條增訂案,《台大新聞論壇》,10:87-105。

張瓏(2004)。《新聞媒體在兩岸關係中的角色與功能》。淡江大學中國研究所在職專班碩 士論文,未出版。

莊清海 (2003)。《中美新聞記者的新聞自主與採播自由-從兩國新聞自由演變歷史觀察》。

中國文化大學美國研究所。

許建榮(2012)。〈"中國的那道防火牆(下)〉,《想想》取自 http://www.thinkingtaiwan.com/public/articles/view/150.

許純鳳(2012)。〈學者:中國置入 台灣媒體難自由〉,《立報》,取自 http://www.lihpao.com/?action-viewnews-itemid-117762

郭建龍(2010)。〈蕭條時代的記者肖像〉,《 網易科技專欄》,取自 http://tech.163.com/10/0916/08/6GMJMR1E00094IR6.html 陳順孝(2003)。《新聞控制與反控制》。台北:五南。

陳順孝(2001):〈新聞兵法:「記實避禍」的策略分析〉。《輔仁學誌》第 28 期,頁 125-159。

陳順孝、康永欽(1998)。〈記實避禍的報導策略:傳播者與社會情境互動的本土研究〉,

陳世敏(編),《傳播論文選集》,頁 97-135 台北:中華傳播學會。

陳愷璜(2011)。《兩岸新聞採訪交流之研究(1987-2009)-從駐點記者角度看兩岸新聞交流》。 淡江大學中國研究所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日期:2010 年 12 月 10 日,取自 http://www.npf.org.tw/particle.php?sid=6241&topic=12 馮建三(2001):〈台灣媒體工作者階級意識之初探(1998~1997)--以三家工會刊物為例〉,

收於張炎憲(編),《邁向 21 世紀的台灣民族與國家論文集》(頁 167-187),台北:

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取自 http://www.npf.org.tw/post/3/3238

趙炳元(2011)。《馬總統時期兩岸新聞交流與中共對臺新聞政策之研究。政治大學國家安全 與大陸研究碩士在職專班。

趙雅麗(1998)。〈政治主導下兩岸電視文化交流的迷思〉,《新聞學研究》,57: 51-75。

劉北成、楊遠嬰(1992)。《規訓與懲罰: 監獄的誕生》。臺北: 桂冠圖書公司。(原書 Foucault, M. [1977].Discipline and punish: The birth of prison. New York, NY: Random House.)

劉仲冬(1996):〈質與量社會研究的爭議及社會研究未來的走向及出路〉,胡幼慧(編)

蕭真美(1997)。兩岸新聞交流的回顧與展望〉,《中國研究》,40(5): 59-77。

錢鋼(2008)。中國傳媒的發展路向〉,《台大新聞論壇》,7: 75-89.

謝國明(2010 年 8 月 9 日)。〈兩岸新聞交流亟待“提速”〉,上網日期:2010 年 12 月 25 日,

「第六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中國廣州。取自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

http://www.npf.org.tw/post/12/7904

羅文輝、劉蕙苓(2006)。〈置入性行銷對新聞記者的影響〉,《新聞學研究》,89:81-125。

羅彥傑、葉長城、劉嘉薇(2010)。〈組織控制與新聞專業自主的互動-以台灣報紙國際新聞編 8%8A%E8%A2%AB%E5%88%A0%E6%94%B9%E4%BA%8B%E4%BB%B6.

Berkowitz, D. and D. Adams (1990). Information Subsidy and Agenda- Building in Local Television News. Journalism Quarterly, 67(4): 723-731.

Berkowitz, D. A. (2009). Reporters and Their Sources. The Handbook of Journalism Studies. K.

W.-J. a. T. Hanitzsch. New York, Routledge.: 102-115.

Borden, S. L. (2000). "A Model for Evaluating Journalist Resistance to Business Constraints."

Journal of Mass Media Ethics, 15(3): 149-166.

Breed, W. (1955). Social control in the newsroom: A functional analysis. Social Forces, 33:

326-376.

Cottle, S. (2003). News,public relayions and power. Thousand Oaks:Sage.

Balasubramanian (1994). Beyond Advertising and Publicity: Hybrid Messages and Public Policy Issues, Journal of Advertising, 23 (4), 29-46.

Esser, F. (1998). Editorial Structures and Work Principles in British and German Newsrooms.

Europea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13(3): 375-405.

Foucault,M(1977). Discipline and punish: The birth of prison. New York, NY: Random House.

(Original work published 1975)

Gandy, O. H. (1982). Beyond Agenda Setting: Information Subsides and Public Policy. New Jersey, Alex Publishing Co. .

Gieber, W. & Johnson, W. 1961. The city hall beat: A study of report- ers and sources roles. Journalism Quarterly, 38(3), pp.289-297

Hanitzsch, T., M. Anikina, et al. (2010). Modeling Perceived Influences on Journalism: Evidence From a Cross-National Survey of Journalists. Journalism & Mass Communication Quarterly, 87(1): 5-22.

Hanitzsch, T. and C. Mellado (2011). What Shapes the News around the World? How Journalists in Eighteen Countries Perceive Influences on Their Work.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ess-Politics, 16(3): 404-426.

Herman, E. S., & Chomsky, N. (1988). Manufacturing consent: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the mass media. NewYork, NY: Pantheon Books.

Jo, S. (2011). Advertising as payment: Information transactions in the South Korean newspaper market. Public Relations Review, 37(4): 399-404.

Kim, H. S. (2002). Gatekeeping international news: An attitudinal profile of US television journalists. Journal of Broadcasting & Electronic Media, 46(3): 431-452.

Kim, J. Y. and S.-U. Yang (2008). Effects of government public relations on international news

Kim, J. Y. and S.-U. Yang (2008). Effects of government public relations on international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