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台灣媒體記者駐點中國的工作控制與因應 - 政大學術集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台灣媒體記者駐點中國的工作控制與因應 - 政大學術集成"

Copied!
99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 劉昌德 博士.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台灣媒體記者駐點中國的工作控制與因應 ‧. The response strategies against governmental and Nat. n. in China aworking iv l C n hengchi U. er. io. sit. y. organizational controls of Taiwanese journalists. 研究生 游蓓茹 撰 中華民國一百零二年六月.

(2) 中文摘要. 本研究探討台灣媒體記者駐點中國在採訪時所遇到的工作控制、以及所採取的因應策 略。透過對多位實務工作者的深度訪談,本研究發現,對駐點中國記者最直接的控制來源, 分別是「中國官方」與「台灣媒體組織」。中國官方雖然仍會使用較為粗暴、強硬的新聞控 制手段,不過也越來越懂得用軟性的互動手法,干涉的深度與廣度與兩岸政治關係也有相當 關係。駐點中國的台灣媒體記者採取的因應方式,則包括新聞現場快速反應,平時不斷增加 專業知識、以提升對「爆料與網路線索或刻意餵新聞」的判斷能力。再者,台灣媒體接受中 國官方的「置入」,再透過組織要求對記者產生影響。駐點中國的台灣媒體記者除了工作量 因此增加之外,還成為台灣媒體在中國的業務代表;為了應付稿量需求、搶快、搶獨家,而 利用網路消息作為新聞線索,同時並需保護自己,因此在寫作上需以「事實陳述」、「找名人 背書」等方式轉移責任歸屬。.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關鍵字:駐點記者、政治控制、組織控制、抗拒、中國. ‧.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i n U. v.

(3) Abstract This study focused on Taiwanese journalists’ practical strategies against governmental and organizational controls while working in china. Through empirical in-depth interviews with journalists, we came to identified how government of China uses both aggressive and subtle ways to influencing news reporting. Journalists in China need rapid responses action on sight and train themselves with extensive knowledge. In addition, one of the subtle ways to deal with Taiwanese media is to use product placement, but the more Taiwanese media receive product placement from china, the more chances are China government can further influence on the controversial news content in Taiwanese media. Receiving product placement only making these cross-strait journalists became sales representative of Taiwanese media in china. In order to meet the needs of organization, Journalists need to use internet as sources. But they also need to be extra careful by using “fact-based statement” or “quote from celebrity” in their daily writing skills.. 立. 政 治 大. Keywords: correspondent, political controls, organizational controls, resistances, china.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i. i n U. v.

(4) 目次 中文摘要 .............................................................................................................................................. i 英文摘要 ............................................................................................................................................. ii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緣起與動機 ..................................................................................................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 2 第三節 研究背景 .............................................................................................................. 4 第四節 研究問題 ............................................................................................................ 12 第五節 研究方法 ............................................................................................................ 14 第二章 文獻探討 ............................................................................................................................. 18 第一節 對記者的影響與控制 ........................................................................................ 19 第二節 記者的因應策略 ................................................................................................ 29 第三節 小結 .................................................................................................................... 33.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第三章 台灣媒體記者駐點的工作樣貌 ......................................................................................... 35 第一節 駐點中國記者的樣貌 ........................................................................................ 35 第二節 駐點中國的工作適應 ........................................................................................ 38 第三節 小結 .................................................................................................................... 44 第四章 駐點中國記者面對的控制與因應策略 ............................................................................. 46 第一節 官方控制 ............................................................................................................ 46. y. Nat. sit. n. al. er. io. 第二節 記者對官方控制的因應 .................................................................................... 59 第三節 媒體組織控制 .................................................................................................... 69 第四節 記者對媒體組織控制的因應 ............................................................................ 77 第五章 結論 ..................................................................................................................................... 85 第一節 研究發現 ............................................................................................................ 85 第二節 研究限制與建議 ................................................................................................ 88. Ch. engchi. iii. i n U. v.

(5) 圖表目錄 圖 1-1:兩岸相對論片段截圖 圖 1-2:研究架構圖 圖 5-1:研究結果架構圖 圖 5-2:台灣媒體記者駐點中國的新聞工作策略分析架構. 1 12 85 87. 表 1-1:中國核准駐點採訪的台灣新聞媒體 表 1-2:本研究採訪名單. 8 15.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v. i n U. v.

(6)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緣起與動機 壹、個人動機 「塗鴉不難吧?!」聳著肩膀的我說, 「廢棄的舊台北火車站,不難看出被擠壓的『非法』 塗鴉空間,23 歲的受訪者阿諾,向研究者陳述了塗鴉的叛逆心態,是為了挑戰主流廣告版面、 在城市中尋找發聲的機會。如今,隨著塗鴉和街頭文化的興起,讓以往總是被警察追著跑的阿 諾,也有機會接受台北市政府正式邀請合作,在街頭、以整個城市當作畫布,一下子從非主流 躍升為主流文化,能與商業廣告一同進駐原本就屬於公眾的公共空間,現在,塗鴉也才真的可 以說是『不難』了!」.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這是「兩岸相對論」其中之一的專題,2008 年時, 作為文字記者,研究者必須提出具台灣特色的文化議 題、特有現象,及介紹台灣吃喝玩樂的特色,以兩岸 PK 方式包裝新聞,呈現在對岸和台灣的觀眾眼前,在 這樣的議題設定下,記者進入二元的框架對立,被鼓. n. al. er. io. sit. y. Nat. 勵在報導時突顯台灣的精緻新穎、與中國的古樸(甚 至是隱而不諱的俗氣、落後) ,有時也以完全相反的觀 點,呈現中國的進步,又或是接受政府的置入性業配, 替台北市規劃出完美的觀光路線。. 圖 1-1:兩岸相對論片段截圖 資料來源:年代電視台. Ch. engchi. i n U. v. 從過去經驗中,研究者看到媒體為了追求速度效率、在設定議題時,可能落入簡單的歸類 方式,可能來自心中對中國的刻板印象,去設定記者的報導方式,例如在報導中國的冬季進補 品,台灣會要求記者尋找特殊又奇異的進補方式,即便在中國人眼裡看來也並非常態,但為了 凸顯差異性,會特別要求記者尋找如吃狗、吃兔、吃蠍子這類的畫面,將新聞包裝的生動奇特。 電子媒體因為截稿時間壓力,須改變新聞製作方式,例如:在報導台灣有名的啦啦隊時, 就因為無法採訪到中國類似的競技啦啦隊,改使用中央電視台報導中國知名雜技團的節目片段 來應變,但是就喪失記者親臨現場互動的畫面,最後電視台也妥協這類的應變方式,多次觀察 到的應變經驗累積,逐漸引發研究者對於台灣駐中國記者的研究興趣,特別是在工作上,是否 受限於所屬台灣媒體的常規要求,而在中國當地採訪報導上產生困難?台灣媒體的商業操作過 1.

(7) 程,如何反映在記者的工作內容上,而面對這樣的挑戰要如何解決、台灣方面對於中國的刻板 印象、既有想像,究竟在中國實際採訪情況上會產生何種矛盾與問題? 在年代新聞台的國際組內,有兩組特殊編制長駐中國,駐北京與上海的駐點中國文字與攝 影記者,每天早上要請駐點中國文字記者報稿,要找初當地重要議題或是台灣人會關切的新 聞,雖然研究者工作時間不長,但也發生過許多印象深刻的事情,例如:曾有資歷較淺的同事, 在北京駐點時,在 6 月 4 號天安門事件紀念日當天,與攝影記者一起到天安門前拍攝,引起當 地公安上前盤查,甚至還到記者家中「了解狀況」,當時組內組長擔心記者安危,也擔心惹毛 當地公安,不知道是否會引發後續效應,立刻訓斥該記者,認為他不應該隨意行事,要先報備 行蹤,台灣長官同意後再去採訪,但其實類似的情況若發生在台灣,台灣媒體常反過來大做新 聞教訓出面制止的警察,例如推擠畫面一刀不剪的放上新聞台,掛上譴責暴力或是抗議第三隻 手伸入媒體的名號等,但種種因素導致台灣駐點記者在中國採訪必須安分守己,而這種種因素 就是這次研究的主題。. 政 治 大 駐中國記者常常因為無法達成需求,像是中國幅員廣大、可能畫面拍不到、人手不足訊息 立 沒跟到,而與台灣長官爭執不下,許多情況都讓研究者對在中國工作充滿想像,也逐漸發展出. ‧ 國. ‧. 貳、學術動機. 學. 對台灣駐點中國記者的工作研究興趣,究竟這些記者在中國都遇到何種採訪上的挑戰?. y. Nat. 王毓莉在兩岸駐點記者報導方向研析(2001)中指出,台灣駐點記者在報導中國新聞時,. sit. n. al. er. io. 較偏重外交與政經新聞,新聞來源多為其他媒體、以政府官員為消息來源;較偏重大陸中央的 新聞,較少地方新聞,且多以純淨式新聞來呈現,評論式的新聞相當少。陳愷璜(2011)的研 究指出,早期兩岸新聞報導多為間接、負面,具高度政治意識形態,隨兩岸政治轉型與交流開 放,議題型態才轉向中立,且由他的訪談內容發現,記者在對岸採訪特定議題時,會遭受到阻 擋與關切,學者杜聖聰(2007,轉引自陳愷璜,2009)也指出,跑久了以後,記者會學到「趨 吉避凶」的小聰明,會自動避掉會惹麻煩上身的新聞,選擇畫面好看又可以播出的新聞。. Ch. engchi. i n U. v. 回顧過去論文(新聞評議會,1997、王毓莉 2001、石敬梅,2001、洪季秀 2005) ,針對兩 岸新聞報導內容呈現、作內容分析與文獻探討歸類,屬於「產製結果端」,研究者對於導致結 果的「前端作業」感到好奇,新聞記者開始採訪作業、到真正露出在觀眾、讀者眼前的產製過 程,有哪些干擾因素,並欲準備針對傳播工作者作深度訪談研究。. 第二節、研究目的 在兩岸交流頻繁的此刻,研究台灣駐點記者的工作情形,可以了解到觀眾、讀者所看的中 國新聞,其實是經過層層的挑選,不僅形塑兩岸人民對中國的認知框架,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 2.

(8) 他們雙方的觀感(李德霞,2011),媒體就是民眾了解時事一個極重要的資訊來源,但是記者 的採訪過程受到許多因素所控制牽連,加上兩岸存在敏感的政治關係與情勢,讓駐點記者無法 免除來自政治層面的干預與控制(如對岸政府置入新聞),採訪工作摻雜了複雜的政治角力, 呈現出複雜的樣態。 就如同「自由亞洲電台」駐台北記者李志德所指出,雖然台灣媒體入駐中國當地採訪時間 很長,同樣說中文、有相似外表,理應更容易深入當地做採訪,但是卻無法掌握有關中國敏感 的人權、民主議題。例如,對中國盲人律師陳光誠、茉莉花革命、藝術家艾未未等事件報導, 台灣報導都只能引用境外媒體的報導,就可看出台灣駐北京記者「離核心有多遠」。李志德認 為,這是因為台灣媒體面臨政治控制,和西方媒體同樣面臨中國官方監控的威脅,但更重要的 是經濟因素,讓台灣的記者與媒體不願意或不敢碰觸這些敏感議題的報導(許純鳳,2012)。 就本文觀察,中國廣大人口成為台灣媒體不能忽略與輕視的潛力市場,然而兩岸的政治與廣大 經濟因素,讓台灣記者在中國採訪綁手綁腳,只能報導軟性新聞,多年下來已經訓練成自動忽 略敏感、引起爭議的新聞報導,記者喪失實際在中國工作的優勢。. 立. 政 治 大. 本文試圖從台灣記者對台灣組織、中國消息來源的因應策略,來指出台灣駐點記者的採訪. ‧. ‧ 國. 學. 困境。李德霞(2011)指出兩岸新聞常涉及敏感內容與題材,因為對傳媒人員的素質要求很高, 要負有豐富的新聞專業知識、嫻熟的新聞處理技巧、還要求他們要熟悉兩岸事務。本文研究台 灣新聞記者在中國的工作情形,可以了解哪些是需要具備的手段與知識,可以給將來欲前往中 國工作的記者,粗淺的建議參考。. y. Nat. sit. n. al. er. io. 從學術上來說,中國以黨國喉舌的新聞理論,與西方「第四權」的新聞理論,有美國憲法 第一新聞修正案,保障新聞媒體免受政府控制,發揮監督政府功能等大不相同(莊清海,2003) , 在這樣的情境底下,習慣於商業競爭媒的台灣記者,到中國後面臨完全不同的情境體系,在中 國為黨喉舌的傳播體系之下,須在認知、採訪行為上有所調整。對中國政府而言,大眾傳播媒 介始終被定位為政治宣傳最有力的工具,利用傳播媒體進行意識形態的「統戰」工作(陳愷璜 2011),以黨意為宗旨的。本文希望探討與分析在政治主導的情勢下,對於駐點記者工作的控 制與規訓,理解所謂「統戰」展現在何處、是如何影響新聞工作。. Ch. engchi. i n U. v. 中國與台灣素來具有不同的新聞取向。中國長期以來對傳媒實行高度的集權化管理,形 成傳媒國家所有、黨管媒體的體制(呂尚彬,2010) 。不同於台灣商業電視台、自由競爭開放 的生態,對於新聞傳播媒體的認知有許多相異之處,從台灣派出去的駐點記者,帶著從台灣 媒體組織所習得的政策或內規,歷經新聞組織的內部社會化、組織文化的潛移默化,記者有 一套選擇新聞的方式與價值觀。此即為一般記者會經歷到的新聞室社會化的過程(臧國仁, 1999) ,而台灣記者在中國做著同樣採訪工作,但不同的新聞體制、兩岸社會之間帶來的差異 與衝突。有所差異;網易科技專欄作者郭建龍(2010)曾提到:「(中國記者)他們往往有 一塊額外的收入,這部分收入不是由報社發的,而是由他們的採訪對象發的。車馬費已經成 為圈內的潛規則。」,由此可見,在中國新聞圈內還存有免費餽贈:新聞記者接受消息來源 3.

(9) 的免費贈品或財物,以將新聞曝光的習慣,並且是一種記者為了避免漏新聞,而不得不收錢 的惡性循環。 正因為中國特殊的新聞發展背景,讓長期學習西方新聞學的台灣記者,到對岸後須有所調 整,同樣的,屬於西方特有的新聞學理論,到了中國也勢必翻轉,並不一定適用,例如在研究 者的初訪中,就了解到,記者平時無法訪問中國的官員,都必須靠兩會、國台辦記者會等場合, 來獲得官方回應,駐點記者不只要報導中國新聞,影響台灣觀眾如何理解、看待中國,特別是 台海兩岸關係特殊敏感,記者多半更具有社會性的目的,作為駐點記者的貢獻不只單純報導, 實際上擁有重要影響力。 回顧過去台灣相關研究,多半集中在政策與制度上,如2011年淡江大學中國研究所在職專 班出版的《兩岸新聞採訪交流之研究(1987-2009)-從駐點記者角度看兩岸新聞交流》(陳 愷璜,2011),指出政治結構的民主化因素、兩岸關係以及媒體競爭市場共同構成了兩岸新聞 採訪交流的三個環境,而這三個環境因素又分別影響了政府與媒體之間的制度性關係,使得這 個制度性關係在「管制」與「開放」之間轉換。而最後,這些「管制」或「開放」的制度關係 便影響了兩岸新聞採訪交流的發展特性。但並非多從記者的角度回去看這兩岸的關係互動,缺 乏實際工作情形,是如何受到兩岸政策、組織內部的控制影響。.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 因此,王毓莉(2011)的研究另闢蹊徑,運用傅柯的權力與反抗理論,探討中國新聞工作. y. Nat. 者從事新聞產製時的馴服與抗拒策略,指出當代的中國其實不再使用直接公開的強制性控制新 聞,而是採取各種不同的干預與壓制手段,規避國際社會的譴責。本文認為,兩岸交流頻繁的. n. al. er. io. sit. 此刻,更需要理解中國透過的政治經濟手段,是如何伸入台灣媒體並影響記者的採訪工作。. 第三節、研究背景. Ch. engchi. i n U. v. 壹、中國新聞體制 中國的大眾傳播媒介,是國家宣傳的機器,傳媒與政府的關係是政府對傳媒的單向控制。 這一單向控制關係形成的基本依據在於:(一)傳媒國有,黨管媒體,以「筆桿子」來控制 人民思想,視傳媒為「黨和人民的喉舌"一直是中國中央指導傳媒工作的重點方向;(二) 傳媒不是生產事業,報紙是階級鬥爭的工具;私營報刊的絕大部分有反動的政治背景,對它 們不容鼓勵出版;(三)現代化的需要,為社會主義建設的任務之一;(四)意識形態整合 的需要(呂尚彬,2010),傳媒是政府行政權力的延伸。 中共對新聞事業的定義,並非如西方國家將新聞媒體視獨立於行政、立法、司法之外的 「第四權」 。傳統中共對於新聞傳媒的內容,主要以正面宣傳為主,大眾傳播媒介被視為單純 的「上層建築」意識形態機構看待(陳愷璜,2011)中國的傳播媒介由黨和政府所擁有,由 4.

(10) 黨中央直接控制傳播政策及一切傳播活動,對中國民眾進行單向灌輸黨的意識形態,此外, 傳媒資金全部都靠國家撥款運作,不必從事任何廣告活動(王毓莉,1998)。 相對於台灣的新聞制度,從威權主義論走向社會責任論、民主參與論,至今日的自由主 義論,中國的新聞制度是以共產主義報業理論(The Soviet Communist Theory),結合中國歷 代領導人之想法,發展成為具有中國特色的傳播理論(張瓏,2004)。 長期關注中國新聞的學者王毓莉(2009)指出,中國在新聞事業史上,初期有三次新聞 改革: (一)1942 年以延安《解放日報》改版為標誌的新聞改革; (二)1956 年以《人民日報》 改版為標誌的新聞改革;(三)鄧小平上台,1978 年底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開始,新聞傳播 被重新定位,列入「第三產業」 ,標誌著中國進入改革開放的新時期,此一時期的新聞改革、 經濟體制改革、與政治體制改革,同步進行(王毓莉,2009)。. 政 治 大. 中國媒體在1979年改革開放後,進行一連串的「新聞改革」,如媒體的訊息傳遞功能加 重、媒體自負盈虧、政府不再補助預算及市場主導型態,開始媒體競爭生態,然而在政府力 量強大,媒體必須服從政府規定,本質上仍沒有改變被管制的媒體生態(韋奇宏,2002)。. 立. ‧ 國. 學. 此外,中國新聞學者李良榮將十一屆三中全會後的新聞改革,再分成五個階段:. ‧. 第一階段自1979年初至1982年,此階段主要為改變原先「報紙是階級鬥爭工具」的媒介 定位,認為新聞事業應以刊登時事為主的大眾傳播事業。第二階段自1983年至1986年,中國 自國外引進「信息」的概念,此概念與中共原來將傳媒視為宣傳工具的定位有所不同。. sit. y. Nat. n. al. er. io. 第三階段自1987年至1989年上半年,提出新聞輿論監督、新聞自由,此階段也是新聞改 革的最高峰。第四階段自1989年下半年至1991年,歷經「八九民運」後,中共中央開始重申 黨報黨性的權威,並且強調「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的重要性,強調堅持正面宣傳為主的 宣傳方針。. Ch. engchi. i n U. v. 第五階段自1992年迄今,自從1992年鄧小平南巡談話後,中國的改革開放更進一步深化, 而傳播改革也得到更新的發展,新聞媒介屬性被重新界定,既屬於上層建築,也為經濟基礎 領域、第三產業內,傳播媒介的經濟面向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視(李良榮,1995,轉引自王毓 莉,2009)。 90 年代起,市場經濟的引入開始影響中國的媒體經營,尤其是 1992 年鄧小平南巡講話 後,中國改革開放走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國的大眾傳播事業被列入第三產業,中國各地 的電視事業展開變革,市場機制也因此被引入大眾傳播事業領域,大眾傳播媒介逐漸成為經 濟實體,邁向「事業單位企業型管理」(王毓莉,2009;張瓏,2004)。 1993 年主導中共財經大政的副總理朱鎔基為減輕政府財政負擔,積極推動國有企業走向 5.

(11) 建立現代企業經營機制,1996 年起,中國媒體出現集團化趨勢,以整合新聞事業的資源分配, 按照現代化企業制度的模式管理為考量,成立報業集團;新聞媒體的商業化與市場化,即主 張以市場為主,在經濟結構上,由堅持公有制為主體,轉向各種所有制並存,並要求企業經 營引入市場機制,如擴大廣告收入,提高發行量,增強目標受眾對廣告商的吸引力,進一步 對外開放,政府則扮演宏觀調控的角色(張瓏,2004;王毓莉,1998)。 隨著傳播媒介商業化運作的力度加大,中國的傳媒經營方式明顯變化,具體的政策表現 在經營理念和經營策略上。經營理念方面,從「指導」廣大群眾追隨黨的政策、路線,轉變 為同時強調第三產業的「服務性」 ;從傳媒主導的「傳播者中心」 ,轉變為同時重視「傳播者」 與「閱聽眾」的需求。至於具體內容方面,在傳媒自負盈虧的商業經營壓力下,內容已更貼 近閱聽眾、更多樣化、更具有市場性(王毓莉,2008)。 陸曄與潘忠黨(2002)認為因為中國特有的歷史傳統和條件環境,新聞專業主義具有自 己的特徵,在中國的新聞改革,基本上是在黨的領黨下展開,早期是由三個傳統:中國知識 份子以辦報啟迪民心、針貶時政的傳統,中國共產黨「喉舌媒體」的傳統,源自西方卻被「本 土化」的獨立商業媒體的傳統,不同的概念與定位互相滲透。而現今中國不斷面對黨對媒體 的控制,市場對媒體的誘惑和支配,專業服務意識對媒體自主的壓力,三者的挑戰,讓中國 記者的專業主義漸漸轉變,但是宣傳體制是由政治權力控制,改革是一種鳥籠內的「制度創 新」 (頁 29) ,在黨國政治權力體系的強制力量下,專業主義和市場力量,都是軟弱和扭曲的。 王毓莉(2009)則認為,中共的新聞傳播改革,是一個持續進行中的改革政策,表面上商業 化政策,使得中國的傳媒蓬勃發展,然而,中國新聞傳播改革背後的驅動力量,一方面是國.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y. Nat. sit. n. al. er. io. 家機構的政策力量、一方面是市場的經濟驅動力量,這兩股驅動力量,都在相互拉扯牽制著 中國新聞傳播改革的走向。. Ch. i n U. v. 21 世紀的中國新聞體制,隨著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後而更形迫切,胡錦濤在 2003 年 3 月接掌政權後,在接任國家主席後舉行的第一個政治局會議上要求新聞單位要「三貼」 ,努力 使新聞報導「貼近實際、貼近群眾、貼近生活」 ,主管意識形態的政治局要求主流媒體無論國 內外,不論正負面的重大事件,都應該第一時間報導,並鼓勵中國的傳媒要大膽創新,充分 進行市場化,但是即便是在中國官方銳意革新,被學界視為中共史以來最深入的一次新聞改 革,比較精確的說,改革範圍僅限於報刊的發行與管理層面,中共對媒體的報導內容、言論. engchi. 控制和壓制,未曾放鬆(張瓏,2004)。. 貳、兩岸新聞交流 在台灣政府開放中國探親之前,對中國事務報導是「量少質貧」,在解嚴之前兩岸尖銳對 抗的形式下,兩岸媒體都分別服務於政府當局從而扮演批判、否定對方政權的角色,其中,中 央通訊在 1963 年成立直屬於總編輯室的「匪情新聞組」,是最早設置專責報導中國新聞的機 構,長期以來,中央社和外電是國內媒體報導中國新聞的唯一供稿來源(新聞評議會,1996)。 6.

(12) 一直到了 1987 年 7 月,政府宣布解除台灣地區戒嚴令後,國內媒體的中國新聞才邁入另 一階段。1987 年 9 月,台灣《自立晚報》記者李永得、徐璐打破禁令,繞到日本飛抵北京, 到中國採訪,成為兩岸阻隔以來,首次到中國採訪的臺灣記者;1988 年 1 月台灣開放報禁, 報紙版面量大增,報紙首先增設中國新聞版,首有台灣記者赴中國採訪,電視台記者也陸續跟 進,第一家派遣記者赴中國採訪的台視,也在同時派出記者、導播,以探親名義前去採訪,展 開兩岸新聞交流的序幕。 1988 年 5 月 31 日,中共中央宣傳部與中央對台辦公室聯合頒布全文 14 的《關於台灣記 者在中國採訪的管理辦法》,係為中國第一個管理台灣記者的法規(陳愷璜,2011)。1989 年因為北京民運、六四天安門事件,掀起台灣媒體報導中國事件的熱潮,尤其是在六四民運 前後,台灣媒體甚至用到十二個以上的版面來報導,然而卻因為自立晚報記者黃德北與民運 人士王丹過從甚密,而被中國逮捕,以及台灣媒體與香港媒體報導鄧小平死亡的消息,被中 國批為無中生有,均使得中國當局限制台灣記者赴中國採訪的申請(蕭真美,1997;轉引自 韋奇宏,2002)。.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1989 年 9 月,當時國台辦副主任唐樹備宣布《關於台灣記者來中國採訪的注意事項》, 這項規定確定了「三限」:定時、定點、定對象,且對赴中國的採訪申請在手續及關卡上都 較以往繁複,審批也較為嚴格,(王玲玲,1992;轉引自韋奇宏,2002) 。當時中國尚未開放 台灣記者駐點採訪,台灣記者申請赴中國採訪是以「專題採訪」的方式前往,一次最多待一 個月,所以一直無法建立「常態性」的採訪工作。然而台灣媒體為了多家報導中國新聞,於. y. Nat. sit. n. al. er. io. 是採取每月「輪派駐點」的方式不間斷的在中國派駐記者,形成了「變相駐點」,最早期是 約在六四事件之後,中國時報和聯合報開始採取此方式,而中央社在 1992 年也開始在中國「輪 派駐點」(韋奇宏,2002)。. Ch. engchi. i n U. v. 這樣的單向交流一直到 1991 年 5 月份,李登輝宣布中止「動員戡亂時期」、7 月份的閩 獅漁船事件,引起漁事紛爭,中國新華社范麗菁、中新社郭偉峰 2 名記者赴台採訪,才有了 中國媒體的首次赴台採訪,同年 1992 年 7 月,「台灣地區與中國地區人民關係條例」的頒布, 兩岸紛紛簡化記者赴對岸採訪之行政流程與手續,共產黨員不能來台規定取消,因此由台灣 海基會出面邀請,中國各媒體共十八名記者於該年 9 月底到台灣進行採訪,這是首次「正式」 來台採訪的中國記者(韋奇宏,2002) 。同一時期,中時晚報與中國新民晚報就新聞業務、報 業管理等等多方面進行交流,成為中國第一分地方報紙與台灣媒體合作的先例(陳愷璜, 2011)。 之後 1994 年中國首開台灣記者駐點,累計共曾批准 12 家台灣媒體(聯合報、中國時報、 明日報、中央通訊社、中國廣播公司、無線衛星電視臺、東森電視臺、中天電視臺、年代電 視臺、真相電視臺、台灣電視公司、三立電視公司)在北京、上海、深圳、成都、廣東駐點. 7.

(13) 採訪。但 1994 年 3 月發生「千島湖事件」台灣陸委會為抗議中國草菅人命,暫停七項兩岸之 間的文化交流,包括禁止中國記者來台採訪(韋奇宏,2002;陳愷璜,2011)。 歷經 1995 年前總統李登輝的美國康乃爾大學之行、1996 年台灣首次總統民選(李登輝 第二任當選),都引起中共不斷實施飛彈試射與軍事演習,持續文攻武嚇,不斷衝擊敏感且 基礎薄弱的兩岸關係,1995 年起,中共對台政策進入冷處理的階段,1996 年 12 月 1 日,「中 國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公佈《關於台灣記者來祖國中國採訪的規定》正式開放台灣記者 赴中國駐點採訪(趙怡、陳嘉彰、褚瑞婷,2007),帶有就地合法的意味(韋奇宏,2002)。 1998 年 10 月,兩會於上海恢復辜汪會晤,兩岸關係在經過三年經僵持後終獲和緩(張瓏, 2004)。 1990 年代後期開始,由於兩岸網路發展逐漸開放成熟,透過網際網路亦加速兩岸互動, 學者王毓莉(2001;轉引自陳愷璜,2011)即曾描繪網路時代,兩岸新聞交流可能呈現 6 種 特性:(一)來源管道多樣化;(二)題材內容多元化;(三)交流雙向化;(四)突破新 聞時效性限制;(五)突破採訪限制;(六)突破與論一律限制。. 立. 政 治 大. 中國時報. ‧ 國. 媒體. 學. 表1-1 中國核准駐點採訪的台灣新聞媒體 中國駐點開始時間. 中國新聞採訪編制部門 1976成立「大陸研究室」 1989/04成立「中國新聞中心」. 聯合報. 1988年. 1981/07成立「中國新聞部」 1991/01成立「中國新聞中心」. 中央社. 1992年10月. 1963/06成立「匪情新聞組」 1980/07成立「中國新聞室」 1992/08成立「中國新聞部」. ‧. 1989年底.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i n U. v. e n g在新聞中心下設「國際中國小組」 chi. 中國廣播公司. 1995年. 真相電視台. 1995年. 在新聞部下設「中國新聞組」. TVBS 東森電視台. 1997年底. 在新聞部下設「中國新聞中心」. 1998年初. 在新聞部下設「中國新聞中心」. 台灣電視公司. 2001年底. 在新聞部下設「中國新聞組」. 旺報 2009年8月 隸屬旺旺中時媒體集團 * 資料來源:整合自《兩岸新聞採訪交流的架構與變遷(1979-2001)︰新制度論的分析》, 韋奇宏,政治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頁 14。 《兩岸駐點記者報導方向研析》 ,王毓莉,2001, 台北: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專案研究,頁 44。 2000 年 11 月臺灣亦開放中國 4 家媒體來台駐點;2004 年時駐台中國媒體增至 5 家(項 國寧,2009)。2005 年 9 月起,中國放寬了媒體來台駐點停留時間,從原本的 1 個月延長至 3 個月,如有採訪需要,還可再延長 3 個月,台灣記者的其他專題採訪,則已不須申請審批, 8.

(14) 只要被採訪對象、單位同意即可,簡化申請程序。臺灣新聞機構申請在中國駐點採訪,由國 台辦及各地區台辦審批,駐點記者人數不受限制,駐點期間可多次往返(國務院臺灣事務辦 公室,2008) 。2006 年為了因應 2008 年 8 月的北京奧運,宣布《北京奧運會及籌備期間台灣 記者在祖國中國採訪規定》 ,及《北京奧運會籌備期間外國在華記者採訪規定》和《北京奧運 會籌備期間港澳台記者採訪規定》 ,明文規定境外媒體記者採訪僅需對方及單位同意即可、亦 可攜帶採訪器材、衛星設備免稅入境,到 2008 年 10 月廢止(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2006) 。 隨著總統馬英九上台,兩岸低迷一段時間的對話交流逐步恢復,2008 年 1 月頒布新的台 灣記者來中國採訪辦法。6 月 30 日起,恢復 2005 年中止的新華社及人民日報來台駐點採訪, 使兩岸新聞交流再度熱絡。2009 年 10 月,海基會董事長江丙坤領軍的台灣媒體高層訪問團, 啟程前往中國交流前夕,陸委會主動釋出善意,宣布四項放寬中國媒體駐點限制,包括可自 由到台灣各地採訪、採訪無須事前申報、放寬人數等,2009 年中國媒體在台駐點的共有 7 家 (項國寧,2009) 。截至 2009 年底,到中國採訪的臺灣記者累計已達 2 萬人次(謝國明,2010) , 來台採訪的中國記者也超過七百多人次(李維一,2007)。李德霞(2011)指出,從 2008 年 以來,兩岸都不斷提出有利新聞交流的開放措施,兩岸新聞界人士往來越來越密切,中國赴 台從事大眾傳播活動人數快速增長,近年來兩岸新聞單位的負責人、部門主管之間,也展開 積極的互訪活動,2008 年就有 20 幾個中國省市台辦組織過規模不等、層次不一的兩岸新聞.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交流活動,說明了兩岸高層對新聞交流合作的期待頗高 (頁 3)。. ‧. y. Nat. 兩岸新聞合作方式也越來越多樣化,包括台灣的電視台、報紙、雜誌、廣播、出版業等 都不斷尋求合作的制度化與常態化。特別是因為台灣政局的變化,和兩岸關係的改善,兩岸. sit. n. al. er. io. 在駐點採訪方面獲得很大的進展,隨著兩岸互動、事件增多(如國民黨高官出訪、兩會制度 性協商恢復),報導的深度廣度也都加強。. 参、台灣駐點中國記者. Ch. engchi. i n U. v. 在中國採訪「要的是全能記者,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舉凡旅行團意外、黑心造假民 生新聞、到人民幣政策的經濟新聞,中共政局高層人事變遷等政治議題,全都得應付,在無 法指定跑線的情況下,赴中國採訪的記者,要比其他線上的同業,更需要廣泛且多元的專業 知識背景。 一般來說,跑兩岸新聞許多時候需要專業知識,因此在媒體的兩岸新聞中心裡,政治系、 東亞研究、中國研究或是歷史專業的記者,占相當高的比例,至於研究所畢業的,更是比比 皆是,以中國時報的中國新聞中心為例,十幾人的編制,一度就有超過十位以上的碩士,而 擁有博士學位的,也有三位之多(新聞評議會,1996),在國內主跑中國/兩岸新聞的報社記 者,基本上都屬資深記者,不過來自報社的記者背景資料恐與電視台有所差距,跟據了解, 2013年有六家電視台,包括中視、TVBS、東森、中天、年代、三立,在人力上安排一名文字 記者與一名攝影記者共同駐點一城市,平面則是七家:聯合報、中國時報、旺報、中央社、 9.

(15) 工商時報、經濟日報、天下雜誌,在中國重要省份設有多位駐點文字記者,多以駐點北京、 上海為主,每次駐點約兩到三個月,因法令規定關係,需以接力方式派記者常駐中國。 新聞評議會在1996年的研究就指出,由於中國仍處對新聞控制較為嚴格的社會體系,對 於在台北跑習慣的記者來說,初改跑中國新聞的記者卻需要一段適應期,面對工作很容易會 有挫折感,也因為中國採訪環境結構性的限制,不僅使得記者的採訪經驗與人脈關係累積不 易,影響採訪品質,在大陸採訪還經常陷入違法狀態,也易迫使台灣記者必須與中國官方適 度合作,最低程度亦必須保持不對抗的低姿態。台灣媒體試著突破限制,通常會安排一位資 淺記者,搭配一位資深記者一同前往,除了熟悉駐地住宿環境、還需靠資深記者搭橋,與消 息來源、同業、中國官方等機構打招呼。 在技術層面上,電視記者因為需要拍攝新聞畫面,在某些主題採訪上(如災難新聞等), 在中國採訪所受到的限制大過平面媒體記者,因為電視新聞必須透過衛星等複雜方式傳回台 北,也使得電視新聞在技術面上,需要更多的設備與機器(祝仲康,2009),不過現在傳送 新聞議題的方式改變,是否產生其他影響?赴中國採訪記者,也曾都面臨電話遭監聽,或是外 出時遭跟監,而現今採訪是否同樣有此情況,還需進一步詢問採訪工作才可得知。.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 在中國採訪最困難的地方,在於「找不到人訪問」,即使是經常輪派到中國的記者,一 般能接觸到的,通常都不外乎是政府官員、學者專家,或是直接引用其他媒體、網路媒體, 這可能代表記者在訪問過程中,與到某些阻礙與瓶頸,無法接近中國官方首長(王毓莉, 2001) 。何榮幸(2002)指出,台灣記者在中國採訪,最多只能問到外交部發言人或國台辦主. y. Nat. sit. n. al. er. io. 任,絕不可能問到領導人。在台灣採訪可以問到陸委會主委、行政院長甚至副總統,中國不 如台灣開放,新聞本質差異很大。根據陳愷璜(2011)的研究發現,台灣駐點記者認為在中 國採訪官方及大型企業的難度較高,需提交採訪大綱及層層公文批示後,才能採訪,記者多 半會透過不同人脈尋找關鍵受訪者,或是在官方例行記者會上提問,徐瑞希(2005)也指出, 在大陸採訪過程受限較多,街頭拍攝也要申請或受限、議題、消息取得不容易、官員也多需 向上級請示,電話採訪接受度低。記者以接力的方式蹲點中國,使得消息管道的建立十分困 難,往往前一次建立的人脈,到下一次採訪也許就已經斷了,須不斷開發新的消息來源,在 台灣也需保持連繫;駐點記者必須在不同的社會,政治,與文化的空間裡工作,再現另一個 社會。不同的社會情境需要不同的技能,處理新聞常規和消息來源的方式也不同. Ch. engchi. i n U. v. (Kester,2010)。 根據香港學者錢鋼(2008)的分析,在中國媒體不得公開批評的項目有:軍隊、武警、 公安的相關事件。民族、宗教、西藏、新疆等敏感問題。國家安全、國家利益的突發事件。 金融證券相關,會影響國家經濟穩定與經濟安全,容易引發群體性事件的問題。未經公開報 導,地方或部門已經依法處理、妥善解決的孤立事件及個別問題。涉及農村徵地、城鎮拆遷、 水庫移民、國有企業轉制人員安置、企業軍轉幹部安置、大宗商品對外貿易等,以及重大群 體性事件、敏感案件。與論監督的尺度:第一、高度敏感、易激發民怨,均不可報導,報導 10.

(16) 者後遭懲處。第二、對地方政府形象造成一定損害,可報導,但有節制。第三、被追究者是 小人物,俗稱「打蒼蠅,不打老虎」。 由於中國媒體為共產黨喉舌,仍然保有其宣傳政府政策與意識形態,教育民眾以及政治 社會化的功能,因此在處理涉台新聞時,難免參入政治考量,使記者失去客觀中立之專業立 場(祝仲康,2009),且新聞在中國向來被視為政治宣傳的工具,根據新聞評議會(1996) 的研究發現,中國官員利用台灣媒體市場競爭激烈的特性,有時會故意「餵新聞」,刻意放 風,選擇性的提供獨家新聞給國內赴中國採訪的記者,以達到政治分化目的,較無經驗的記 者碰到這種主動上門的新聞,就照單全收,或是中國的主管官員,像是中國記協人員,有時 甚至透過「分化」台灣媒體取得利益,記者在立場上可以合作,但是也必須提高警覺,不隨 聲附和對方說法,或是光聽不說,都是很重要的作法。 社會主義下的新聞自由,從「新聞檢查」,轉變到「有償新聞」的氾濫,指記者、編輯 在採訪過程中,收取錢物、或變相的索要錢財,或是被採訪單位、個人有意識的出資出物, 拉攏新聞單位,「一等新聞炒股票,二等記者拿紅包,三等記者寫外稿,四等記者發本報」 (莊清海,2003),代表中國新聞發展扭曲的現象,由於中國新聞制度的種種限制,議題受 限,立場單一,搶獨家新聞幾乎毫無意義,在涉及政治、意識形態、社會制度、領導決策、 官僚腐敗、社會不公等重大、群眾關心的敏感問題時,新聞界依然是多加監控,且中國對新 聞界在內容、行政、人事、註冊等方面的直接控制並未減弱(莊清海,2003),整體而言, 在中國採訪情境限制重重,必須規避敏感負面的報導,敏感的統獨議題、集會遊行抗議等議 題軍不能報導,不能違反中共中央政府宣傳部的指令,若有不慎可能遭到約談或報導被撤除.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y. Nat. er. io. al. sit. 等阻礙(王毓莉,2001;陳愷璜,2011)。. n. 到 2008 年後,兩岸新聞交流開始熱絡,吳豐山(2010)指出,中國官方常以「專輯」方 式,在台灣報章置入刊登大篇幅廣告,違反現行法規,因為依照兩岸人民關係條例及中國地 區物品勞動服務在台灣地區從事廣告活動辦法規定,台灣媒體不得刊登中國的房地產及招商 廣告,然而,中國各地區的首長、副首長來台訪問時,常見台灣媒體配合以專題報導,為該 省、市刊登招商廣告。吳豐山認為, 「旺旺中時」設在中國北京的公司,專門招攬中國官方的 廣告業務,再轉包給國內其他媒體,價格常是行情價的兩倍以上。契約載明「付款方式,以 匯款方式支付」 ,足證有對價關係,涉以金錢購買新聞,進行置入性行銷。變相的中國廣告在. Ch. engchi. i n U. v. 2010 年就有 245 則,像是透過「專輯」 、 「廣編」 、 「特刊」等各種型態配合,而買主如中國各 級機關,為了行銷省市,配合首長來台行銷,進行該省的報導或現況,都涉及以新聞方式來 置入性行銷。 因此本研究認為,中國官方對於新聞採訪的干預從未停止,但同時兩岸關係日漸熱絡密 切,為了維繫友好關係,對於駐點中國記者的干涉是否的跟著放寬?兩岸交流越來越密切是否 讓中國官方對「台灣」駐點中國記者越來越友好、若以明文規定的來看,限制與干涉的轉變在 哪?本研究期望透過深度訪談駐點中國記者,來找出在採訪時所遇到的工作控制、以及所採取 11.

(17) 的因應策略。. 第四節、研究問題 本文章主要探討架構,可由下圖 1.2 做簡要敘述。下圖黑色粗線是指出中國官方,透過作 為台灣駐點中國記者的消息來源、是如何慫恿、利誘記者,中國官方作為控制端時,則是有哪 些威脅、逼迫手段。其中也不能忽略來自台灣媒體的控制,以商業市場邏輯、常規工作來限制 記者的每日工作。而記者的因應策略,也就是圖中的紅色虛線,是本文想要多加探討的部分, 才能理解記者如何以實際的情況來應變、回應,能因地制宜的取捨採訪內容。 而台灣媒體組織與中國消息來源,近幾年來也多了置入新聞的關係,而兩者之間政治、經 濟的互動,也會在本文以記者實際遇到的情況做為範例。. 立. 政 治 大 影響: 政治、經濟. io. n. y. er. 直接控制 間接控制. sit. Nat. 硬性控制 軟性控制. al. 台灣媒體組織. ‧. 作為控制方. 硬性因應 軟性因應. 學. 中國官方. ‧ 國. 作為消息來源. Ch. engchi U. v ni. 直接因應 間接因應. 駐點記者. 圖 1-2:研究架構圖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作者在碩士一年級的課程中,選擇研究台灣駐地中國記者的工作,起初是以記者與當地消 息來源的關係來研究,以《台灣電視記者中國採訪工作與消息來源互動過程研究》為題,進行 深度訪談後發現,駐點中國記者在每日採訪工作上會面臨的問題,包括與消息來源的互動、新 聞議題的選擇、主要與兩岸新聞交流、兩岸政策發展有最直接的關係,而赴中國記者也在常駐 之下,習慣政策下的新聞遊戲規則,故引發筆者繼續針對駐中國記者的工作與常規研究興趣, 12.

(18) 並且聚焦於「記者」本身如何在異地調整台灣組織的常規、以及中國官方介入採訪的因應與調 適。此一研究角度將有助於了解中國新聞的型塑過程,也可以知道台灣駐點記者在中國工作受 到哪些控制阻礙;同時,在不同的傳播文化下,台灣媒體駐點中國記者如何安排採訪?採訪上 的風險為何?在何時感知到新聞遭受干預控制? 加上近年來兩岸政策逐漸寬鬆開放,卻因為傳播交流法規緩不濟急的情況,造成中國相關 廣告訊息以「置入」型式,置於台灣媒體報導中(陳愷璜,2011),影響到記者在駐地的採訪 自主權。而不同媒體之間狀況不同,所屬駐點記者擁有自主性相對不同,例如近年來台灣電視 台接受較多中國置入新聞,可能因為對價關係、商業利益牽扯較多,會避免冒犯廣告主、保持 駐點良好關係,相較於地方記者也會接到業配新聞採訪、但從中國置入的金額更大、又具有政 治目的,各家媒體考量與立場都不同,所屬記者自然有不同的自主性,例如雜誌媒體接受較少 置入,或是長期與中國官方關係不佳的媒體,較有可能突破採訪限制,以監督政府的態度,去 看中國政府,不配合中國的規矩、潛規則,與中國的體制有所衝撞,以台灣一貫的商業媒體風 格來挖掘新聞內容,偶有衝突,會視採訪需求而調整,並非以對價關係來作為第一考量。.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趙炳元(2010)指出,兩岸在政治制度、法令規章、思想觀念與新聞價值迥異的基礎上 進行新聞交流,原本即存在一定程度的制約,受兩岸關係發展進程與氛圍的影響尤為顯著, 而無法單獨進行。王毓莉(2001)也認為,影響兩岸新聞交流的主要因素在政治情勢及法令 管制,也是兩岸交流的瓶頸所在。中國在近幾年的轉變下來,包括新聞改革、社會資本主義. y. Nat. 的轉變,所運用的干預與控制亦產生精巧的轉變,並非粗暴直接式的干預(王毓莉,2011), 故本研究欲從赴中國駐點記者的日常採訪工作內容,分析台灣媒體組織、中國官方如何控制. sit. n. al. er. io. 新聞操作方式,如何影響記者在中國的採訪工作,特別 2008 年兩岸關係活絡後、兩岸新聞交 流的開展新局面,合作中存在互信、報導上有成見等問題(李德霞,2011) ,看似生硬的問題 其實都反應在駐點記者的工作上。. Ch. engchi. i n U. v. 為了了解這些問題,必須探究駐點記者在中國的採訪過程,以真實的工作情境與職場經 驗來討論,本研究欲著手了解: (一)駐地記者整體的工作狀況,以及進駐中國的準備與適應 生活、(二)政治層面對於記者採訪工作的影響,以及記者的因應策略、(三)台灣組織對駐 地記者的工作影響、記者的因應手法,期望藉由研究記者在採訪工作中會面對的對象,更完 整了解中國新聞的產製過程中所受到的影響。 針對固定輪值駐點記者,本研究歸結出以下的研究問題: 一、了解駐地記者整體的工作狀況,以及進駐中國的準備與適應生活 (一)基本資料 (二)工作條件概況 (三)駐點中國的特別準備與適應 二、對駐點中國的台灣媒體記者之政治控制 (一)兩岸關係與台灣記者的身分對採訪的影響 13.

(19) (二)官方法規的限制 (三)官方對駐點中國記者有何種控制? (四)記者如何因應上述之政治控制? 三、對駐點中國的台灣媒體記者之媒體組織控制 (一)媒體組織對駐點中國記者有何種控制? (二)中國官方「置入」新聞對媒體組織的影響為何?又對駐點中國記者產生哪些控制? (三)記者如何因應上述的媒體組織之控制?. 第五節、研究方法 壹、深度訪談法. 政 治 大. 本研究採取質化研究(quantitative method)中的深入訪談法(in-depth interview),將使 用訪談大綱法(general interview guide approach),也就是半結構式,即在訪問前先列出訪談 大綱,大綱涵蓋論文的研究方向,以確保每一位受訪者都被問過相同的問題。質性研究長於 研究事件動態的過程(process) ,研究焦點在於事情是怎樣(how)發生而不是結果(outcomes or results),描述過程需要詳細的敘述和形容。(劉仲冬,2001)。. 立. ‧. ‧ 國. 學. y. Nat. 本研究以所蒐集到的資料,進行分析,歸納,比較,累積多個個別訪談,而深度訪談法 是資料的收集過程,藉以瞭解被研究者對事件、與所採取的行動、態度上的看法(胡幼. sit. n. al. er. io. 慧,1996) ,這也是深度訪談的優點,蒐集駐點中國記者的經驗談,了解與消息來源互動動機、 過程、心態等,藉由回塑事件的細節,使答案在訪談中浮出。. Ch. i n U. v. 質性研究是透過被研究者的眼睛看世界,研究者必須掌握被研究者個人的解釋,了解事 件對當事人的意義,且研究者必須「二度建構」─由研究者詮釋行為者對「社會實在(social reality) 」的概念,是要以行為當是人本身的解釋及動機為依據(劉仲冬,2001)。. engchi. 貳、訪問對象與大綱 本論文針對台灣媒體記者駐點中國記者的新聞實務作深度訪談並記錄,屬於初探性研 究,而因為駐點記者前往中國的時間約一到三個月,人員調動彈性,返台時間不一,必須運 用「滾雪球抽樣」,由熟識記者相互推薦,提供名單,研究者也利用在北京人民大學擔任一 學期交換生的時間,與受訪者連繫並相約面訪。 本研究需注意受訪者的:(一)代表性(二)資訊的豐富內容(胡幼慧,1996),本研 究選擇台灣駐點中國記者,固定駐點一到三個月,或是長期作中國專案報導出差,記者本身 固定隸屬中國組、兩岸組、國際組,在中國當地約訪、採訪、撰稿、發稿、居住,實際與當 14.

(20) 地消息來源接觸,以對岸的工作經驗,一對一進行深入訪談。 另外,像是未設駐點,而經常以外派出差專職兩岸/中國路線記者,則針對在中國當地採 訪的經驗部分發問,也依照記者的年資、媒體屬性,加強不同部分的問題,在選擇背景方面、 包含電子與平面媒體,受訪者編號以照「訪問時間」先後依次排序,擔任記者資歷超過十年 則編為「資深記者」、資歷低於十年則編為「資淺記者」,為保護受訪者,本研究不列出性別 與隸屬媒體。 表 1-2 本研究採訪名單 資歷. 訪問時間. 訪問地點. A. 資深記者. 2011/1/11. 台北 電話訪問. B. 資深記者. 2011/1/18. 台北 簡餐店. C. 資淺記者. 2011/1/17. 台北 咖啡店. D. 資深記者. 2012/09/27. E. 資深記者. 2012/10/24. F. 資淺記者. 2012/10/28. 北京 咖啡店. G. 資淺記者. 2012/11/03. 北京 咖啡店. H. 資淺記者. 2012/11/17. 北京 咖啡店. I. 資深記者. 2012/11/18. 北京 咖啡店. J. 資深記者. 2012/12/06. 台北 咖啡店. 資深記者 2013/02/02 K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台北 辦公室. 政北京 治 咖啡店 大. 學 y. ‧. io. n. er. Nat. al. 北京 咖啡店. sit. 立. ‧ 國. 受訪者編號. v. 對記者的訪問大綱則如下: 一、了解駐地記者整體的工作狀況,以及進駐中國的準備與適應生活 (一) 受訪者基本資料 (二) 台灣組織習慣要求的新聞量為何?是否有專題?平常何時截稿?媒體內部直屬主 管單位為何? (三) 台灣媒體組織如何篩選記者過去駐點?需具備哪些能力? (四) 媒體給與駐點記者哪些補助?物資與經濟條件?. Ch. engchi. i n U. (五) 剛到中國時,花了多久時間進入狀況與熟悉採訪工作的流程?如何開展人脈? (六) 您是如何因應中國採訪發放「車馬費」的陋習。 二、政治層面的影響 (一) 您認為兩岸關係是否影響台灣記者採訪工作?怎麼說? (二) 「台灣」記者的身分對採訪有何種影響? (三) 您認為國台辦對台灣記者的明文規範,是否影響採訪工作? (四) 中國官方如何干涉駐點記者工作?您是否親自經歷?如何因應? (五) 這些干涉造成那些困擾與結果?官方的採訪干涉或限制有所轉變嗎? 15.

(21) 三、台灣媒體組織層面的影響 (一) 以置入新聞來說,媒體組織的角色是甚麼?您如何看待、因應置入的需求? (二) 2008 年之後,置入或業配的新聞有何轉變? (三) 媒體組織與駐地記者的摩擦來自於? (四) 採訪議題轉變有何影響? (五) 您如何因應組織不合理的要求? 以上答案全採取開放式回答,希望藉由受訪的記者,回答以了解接近真實的情況。. 參、論文架構 本文研究目的在探究台灣媒體駐點中國記者在中國時,遇到哪些工作控制與其因應之道, 特別是受到中國政治層面,官方的硬性與軟性控制手段,以及台灣媒體組織如何箝制在異地的 新聞工作者,本文希望透過對駐點記者的深度訪談,理解他們認為真正有影響的控制方式與實 際有效的因應策略,最後希望提出讓兩岸新聞記者工作更為順暢、頻繁的建議。.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本研究分為五章節。第一章為緒論,包含研究動機、研究目的、研究背景(包括中國新 聞體制、兩岸新聞交流歷程、台灣記者派駐中國的相關研究分析)與研究問題、研究方法等, 先依時程來了解兩岸新聞交流的演變,中國的新聞體制,再並了解過去研究對於中國駐點記 者的工作特性分析,接下來介紹研究方法,說明本研究採取深度訪談作為資料蒐集方法,包 括實際操作法與相關問題大綱等。. sit. y. Nat. n. al. er. io. 第二章則為文獻探討,根據兩個層面:控制與因應的研究問題,作相關的文獻回顧,文獻 可以分成巨觀到微觀的結構性控制因素,與台灣媒體個人、中國記者的特有因應策略。首先 在控制的部分。首先在控制的部分,採納Hanitzsch與Mellado(2011)的研究架構,整理了記 者所感受到影響工作的六大因素,結合研究者初訪的結果,濃縮成本篇的兩大因素,分別是 政治經濟、組織常規,再依此分別作文獻探討。政治經濟的文獻整理了Herman與Chomsky (1998)提出的《宣傳模式》、McManus(2004)的《市場導向新聞學》、置入性行銷,可能 對新聞組織與記者帶來的工作控制;組織的文獻整理了組織社會控制與新聞工作常規;最後 消息來源的部分則引用傳統的消息來源理論與Gandy(1982)的資訊津貼理論。在談論因應. Ch. engchi. i n U. v. 之前,引用了Foucault(1977,轉引自劉北成、楊遠嬰,1992)的圓形監獄理論,試著了解新 聞常規早已透過所有的社會關係與日常生活,成為記者內化的工作反應,並試圖解釋在中國 高度控制新聞的環境下,台灣的媒體組織與記者,是如何順從與「想當然而」 ;接著進入反抗 的文獻,分成一般台灣記者反抗的方式如個人的「紀實避禍」策略、中國記者特有的反抗方 式。 第三章開始為研究發現,在深入訪談後,可以更清楚說明台灣駐點記者的實際工作情況, 在這章節中,首先要先看受訪者的背景、年資、個性特徵,台灣媒體提供哪些駐點補助與指 16.

(22) 定多少工作量,接下來了解駐點記者進駐中國的準備與適應,包括日常生活與採訪工作的環 境改變,並且了解駐點記者在中國採訪如何因應特殊的「車馬費」陋習。 第四章繼續研究發現,在本章主要探討首先釐清兩岸關係、明文規定帶給記者的工作限 制與干涉。接下來歸結出中國政治干涉手段,可分為「官方為控制端」與「官方為消息來源」 兩種不同的硬性、軟性控制手段,再將「官方為控制端」的控制分為: 「直接對媒體」與「直 接對記者」教化記者策略。 「官方為消息來源」則多半直接對上記者施展手段。記者在採訪與 寫作時,為了避面被阻擋或是被撤換新聞,會有其因應的方式。第四章也討論了記者對置入 新聞的看法,以及在台灣媒體組織接受置入後,要求記者配合,而產生的工作衝突,以及記 者對組織要求的因應與作法。 第五章預定則為分析結果。本章主要對本論文的研究結果作回顧與總結,並對於兩岸記者 未來可能可行的應變方法提出建議。特別是針對中國官方作為消息來源時,可能施展軟性的控 制手段,是近年來較為常見與擅用的作法、記者必須小心分辨,並且不斷針對各種情況施展採 訪手腕與技巧,以及說明研究過程中的調整與限制,並對未來研究提出建議。.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17. i n U. v.

(23) 第二章 文獻探討 對新聞工作者來說,尋求新聞專業自主權是成就工作最基本的需求條件,這也是為什麼, 在大眾傳播與新聞領域中,研究有關哪些力量在限制新聞記者專業的自由,一直以來都是相 當重要的課題,因為必須釐清影響新聞工作的各種因素,才有可能進一步分析自身的優劣勢, 以尋找對策,也是本篇主要尋找的兩大研究問題:控制因素與因應策略,本章主要透過文獻, 分析影響新聞工作的各種因素,以及新聞工作者的因應與因應作法。 首先,在影響與控制因素方面,Hanitzsch 與 Mellado (2011)指出,在談論影響新聞工 作來源的基本概念(conceptual groundwork)理論,最為人知的就是 Shoemaker 與 Reese(1996) 以組織社會學,歸納整理影響新聞內容的五階層模式(Hierarchical model, level of influences approach),由內而外區分成是個人層次,個人層次是此模式的中心,討論個人的背景、態度 跟記者的角色期望、價值觀。其次則是媒介常規層次(記者的日常工作常規) 、組織層次(組 織目標、角色、結構跟控制),媒介外部層次(消息來源、政府控制、市場競爭、科技)、意 識型態層次(整個系統的影響)等五階層。陳順孝(1998)也引用相同結構,說明記者面臨 的「禍」 ,通常都是來自媒介外部層次的「消息來源、廣告主及閱聽人、政府的控制、市場競 爭力」 ,有權利直接影響記者採訪工作。Hanitzsch, et al.(2010)接續參考 Shoemaker 與 Reese 的架構,再對 17 個國家的 1700 名記者進行調查,發現來自六個面向的影響,包括:政治、 經濟、組織、專業、媒體常規、參考團體,這些結構性的因素。接著,Hanitzsch 與 Mellado.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at. sit. y. (2011)以此發現為基礎,同樣以六個面向:政治、經濟、組織、專業、媒體常規、參考團. er. io. 體,來解釋比較 18 國記者感受到的。因此,本研究認為,工作地區橫跨台灣與中國兩個地區 的記者,也有相似的結構性響因素影響,而本文目的就是要探究這些因素的內容。. al. n. v i n C h (2011)的結果與架構,並根據研究者初訪研究四位 本研究參考 Hanitzsch 與 Mellado engchi U 駐中國記者的結果,發現不同於一般地方駐地記者,橫跨兩岸的採訪工作,會受到以下幾點 因素影響: 一、對於研究中國新聞採訪,主要還是需將架構建立在兩岸新聞交流之下,不可忽略兩岸政 策發展、以及中國政治環境、意識形態下的新聞結構,以兩岸互動政策來說,政治交流 深刻影響能做甚麼新聞議題、常做甚麼議題,新聞消息來源可以找到哪一階層的人,都 牽扯著背後層層的政治考量,中國本身的政策也緊抓新聞的開放程度,等於是政策開多 少,新聞可做多少,幾乎沒有例外都需謹守此原則。 二、依照組織屬性來製作不同中國新聞,早期從嚴肅的兩岸交流新聞、到中期的民生新聞解 禁、死傷災難等盡量透明處理,到後期常做吃喝玩樂、網路上奇人佚事、華人圈娛樂新 聞、以及現在正夯的中國新聞專題,介紹中國社會現象、流行文化、台商投資面臨的挑 戰等,都是依照組織要求,採訪軟性或硬性的新聞,特別是台灣商業電視台依照收視率 起伏,而決定新聞題材,記者便須發揮全武行的精神,有處理各議題的能力,並適時融 18.

(24) 入當地生活,才能找到更貼切當地民眾的文化議題,所以記者的背景也不再像過去,須 來自政治、兩岸研究所的黨政組記者,媒體工作常規,例如人力不足、畫面需求等也在 其中造成影響。 三、若取信於對岸消息來源,建立起可信度,則可形成常態的交往關係,彼此共生互利,相 互幫助,早期記者常會面臨採訪跟監的情形,以確保記者不會涉及超越職責外的議題, 雖然現在監聽駐中國記者電話的情形還是存在,但基本上中國對於台灣駐地記者,除了 政治議題,採取放任態度,但放任的前提,也必須時時確保,記者們還是照著遊戲規則 走,不太會出大問題,所以相對的管制也減少,雙方可心照不宣的完成每日工作,受訪 者認為在對岸採訪工作限制少,可能是因為已經內化為價值觀與習慣。 本研究旨在探討駐點記者面對官方及組織的干預時,新聞工作者的因應策略。官方作為 消息來源時,懂得運用其權利、資源、各種公關手段、主導議題,並可利用置入的方式,透 過台灣媒體的進一步干涉駐點記者,加上以市場導向新聞學為理念的新聞組織、執行傳統新 聞室社會控制、記者與消息來源護互動關係,為目前兩岸新聞記者實務工作上經常面臨的難 題。綜合以上,本章將分兩節進行文獻探討,第一節首先以兩項從初訪得來的結果開始分析,. 政 治 大. 立. ‧ 國. 學. 後發現駐地記者評估最主要影響採訪報導工作的因素。第一節由巨觀到微觀的因素,以(一) 政治經濟結構(二)組織、兩個層面來分析整理記者工作的控制因素。. ‧. 在面對中國官方的控制時,台灣媒體也不能倖免,兩者都需先考量到自身的利益與駐點 許可、人身安全,所以在新聞產製過程中,其實有很多因素介入其中,記者很難超脫於組織 外工作。為了發展平衡利益與專業的應對策略,記者會以紀實避禍、或是尋求集體的工會組. y. Nat. sit. n. al. er. io. 織擬訂反抗策略,在可能的迴旋空間中,謀求生存之道(陳順孝,2003)。在第二節的部分, 將會參考過去研究,分析記者面對干擾時,如何運用自主性與策略。. Ch. 第一節、對記者的影響與控制. engchi. i n U. v. 壹、政治與經濟的結構層面 Hanitzsch 與 Mellado(2011)調查了 18 個國家的記者,對於影響他們採訪工作的因素評 估,這份跨國比較研究指出,政治與經濟的因素是各國記者們共同面對的最大影響因素。其 中,政治因素又與該國的政治民主程度、媒體所有權結構相關。研究發現,中國與土耳其的 記者就明顯感受到強烈政治影響,身處較不民主的國家、媒體較不自由的記者,較容易感受 到政治的影響力。 Hanitzsch 與 Mellado 對政治影響(political influences)的基本假設內容與政治體系有關, 包含政府官員、政客、審查制度,還有制定經濟政策的相關商業利益。另外像是商業財團如 大型企業、產業、貿易相關的主事者,通常會遊說制定攸關企業利益的經濟政策,特別是在 19.

(25) 亞洲的政治與經濟利益兩者連結關係密切,對於記者來說,可能無法直接辨識影響力是來自 何者(pp.406) 。且政治的因素可能比記者本身感知到的影響還要強大,記者身處新聞常規與 日常工作中,這些影響可能不容易發現,因為這些因素的影響通常都由組織過濾、協調再分 配到記者身上,透過組織跟常規滲透進記者每日工作,記者們直接感受到來自作為中介者:組 織的影響,反而政治經濟因素是較為遙遠的。而且記者會持續否認工作中的政治經濟影響因 素,因為專業意理(Professional ideology)教導記者們應該是獨立於政治與經濟利益之外的 (Hanitzsch&Anikina,2010,pp.17)。 與記者工作的「新聞組織」有直接因果關係的經濟層面(economic influences)影響則是 反映了媒體機構的利益導向性,與市場競爭性。而產製與發行新聞的高成本,也多方造成經 濟壓力。媒體公司期望的利潤、商業廣告考量、吸引廣告商、進行閱聽眾研究等,可被視為 外在新聞室的影響,吸引廣告商的重責大任有時候會落在新聞室內,在產制新聞的過程中, 記者與新聞台主管,就會預期廣告主需求而制作新聞(pp.407)。. 政 治 大 不過,政治經濟因素是否影響採訪工作,各國記者的感受都不太一樣,如西方國家的記 立 者認為,政治經濟因素並非影響採訪的主因。不過,Hanitzsch 與 Mellado 指出,這並非意味. ‧ 國. ‧. 一、宣傳模式. 學. 著西方國家的政治力量不介入媒體,而是因為政治力量已經透過採訪常規、組織限制來約束 記者,而且記者已經將這些影響內化為他們的工作規範,因此不認為是一種外來力量的干涉, 而是記者工作的「本質」。. y. Nat. sit. n. al. er. io. 關注資金與權力不平等的 Herman 與 Chomsky (1988)提出宣傳模式(propaganda model),認為政治經濟因素有權影響媒體收益與新聞媒體選擇哪些議題消息、宣傳模式提出 過濾器(filter)的概念:. Ch. engchi. i n U. v. (一) 、集中所有權、規模、經營者的資金、主流媒體的利益導向;因為政府放鬆媒體集中化、 跨媒體擁有權、擁有非媒體公司的相關政策,讓大規模商業媒體逐步整合市場,讓所 有權不斷集中化,媒體擁有人希望拓增收視市場與廣告收入,擴大媒體的多樣收入。 而在這種去管制化的環境,會讓媒體面臨收購的威脅,增加負債,加速更多不公平的 激烈競爭,媒體為迎合大型或個人投資者,不斷失去自主性。因為媒體需要執照與經 營權,會讓媒體依賴、並與政府緊密連結,甚至受到政府控制或干預,成為管制媒體 的一種手段,這是第一道選擇新聞的過濾器(pp.3)。 (二) 、廣告作為媒體的主要收入,出資的廣告主已成為影響媒體產製內容的最大因素;報社 因為有廣告收入維持經濟收益,每份零售價可以較為低廉、吸引購買,廣告的財務津 貼讓報社可以維持定價,沒有廣告收益的報紙就缺乏競爭力,很容易被淘汰。廣告主 也會依據媒體的閱聽眾來選擇是否下廣告,媒體為了吸引具有購買能力的閱聽眾,以 多數閱聽眾為主,似乎讓媒體越來越「民主」 ;廣告主的權力在於,他們為節目買單, 20.

(26) 媒體會有專人負責拉廣告,了解節目如何達到廣告主的需求,這些「正規的參考組織」 會影響媒體的收入,若以電視來說,每一個獲得或失去的閱聽眾收視率百分比,換算 成尼爾森的廣告收視計算,每年就是八億到十億美金,電視台不會製作危害到贊助商 企業的節目(如公共事務、保護環境議題等內容),因為廣告主不會買這類的節目檔 次,甚至會冒犯到這些有財力的業主,且廣告成本上升、棄置營收增加、財務表現不 佳讓市場壓力加劇、商業媒體會逐漸拉長廣告時間,並且不斷邊緣化或砍掉不賣錢的 節目。廣告主會避免購買那些複雜認真議題的節目,以免壞了購物的念頭,最好是持 續娛樂大眾、也能讓節目維持初衷:購買你所看的訊息(pp.14)。 (三) 、對於官方資訊來源的依賴、由主流消息來源或優勢機構所提供的所商業、專家消息來 源。新聞媒體有每日新聞(daily)的需求,讓新聞工作者依賴可靠的消息來源提供素 材,也常鎖定日常記者會舉辦的地點、方便套消息的蹲點,像是總統府、市府、警察 局等,另外企業團體也是被認為具有新聞價值的,政府官方與企業類型的消息來源, 因為具有地位與名聲,都被認為是可靠且可信任。.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記者採納官方消息來源,聲稱為了保有客觀性,其實是保護自己不受批評、不因毀謗 罪被告,採納這些看似可信的消息來源,也省去調查的成本,而大型政府單位與企業 官僚等,都具備對媒體發言的窗口,預算與人員都很高,他們提供媒體通訊設備、所 需資訊材料、擬好的新聞稿、定期召開記者會、提供畫面拍攝、已滿足記者的工作需 求,大型的官僚體系給媒體津貼(subsidize),減低媒體採訪、產製新聞的成本,因 此擁有接近守門人的特權與管道,也可輕易操控新聞的框架與議題,要求媒體撤下或. y. Nat. sit. n. al. er. io. 是報導特定的訊息。受官僚及企業公關餵養的記者常常反過來被公關所制約,因為個 人關係、威脅、維持關係不敢頂撞消息來源,媒體甚至感覺有義務幫忙消息來源消除 外界批評;受爭議的消息來源不只曝光度較低,想要建立可信度也較為困難,也因為 可能冒犯主要的消息來源,而不被媒體採用(pp.18)。. Ch. engchi. i n U. v. (四) 、 「抨擊」 (Flak)作為管制媒體的方式;抨擊是指對媒體論述或節目所做出的負面攻擊, 可能以信函、電報、電話、法律、言論、法案、請願書等、可能以大規模或個人的方 式來抱怨、威脅、處罰媒體。而媒體都得要付出代價,可能要面對法庭或是行政機關 的懲處,而廣告商會避免選擇不適合的節目,會以抽廣告、有能力重力抨擊媒體的單 位通常都具有相當程度的權力,例如廣告代理商或是贊助商會加以威脅報復,或是成 立智囊團來監督或攻擊媒體,贊助政治活動來打擊特定媒體等;政府也是主要製造抨 擊的單位,攻擊、威脅、與校正媒體,試圖要找出任何可能的違規(pp.26)。 (五) 、主流(反共產主義)社會意識形態的控制機制:反共的意識形態與信仰透過體系影響 著媒體,策動民眾反對共產黨,任何質疑或威脅到民主政策都成為西方的全民公敵 (pp.29) 。這些過濾器都會相互影響。新聞版面的宣傳模式,是系統性與高度政治二 分化,也是為國家重要權力與利益服務,任何不立於政府與私人企業的訊息與言論都 21.

(27) 會被過濾,並且成為定義、詮釋新聞的主要論述。這些過濾器讓菁英媒體成為主流、 有權將不同聲音邊緣化,成為頭條新聞的訊息,經過五項過濾器再傳到守門人手上; 新聞就是由初級消息來源過濾後,再交給媒體的內容;其他消息來源的內容因為成本 高與可信度低,與守門人的利益或意識形態有所衝突,而不容易被採納。而新聞人認 為自己是正直的,自認為由客觀與專業的新聞價值來選擇與詮釋新聞,但殊不知早已 經身在篩選過濾後的環境,因為過濾器相當強大,且已經滲透入體系中,體系外的新 聞很難登上版面。 因此本研究認為,駐點中國記者也會感受到政治與經濟的影響因素,且中國政府也可能 透過其獨特的宣傳模式、利用硬性、軟性手段干涉,但是有哪些特殊的環境與手段,而確切 干涉的對象是誰?記者在親身經歷的時後,造成哪些後果與困擾?記者會如何因應?在兩岸 互動頻繁的同時,這樣的干涉有無轉變?. 二、市場導向新聞學.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媒體遵循市場邏輯,除了上述幾個過濾器,對媒體組織來說,經濟來源就是廣告商,重 視廣告商的意見大於一般觀眾,就如同 McManus(1994)在《市場導向新聞學》中認為,四 個不同的市場影響著新聞的產製:包括消費者、廣告商、消息來源、投資者的相互競爭與交 換。外在於媒體的文化、科技、與和法規環境與媒體新聞產製彼此相互交流影響。. y. Nat. 首先,屬於媒體結構中的投資者是最容易影響新聞產製的。McManus 引用 Bagdikian 的. sit. n. al. er. io. 話,指出美國媒體基本上都是屬於大型上市上櫃的企業集團,媒體主要持有人與投資人都是 股東。廣告主則是第二大的影響者,因為他們是媒體最大的收入來源,在廣告市場競爭激烈 的情況下,媒體為吸引廣編稿量,不會與廣告主為敵;第三,消費者的觀看與注意力成為交 易的內容,收視率可看成是初步的收益分析,來當作投資的回收,媒體吸引消費者的注意力, 就是為了再賣給廣告商。最後則是來自消息來源,公關的資訊津貼就是造成這塊競爭激烈的 原因,消息來源喜歡與媒體保持直接互動的關係,媒體依賴消息來源給資訊,而消息來源也 依賴媒體發對外訊息,消息來源偏好增加良好的形象曝光,並且限制負面的新聞消息,另一 方面,新聞媒體希望以最低成本來吸引消費者,控制越大宗數量與質量的消息來源,記者越 容易採納該消息來源的資訊(pp.30),公關提供的經濟津貼也能直接被媒體使用。. Ch. engchi. i n U. v. McManus 認為,新聞組織受到上述四個市場的限制,還受到組織文化的限制,可以分成 兩個模式:經濟模式與新聞學模式。因為新聞已經被視為一種商品,經濟模式包含新聞產製 的市場理論,認為新聞部門會用最低的成本,來保障贊助商與投資者的利益,同時用收視率 來吸引廣告商的投資。McManus 認為,商業新聞產製必須要在經濟模式與新聞學模式中平衡 妥協:因為媒體需要收益來經營。因此 McManus 形容新聞媒體是四個市場趨力與兩種模式的 「精緻化妥協」 。. 22.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In addition that the training quality is enhanced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course materials, the practice program can be strengthened by hiring better instructors and adding

The subjects for the present study are 495 first-graded students from five Taiwanese senior high schools, and 270 freshmen from the Department of

Since it is so, what do we cultivate for?People are looking for the ways to improve the mental state, and the courage or wisdom to face the hard moments.. But the ways of improving

• The stimulation of domestic demand aims to changes the Chinese economy from the one aimed at encouraging investments to one where demand and domestic consumption plays a

Discovering the City by Mining Diverse and Multimodal Data Streams – IBM Grand Challenge: New York City 360. §  Exploring and Integrating Multiple Contents and Sources for

‘this’ and ‘these’ to refer to things, 2.Use plural forms of countable nouns to refer to more than one object. 3Use

Pros: simple, error-free, easy to control Cons: time-consuming, rigid, poor scalability Semantic Frame Natural Language. confirm() “Please tell me more about the product your are

The presentation or rebranding by a company of an established product in a new form, a new package or under a new label into a market not previously explored by that compan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