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第四節 研究限制與未來展望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符程度,然研究當中受訪者回憶過去發生的事情可能因年代久遠而記憶模糊、

研究於人為環境中進行時受訪者表現可能與平時表現不同、研究者與受訪者文 化差異對語言誤解等等產生研究效度失真的情形。為避免此一情形,本研究採 相關檢驗法、反饋法,將同一結論用不同方法在不同情境和時間裡對樣本中不 同的人進行檢驗,通過文獻、教師、同儕對目前已建立之結論進行檢驗,以求 獲得結論的最大真實度,並且本研究蒐集豐富的原始資料,並保留資料的異質 性,使研究效度提高、彌補代表性之問題,藉由不同受訪者的對話釐清研究問 題,檢測受訪者言談的真實度,力求研究嚴謹。

Baxter、Eyles(1997)提出可信度(Credibility)、可靠度(Dependability)、

可證實性(Confirmability)三個評估質性研究的標準,可信度為人類真實經驗 再現的判斷,有這樣經驗的人可認同這些描述、沒有這樣經驗的人也可理解這 些描述。可靠度指將個人特質減至最低,處理不穩定/個人特質與研究設計引起 改變的程度。可驗證性指研究者的偏誤、動機、觀點對詮釋的影響降至最低。

為確保研究結果之嚴謹、可信,本研究訪談對象的選擇,使得研究參與者兼具 代表性與變異性,選取研究對象時考量性別、職務、行政年資,為避免受訪者 所表達的內容不清楚、理解不同所造成的資訊不明確,於逐字稿整理完成後,

就模糊不清的地方再次與受訪者進行溝通、釐清,並就研究發現與指導教授、

了解相關議題之同僚進行討論,減少研究者於解讀與理解時產生的主觀判斷與 偏誤,此外研究者所立論的觀點均會依據訪談資料作為支持,力求研究達到可 信度、可靠度、可證實性的標準。

第四節 研究限制與未來展望

本研究採質性半結構式訪談,訪談大學兼任學校行政之教師,然而於邀約 訪談的時候,許多教師是拒絕受訪的,像是受訪對象名單當中原先有三位是兼 任過一級主管後便再無兼任學校行政者,雖有盡力邀約受訪者,然而仍被拒絕,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固本研究受訪者願意受訪的,可能多偏向對於學校行政職務評價較為正面者,

此為研究限制之一。此外,本研究並無將曾經受邀兼任學校行政,卻拒絕兼任 者列入受訪名單,故可能無法涵蓋了解所有兼任學校行政職務者於兼任前之考 量情形,此也為本研究之限制。為了順利完成研究,本研究採資源之便,以國 立政治大學兼任學校行政之教師為研究對象,然國立政治大學是以人文科學為 主的公立研究型大學,雖研究對象當中包含理工科的教師,希冀能藉此達到綜 合性之探討,但顯然有限、可能無法涵蓋所有衝突可能性,並且公立大學與私 立大學勢必有所差異,此為研究限制之二。鑑於現今我國與大學教師兼任學校 行政角色衝突與調適之研究相當稀少,故本研究使用紮根立論的方法進行分 析,但紮根理論的根本限制具備不確定性,也為本研究之限制。然相關研究相 當稀少,本研究為初探性研究,並提供未來研究者參考方向,未來研究者可以 採用不同資料分析方法、可針對理工科系為主的大學、教育型大學、私立大學 等教師為研究對象,建構大學教師兼任學校行政職務角色衝突與調適歷程,使 得大學教師兼任學校行政角色衝突與調適之研究更為完備。

本研究指出大學教師兼任學校行政制度無論是否為上級提名,均具備選舉 政治化之生態,本研究雖提出許多建議,然對於教師兼任學校行政產生的選舉 政治化生態並未深入研究,以及提出建議解決選舉政治化問題,故此也為未來 研究者可著力於研究的一大重點。此外本研究顯示教師兼任學校行政須具備之 能力與教學、研究有所不同,並指出兼任學校行政職務教師須具備之能力,未 來研究者可以以本研究為基礎,發展教師兼任學校行政的職前課程,藉由課程 培養教師兼任學校行政須具備之能力,減少教師兼任學校行政職務的角色衝突。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參考文獻

中文文獻

王聖文、張政治、狄懋昌、沈宗仁(2008)。體育行政人員角色衝突與離職傾向 關係之研究。運動知識學報,5,333-341。

王碩煌、闕月清(2016)。教學相長:體育代課教師在職進修角色衝突之個案研 究。高師大體育期刊,14,11-28。

行政院(2014)。行政院重行修訂所屬機關中、高階主管職務管理核心能力項目。

線上檢索日期:2019 年 3 月 10 日。取自:

https://wwwws.pthg.gov.tw/Upload/2015pthg/OldFile/RelFile/FAQ/1449/63548 6201775576250.pdf。

何妍儀(2014)。大學教師的任務為何。台灣教育評論月刊,3(1),96-101。

吳宗立(2003)。學校行政研究(二版)。高雄:麗文。

吳淑禎(2013)。教師職能量表之發展,測驗學刊,60(2),397-428。

呂靜慧(2006)。大學校院教師兼任課外組主管角色衝突與工作滿意之研究。國 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訓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宋校年(2011)。國中棒球教練角色衝突與因應策略關係之研究角色衝突。運動 知識學報,8,24-35。

李孟純(2011)。高雄地區大學兼任行政教師辭卸行政傾向之研究-以工作壓力 與角色衝突為探討變項。國立高雄師範大學人力與知識管理研究所碩士論 文,未出版,高雄。

林明珠、陳世恩(2008)。國民中學體育教師角色衝突與因應策略關係之研究。

大專體育學術專刊,97 年度,104-109。

林嘉兒(2017)。公立大學教師兼任行政職行為、行為意圖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科技應用與人力資源發展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林慧文(2015)。國民小學兼任行政職務教師角色衝突與因應策略之研究。國立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嘉義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邱彥禎(2016)。國小教師角色衝突的因應策略關係之研究。國立屏東大學社會 發展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國安民、陳文成、藍俊雄(2015)。職業軍人參與在職進修對生活與工作滿意度 影響之研究-以角色衝突為中介變項。管理資訊計算,4(1),234-248。

教育部(2020)。教育部統計處教育統計調查網。線上檢索日期 2020 年 11 月 2 日。取自:https://stats.moe.gov.tw/qframe.aspx?qno=MQAxAA2。

張仁家、張麗雲(2017)。教師兼任行政工作核心職能之探討-以技術型高中總 務主任為例。學校行政,112,132-159。

張政治、王聖文、胡凱揚(2012)。高中職體育教師知覺角色衝突與職業倦怠關 條之研究。國北教大體育,6,111-124。

陳敦源、賴怡樺、鄭元齊(2019)。大學行政服務躍升的機會與挑戰:以服務品 質管理機制為例之研究。國家與社會,21,169-214。

彭淑意(2015)。基北區科技校院教師兼任系所主任角色衝突與工作滿意度之研 究。國立台北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曾清旗(2018)。高國中小教師兼任行政工作意願分析。臺灣教育評論月刊,7

(5),135-138。

鈕文英(2018)。質性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二版)。台北:雙葉書廊。

潘文福、歐銘芳(2012)。私立大學學校行政人員的專業能力與其養成課程之規 畫研究:以東部福田大學為例。教育行政論壇,4(2),91-116。

潘姬吟(2010)。偏遠國小兼任行政教師日常校務工作分析。國立屏東教育大學 教育行政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蔡佳宜(2018)。國民小學教師兼任教學組長知覺角色壓力與因應方式之研究。

臺灣師範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蔡明財(2019)。事業單位主管機關工會幹部角色衝突與化解的策略分析-以某國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營事業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管理學院高階經理人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 文,未出版,台北。

鄭崇趁(2012)。教育經營學:六說、七略、八要。臺北市:心理。

賴岳聰(2015)。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教師兼任行政工作之初探。臺灣教育評 論月刊,4(5),109-111。

謝文全(2005)。學校行政。臺北市:五南。

謝文全(2010)。教育行政學(三版)。臺北市:高等教育。

蘇國憲(2012)。學校網站互動式功能堤身學校行政人員資訊能力效益之研究。

國立台中教育大學數位內容科技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英文文獻

Andrew, T. G. (2014). Academic staff performance and workload in higher education in the United Kingdom:the conceptual dichotomy. Journal of Further and

Higher Education, 39, 665-679.

Bardana, L. K., & Ashour, M. A. (2016). Role of school administration in solving students' problems among Bedouin schools within the Green Line in Palestine.

Journal of Education and Practice, 7(6), 182-190.

Corbin, J., & Strauss, A. (2014). Basics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Grounded Theory

Procedures and Techniques (4nd ed). Thousand Oaks, CA: Sage.

Craig, M. (1999). The Work Roles of Academics in Australian Universities.

Evaluations and Investigations Programme, no. 00/5. Canberra, AU: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Training and Youth Affairs.

Creswell, J. W. (2007). Qualitative inquiry and research design : Choose among

five approach (2nd ed). Thousand Oaks, CA : Sage.

Fedorova, A., & Ponimareva, O. (2017, January). Developing university HR potential as the basis for its intellectual capital. In Proceedings of the European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conference on Intellectual Capital (pp. 97-105).

Fleming, M., House, S., Shewakramani, V., Yu, L., Garbutt, J., McGee, R.,Kroenke, K., Abedin, Z., & Rubio, D. M. (2013). The mentoring competency assessment:

validation of a new instrument to evaluate skills of research mentors. Academic

Medicine, 88(7), 1002-1008.

Getzels, J. W., & Guba, E. G. (1954). Role, Role Conflict, and Effectiveness: An Empirical Study.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19(2), 164-175.

Getzels, M, J. W., & Guba , E. G. (1957) Social Behavior and the Administrative Process. The School Review, 65(4), 423-441.

Hayes, S. D. (2016). UCEA professors' perceptions of principal preparation

program challenges in developing candidates for the instructional leadership role.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s, Texas A&M University, Texas.

Houston, D., Meyer, L. H., & Paewai, S. (2006). Academic staff workloads and job satisfaction: Expectations and values in academe. 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

policy and management, 28(1), 17-30.

Hoy, W. K, & Miskel, C. G. (2012). Educztional Administration: Theory, Research,

and Practice (9rd), New York, NY: McGraw-Hill.

Kahn, R. L., Wolfe, D. M., Quinn, R. P., Snoek, J. D., & Rosenthal. R. A. (1964).

Organizational stress : Study in role conflict and ambiguity. New York, NY:

John Wiley.

Kaufman, D. R. (2013). Perceptions of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pre-service

training by former Illinois superintendents currently serving as university professors.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s, Illinois State University,

Illinois.

Koehler, J. W., Anatol, K. W. E., & Applbaum, R. L. (1981). Organizational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communication: Behavioral perspectives (2nd ed.).New York, NY: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Kulik, L., Shilo-Levin, S., & Liberman, G (2015). Work-Family Role Conflict and Well-Being Among Women and Men. Journal of Career Assessment, 24(4), 651-668.

Lipham, J. M. (1973). Leadership: General theory and research. In L. L. Cunningham

& W. J. Gephart (Eds.), Leadership: The science and the art today. Itasca, IL:

F. E. Peacock.

Luanna, H. M., & Ian, M. E. (2005).Supporting academic staff: Meeting new expectations in higher education without compromising traditional faculty values. Higher Education Policy, 18(3), 243-255.

Random, H. W. (2000). Random House Webster’s College Dictionary. New York, NY: Random House.

Seo, G. E., Hedayati M. A., & Huang, W. (2017) Identifying core competencies to advance female professors' careers: An exploratory study in United States academia. Journal of Further and Higher Education, 41(6), 741-759.

Strauss, A., & Corbin, J. (1990) Basics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Grounded Theory Procedures and Techniques. Thousand Oaks, CA: Sage.

Tareilo, J. S. (2004). Readying school leaders: Examining effective principals and

principal preparation programs in relationship to the ISLLC standards for school leaders. Huntsville, TX: Sam Houston State University, ProQuest

Dissertations Publishing

Türk, K. (2008). Performance appraisal and the compensation of academic staff in the University of Tartu. Baltic Journal of Management, 3(1), 40-54.

Winter, R., Taylor, T., & Sarros, J. (2000). Trouble at mill: Quality of academic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worklife issues within a comprehensive Australian university. Studies in Higher

Education, 25(3), 279-294.

Wuthrich, C. K. (2008). Institutional service: Faculty engagement in student

affairs.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s, Washington State University,

Washington.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附錄

附錄一 訪談大綱

1. 當初為何會兼任該行政職?

2. 您當初兼任行政工作就任前有做了哪些自我準備?當時接受交接的過程為 何?

3. 請您談談大學教師於教學、研究、輔導、服務,以重要性而言,這四個部 分您如何去排定您的順序?

4. 您兼任學校行政時,發生哪些困難與角色衝突(教學與行政..家庭與教學)?可 否舉例說明?

5. 面對上述衝突您是如何處裡?

6. 以您教師身分於兼任學校行政上,會有哪些相輔相成的助益情形?可否舉例

6. 以您教師身分於兼任學校行政上,會有哪些相輔相成的助益情形?可否舉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