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社交技巧之理論基礎

社交技巧的培養在特殊教育學界中並不少見,且學者專家們往往將社交技巧 的養成聚焦於智能障礙與自閉症兒童的身上。然而面對如此快速變遷的競爭環 境,社交技巧的養成不再應僅僅侷限於特殊教育學界,而是每位學童都應具備的 未來軟實力之一。蔡英文總統就曾提及跨文化的社交力、跨領域的學習力以及語 文溝通力是成就未來人才的三大核心能力。社交技巧的重要性自然不在話下。因 此,本節旨在探討社交技巧的相關理論與研究,包含社交技巧的定義、理論分析 以及社交技巧層面的建構。

壹、社交技巧的定義

社交指的是社會中人與人的交際往來。社交技巧(social skills)顧名思義則是 指社會中人與人往來互動的精巧技能,又因其翻譯之故而有社會技巧、社交技能 等別名,然本研究以社交技巧稱之。

關於社交技巧的定義與內涵眾說紛紜,各家學者因其所依據的理論不同、切 入的觀點相異而有不同的定論。有的學者偏重認知層面,認為社交技巧包含可觀 察與不可觀察的認知元素,可觀察的認知元素為一種期望並決定下次互動該說什 麼或做什麼;不可觀察的認知元素為知覺他人的期望,並洞察其反應為何(Eisler

12

& Frederikeen, 1980),然而有的學者則側重於外顯的行為表現,將社交技巧定義 為一種透過人際互動情境或經由環境而引發的學習行為表現(Kelly, 1982),更有 學者認為社交技巧不應只著眼於具體可觀察的行為,而是應重視行為與潛藏於行 為背後的認知,Ladd 與 Mize(1983)就認為社交技巧應是將認知與行為元素組 織成一體,朝向被社會接納的社會性和人際性目標的行動,包括了不斷評估和修 正目標導向的認知技巧,及被社會文化所接納的行為表現。後期則有學者認為社 交技巧實是涵蓋外顯行為、認知、情感等三者交互影響的能力(Hundert, 1995)。

國內外學者針對社交技巧亦提出了許多不同的觀點及看法,茲將國內外學者 對社交技巧的定義整理如表 2-1。

表 2-1

國內外有關「社交技巧」的定義

研究者(年代) 社交技巧的定義

李雅芬(2003) 社交技巧就是在某個環境下,某些特別的情境中,個人能夠 表現出適宜的社會行為,或以適當的方式與策略和他人互動 的能力。而這些社交技巧主要是在學習過程中習得、維持與 改變的。

殷惠美(2011) 社交技巧是可以經由學習而得的行為。社交技巧是在與人互 動的情境中,能以適當的方式和策略,和他人做有效的溝通 與互動,並且表現出正向的、合乎社會期待的行為。

徐瑟筎(2008) 社交技巧是可以經由學習而得來的,在人際互動的特定情境 中,對自我與他人能加以感受與了解,有意識的計畫適當的 反應,並進而影響他人的口語或非口語的行為,獲得社會增 強和接受的正面反應。

郭秀玲(2009) 社交技巧是一種人際互動的技巧,是一種後天習得的能力,

包括口語與非口語的行為,而不論是口語或非口語行為,均 應是依循社會規範、符合社會期待,並且是利人與利己的。

陳芳媜(1998) 個體與社會環境互動時,感受到社會知覺、自我認同之認知 概念,以及在人際互動時所表現出的口語和非語言的行為反 應,包含人際扶持、社交認知、權威行為、溝通表達等方面。

13

表 2-1 (續)

研究者(年代) 社交技巧的定義

蔡佩君 (2005) 社交技巧不僅涵蓋維持與他人正向互動的能力,也包含達成 與他人互動的目的。社交技巧可以經由學習而獲得,具有社 交技巧的人能擁有良好適應環境之能力,並能籍由人與人的 溝通與協調避免與他人發生衝突。

盧佳嘉(2007) 社交技巧簡單來說可說是一種轉換的能力,是人與社會互動 而習得的一系列策略。社交技巧運用自如將有助於獲得社會 增強與社會接受之正面的回應。

Argyle (1984) 社交技巧是人與人互動時,因應人際情境時所需的能力。

Cartledge

& Milburn(1986)

社交技巧的意義除了與別人有良好的互動之外,還包括能夠 正確知覺別人的意圖或期望,或能夠洞察怎樣的反應最可能 影響他人的意見。

Mathur &

Rutherford(1996)

社交技巧係指可被社會接納的行為型態,此技巧可幫助個人 獲得社會增強、接納,進而逃避負向情境的產生。

Merrell & Gimpel (1998)

社會行為包括正向與負向的行為,而社交技巧指有助於增進 人際互動的正向行為。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綜合上述表 2-1 國內外學者對於社交技巧的看法可知,多數學者認為社交技 巧指的是個體在面對複雜的社會互動,對自我與他人能加以感受與了解,有意識 的計畫合適的反應,並以適當的方式和策略,包括口語與非口語的行為,和他人 做有效的溝通與協調,避免與他人發生衝突並表現出正向、利人利己且合乎社會 期待的行為。

本研究將「社交技巧」定義為個體為獲得社會增強與社會接受之正面回應而 不斷地評估及修正的一種行為、認知、情感交互作用的轉換能力,也是一種後天 習得表現於人際互動中的技巧。

貳、社交技巧的理論基礎

人本心理學家 Maslow(1943)曾建立一個層級結構說明人類有五種心理需 求,其中之一便是歸屬與愛的需求 (belongingness and love needs)。以此為基礎,

Alderfer(1972)提出的 ERG 理論中亦提及人有人際關係良好互動的需求,亦即關

14

係需要(Relatedness Needs)。社會心理學家 Schutz 更於 1958 年提出人際需求理 論,Schutz 認為,每一個個體在人際互動過程中,都有三種基本的需求,即情感 需求(affection)、歸屬需求(inclusion)和控制需求(control)。這三種基本的人 際需求決定了個體在人際交往中所採用的行為,以及如何描述、解釋和預測他人 之行為,社交技巧的理論發展也因此因運而生。本研究將從社會學的觀點切入,

分別以符號互動論、Goffman 的戲劇理論、Homans 的社會交換理論以及 Sullivan 的人際關係的人格論之觀點來予以說明。

一、符號互動論

(Symbolic Interactionism)

符號互動論又稱象徵互動論或形象互動論,指社會學及社會心理學中的一個 理論派別。特別強調人類在符號層次(包括語言及其他符號姿勢)的互動過程,

認為語言在人類心智、自我及社會的形成過程中占有重要地位,並主張人類只有 透過個人與社會間的符號互動才能成為完全的個人(方永泉,2000)。

方永泉(2000)整理符號互動論的幾位先驅人物及其相關理論觀點後提出:

Mead是符號互動論中心理論的創始者,其學生Blumer則提出了「符號互動 論」的名稱,是該派理論中承先啟後的關鍵人物,Goffman則是當代最著名的符 號互動論者。

Mead認為個人行為必須在團體中瞭解。他將社會看成一種動態的實體,人 與社會均處在持續互動的過程,個人的語言、文字、姿態都直接或間接地影響社 會結構,而個人也不斷在修正並調整自我。經由自我的發展,個人才能成為社會 的一份子(陳奎憙,1991)。亦即Mead更為強調人類心智能力及語言的重要性,認 為自我與社會無法分開,因此個人的經驗必須從社會的觀點來理解,而社會則是 由持續的溝通、互動過程形成的,人的姿勢、語言、文字都具有直接或間接地影 響力。

Blumer則指出「符號互動」代表人類互動過程中最顯著特殊的特質,人們在 互動過程中並非完全依賴彼此行動而反應,而是依賴對彼此行動之定義的了解而 反應。

Goffman則專注於所謂的戲劇分析(dramaturgy),認為社會生活只是一系列

15

類似舞臺演出的戲劇表演,著重探討社會生活中的小規模結構層次。

歸納而言,符號互動論所描述的是社會生活中動態的人際關係,強調個人在 互動的過程中會以象徵的符號來表達個人之想法與價值觀,並透過不斷的修正或 改變其意義與象徵符號的內涵以適應當時情境之所需,然而人類之所以能作上述 意義及象徵符號的修正,乃是因為人類亦具有與自我互動的能力,這種能力可以 使個體檢驗可能的行動過程,並評估其相對的利弊得失,然後再加以選擇。

從符號互動論我們可以得知藉由人與人之間的往來互動,人們可以逐漸從中 習得各種意義與象徵符號,不論是具體的文字表述或抽象的語言表達,亦或是象 徵性的物品等,皆可作為自我不斷修正與他人互動的行為表現基礎。在行為與互 動的過程中,人們也極有可能依其所處的社會情境不同或是對情境的詮釋相異,

而逐漸修正或改變其象徵符號的意義與內涵,進而習得社交技巧。

二、Goffman的戲劇理論

Erving Goffman曾被譽為「20世紀最具影響力的美國社會學家」,Goffman

(1959)的劇場理論屬象徵互動論的一支,其理論內涵主要陳述於《日常生活中 的自我表演》此書中,內容涵蓋表演、劇團、區域行爲、不協調角色、角色外的 交往、印象管理的藝術。由於此一理論過於龐雜,本研究僅就社交技巧所涉及的 人際互動,選擇比較有關且概念較具體者(表演、劇團及區域行為中的前台和後 台區域)進行論述:

(一) 前台和後台區域

「前台」是一種以一般的、固定的形式使觀眾瞭解表演的情境,前台分為兩 個重要的方面:即布景與個人門面,布景為舞台上的各種表演設施,個人門面則 分為外表與舉止。「後台區域」則為前台區域提供了感情發洩的管道(呂瓊萱,

2005)。簡單來說,亦即學童在社會情境互動中,在人前呈現出情境合宜、符合 社會期待的行為表現,但在四下無人或獨處的時候便原形畢露。

2005)。簡單來說,亦即學童在社會情境互動中,在人前呈現出情境合宜、符合 社會期待的行為表現,但在四下無人或獨處的時候便原形畢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