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高雄市國小學童社交技巧與網路成癮關係之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高雄市國小學童社交技巧與網路成癮關係之研究"

Copied!
214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屏東大學社會發展學系社會科教學碩士班. 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吳根明 博士. 高雄市國小學童社交技巧與 網路成癮關係之研究. 研究生:王毓雯. 中 華 民 國. 1 0 6. 年. 5. 撰. 月. 2 6. 日.

(2)

(3) 謝 辭 光陰似箭、歲月如梭,兩年的研究所生涯轉瞬間即將邁入尾聲,回想這段時 間奔波於高雄、屏東兩地,無數個埋首於書堆中的日子、無數個在電腦前敲打鍵 盤的寂靜夜晚,一字一句,寫下了歡笑、寫下了淚水、寫下了這滿滿的收穫與成 長。今日論文之所成,實要感謝許多人的幫忙,在此藉由這篇謝誌,表達我心中 滿滿的感謝之意。 首先,最要感謝的人,莫過於吳根明教授了。從擬定論文題目到論文架構的 確立,謝謝您總是悉心的指導,在我徬徨無措時給了我方向,給了我繼續努力的 信心。從編製問卷、統計並分析資料再到論文的完成,也謝謝您幫助我釐清了許 多盲點,在我遭遇困境時更和我一起找出問題的解決之法。您總是不厭其煩地想 在我之前,提點我撰寫論文時要注意的小細節。一路走來,每當我想放棄的時候, 總會想起你曾說過的那句話─先寫寫看吧!有問題我們再來討論。讓我覺得彷彿 所有的問題到了您手上都能迎刃而解。吳教授,謝謝您!因為有您,我才能一步 一步完成這項看似不可能的任務。 其次,要感謝的是吳宗立教授,您的「社會科學研究法」和「量化研究」奠 定了我撰寫論文和各項統計分析的根基,也非常感謝口試委員羅瑞玉教授能在百 忙之中撥冗詳閱後學的論文,並針對文中不足之處,給予實質且寶貴的建議,使 我獲益良多。另外,也很感謝吳根明教授、吳宗立教授、羅瑞玉教授、施木炎主 任、惠玲老師,感謝您們在問卷的編製上所給予的修正與指導,使這篇論文能更 臻於完善。同時也相當感謝協助發送問卷的靜好主任、貴月老師以及高雄市 18 所國小代為發放問卷的主任、組長和老師們,感謝諸位教育先進的協助,才能讓 後學的論文得以順利完成,在此懇切的表達我的感謝。 最後,要謝謝我最親愛的家人。感謝我最愛的爸爸,借我汽車並不斷的給予 我另類的鼓勵;感謝我最愛的媽媽,謝謝您總替通勤奔波的我打點所需的一切; 感謝夜社碩二的其他八位同學,在這兩年的求學過程中,相互扶持與打氣,彼此 鼓勵與分享。千言萬語,道不盡我心中的感謝之意。在此與你們分享這小小的喜 悅,並獻上我最誠摯的謝意!. 王毓雯 謹誌 i. 民國 105 年 6 月.

(4) ii.

(5) 高雄市國小學童社交技巧與網路成癮 關係之研究. 摘 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高雄市國小學童社交技巧與網路成癮的現況,和在不同 背景變項下的高雄市國小學童其社交技巧與網路成癮的情形,以及社交技巧 與網路成癮之間的相關與預測力。 本研究採問卷調查法,以高雄市105學年度公立國民小學五、六年級普 通班學生為研究對象,輔以自編之「國小學童社交技巧與網路成癮之調查問 卷」,進行資料蒐集。接著依學校規模採取分層、叢集抽樣,回收有效問卷 共計513份。進行平均數、標準差、t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Pearson 積 差相關以及逐步多元迴歸等統計分析後,獲致以下結論: 一、高雄市國小學童社交技巧的整體情況尚稱良好,其中以「溝通表達」層 面的表現最為良好,「自我監控」層面的表現較為不佳。 二、高雄市國小學童網路成癮的整體情況並不明顯,其中以「耐受性」的傾 向最為顯著,而在網路「人際互動」的成癮傾向上則較為輕微。 三、 「尊重他人感受」 、 「仔細聆聽、適時回應」 、 「隨機應變」 ,為高雄市國小 學童使用社交技巧之主要方式。 四、 「玩遊戲」 、 「收看影音節目」 、 「聊天交友」 ,為高雄市國小學童上網之主 要目的。 五、女性學童、排行老大或排行中間、家庭結構越完整、家中採開明權威教 養方式、父母社經地位越高之高雄市中型學校國小學童,社交技巧越好。 六、男性學童、排行老么、家庭結構越不完整、太過專制或放任的教養方式、 父母社經地位越低之高雄市小型學校國小學童,網路成癮傾向越高。. iii.

(6) 七、高雄市國小學童社交技巧越好,其網路成癮的傾向就越低,尤其是社交 技巧整體與網路成癮整體間之相關最為明顯。 八、國小學童社交技巧可作為預測學童網路成癮之參考,其中以社交技巧的 「溝通表達」層面對於網路成癮「人際互動」的預測程度較高。 最後,根據上述的研究結論,提出具體建議,以作為國小教師、學校單 位、家長以及未來相關研究之參考。. 關鍵詞:國小學童、社交技巧、網路成癮. iv.

(7) A Study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tudents’ Social Skills and Internet Addiction in Kaohsiung Elementary Schools.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understand the status of students’ social skills and internet addiction in Kaohsiung elementary schools, compare the differences of students’ social skills and internet addiction with different background variables, and explore the related situations as well as students’ social skills and internet addiction. The research took students in the elementary schools of Kaohsiung City in 2016 as subjects. The research used self-made “questionnaires of students’ social skills and internet addiction” to take samples by stratified cluster sampling. There were 513 effective questionnaires returned. Finally, all the received data were analyzed by t-test, one-way ANOVA, Pearson’s correlation, multiple stepwise regression analysis etc.. The conclusions were as follows: 1. The status of students’ social skills in Kaohsiung elementary schools showed middle degree. Among the social skills, “communication, self-expression ” was predominant and “self-monitoring” was not obvious. 2. The status of internet addiction in Kaohsiung elementary schools was not obvious. “Internet tolerance” was predominant and “personal interaction on the net” was trivial. 3. “Being respectful to other people” “Being a good listener and respond properly” “Being circumstantial” were their main skills of their social interaction. 4. “Audio-visual entertainment”, “making social connection” were the main purposes of using internet.. v.

(8) 5. The eldest or the second female students among sublimes whose family structure is complete and disciplined by open-authoritative parents who have higher social financial status are more skillful in social interaction. 6. The youngest male students among sublimes whose family structure is not complete and disciplined by dictatorial-indulgent parents who have lower social financial status are more addictive to internet. 7. The elementary schools students in Kaohsiung City who had better social skills were tend to be less addictive to internet. The relation between “social skills” and “internet addiction” was the most significant. 8. Elementary schools students social skills could be a reference to predict students’ internet addiction. Among the social skills, “communication, self-expression” was more predictive to “personal interaction” in internet. addiction. Based on the research conclusions, the researcher provided some specific suggestions to the elementary teachers, schools units, parents and future researchers for references.. Keywords: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social skills, internet addiction. vi.

(9) 目 次 謝. 辭............................................... i. 摘. 要............................................... iii. ABSTRACT ......................................... v. 目. 次............................................... vii. 表. 次............................................... ix. 圖. 次............................................... x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4. 第三節 待答問題................................... 5. 第四節 名詞釋義................................... 6.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8. 第二章. 文獻探討................................... 11. 第一節 社交技巧之理論基礎......................... 11. 第二節 網路成癮之理論基礎......................... 27. 第三節 社交技巧與網路成癮之相關研究............... 39.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59. 第一節 研究架構................................... 59. 第二節 研究假設................................... 61. 第三節 研究對象................................... 62. 第四節 研究工具................................... 67. 第五節 研究程序................................... 78. 第六節 資料處理................................... 81.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85. 第一節 國小學童社交技巧與網路成癮之現況分析....... 85. vii.

(10) 第二節 不同背景變項國小學童社交技巧與網路成癮之差 異分析..................................... 93. 第三節 國小學童社交技巧與網路成癮之相關分析....... 114. 第四節 國小學童社交技巧對網路成癮之預測情形....... 117. 第五節 綜合討論................................... 121.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45. 第一節 主要研究發現............................... 145. 第二節 結論....................................... 151. 第三節 建議....................................... 157. 參考文獻............................................ 165. 壹、中文部分.................................... .... 165. 貳、英文部分.................................... .... 171. 錄.................................. ............ 175. 附. 附錄一 專家效度問卷................................ 175. 附錄二 專家意見整理................................ 185. 附錄三 預試問卷.................................... 193. 附錄四 正式問卷.................................... 197. viii.

(11) 表 次 表2-1 國內外有關「社交技巧」的定義………………………. 12. 表2-2 社交技巧量表之整理表…………………………………. 21. 表2-3 國內外有關「社交技巧」的內涵………………………. 23. 表2-4 社交技巧的研究層面分析表……………………………. 25. 表2-5 國內外學者對「網路成癮」的定義……………………. 28. 表2-6 網路成癮界定標準的層面分析…………………………. 37. 表2-7 社交技巧之相關研究彙整表……………………………. 39. 表2-8 網路成癮之相關研究彙整表……………………………. 47. 表2-9 社交技巧與網路成癮之相關研究彙整表………………. 56. 表3-1 高雄市105學年度學校規模分層取樣表 ………………. 63. 表3-2 正式問卷寄發學校名稱、數量及回收情形一覽表……. 64. 表3-3 正式問卷調查有效樣本基本資料之次數分配表………. 65. 表3-4 協助審閱問卷專家名單…………………………………. 69. 表3-5 「國小學童社交技巧量表」預試問卷之項目分析摘要表 72 表3-6 「國小學童網路成癮量表」預試問卷之項目分析摘要表 73 表3-7 「國小學童社交技巧量表」預試問卷之因素分析摘要表 75 表3-8 「國小學童網路成癮量表」預試問卷之因素分析摘要表 76 表3-9 「國小學童社交技巧量表」之信度分析摘要表 ………. 77. 表3-10「國小學童網路成癮量表」之信度分析摘要表 ………. 77. 表4-1 高雄市國小學童社交技巧現況分析之摘要表…………. 86. 表4-2 高雄市國小學童社交技巧量表之各題平均數與標準差 摘要表……………………………………………………. 87. 表4-3 高雄市國小學童網路成癮現況分析之摘要表…………. 88. 表4-4 高雄市國小學童網路成癮量表之各題平均數與標準差 摘要表……………………………………………………. 89. ix.

(12) 表4-5 高雄市國小學童使用的社交技巧之次數統計表………. 90. 表4-6 高雄市國小學童上網目的之次數統計表………………. 92. 表4-7 不同性別的高雄市國小學童社交技巧之 t 考驗摘要表. 93. 表4-8 不同年級的高雄市國小學童社交技巧之 t 考驗摘要表. 94. 表4-9 不同出生順序的高雄市國小學童社交技巧之單因子變 異數分析摘要表…………………………………………. 95. 表4-10 不同家庭結構的高雄市國小學童社交技巧之單因子變 異數分析摘要表…………………………………………. 97. 表4-11 不同教養方式的高雄市國小學童社交技巧之單因子變 異數分析摘要表…………………………………………. 99. 表4-12 不同學校規模的高雄市國小學童社交技巧之單因子變 異數分析摘要表…………………………………………. 101. 表4-13 不同社經背景的高雄市國小學童社交技巧之單因子變 異數分析摘要表…………………………………………. 103. 表4-14 不同性別的高雄市國小學童網路成癮之 t 考驗摘要表 105 表4-15 不同年級的高雄市國小學童網路成癮之 t 考驗摘要表 106 表4-16 不同出生順序的高雄市國小學童網路成癮之單因子變 異數分析摘要表…………………………………………. 107. 表4-17 不同家庭結構的高雄市國小學童網路成癮之單因子變 異數分析摘要表…………………………………………. 108. 表4-18 不同教養方式的高雄市國小學童網路成癮之單因子變 異數分析摘要表…………………………………………. 110. 表4-19 不同學校規模的高雄市國小學童網路成癮之單因子變 異數分析摘要表…………………………………………. 111. 表4-20 不同社經背景的高雄市國小學童網路成癮之單因子變 異數分析摘要表…………………………………………. 113. 表4-21 高雄市國小學童社交技巧與網路成癮之積差相關摘要 表…………………………………………………………. 114. 表4-22 國小學童社交技巧各層面預測網路成癮整體之多元迴 歸分析摘要表……………………………………………. 117. 表4-23 國小學童社交技巧各層面預測網路成癮「人際互動」層 面之多元迴歸分析摘要表……………………………… 118 x.

(13) 表4-24 國小學童社交技巧各層面預測網路成癮「強迫性」層 面之多元迴歸分析摘要表………………………………. 119. 表4-25 國小學童社交技巧各層面預測網路成癮「耐受性」層 面之多元迴歸分析摘要表………………………………. 120. 表4-26 高雄市國小學童社交技巧與網路成癮現況綜合彙整表. 121. 表4-27 不同背景變項的高雄市國小學童社交技巧之差異綜合 摘要表……………………………………………………. 126. 表4-28 不同背景變項的高雄市國小學童網路成癮之差異綜合 摘要表……………………………………………………. 133. 表4-29 高雄市國小學童社交技巧對網路成癮預測之逐步多元 迴歸分析綜合摘要表……………………………………. 141. xi.

(14) 圖 次 圖2-1 病態網路使用之認知行為模式……………………………. 31. 圖2-2 網路沉迷的強化循環模式…………………………………. 32. 圖2-3 網路成癮概念性模式………………………………………. 35. 圖3-1 研究架構圖…………………………………………………. 60. 圖3-2 研究流程圖…………………………………………………. 78. 圖4-1 高雄市國小學童使用的社交技巧之次數折線圖…………. 91. 圖4-2 高雄市國小學童上網目的之次數折線圖…………………. 92. xii.

(15) 第一章 緒 論 本研究旨在瞭解高雄市國小學童社交技巧與網路成癮之相關性,並進而根 據研究結果,提出討論與建議。本章共分五節,第一節為研究動機,第二節為 研究目的,第三節為待答問題,第四節為名詞釋義,第五節為研究範圍與限制。. 第一節. 研究動機. 長久以來,在你拼命追求知識與專業提升的過程中,社交生活卻變得乏善 可陳?不懂得如何與陌生人交談?不習慣參加社交場合?美國總統羅斯福曾 說: 「成功公式中,最重要的一項因素就是與人相處。」(引自林聯章,2002) 而 與人相處的能力便是社交技巧所極欲探求的範疇。可見個人社交技巧的高低將 會是決定未來成就的關鍵能力指標之一。德國西門子(Siemens)企業服務部的 訓練主管喬‧山塔那(Joe Santana)也曾提及:「面對快速變遷的競爭環境,未 來工作者最重要的三大課題便是:不斷學習新事物、學習新技能,以及建立新 關係。」(引自吳凱琳,2011)而其中新關係的建立,依靠的便是出色的社交技巧。 友誼、學業和社會關係是六到十二歲的青春期兒童發展的重點(張春興, 1993),然而孩子並不是天生的社交高手,一個孩子能和他人進行良好的互動並 進而變成好朋友,這樣的能力並不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自然而然地成熟,而是 透過和爸媽、老師以及同學間的互動經驗,從生活細節中不斷地反覆練習,才 能慢慢學會。孩子的嘴上總是談論著和朋友們一起經歷過的點點滴滴?常吵著 要和朋友玩一樣的線上遊戲?和朋友買一樣的文具用品?還是常常因為和朋友 吵架而鬱鬱寡歡?亦或是因為被人群孤立、排擠而不想去上學?研究指出孩童 時期的朋友關係,對其未來人格與社會性的發展,皆有著極深遠的影響(李雅 芬,2003)。當孩子遇到了交友上的困難與問題時,常常會伴隨著許多生理及心. 1.

(16) 理層面的問題產生,更甚者還會出現破壞性或人際退縮的行為表現。於是,社 交技巧便成了刻不容緩的議題。 社交技巧的培養在特殊教育學界中並不少見,有些學者將社交技巧的養成 聚焦於智能障礙兒童的身上(張淑娟,2013;郭雅玲,2016;蔡怡姿,2011; 蔡 雨軒,2013;歐蕙菱,2008),有些則將社交技巧的養成聚焦於自閉症兒童的身 上(吳念瑾,2015;李易叡,2015;陳友芳,2013;詹佾錩,2015;鄭竹均,2016)。 然而,面對如此快速變遷的競爭環境,社交能力的養成不再應僅僅侷限於特殊 教育學界,而是每位學童都應具備的未來軟實力之一。雖然多數的學生在學校 並沒有修習與社交技巧相關的課,但是並不代表這對多數的學生來說不重要。 因此,研究者極欲瞭解高雄市國小學童社交技巧之現況,並探討不同背景變項 的高雄市國小學童在社交技巧上是否有所差異,此為本研究動機之一。 隨著科技不斷的進步,網際網路已逐漸成為現代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項 重要媒介。網路可以讓我們認識各行各業的人們,拓展我們的人際;網路可以 讓我們寫下款款動人的篇章,抒發一己的情緒;網路更可以賦予不善於面對面 交談的人們勇氣,成為網際網路上的交際高手,並進而獲得歸屬感與虛榮感。 但正所謂河有兩岸、事有兩面,網路雖使我們的生活更加的便捷,卻也著實帶 來了許多惱人的困擾與問題,而其中最受矚目的議題便是網路成癮了。 近年來,許多學者的研究皆指出過度使用網際網路會造成使用者身心不 適,並伴隨人際互動、學業、日常生活等各方面的嚴重困擾或失序行為的產生 (王智弘,2008;周榮,1997;柯志鴻,2005b;游森期,2001;謝龍卿,2004)。 身心尚未發展成熟的青少年,更容易在不知不覺中成為網路的成癮者,進而影 響其生活適應及日常生活的行為表現。例如2014年臺北捷運的隨機殺人事件, 便是因嫌犯經常宅在家打格鬥遊戲,沉浸在虛擬世界裡,又缺乏人與人間的密 切互動,所以才會靠著砍殺發洩心中壓力,自私且又無端地傷害別人。他將虛 擬世界的砍殺遊戲,直接移植到現實生活中,虛實不分,最終鑄下大錯。又如. 2.

(17) 近幾個月來《精靈寶可夢Go》 (Pokemon Go)風靡全台,許多「寶可夢」熱點都 擠滿了人潮,隨處可見玩家正在收服寶可夢,連帶著學習成就低落、交通意外 頻仍、人際互動失調、行為失序、焦慮引起的精神低落等問題,皆一一浮上檯 面。然而不論是轟動一時的捷運砍人事件,亦或是近期的寶可夢抓寶熱潮,都 明白的指出兒童及青少年網路成癮的現象有明顯增加之趨勢,且已成為不可忽 視的社會公共議題。 因此,本研究極欲瞭解高雄市國小學童網路成癮的現況為 何,以及不同背景變項的高雄市國小學童在網路成癮的面向上是否有所差異, 此為本研究動機之二。 社交技巧的好壞極有可能造成個人在網路世界中的各種正負向的心理影 響,綜覽過往與網路成癮相關的研究,雖有研究指出在虛擬世界的社交關係能 帶給人們開拓人際關係的新空間,認為網路不僅能擴大人際網絡,排遣寂寞, 虛擬世界中的人際技巧更可延伸到真實生活,去重建一個足以滿足自我認同的 新人際網絡(江佩縈,2008)。但多數的研究仍舊顯示網路成癮者,往往對現實世 界的人際社交感到退縮、逃避,轉而尋找虛擬空間的人際互動管道,故造成現 實人際關係不佳的情形(許仲毅,2008;陳新豐、余民寧,2009;游森期,2001)。 韓佩凌(2000)也發現在網路使用行為上,一些具社交功能且互動性高的活動如: E-mail的使用、聊天交友活動、情色網的使用較容易造成網路沈迷的傾向。因此, 是否因現實中學童社交技巧的不足,而迫使他們成為網路的成癮者呢?為釐清 社交技巧與網路成癮之間的關係,研究者將針對此一關連性進行進一步之探 究,此為本研究動機之三。. 以上種種,皆迫使我們不得不重視國小學童社交技巧與網路成癮之間的關 係。因此期盼透過本研究對高雄市國小學童社交技巧和網路成癮關係之探討, 豐富此方面屈指可數的論述,並歸納研究結果,提出具體建議,給家長、國小 教師、教育相關單位和未來相關研究者作為參考,進而達到防患於未然之效。. 3.

(18) 第二節. 研究目的. 根據上述研究動機,本研究的主要研究目的如下: 一、瞭解高雄市國小學童社交技巧之現況。 二、瞭解高雄市國小學童網路成癮之現況。 三、分析不同個人背景變項的高雄市國小學童社交技巧的差異情形。 四、分析不同個人背景變項的高雄市國小學童網路成癮的差異情形。 五、探討高雄市國小學童社交技巧與網路成癮間的相關情形。 六、探討高雄市國小學童社交技巧對網路成癮的預測力。 根據研究結果提出具體建議,給教育相關單位、國小教師、家長及未來相關 研究者作為參考。. 4.

(19) 第三節. 待答問題. 基於上述研究目的,本研究主要探討的問題如下: 一、高雄市國小學童的社交技巧現況為何? 二、高雄市國小學童的網路成癮現況為何? 三、不同背景變項的高雄市國小學童社交技巧之差異情形為何? 四、不同背景變項的高雄市國小學童網路成癮之差異情形為何? 五、高雄市國小學童社交技巧與網路成癮間的相關情形為何? 六、高雄市國小學童社交技巧對其網路成癮的預測力為何?. 5.

(20) 第四節. 名詞釋義. 本研究以「高雄市國小學童社交技巧與網路成癮關係之研究」為題,為使 研究能順利進行分析與討論,茲將本研究所涉及之相關重要名詞包括:國小學 童、社交技巧與網路成癮,分述如下:. 一、 國小學童 本研究所指的「國小學童」係指 105 學年度高雄市公立國民小學五、六年 級之普通班學童。其他地區之公、私立國民小學及各級學校或幼稚園學童,則 不在本研究之研究範圍內。. 二、 社交技巧 所謂「社交技巧」係指個體為獲得社會增強與社會接受之正面回應而不斷 地評估及修正的一種行為、認知、情感交互作用的轉換能力,也是一種後天習 得表現於人際互動中的技巧。 本研究所指的「社交技巧」係指學童在研究者自編的「國小學童社交技巧 量表」中的「溝通表達」、「主動行為」、「尊重同理」、「自我監控」等四 個層面的反應情形,量表得分越高,表示學童的社交技巧越佳;反之,則較為 不佳。茲分別敘述上述四個層面如下:. (一) 溝通表達 「溝通表達」是指學童能運用正、負向的語言和非語言技巧如聲音、表情、 眼神或肢體等適當的表達自己的感受與需求。. (二) 主動行為 「主動行為」是指學童在社會情境互動中,自動自發地驅使自己進行社交 行為,包括主動問候和關懷別人、主動邀約並與人談話、主動表示友好以及結 交朋友,亦涵蓋主動參與與分享和主動協助等行為表現。. (三) 尊重同理 「尊重同理」是指學童透過知覺外在對象的感受,而產生感同身受的情緒。 6.

(21) 例如能開心對方的開心,難過對方的難過,試著傾聽他情緒當下的心聲,並適 切表達自己的感受與想法,進而變化其行為。. (四) 自我監控 「自我監控」是指學童能夠有系統的依照不同的社交情境,調整自己的穿 著打扮及應對進退的態度,選擇有效的對策(社交技巧)做最好的表現,並對 社交的結果進行監控與調整。具體行為表現如在衝突情境中忍讓,懂得控制自 己的負面情緒並以冷靜的態度處理事情、同學有不好的表現時能不予以理會等。. 二、網路成癮 所謂「網路成癮」係指個體因過度使用網路而產生的一種行為性成癮的衝 動-控制失常行為,致使其產生心理上的依賴且持續不斷的想增加網路使用時 間,通常會伴隨著強迫性、耐受性、克制、戒斷等現象,並產生一種類似於酒 精、藥物、病態性賭博等現象的上癮行為,使成癮者在生活層面受到負面影響。 本研究所指的「網路成癮」係指學童在研究者編訂的「國小學童網路成癮 量表」中的「耐受性」、「強迫性」、「人際互動」等三個層面的反應情形, 量表得分越高,表示學童的網路成癮程度越高;反之,則表示其網路成癮程度 愈低。茲分別敘述上述三個層面如下:. (一) 耐受性 「耐受性」指的是隨著使用者網路經驗的增加,使用者必須透過更長的網 路使用時間或更刺激的網路使用內容,才能獲得滿足感。. (二) 強迫性 「強迫性」指的是一種難以控制的上網慾望,雖明瞭網路成癮所帶來的危 害,也曾多次努力要控制或停止網路的使用行為,但最終卻仍徒勞無功。. (三) 人際互動 「人際互動」是指因為上網而放棄或減少與他人的人際互動,如工作、休 閒娛樂等社交活動。 7.

(22)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本研究主要在探討高雄市國小學童社交技巧與網路成癮的現況,並分析社 交技巧與網路成癮之相關。茲就本研究之研究範圍與限制說明如下:. 一、研究範圍 依據本研究之研究目的、待答問題,茲分別說明本研究之研究範圍。. (一) 研究對象 本研究係以高雄市 105 學年度公立國民小學五、六年級普通班學生為研究 之母群體。其他地區之公、私立國民小學及各級學校或幼稚園學童,則不在本 研究之研究範圍內。. (二) 研究內容 本研究之研究內容,以問卷調查所蒐集的資料為主,主要是瞭解高雄市國 小學童社交技巧與網路成癮之現況與關係,最後針對研究結果提出結論與建 議。在社交技巧方面,研究者由文獻探討歸納整理出:「溝通表達」、「尊重 同理」、「自我監控」以及「主動行為」等四大研究層面;在網路成癮方面, 則是由「人際互動」、「強迫性」、「耐受性」等三個層面所組成。. 二、研究限制 本研究之研究限制,分為研究對象、研究方法及研究內容三個方面,茲分 述如下:. (一) 研究對象 本研究受限於人力、物力、時間及經費等因素之影響,故採取立意抽樣, 以高雄市國小五、六年級普通班學童為研究對象,研究結果僅推論至具有相同 條件之團體,但推論時仍必須要注意不同研究樣本有不同的時空背景與差異。 8.

(23) (二) 研究方法 本研究是以問卷調查法為主,運用統計技術分析,輔以研究者自編之「國 小學童社交技巧與網路成癮之調查問卷」 ,進行高雄市國小學童社交技巧與網路 成癮相關資料的蒐集。為了使所抽取的樣本更具代表性且同時兼顧經濟效益, 研究者先採取分層抽樣(Stratified Random Sampling) 再進行叢集抽樣(Cluster Sampling)以降低抽樣時所產生的誤差。 受試者在填答當下可能會因個人認知、身心狀況的不同而對問卷內容的詮 釋有所差異,或因外在環境的客觀因素,如受到社會的期許或心裡的防衛機制 所影響,而產生誤差。故研究者也特請各校的施測人員於施測前再次宣讀指導 語並協助孩子就有疑義之處加以說明,力求降低測量時所產生之不必要的誤差。. (三) 研究變項 影響國小學童社交技巧和網路成癮的因素相當多,本研究在歸納相關文獻 及考量研究目的之後,選取較具代表性的變項,擬從學童的性別、年級、出生 序、家庭結構、教養方式、學校規模、社經地位等七個背景變項,來探討國小 學童社交技巧及網路成癮之情形。其次,本研究各變項所設計的層面指標,可 能無法完全代表學童社交技巧以及網路成癮之內涵,因此本研究在分析和討論 時,僅以所述及之變項進行分類、解釋和說明。. 9.

(24) 10.

(25) 第二章. 文獻探討. 隨著科技不斷的進步,網際網路已逐漸成為現代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項重 要媒介。然社交技巧與人際互動特質,極有可能造成個人在網路世界中的各種正 負向的心理影響,而其中又以網路成癮的議題最為普遍,故研究者為釐清社交技 巧與網路成癮之間的關係,將針對此一關連性進行進一步的文獻探討。本章分為 三節進行論述:第一節探討社交技巧之相關理論;第二節探討網路成癮之理論基 礎;第三節分析社交技巧與網路成癮之相關研究,期藉由綜合文獻探討之所得以 形成本研究之架構。. 第一節. 社交技巧之理論基礎. 社交技巧的培養在特殊教育學界中並不少見,且學者專家們往往將社交技巧 的養成聚焦於智能障礙與自閉症兒童的身上。然而面對如此快速變遷的競爭環 境,社交技巧的養成不再應僅僅侷限於特殊教育學界,而是每位學童都應具備的 未來軟實力之一。蔡英文總統就曾提及跨文化的社交力、跨領域的學習力以及語 文溝通力是成就未來人才的三大核心能力。社交技巧的重要性自然不在話下。因 此,本節旨在探討社交技巧的相關理論與研究,包含社交技巧的定義、理論分析 以及社交技巧層面的建構。. 壹、社交技巧的定義 社交指的是社會中人與人的交際往來。社交技巧(social skills)顧名思義則是 指社會中人與人往來互動的精巧技能,又因其翻譯之故而有社會技巧、社交技能 等別名,然本研究以社交技巧稱之。 關於社交技巧的定義與內涵眾說紛紜,各家學者因其所依據的理論不同、切 入的觀點相異而有不同的定論。有的學者偏重認知層面,認為社交技巧包含可觀 察與不可觀察的認知元素,可觀察的認知元素為一種期望並決定下次互動該說什 麼或做什麼;不可觀察的認知元素為知覺他人的期望,並洞察其反應為何(Eisler 11.

(26) & Frederikeen, 1980),然而有的學者則側重於外顯的行為表現,將社交技巧定義 為一種透過人際互動情境或經由環境而引發的學習行為表現(Kelly, 1982),更有 學者認為社交技巧不應只著眼於具體可觀察的行為,而是應重視行為與潛藏於行 為背後的認知,Ladd 與 Mize(1983)就認為社交技巧應是將認知與行為元素組 織成一體,朝向被社會接納的社會性和人際性目標的行動,包括了不斷評估和修 正目標導向的認知技巧,及被社會文化所接納的行為表現。後期則有學者認為社 交技巧實是涵蓋外顯行為、認知、情感等三者交互影響的能力(Hundert, 1995)。 國內外學者針對社交技巧亦提出了許多不同的觀點及看法,茲將國內外學者 對社交技巧的定義整理如表 2-1。 表 2-1 國內外有關「社交技巧」的定義 研究者(年代) 李雅芬(2003). 社交技巧的定義 社交技巧就是在某個環境下,某些特別的情境中,個人能夠 表現出適宜的社會行為,或以適當的方式與策略和他人互動 的能力。而這些社交技巧主要是在學習過程中習得、維持與 改變的。. 殷惠美(2011). 社交技巧是可以經由學習而得的行為。社交技巧是在與人互 動的情境中,能以適當的方式和策略,和他人做有效的溝通 與互動,並且表現出正向的、合乎社會期待的行為。. 徐瑟筎(2008). 社交技巧是可以經由學習而得來的,在人際互動的特定情境 中,對自我與他人能加以感受與了解,有意識的計畫適當的 反應,並進而影響他人的口語或非口語的行為,獲得社會增 強和接受的正面反應。. 郭秀玲(2009). 社交技巧是一種人際互動的技巧,是一種後天習得的能力, 包括口語與非口語的行為,而不論是口語或非口語行為,均 應是依循社會規範、符合社會期待,並且是利人與利己的。. 陳芳媜(1998). 個體與社會環境互動時,感受到社會知覺、自我認同之認知 概念,以及在人際互動時所表現出的口語和非語言的行為反 應,包含人際扶持、社交認知、權威行為、溝通表達等方面。 12.

(27) 表 2-1 (續) 研究者(年代). 社交技巧的定義. 蔡佩君 (2005). 社交技巧不僅涵蓋維持與他人正向互動的能力,也包含達成 與他人互動的目的。社交技巧可以經由學習而獲得,具有社 交技巧的人能擁有良好適應環境之能力,並能籍由人與人的 溝通與協調避免與他人發生衝突。. 盧佳嘉(2007). 社交技巧簡單來說可說是一種轉換的能力,是人與社會互動 而習得的一系列策略。社交技巧運用自如將有助於獲得社會 增強與社會接受之正面的回應。. Argyle (1984). 社交技巧是人與人互動時,因應人際情境時所需的能力。. Cartledge. 社交技巧的意義除了與別人有良好的互動之外,還包括能夠 正確知覺別人的意圖或期望,或能夠洞察怎樣的反應最可能. & Milburn(1986). 影響他人的意見。 Mathur & Rutherford(1996). 社交技巧係指可被社會接納的行為型態,此技巧可幫助個人 獲得社會增強、接納,進而逃避負向情境的產生。. Merrell & Gimpel (1998). 社會行為包括正向與負向的行為,而社交技巧指有助於增進 人際互動的正向行為。.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綜合上述表 2-1 國內外學者對於社交技巧的看法可知,多數學者認為社交技 巧指的是個體在面對複雜的社會互動,對自我與他人能加以感受與了解,有意識 的計畫合適的反應,並以適當的方式和策略,包括口語與非口語的行為,和他人 做有效的溝通與協調,避免與他人發生衝突並表現出正向、利人利己且合乎社會 期待的行為。 本研究將「社交技巧」定義為個體為獲得社會增強與社會接受之正面回應而 不斷地評估及修正的一種行為、認知、情感交互作用的轉換能力,也是一種後天 習得表現於人際互動中的技巧。. 貳、社交技巧的理論基礎 人本心理學家 Maslow(1943)曾建立一個層級結構說明人類有五種心理需 求,其中之一便是歸屬與愛的需求 (belongingness and love needs) 。以此為基礎, Alderfer(1972)提出的 ERG 理論中亦提及人有人際關係良好互動的需求,亦即關 13.

(28) 係需要(Relatedness Needs)。社會心理學家 Schutz 更於 1958 年提出人際需求理 論,Schutz 認為,每一個個體在人際互動過程中,都有三種基本的需求,即情感 需求(affection) 、歸屬需求(inclusion)和控制需求(control) 。這三種基本的人 際需求決定了個體在人際交往中所採用的行為,以及如何描述、解釋和預測他人 之行為,社交技巧的理論發展也因此因運而生。本研究將從社會學的觀點切入, 分別以符號互動論、Goffman 的戲劇理論、Homans 的社會交換理論以及 Sullivan 的人際關係的人格論之觀點來予以說明。. 一、符號互動論(Symbolic Interactionism) 符號互動論又稱象徵互動論或形象互動論,指社會學及社會心理學中的一個 理論派別。特別強調人類在符號層次(包括語言及其他符號姿勢)的互動過程, 認為語言在人類心智、自我及社會的形成過程中占有重要地位,並主張人類只有 透過個人與社會間的符號互動才能成為完全的個人(方永泉,2000)。 方永泉(2000)整理符號互動論的幾位先驅人物及其相關理論觀點後提出: Mead是符號互動論中心理論的創始者,其學生Blumer則提出了「符號互動 論」的名稱,是該派理論中承先啟後的關鍵人物,Goffman則是當代最著名的符 號互動論者。 Mead認為個人行為必須在團體中瞭解。他將社會看成一種動態的實體,人 與社會均處在持續互動的過程,個人的語言、文字、姿態都直接或間接地影響社 會結構,而個人也不斷在修正並調整自我。經由自我的發展,個人才能成為社會 的一份子(陳奎憙,1991)。亦即Mead更為強調人類心智能力及語言的重要性,認 為自我與社會無法分開,因此個人的經驗必須從社會的觀點來理解,而社會則是 由持續的溝通、互動過程形成的,人的姿勢、語言、文字都具有直接或間接地影 響力。 Blumer則指出「符號互動」代表人類互動過程中最顯著特殊的特質,人們在 互動過程中並非完全依賴彼此行動而反應,而是依賴對彼此行動之定義的了解而 反應。 Goffman則專注於所謂的戲劇分析(dramaturgy),認為社會生活只是一系列 14.

(29) 類似舞臺演出的戲劇表演,著重探討社會生活中的小規模結構層次。 歸納而言,符號互動論所描述的是社會生活中動態的人際關係,強調個人在 互動的過程中會以象徵的符號來表達個人之想法與價值觀,並透過不斷的修正或 改變其意義與象徵符號的內涵以適應當時情境之所需,然而人類之所以能作上述 意義及象徵符號的修正,乃是因為人類亦具有與自我互動的能力,這種能力可以 使個體檢驗可能的行動過程,並評估其相對的利弊得失,然後再加以選擇。 從符號互動論我們可以得知藉由人與人之間的往來互動,人們可以逐漸從中 習得各種意義與象徵符號,不論是具體的文字表述或抽象的語言表達,亦或是象 徵性的物品等,皆可作為自我不斷修正與他人互動的行為表現基礎。在行為與互 動的過程中,人們也極有可能依其所處的社會情境不同或是對情境的詮釋相異, 而逐漸修正或改變其象徵符號的意義與內涵,進而習得社交技巧。. 二、Goffman的戲劇理論 Erving Goffman曾被譽為「20世紀最具影響力的美國社會學家」,Goffman (1959)的劇場理論屬象徵互動論的一支,其理論內涵主要陳述於《日常生活中 的自我表演》此書中,內容涵蓋表演、劇團、區域行爲、不協調角色、角色外的 交往、印象管理的藝術。由於此一理論過於龐雜,本研究僅就社交技巧所涉及的 人際互動,選擇比較有關且概念較具體者(表演、劇團及區域行為中的前台和後 台區域)進行論述: (一) 前台和後台區域 「前台」是一種以一般的、固定的形式使觀眾瞭解表演的情境,前台分為兩 個重要的方面:即布景與個人門面,布景為舞台上的各種表演設施,個人門面則 分為外表與舉止。「後台區域」則為前台區域提供了感情發洩的管道(呂瓊萱, 2005)。簡單來說,亦即學童在社會情境互動中,在人前呈現出情境合宜、符合 社會期待的行為表現,但在四下無人或獨處的時候便原形畢露。 (二) 自我表演 Goffman 把互動視為表演。Goffman(1959)認為為了讓表演能夠順利進行, 15.

(30) 通常可採用戲劇化、理想化以及神秘化等三種印象管理策略,茲分述如下: 1.戲劇化 Goffman(1959)提到個體為了讓自己的行為能夠受到他人的重視,常會在 與他人的互動過程中,清楚且明白的表達行為中所蘊含的潛藏意義,而戲劇化就 是將凸顯這些隱諱或不易使人察覺的符號。高宣揚(1998)指出表演者往往是互 動過程中達到效果的決定者,在互動行為中,會斟酌給予觀眾相當程度的實際形 象呈現。例如,裁判必須在短時間內明快的做出判決,而觀眾才會覺得裁判對自 己的判決有自信;又如企圖表現出認真的學童,必須表現出全神貫注的樣子。鄭 為元(1992)也談到戲劇化是一種誇張的手法,有如病患不需特別照顧,醫護人 員也要摸摸量量,讓病患感覺自己受到醫療照顧,這是期望符合觀眾所在乎的刻 板期望。因此,戲劇化即是表演者刻意的將某些代表性或核心的工作表徵,生動 且傳神的表現於外,進而符合觀賞者期待的具體行為表現。所以當學童清楚地知 道人際互動對象對其角色的期許時,會以更具體化的方式展示,以取得對方的認 同與讚許。 2.理想化 理想化的重要特徵就是掩飾,任何行業都有某種程度上的虛飾和偽裝,甚至 欺騙。表演者會將與理想自我及結果不相符合的行為、動機隱藏起來,並且建立 給觀眾理想化的想像。戲劇化與理想化之差別在於:前者是以動態,且以具體的 成果來塑造符合人際互動對象所期待的角色;後者則偏重於靜態的形象塑造(魏 惠美、陳翊偉、吳和堂,2013)。因此學童可能在人與人之間的互動中,藉由掩 飾一些不符合理想標準的行為,進而呈現出合乎社會期待的形象。 3.神秘化 神秘化就是在互動中對接觸進行限制並保持「社會距離」 (social distance)。 借助於觀眾的隔離,表演者就能確保觀看他的角色的觀眾,不會成為在另一情境 中觀看他另一種角色的觀眾,如此一來,便能夠使觀眾產生一種畏懼與崇敬的心 理,進而對表演者產生一種神秘的心理狀態。由於時空的距離化,常會造成陌生 感,而引起看的人更多的想像。這樣的目的是為防止與他人的接觸,使人們不至 16.

(31) 於與它產生熟悉的關係,而只能對他進行想像(陳惠玲,2002)。因此,神秘化 可以讓二個彼此陌生的人較容易接受彼此,保持適當的角色距離,能讓未來的互 動較為樂觀。 (三) 劇團 Goffman(1959)認為劇團即是接受同一規範準則,且相互合作的一群表演 者,通常可分為兩類,一為主宰互動的表演劇團,另一則為受到支配或表現較少 的觀眾劇團,而互動便是指這兩個劇團間的彼此對話。Goffman 認為為了能夠讓 劇團得以順利的展演,忠誠(loyalty) 、紀律(discipline)及周全(circumspection) 是三種必要性的防禦措施,茲分別敘述如下: 1.忠誠 忠誠是指成員有道德上的義務,來保護劇團的秘密,而秘密可分為:例如策 略性秘密(strategic secret)、內部秘密(inside secrets)、委託的秘密(entrusted secrets)。忠誠用以維持表演,成員間必須遵守共同的規範,所以不管是否因自 身利益或表演不周全,皆不能洩漏劇團的秘密(魏惠美、陳翊偉、吳和堂,2013)。 此一關係有點類似學童會發展小團體內高度的團結,避免在老師面前攻擊自己所 屬劇團內的朋友,也會避免與老師過從甚密,進而透露劇團的內部秘密。 2.紀律 紀律是演員沉浸於表演時仍能知覺自己的角色之能力,或是承諾實踐所扮演 角色應有的限制。紀律是為維持劇團的表演,表演者必須遵守紀律,恰如其分的 表現角色印象,避免無意的姿態及過失,進而能掩飾劇團同事的不恰當行為。甚 至在紀律的要求下,表演者會壓抑自己的情感傾向,堅持該有的表演現狀。總之, 紀律是要表演者表現出之行為恰如其分,甚至掩飾同台表演者之不當行為(魏惠 美、陳翊偉、吳和堂,2013)。 3.周全 Goffman 認為周全是表演者和配角所計畫和準備應急的措施,即為避免特殊 的狀況,劇團成員若能事先瞭解演出的戲碼,設計出最佳方案,以減少突發事件, 方能表演成功,例如選擇忠誠、守紀律的成員,並瞭解全體成員中有多大程度的 17.

(32) 忠誠與紀律;或是選擇溫順的觀眾,或提供觀眾相反的訊息,已使觀眾可能造成 的麻煩降到最小程度。周全是事先的計畫,並慎選同台表演者與觀眾,以使表演 成功(魏惠美、陳翊偉、吳和堂,2013)。 由Goffman的戲劇理論可知,不論是從區域行為中的情境合宜,到表演時的 戲劇化、理想化、神秘化,再到保護劇團的三項防衛性措施(defensive practices) , 都再再的顯示出人與人互動間所發展出來的一系列潛藏的社交技巧。此亦成為本 研究社交技巧研究架構之重要參考依據。. 三、Homans的社會交換理論 社會交換理論源起於美國1950年代未期,是社會學四大流派之一,它從微觀 的角度去探討人類的社會行為,運用行為主義之強化原則及經濟學之成本報酬觀 念來解釋人際互動之行為。哈佛大學的Homans是社會交換理論的創始者,他認 為人與人之間的社會互動,是一種理性的,會計算得失的資源交換, 「公平分配」 、 「互惠」是理論的主要規範及法則,公平分配係指成本與酬賞的平衡,即個人所 付出的成本或代價與所獲得的酬賞利益應是相等的,付出越多,酬賞也應越多, 酬賞包括具體的物品,也包括抽象的聲望、喜愛、協助、贊同等,其價值因人而 異;互惠規範則指個人在人際互動中所期望的禮尚往來 (施文玲,2006)。 在社會交換理論中有四大要點,分別為報酬與代價、評估結果、協調結果、 公平原則,茲分別探討如下(楊明君,2010): (一) 報酬與代價 報酬是指在人際關係中任何正面的結果,包括物質與非物質,像愛、服務、 物品、金錢、資訊和地位等。代價則是指得到負面的結果,例如:時間、精力、 衝突、焦慮和自我貶抑等。 (二) 評估結果 個體會考量在人際關係中是否對個人有益,藉由衡量報酬與代價兩者之間的 平衡,以評估人際關係是否繼續。 18.

(33) (三) 協調結果 個體之間會協調,協調後的結果可能產生的模式有三種。第一種是「雙贏」, 兩人付出的代價最小而獲得最大的報酬,使得彼此的關係更加鞏固;第二種是「雙 輸」,兩人付出的代價很大但獲得的報酬很少或沒有,若無法適當改善會使得關 係終止;第三種是「不對稱」,在關係中有一方覺得自己付出的代價多於報酬, 但對方所獲得的報酬大於付出,若雙方無改善的共識,也會使得關係破裂。 (四) 公平原則 個體希望所付出的代價能與獲得的報酬成正比,假如損失的利益過多個體會 感到憤怒;假如毫無付出只獲得利益,個體則會感到心有歉疚。這兩種情形都不 利於關係的發展。 由社會交換理論可知,學童在面對不同的社會互動情境中,極有可能會考量 報酬與代價、公平原則,並理性的衡量相對利益後採取評估結果、協調結果等行 為策略,進一步決定一段關係的維持或破滅。. 四、Sullivan的人際關係人格論 美國精神醫療學家 Sullivan(1953)曾提出「人際關係人格論」 (Interpersonal Theory of Personality),認為人無法脫離人際關係的社會情境而獨立存在,主張 人際關係是塑造人格發展與適應的重要因素。在個人與社會情境的互動中,形成 對自己及他人的社會知覺,這些個人主觀的知覺又會影響我們在因應人際衝突與 焦慮時,表現相當穩定的行為模式,構成所謂的自我動力系統。 Sullivan(1953)對其人際關係理論中曾先後提出過三個概念,認為把握這些概 念是了解他的理論的先決條件。這三個關鍵概念分別是: (一) 人類本質的社會性 個人出生後,就生活在一個複雜、變動的人際關係之中,這種人際關係就是 他的社會性。 (二) 焦慮 Sullivan 認為焦慮是人際關係中最具有決定作用的形成性影響因素,個體的 行為和動機由兩種內部的緊張狀態引起﹔ 19.

(34) 1.. 生理的需求 如饑渴、性等。滿足這些需求、緊張便能解除,個體也能獲得滿足。. 2.. 人際關係的安全受到威脅 如果焦慮性的緊張得以解除,個體便能獲得「人際安全」的體驗。. (三) 發展序列 個體必須達到某種能力的成熟,才能意識到外界環境中的種種人際關係並加 以應對,因此 Sullivan 將人格發展序列分為六個階段,然因本研究的研究對象係 屬國小兒童,故僅就六階段中的兒童期加以詳述。當兒童期的兒童與別人交往遇 到非難時,會開始調節自己的自我動力系統迎合外界的期望和評價,亦即昇華。 反之則會運用「分裂」 和「情緒性反應錯亂」兩種防禦功能。 由Sullivan的人際關係人格論可知,個體自出生就有人際安全的需求,缺乏 人際安全時會產生緊張和焦慮,而在因應此一狀況的同時,個體會隨即發展出一 系列相當穩定的行為模式,此即社交技巧。 綜合上述理論可知,社交技巧與個體內在的人際安全需求有著密切的關連 性,兒童在不同的發展層面,與人際的互動方式亦不同,兒童從自我中心逐漸導 向社會化的過程裡,會因不同的動機考量,有可能是報酬與代價、有可能是公平 原則、亦有可能是評估及協調結果後,進一步做出一段關係之維持與否的決定。 又社交技巧的習得並不是與生俱來的,除了Goffman戲劇理論中所提及的一系列 潛藏的社交技巧外,更需透過社會化的歷程,從中習得各種符號與象徵意義,不 斷地修正或改變其象徵符號的意義與內涵,進而習得社交技巧。. 參、社交技巧量表 關於社交技巧的測量,從觀察法、社會計量法、自陳量表再到問卷調查法, 實各有各的優點,然本研究為能更有效率且更全面的測量社交技巧,故採問卷調 查法的方式調查國小學童社交技巧的情形,並做近一步的探討,茲分析國內相關 的社交技巧測量工具如表2-2。 20.

(35) 表2-2 社交技巧量表之整理表 編訂者 量表 施測 (年代) 名稱 對象. 社交技巧層面. 量表題數 及其形式. 量表理論基礎 或參照來源. 王櫻芬 (1997). 兒童社 交技巧 量表. 國小 學童. 合作、正向肯定 、同理心、負向 肯定、自我控制. 共26題, 採Likert 四點量表. 修訂蔡麗芳(1992), 將三點量表改成四點 量表. 李雅芬 (2003). 兒童社 交技巧 量表. 國小 學童. 合作、肯定、同 理心、負向肯 定、自我控制. 共26 題 採Likert 四點量表. 修訂王櫻芬的「兒童社 交技巧量表」(學生用). 洪巧. 社交技. 國小. 人際扶持、社交. 共39題,. (2006). 巧量表. 學童. 認知、服從行為 、溝通表達. 採Likert 四點量表. 陳江水 社會技 (2003) 巧問卷. 國中 生. 同儕相關技巧、 成人相關技巧、 自我相關技巧. 共33題, 採Likert 五點量表. 參考Walker等(1998) 社會技巧的三類相關 技巧表 訪談國中老師和學生 ,兼顧國中實際狀況、 教師經驗、社會技巧理 論,並參酌社會技巧的 測量工具編制. 修改李坤崇、陳芳媜 (1998)社會技巧量表. 國中 生. 人際扶持、社交 認知、權威行為 、溝通表達. 共34 題 採Likert 四點量表. 青少 年. 適當的社會技巧 、攻擊、敵意、 自負與不合眾. 共44題, 採Likert 四點量表. 鄭夙雅 社會技 (2001) 巧量表. 國中 生. 適當的社會技巧 、不適當的社會 技巧(攻擊、敵 意、自負與不合 群). 共44題, 採Likert 四點量表. 參考黃德祥(2000) 引述的「Maston青少 年社會技巧評量表」, 及McFall(1982)與Van Hasselt(1979)的理論. 兒童社 交技巧. 國小. 合作、正向肯定 、同理心、負向. 共26題, 採Likert. 依據Gresham與Eillott (1990)的社交技巧評. 肯定、自我控制. 三點量表. 量系統修訂. 陳芳媜 社會技 (1998) 巧量表. 黃德祥 (1990). 蔡麗芳 (1992). 社會技 巧評量 表. 量表. 學童. 依據 Maston Ratatori Helsel(1983) 「Maston 青少年社會技巧評量 表」.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綜合上述社交技巧層面並參照其他學者之觀點可知,針對社交技巧的判斷準 則大多脫離不了「社交認知」、「人際扶持」、「溝通表達」(正/負向肯定)、「自我 21.

(36) 控制」、「同理心」、「合作」以及「服從」等層面。 考量到過往針對國小學童所設計的社交技巧量表並不多,且有些層面並不適 合本研究之研究對象,故研究者擬根據上述量表並參照社交技巧內涵之資料分析 後,再更進一步建構社交技巧之層面,以求本研究架構之完善。. 肆、社交技巧內涵及其建構層面 關於社交技巧的內涵眾說紛紜,各家學者因其所切入的觀點不同、而有不同 的定論。「社交技巧」既為一種後天習得表現於人際互動中的行為,那麼其所涵 蓋的內涵又有哪些呢? 國外學者Ronald E.和Riggio(1996)認為社交技巧的內涵應包括社交敏感 度:具有社交敏感度的人,可以很容易地察覺日常生活中人際往來的微妙互動關 係;社交控制力:是指在各種社交場合應對得體的能力,擁有高度社交控制力的 人,能夠依照不同的社交情境,調整自己應對進退的態度;社交表達力:條理清 楚的溝通訊息與平和穩重的溝通語調,是社交表達力的兩大要素。Spence(1983) 則更具體地指出社交技巧的內涵應具備社會參與:能使用口語或非口語行為參與 其他兒童的遊戲或談話;詢問及回答問題:與同儕互動時,能引起或給予有趣的、 積極的訊息;問候:在看到同伴或參與活動時,能運用正向的語言;參與/遊玩: 在共同的活動中,能與他人一起參與;親近:身體靠近其他兒童,眼睛能正視他 們;合作/分享:在遊戲或工作中,能合作並相互分享;情緒反應:互動時,保 持笑容,並以適當方式與他人接觸;讚美:同伴表現良好時,會予以祝賀及讚美。 針對社交技巧的內涵,國內學者蔡麗芳(1992)依據 Gresham 與 Eillott (1990)之「社交技巧評量系統」 (Social Skill Rating,SSRS)分析社交技巧量表 後得到四個因素:C 因素(coorperation):包括合作、遵守規範等行為;A 因素 (assertive):包括肯定行為、主動與同儕互動或表達對別人的好感;E 因素 (empathy) :即同理心表現;S 因素(self-control) :即控制自己的行為與負向情 緒。 由上可知,國內外學者針對社交技巧的內涵提出了許多不同的觀點及看法, 茲將其加以整理,呈現如表 2-3。 22.

(37) 表 2-3 國內外有關「社交技巧」的內涵 研究者(年代). 社交技巧的內涵. 洪 巧 (2006). 人際扶持、社交認知、服從行為、溝通表達。. 徐瑟筎(2008). 1.合作:指表現與他人相互關係的正向行為。 2.正向肯定:肯定是一種對他人心理上或精神上的支持,正向 肯定包括讚美他人、對他人主動表示善意與感謝之意、主動 邀請他人參與活動等。 3.同理心:是一種對他人感同身受、分享與了解他人感受與感 覺的能力,例如同學遇到開心的事,會為他覺得開心或願意 去傾聽他人的心情等。 4.負向肯定:當個體遇到不開心的事,能有禮貌的表達自己的 意見和看法、遇到困難時能請求他人的幫忙。 5.自我控制:當個體有負面情緒時,能以適當的方法表達。 1.語言技巧:與人溝通最直接的方式,就是語言的往來,包括 給予正向或負向的回饋、給予稱讚、問候致意、拒絕要求、 做適當請求、接受負向回饋、清楚陳述個人意見、解決問題、 交涉協商、會話、拒絕同儕壓力、說服、遵循指示等。 2.非語言技巧:與人溝通時,除了語言技巧直接表達外,非語 言技巧訊息也不容忽視,它往往有不同的功能,包括面部表 情、眼神接觸、注視、手勢、姿勢、空間移動或距離、身體 接觸、音量、說話流暢性、情緒語調、身體外貌等。 1.自我知覺 2.他人知覺(同理心) 3.表達要求與回應他人的要求 4.自我肯定(語言與非語言技巧) 5.問題解決。 1.語言內容成分:適當的要求(直接陳述意願,沒有對別人 壓迫或威脅)、拒絕他人(明確的表示出無法接受要求, 誠摯地提出拒絕的理由)、讚美他人(針對他人所說的或 所作所為,直接給予積極的情感)、給予負向回饋(清楚 的指出不滿或不贊同,但通常要表示應如何會有改善)、 同理心(表示瞭解對方,但不一定要接納對方)、要求回 饋(開放與誠實的要求別人表示他們所看到的)。 2.非語言內容成分:眼睛接觸(說話與聆聽時注意別人的眼 睛)、微笑(在言談中表示喜悅)、聲調(談話時聲調恰 到好處)、說話頻率(說話時沒有不當停頓或口頭禪)、 情緒語調(情緒的表達與聲調高低)。 3.動作與姿態成分:姿態(舒適的坐著或站著,身體放鬆)、 手勢(說話時適當的使用手臂,手勢與語言一致)、點頭 (當聆聽的時候,利用點頭來顯示有沒有支持別人說的 話)、面部表情(面部表情活潑,能和情緒與口語一致)。. 程紋貞( 1996). Bedell & Lennox (1997). Eisler & Frederikeen. (1980). 23.

(38) 表 2-3 (續). 研究者(年代) Gresham & Elliott (1990). 社交技巧的內涵 積極社交技巧包括合作、有主見、負責任、同理心和自我控制。. Gresham(1998). 社交技巧包括人際互動行為(溝通技巧、合作行為、遊戲行 為)、自我相關行為(表達情緒、自我控制、自我接納)以 及工作相關行為(參與行為、遵守指示、獨立工作)。 1.外顯行為系統:是在社交情境中可以觀察到的行為反應, McFall(1982) 可以是微觀下的注視、微笑,也可以是鉅觀下的求援行為、 施助行為、結交朋友行為、表達要求行為,行為的量(次 數和頻率)與質(正向、負向、合宜與否),都影響其後 果。 2.生理系統:指各種感官系統和自主神經控制的部分,如心 跳加快、手汗、臉紅等。 3.認知系統:指的是資訊處理系統,包括接收、知覺、闡釋 情境刺激(解碼過程)、搜尋選擇對策(決策過程)、輸 送決策訊息並執行和監控之。 1.口語能力(Verbal skill):兒童在交朋友的過程中,引 Rose(1983) 發交談、保持交談、結束交談的語言能力,是重要的社 交技巧,除此之外,亦包括口頭詢問、回答問題、提出要 求、敘述事件、讚美等。 2.非口語能力(Non-verbal skills):當兒童面對同儕時其 所表現的行為語言、身體姿態、手勢、注視、微笑、傾聽、 大方等。 3.增強(Reinforcement):有效的增強是促進同儕互動的重 要能力,包括輪流、合作、分享、安慰、助人等。 把社交技巧的內容分成三大部分: Trower,P., Bryant, 1.觀察技巧:能從外在環境獲得訊息,並瞭解訊息所涵蓋的 B. & Argyle, M. 意義,亦即一種知覺環境的能力。 (1978) 2.表現技巧:是把自己的想法表達出來的能力,包括聽別人 講話、非語言訊息的表現、問候別人、主動與人談話、給 予別人增強、肯定自己的意思等。 3.認知技巧:指有系統的處理外在環境的能力,包括如何籌 措計畫、如何解決問題等。 1.同儕相關技巧:如傾聽、問候、讚美他人、適當與異性交往, Walker, H. M., 表達憤怒與處理被拒絕、被攻擊和同儕壓力等情形。 Todis, B., Holmes, 2.成人相關技巧:如獲得成人注意、表示不同意見、符合成人 D. & Horton, G. 的要求、工作表現良好等。 (1988) 3.自我相關技巧:如對自己有信心、有組織性的運用自我控制、 增進個體成熟、負責任和控制情緒等。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24.

(39) 綜合上述表 2-3 國內外學者對於社交技巧內涵的看法可知,社交技巧內涵不 外乎「社交認知」、「人際扶持」、「溝通表達」(語言/非語言)、「自我控制」等層 面。然考量本研究之研究對象為國小學童,且為求量表為能更符合本研究主題所 涵蓋之內涵,茲將上述學者之觀點整理如表 2-4。 表 2-4 社交技巧的研究層面分析 學者(年代). 穿著. 訊息. 溝通. 主動. 尊重 合作. 服從. 問題 自我. 打扮. 覺知. 表達. 行為. 同理 參與. 守規. 解決 監控. ˇ. ˇ. ˇ. ˇ. ˇ. ˇ. ˇ. ˇ. ˇ. Rose(1983). ˇ. ˇ. ˇ. ˇ. Spence (1983). ˇ. ˇ. ˇ. ˇ. ˇ. Trower,P., Bryant, B. & Argyle, M. (1978) Eisler & Frederikeen (1980) McFall(1982). Walker, H. M., Todis, B., Holmes, D. & Horton, G. (1988) Gresham & Elliott(1990). 程紋貞(1996). Ronald E. & Riggio(1996) Bedell& Lennox (1997) Gresham (1998). ˇ. 洪 巧(2006). ˇ. ˇ. ˇ. ˇ. ˇ. ˇ. ˇ. ˇ. ˇ. 徐瑟筎(2008). 合 計. 2. ˇ. ˇ. 11. 13. ˇ ˇ. ˇ. ˇ. ˇ. ˇ. ˇ. ˇ ˇ. ˇ. ˇ. ˇ ˇ ˇ. 8.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25. ˇ. ˇ. ˇ ˇ. ˇ. ˇ. ˇ. ˇ. ˇ. ˇ. ˇ. 蔡麗芳(1992). ˇ. ˇ. ˇ. ˇ. ˇ. ˇ. ˇ. ˇ ˇ. ˇ. 8. 7. ˇ 4. 3. 10.

(40) 分析國內外學者對社交技巧意涵之觀點後,發現社交技巧的層面其實相當多 元,但有些層面如成人相關技巧,便不適用於國小學童。因此在實際運用時,仍 需視研究的對象、方法、情境及主題做進一步的調整。 研究者歸納這些層面所代表的意涵,並稍加修改其名稱後,發現「訊息覺知」 「溝通表達」、「主動行為」、「尊重同理」以及「自我監控」等層面為最多的 研究層面。因此,研究者考量本研究的研究對象及研究主題的適切性,並參酌教 學實務經驗、社交技巧的理論與文獻和上述的社交技巧量表後,歸結出本研究的 四大研究架構層面,茲分別詳述如下。. 一、 溝通表達 「溝通表達」是指學童能運用正、負向的語言和非語言技巧如聲音、表情、 眼神或肢體等適當的表達自己的感受與需求。. 二、 主動行為 「主動行為」是指學童在社會情境互動中,自動自發地驅使自己進行社交行 為,包括主動問候和關懷別人、主動邀約並與人談話、主動表示友好以及結交朋 友,亦涵蓋主動參與與分享和主動協助等行為表現。. 三、 尊重同理 「尊重同理」是指學童透過知覺外在對象的感受,而產生感同身受的情緒。 例如能開心對方的開心,難過對方的難過,試著傾聽他情緒當下的心聲,並適切 表達自己的感受與想法,進而變化其行為。. 四、 自我監控 「自我監控」是指學童能夠有系統的依照不同的社交情境,調整自己的穿著 打扮及應對進退的態度,選擇有效的對策(社交技巧)做最好的表現,並對社交 的結果進行監控與調整。具體行為表現如在衝突情境中忍讓,懂得控制自己的負 面情緒並以冷靜的態度處理事情、同學有不好的表現時能不予以理會等。 26.

(41) 第二節. 網路成癮之理論基礎. 正所謂河有兩岸、事有兩面,在現今 21 世紀,網路無疑是現代人生活中不 可或缺的重要媒介,它雖使我們的生活更加的便捷,卻也著實帶來了許多惱人的 困擾與問題,而其中最受矚目的議題便是網路成癮了。本節旨在探討網路成癮的 相關理論基礎,首先說明網路成癮的意涵,其次說明網路成癮的類型,接著探究 網路成癮的成因與模式,最後再探討與網路成癮相關的界定標準及其建構層面。. 壹、網路成癮的定義 網路成癮(Internet Addiction)一詞,最早是由美國精神科醫師 Ivan Goldberg 於 1996 年所提出,又被稱之為「網際網路成癮失調症」(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 IAD)。Goldberg(1996)認為網路成癮乃是由於過度使用網路而造成的一種個人行 為性成癮的失序行為,進而對學業、家庭、工作各方面造成影響,並使其生理、 心理及社會功能減弱。 Young(1996a)則進一步發表了第一篇關於網路成癮的實徵性研究論文 「網 路成癮:出現新的障礙(Internet Addiction: The Emergence of a New Disorder)」 ,他 認為網路成癮是一種屬於衝動-控制失常行為,屬於心理上的成癮,而非生理上 的成癮。Young(1996b)更指出網路成癮者之行為與病態性賭博者具有類似之處, 過度使用網路者將會在工作、人際關係等日常生活的管理上出現混亂的現象,因 而使用「病態性網路使用」這個詞彙來代表成癮性網路使用行為。 在 Young 之後,全世界各個領域的學者紛紛投入網路成癮的相關學術研究, 也使得社會大眾逐漸重視此一議題。自此之後各家學說盡出,百家爭鳴。國內外 學者對網路成癮的定義不盡相同,茲整理各家論述如表 2-5:. 27.

(42) 表 2-5 國內外學者對「網路成癮」的定義 研究者(年代) 王智弘(2008). 吳清山、林天祐 (2001). 網路成癮定義 網路成癮是指重度網路使用的當事人在網路使用上,出現了 以下現象: (一)強迫性:不能克制上網的衝動, (二)戒斷 性:不能上網時出現了身心症狀,(三)耐受性:上網的慾 望越來越不能滿足,所需上網時間越來越長,(四)生活相 關問題:比如在 1.人際問題;2.健康問題;3.時間管理問題 上都因為網路的過度使用而受到了負面的影響。 是指網路使用者過度沉迷於網際網路,所形成的一種上癮行 為,有如沉溺於藥物、酒精、賭博般,片刻離開就渾身感覺 不舒服。. 周榮 (1997). 由重複的對於網路的使用所導致的一種慢性或週期性的著 迷狀態,並帶來難以抗拒的再度使用之慾望。同時並會產生 想要增加使用時間的張力與忍耐、克制、退縮等現象,對於 上網所帶來的快感會一直有心理與生理上的依賴。. 柯志鴻. 網路成癮乃是由於個人內在需求而引發上網動機,上網的愉. (2003). 快經驗形成情緒解決的制約反應。 網路成癮是指使用網路時,精神較為振奮,渴求能有更多時 間留在網路上且難以脫離。隨著網路使用經驗的增加,當事 者必須透過更多的網路內容或更長的上網時間才能得到相 當於原先所得到的上網樂趣之滿足程度。當被迫離開電腦時 也較容易出現受挫的情緒反應,例如情緒低落、生氣、空虛 感等,或者是注意力不集中、心神不寧、坐立不安等反應。. 陳淑惠等 (2003). 游森期(2001) Beard 和 Wolf (2001). Griffiths(1998). 由於過度使用網路,而對於網路產生心理依賴的一種衝動控 制失序行為,並伴隨和上網有關的耐受、戒斷、否定、強迫 性行為,以及生活相關問題。 網路成癮為使用網路導致在日常生活中適應上產生問題,這 些問題包括心理、社會、學校與工作等。他們亦認為網路成 癮不像其他藥物濫用的成癮行為一般,具有生理戒斷反應所 以將其與藥物濫用的成癮行為定義一致並不恰當。 是一種「科技成癮」(technology addiction),亦即一種人機互 動的歷程,屬於行為性成癮且不涉及物質攝取。. Rotunda、 Kass、Sutton與. 網路相關的障礙乃是基於使用者專心致力於網路,即消極行. Leon (2003). 網路的頻率為病理或上癮的潛在可能,乃是忽略了行為關聯. 為的後果而非使用頻率,Rotunda 等人亦指出假設過度使用 脈絡與氣質因素。. 資料來源:研究者整理 28.

(43) 綜合以上學者對網路成癮的定義,本研究將「網路成癮」定義為個體因過度 使用網路而產生的一種行為性成癮的衝動-控制失常行為,致使其產生心理上的 依賴且持續不斷的想增加網路使用時間,通常會伴隨著強迫性、耐受性、克制、 戒斷等現象,並產生一種類似於酒精、藥物、病態性賭博等現象的上癮行為,使 成癮者在生活層面受到負面影響。. 貳、網路成癮的類型 近幾年來網路成癮在教育界、學術界以及社會大眾的持續關注與探討下,此 議題的各個面向也逐漸的為世人所揭露,茲將國內外學者的見解分述如下: Suler (1996)概略的將網路成癮分為社會型的網路成癮使用者和非社會型的 網路成癮使用者。社會型的網路成癮使用者通常使用網路作為與他人進行人際互 動的工具。透過網路,使用者不需要完全的呈現真實的自我,但又可以與社會連 結、與社會互動,這種虛擬的人際關係可以滿足此類型網路成癮者被愛及被認同 的需求;非社會型的網路成癮使用者則不透過網路空間進行人際互動,避免人際 關係混亂(interpersonal chaos),他們通常沈溺於個人的電玩、資訊的蒐集或探 索,乃是為了逃避生活中的不足,其中不足之處亦可能涵蓋自我認同、自尊及自 我價值。 Davis (2001)將過度使用網路的行為稱為「病態網路使用」(Pathological Internet Use, PIU),並將病態網路使用定義為「特定型」和「廣義型」兩種類型。 特定病態網路使用(Specific pathological Internet use)乃指個體依賴特定功能的網 路,包括過度使用或濫用線上色情服務、線上拍賣、線上股票交易,以及線上賭 博等;廣義型病態網路使用(Generalized pathological Internet use)指一般、多面向 的網路過度使用,包括花費時間閒逛在沒有具體目標的網頁上、線上聊天、依賴 E-mail 等。 Young(1999)將網路成癮問題的類型依網路的使用內容加以區分為網路性成 癮(Cybersexual addiction)、網路關係成癮(Cyber-relationship addiction)、網路強迫 29.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Part 2 To provide suggestions on improving the design of the writing tasks based on the learning outcomes articulated in the LPF to enhance writing skills and foster

0 allow students sufficient time to gain confidence and the skills of studying in English, allow time for students to get through the language barrier, by going through

A spiral curriculum whose structure allows for topics or skills to be revisited and repeated, each time in more detail or depth as the learner gains in knowledge, skills,

A majority of the secondary schools adopted project learning to develop students’ language development strategies and generic skills but this was only evident in a small number of

• A teaching strategy to conduct with young learners who have acquired some skills and strategies in reading, through shared reading and supported reading.. • A good

To explore different e-learning resources and strategies that can be used to successfully develop the language skills of students with special educational needs in the

Explore different e-learning resources and strategies that can be used to successfully develop the language skills of students with special educational needs in the..

Access - ICT skills: the technical skills needed to use digital technologies and social media. -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