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社會參與的界定、內涵及其相關因素之探討

第二章 文獻查證

第一節 社會參與的界定、內涵及其相關因素之探討

參與的意義,然後探討中高齡者社會參與的內涵及其相關理論,最後再 討論中高齡者社會參與社會人口學變項關係之探討。

壹、社會參與的意義

社會參與是由社會(social)及參與(participation)所組合而成之語 詞,「社會」是指某一階級或某些範圍的人所形成之集合體,其組成份 子具有一定關係,由此之關係,彼此合作而達到一定的目的。而社會中 的成員積極參與社會活動,不僅能豐富個人的生活,促進自我之實現外,

更能增進社會的進步與和諧。「參與」這個名詞原屬於政治學上的用詞,

以鉅觀的觀點來看,意指公民意識之覺醒,及公部門有關權力或資源的 分配,加入公眾事務的政策制定、執行、管理、及評鑑,進而發揮民主 精神,增進社會公平與正義實現及人民生活福祉(李春梅,1999)。人

12

是屬於社會群居動物,一切生活所需皆依賴他人與相互協助。因此,社 會中之成員積極參與社會活動,不僅能豐富個人的生活,亦能促進自我 之實現,更能增進社會安定與祥和。

然而,國內外學者有不同的說法,楊國樞(1978)將「參與」之詞 定義為一個人在團體中,投入個人思想、行為及其他資源,促使團體受 到影響,因而產生某種預期結果之活動。「參與」經常被冠上其他名詞,

諸如民眾參與、教育參與、活動參與、文化參與、社會參與及宗教參與 等等。以下表2-1為研究者將國內外學者及其相關研究,對社會參與之定 義歸納彚整說明。

13

14

人具有參與社會之機會與權利,貢獻自己所擁有的資源,分享社會中之 資源,增進社會互動機會,進而追求自我成長。

貳、社會參與的內涵

有關社會參與的內涵,茲就學者所提出之觀點及相關研究,分別探 討及說明如下:

中高齡者之社會參與,可包括教育的參與、志工的參與、宗教的參 與、政治的參與、組織的參與等,及其他社會活動的參與(教育部,2006;

張怡,2003);亦可分為自願與慈善工作、培訓課程、體育與社會俱樂 部,宗教組織和政治與社會組織(Sirven&Debrand, 2008),不同種類的 參與有不同之功能。

社會參與可分為正式和非正式之面向:正式之社會參與,包含出席 預先規劃的團體集會或義務團體,且在其中有社會接觸的層面,如宗教 服務、俱樂部及自願性工作等;非正式的社會參與,則包括更多簡單之 社會接觸,如拜訪或電話聯繫朋友,或自行外出參與社會等(Watson &

Britton, 2008)。

Rowe 與 Kahn(1997)在成功老化(successful aging)之定義,提到 老年人需要活動的參與,包含良好之身體及認知功能、且沒有疾病。因 此,社會參與是成功老化不可缺少的部分,而隨著年代的不同,國內、

外學者對社會參與有某些程度上的差異界定,Bassuk、Glass 與 Berkman

15

(1999)認為,老年人維持與社會聯繫、高度參與社會活動,可預防認 知功能之衰退。且將社會參與分為配偶存在、每月至少和三個親友視覺 上之接觸、每年至少與十個親友非視覺上之接觸、每月至少參與一次宗 教性活動、參與其他組織性之團體活動、定期參與社會活動;Bukov、

Maas 與 Lampert(2002)認為社會參與是一種個人與他人分享資源之行 為,包括:集體性社會參與、生產力社會參與、政策性參與;Wang 等人

(2002)將社會及休閒活動分為精神性活動、身體性活動、社會性活動、

生產力活動、娛樂性活動;Utz 等人(2002)界定社會參與為與配偶以外 的人之社會互動,包含正式(參與會議、宗教活動、志願服務、)與非 正式(與朋友交往、電話聯絡)之社會角色;Takeyachi 等人(2003)則 表示社會參與分為社會活動與社會整合,社會活動包含運動、旅遊、社 團、志願性服務、進修等;社會整合意指與社會有所關聯,包含同住家 人人數、親密友人、與鄰居人際關係、社區活動、參與頻率等。

國內學者之見解,如林松齡(1983)將社會參與界定為個體與家庭 以外之人際關係及社團參與;江亮演(1988)則認為社會參與可透過個 體對社團的參與、鄰居往來、親友關係及老人興趣等面向加以測量;萬 育維(1993)的研究分類方式,將社會參與分為五大類型,分別為休閒 旅遊、宗教活動、志願服務、進修學習與政治參與。曾中明(1993)認 為社會參與涵蓋層面甚廣,包括: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及教育等公

16

共事務層面。其中提到社區參與可分為五種類型,分別為休閒活動、宗 教活動、志願服務、進修研習與政治參與。黃國彥、詹火生(1994)對 老人社會參與之界定,可分為兩種:一種為有酬的工作,另一種為無酬 的志願性服務工作。李瑞金(1995)指出老人的社會參與可分為:志願 性服務工作及文康休閒活動等。呂寶靜(1996)將高齡者社會參與分為:

休閒活動、社會(志願)服務、進修學習等。林珠茹(2002)界定老人 的社區參與,在定義上為一個動態概念和有組織的行動,有組織的行動 投入社區活動,而社區類型有獨特性之形式、內涵和目標。張怡(2003)

認為社會參與定義為老人透過參與社會的機會與權利的擁有,以動態的 概念和行動,有組織地投入社會上各類型的活動形式。鄭喜文(2005)

更明確指出社會參與是影響老年人生理、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透過人 際間之接觸,個體可以維持社會身份,獲得情緒上的支持、物質上的協 助以及與社會接觸之相關訊息。

從上述不同學者對社會參與內涵之論述,綜括而言,社會參與包括 社團參與、鄰居往來、老人興趣、親友關係、宗教活動、休閒旅遊、進 修學習、志願服務、政治參與、有酬的工作、無酬的志願性服務工作等 類別。

參、社會參與之相關理論

在老人社會參與相關的理論中,可分為消極層面與積極層面。在消

17

極層面,如最早先的「撤退理論」,其主要論點強調社會必須淘汰失去 功能者,認為老年人退休之後,就應該從社會機制中撤退下來,讓年輕 人取代老年人成為社會之主流份子。在積極層面,有活動理論、持續理 論、次文化理論、需求與滿足理論及替代理論等。以下就有關社會參與 之理論逐一闡述說明如下:

(一)活動理論

「活動理論activity theory」認為老年人在老年期生活最為成功方面,

是在於他們全面參與日常生活之社會活動,保持經常忙碌的生活。李宗 派(2007)認為活動理論,企圖解釋個人對於老年之變化如何適應,例 如:退休、衰弱的身體、慢性疾病及角色的損失等,且主張老年是中年 期之延長,個體在社會中的角色並不會因老化而減少,只要個人在生理、

心理上有能力,仍然可以執行其角色與任務。

活動理論定義為:「老年人所參與的非正式角色越多,便越能降低 因老化而喪失許多義務性角色後的沮喪」。江亮演(1988)指出活動理 論,是假定當人們進入晚年只要保持活動,持續著中年時期的活動水平 和期望,便可以維持社會及心理上之適應,而此派觀點又稱為「社會參 與理論Social Engagement Theory」。Kotwal和Prabhakar(2009)指出,

活動理論之基本前題,是持續活動能促進身心健康及性生活滿足。具有 較高活動力的老年人,有較好之生活滿意度及較佳之問題因應能力。個

18

體在晚年保持參與社會活動之最佳狀況,則能帶來生活上的滿足。

因此,自我概念產生適應上的問題,且社會不認為此老年人族群是 完全參與之成員,導致老年人與社會活動漸行漸遠,被迫處於不活動的 狀態,可稱為一種「無角色的角色roleless role」(Burges, 1960);(李 宗派,2004)指出老年人可藉由非正式之角色扮演,以取代因老化所喪 失之義務性角色,由新的角色取代失去的角色(林麗惠,2002),且許 多高齡者對「無角色的角色」之恐懼,期待能夠持續角色扮演的渴望(許 坋妃,1997)。Knapp(1977)提出:活動的參與能強化個人之角色認同,

進而提升生活的滿意程度。因此,要使老年人調適晚年生活,並維護老 人社會關係,應協助老年人持續參與社會活動。

(二)次文化理論

「次文化理論subcultural theory」是由Rose(1965)所提出的「老人 次文化理論」。老人次文化理論認為社會將老人與主流社會劃定一道明 顯的人為界線,老人因為年齡相似而連結,逐漸於社會中隨年齡而形成 次文化,進而促成老年團體意識的產生。根據老人次文化理論,中高齡 者退休後參與社會團體之活動,可以增進彼此間的聯繫與支持,在老人 的次團體中,老年人有共同的語言、相近的年齡及身心的發展。透過老 人團體之彼此互動與學習,形成另一個新的支持網絡,可提升其生活品 質及自我概念。老年人口逐漸成長,造成老年人為非老年全體所刻意忽

19

視的族群,老年人增加其與退休老年人互動的機會,因而,形成老年之 次文化體系(引自Matras, 1990)。

次文化的產生可能與宗教信仰、族群、地域等因素有關,因此,由 於成員之間性質相近,彼此間互相協助、扶持,並分享經驗、心情及尋 求解決問題的方法。Turner(1992)認為,老人透過協助他人,如:以社 會參與活動,來建立自己的地位。中高齡者參與社會性的活動,透過彼 此間的服務過程,支持網絡缺少者,將獲得同儕的安慰與支持,此種基 於彼此相同的特質與志趣,所形成的次文化體系,在相互的認同與支持 互動模式下,增進自我肯定與精神生活之滿足。

(三)交換理論

「交換理論exchange theory」強調社會關係是一連串的社會交換,當 社會行動者認定行為所帶來的獎賞勝過付出之成本時,行為才會繼續(呂 寶靜,1999)。社會交換是綜合社會行為科學與經濟學為基礎的理論,

「交換理論exchange theory」強調社會關係是一連串的社會交換,當 社會行動者認定行為所帶來的獎賞勝過付出之成本時,行為才會繼續(呂 寶靜,1999)。社會交換是綜合社會行為科學與經濟學為基礎的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