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中高齡者社會參與、憂鬱症狀對活躍老化整體預測力之探討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第四節 中高齡者社會參與、憂鬱症狀對活躍老化整體預測力之探討

+

+

圖 4-1 中高齡者「社會參與頻率」、「社會參與」、「憂鬱症狀」與「活 躍老化」之關係模式圖

第四節 中高齡者社會參與、憂鬱症狀對活躍老化整體預測力之 探討

本研究為能瞭解中高齡者社會參與、憂鬱症狀對活躍老化整體之預 測力,分別將社會人口變項、社會參與、憂鬱症狀作為自變項,研究參 與者活躍老化作為依變項,進行複廻歸分析。為瞭解社會人口變項、社 會參與、憂鬱症狀對中高齡者活躍老化之影響,在個人背景變項中,性 別、年齡、教育程度、婚姻狀況、健康狀況、工作狀況、退休時間、居 住狀況、家人支持參與社會活動及經濟狀況等,將類別變項轉化成虛擬 變項(dummy variable),設定為教育程度(高中職以下、大專以上)、婚 姻狀況(無偶、有偶)、健康狀況(普通、好)、工作狀況(無工作、有 工作)、工作狀況-退休時間(10 年以下、10 年以上)、居住狀況(無與他

活躍老化

.507**

-.316** .291**

社會參與頻率

社會參與程度

憂鬱症狀

90

人同住、有與他人同住)、家人對參與社會活動的支持度(無意見、支持)、 經濟狀況(不充裕、充裕)等共 8 個虛擬變項。再將包含性別、年齡及 上述 8 個虛擬變項與社會參與頻率總分、社會參與程度總分、憂鬱症狀 總分等 13 個變項視為自變項,活躍老化總分為依變項,以逐步廻歸法分 析,分析結果如表 4-14。

在進行逐步回歸分析前,為了瞭解自變項間是否具有共線性關係,

乃進行共線性診斷,結果如表 4-17 所示,根據 Kleinbaum, Kupper & Muller 等人(1988)所提出之共線性建議之原則,容忍度(Tolerance) 小於 0.25 與膨脹係數(VIF)大於 10 的情況下則表示有共線性之關係。結果發現 自變項之容忍度介於 0.670~0.896 之間,皆大於 0.25,而膨脹係數(VIF) 則介於 1.116~1.493 之間,皆小於 10。因此,本模式不具有共線性關係,

得以進行逐步迴歸分析。

91 35.4%( R2=0.354),且達顯著水準(F=5.987***,P<0.001);Model 4 中 同時投入社會參與頻率、社會參與及憂鬱症狀構面,則控制變項、社會 參與頻率、社會參與及憂鬱症狀對活躍老化的解釋力為 40.9%( R2=0.409),

且達顯著水準(F=6.908***,P<0.001)。由此可知,Model 4 的解釋力最

92

高,故 Model 4 可以作為中高齡者社會參與頻率、社會參與、憂鬱症狀對 活躍老化整體之預測力的最佳模式,也就是說,若要對中高齡者預測社 會參與頻率、社會參與、憂鬱症狀對活躍老化之整體解釋力,社會參與 頻率、社會參與、憂鬱症狀可以作為測量活躍老化的構面。

但嚴格來說,雖然 Model4 的解釋力最高,但各變項的預測能力:社 會參與程度(β=.312***,P<0.001)的預測能力最大,憂鬱症狀(β=-.254**,

P<0.01)次之,社會參與頻率(β=.147)最小。但因社會參與頻率控制構 面未達顯著,因此,比照 Model 3 的分析結果來看,即以社會參與頻率及 社會參與程度兩個構面預測活躍老化,其解釋能力為 35.4%,其中社會 參與程度(β=.333***,P<0.001)的預測能力最大,且皆達顯著水準,社 會參與頻率(β=.0123)次之,未達顯著水準(p<.05)。由此可知,以 Model3 探討中高齡者預測社會參與頻率、社會參與程度對活躍老化的現 象,其結果與 Model4 的結果並無明顯差異。

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