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三節 社會連結對偏差行為之影響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4

然而,在眾多研究指出,偏差行為隨著年紀遞增之際,仍有一些研究持中立 的意見,謝忠榥(2004)、葉士如(2009)的研究均指出,偏差行為不受年級的 影響,陳志銘(2008)的研究則較特別,他發現在輕度、重度偏差行為年級並無 顯著影響,然而在中度偏差行為,則是二年級高於三級。

Tolan(1988)研究指出,偏差行為的高峰期是15-17歲之間,從邏輯上來看,

偏差行為從國一到國三,理論上是會逐漸增加,但是國內的文獻,其結論仍有少 許歧義,其原因本研究猜測可能是出在對偏差行為的測量並不一致;另外,張秋 桂(2002)研究指出,國中生偏差行為的變異是不同質的,這無疑的暗示著潛在 成長模式中,變異數擴大效應可能存在,值得後續研究者的關注。

結合上述縱貫性研究與年級之探索,本研究假設偏差行為可能呈現馬太效 應,易言之,隨著年級的增長,偏差行為的變異量逐漸增大;當然,其結果是否 如此,則須經過統計方能證明。

第三節 社會連結對偏差行為之影響

本研究在探討社會控制、自我控制理論、關鍵期理論在偏差行為潛在成長模 式之運用;由於社會連結(如父母、師長、同儕)的潛在成長模式對偏差行為潛 在成長模式影響之文獻較少。因此,本研究乃先蒐集父母、學校、同儕、教育抱 負、學業成就對偏差行為影響之文獻,雖然這方面的文獻不代表所要驗證的理 論,但卻指出可能的相關。

壹、親子關係對偏差行為之影響

家庭是個體出生面對的第一個群體,亦是社會化的重要場所,對一個人的影 響不言而喻。而對親子關係的探討,通常由兩方面著手,一個是家庭的結構如社 經地位、單親與否,另一種則是從管教切入。茲就這兩者,分述如下。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5

就家庭背景變項而言,林青瑩(1999)、侯崇文(2001)、陳羿足(2000)皆 指出,家庭結構不完全是造成偏差行為之因素;曾淑萍(2000)則認為,偷竊與 家庭較低的社經地位有關;然而如此的論述並非說明家庭因素的必然性,反而是 有更多的研究指出,父母親的職業、社經地位影響管教行為(金炫泰,2010;楊 騏嘉,2007;黃嘉惠,2010;蘇建文,1998);易言之,家庭結構只是間接因素,

它受父母管教態度所調控(侯崇文,2001;陳羿足,2000)。

另外,眾多的研究指出,親子關係確實會影響到子女的偏差行為,親子關係 愈佳,愈不易有偏差行為(林青瑩,1999;侯崇文,2001;張曾淑萍,2000;陳 羿足,2000;周美智,2001;惠君,2002)。同樣的在管教上亦是如此,開明權 威的管教方式確實助於減少偏差行為,而忽視冷漠則會增加偏差行為的平均數

(許憶真,2004);而開明權威在Martin和Maccoby(1983)的雙向度理論中指的 是「高反應,高要求」而忽視冷漠指的是「低反應,低要求」,這無疑再度符應 對子女投入的關心確實有助於減少偏差行為。

國外的學者亦有類似之研究。Johnson(1990)研究指出,父母的關懷程度越 高,子女愈不易受同儕負面價值影響,且和學校互動愈佳,犯罪、偏差行為愈少。

Barnes(1992)以紐約及巴費羅的青少年為研究對象,探索家庭因素與酗酒之關 係。結果發現,與同儕之相處能預測與父母之相處情況、酗酒、偏差行為,且父 母支持與監督與青少年偏差行為有關聯。Lobitz與Johnson(1975)以實驗法進行探 究,則發現身教確實與偏差行為有關,良好的管教確實有助於減少偏差行為。

綜上所述,可以發現家庭中的親子關係包括溝通、衝突、親密和信賴確實會 對偏差行為造成影響。良好的親子關係有助於減少偏差行為,唯親子關係、同儕 關係對偏差行為何者影響較大,仍有待尚確。

貳、學校依附感對偏差行為之影響

本研究依理論架構,理論上應探討父母、師長、同儕對偏差行為潛在成長模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6

式之影響,然而受限於有關於教師之問題在四波中不一致,且多為教學問題,因 此,乃改探究學校依附感偏差行為潛在成長之影響。

必須指出的是,本研究雖然採用學校依附感,但實際上,學校依附感與師生 關係具有高度的相關性。劉盈芳(2011)運用 TEPS 研究指出,教師正面與負面 的支持會影響學生對學校的依附感,這種情況隨著國一升上國三更加明顯。因 此,學校依附感固然不能全然反應教師支持,但卻與教師支持高度相關。同樣的,

Kempf(1993)統計了 1970~199 年 1 的 71 個驗證社會控制理論的研究,依 Hirschi 理論,其要驗證之測量變項應為師生關係,不過仍有 29 個是驗證學校依附感,

這無疑證明了師生關係與學校依附感密切之關聯(張楓明,2006)。

而回顧早期的研究,楊國樞(1986)、李旻陽(1994)認為師生互動良好,

則學生就愈不易有偏差行為;侯崇文(1996)認為,老師對學生的生活愈瞭解,

可減少青少年的偏差行為。

蘇素美(1989)以高雄市國二學生為研究對象,探討學校環境知覺對偏差行 為之影響。在學校環境知覺上,其測量變項包含參與、資源的多樣性、親密;後 者則包含攻擊行為、間接異性行為、不當財務行為、違規犯過行為、直接異性行 為及濫用藥物。研究結果證實,認為學校環境愈不親密,其偏差行為越多;知覺 資源未多樣化、資源愈少及對整理學校環境不滿意,其偏差行為亦愈多。

另一方面,馮莉雅(1997)從反面指出同樣的結果,研究指出,當青少年不 喜愛學校,不在意教師之觀感,就會認為學校管教不當,並因此增加犯罪、偏差 行為之可能性;同樣的,許春金與孟維德(1997)亦認同馮莉雅的看法,其研究 指出,國中小的學生,涉入有偏差行為之觸法組織,主要原因亦在於並沒有獲得 教師適當關懷。

張惠君(2002)綜合文獻指出,良好的師生關係有助於讓學生服從師長的管 教,而當學生犯錯時,師長能立刻糾正,則有助於學生建立良好的自我控制能力。

在國外的研究,Stephen 與 Peggy (1992)研究依附學校、依附老師、參與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7

學校活動、教育抱負、親師合作對偏差行為之預測。結果發現,愈常參與學校活 動、學校依附感愈高,偏差行為愈低;不過,本研究亦發現同儕和家庭因素更能 預測偏差行為。同樣的,Payne、Gottfredson 與 Gottfredson(2003)以全美 國具代表性中學之學生作為研究樣本,結果發現學校依附感、教師依附感對偏差 行為具有預測力。Erickson、Crosnoe 與 Dornbusch(2000)的研究亦指出,教 師依附感與藥物濫物呈現負相關;Le ,Monfared 與 Stockdale(2005)進行 跨 國的研究發現,學校依附感能減少中國及越南學生的偏差行為,但是對於東埔寨 及寮國的學生則無預測力。

參、同儕關係對偏差行為之影響

親子關係是個體社會化的第一步,而同儕關係則是在青春期協助個體角色統 合並尋找自我定位,扮演極其重要角色(Erikson,1968),其對偏差行為之影響,

比起家庭,有時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國內外許多研究,皆已證實這一點(張楓 明,2006)。因此,本部份一方面探討同儕關係對偏差行為之影響,一方面亦探 討青少年在尋求認同上,逐漸從父母轉向同儕的情況。

一、關係的轉向

父母親是青少年的經濟來源,也是他們來到世界上最初的依靠。然而卻有許 多研究指出,在青春期時,青少年的重要性逐漸由父母、師長轉向同儕。

黃德祥(2000)研究指出,在青年期由於角色統合困難,父母、師長因為世 代差距,及具備上下隸屬關係,難以成為角色楷模,於是青少年乃轉而向同儕團 體尋求認同,同儕團體乃扮演重要之角色。青輔會(1998)調查顯示,由於青少 年年齡相仿,所遇到的問題相似,容易出現物以類聚,同病相憐的情況,因此同 儕成了互相傾訴心事的對象。而由於需要互相幫助扶持,青年則會出現順從同儕 團體規則的現象(田秀蘭,2001),在彼此順從,同儕團體內部會產生「同儕壓 力」(peer pressure)的現象,使同儕團體間的行為日趨一致(徐西森,2002)。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8

此外,隨著工商業的發展,父母與子女相處日益減少,而青少年在待在學校 的時間則變長,與同儕相處時間增多,課業壓力亦同時轉重,這便促成同儕關係 之重要性超越少年時期(邱美華,1996)。黃德祥(1995)認為青年時期是同儕 團體影響力最高時期;國外的學者亦有相同的看法(Argyle & Henderson, 1985)。謝美英(1998)指出,當家庭功能式微時,同儕的功能將超越父母;田 秀蘭(2001)亦指出,青少年渴望追求自主自由,脫離父母的控制、保護而邁向 獨立,在這種情況下,父母對青少年的影響力逐漸式微,反而不如朋友了,縱然 在經濟上,青少年仍然依賴著父母。

二、同儕關係與偏差行為

誠如前述,在青少年時期,青少年重視的關係逐漸由父母轉向同儕,因此 自然而然,左右青少年是否有偏差行為的關鍵因素,同儕因素亦愈益重要。

張麗鵑(2003)研究指出,當青少年喜歡與好奇、偏差行為、尋求刺激型的 同儕相處時,其偏差行為愈多;相對的,當其朋友愈多用功型,則其偏差行為就 愈少;許春金(1986)之研究亦得到類似的看法;周文和、蔡木田(1996)的研 究則顯示,不良同儕是青少年時期影響偏差行為最顯著的因子。張晶惠(2000)

的研究亦認為「與偏差朋友交往」、「同儕價值觀」與偏差行為相關最大。

國外的研究,亦有類似的結論。Sampson 與 Laub(1993)以及 Sutherland 與 Cressey(1978)皆認為,不良的同儕影響偏差行為的產生。Cardoos、Zakriski、

Wright 和 Parad(2008)以及 Piehler 和 Dishion(2007)亦認為同儕藉由互相學習偏 差行為技巧,終致行為更加偏差。

綜上所述,本研究雖然不能從文獻斷言,在青少年時期同儕是偏差行為的「禍 首」,但是同儕是偏差行為的重要原因則無庸置疑。

肆、 學業成就、教育抱負對偏差行為影響

由社會控制理論可以得知,一個學生愈是投入、參與學校活動,其從事犯罪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9

事件、偏差行為的可能性愈低;同樣的,一個學生其教育抱負愈高,自愈會遵守

事件、偏差行為的可能性愈低;同樣的,一個學生其教育抱負愈高,自愈會遵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