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5

第一章 緒論

本章共分成四節,第一節先闡明本研究之目的,復次,提出本研究之目的與 問題;第三,對本研究重要之專有名詞進行定義。第四,提出本研究之限制。

第一節 研究動機

關於偏差行為成因之解釋,社會學和心理學都已提出不少的解釋。心理學上 有特質論(馬傳鎮,1988)、關鍵期理論(Carter,2002;Moir & Jessel,2006)、

心理動力學理論(馬傳鎮,1988);社會學上則有社會控制理論(Hirschi,1969)、

自我控制理論(Gottfredson & Hirschi,1990)、迷亂理論(馬傳鎮,1988)、標 籤理論(Lemert,1951)、文化傳遞理論(宋鎮照,1997),這些理論都言之成理,

但是證諸經驗,衡諸理論,則每每有所憾焉,正如莊子所言:「道術將為天下裂」。 事實上,依研究者對這些理論的瞭解與實務經驗,這些理論是相輔相成,所謂「東 庵每見西庵月,上澗常流下澗泉」。若以先天因素對偏差行為之影響為經,後天 因素為緯;則社會控制理論可以作為後天影響理論之總綱,而標籤理論、文化傳 遞理論則是其註腳;相對的,特質論、本能論則是先天影響理論之提要,而關鍵 期理論則是其補充。先天因素如基因、內分泌和後天環境如師長、父母的教導,

常常交互影響,若能縱觀全局,則可知理論之會通。

而在眾多理論,本研究認為社會控制理論可以總攝群綱,因為其不只有助於 教育現場的瞭解,更有助於理論的建構,而且亦不會如特質論般難以取得樣本進 行研究。社會控制理論強調社會連結對偏差行為的影響,認為一個學生只要強化 其依附 、參與、承諾、信念 (Hirschi,1969),即可減少偏差行為的產生。易言之,

當一個學生,願意依附於家庭、學校、同儕,並投注於學業,則其偏差行為自然 減少。由上可知,此理論可解釋全部的學生,而非像標籤理論、文化傳遞理論只 解釋偏差行為者,因此社會控制理論可作為統攝全局的理論。

再者,從現有研究已指出,個體的自我控制信念在兒童時期即已完成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6

(Gottfredson & Hirschi,1990)。就算日後社會連結逐漸減弱,但是學生依然能 克制自己,不會發生偏差行為;因此,本研究亦欲瞭解小時候自我控制信念對青 少年時期偏差行為影響。

回顧文獻,國內已有運用社會控制理論解釋偏差行為,從最早的林適湖

(1990)「社會控制理論與國中學生偏差行為之相關研究」,到近期的辜易天

(2007)運用臺灣教育長期追蹤資料庫(Taiwan education panel survey,簡 稱 TEPS)資之研究-「國中學生依附關係、活動參與、教育抱負與偏差行為:社 會控制理論在臺灣之適用性」,累積之碩博士論文已達十篇,不過,縱貫性的研 究,除了張恕(2010)運用「臺灣青少年成長歷程研究」的資料驗證社會控制理 論,其餘皆採橫斷性研究。然而,張恕運用的方法並非潛在成長模型,其所探討 的乃是偏差行為與社會連結的關係。本研究探討的重點則是偏差行為中的馬太效 應與其社會連結之關係,此乃本研究與張恕研究之差別。

此外,本研究對自我控制信念的研究重點與過去文獻不同。過去的文獻集中 於「當下」自我控制信念對偏差行為之影響,而本研究的焦點則是探討小時候之 自我控制信念對往後人生之影響,以瞭解古諺「三歲看到大」能否經得起實證研 究的檢證。

準此而論,本研究之其他社會連結,包括父母關係、學校關係、朋友關係,

若有受時間之波動者,亦儘可能採用潛在成長模型,以瞭解其變動相互之關係。

而對於自我控制理論所提及的自我控制信念,則採用父母親,視為不變動之因子。

古云:「天下同歸於殊途,一致而百慮」,研究者自然不會認為所執持之理論 乃不可破易之真理,但亦是萬法中之一法,且貫時性研究俾益於趨勢、歷程之探 究;因此,乃以 TEPS 之資料驗諸理論之正確性,以俟後之來者,並作為日後教 學之借鑑。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7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

本研究資料取自 TEPS 公用版中國中樣本追蹤之四波資料,使用潛在成長模 型以分析青少年偏差行為成長之軌跡,及親子關係、學校依附感、同儕關係、學 業成就、教育抱負之潛在成長模型對偏差行為潛在成長模型之影響。此外,亦融 入自我控制理論中自我控制信念,以期對偏差行為之潛在成長模型有強而有力之 預測。具體研究目的與問題說明如下。

壹、研究目的

基於以上的研究動機,本研究的目的如下:

1、 在 TEPS 長期追蹤資料中,臺灣青少年學生從國一至高三之偏差行為成 長軌跡變化情形。

2、 「自我信念及同儕關係、親子關係、學校依附感、教育抱負、學業成就 之潛在成長模式對偏差行為之潛在成長模式」之結構方程式模型的關型。

3、不同性別在「自我信念及同儕關係、親子關係、學校依附感、教育抱負、

學業成就之潛在成長模式對偏差行為之潛在成長模式」因素負荷量、結 構模型之差異。

貳、研究問題

根據上述研究的研究目的,本研究問題如下:

1、 隨著時間的改變,臺灣青少年偏差行為潛在成長的軌跡為何?

2、 「自我信念及同儕關係、親子關係、學校依附感、教育抱負、學業成就 之潛在成長模式對偏差行為之潛在成長模式」之結構方程式模型為何?

3、不同性別間其同儕關係、親子關係、學校依附感、教育抱負、學業成就 其對偏差行為的影響,其差異為何?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8

第三節 名詞釋義

為利本研究之分析討論,茲將研究中所使用之重要專有名詞進行定義如下。

至於其詳細之理論、測量,則留待之後各節再進一步探討。

一、 偏差行為

偏差行為不同觀點有不同的定義,一般而言,有三種觀點,分別為心理學觀 點、社會學觀點、法律觀點(陳三慶,2009)。在本研究中,比較偏向社會學觀點。

即將偏差行為定義為違反法律規範或社會規範(楊國樞,1978),因此,本研究所 選取的偏差行為皆與破壞社會規範有關之行為。

本研究偏差行為所選的題目包含四題:「考試作弊」、「逃學或翹課」、「在學校 打架或和老師起衝突」、「看黃色書 刋、光碟或上色情網站」。

二、 教育抱負

在社會控制理論中提及四個社會連結分別為依附、參與、承諾、信念。教育 抱負即為承諾的一個部份。

在本研究中,抱負意指個人追求理想或世俗之目標,這些目標可以是教育目 標,亦可是財富、地位、名譽等(潘秉松,2001)。而教育抱負乃指一個人投資、

付出於自己所設立的目標。通常是指付出心力於接受更良好之教育,以求理想目 標的達成(齊力、董旭英,2003)。

本研究教育抱負所選的題目包含:「你期望自己唸到何種教育程度?」、「你 的能力,你認為自己可唸到什麼程度?」。

三、 學業成就

學業成就,簡言之,即是學生在學校的成就。本研究所指的學業成就,乃指 TEPS 資料中四波綜合分析能力。由於綜合分析能力之分數乃運用現代測驗理論

(item response theory)對四波資料計算所獲得之結果,因此這些分數並不會 因為年級變動而失去意義,可以跨不同年級進行比較學生彼此之間學業成就變化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9

情形。

四、馬太效應

馬太效應一詞,語出聖經的馬太福音的故事。其意義乃是強者愈強,弱者愈 弱的現象。而其成為教育學中專業術語,最早可推至 Stanovich(1986)的研究。

其研究指出在早期閱讀能力不佳的人,其受限於閱讀能力,在往後的學習中,將 愈到重重困難,並使其程度遠遠落後於同齡人。此馬太效應用之於學業成績,則 可指早期成績愈好者,其日後的成績越好;早期成績愈壞者,其日後的成績愈壞;

而用於偏差行為,則可指年幼時被視為好學生,其日後品行更加端正;年幼時是 壞學生,其日後品行更差。

第四節 研究限制

本研究採用 TEPS 資料庫中公共版之次級資料,運用潛在成長模型來分析臺 灣學生偏差行為發展的軌跡與變化,及其他社會連結對其影響。然而,受限於原 有資料、研究題目,研究之限制不可免。

壹、 偏差行為採狹義的定義

本研究不採用衝突論的定義,認為偏差行為是上層社會強加於下層社會的汙 名(宋鎮照,1997);亦不採用吳武典(1985)的定義,將精神疾病視為偏差行 為;而僅將偏差行為定義為外顯、有害於他人或自己的行為。因此,本研究對偏 差行為的探究,是有其局限性的。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0

貳、 本研究信效度不足,社會連結對偏差行為之因果關係之解釋有其

侷限性

本研究為廣泛的探求社會連結、參與(學業成就視為參與學校事物之一種,

也是最重要的一種)、教育抱負對偏差行為之解釋,乃極盡可能之投入自變項,

以釐清其間因果,但是所選出的觀察變項,由於受限於原先的題目,其抽出來的 潛在變項亦必有缺陷。此部份尤其以與人有關的社會連結為然。在社會控制理論 中,社會連結包含對人的依附、參與、投入、信念,其意義相當廣泛絕非 TEPS 題目所能包涵。因此,本研究只就題目進行推斷,不能推斷至 TEPS 資料庫所沒 有之層面。

而這種問題亦導致另一個在測驗上受關注的議題,即各波的信效度不足的問 題,雖然這些題目最後都以總分的形式呈現,但是當分散成各題都缺乏信效度,

加總成總分自然更不會有信效度。易言之,縱使就選出的題目,亦是相當不穩定,

這一點是在應用本研究須注意的事。

此外,本研究進行潛在成長模式之分析,不能使用相關係數,亦不能使用因 素分數,因為這些都是標準化分數,而潛在成長模式要探求的是變異數變動之情 形,與這兩者背道而馳。因此,自然不能以抽取出的因素分數代表某波之資料,

而僅能以總分作代表。而當以總分作為代表,其測量誤差則容易被混淆,這是統

而僅能以總分作代表。而當以總分作為代表,其測量誤差則容易被混淆,這是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