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影響臺灣青少年偏差行為之貫時性研究-以TEPS資料分析為例 - 政大學術集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影響臺灣青少年偏差行為之貫時性研究-以TEPS資料分析為例 - 政大學術集成"

Copied!
140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余民寧博士.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影響臺灣青少年偏差行為之貫時性研究: 以 TEPS 資料分析為例. ‧.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研究生:李昭鋆 中華民國一○一年六月.

(2) The Panel Study of the Deviation Behavior in Taiwan:Evidence from Taiwan Education Panel Survey. By Chao-Yun 政 治Lee. 大. 立. ‧. ‧ 國. 學 sit. y. Nat. n. al. er. io. Professor Min-Ning Yu, Advisor Ch. engchi. i n U. v.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Jul 2012.

(3) 誌謝辭 回憶來時路,不知不覺,竟然已經二年,鳳凰花已開了二度,才驚覺自己即 將踏出校園,重返教師崗位,心中不禁一陣欣喜,又一陣感傷… 回想這二年,無數當今的大儒指導過我,當然最需感謝的是我的指導教授測驗大師余民寧老師,他諄諄教誨,讓我對統計、測驗有更深入的瞭解;而誠如 馮老師所言: 「人是依他起性的」 ,沒有余老師對我的啟蒙,我也無法深入多變量、 結構方程式、當代測驗理論等領域,因此,除了感謝,還是感謝!另外,統計泰 斗吳政達老師、人格心理學的翹楚胡悅倫老師、科學哲學權威詹志禹老師,親職 教育宗師王鍾和老師,及張芳全老師、葉玉珠老師、鄭同僚老師、陳婉真老師、 馮朝霖老師、王淑俐老師、王雅萍老師等…這些老師教給我許多知識,並對我的 人生有許多的啟發;畢業前夕,對於這些曾經指導過我的老師的感謝,真的不是 筆墨所能形容,或許只能像古人所云:「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雖不能至,然心 嚮慕焉」表達我對老師的尊崇。 除了老師,博班的學長姐亦給我很多榜樣與指導,玉樺學姐(老師)亦師亦 友,是我心中的典範;統計相當好的柏霖學長、珮晴、馨瑩學姐、兆祥學長、如 果沒有你們的幫忙,我的統計無法更上一層樓,真的很感謝你們! 而我碩班學長姐包括炫臻、俊廷學長;宛芸、銀映、恬薪、巧惠、佩真、榮 玉學姐,真的很感謝學長姐在我剛進碩一時,一切矇懂不知時,對我提攜照顧, 讓我進入政大時立刻上軌道。 當然,也要感謝我的同窗,雅雯、明真、雅芬、穎奇、 綉綉、小伊、瑋珊、 潔茹、又綺、嘉綺、依玲、奎宇、志鴻、芷瑄、婕欣、曉涵;謝謝你們一路相伴, 讓我這二年過得這麼快樂,真的很謝謝大家! 另外,一百級的學弟妹,我也很謝謝他們,嘉年、薇欣、雅如、懿惠、欣怡 , 我會永遠把你們記在心底。 除了學校裡的師長、同學,我也必須感謝家人,感謝他們對我來政大的支持, 讓我能順利留職停薪,做一個全職的學生,完全無後顧之憂。 此外,本研究由於使用台灣教育長期追蹤資料庫,因此,亦相當感謝教育部、 中研院、國教院、國科會的調查,才使得論文完成。 最後,我也要感謝佛、菩蕯的保佑,總是在我無法理解統計時,賜給我智慧 之光,使我靈光乍現,並讓在外地的我一路平安,我願意更堅定的信仰,並終身 不渝! 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緣盡終須一別,在結束的時刻,想起了這兩年的一切, 竟湧起了感傷,謝謝在政大所有幫助我的老師、學長姐、同學及學弟妹,但我也 知道前面有新的起點正等待我,我仍必須努力,貢獻社會,才能報答學校的栽培。.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昭鋆. 筆于政大 2012 年 7 月.

(4) 影響臺灣青少年偏差行為之貫時性研究-以 TEPS 資. 料分析為例. 摘要 對偏差行為的解釋有多種理論,不過以後天的角度詮釋偏差行為,則社會控 制理論、自我控制理論是最有力的解釋理論。本研究亦欲圖驗證此兩種理論在多 變量潛在成長模型的效用。因此,研究者採用臺灣教育長期追蹤資料庫之資料,. 政 治 大 偏差行為之變化。此外,並探究性別對潛在成長模型之影響。茲將研究成果陳述 立 以自我控制信念、親子關係、同儕關係、學校依附感、教育抱負、學業成就預測. ‧ 國. 學. 如下。. 1、 偏差行為隨著年級逐漸增加,日益增加,變異數亦逐漸擴大。. ‧. 2、 整體多變量潛在成長模型中,整體模式適配度良好。. sit. y. Nat. 3、 自變項對偏差行為截距、斜率解釋量分別為.19、.32,顯示模式的解釋. al. er. io. 量仍有改善空間,其中對截距之預測達顯著者,分別為同儕關係截距、. v. n. 學校依附感截距、學業成就截距、親子關係截距。對斜率之預測力達顯. Ch. engchi. i n U. 著者,分別為學校依附感斜率、學校依附感截距、同儕關係斜率、同儕 關係截距、教育抱負截距。 4、 運用多群組分析,發現男女生並無測量不變性。 5、 性別對偏差行為有重要影響。 6、 預測女生的斜率主要考量其學校依附感和同儕關係,但預測男生偏差行 為的斜率除了與學校、同儕的關係外,還要考量其教育抱負。 最後,根據上述的結論,研究者分別提出實務、研究方法、未來偏差行 為研究之建議,以作為參考。 關鍵字:潛在成長曲線模型、偏差行為、社會控制理論、自我控制理論.

(5) The Panel Study of the Deviation Behavior in Taiwan: Evidence from Taiwan Education Panel Survey Abstract The cause of deviation behavior is explained by many theories. However, social control theory and self control theory are the most famous and important theories. Research would like to confirm the theories which are applied in multivariable latent growth curve model. Therefore, TEPS data are analyzed to investigate the model, and the results are as follows:. 政 治 大. (1) Deviation behavior gradually increases with time and variety of it also rises. (2) The fit of model is good.. 立. (3) The intercept is explained 19% by independent variables and the slope is. ‧ 國. 學. explained 32%. In addition, it is significant for the intercept of the relation of peer. ‧. group, attachment feeling of school, parental relation and academic achievement. sit. y. Nat. in the regression which is employed to anticipate the intercept. It is significant that. io. er. the intercept of the relation of peer group, attachment feeling of school, and educational ambition and the slope of peer group, and attachment feeling of. al. n. v i n Cdeviation school can anticipate slope of effectively. h e n gbehavior i h c U. (4) Employing multi-group analysis, there exist gender differences in the model. (5) Sex has influence on deviation behavior. (6) For girls, the slope of deviation behavior is anticipated by social relations, but for boys, besides the peer relationship, it is also included the educational ambition. According the results, some suggestions are proposed for future researches and the administration authority. Key word: latent growth curve modeling, deviation behavior, social bond theory, a general theory of crime.

(6) 目次 第一章. 緒論............................................................. 5. 第一節 研究動機 ................................................................................................................. 5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 ........................................................................................... 7. 第三節. 名詞釋義 ............................................................................................................... 8. 第四節. 研究限制 ............................................................................................................... 9. 第二章. 文獻探討 ........................................................ 11. 第一節. 偏差行為的定義與理論 ..................................................................................... 11. 第二節. 偏差行為的潛在成長 ......................................................................................... 23. 立. 政 治 大. 第三節 社會連結對偏差行為之影響 ............................................................................... 24. ‧ 國. 學. 第四節. 自我控制信念對偏差行為之影響 ..................................................................... 30. 第五節. 性別對偏差行為之影響 ................................................................................... 33. ‧. 第六節 綜合討論 ............................................................................................................... 34. Nat. y. 研究設計與實施 .................................................. 37. sit. 第三章. 第二節. 研究對象與資料來源 ....................................................................................... 41. 第三節. 變項的定義與測量 ........................................................................................... 44. 第四節. 資料處理 ........................................................................................................... 56. n. 第四章. al. er. 研究架構與研究假設 ....................................................................................... 37. io. 第一節. Ch. engchi. i n U. v. 結果與討論 ...................................................... 61. 第一節. 臺灣學生偏差行為之情況與變化情形 ........................................................... 61. 第二節. 社會控制理論與自我控制理論之潛在成長模型之驗證 ............................... 75. 第三節. 性別對偏差行為之影響 ................................................................................... 88. 第四節. 綜合討論 ........................................................................................................... 95.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 103. 第一節. 結論 ................................................................................................................. 103. 第二節. 建議 ................................................................................................................. 105 1.

(7) 參考文獻 .............................................................. 111 附錄 .................................................................. 121.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2. i n U. v.

(8) 表次 1 教育部學生暴力犯罪與偏差行為人數統計 .................................................... 21 2 警政署青少年犯罪人數統計 ............................................................................ 22 3 研究假設 ............................................................................................................ 40 4 變項代號與題目 ................................................................................................ 49 5 偏差行為因素分析表 ........................................................................................ 51 6 親子關係因素分析表 ........................................................................................ 52 7 學校依附感因素分析表 ................................................................................... 53 8 同儕關係因素分析表 ....................................................................................... 53 9 教育抱負因素分析表 ....................................................................................... 54 10 自我控制信念因素分析摘要表 ...................................................................... 54 11 偏差行為摘要表 .............................................................................................. 61 12 偏差行為重複量數檢定 .................................................................................. 63 13 四波偏差行為之趨勢分析 .............................................................................. 64 14 偏差行為變異數-共變數矩陣 ........................................................................ 65 15 偏差行為相關係數矩陣 .................................................................................. 65 16 第一組描述統計 .............................................................................................. 66 17 第二組描述統計 .............................................................................................. 66 18 第三組描述統計 .............................................................................................. 67 19 三組多變量變異數分析 .................................................................................. 70 20 三組在四波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 70 21 偏差行為潛在成長模型參數估計 .................................................................. 74 22 學校依附感描述統計 ...................................................................................... 75 23 學校依附感重複量數變異數分析 .................................................................. 76 24 同儕關係描述統計 .......................................................................................... 76 25 同儕關係重複量數變異數分析 ...................................................................... 77 26 親子關係描述統計 .......................................................................................... 77 27 親子關係重複量數變異數分析 ...................................................................... 78 28 教育抱負描述統計 .......................................................................................... 78 29 教育抱負重複量數變異數分析 ...................................................................... 79 30 學業成就描述統計 .......................................................................................... 79 31 學業成就重複量數變異數分析 ...................................................................... 80 32 自我控制能力描述統計 .................................................................................. 80 33 多變量潛在成長模型潛在變項之相關 .......................................................... 87 34 樣本適配度指標 ............................................................................................. 88 35 多群組分析適配度 .......................................................................................... 91 36 男女生潛在變項與斜率之相關 ...................................................................... 92.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al. er. io. sit. y. Nat. 表 表 表 表 表 表 表 表 表 表 表 表 表 表 表 表 表 表 表 表 表 表 表 表 表 表 表 表 表 表 表 表 表 表 表 表. Ch. engchi. 3. i n U. v.

(9) 圖次 1 偏差行為成因之理論詮釋 ................................................................................ 20 2 研究架構 ............................................................................................................ 38 3 TEPS國中樣本蒐集進度 .................................................................................... 42 4 偏差行為潛在成長模型 .................................................................................... 58 5 驗證社會控制理論與自我控制理論之潛在成長模型 .................................... 59 6 偏差行為潛在成長模型(非標準化估計) ..................................................... 71 7 多變量潛在成長模型迴歸路徑圖 .................................................................... 82. 立. 政 治 大. 學 ‧. ‧ 國 io. sit. y. Nat. n. al. er. 圖 圖 圖 圖 圖 圖 圖. Ch. engchi. 4. i n U. v.

(10) 第一章. 緒論. 本章共分成四節,第一節先闡明本研究之目的,復次,提出本研究之目的與 問題;第三,對本研究重要之專有名詞進行定義。第四,提出本研究之限制。. 第一節 研究動機 關於偏差行為成因之解釋,社會學和心理學都已提出不少的解釋。心理學上 有特質論(馬傳鎮,1988)、關鍵期理論(Carter,2002;Moir & Jessel,2006)、 心理動力學理論(馬傳鎮,1988) ;社會學上則有社會控制理論(Hirschi,1969)、. 政 治 大. 自我控制理論(Gottfredson & Hirschi,1990)、迷亂理論(馬傳鎮,1988)、標. 立. 籤理論(Lemert,1951)、文化傳遞理論(宋鎮照,1997) ,這些理論都言之成理,. ‧ 國. 學. 但是證諸經驗,衡諸理論,則每每有所憾焉,正如莊子所言: 「道術將為天下裂」 。 事實上,依研究者對這些理論的瞭解與實務經驗,這些理論是相輔相成,所謂「東. ‧. 庵每見西庵月,上澗常流下澗泉」。若以先天因素對偏差行為之影響為經,後天. y. Nat. sit. 因素為緯;則社會控制理論可以作為後天影響理論之總綱,而標籤理論、文化傳. n. al. er. io. 遞理論則是其註腳;相對的,特質論、本能論則是先天影響理論之提要,而關鍵. i n U. v. 期理論則是其補充。先天因素如基因、內分泌和後天環境如師長、父母的教導,. Ch. engchi. 常常交互影響,若能縱觀全局,則可知理論之會通。. 而在眾多理論,本研究認為社會控制理論可以總攝群綱,因為其不只有助於 教育現場的瞭解,更有助於理論的建構,而且亦不會如特質論般難以取得樣本進 行研究。社會控制理論強調社會連結對偏差行為的影響,認為一個學生只要強化 其依附 、參與、承諾、信念 (Hirschi,1969),即可減少偏差行為的產生。易言之, 當一個學生,願意依附於家庭、學校、同儕,並投注於學業,則其偏差行為自然 減少。由上可知,此理論可解釋全部的學生,而非像標籤理論、文化傳遞理論只 解釋偏差行為者,因此社會控制理論可作為統攝全局的理論。 再者,從現有研究已指出,個體的自我控制信念在兒童時期即已完成 5.

(11) (Gottfredson & Hirschi,1990)。就算日後社會連結逐漸減弱,但是學生依然能 克制自己,不會發生偏差行為;因此,本研究亦欲瞭解小時候自我控制信念對青 少年時期偏差行為影響。 回顧文獻,國內已有運用社會控制理論解釋偏差行為,從最早的林適湖 (1990)「社會控制理論與國中學生偏差行為之相關研究」,到近期的辜易天 (2007)運用臺灣教育長期追蹤資料庫(Taiwan education panel survey,簡 稱 TEPS)資之研究-「國中學生依附關係、活動參與、教育抱負與偏差行為:社 會控制理論在臺灣之適用性」,累積之碩博士論文已達十篇,不過,縱貫性的研. 治 政 大 論,其餘皆採橫斷性研究。然而,張恕運用的方法並非潛在成長模型,其所探討 立. 究,除了張恕(2010)運用「臺灣青少年成長歷程研究」的資料驗證社會控制理. 的乃是偏差行為與社會連結的關係。本研究探討的重點則是偏差行為中的馬太效. ‧ 國. 學. 應與其社會連結之關係,此乃本研究與張恕研究之差別。. ‧. 此外,本研究對自我控制信念的研究重點與過去文獻不同。過去的文獻集中. y. Nat. 於「當下」自我控制信念對偏差行為之影響,而本研究的焦點則是探討小時候之. er. io. 究的檢證。. sit. 自我控制信念對往後人生之影響,以瞭解古諺「三歲看到大」能否經得起實證研. al. n. v i n 準此而論,本研究之其他社會連結,包括父母關係、學校關係、朋友關係, Ch engchi U. 若有受時間之波動者,亦儘可能採用潛在成長模型,以瞭解其變動相互之關係。 而對於自我控制理論所提及的自我控制信念,則採用父母親,視為不變動之因子。 古云: 「天下同歸於殊途,一致而百慮」 ,研究者自然不會認為所執持之理論 乃不可破易之真理,但亦是萬法中之一法,且貫時性研究俾益於趨勢、歷程之探 究;因此,乃以 TEPS 之資料驗諸理論之正確性,以俟後之來者,並作為日後教 學之借鑑。. 6.

(12)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 本研究資料取自 TEPS 公用版中國中樣本追蹤之四波資料,使用潛在成長模 型以分析青少年偏差行為成長之軌跡,及親子關係、學校依附感、同儕關係、學 業成就、教育抱負之潛在成長模型對偏差行為潛在成長模型之影響。此外,亦融 入自我控制理論中自我控制信念,以期對偏差行為之潛在成長模型有強而有力之 預測。具體研究目的與問題說明如下。. 壹、研究目的. 政 治 大. 基於以上的研究動機,本研究的目的如下:. 立. 1、 在 TEPS 長期追蹤資料中,臺灣青少年學生從國一至高三之偏差行為成. ‧ 國. 學. 長軌跡變化情形。. 2、 「自我信念及同儕關係、親子關係、學校依附感、教育抱負、學業成就. ‧. 之潛在成長模式對偏差行為之潛在成長模式」之結構方程式模型的關型。. y. Nat. sit. 3、不同性別在「自我信念及同儕關係、親子關係、學校依附感、教育抱負、. n. al. er. io. 學業成就之潛在成長模式對偏差行為之潛在成長模式」因素負荷量、結 構模型之差異。. 貳、研究問題. Ch. engchi. i n U. v. 根據上述研究的研究目的,本研究問題如下: 1、 隨著時間的改變,臺灣青少年偏差行為潛在成長的軌跡為何? 2、 「自我信念及同儕關係、親子關係、學校依附感、教育抱負、學業成就 之潛在成長模式對偏差行為之潛在成長模式」之結構方程式模型為何? 3、不同性別間其同儕關係、親子關係、學校依附感、教育抱負、學業成就 其對偏差行為的影響,其差異為何?. 7.

(13) 第三節 名詞釋義 為利本研究之分析討論,茲將研究中所使用之重要專有名詞進行定義如下。 至於其詳細之理論、測量,則留待之後各節再進一步探討。. 一、 偏差行為 偏差行為不同觀點有不同的定義,一般而言,有三種觀點,分別為心理學觀 點、社會學觀點、法律觀點(陳三慶,2009) 。在本研究中,比較偏向社會學觀點。 即將偏差行為定義為違反法律規範或社會規範(楊國樞,1978) ,因此,本研究所. 政 治 大 本研究偏差行為所選的題目包含四題: 「考試作弊」 、 「逃學或翹課」 、 「在學校 立. 選取的偏差行為皆與破壞社會規範有關之行為。. ‧. ‧ 國. 二、 教育抱負. 刋、光碟或上 色情網站」。. 學. 打架或和老師起衝突」、「看黃色書. 在社會控制理論中提及四個社會連結分別為依附、參與、承諾、信念。教育. sit. y. Nat. 抱負即為承諾的一個部份。. al. er. io. 在本研究中,抱負意指個人追求理想或世俗之目標,這些目標可以是教育目. v. n. 標,亦可是財富、地位、名譽等(潘秉松,2001) 。而教育抱負乃指一個人投資、. Ch. engchi. i n U. 付出於自己所設立的目標。通常是指付出心力於接受更良好之教育,以求理想目 標的達成(齊力、董旭英,2003)。 本研究教育抱負所選的題目包含:「你期望自己唸到何種教育程度?」、「你 的能力,你認為自己可唸到什麼程度?」。 三、 學業成就 學業成就,簡言之,即是學生在學校的成就。本研究所指的學業成就,乃指 TEPS 資料中四波綜合分析能力。由於綜合分析能力之分數乃運用現代測驗理論 (item response theory)對四波資料計算所獲得之結果,因此這些分數並不會 因為年級變動而失去意義,可以跨不同年級進行比較學生彼此之間學業成就變化 8.

(14) 情形。 四、馬太效應 馬太效應一詞,語出聖經的馬太福音的故事。其意義乃是強者愈強,弱者愈 弱的現象。而其成為教育學中專業術語,最早可推至 Stanovich(1986)的研究。 其研究指出在早期閱讀能力不佳的人,其受限於閱讀能力,在往後的學習中,將 愈到重重困難,並使其程度遠遠落後於同齡人。此馬太效應用之於學業成績,則 可指早期成績愈好者,其日後的成績越好;早期成績愈壞者,其日後的成績愈壞; 而用於偏差行為,則可指年幼時被視為好學生,其日後品行更加端正;年幼時是 壞學生,其日後品行更差。.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第四節 研究限制. ‧. 本研究採用 TEPS 資料庫中公共版之次級資料,運用潛在成長模型來分析臺. y. Nat. 灣學生偏差行為發展的軌跡與變化,及其他社會連結對其影響。然而,受限於原. n. er. io. al. Ch 壹、偏差行為採狹義的定義 e. sit. 有資料、研究題目,研究之限制不可免。. ngchi. i n U. v. 本研究不採用衝突論的定義,認為偏差行為是上層社會強加於下層社會的汙 名(宋鎮照,1997);亦不採用吳武典(1985)的定義,將精神疾病視為偏差行 為;而僅將偏差行為定義為外顯、有害於他人或自己的行為。因此,本研究對偏 差行為的探究,是有其局限性的。. 9.

(15) 貳、本研究信效度不足,社會連結對偏差行為之因果關係之解釋有其 侷限性 本研究為廣泛的探求社會連結、參與(學業成就視為參與學校事物之一種, 也是最重要的一種)、教育抱負對偏差行為之解釋,乃極盡可能之投入自變項, 以釐清其間因果,但是所選出的觀察變項,由於受限於原先的題目,其抽出來的 潛在變項亦必有缺陷。此部份尤其以與人有關的社會連結為然。在社會控制理論. 治 政 大 題目所能包涵。因此,本研究只就題目進行推斷,不能推斷至 TEPS 資料庫所沒 立. 中,社會連結包含對人的依附、參與、投入、信念,其意義相當廣泛絕非 TEPS. 有之層面。. ‧ 國. 學. 而這種問題亦導致另一個在測驗上受關注的議題,即各波的信效度不足的問. ‧. 題,雖然這些題目最後都以總分的形式呈現,但是當分散成各題都缺乏信效度,. y. Nat. 加總成總分自然更不會有信效度。易言之,縱使就選出的題目,亦是相當不穩定,. er. io. sit. 這一點是在應用本研究須注意的事。. 此外,本研究進行潛在成長模式之分析,不能使用相關係數,亦不能使用因. al. n. v i n 素分數,因為這些都是標準化分數,而潛在成長模式要探求的是變異數變動之情 Ch engchi U. 形,與這兩者背道而馳。因此,自然不能以抽取出的因素分數代表某波之資料, 而僅能以總分作代表。而當以總分作為代表,其測量誤差則容易被混淆,這是統 計上不得不然之限制。. 10.

(1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分為六個部分,第一個部分針對本研究的核心偏差行為進行探索,說明 偏差行為的定義及有關偏差行為的重要理論。第二節針對偏差行為的潛在成長模 型之文獻進行探究。由於本研究無法找到偏差行為之馬太效應的文獻,因此只能 以相關文獻進行探索。第三個部分是以社會控制理論闡述親子關係、同儕關係及 學校依附感對偏差行為之影響的相關研究。第四個部分則是從自我控制理論的角 度出發,回顧有關自我控制信念影響偏差行為之研究。第五個部分則整理有關性 別對偏差行為影響之研究。由於性別的部分在前述已略有提過,所以本部分的論. 政 治 大 為綜合討論,藉由歸結文獻,闡述本研究欲探討之變項。 立. 述遠較其他部分為少,然而基於其概念的異質性,仍獨立為一節。第六個部分則. ‧ 國. 學. 第一節 偏差行為的定義與理論. ‧. 為了瞭解偏差行為的定義與成因,本節先陳述不同觀點對偏差行為之定義。. sit. y. Nat. 其次,為了探索原因,乃說明各家對偏差行為成因之理論內涵,以作為建立模型. n. al. er. io. 之根據。其次再回顧近年臺灣偏差行為的文獻,以使本研究更具體。. 壹、偏差行為的定義. Ch. engchi. i n U. v. 偏差行為的定義,如同多數教育學的名詞,依不同的觀點而有所不同。黃郁 珉(2009)、陳三慶(2009)認為可以從心理、社會學、法律的觀點探討偏差行 為,亦有學者認為可以分成廣義和狹義定義(彭怡芳、曾育貞,2003),或者將 偏差行為從統計學、社會學、法律、生活適應、問題行為(辜易天,2007)五種 觀點進行分析。本研究認為僅以廣義、狹義來探討偏差行為太過籠統,以辜易天 (2007)的分法,定義則不夠簡約。事實上,生活適應和統計學的定義可從心理 層面來涵蓋,問題行為則可以社會學來涵蓋。因此,本研究從心理學、社會學、 法律觀點探討,惟法律學上的定義,皆為公開且明確之資料,實無探索整理之必 11.

(17) 要,不再論述,有興趣者可自行參看少年事件處理法第三條、及少 年不良行為及 虞犯預防辦法。 一、. 心理學的定義 吳武典(1985)認為,偏差行為即是「有異+有害」 。林朝夫(1991)則認為. 偏差行為是不正常、適應欠佳、問題行為或反社會、非社會行為等;廣義而言, 只要是異於正常,智力不正常、精神疾病,包括憂鬱症、強迫症皆屬於偏差行為 的一種;不過,若狹義而言,則專指不正常的行為、反社會行為、情緒障礙。 綜上所述,只要從統計上而言是偏離常態(Cavan & Fredinand,1981),並且. 政 治 大. 對生活適應構成障礙,即是偏差行為。 二、. 社會學的定義. 立. 社會學對偏差行為的定義主要是由破壞社會規範、秩序,進行定義。楊國樞. ‧ 國. 學. (1978)認為,偏差行為是指違反法律規範和社會規範的行為。謝高橋(1988). ‧. 則認為偏差行為乃指從事侵犯社會規範的行為,並且這樣的行為會破壞社會的安. y. Nat. 定。黃德 祥(2000)則進一步指出,偏差行為之四項要素:1.行為表現異於多數. er. io. sit. 人;2.行為妨礙公共秩序安全;3.造成個人或他人損傷;4.行為與社會規定或期 望不符。石文宜(2005)歸納意見指出,偏差行為乃不符法律或社會規範所期待. al. n. v i n 之行為。Schur(1971)亦持同樣的看法,認為偏差是偏離團體規範的行為。 Ch engchi U. 另外,社會學亦有一種以嚴格、明確的角度,定義偏差行為,即是破壞優勢. 團體的規則。所謂優勢團體的規則,可以指法律,亦可指青少年的校規。林適湖 (1990)認為偏差 行為指的是違反刑事法令之行為或少年事件處理法中的虞犯行 為;李俊甫(2002)則將偏差行為定義為學生在校園中,違反學校規定;黃信璋 (2006)認為只要破壞班規即是偏差行為。 準此而論,可以發現社會學對偏差行為的定義,顯然植基於法律、規範、角 色期待,然而這些卻是會隨時間而移易。就社會學的觀點,偏差行為是一種相對 的概念,亦是一種多元化的價值衡斷(譚光鼎,2010),必須放置於特定的時間、 12.

(18) 空間、年齡軸上,才有其意義(王梅香,2003)。 綜上所述,青少年偏差行為的定義相當廣泛,小至破壞班規、打架、翹課、 與老師起衝突、看黃色書刋、大至觸犯法律、破壞搶劫,甚至連一般人認為是疾 病,如憂鬱症、躁鬱症,亦算是偏差行為。不過,本研究傾向將偏差行為依社會 學的觀點詮釋,以破壞社會秩序和規範當作判準,排除精神疾病、學習困擾,原 因是在一般人的常識中,偏差行為不涵蓋精神疾病、學習困擾等。. 政 治 大 想要瞭解偏差行為的成因,進而解釋偏差行為的潛在成長模式,皆必須從理 立. 貳、偏差行為成因理論. ‧ 國. 學. 論著手。對偏差行為成因理論,不同的研究者有不同的看法,近年的研究多半以 融合數個理論來解釋偏差行為。葉士如(2009)認為,心理學理論中的特質論、. ‧. 本能論、成熟論、情緒衝突論、仿同論、道德發展論及情緒控制論、家庭動力論、. sit. y. Nat. 歸因論及社會學習論,社會學理論中迷亂理論、文化傳襲論、社會控制理論、標. al. er. io. 籤理論皆可解釋偏差行為。張玲榕(2009)則以社會控制理論、社會學習理論建. v. n. 構偏差行為理論;陳三慶(2009)則認為,社會控制理論、自我控制理論即可詮. Ch. engchi. i n U. 釋偏差行為的成因。金炫泰(2010)則以自我控制理論建構偏差行為的成因。在 早期的研究,某些研究者會去驗證單一的著名理論以解釋偏差行為;如林適湖 (1990)驗證社會控制理論在偏差行為的效用;李雅齡(1987)以標籤理論解釋 偏差行為;李明政(1986)則將偏差行為的成因建構在差別結合論。綜上所述, 對偏差行為的解釋可以一個理論,也可以運用多個理論解釋。由於本研究乃取自 於資料庫,其題目已然受限,勢必不能尋找如特質論、迷亂理論、仿同論等來詮 釋偏差行為。所以,本研究以社會控制理論、自我控制理論為主,輔以關鍵期理 論。其他理論為參註,以解釋偏差行為的成因。 一、社會控制理論 13.

(19) 社會控制理論乃由Hirschi(1969)根據涂爾幹(Emile Durkheim)的理論而 來,其理論的核心要旨並非在探究犯罪、偏差行為的起因,相反的,乃是解釋為 何有人不會犯罪。Hirschi(1969)認為,人之所以不犯罪,是因為其與社會連結 多,社會控制力強,故又稱社會鍵理論(social bond theory)(或翻譯成社會 連結理論)。 Hirschi(1969)在理論中強調,人性並非本善,而且犯罪往往會帶來快樂與 利益,犯罪的起因是不須要被解釋。人之所以不會犯罪,乃在於人與其父母、師 長、朋友、職業社會連結強,所以導致其不願破壞這些社會連結,獲取快樂與利. 治 政 大 Hirschi(1969)根據以上的架構,提出社會連結四個要素,分別為依附 立. 益。反之,當一個社會連結弱的人,便會從事犯罪以獲得快樂。. (belief),茲就這四個要素,說明如下。. ‧ y. Nat. 1.依附. 學. ‧ 國. (attachment)、 參與(involvement)、涉入或承 諾(commitment)以及信念. er. io. sit. 依附乃指一個人對其他人產生情感的連結。這種連結包括父母、兄弟、師長、 朋友;一個人愈是在意其他人的看法、期待,則社會鏈愈強,社會鏈愈強,則愈. al. n. v i n 不容易犯罪;相反的,如果一個人愈不在意其他人的看法,則必為所欲為;因此, Ch engchi U 一個人之所以服從社會規範,乃在於其為社會人。 2.參與 參與意指一個人投身於社會認可的活動,如職業、學業、休閒活動、與家人 相處。Hirschi(1969)認為,當一個人投身社會所認可之活動,由於其注意力皆 集中於此,自然無心從事犯罪行為。相反的,當一個人無正當活動參與,自然容 易從事犯罪行為。這種概念頗類似孟子上所言:「若民,無恒產則無恒心,苟無 恒心,則放僻邪侈,無不為已」。 3.涉入或承諾 14.

(20) 涉入乃指一個人對所從事的活動,願意長期投入心血,付出心力,以換取將 來美好的果實。因此,當一個人願意為追求社會地位、更高的職業、或更佳的學 業成就付出努力,就會越順從社會所訂定的規範,其犯罪可能性亦會降低。 4.信念 社會的道德規範、法律的條文,如果成為一個人忠實的信仰,化成為人格、 意志的一部份,此即信念。Hirschi(1969)認為,一個人的信念愈強,愈是能遵 守道德的規範,其犯罪可能性也愈低。但是相對的,如果一個人認為規範、條文 皆無意義,則其犯罪可能性自然變高。. 治 政 大 從社會控制理論理論的四個要素,可以發現一個脈絡,即是透過依附,進而 立. 願意參與、涉入,最後更形成了信念。從這裡可以發現社會控制理論是由外鑠逐. ‧ 國. 學. 漸內化的過程,頗類似荀子所謂的化善起偽之論。另外,從這四個要素的進程中,. Nat. y. ‧. 亦可看出從社會控制理論演變成自我控制理論的端倪。. er. io. sit. 二、自我控制理論. 自我控制理論又稱一般化犯罪理論(a general theory of crime),由. al. n. v i n Gottfredson 與Hirschi(1990)所提出,此理論雖然在解釋犯罪成因,亦適用於 Ch engchi U. 偏差行為之解釋;林書慶(2009)、陳三慶(2009)即用此解釋偏差行為,本研 究亦將此犯罪理論引伸至偏差行為。 此理論認為犯罪者、犯罪性及其他客觀條件綜合之結果,方促成犯罪行為之 產生。就犯罪行為而言,Gottfredson 與Hirschi(1990)認為犯罪是合乎短期利 益、具理性、可以預期的。而犯罪者除了在犯罪當下與常人不同外,其日常生活 與常人無異;而其間的差異,在於每個人的犯罪性不同。而所謂犯罪性,依 Gottfredson 與Hirschi(1990)的意見,是指一個人在從出生到少年中期,所養 成個人之自我控制能力,這種自我控制能力受父母、學校的訓練而成,最後並內 15.

(21) 化成人格的一部份。當一個人自我控制能力愈高,愈不會受短期利益所迷惑,而 能追求長遠的價值,其犯罪性自然低;相反的,一個自我控制能力弱的人,往往 無法克服眼前的利益;在搭配外界的條件下,自然容易犯,其犯罪性便高。 此外,這個理論亦指出犯罪行為並非專門化,其共通性都是立即享樂,不顧 長期利益,易言之一個人固然可能去偷竊,但只要有機會、能力亦可能去詐欺, 販毒(警察百科全書,2000);準此而論,一個行為偏差的學生可能去抽煙、喝 酒,亦有可能去飆車、賭博,原因無它,即在於犯罪的非專門化,只圖眼前之利 益。. 治 政 大 罪行為的解釋,從外鑠轉為內化的解釋。不過,這兩個理論都尚不能充份解釋整 立 綜上所述,可以發現「社會控制理論」轉型成「自我控制理論」,即是對犯. 等所綜合歸納之理論,以補充其不足。. ‧ y. Nat. 三、關鍵期理論. 學. ‧ 國. 個偏差行為,以下介紹馬傳鎮(1988)及宋鎮照(1997)、Carter(1998/2002). er. io. sit. Carter(1998/2002)指人的情緒控制在很小時就形成,在小時侯不斷重複刺 激大腦管理情緒的細胞(皮質層管理情緒部份),長大後較會情緒控制,反之當. al. n. v i n 小時候在情緒發展關鍵期,如果都不受人約束,則其情緒控制能力將無法發展, Ch engchi U 腦部照影則顯示,管理情緒的那一個部份已經被其他的功能佔領,則其長大後情 緒控制自然較差。Carter(1998/2002)以羅馬尼亞的孤兒為例,指出在小時候由 於沒有學會情緒控制,縱使長大進入正常的寄養家庭,仍然無法有效的管理自己。 此外,Moir與 Jessel(trans,2006)亦指出某些關鍵期會使個人的人格從女 性轉為男性,或者男性轉為女性。他指出所有人原先設定的腦是女性的腦,而男 性的腦則是女性的腦轉化而來。如果在子宮時,在應該注入男性荷爾蒙卻沒有注 入,則會使原本應該是男性的腦,仍停留在女性的腦;同樣的,如果原本應該是 女性的腦,但是因為某些原因使得男性荷爾蒙大量注入該嬰兒中,那麼原本設定 16.

(22) 女生的腦就會轉成男性。這種由女性的腦轉成男性的腦,並非全有或全無,而是 一點一滴慢慢累積。 長大之後,那些女性的腦和男性的腦會分別對男女性荷爾蒙產生反應;如果 一個男性身體卻裝著女性的腦,縱然其內部分泌男性荷爾蒙,依然不會表現出典 型的男性行為,同理,女性亦然。 而眾所周知,男生是較具攻擊性,偏差行為亦較女性多,如果轉換成男性的 腦,易言之,其偏差行為亦較多(Moir & Jessel,2006)。. 治 政 大 輔,但下面將以其他的理論補充解釋這兩個理論。而綜合文獻,研究者歸納偏差 立 綜上所述,本研究雖然以社會控制理論與自我控制理論為主,關鍵期理論為. 行為的成因可分為遺傳、後天,及遺傳與後天的交互作用,茲將研究者歸納出的. ‧ 國. 學. 理論敘述如下。. ‧. 在遺傳上,染色體與內分泌扮演重要的角色;雖然暴力、偏差行為的基因尚. y. Nat. 未獲得,但是有些基因,如特納症的基因則會使人較為順從(Moir & Jessel,2006). er. io. sit. monoamine oxidase-A的基因則與偏差行為有關(Lee,2011);另外,從生理心學 的角度來看,內分泌會影響一個人的攻擊行為,攻擊行為多,則容易引起偏差行. al. n. v i n 為(邵郊,2005)。由此觀之,特質論、關鍵期理論、本能論皆有一部份的正確 Ch engchi U 性。. 在社會環境上,社會控制理論是將偏差行為歸因於人與人的社會連結薄弱 上,這種歸因在建立理論上有其好處,尤其是TEPS資料庫的運用上,即容易為問 題的原因找到根源;依社會控制理論,所謂社會連結包含四個要素,即依附、參 與、涉入與信念(Hirschi,1969),轉化成變項即為父母、師長、同儕、成績、教 育抱負,因此,偏差行為的根源即可從五方面著手。而社會連結從另一個反面來 看,即是文化傳遞理論,包含犯罪副文化理論和差異結合論。顯然的,大部份的 行為偏差者並非全然是孤立,他們也有朋友、家人,但是他們之所以前仆後繼的 17.

(23) 從事偏差行為,而不顧惜其他人的觀感,很大的原因亦在於他們的社會連結較強 的對象是偏差行為團體,即次文化團體,導致一般社會團體無法對其發揮影響。 所以,就此而論,文化傳遞理論可以說是社會控制理論的補充版。 另外,就自我控制理論而言,一個人之所以不犯罪,不從事偏差行為,乃是 化善起偽的關係,並且,這種化善起偽的過程在少年中期即完成(Gottfredson & Hirschi,1990)。自我控制的論點亦可用特質論、關鍵期理論來解釋;亦即一個 人的情緒控制,在少年中期即已完成,並形成人格的一部份;錯過了此時期,外 力的控制便只有事倍功半(Carter,1998)。由此而論,特質論、關鍵期理論可為. 治 政 大 而從社會連結論到自我控制理論,誠如前述,是外鑠到內化的歷程,不過這 立. 自我控制理論的補充註解,亦可由此看出社會環境與遺傳交互作用之結果。. 個內化的歷程,並非全然靠著父母、師長一一施予指導、強化而完成;更多的時. ‧ 國. 學. 候是人在「見賢思齊、見不賢而內自省」的觀察學習與模仿中完成. y. Nat. 重要,無疑的補充了個體習得偏差行為的成因。. ‧. (Bandura,1977);因此,社會學習論以認知的觀點看待社會學習,並指出楷模的. er. io. sit. 在青少年時期比較多的叛逆行為,成熟理論可以解釋青少年在「轉大人」的 偏差行為,原因無它,誠如張春興(1994)所指出的論點,迷惘的原因在於「社. al. n. v i n 會急遽變遷傳統文化失續、身心成熟失衡困擾時期延長、教育功能窄化缺乏適應 Ch engchi U 能力、次文化錯誤認同與標籤之害」;因此,迷亂理論、成熟理論可以作為社會 連結在青少年時期發生劇大轉變的補充解釋。 至於在遺傳與文化的交互作用上,可以從兩方面解釋。一是遺傳影響後天環 境的選擇;二是後天環境影響遺傳的進程。 從遺傳影響後天環境的選擇來看,這種道理是很明顯,一個有暴力傾向自然 易與有暴力傾向的人在一起,此即所謂物以類聚;而透過物以類聚的過程,則又 起了標籤理論、文化傳遞理論中的惡性循環,及社會連結理論中的良性循環,此 即「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 18.

(24) 而從後天影響遺傳看,一個人在子宮時所到的外在影響,及情緒管理發展關 鍵期是否受到良好的訓練,則影響日後一個人是否能效控制自己的行為,自我控 制的信念是否能成為人格的關鍵(Carter,1998)。在此,可以發現自我控制理論、 關鍵理論是可以互相詮釋,甚至犯罪副文化論中指出的代代相傳的犯罪性,亦有 一定的解釋力。 根據上述的討論,研究者將歸納的理論如圖1以為說明。.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19. i n U. v.

(25) 遺傳影響後天 理論:成熟論、文化傳遞論、社會控制理 論. 後天影響 主要理論:社會連結論 輔助理論:文化傳遞理 論、標籤理論、社會學習 論. 遺傳影響 理論:特質論、本能論 偏差行為 理論. 政 治 大 後天影響遺傳 立. ‧. ‧ 國. 學. 主要理論:自我控制理論 輔助理論:關鍵期理論、社會學習理論. Nat. al. er. io. sit. y. 圖 1 偏差行為成因之理論詮釋. v. n. 從圖1可瞭解到偏差行為成因是後天與先天的交互作用,本研究受限於TEPS. Ch. engchi. i n U. 的研究,雖然理論的建立縱橫先天與後天,但是在資料的限制下,自不可能橫貫 如此廣泛的領域,本研究選定研究的部分乃在於「後天的影響」及「後天對遺傳 之影響」,因此,本研究主要驗證的理論為社會控制理論和自我控制理論。至於 他的理論包括文化傳遞理論、標籤理論、關鍵期理論、成熟論由於已涵容在這兩 大理論中,便成為這兩大理論之註腳。. 參、臺灣青少年偏差行為 前面已陳述了偏差行為之定義與成因之理論,為了讓更瞭解偏差行為,以便 20.

(26) 佐證資料,乃蒐集警政署、教育部之統計數據以為參考。 在教育部校園事件統計分析中,共將危害校園安全的事件皆成八類,分別為 校園意外事件、疾病事件、兒童及少年保護事件、學生暴力犯罪與偏差行為、校 園安全維護事件、天然災害、其他事、管教衝突事件。其中從學生暴力犯罪與偏 差行為的統計資料可視為臺灣青少年偏差行為之情形,當然,這些會被通報的個 案比較嚴重,並不能代表所有的偏差行為,茲將統整理如表1。 表 1 教育部學生暴力犯罪與偏差行為人數統計 教育部學生暴力犯罪與偏差行為人數統計. 99. 3013人. y. 2703人. io. sit. 98. er. 1977人. ‧. 97. 學. 1701人. Nat. 96. ‧ 國. 年度. 政 治 大 學生暴力犯罪與偏差行為人數 立. al. n. v i n 資料來源:教育部(2012年5月29日) C h 。教育校園事件統計資料。取自: engchi U http://www.edu.tw/statistics/index.aspx。. 另外,在警政署亦有青少年的犯罪人數統計,茲列出如表2。. 21.

(27) 表 2 警政署青少年犯罪人數統計 警政署青少年犯罪人數統計. 年度. 青少年犯罪人數. 92. 11669人. 93. 9576人. 94. 9089人. 95. 9073人. 96. 9072人. 97. 9441人. 98. 9316人.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io. er. http://www.judicial.gov.tw/juds/index1.htm. sit. y. Nat. 資料來源:司法院統計處(2012年5月24日)。司法統計年報。取自:. 從上述二個統計資料,發現兩個趨勢,就教育部統計而言,偏差行為暴力人. al. n. v i n 數逐年上增,但是警政署的青少年犯罪人數卻逐漸下降,這兩個趨勢看起來是相 Ch engchi U. 反的. 研究者認為這可能是因為教育部防止中輟計畫卓然有成之故. 事實上 ,中 輟生經教育部大努力下,中輟生從92學年度的9,605降低至98學年度的5,131,中 輟率從.003降至.002;復學率亦從65.74%升至84.54%(教育部,2012). 而這些 原本可能會中輟在外面犯罪的學生,被找回來學校後,似乎不大可能立刻變成乖 巧的學生,大概亦會「放僻邪侈,無不為已」,這自然造成了學校偏差行為暴力 事件增加。 整體而言,臺灣學生的重大偏差行為減少,但是妨害校園的中度偏差行為則 是增加;至於破壞班級秩序的小過錯,由於並沒有廣泛的統計數據則不得而知, 22.

(28) 有待後來的研究者繼續努力。. 第二節 偏差行為的潛在成長 潛在成長模式所討探的是變異數擴大與否之成長狀況,基本上無法以平均數 的變化模式作為潛在成長的證據;亦不盡然可以重複量數變異數分析的結果作為 探討,但是 仍可窺知一二。以下茲說明國內外偏差行為潛在成長模式之可能證據 包括縱貫性的研究及年級的文獻,以為理論奠基。. 政 治 大 張恕(2010)運用「臺灣青少年成長歷程研究」的資料,指出社會連結理論 立. 壹、偏差行為相關縱貫性研究之文獻. ‧ 國. 學. 中的變項與偏差行為之因果關係,亦證明了外國的社會連結理論適用於本國。此 外,該研究亦指出,親子依附有助於偏差行為的減少,而除了同儕依附,社會連. ‧. 結之各變項皆證明與偏差行為的抑制有關。Tung(1988)則指出,偏差行為在整個. sit. y. Nat. 青少年時期並非是線性關係,而是在青少年中期達至最高峰,之後從青少年晚期. n. al. er. io. 逐漸下降(陳慧如,2004)。. 貳、年級. Ch. engchi. i n U. v. 許多實證研究皆指出不同年級的青少年在偏差行為上有顯著差異,且年級越 高,偏差 行為也越嚴重(許嘉家,2004;陳武天,2006;陳慧如,2004;張秀慧, 2001;張麗鵑,2003;黃郁珉,2009;曾育貞,2002;劉峻誠,2003;Cecilia, 2004; Eamon & Altshuler, 2004)。甚至當偏差行為被分析更小的細項時,高年 級在某些層面亦較低年級有較多的偏差行為,這些層面包含張玲榕(2009)所研 究的一般性違規、觀看色情文物、嚴重性違規、嚴重性 暴力、一般性暴力;及林 孟孄(2007)探討的違規犯過行為、心理困擾行為與學業適應行為。 23.

(29) 然而,在眾多研究指出,偏差行為隨著年紀遞增之際,仍有一些研究持中立 的意見,謝忠榥(2004)、葉士如(2009)的研究均指出,偏差行為不受年級的 影響,陳志銘(2008)的研究則較特別,他發現在輕度、重度偏差行為年級並無 顯著影響,然而在中度偏差行為,則是二年級高於三級。 Tolan(1988)研究指出,偏差行為的高峰期是15-17歲之間,從邏輯上來看, 偏差行為從國一到國三,理論上是會逐漸增加,但是國內的文獻,其結論仍有少 許歧義,其原因本研究猜測可能是出在對偏差行為的測量並不一致;另外,張秋 桂(2002)研究指出,國中生偏差行為的變異是不同質的,這無疑的暗示著潛在. 治 政 大 結合上述縱貫性研究與年級之探索,本研究假設偏差行為可能呈現馬太效 立. 成長模式中,變異數擴大效應可能存在,值得後續研究者的關注。. 應,易言之,隨著年級的增長,偏差行為的變異量逐漸增大;當然,其結果是否. ‧ 國. 學. 如此,則須經過統計方能證明。. ‧. Nat. er. io. sit. y. 第三節 社會連結對偏差行為之影響 本研究在探討社會控制、自我控制理論、關鍵期理論在偏差行為潛在成長模. al. n. v i n 式之運用;由於社會連結(如父母、師長、同儕)的潛在成長模式對偏差行為潛 Ch engchi U 在成長模式影響之文獻較少。因此,本研究乃先蒐集父母、學校、同儕、教育抱 負、學業成就對偏差行為影響之文獻,雖然這方面的文獻不代表所要驗證的理 論,但卻指出可能的相關。. 壹、親子關係對偏差行為之影響 家庭是個體出生面對的第一個群體,亦是社會化的重要場所,對一個人的影 響不言而喻。而對親子關係的探討,通常由兩方面著手,一個是家庭的結構如社 經地位、單親與否,另一種則是從管教切入。茲就這兩者,分述如下。 24.

(30) 就家庭背景變項而言,林青瑩(1999)、侯崇文(2001)、陳羿足(2000)皆 指出,家庭結構不完全是造成偏差行為之因素;曾淑萍(2000)則認為,偷竊與 家庭較低的社經地位有關;然而如此的論述並非說明家庭因素的必然性,反而是 有更多的研究指出,父母親的職業、社經地位影響管教行為(金炫泰,2010;楊 騏嘉,2007;黃嘉惠,2010;蘇建文,1998) ;易言之,家庭結構只是間接因素, 它受父母管教態度所調控(侯崇文,2001;陳羿足,2000)。 另外,眾多的研究指出,親子關係確實會影響到子女的偏差行為,親子關係 愈佳,愈不易有偏差行為(林青瑩,1999;侯崇文,2001;張曾淑萍,2000;陳. 治 政 大 威的管教方式確實助於減少偏差行為,而忽視冷漠則會增加偏差行為的平均數 立. 羿足,2000;周美智,2001;惠君,2002)。同樣的在管教上亦是如此,開明權. (許憶真,2004) ;而開明權威在Martin和Maccoby(1983)的雙向度理論中指的. ‧ 國. 學. 是「高反應,高要求」而忽視冷漠指的是「低反應,低要求」,這無疑再度符應. ‧. 對子女投入的關心確實有助於減少偏差行為。. y. Nat. 國外的學者亦有類似之研究。Johnson(1990)研究指出,父母的關懷程度越. er. io. sit. 高,子女愈不易受同儕負面價值影響,且和學校互動愈佳,犯罪、偏差行為愈少。 Barnes(1992)以紐約及巴費羅的青少年為研究對象,探索家庭因素與酗酒之關. al. n. v i n 係。結果發現,與同儕之相處能預測與父母之相處情況、酗酒、偏差行為,且父 Ch engchi U. 母支持與監督與青少年偏差行為有關聯。Lobitz與Johnson(1975)以實驗法進行探 究,則發現身教確實與偏差行為有關,良好的管教確實有助於減少偏差行為。 綜上所述,可以發現家庭中的親子關係包括溝通、衝突、親密和信賴確實會 對偏差行為造成影響。良好的親子關係有助於減少偏差行為,唯親子關係、同儕 關係對偏差行為何者影響較大,仍有待尚確。. 貳、學校依附感對偏差行為之影響 本研究依理論架構,理論上應探討父母、師長、同儕對偏差行為潛在成長模 25.

(31) 式之影響,然而受限於有關於教師之問題在四波中不一致,且多為教學問題,因 此,乃改探究學校依附感偏差行為潛在成長之影響。 必須指出的是,本研究雖然採用學校依附感,但實際上,學校依附感與師生 關係具有高度的相關性。劉盈芳(2011)運用 TEPS 研究指出,教師正面與負面 的支持會影響學生對學校的依附感,這種情況隨著國一升上國三更加明顯。因 此,學校依附感固然不能全然反應教師支持,但卻與教師支持高度相關。同樣的, Kempf(1993)統計了 1970~199 年 1 的 71 個驗證社會控制理論的研究,依 Hirschi 理論,其要驗證之測量變項應為師生關係,不過仍有 29 個是驗證學校依附感,. 治 政 大 而回顧早期的研究,楊國樞(1986)、李旻陽(1994)認為師生互動良好, 立. 這無疑證明了師生關係與學校依附感密切之關聯(張楓明,2006)。. 則學生就愈不易有偏差行為;侯崇文(1996)認為,老師對學生的生活愈瞭解,. ‧ 國. 學. 可減少青少年的偏差行為。. ‧. 蘇素美(1989)以高雄市國二學生為研究對象,探討學校環境知覺對偏差行. y. Nat. 為之影響。在學校環境知覺上,其測量變項包含參與、資源的多樣性、親密;後. er. io. sit. 者則包含攻擊行為、間接異性行為、不當財務行為、違規犯過行為、直接異性行 為及濫用藥物。研究結果證實,認為學校環境愈不親密,其偏差行為越多;知覺. al. n. v i n 資源未多樣化、資源愈少及對整理學校環境不滿意,其偏差行為亦愈多。 Ch engchi U. 另一方面,馮莉雅(1997)從反面指出同樣的結果,研究指出,當青少年不. 喜愛學校,不在意教師之觀感,就會認為學校管教不當,並因此增加犯罪、偏差 行為之可能性;同樣的,許春金與孟維德(1997)亦認同馮莉雅的看法,其研究 指出,國中小的學生,涉入有偏差行為之觸法組織,主要原因亦在於並沒有獲得 教師適當關懷。 張惠君(2002)綜合文獻指出,良好的師生關係有助於讓學生服從師長的管 教,而當學生犯錯時,師長能立刻糾正,則有助於學生建立良好的自我控制能力。 在國外的研究,Stephen 與 Peggy (1992)研究依附學校、依附老師、參與 26.

(32) 學校活動、教育抱負、親師合作對偏差行為之預測。結果發現,愈常參與學校活 動、學校依附感愈高,偏差行為愈低;不過,本研究亦發現同儕和家庭因素更能 預測偏差行為。同樣的,Payne、Gottfredson 與 Gottfredson(2003)以全美 國具代表性中學之學生作為研究樣本,結果發現學校依附感、教師依附感對偏差 行為具有預測力。Erickson、Crosnoe 與 Dornbusch(2000)的研究亦指出,教 師依附感與藥物濫物呈現負相關;Le ,Monfared 與 Stockdale(2005)進行 跨 國的研究發現,學校依附感能減少中國及越南學生的偏差行為,但是對於東埔寨 及寮國的學生則無預測力。. 政 治 大 參、同儕關係對偏差行為之影響 立. ‧ 國. 學. 親子關係是個體社會化的第一步,而同儕關係則是在青春期協助個體角色統 合並尋找自我定位,扮演極其重要角色(Erikson,1968),其對偏差行為之影響,. ‧. 比起家庭,有時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國內外許多研究,皆已證實這一點(張楓. al. n. 一、關係的轉向. er. io. 討青少年在尋求認同上,逐漸從父母轉向同儕的情況。. sit. y. Nat. 明,2006)。因此,本部份一方面探討同儕關係對偏差行為之影響,一方面亦探. Ch. engchi. i n U. v. 父母親是青少年的經濟來源,也是他們來到世界上最初的依靠。然而卻有許 多研究指出,在青春期時,青少年的重要性逐漸由父母、師長轉向同儕。 黃德祥(2000)研究指出,在青年期由於角色統合困難,父母、師長因為世 代差距,及具備上下隸屬關係,難以成為角色楷模,於是青少年乃轉而向同儕團 體尋求認同,同儕團體乃扮演重要之角色。青輔會(1998)調查顯示,由於青少 年年齡相仿,所遇到的問題相似,容易出現物以類聚,同病相憐的情況,因此同 儕成了互相傾訴心事的對象。而由於需要互相幫助扶持,青年則會出現順從同儕 團體規則的現象(田秀蘭,2001),在彼此順從,同儕團體內部會產生「同儕壓 力 」(peer pressure)的現象,使同儕團體間的行為日趨一致(徐西森,2002)。 27.

(33) 此外,隨著工商業的發展,父母與子女相處日益減少,而青少年在待在學校 的時間則變長,與同儕相處時間增多,課業壓力亦同時轉重,這便促成同儕關係 之重要性超越少年時期(邱美華,1996)。黃德祥(1995)認為青年時期是同儕 團體影響力最高時期;國外的學者亦有相同的看法(Argyle & Henderson, 1985)。謝美英(1998)指出,當家庭功能式微時,同儕的功能將超越父母;田 秀蘭(2001)亦指出,青少年渴望追求自主自由,脫離父母的控制、保護而邁向 獨立,在這種情況下,父母對青少年的影響力逐漸式微,反而不如朋友了,縱然 在經濟上,青少年仍然依賴著父母。. 治 政 大 誠如前述,在青少年時期,青少年重視的關係逐漸由父母轉向同儕,因此 立. 二、同儕關係與偏差行為. 自然而然,左右青少年是否有偏差行為的關鍵因素,同儕因素亦愈益重要。. ‧ 國. 學. 張麗鵑(2003)研究指出,當青少年喜歡與好奇、偏差行為、尋求刺激型的. ‧. 同儕相處時,其偏差行為愈多;相對的,當其朋友愈多用功型,則其偏差行為就. y. Nat. 愈少;許春金(1986)之研究亦得到類似的看法;周文和、蔡木田(1996)的研. er. io. sit. 究則顯示,不良同儕是青少年時期影響偏差行為最顯著的因子。張晶惠(2000) 的研究亦認為「與偏差朋友交往」、「同儕價值觀」與偏差行為相關最大。. al. n. v i n 國外的研究,亦有類似的結論。Sampson 與 Laub(1993)以及 Ch engchi U. Sutherland 與. Cressey(1978)皆認為,不良的同儕影響偏差行為的產生。Cardoos、Zakriski、 Wright 和 Parad(2008)以及 Piehler 和 Dishion(2007)亦認為同儕藉由互相學習偏 差行為技巧,終致行為更加偏差。 綜上所述,本研究雖然不能從文獻斷言,在青少年時期同儕是偏差行為的「禍 首」,但是同儕是偏差行為的重要原因則無庸置疑。. 肆、 學業成就、教育抱負對偏差行為影響 由社會控制理論可以得知,一個學生愈是投入、參與學校活動,其從事犯罪 28.

(34) 事件、偏差行為的可能性愈低;同樣的,一個學生其教育抱負愈高,自愈會遵守 學校、班級之規範,為未來美好的生活、願景而努力,並相信道德信念、社會規 範立意良善,其偏差行為自然會減少(Hirschi,1969)。事實上,實證研究上亦支 持這種說法。茲敘述如下。 一、教育抱負 所謂教育抱負即指一個人對未來教育成就的追求。教育抱負愈高,則愈希望 從體制中獲益、向上流動,對體制順從亦愈高,其偏差行為相對亦較少(辜易天, 2007)。楊國樞(1978)的研究指出,資優班的學生,面對未來的阻礙時比較不. 治 政 大 來達成其目的。潘秉松(2001)以飆車和非車非少年作為研究對象,結果顯示, 立 會以破壞規則的方式進行;但是普通班的學生,在遇到橫逆時,卻容易偏差行為. 教育抱負確實能預測飆車行為。張楓明(2011)則指出,學業抱負確實能有效預. ‧ 國. 學. 測初次偏差行為。張函雯(2011)以臺東縣 873 位國中生的研究亦證明,教育抱. er. io. sit. y. Nat. 二、學業成就. ‧. 負與霸凌有關;而霸凌正是偏差行為的一種。. 青輔會(1999)委託政大進行的整合性研究顯示,成績越佳,其犯罪可能性. al. n. v i n 愈小。何美瑤(2001)針對國中的研究指出,學業成就與偏差行為確實有關;低 Ch engchi U. 學業成就者比中學業成就者更多的偏差行為,中學業成就者比高學業成就者更多 偏差行為。劉冠琪(2005)的研究則發現偏差行為與學業適應問題呈現正相關(即 學業愈差偏差行為愈多)。但亦有研究顯示,學業成就對偏差行為無任何影響。 王莊民(2011)以嘉義縣國中學生為研究對象,即發現學業成就與偏差行為沒有 任何關係。. 29.

(35) 第四節 自我控制信念對偏差行為之影響 社會控制理論強調的是人藉由外鑠達成自我控制的結果,相對的,自我控制 信念則指出,人之所以遵守社會秩序是將社會規範內化為自我信念的結果。本節 介紹自我控制理念對偏差行為之影響。不過,研究者欲圖從認知科學的角度出 發,先指出自我控制信念在神經心理學上的意義,之後,再以統計實證研究的結 果指出自我控制信念對偏差行為的影響,以綜合認知科學典範及量化研究科學典 範。. 治 政 大 這種現象為銘印(邵郊,2005)。事實上,不只在動物有這種現象,人類亦有類 立. 很多動物的實驗研究皆指出動物的學習認知是有關鍵期,在動物心理學上稱. 似的現象;Carter(1998)綜合多人研究,指出人類學習關鍵期的例子。以語言來. ‧ 國. 學. 說,如果三歲以前不接觸語言,則以後就算回到正常的社會來,其語言能力將嚴. ‧. 重受損,這個最有名的例子,即是美國一個被囚禁的十三歲的女童,回到正常社. y. Nat. 會後,仍無法習得正常的語言。同樣的,自我控制亦有其關鍵期。人之所以會有. er. io. sit. 情緒是與杏仁核有密切的關係,而抑制杏仁核的皮質細胞需要後天的訓練,才能 發育。在情緒關鍵期如果沒有適當的後天協助控制,則其情緒控制能力將遠低於. al. n. v i n 一般人。最有名的例子是來自羅馬尼亞難民營的小孩子,這些孩子被轉介到美國 Ch engchi U. 正常家庭後,其自我控制能力出奇的差,甚至連大小便沖水都不會自主管理。運 用腦部造影探測,則顯示原本該屬於情緒管理的皮質層早已被其他的功能所佔 領。同樣的,曾有研究針對殺人犯所進行腦部的造影,其研究顯示這些人的情緒 皮質皆有受損(Carter,1998)。 根據上述的描述,本研究認為情緒皮質層可能就是心理學上自我控制能力的 來源。當情緒皮質受損,其情緒即不可抑制,而產生偏差行為。 從自我控制理論的觀點來看,自我控制與偏差行為具有密切的關係,自我控 制能力愈低,其愈容易追求眼前的快樂,而不顧長期的後果,其犯罪性愈高;而 30.

(36) 此種因果關係不只可以用在犯罪上,在偏差行為上亦適用(Gottfredson & Hirschi, 1990)。自我控制理論在國內外實證研究獲得支持。早期的研究多半著 重驗證自我控制理論的有效性,而晚期的研究則轉而比較其與社會理論在解釋偏 差行為的效力。茲將國內外重要的研究成果陳述如下。 國內早期著名的研究首推林正弘(1992)。他針對桃園城鄉少年的偏差行為 進行探究,發現不論青少年的背景,自我控制能力愈高,其偏差行為愈少,而其 他的背景變項除了性別有差異外,皆無差異。有研究更進一步指出,犯罪之青少 年,往往只著重當下的快樂、衝動,無法專注,不顧未來,其自我控制能力較低. 治 政 大 這無疑符應了 Gottfredson 和 Hirschi(1990)的理論,證明犯罪獲利符合人性, 立. (許春金、侯崇文、黃富源,1996;莊耀嘉,1996;許春金、孟德維,1997),. 不犯罪須要自我控制能力。事實上,自我控制信念在很多研究,扮演最重要的變. ‧ 國. 學. 項(侯崇文,1996;莊耀嘉,2002),其預測力高居各因素之冠,甚至超越了社. ‧. 會控制的其他變項(王南詔,2001;曾幼涵,2000;楊慧萍,1997),因此,自. y. Nat. 我控制理論會與社會控制理論並列成為解釋偏差行為之兩大理論其來有自。. er. io. sit. 上述的研究都說明了,自我控制力與偏差行為的關係。隨著結構方程式及統 計技術、其他研究方法的發展,亦有許多研究試圖探究自我控制能力是否為影響. al. n. v i n 偏差行為的中介變項。莊耀嘉(2002)研究指出,求樂衝動性是對偏差行為最有 Ch engchi U. 效的預測因子,其次是尋求刺激。且這些自我控制信念皆會削弱了學校依附感、 父母關愛的影響力。金炫泰(2010)亦發現自我控制能力,扮演父母管教方式對 偏差行為的中介變項,由此可知,外爍的社會控制仍要透過個體的調節,才能發 揮其功用,這也是自我控制理論後注轉精的原因。 Chris,Christopher 與 Mitchell (2004)研究的大學生酒後喧鬧的狀況, 發現自我控制與酒後喧鬧有影響力。自我控制力愈佳,愈不會受同儕影響,進行 酒後喧鬧。 Gardner,Dishion和Connell(2008)的研究,以多元化種族之青少年為研究對 31.

(37) 象,則指出自我控制信念能使一個人在偏差的同儕團體,能有更多的自制力 Reza,Robert 與 Teresa(2000)以高中生為實驗對象,其研究發現自我控 制對偏差行為的影響力預測最大,超過性別、種族、班級等背景變項。 Vazsonyi,Pickering,Junger 與 Herssing(2001)針對荷蘭、匈牙利、瑞 士與美國進行跨國比較,發現國家、性別、年齡的預測力皆不如自我控制。顯示 自我控制對偏差行為之影響力俱有跨國的相同性。此外,本研究亦預測了自我控 制的測量模式,發現此模式在四國皆具穩定性。 綜合上述,自我控制對偏差行為極佳的預測力,不過,當在比較誰的預測力. 治 政 大 理特質對行為的預測力,原因是心理特質與行為通常已經量化成連續變項,而背 立. 較佳時,值得注意的是通常背景變項的預測力比不上由心理計量量表估算出來心. 為,其預測力較低,就判定其不重要。. 學. ‧ 國. 景變項由於分類過較為粗糙(通常只分幾項),其預測力自然較低。因此不能因. ‧. 再者,上述研究並不是指出社會控制變項不重要,當將外界的變項化成操作. y. Nat. 性定義使其可測量,並以正確的理論進行探討,則會發現自我控制確實也會受外. er. io. sit. 界影響,且依照心理學的看法,增強、懲罰皆可導正行為(張春興,1994)。因 此,認為父母、師長的的教導沒有任何效果,顯然不合理。誠如前述,自我控制. al. n. v i n 能力並非與生俱來,是經過父母等訓練而來的(Carter,1998),甚至經過數年之 Ch engchi U 後,亦可從早期父母的調教預測往後的表現。. Gibbs,Giever 與 Martin(1998)針對大學生的研究對調查顯示,早期父母 的監督確實會影響大學生上大學後的自我控制能力。Hay(2001)對不良少年的研 究則指出,父母的監督、期許與低自我控制能力有負相關。此研究證實了父母若 能在兒童與青少年時期嚴格管教,確實能抑制偏差行為。 而事實上,自我控制理論的先驅,Gottfredson 與 Hirsch(1990)早已指 出個人的低自控制能力是兒童早期,因家庭教育失敗、社會化不足所造成的。其 論點呼應了認知科學上情緒皮質關鍵期理論(Carter,1998),證實了自我控制的 32.

(38) 關鍵期在兒童時期。. 第五節. 性別對偏差行為之影響. 本研究的重點乃社會控制理論在潛在成長模式的運用,不過性別差異亦是本 研究之目的,故尋找相關文獻,以茲佐證。 性別與偏差行為的關係已被無數的研究所證實,不論是從統計上,或者是從 生物因素。不過生物因素,已在前述文獻探討時討論過,本處不擬在重複論述。 此處只討論以統計實證研究所獲得的結果。. 治 政 大 春金,1986;馮莉雅,1997)。近期研究多半指出同樣的傾向。劉冠琪(2005) 立. 在實證的研究中,許多早期的研究已經指出,男生比女生更多偏差行為(許. 研究指出,男生有較多外向性偏差行為,女生有較多內向性偏差行為;林孟嫻. ‧ 國. 學. (2006)的研究與劉冠琪(2005)的研究類似。金炫泰(2010)研究指出,性別. ‧. 在整體偏差行為沒有差異,但是在內向性偏差行為上,女生高於男生;而在外向. y. Nat. 性的偏差行為,男生高於女生,所謂內向性行為即是指精神困擾;而外向性行為. er. io. sit. 則是指暴力、攻擊等外顯行為;易言之,此研究與其他研究沒有不同。張函雯 (2011)的研究指出,霸凌與性別有關,男生較易發生霸凌行為,偏差行為亦以. n. al. 男生較多。. Ch. engchi. i n U. v. 綜合上述發現,男性一方面受內分泌影響,較易有外向性之攻擊行為,相反 的,女性受到外界的規範較多,男性荷爾蒙分泌亦較少,其外向性偏差行為亦較 少。因此大部份的研究皆顯示,男性在外向性的偏差行為多於女性。不過值得注 意的是,本研究探討的不僅是偏差行為,還有偏差行為的潛在成長模型及其路 徑。因此,其結果仍須進一步探究。. 33.

(39) 第六節 綜合討論 本研究主要是以偏差行為之兩大理論-社會控制理論、自我控制理論為基 礎,社會控制理論是強調是人與外在的社會連結,即一個人外鑠的過程,而自我 控制理論,強調是從外鑠轉為內化的過程,關鍵期理論則是強調關鍵時期的自我 控制信念對往後人生之影響。因此,本研究乃先探求為驗證理論所需的潛在變 項,其次再探求與本研究有關的主題:性別。(本節所提的潛在變項乃指潛在成 長模式的潛在截距與潛在斜率,不過為了避免文字冗長的表達,乃以「潛在變項」 一詞簡化表示).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壹、潛在變項. 在社會控制理論中的社會連結,包含四項,即依附、參與、涉入及信念. ‧. Hirschi(1969)。以依附而言,指的是依附於人,擴大解釋,凡是與人之關係,. sit. y. Nat. 皆可視為依附。而青少年在中學階段,最重要的關係即為親子、師生、同儕。因. al. er. io. 此本研究擬欲投入的變項有親子關係、學校依附感、同儕關係。值得注意的是,. v. n. 依照前述「親子關係、同儕關係」的邏輯,理論上,應該投入的是師生關係,不. Ch. engchi. i n U. 過,由於 TEPS 在師生關係各波題目變動太大,且偏向教學的題目,因此乃採學 校依附感代替。另外,在參與、涉入、信念上,其理論的意涵用之於青少年,即 是對課業的投入與承諾。所以,本研究擬欲投入的變項是學業成就和教育抱負。 在自我控制理論方面,理論強調的是自我控制信念對偏差行為的抑制,且從 生理、統計的文獻皆已發現自我控制的信念在很小的時候即已完成 (Carter,1998/2002)。本研究為了驗證自我控制信念在兒童時期即大部份已完 成,並逐漸在成長的過程與外界發生互動效果,故選擇的潛在變項為年幼期的自 我控制信念,且不做自我控制信念的潛在成長模式探究。不過,由於 TEPS 的追 蹤研究在國、高中時期,所以自我控制信念乃選擇由父母回溯所推得的自我控制 34.

(40) 行為。 綜合上述,本研究依照社會控制理論、自我控制理論之假設,投入的潛在變 項包含偏差行為、同儕關係、親子關係、學校依附感、學業成就、教育抱負的潛 在成長模型之斜率、截距及年幼時自我控制行為之潛在變項。. 貳、性別 許多有關於性別的研究已顯示,不論在統計上,或者在生物上,男性的外向. 政 治 大 而動物的實驗中,如老鼠、猴子,亦指出雄性動物的攻擊行為較雌性多(邵郊, 立. 性偏差行為如攻擊、違抗師長行為等皆較女性多(許春金,1986;馮莉雅,1997) ;. ‧ 國. 學. 2005),而性別中的例外,誠如前述的研究指出,應該與其成長發育時沒有依照 原先的基因設定發展有關。男性外向性之偏差行為多於女性大概已無庸置疑,這. ‧. 並非社會化的結果,或存在著什麼中介變項,而是受生理因素影響(Moir &. sit. y. Nat. Jessel,trans,2006),自然而然的呈現在實驗上,並在統計上達到顯著。然而關. al. er. io. 於男性偏差行為的成因及在偏差行為的潛在成長模型是否如同女性,仍需進一步. v. n. 探究方可明瞭。因此,本研究擬針對偏差行為及其成因之潛在成長模型繼續探. Ch. engchi. 究,以瞭解性別差異對本研究模型的影響。. 35. i n U.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LTP (I - III) Latent Topic Probability (mean, variance, standard deviation) non-key term.

 為青少年進行「全人教育」, 提供一個優良的學習 環境, 使青少年能發揮個人的潛能,

The research mainly focuses on the consulting process of students' leavening behaviors, and that is by way of activities of meditation sitting to reflect upon humanity's sincerity

Through the study found that religious orientation, vegetarian attitude, health knowledge Orientation, animal protection Orientatio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orientation

假設 H1 經驗開放性會影響 Instagram 的使用行為 部分成立 假設 H2 盡責性會影響 Instagram 的使用行為 不成立 假設 H3 外向性會影響 Instagram 的使用行為 部分成立 假設

本研究主要以 But-for 崩塌竣工時程分析技術為基礎進行理論推導,確認此延遲分析技術 計算邏輯之問題與完整性,之後提出修正之計算邏輯,使

本研究以 2.4 小節中之時程延遲分析技術相關研究成果為基礎,針對 Global Impact Technique、Net Impact Technique、As-Planned Expanded Technique、Collapsed

九年一貫教育政策推行以來,資訊教育已列為六大議題之一,顯示資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