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

第一節 臺灣學生偏差行為之情況與變化情形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61

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

本研究主要在探討偏差行為,因此,第一節乃先就臺灣學生偏差行為之情況 與變化情形,進行說明分析。復次,根據理論,驗證社會控制理論與自我控制理 論在偏差行為潛在成長模型之應用,此乃第二節;第三節則是探討性別對偏差行 為之影響。最後,以綜合討論總結全章。

第一節 臺灣學生偏差行為之情況與變化情形

研究者為了瞭解臺灣學生偏差行為之情況,乃先說明四波偏差行為之描述統 計量;其次為了闡述四波平均數變動之情形,乃以重複量數及趨勢分析探究之;

第三則以「變異數-共變數」矩陣及「相關係數」矩陣,及分組討論方式陳述四 波馬太效應之狀況;最後再以偏差行為之潛在成長模式作為總結。

壹、 偏差行為之描述統計

本研究雖然是在探究臺灣學生之偏差行為是否有隨著年齡成長而呈現馬太 效應的現象,但是必須先瞭解臺灣學生偏差行為之基本狀況,方能深入分析。因 此,列出四波偏差行為的平均數、標準差、偏態、峰度,以說明臺灣學生偏差行 為之整體情況。

表 11 偏差行為摘要表 偏差行為摘要

平均數 標準差 偏態 峰度

七年級偏差行為 .248 .779 6.312 61.922 八年級偏差行為 1.084 1.397 2.176 7.429 十一年級偏差行為 1.453 1.705 1.878 5.055 十二年級偏差行為 1.720 1.736 1.527 3.820

從表11的平均數可以發現,隨著年級上升,偏差行為日益增加,從原先的.247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62

升至1.719。不過,整體而言,平均數仍皆落於0~2之間;換句話說,大部份的人 都沒有嚴重偏差行為-因為在填答時0代表的是「從來沒有」,凡是四題皆選「從 來沒有」則其總分必然是0;因此當平均數相當接近0時,即代表沒有偏差行為。

然而,從標準差來看,標準差日益擴大,從七年級的.778升至十二年級1.735,

學生彼此之間的差異隨著年級的上升愈來愈大,日益極端的偏差行為出現在校園 中。

另外就偏態、峰度可以發現,臺灣學生的偏差行為並不呈現常態分配,尤其 是在國一時。偏態係數須小於3(Kline, 2005),在偏態係數中,如果是正值代 表的右偏分配,如果是負值,代表的是左偏分配;而從表1來看,二、三、四波 皆是的符合常態的右偏分配,只有第一波為違反常態的右偏分配,易言之,在第 一波中,大部份的人皆落於低分區(幾乎沒有偏差行為),只有少部份的人落於 高分區(有嚴重的偏差行為)。顯然,這並非心理測量的錯誤,而是因為偏差行 為,本來就是「有異+有害」,所謂的有異,即是違反常態,而偏差行為是違反 常態之行為樣本,其心理測量之結果,自然不會呈現常態。因此,如果心理測量 的結果,偏差行為竟呈現常態分配,這反而是比較奇特的事。同理可證,峰度亦 是如此。峰度係數在常態分配須小於10(Kline, 2005),但是在四波的研究中,

三、四、波皆小於10,但是第一波峰度高達61.922,這說明了第一波在平均數附 近出現了高狹峰現象。易言之,很多人都集中在平均數附近;而平均數如上所述,

其代表的意義是「幾乎沒有偏差行為」,因此,可以推論在第一波中大部份人皆 無偏差行為。

綜上所述,從描述統計可發現兩種情況。第一,隨著時間流逝,偏差行為的 程度逐漸嚴重;其次,偏差行為亦隨著年齡成長而呈現馬太效應。以下乃根據這 兩點進行分析之。

只有3811人進入分析)。分析的結果如表12。

表 12 偏差行為重複量數檢定

Greenhouse-Geisser 4679.964 2.809 1666.323 1120.660*** .000 .227 誤差 假設為球形 15915.036 11433 1.392

Greenhouse- Geisser 15915.036 10703.409 1.487 受試者間 145383.231 3811 4.037

***

p<.001

在本研究中,由於資料違反球形假定,卡方值達顯著,因此,其自由度須要

p<.001

由表13可得知如同前述,線性趨勢是最符合四波資料的變動情形,其解釋量

p<.001

從表14、15可以發現變異數不斷的擴大,且共變數亦為正數;此外亦可以發 現隨著時間的遞移,相鄰波數的相關係數日益提升;「第一波-第二波」相關係數 為.264;「第二波-第三波」為.374;「第三波-第四波」為.510,則無疑說明了個 人之偏差行為隨著時間的遞移,在群體中所占之相對地位日益確定且明顯。而為 了讓此論述更加鮮明,本研究乃依李敦仁(2010)之建議,將學生分成三組進行 分析探討。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66

二、分組討論

本研究依李敦仁(2010)建議以第一波之總分的33%、67%為決斷點,不過 由於偏差行為乃「有異」之行為,因此縱然取此兩決斷點,在第一波仍無差別,

皆為總分零分;另外,既為有異之行為,勢必應取極端方見其差異,乃以第一波 84.2%、95.4%為決斷點;易言之,在第一波總分為0分視為第一組,總分為1 分視為第二組,2分以上的當作第三組;而其中的第三組實際上則可視為距離平 均2個標準差的極端組,即「有異」組。茲就三組的描述統計、重複量數變異數 分析、趨勢分析、相關係數、變異數-共變數矩陣、多變量變異數分析進行分析 探討。

(一)描述性統計

三組的平均數、標準差、茲列出如下:

表 16 第一組描述統計 第一組描述統計

平均數 標準差 總數 Y1 .000 .000 3474 Y2 .924 1.254 3437 Y3 1.330 1.619 3456 Y4 1.595 1.672 3276

表 17 第二組描述統計 第二組描述統計

平均數 標準差 個數 Y1 1.000 .000 460 Y2 1.642 1.504 453 Y3 1.917 1.861 455 Y4 2.240 1.806 429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67

表 18 第三組描述統計 第三組描述統計

平均數 標準差 個數 Y1 2.958 1.828 190 Y2 2.589 2.168 185 Y3 2.578 2.216 187 Y4 2.733 2.136 176

從表16、17、18的描述統計可以發現,第一組和第二組的平均數都穩定上升,

只有第三組呈現浮動不定的趨勢;而第一組標準差亦是穩定擴大,第二組則是從 第三波至第四波時轉為縮小,第三組則亦呈現浮動不定的趨勢。從上述的資料,

顯然很難得到一個明顯有意義的結論,因此,須再進一步檢定,以瞭解其確切的 意義。

(二)重複量數變異數分析及趨勢分析

為了瞭解三組平均數在四波是否有差異,乃分別對三組進行重複量數變異數 分析,分析的結果請參見附錄二。

由重複量數變異數的分析可以發現,一、二組四波的平均數確有不同,皆達 顯著,然而第三組則未達顯著。此外,四波組間變異可解釋全部變異量的比例,

三組確有很大的差異;第一組大於第二組;第二組又大於第三組;由此可知,在 早期已是偏差行為極端組的學生,隨著時間的遞嬗,雖然沒有變本加厲的品性愈 壞,但也是江山易改,本性難移,沒有成為好學生,這也是何以第三組四波之組 間變異量占全體總變異量相當低的原故。而第一組則剛好相反,隨著時間的差 異,有些人繼續當好學生,但有些人則隨著青春期的降臨日益叛逆,因此偏差行 為的平均分數的不斷上升,變異數不斷擴大,四波之變異量佔全部變異量達 27.6%;至於第二組之情況則介乎第一組和第三組情況之間。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68

再進一步進行事後比較發現;在第一組方面,第四波平均數大於第三波,第 三波又大於第二波,第二波又大於第一波,且皆達顯著;第二組方面,雖然平均 數亦逐步上升,但是事後比較卻顯示,其兩兩比較皆未達顯著;第三組則是平均 數浮動不定,事後比較亦皆未達顯著。綜上所述,可以發現二、三組的學生在國、

高中之求學生涯裡,其偏差行為皆變動不大,且皆屬於「非好學生」型的學生。

這種結論無疑呼應了自我控制理論中,認為自我控制在兒童早期已成型之理論

(Carter,1998)。

另外,為了瞭解三組平均數變動趨勢,本研究乃再進行趨勢分析。分析結果 顯示第一組明顯的是線性趨勢,其淨相關平方達.461;第二組亦是線性趨勢,其 淨相關平方.298;第三組則是趨勢不明,不論是一次、二次、三次方皆無法證明 其趨向。這個結論無疑呼應前述的結論「第三組(極端組)縱貫整個國中高中,

變動性皆不高,其變動只是無意義的誤差而已」(這裡須注意的是,趨勢分析說 的一次趨勢,其比較係數C之設計為-3、-1、1、3,由此可知須具備遞增或遞減 關係,若皆無變動不能稱之為一次趨勢)。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69

(三)變異數-共變數及相關係數矩陣

上述的分析已說明第一、二組隨著時間,偏差行為之變異逐漸擴大的情形,

及第三組一直維持不變之特性。為了瞭解這三組內部之相對地位是否維持穩定 性,乃進行變異數-共變數及相關係數矩陣分析。茲將計算結果列之於附錄三。

在附錄三中,由於第一、二組的第一波數值均相同,沒有變異,自然無法計 算出相關係數外,其餘各組相鄰各波相關係數皆隨著時間遞移而增加。易言之即

「二、三波相關係數」大於「三、四波相關係數」;此代表的意義乃隨著年級上 升,偏差行為之相對地位日益確定。而在這些表中值得注意的是二、三組的「三、

四波相關係數」,從其變異數矩陣可得知,其變異數由第三波到第四波是縮小的。

換句話說,其變異縮小,然而卻發現「三、四波之相關係數」較「二、三波之相 關係數」仍是上升,這說明了,變異的縮小,並非使大家之偏差總分變成相同,

而是按依相對地位縮小差距,這即是所謂相對地位日趨確定之證據。

至於第一組則是與整體的變化較一致,皆是變異數隨著波數增加,相鄰之相 關係數亦隨之增加,其顯示的意義是因著時間的遞嬗,學生偏差行為之相對地位 日益明顯且確定;「明顯」指的是變異數的增加,「確定」指的是相關係數的成長。

(四)多變量變異數分析

上述已指出二、三組偏差行為日益「確定」,第一組則是益加「明顯而確定」; 而就整體而言,則是「明顯而確定」。本研究為了進一步瞭解一、二、三組在時 間的流逝中,其偏差行為之平均數是否仍有差異,乃進行多變量變異數分析、單 變量變異數分析及事後比較。

p<.001

表 20 三組在四波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p<.001

從表19、20的多變量檢定可以發現,三組在四波上確實有顯著差異,再進一 Wilks' Lambda

變數選擇法

變數選擇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