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社群網站中的師生互動

第四章 資料分析

第三節 社群網站中的師生互動

如同第一節所提到,大多受訪者們多對於 Facebook 的使用目的有其定位,

某些受訪者們,如 B 與 D 的 Facebook 的使用有一部分挪用給教學用途;而 A、

C、F 也有展露教學或學術興趣相關的內容,但他們認為那是他們課堂後的空間,

那不是他們社群網站中的主要用途;又或者如 E、G、H,他們的 Facebook 動態 內容或談到的使用並沒有與教學有所關聯,也顯露較少與學術相關的資訊。以上 三組是根據受訪者們的訪談以及動態內容歸納的結論,但不論屬於以上哪一類型,

都可以發現受訪者們是策略性控制、呈現這些資訊,讓他們的 Facebook 內容可 以符合既定使用目的。

一、 Facebook 中呈現的教育資訊

本研究的某些受訪者拒絕將 Facebook 作為教育用途,例如 A、E 以及 F,尤 其 A、F 的態度更為明顯。A 直接表示不將 Facebook 作為教育用途,因為其認 為該校已有 Moodle 這樣的便利教學平台,便應將用途分工,所以不將 Facebook 作為教學用途:

至於 E 與 F 則是刻意不呈現跟課程有關的資訊,E 認為 Facebook 是與學生互動 的空間,因而在 Facebook 中鮮少展露與所屬學術領域將關的資訊;F 則覺得 Facebook 是自己放鬆的空間,所以較少呈現與學術領域相關的資訊,認為生活 與學術相關的資訊量為九比一。

52

E 則提到自己在 Facebook 是一位關懷學生生活的教師,在這樣的定位下其實很 少提到學術領域相關的資訊:

然而,若以 Facebook 的動態來看,基於推廣學科的定位,A 幾乎每一則動態形 式都與其學術領域相關,所以雖然其並非經營課程教學的態度定位 Facebook、

內容也多為生活資訊,但實際上 A 的動態與其學術領域是緊密結合的,其學術 認同與自我認同是完全融為一體的;而 E 與 F 所呈現的內容則誠如其所言。

相對於前段受訪者所言,B、C、D 皆曾使用 Facebook 參與教學相關的活動,

三位受訪者的教學活動可以從接近正式教育的程度來區分。D 為其中最接近正式 教育者,當時,D 根據兩堂課而建立了兩個 Facebook 社團,並以課名與班級名 對應 Facebook 社團名稱。相對於前段 A 的描述,D 認為學校當時使用的教學平 台不僅難以使用,而且有礙觀瞻,所以具有易用性且傳播資訊速度等優點的 Facebook 平台反而是一個較合適的選擇,D 說明了行銷傳播以及統計學課程的 例子:

而 C 雖然與 E、G 的使用目的皆包含透過 Facebook 瞭解學生,不過 C 在 Facebook 曾有教學使用的相關經驗,即是藉由 Facebook 社團與學生討論。儘管使用相同 的工具,C 與 D 的教學情境並不相同,相對於一位教師、助教對一個班級,C 則

53

是與一位或少數幾位學生私下討論作品內容。學生上傳作品於 Facebook 社團,C 便給予作品意見:

至於 B,相對於 D 較接近正式教育的教學,B 則希望以 Facebook 引導學生在一 些課程之外的事情,而非課程中的教學的內容。同樣是使用 Facebook 社團,B 提到自己被加入學生所成立的「班板」,此社團內容多為學生對於班級的閒聊或 班務的意見。除了承認藉由社團能夠較容易掌握班級的情況之外,B 在社團也會 叮嚀學生其他場合難以提出的資訊,例如生活禮儀,B 舉了一個學生缺乏秩序的 例子:

B 著重生活教育的部份,因此相對發佈少量與學習或公務相關資訊的 C,以及大 量刊載個人學術相關活動,並轉載學術興趣相關文章的 D 來說,B 認為自己個 人的 Facebook 動態有一部分是期望學生看到後潛移默化,儘管 B 認為無法期待 教育對象的改善。例如以自己抗抱怨鄰居太吵的貼文,其實是希望學生看了之後 可能會有所省思,儘管 B 大部分的動態內容其實僅包含許多脈絡難以判定的單 詞或感想,需要知道脈絡的人才看的懂。B 認為 Facebook 增加了觀察學生、與 學生溝通,觸及學生等機會的場域,透過塗鴉牆或私下訊息的管道,而且也有許 多學生利用 Facebook 訊息或塗鴉牆來等功能直接向 B 尋求協助。這對主張不在 學生犯錯的當下、還在情緒上時訓斥學生,需要另外找機會與學生溝通的 B 來

54

說,是一個很大的優點。

從以上所受訪者對於 Facebook 中教育資訊的呈現,可以瞭解受訪者對於自 我呈現的定位的情況。大部分的受訪者們都按照自己所定位的使用目的發佈內容。

某些受訪者也展露學術、教學類型的相關資訊,例如在個人塗鴉牆以外的其他 Facebook 溝通管道,呈現與學術或教育學生相關的內容,值得一提的是,上述 受訪者的較與一般課程相關的教學內容。此外,儘管受訪者 A、E、F 都曾提到 自己的使用目的並非專注於教學或學術上,不過他們其實也不排斥呈現這些資訊,

也就是說,他們不排斥與這些資訊呈現的印象有所連結。例如 F 也提到類似 B 不直接教訓學生,並具有身教言教意味的作法,而且可以藉自己的態度警惕學 生:

此外,F 也提到對於學生學業上的一些意見,即自己曾經幾次表達,希望學生們 盡快畢業、寫完論文:

不過這樣具有針對性,接近批評的內容其實為 H 所反對,因為容易「 」:

顯見在這個情況,每位受訪者的意見不盡相同。

55

二、 Facebook 中的大學師生互動

(一) 學生作為 Facebook 朋友的互動情節

本研究中的受訪者們在建立 Facebook 社群網絡的前期之外,都是接受朋友 邀請較多,不過某些受訪者也提到對於加入學生為朋友的考量。例如 Facebook 社團作為正規教育管道的 D 即表示,當學期成立社團的原因即是考量到學生可 能不願意與教師作為 Facebook 朋友,受到教師監視而做出的決定:

E 則表示自己多是被邀請者,自己不會「主動去探私」學生,並且理解有些學生 也不盡然會跟自己做朋友。而如果學生想加入其為 Facebook 朋友,應該會從 E 與其他學生的互動瞭解,並從此處發送朋友邀請。

學生作為 Facebook 朋友,某些受訪者提到自己與學生在 Facebook 中有較為 親近的互動。例如 E 認為社群網站中的畢業生與學生們是生活中的伴,其提到 以大頭貼圖片取代文字的方式回應社群中的成員,例如當時 E 購買學生製作的 坏的相片;或者是某位學生的聖誕禮物,E 表示在學生送禮時開會而不在現場,

相對於直接以動態或訊息感謝,E 是將禮物的相片換成大頭貼表示自己的感謝之 意,且覺得送禮者也會感受到自己的心意。

又如 B 藉 Facebook 更接近學生的例子:當年當掉某位學生兩學期的微積分,

暑假時,B 看見其動態後留言鼓勵,然後在其他學生鼓勵該生後,B 也又在回應 一次,而該生則也有回應 B;於是其發現與自己預想的情況不同,這位學生似乎 沒有想像中的排斥或害怕自己。由於雙方在線下面對面的情況甚至沒有說過任何 一句話,所以 B 覺得不但該生對自己很陌生,而且自己也完全不瞭解學生的想 法;所以對 B 來說,學生願意回應是很大的鼓勵。不過由此可以得知,就算是

56

班上學生與教師完全不熟識的情況,學生還是會邀請教師作為 Facebook 朋友。

C 表示自己與學生於塗鴉牆的互動較常發生於回覆學生的相片,因為有一個 影像作為契機可以讓 C「 」,例如看到準備出遊的相片便按讚,並祝對方 玩得開心;而對於正要去當兵的學生:「

雖然本研究中明確針對學生互動的情結集中於幾位受訪者,但實際上每位受 訪者在當時都常與學生互動,不論是線下或線上,不過對其他人而言,他們對於 學生作為社群觀眾的意識較為薄弱。

(二) 關注學生於社群網站的資訊

大部分的受訪者大多依賴系統推播觀看的內容選擇,一部分的受訪者則表示 學生們所發佈的動態是其所關注的內容。例如 E 提到:

此外,不管目的為何,受訪者們在某種程度上都關注了學生的資訊。從關注 的目的來看,其實與受訪者的社群網站使用目的有關。對於 A、F、H 來說,學 生對於其使用目的的影響較少,所以他們關注的社群網站內容主要是自己的動態 回應或是一般朋友的動態為主;也可以說,他們並未特別區分朋友動態與學生動 態的不同。至於其他受訪者則較明確提及自己會關注學生動態,或者提出關注的 目的為何。

符合本研究受訪者們提到的社群網站使用目的,關注學生的目的通常在於瞭 解學生的近況。作為教育用途的 B 即藉此瞭解導生班的學生於班板中發佈的內 容,B 提到,從學生使用 Facebook 所獲得的資訊有助於其較容易掌握班上的狀 況。而作為社交用途的 C、D、E、G,則為不同取向,C 提到自己會注意學生放 暑假去哪玩、或者是在做什麼事情等,認為有點像是對學生詢問:「

57

」的感覺,或者是對於畢業生的情況追蹤,可以瞭解到學生的變化,例 如 C 看到學生後來自己開店,覺得這樣的追蹤是很有趣的。E 也表示自己曾注意 到一位外籍生減少和自己於線下見面的次數,所以 E 藉著點選其 Facebook 個人 塗鴉牆,瞭解、追蹤學生的近況。

關注學生資訊的另一個目的,是針對資訊內容適時給予學生幫助或關懷學生,

如以與畢業生互動、關心學生為主要目的的 E,於第一段提到鼓勵學生的例子,

同樣的,H 也表示自己看到學生感情分手或有一些情緒時,便會主動關心、詢問 學生的情況。又或者如 D 提到對於人在荷蘭尋找牙醫的學生,看到動態後,D 便給予學生保險方面的建議。此外,D 也表示雖然自己可能僅是對於動態按讚,

或者回覆「 」或「 」之類等簡短詞句來標註自己的關注,且學生曾在線下

或者回覆「 」或「 」之類等簡短詞句來標註自己的關注,且學生曾在線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