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自我呈現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藉由不同的文獻了解自我呈現的理論概念,以及社群網站脈絡衝突的構 成,以及社群網站的使用,並了解社群網站自我呈現的形式。由於本研究欲探討 社群網站上的角色扮演,因此使用自我呈現理論為框架,以解釋使用者於社群網 站的對於「自我」的呈現與扮演。

第一節 自我呈現

自我呈現(或稱印象管理),指個體盡力控制他人形成對於自己印象的過程。

印象的行程與控制通常是自然而然的,不過由於個體的印象,對他人與自己如何 察覺、評估、對待自己具有影響,因此人們有時會創造某種印象以達成目的(Leary

& Kowalski, 1990)。以下便討論自我呈現的起源與影響因素。

一、 Goffman 的自我呈現概觀

自我呈現(self presentation)一詞最早來自於 Goffman(1959)所著的 The Presentation of Self in Everyday life(中譯為「日常生活中的自我表演」),其視日 常生活的溝通互動為表演。「表演」(performance)指特定個體與特定場合的所有 行為,此行為能夠以任何形式影響其他人,在表演中預先確定的行為或常規程序 者,稱為「角色」(part)。每位表演者在臺前(front stage)扮演自己的角色,行 使符合角色期待的行為,表演者相信自己所扮演的角色,而觀眾期待表演者真誠 的表演,表演的內容則應符合角色的責任與社會的常規程序,以達到不同互動情 境中暫時的一致(working consensus),只是表演者對於常規的遵循通常是不自 覺的。儘管有時表演者對其所應承擔的表演責任並不認同、表演也未必真誠,但 若表演違背觀眾的期待,表現出不一致的行為,則導致互動的秩序出現混亂,破 壞原本賴以依循的互動準則,並可能導致社會結構的動搖。

不過個體還是有可以讓自己的放鬆的餘地,即相對於具有社會要求的臺前,

7

表演者能夠在臺後(back stage)得以擺脫角色的束縛,呈現於臺前被壓抑的行 為。例如教師在該角色的臺前,也就是學校,必須樹立權威的教學形象,而離開 學校、避開學生,就不必持續維持此形象。

表演行為的運作,則是個體藉由掌握對方的訊息來定義情境(define the situation),確定他人對表演的期望,由此做出合於情境的表演行為;除此之外,

藉由判斷對方的個人門面(personal front),也就是個體的性別、樣貌、種族、表 情、舉止或其他符號象徵等,亦可作為判斷的線索。因此,若個體為了使自己獲 取利益,則必須影響其他人的情境定義,此時,表演者在表演中便會流露出某種 印象以表現意圖,使觀眾自覺自願地協調表演者的行為與意圖,而印象管理

(impression management)即指個體致力於控制其他人對於情境與表演者的訊息,

以管理自身的印象。前文所指破壞社會期待的行為,即包括臺後的種種行為,所 以個體必須致力於臺前與臺後的區隔。為了避免觀眾看到表演者前臺與後臺不同 的印象,產生印象不一致的問題,表演者進行觀眾隔離(audience segregation),

以區隔接收不同訊息的觀眾,維持前臺建立的印象。

二、 自我呈現的構成

(一) 自我呈現與印象管理的差異

由 Goffman(1959)的著作可以得知,印象管理是自我呈現中,用以調整印 象的策略,然而之後的學者對於理論的發展方向有所不同。

首先是自我呈現與印象管理定義方面的差異,根據 Schneider (1981)的說法,

印象管理較為廣義,因其被視為個體控制所有形象的行動,而自我呈現僅限於描 繪與自我相關的形象。

第二個差異在於後續發展對理論著重的方向。Goffman(1959)最初是站在 微觀社會學,甚至是近於人類學的角度來討論人際互動的秩序,其對於個體自我 呈現心理上的因素探討較少(Leary, 1996),後來的學者便將自我呈現被分為對於

8

私密自我的呈現與對於公開自我的呈現(Leary & Kowalski, 1990; Schneider, 1981)。

在此分界下,大多數的研究都是討論對於公開自我的呈現。

(二) 印象管理:二元素模型

Leary 與 Kowalski (1990) 提出印象管理的二元素模型( Two-Component Model),將廣義的印象管理,也就是包含自我呈現,區分為兩個最細小而分離 的單位,分別是印象動機(impression motivation)與印象建構(impression construction),並檢視兩者的影響因素。印象動機所指的是,在某些特定的情況 下,個體產生促使自己控制印象的動機,但是此部份並不牽涉印象管理的行為;

而印象建構則指個體除了選擇呈現何種印象之外,並且決定如何實踐印象管理,

也就是如何表現出印象管理的行為。

Leary 與 Kowalski (1990)認為,廣義的自我呈現最根本的原因來自個體主觀 的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而增加主觀幸福感的途徑有三:使社會關係中 的投資報酬率最大化、增加個人的自尊(self-esteem)、促進渴求認同(desired identity)的發展。而這些原因造成個體進行印象管理。

其認為,印象管理的建構與印象動機兩者相互影響,且有可能同時發生。在 印象建構之前與建構的過程中、或是在建構之後,個體會不斷評估自己的印象屬 於何種狀態,以確定印象是否達到自我呈現的目的,並決定維持目前的印象或作 改變。

9

圖 2-1 印象管理的二元素

資料來源:翻譯自” Impression Management: A Literature Review and

Two-Component Model,” by Leary, M. R., & Kowalski, R. M., 1990,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07(1), 36.

印象管理的動機具有三個前置的影響因素(Leary & Kowalski, 1990) : 1. 印象與目的的關聯性(Goal-relevance of impressions)

判斷關性的方法是公開程度(Publicity),也就是說,一旦印象管理被多人

3. 渴求形象與目前形象的差異(Discrepancy between desired and current image)

如果個體察覺到自己的印象不符合所認定的標準,則印象管理的動機較高。

10

印象管理的建構則分為五個影響因素:(Leary & Kowalski, 1990) 1. 自我概念(Self-concept)

個體會希望給予觀眾合於自己標準的形象。而決定自我概念呈現為印象,是 經過選擇所要呈現的印象、確認自己能成功地達成此印象,並且確定不違背某些 道德標準的三個步驟下完成。不過在關係較淺的情況下,欺騙是有可能產生的。

而且不同個體對於自我呈現與自我認知上具有差異。

2. 渴求與不需要的認同形象(Desired and undesired identity images)

個體衡量自己所能呈現出的最好的形象與不需要的形象,因此公開的印象反 映出兩者權衡的結果。

3. 角色限制(Role constraints)

社會角色通常要求個體成為某一種特定類型或持有某種人格的人,此通常符

5. 目前或潛在的社會形象(Current or potential social image)

個體建立的印象,受到個體認為大眾對自己目前的印象與未來可能的印象兩

11

使用社群網站與學生之互動是否有印象不一致的問題,而為何又會產生此問題。

三、 教師的印象管理

先前的研究者探索印象管理理論於教學層面的應用,例如吳雅玲(1998)歸 結狹義的印象管理對於教育的啟示,認為印象管理具有八項功能:1. 塑造良好 的教師形象;2. 增進學校與家長的溝通;3. 重視潛在課程的影響;4. 瞭解學生 次級文化;5. 避免烙印,並建立學生的正面自我認同;6. 教師適當自我揭露,

增進師生距離;7. 善用逢迎策略,提昇學生學習興趣;8. 建立學生健全穩定的 自我認同。蕭金蘭(2009)則實際訪談大學教學優良教師,最後歸結出,逢迎、

自我推銷、模範、脅迫以及個人魅力幾大使用於教學的策略。林姿利(2006)的 研究結果亦證實教師的印象管理對學習滿意度具有顯著的影響。不過以上所提到 的印象管理為 Jones, E. E. 所提出的印象管理策略,屬於較狹義的印象管理,目 的在於限於操縱對方的觀感而提昇自我形象,不過本研究中的印象管理為操縱資 訊而達成某種印象,較為廣義(Leary & Kowalski, 1990)。此外,這些印象管理策 略的場域發生於現實中,而非社群網站的環境。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