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資料分析

第四節 綜合討論

本研究的受訪者們使用社群網站作為日常生活的活動之一。本研究的受訪者 們在日常生活中的社群網站使用目的包括:與他人聯繫及互動;觀看系統推播的 資訊;分享或傳播概念及資訊;研究活動等工作記錄;教學與處理學生事務;瞭 解學生;作為日記、生活記錄或流水帳;抒發心情;消遣、放鬆並獲得趣味;滿 足虛榮心等。這些項目與 Roblyer、McDaniel、Webb、Herman 與 Witty (2010)的 問卷結果所列出,大學教職員的使用社群網站目的的順位相似。該問卷中的教職 員樣本數為 62 人,使用目的分別為聯絡朋友(62.9%)、與失聯朋友聯繫(43.5%)、

讓他人了解近況(29.0%)、作為職業網絡(17.7%)、傳播教室課業內容(6.5%)。

也就是說大部分的大學教師主要目的為社交使用。

在加入 Facebook 朋友方面,本研究的受訪者們,除了 A 與 D 之外,大部分 都是邀請線下的認識者或反之,被認識者所邀請作為 Facebook 朋友,這也呼應 了維繫人際關係的使用目的,應證了 Ellison、Steinfield 與 Lampe (2007)的研究 對於使用社群網站社會資本的研究發現,即使用者所加入的 Facebook 朋友大多 是以認識者為主,並且藉此與其聯絡、保持聯繫。例如 C 和 D 都有提到拓展人 際關係以協助其公務或者研究。

在社群網站中,受訪者們也樂於藉由發佈經過挑選的資訊,呈現關於自我的 印象。從 Leary 與 Kowalski (1990)印象管理模型二元素的觀點來看,受訪者們的 印象與自己規範的實際使用目的具有關聯性,例如 B 的教學用途與其所呈現的 教師印象,或者是 E 作為與畢業生互動用而呈現出朋友的印象等。

儘管每位受訪者所追求的價值有不同,追求的價值也未必與呈現印象相關,

然而這些價值都與社群中的成員有關,包含與他人聯繫互動、觀看推播的資訊、

傳播某種概念或資訊、處理學生事務、瞭解學生等,例如 G 藉此連絡到工讀生,

或是 A 藉社群網站像成員傳達自己的學術興趣。由本研究中受訪者們所指出,

與呈現印象有關的動機包含:讓他人瞭解自己的近況與狀態、分享引起朋友共鳴

63

以及,如同 Back 等人(2010)的對於 Facebook 使用者的人格問卷結果,在 Facebook 上的自我是符合線下真實自我的性格。第二個使用策略則與經濟使用有關,受訪

(lowest-common denominator effect),指人們在社群網站中僅張貼其認為不會冒 犯公眾的資訊(Marwick & boyd, 2011)。

64

至於在師生互動方面,相對於 Jones、Gaffney‐Rhys 與 Jones (2011)研究所提 出各種教師與學生使用的問題例如女性教師受到男性學生騷擾、認為學生教師會 有隱私的議題,本研究中的社群網站僅有教師專業印象破壞事件教具威脅性,與 研究中提到學生會半夜亂發貼文給教師的現象有些類似;而研究中所提到的限制 其他角色的內容的呈現,也就因為學生而不能呈現某些內容,其實與本研究呼應。

不過本研究的某些受訪者例如 H,雖然感到限制,但並不覺得這是很大的困擾,

而 C 則認為以私密的 Facebook 訊息與同儕溝通即可,然而,相對於該研究認為 教師的個人使用不應加入學生為社群成員,本研究的受訪者則認為基於社群網站 為公開環境而繼續使用。而 Malesky 與 Peters (2012) 的研究則詢問了教師與學生 八個具有適當性疑慮的社群網站使用,不過以本研究受訪者的角度來看,其中僅 有聯絡已認識學生的場合,教師才會使用 Facebook,至於其他情況,本研究者 的大部分受訪者僅加入已認識的學生,而且也主張不探究學生隱私,所以其實不 大會遇到聯絡、窺探陌生學生的場合。

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