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大學教師於社群網站的使用與自我呈現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大學教師於社群網站的使用與自我呈現"

Copied!
96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圖書資訊學研究所 碩士學位論文. 指導教授:謝吉隆 博士. 大學教師於社群網站的使用與自我呈現 University Faculty’s Use and Self-Presentations on Social Networking Sites. 研究生:楊偲傑 撰 中 華 民 國 一 ○ 四 年 七 月.

(2) 謝. 辭. 首先感謝當初參與這份研究的受訪者們,沒有你們,不會有這篇論文的誕生。 然後要感謝我的口委邱銘心老師與葉乃靜老師,謝謝你們願意給予這份論文指教。 以及圖資所的所有老師,柯皓仁老師、吳美美老師、卜小蝶老師、謝建成老師、 陳昭珍老師,對於所有課程的教導以及對於我的鼓勵。然後要感謝苑菁助教以及 奕翔助教的幫忙,不然無法通過各種程序上的難關! 我要特別感謝指導教授,謝吉隆老師,這幾年來大概給您增添了很多無形壓 力,但是您到最後都沒有遺棄我,很遺憾學生不擅言詞,無法說出令人感動的話 語,但是我真的由衷地感謝您。 我還要感謝圖資所我的學長姊們以及支持我的學弟妹們,還有我的同儕以及 朋友們,因為人數實在太多了,請諒解我無法一一列出,請待他日再讓我補齊。 最後,我要感謝我的家人,尤其是媽媽,我永遠記得趕論文不小心睡著,起 來看到的紙條寫著的內容。我真的很非常感謝您,很幸運可以當您的女兒。. 104 年 8 月. 楊偲傑.

(3) 摘. 要. 對於大學教師 Facebook 的使用以及師生互動的詳細情形長期以來為社群網 站研究所缺,許多研究僅討論學生對於 Facebook 的使用,但卻不注重教師的觀 點,尤其是在大學中。教師與學生作為 Facebook 朋友是常見的現象,然而較少 研究仔細描述大學師生使用社群網站的影響,尤其是從教師的觀點。 本研究的目的便是填補這樣的缺漏,採用自我呈現的觀點,以印象管理理論 做為框架,藉由半結構的訪談以及對於 Facebook 動態內容分析的方式,探討八 位大學教師於 2011 年使用 Facebook 的使用情形、這些教師在社群網站上所呈現 的印象,以及學生對於教師呈現印象所造成的影響。 研究發現,大學教師對於社群網站的使用專注於功能性,注重社群網站的便 利性,零碎地使用社群網站。至於大學教師的自我呈現,其會於社群網站會呈現 真實自我、專注於使用目的的自我呈現、公開自我呈現。最後,學生會對於教師 的社群網站使用以及自我呈現造成影響。. 關鍵字:社群網站、大學教師、自我呈現、印象管理. i.

(4)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rying to fill the gap of research of the social networking sites, which often overlook unversity faculty's aspects. Previous studys focus only on students’ side but it is usual that students and faculty are Facebook Friends. Taking the approach of self-presetation and theory of impression management as the framework, eight university faculty were interviewed in the form of semi-structure. Content analysis of Facebook ststuses were also used for investigating the participants Facebook use behavior, the impression of the participants, and the effect of students to teacher in 2011. The findings include the faculty's use focus on fuctions of Facebook, the convenience of the tool. The self-presentation styles of participants reveals the autneticity, impressions derived from the focus on fuction, and the publicness. The effect of students to faculty’s self-presentations were also found in this research.. keywords: social networking sites, university faculty, self-presentation, impression management. ii.

(5) 目. 次.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4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4 第四節 名詞解釋................................................................................................ 5 第二章 文獻探討........................................................................................................ 6 第一節 自我呈現................................................................................................ 6 第二節 社群網站.............................................................................................. 12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19 第一節 研究架構.............................................................................................. 19 第二節 研究場域與研究對象.......................................................................... 21 第三節 資料蒐集與處理.................................................................................. 25 第四章 資料分析...................................................................................................... 29 第一節 大學教師於社群網站的日常使用...................................................... 29 第二節 大學教師的社群網站自我呈現.......................................................... 41 第三節 社群網站中的師生互動...................................................................... 51 第四節 綜合討論.............................................................................................. 62 第五章 研究結論與建議.......................................................................................... 65 第一節 研究結論.............................................................................................. 65 第二節 未來研究建議...................................................................................... 68 參考文獻...................................................................................................................... 69 一、 中文文獻.............................................................................................. 69 二、 英文文獻.............................................................................................. 70 附錄.............................................................................................................................. 74. iii.

(6) 圖. 次. 圖 2-1 印象管理的二元素 ........................................................................... 9 圖 3-1 研究架構圖 ..................................................................................... 20 表 表 表 表 表. 3-1 受訪者背景資料 ........................................................................... 23 4-1 受訪者 Facebook 使用目的一覽.................................................. 30 4-2 受訪者動態內容次數累計 .......................................................... 34 4-3 受訪者 2011 年 4 月前三名動態摘要 ........................................ 35 4-4 受訪者動態內容主題分類比例較高者 ...................................... 39. iv.

(7)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2009 年,中文化後的社群網站遊戲「開心農場」熱潮席捲全台,學生、上 班族、公務員等族群皆異常風靡。開心農場是由中國遊戲業者 Five Minutes 所開 發,根據 2009 年的臉書統計,台灣使用者共高達 350 萬用戶(吳凱琳,2012)。 開啟遊戲介面後,可以在網頁上看到自己的虛擬「農場」,玩家即負責扮演 經營此農場的農夫,在虛擬農場中按照指定時間執行播種、澆水、施肥、收割等 類似真正農場中的工作,藉此提昇自己在遊戲中的等級。不過根據新聞報導描述, 除了在於作為一位虛擬農夫的成就感外,其與零碎時間接軌、增進社群成員互動 及創造成員間話題、聯絡情感等特性才是遊戲真正流行的原因(許韶芹,2009)。 然而這款遊戲的盛行甚至影響到一般的作息,例如另一則報導提到一位使用者根 據遊玩時間而改變了日常作息,設定鬧鐘每天早上六點開電腦「務農」(劉榮, 2009):. 從這段文字可以感受到遊戲玩家對於遊戲的沉浸,以及對於虛擬農夫這個角 色職責的忠誠與成就感。不過將自己的心神精力與時間等資源過度投入於遊戲, 可能造成這些盡力的農夫從日常生活的角色中分神:例如公路總局在當時便遭投 訴,表示公務員辦公效率不佳,都在忙著經營遊戲(曾瑋、張博翔,2009)。 於是在此可以瞭解到,如果玩家過度對於自己虛擬農夫或玩家的身分過於忠 誠,在上班時間遊玩開心農場,而不加以控制,將使用開心農場應用程式的行為 隱藏起來,以維持自己在辦公民眾面前身為公務員角色、專注於業務的印象,那 麼可能就會導致新聞中被投訴的結果,使該單位公務員的形象降低,更可能造成 1.

(8) 懲處的結果而直接損及那些怠職公務員的利益。當然,前述是以忠誠於虛擬農夫 角色的角度來說,那些公務員們也可以選擇維持自己原來的公務員角色,盡力處 理自己的職責,也就是選擇暫時拋棄虛擬農夫的角色。這一段所描述的關於角色 選擇以及印象的維持,便是 Goffman (1959) 所謂的 「自我呈現」 (self presentation) , 指人們根據自己的社會角色規範,例如從投訴內容來看,該民眾認為「公務員必 須履行服務前來辦公民眾的職責,不可怠慢」,此即可稱為一項社會規範,在日 常生活中扮演不同角色,如例子中提到的虛擬農夫或者公務員的角色,履行角色 義務以維持日常生活。本研究的重點便是探索社群網站中這樣的角色議題,以及 與角色相關的呈現印象。 同時,角色選擇的難題也出現於開心農場的平台,也就是社群網站 Facebook 上,因開心農場的風行而連帶受到台灣使用者的青睞,Facebook 的註冊的帳戶 數量成長了 30 倍,在 2009 年 9 月的時候逼近 300 萬(何定照,2009)。除了遊 玩社群遊戲之外,根據調查,Facebook 使用者可以透過社群網站建立以自己為 中心的網絡社群,主要目的為用以聯絡親友、維持人際關係,且網絡中的成員不 乏實際生活中在線下的認識者(boyd & Ellison, 2008)。總之,不論是國外或台灣, 從流行至今,目前都仍有眾多人在使用,例如在台灣,根據 2015 年 7 月流量統 計網站的統計,Facebook 近一個月的排名仍維持在第三名(Alexa, 2015) 。此外, Facebook 在大學生之間非常普及,在 2014 年,政治大學的學生們甚至發起了戒 除 Facebook 成癮的運動(林秀姿,2014)。 雖然具有維繫人際關係以及社會資本這些受到使用者依賴的因素(Ellison, Steinfield & Lampe, 2007),但是從自我呈現的角度來看,Facebook 場域卻具有關 係網絡重疊的特性,也就是說,社群網站中的充滿各種關係類型的成員,例如父 母、子女、雇主、員工、教師、同學、朋友…等,這讓使用者很難選擇,到底使 用 Facebook 的時候要扮演哪一個角色,這樣的現象便稱為「崩解脈絡」 (collapsed contexts) ,導致人們在自我呈現方面選擇角色的困擾(boyd, 2010)。例如老闆與員 工互為 Facebook 朋友,都讓員工必須謹慎控制自己的行為,或者採取某些措施, 2.

(9) 例如建立二個 Facebook 帳戶,避免自己被監控(王曉晴,2009)。 理所當然,這樣的困難也出現在教師和學生彼此互為 Facebook 朋友的情況。 若教師與學生進入彼此的社群網站的社交圈,雙方便會遭遇脈絡崩解的情境,而 導致選擇角色及呈現印象的困境。雖然大部分的研究提到多數學生,甚至是大學 教師,對於將教師加入為 Facebook 朋友抱持反對的意見(Hewitt & Forte, 2006; Schneider, Jones, Farris, Havrda & Jackson, 2011)。但是仍有學生與教師共同使用 社群網站聯繫的情況,從 Hewitt 與 Forte (2006)的問卷統計資料可以看到,136 位回覆問卷調查的學生中,其實有 20 位與大學教授為 Facebook 朋友。另一份調 查也顯示,146 位回覆問卷的大學師生中,超過 75%是處於師生互為 Facebook 朋友的關係(Sturgeon & Walker, 2009)。所以這種現象與意見之間的矛盾,引起了 本研究以質性方式探究教師與學生作為 Facebook 朋友,其在脈絡衝突情境中使 用 Facebook 的情境的狀況與看法。此外,一部分的大學教師,如 Ossiansson (2010) 重視社群網站的價值,開設專門供教學使用的帳戶。其所著作的文獻便對於教師 使用社群網站的心理轉折有相當清楚的描述:其認為身為教師的自己不能低估與 學生之間權力關係的影響,而且為了有更良好的教學環境控制,其決定扮演教師 的角色,將教學討論的空間置於 Facebook 的封閉性社團,而不是直接以個人的 身分加入學生的社交圈。這樣思考與決策的過程與最後所呈現的印象,正是本研 究的動機所在。 總而言之,在社群網站脈絡崩解的情況下,加上學生與教師的角色關係,本 研究即觀察身為教師的社群網站使用者,在社群網站如何呈現自我的角色、與學 生進行互動,又呈現出怎樣的角色印象,以試圖瞭解教師在社群網站的印象為何、 所選擇的角色為何,是否受到師生關係影響,以及教師有何想法等。. 3.

(10)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為了瞭解在師生互為 Facebook 朋友,即互為社群網站聯繫成員的脈絡下的教 師的呈現策略考量及角色影響,本研究提出以下研究問題: 一、 大學教師在日常生活中如何使用社群網站?使用社群網站的情境為何? 二、 大學教師如何運用社群網站的機制呈現自我?教師於社群網站呈現自我的 策略為何?教師呈現出哪些面向的自我?於社群網站自己的角色定位為何? 哪些因素影響大學教師於社群網站的印象管理? 三、 教師與學生於社群網站的互動情形為何?與學生的互動、互為社群網站朋 友是否為影響因素?.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1.. 本研究將場域設定為 Facebook,但是每個社群網站提供的功能有所差異, 例如 Facebook 除了符合一般社群網站的定義,更整合了相簿、網誌、聊天 室等功能,且不限制動態的篇幅,因此本研究不適合類推到其他社群網站。. 2.. 基於研究倫理,研究者對於受訪者 Facebook 資料的取得必須由其同意,因 此,若受訪者不願意同意研究者觀看資料,則資料僅能由受訪者主觀自我描 述取得。. 3.. 本研究的情況無法類推至其他時間。由於本研究於 2011 年 10 月實施,故本 研究中所提到的某些社群網站或 Facebook 功能已與目前的功能有所差異。 例如 Facebook 於 2015 年開放於回覆中留言的功能。. 4.

(11) 第四節 名詞解釋. 一、社群網站 根據 boyd 與 Ellison (2008)的定義,社群網站指在固定範圍的系統中,建立 公開或半公開的個人檔案(profile) ;透過一份其他使用者的清單,表明(articulate) 與個人分享聯繫的使用者;觀看並連結往返(traverse)自己與系統中其他使用 者的聯繫清單。本研究的文獻與訪談所指的社群網站 Facebook 的範圍包含整個 網站系統的使用,而非僅有首頁的塗鴉牆。. 二、大學教師 本研究的大學教師指在校內有教授專職的教師。本研究訪談的八位教師 2011 年皆有授課,且皆有加入學生為 Facebook 朋友。. 三、社群網站的自我呈現 自我呈現指個體盡力控制他人形成對於自己印象的過程,本研究視受訪者於 Facebook 不可記錄的溝通互動,以及所留下的記錄為兩者且關乎自我印象的呈 現為社群網站的自我呈現。不可見的部份包含使用社群網站中私密訊息的聊天室 或訊息收件閘等發言互動,或在其他人塗鴉牆或粉絲頁、社團的留言、按讚等互 動,又或者是鎖定權限限制動態僅為某些人可見,於動態所發生的留言、按讚等 互動。至於本研究中內容分析可見的部份則為 2011 年 4 月,在朋友權限下,受 訪者本人於塗鴉牆(目前稱為動態時報)發佈的動態內容,按讚次數以及回覆次 數,不包含回覆內容。. 5.

(12)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藉由不同的文獻了解自我呈現的理論概念,以及社群網站脈絡衝突的構 成,以及社群網站的使用,並了解社群網站自我呈現的形式。由於本研究欲探討 社群網站上的角色扮演,因此使用自我呈現理論為框架,以解釋使用者於社群網 站的對於「自我」的呈現與扮演。. 第一節 自我呈現 自我呈現(或稱印象管理) ,指個體盡力控制他人形成對於自己印象的過程。 印象的行程與控制通常是自然而然的,不過由於個體的印象,對他人與自己如何 察覺、評估、對待自己具有影響,因此人們有時會創造某種印象以達成目的(Leary & Kowalski, 1990)。以下便討論自我呈現的起源與影響因素。. 一、Goffman 的自我呈現概觀 自我呈現(self presentation)一詞最早來自於 Goffman(1959)所著的 The Presentation of Self in Everyday life(中譯為「日常生活中的自我表演」),其視日 常生活的溝通互動為表演。 「表演」 (performance)指特定個體與特定場合的所有 行為,此行為能夠以任何形式影響其他人,在表演中預先確定的行為或常規程序 者,稱為「角色」 (part) 。每位表演者在臺前(front stage)扮演自己的角色,行 使符合角色期待的行為,表演者相信自己所扮演的角色,而觀眾期待表演者真誠 的表演,表演的內容則應符合角色的責任與社會的常規程序,以達到不同互動情 境中暫時的一致(working consensus),只是表演者對於常規的遵循通常是不自 覺的。儘管有時表演者對其所應承擔的表演責任並不認同、表演也未必真誠,但 若表演違背觀眾的期待,表現出不一致的行為,則導致互動的秩序出現混亂,破 壞原本賴以依循的互動準則,並可能導致社會結構的動搖。 不過個體還是有可以讓自己的放鬆的餘地,即相對於具有社會要求的臺前, 6.

(13) 表演者能夠在臺後(back stage)得以擺脫角色的束縛,呈現於臺前被壓抑的行 為。例如教師在該角色的臺前,也就是學校,必須樹立權威的教學形象,而離開 學校、避開學生,就不必持續維持此形象。 表演行為的運作,則是個體藉由掌握對方的訊息來定義情境(define the situation) ,確定他人對表演的期望,由此做出合於情境的表演行為;除此之外, 藉由判斷對方的個人門面(personal front) ,也就是個體的性別、樣貌、種族、表 情、舉止或其他符號象徵等,亦可作為判斷的線索。因此,若個體為了使自己獲 取利益,則必須影響其他人的情境定義,此時,表演者在表演中便會流露出某種 印象以表現意圖,使觀眾自覺自願地協調表演者的行為與意圖,而印象管理 (impression management)即指個體致力於控制其他人對於情境與表演者的訊息, 以管理自身的印象。前文所指破壞社會期待的行為,即包括臺後的種種行為,所 以個體必須致力於臺前與臺後的區隔。為了避免觀眾看到表演者前臺與後臺不同 的印象,產生印象不一致的問題,表演者進行觀眾隔離(audience segregation) , 以區隔接收不同訊息的觀眾,維持前臺建立的印象。. 二、自我呈現的構成. (一) 自我呈現與印象管理的差異 由 Goffman(1959)的著作可以得知,印象管理是自我呈現中,用以調整印 象的策略,然而之後的學者對於理論的發展方向有所不同。 首先是自我呈現與印象管理定義方面的差異,根據 Schneider (1981)的說法, 印象管理較為廣義,因其被視為個體控制所有形象的行動,而自我呈現僅限於描 繪與自我相關的形象。 第二個差異在於後續發展對理論著重的方向。Goffman(1959)最初是站在 微觀社會學,甚至是近於人類學的角度來討論人際互動的秩序,其對於個體自我 呈現心理上的因素探討較少(Leary, 1996),後來的學者便將自我呈現被分為對於 7.

(14) 私密自我的呈現與對於公開自我的呈現(Leary & Kowalski, 1990; Schneider, 1981)。 在此分界下,大多數的研究都是討論對於公開自我的呈現。 (二) 印象管理:二元素模型 Leary 與 Kowalski (1990)提出印象管理的二元素模型( Two-Component Model),將廣義的印象管理,也就是包含自我呈現,區分為兩個最細小而分離 的單位,分別是印象動機(impression motivation)與印象建構(impression construction),並檢視兩者的影響因素。印象動機所指的是,在某些特定的情況 下,個體產生促使自己控制印象的動機,但是此部份並不牽涉印象管理的行為; 而印象建構則指個體除了選擇呈現何種印象之外,並且決定如何實踐印象管理, 也就是如何表現出印象管理的行為。 Leary 與 Kowalski (1990)認為,廣義的自我呈現最根本的原因來自個體主觀 的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 ,而增加主觀幸福感的途徑有三:使社會關係中 的投資報酬率最大化、增加個人的自尊(self-esteem)、促進渴求認同(desired identity)的發展。而這些原因造成個體進行印象管理。 其認為,印象管理的建構與印象動機兩者相互影響,且有可能同時發生。在 印象建構之前與建構的過程中、或是在建構之後,個體會不斷評估自己的印象屬 於何種狀態,以確定印象是否達到自我呈現的目的,並決定維持目前的印象或作 改變。. 8.

(15) 印象動機. 印象建構. • 印象與目的的關聯性. • 自我的概念 • • • •. • 渴求目的的價值 • 渴求形象與目前形象的差異. 渴求與不需要的認同形象 角色限制 目標對象的價值觀 目前或潛在的社會形象. 圖 2-1 印象管理的二元素 資料來源:翻譯自” Impression Management: A Literature Review and Two-Component Model,” by Leary, M. R., & Kowalski, R. M., 1990,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07(1), 36. 印象管理的動機具有三個前置的影響因素(Leary & Kowalski, 1990) : 1.. 印象與目的的關聯性(Goal-relevance of impressions) 判斷關性的方法是公開程度(Publicity),也就是說,一旦印象管理被多人. 檢視,那印象管理的動機就會提高,這也是由於公開行為與達成目的較為有關。 第二個影響關連性的因素是個體對於目標對象的依賴,如果其與自身利益越為相 關,印象管理的動機越高。第三,某些人格亦會促使印象管理,例如馬基維利主 義者(Machiavellianism)視印象與達成目標較為相關,因此便較有動機進行印 象管理。 2.. 渴求目的的價值(Value of desired goals) 印象管理所獲得的利益與公開的自我形象越相關,則印象管理的動力越高。. 而當資源稀少時,個體亦較有可能藉由印象管理來獲取資源。某些目標對象會驅 使個體進行印象管理,例如目標對象為地位較高者、較具吸引力者。 3.. 渴求形象與目前形象的差異(Discrepancy between desired and current image) 如果個體察覺到自己的印象不符合所認定的標準,則印象管理的動機較高。. 而如果在公開場合產生窘迫或失敗的情況,此時便需要修補印象。 9.

(16) 印象管理的建構則分為五個影響因素:(Leary & Kowalski, 1990) 1.. 自我概念(Self-concept) 個體會希望給予觀眾合於自己標準的形象。而決定自我概念呈現為印象,是. 經過選擇所要呈現的印象、確認自己能成功地達成此印象,並且確定不違背某些 道德標準的三個步驟下完成。不過在關係較淺的情況下,欺騙是有可能產生的。 而且不同個體對於自我呈現與自我認知上具有差異。 2.. 渴求與不需要的認同形象(Desired and undesired identity images) 個體衡量自己所能呈現出的最好的形象與不需要的形象,因此公開的印象反. 映出兩者權衡的結果。 3.. 角色限制(Role constraints) 社會角色通常要求個體成為某一種特定類型或持有某種人格的人,此通常符. 合角色的刻板印象。若此個體沒有維持角色的印象,則會使其他人對此個體的能 力產生懷疑,或是喪失權力。 4.. 目標對象的價值觀(Target's values) 呼應印象動機,個體所建構出的形象會符合目標對象的期待,只是不一定要. 藉由欺騙或偽裝,而是從幾個符合最符合的形象中選出最有可能被接受者。當然, 如果個體是為了避開目標對象,便有可能表現不符合自己的印象。 5.. 目前或潛在的社會形象(Current or potential social image) 個體建立的印象,受到個體認為大眾對自己目前的印象與未來可能的印象兩. 者影響。目前的印象會限制個體自我呈現,因為考慮到成功的機率,個體傾向於 表現與大眾認知一致的印象。個體目前的印象也有可能強迫個體自我呈現,因為 個體必須彌補窘境或失敗造成的形象缺損。 經由關於自我呈現的探討可以了解自我呈現的基本假設,以及意圖性自我呈 現的動機與建構的影響因素。Goffman(1959)的自我呈現取徑對於印象不一致 的情況有深入的描述,而印象管理二元素模型則提供一個框架解釋個體對於印象 處理的動機與建構。本研究的目的在於藉由教師對於自我呈現的描述,了解教師 10.

(17) 使用社群網站與學生之互動是否有印象不一致的問題,而為何又會產生此問題。. 三、教師的印象管理 先前的研究者探索印象管理理論於教學層面的應用,例如吳雅玲(1998)歸 結狹義的印象管理對於教育的啟示,認為印象管理具有八項功能:1. 塑造良好 的教師形象;2. 增進學校與家長的溝通;3. 重視潛在課程的影響;4. 瞭解學生 次級文化;5. 避免烙印,並建立學生的正面自我認同;6. 教師適當自我揭露, 增進師生距離;7. 善用逢迎策略,提昇學生學習興趣;8. 建立學生健全穩定的 自我認同。蕭金蘭(2009)則實際訪談大學教學優良教師,最後歸結出,逢迎、 自我推銷、模範、脅迫以及個人魅力幾大使用於教學的策略。林姿利(2006)的 研究結果亦證實教師的印象管理對學習滿意度具有顯著的影響。不過以上所提到 的印象管理為 Jones, E. E. 所提出的印象管理策略,屬於較狹義的印象管理,目 的在於限於操縱對方的觀感而提昇自我形象,不過本研究中的印象管理為操縱資 訊而達成某種印象,較為廣義(Leary & Kowalski, 1990)。此外,這些印象管理策 略的場域發生於現實中,而非社群網站的環境。. 11.

(18) 第二節 社群網站. 一、社群網站的定義 社群網站(Social Network Sites)並沒有一個統一的名稱,在英文中,亦有 人稱為 Social Networking Site (Peluchette & Karl, 2008)或 Online Social Networks (Acquisti & Gross, 2006; Krasnova, Spiekermann, Koroleva, & Hildebrand, 2010),而 這些都是指使用者透過個人檔案與其他使用者互動,並展示其連結的網路社群 (Acquisti & Gross, 2006)。 根據 boyd 與 Ellison (2008)的定義,社群網站是一項以網路為基礎的服務, 使個人能夠: 1.. 在固定範圍的系統中,建立公開或半公開的個人檔案(profile)。. 2.. 透過一份其他使用者的清單,表明(articulate)與個人分享聯繫的使用者。. 3.. 觀看並連結往返(traverse)自己與系統中其他使用者的聯繫清單。 藉由個人檔案的建立,可以讓使用者的資料一目了然,使具有共同關聯的使. 用者,無論是關係上的認識或是興趣上的同好,都能夠更快速地認識彼此。經由 建立分享聯繫的使用者清單,每份清單即代表每個人在系統中建立的社會網絡。 而藉由觀看與往返清單,使用者便有機會將原本社會網絡外的使用者加入自己的 社會網絡,以擴大自己的社交圈。 依此定義,boyd 與 Ellison (2008)認為最早的社群網站是 SixDegrees.com,其 即符合以上三項基礎功能。早期的社群網站以描繪人際網路為主要目的,例如企 業界較廣為使用的 Linkedin,其功能類似線上個人的名片,Facebook 則是作為哈 佛大學的同學通訊錄開始使用。而後社群網站的功能漸趨多樣化,例如 MySpace 透過 CSS 語法,讓使用者的個人檔案可以更彈性的調整樣式,建立自己的個人 風格;社群網站亦加入多媒體的元素,或是多媒體網站加入社群的元素,兩者相 互交融,如 2004 年以相簿為主要功能的 Flickr 與 2005 年出現的影音網站 Youtube 12.

(19) (boyd & Ellison, 2008)。. 二、社群網站的功能性假設 根據文獻與社群網站本身提供的資訊,研究者整理出社群網站的功能性假 設: (一) 鼓勵使用者建立、拓展社交圈 社群網站的目的即是建立所屬的社交圈,而且社交圈是越擴展越好,無論是 熟人還是陌生人(Ellison, Steinfield, & Lampe, 2006),例如 Facebook 的首頁即表明: Giving people the power to share and make the world more open and connecte. (Facebook, n.d.)就如定義所提到,社群網站必須建立與具有聯繫的其他使用者 的清單,除此之外,系統會自動推薦某個數量的網站會員,因此,從系統的觀點 來看,使用者是不會有社交圈飽和的時候。 (二) 鼓勵使用者提供個人資訊與產出 基於擴展社交圈這個終極目標,可以了解社群網站營運是來自使用者本身的 資源,因此系統鼓勵使用提供大量的個人資訊,並將這些資訊記錄、儲存。例如 Facebook 當中的 Profile 就提供詳細的欄位,讓使用者自由填寫。使用者亦可使 用社群網站分享多種形式的訊息,包含文字、圖片、聲音、影像。微網誌噗浪的 介紹詞就寫著噗浪是:……記錄與收藏您生活中美好的每一刻,並跟隨您感興趣. 的人的生活分享與事件。(Plurk, n.d.)由於系統鼓勵資訊公開分享,因此對於社 群網站的個人資訊控制設定,也就是關於隱私的設定,通常是預設為最公開的權 限,系統不希望使用者限制過多的資訊(boyd & Hargittai, 2010)。 (三) 預設使用者的資訊需求 系統認為給予使用者更多、更新相同社交圈內的資訊,可以促進使用者間的 13.

(20) 互動,因此將所有的資訊整合、匯集在同一頁面,並時時通知使用者互動訊息的 更新。在使用者不藉由隱私設定控制資訊的情況下,接收訊息的觀眾是所有系統 社交圈的使用者,無論使用者間的關係為何(boyd & Hargittai, 2010)。 (四) 增加使用者的樂趣 為了維持社交圈的存在,社群網站提供了許多除了定義以外的功能,例如社 群網站都各自擁有自己的應用程式,讓使用者能夠在社群網站中獲得樂趣。以臺 灣的情況為例,Facebook 的使用者大量增加就是因為「開心農場」此一遊戲(王 珮華,2009)。當然這些應用程式的功能也會呼應到拓展社交的目的,因為遊戲 的經營通常需要多個帳號互動,因此有可能促進使用者拓展社交圈的機會。 (五) 建議使用真實身分 當使用者填寫網站的註冊時,通常必須填寫姓名,而社群網站的系統會出現 非強制的提示,建議使用者填寫真實的姓名,Facebook 甚至將此規定於使用網 站的契約,目的是利於系統中的其他潛在認識的使用者辨識。根據新聞報導, Facebook 目前對部分使用暱稱註冊的會員採取強硬的手段,將名稱改為真正的 姓名才能使用網站(周志豪,2011)。 系統的功能性假設是為了擴展網站的營運,但是這些設定加上資料的特性, 卻也造成使用者社交混亂。boyd (2010)歸結出社群網站的三個主要的不確定因素 (dynamics): (一) 隱形的觀眾(invisible audiences) 使用者無法察覺到所有的觀眾,而且這些使用者與觀眾也不需要共同出現。 由於系統鼓勵分享,並且自動儲存資訊,只要藉由搜尋機制,在隱私設定層次低 的情況下,使用者發表的資訊可以被任何人在任何間檢索到。Tufekci (2008)說明, 資料的存在若具持久性(persistence) ,則有可能被未來出現的觀眾接觸到;boyd 14.

(21) (2010)認為,雖然這是網際網路存在即發生的問題,但是社群網站加劇這項因 素。 (二) 崩解的脈絡(collapsed contexts) 由於社群網站開放使用者的社會網絡清單以增加使用者社交的機會,加上使 用者不加以區隔,此即造成脈絡的崩解,因為原本以空間、時間與社會脈絡界線 區隔的不同觀眾接收同樣的訊息,但是不同的使用者對於資訊有不同的解讀,導 致原本單一情境對於單一脈絡的狀況崩解,混雜著不同的脈絡。Leenes (2010)亦 認為社群網站有此問題。 (三) 公開與隱私的模糊(the blurring of public and private) 由於缺乏對脈絡的控制,公開與隱私的二分法不再具有意義,而是以新的方 式衡量(scaled) ,但是也難以維持分界。雖然社群網站能夠藉由隱私設定控管訊 息,看似封閉,但使用者在社群網站的社交圈往往包含許多其他的使用者,因而 在隱私的空間另外形成一種公開的場域,因此使用者分享訊息時,形成一種在公 開場合傳播的效果,讓使用者感到缺乏隱私。Lange (2008)對於 YouTube 使用者 在社群內分享影片的研究也指出同樣的結果。 綜合以上所述,可以得知社群網站的目標在於增加使用者的社交,但是社群 網站具有與現實生活的社交不同的本質,這樣的本質造成人際關係脈絡的崩解, 因而導致使用者的困擾。. 三、社群網站的使用 關於 Facebook 的使用者,許多學者表示,學生是使用社群網站的重要族群 (Acquisti & Gross, 2006; Hewitt & Forte, 2006; Subrahmanyam, Reich, Waechter, & Espinoza, 2008; Zhao, Grasmuck, & Martin, 2008),而這些人被描述為喜愛使用社 群網站分享關於自己的資訊,藉以尋求認同、幸福感,或是自尊(boyd, 2007; 15.

(22) Steinfield, Ellison, & Lampe, 2008; Valkenburg, Peter, & Schouten, 2006)。透過焦點 團體的訪談與量化調查的驗證,Krasnova 等人(2010)指出,使用者在社群網站上 揭露自我資訊的實際因素包括維持既有關係的便利性、樂趣(enjoyment) 、建立 新關係以及自我呈現。而在社群網站中,這些族群主要為在離線時也維持關係的 同儕或朋友(DiMicco & Millen, 2007; Subrahmanyam et al., 2008)。藉由以上的文 獻可以了解,學生於社群網站的自我呈現原因基本上符合 Leary 與 Kowalski (1990)二元素模型的說明。 至於 Facebook 上教育用途的使用,依據不同研究的設計與目的,研究者提 出不同的看法。Selwyn (2007)對於學生於 Facebook 社交圈上發佈的訊息進行分 析,發現學生的訊息大多是訴諸情感的,例如抱怨對於課業的困難,而在一個極 端的例子中,某位學生提到關於課業的認真討論或感想,甚至還被同儕取笑,因 此 Selwyn 認為,Facebook 的使用對教育是不利的。Mendez 等人 (2009)的研究 也不建議使用 Facebook 作為教育工具。根據其調查美國中部一所大學的結果, 該校學生認為面對面或 email 作為才是與教師溝通的首選,而且其發現教職員所 加入社交圈的學生成績,大多都較非加入者高。Mazer、Murphy 與 Simonds (2007) 卻提出不同的看法,其經由調查,以 Facebook 個人檔案頁面作為實驗工具,以 檔案內容的多寡作為處遇,發現學生對 Facebook 上自我揭露較多的頁面,也就 是檔案資訊較多的頁面,對於學習有更高的動機、情意學習,並對教室氣氛有正 向的影響。Yu、Tian、Vogel、Kwok (2010),對於香港城市大學調查的結果也發 現社群網站的使用者對校園生活的滿意度較佳。Sturgeon 與 Walker(2009)的提出 類似的看法,其調查美國 Lee University 學生與教師 Facebook 的使用情形,顯示 該校教師與學生多數以 Facebook 作為聯繫,且多數學生認為與教師於 Facebook 的互動對於教室氣氛的和諧有所助益,儘管教師還是對 Facebook 的使用較有保 留。就後者的發現,Cloete、Villiers 與 Roodt (2009)調查亦顯示資訊科技系所的 教師不願意使用 Facebook 作為教學工具。因此,可以了解,研究結果認為, Facebook 的使用可以提供情緒上的滿足,進而引起學習動機或是和諧師生互動 16.

(23) 的氣氛,然而不適合作為教學用途,因為教師與學生對社群網站與師生溝通顯現 遲疑的態度。. 四、社群網站的自我呈現 如果依據 Leary 與 Kowalski (1990)對於自我呈現的定義,只要是社群網站中 與自我印象呈現相關的行為都算是討論的範圍,因此大部分的研究都會鎖定某一 種途徑或脈絡的自我呈現,例如將研究對象鎖定在使用社群網站的青少年(boyd, 2007),或是增加不同的變項以檢驗其與自我呈現的關聯,例如加入自尊、人格 與自我效能等(Krämer & Winter, 2008)。 關於較為一般通則的群網站中的自我呈現,Rosenbaum, Johnson, Stepman & Nuijten (2009)與 Zhao, et al. (2008)提供了一些看法。前者探討社群網站自我呈現 的目的與策略,從較直觀的角度看自我呈現,經由焦點團體訪談,研究者詢問使 用者使用 Facebook 的各種資訊,包含 Facebook 的使用情況、個人檔案的內容、 系統推播的更新訊息、留言板內容、私密留言的使用等以瞭解使用目的與策略。 研究結果顯示,自我呈現共有三大目的:呈現真實的(authentic)自我、呈現目 前的、正向的、專業的自我、控制資訊;以及兩個非核心的目的:獲得認可、遵 循社會規範;而使用的策略則可分為:選擇與編輯在 Facebook 上公開的內容、 監視其他使用者發表的視覺與文字內容、使用回饋以協調個人的自我呈現。Zhao, et al. (2008)則訪談並檢視 Facebook 使用者的個人檔案內容,結果顯示 Facebook 的使用者較常以圖片線索來呈現自我,而非自我描述,且其宣稱,在社群網站上 所呈現的自我是「可能的自我」 (possible self) ,也就是使用者尋求一個真實且可 能的自我形象,而非捏造或過於理想化的自我。Strano (2008)檢視 Facebook 個人 檔案中的資訊,結果顯示,在社群網站的自我呈現具有性別與年齡的差異,女性 或 20 歲至 30 歲之間使用族群的社群網站的自我認同與團體認同有關。國內亦有 部分關於社群網站與自我呈現之研究,例如蔣昕(2010)以臉譜比喻使用者呈現 自我的不同面貌,透過訪談探討使用者如何面對、處理社群網站的脈絡衝突,顯 17.

(24) 示出使用者會根據目的營造不同的印象,並對失敗的印象進行補救;陳姿蓓(2010) 則檢視不同平台的自我呈現,討論使用者於不同平台呈現出的自我,以及其呈現 目的與呈現方式。兩篇文獻皆指出使用者會運用不同封閉程度的網路溝通工具來 避免脈絡衝突的問題。由以上的文獻探討可以了解使用者確實利用社群網站的特 性進行不同的自我呈現,而不同的研究主題關心自我呈現的不同面向。. 五、總結 綜合以上的文獻探討,可以了解,學生將社群網站定位為一般社交的表演的 前臺,然而這對於學生與教師的角色來說,卻是後臺,因為在社群網站上,學生 並不需要遵循學校體制,服從師長、也就是權力人士的命令。然而教師的身分被 社會賦予重大的期待,因此在學生心中,教師大部分都是處於前臺的角色。從這 點來看,由於社群網站本身具有脈絡崩解的本質,因此教師是以一個前臺(或是 在不願意的情況下,被視為前臺)的角色,進入學生這個角色的後臺,於是,表 演者便產生是否進行印象管理與如何進行印象管理,也就是如何控制資訊以定義 情境的問題,無論扮演的角色是教師還是學生。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雖然教師與學生具有地位上的區隔,但是從教師所擔任 的前臺角色的專業指引,可以了解到教師必須為教室中師生互動的和諧負責,而 社群網站的最大的功能就是助於互動與溝通,在這樣的前提下,師生的關係在社 群網站中聯繫,別於關係較緊張的臺前,社群網站臺後的氣氛願意讓學生與教師 互動,此反而助於師生關係的和諧。 因此,本研究欲探討在教師使用社群網站與學生為共同社交圈的情況,教師 對於使用社群網站的定位為何,是前臺抑或後臺或是兩者皆具?教師於社群網站 這個舞臺上對於觀眾營造什麼印象?營造印象的目的為何?如何透過社群網站 的媒介建構印象?並根據教師使用的經驗,詢問其如何處理印象不一致的問題。. 18.

(25)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根據文獻討的內容與研究問題,本章介紹本研究實施之方法,以具體觀察、 蒐集資料。. 第一節 研究架構 本研究主要目的是為瞭解大學教師於社群網站上的形成的印象、如何建構, 受到哪些因素影響,因此在 Goffman(1959)的自我呈現取徑之下,使用 Leary 與 Kowalski (1990)的印管理模型作為研究框架,自其中所列的影響要素為輔助的 透鏡,探討印象的形成。Goffman(1959)的自我呈現牽涉個人對於表演區域的 選擇,以及控制觀眾所獲的的資訊,表演符合角色規範的印象這兩個過程。不過 Goffman 較關心的是在臺後所隱藏的臺前表演秘密,以及對於臺前、臺後的角色 切換,然而對於實際的表演內容,例如特定表演的自我概念、觀眾對象、尋求的 價值等,較少關注,因此,本研究援引 Leary 與 Kowalski (1990)以公開觀眾為對 象的印象管理策略作為印象管理部分的輔助理論框架。 研究者由兩方面的資料獲得教師於網站中的自我呈現的印象與對於自身的 說明。其一是以印象管理二元素模型作為主要的詢問架構,透過訪談了解教師對 於自己在社群網站中使用定位與表演的詮釋為何,以及對於社群網站的認知,也 就是表演者如何看待以自我為中心的線上社群。其二是藉由實際分析教師使用 Facebook 的資料,以了解教師自我呈現的具體內容,例如內容的主題與發佈資 訊的頻率等。最後從分析的結果回答研究問題。 研究者依實施步驟繪出印象動機與印象建構的順序。雖然個體先產生印象動 機再建構印象,但為避免過於抽象的問題,因此就受訪者實際於社群網站使用經 驗與建構印象來詢問。基於以上的說明,本研究架構圖繪製如下:. 19.

(26) 研究問題 一、大學教師在日常生活中如何使用社群網站?使用社群網站的 情境為何? 二、教師如何運用社群網站的機制呈現自我?教師於社群網站呈 現自我的策略為何?教師呈現出哪些面向的自我?於社群網站自 己的角色定位為何? 三、哪些因素影響教師於社群網站的印象管理?教師與學生於社 群網站的互動情形為何?與學生的互動、互為社群網站朋友是否 為影響因素?. 理論框架 印象管理二元素模型. Goffman 的自我呈現. 資料蒐集 Facebook 內容分析. 訪談大學教師. 分析研究發現. 回應研究問題. 圖 3-1 研究架構圖. 20.

(27) 第二節 研究場域與研究對象. 一、研究場域特性. (一) 使用情形 根據統計流量網站 Alexa,Facebook 為目前最大的社群網站,其流量僅次於 搜尋網站 Google,而市場研究機構 Hitwise 的數據則指出,美國 Facebook 的流 量在 2010 年曾數度超越 Google。在台灣,社群網站也同樣地受到歡迎,Alexa 的排行榜,第一名是入口網站 Yahoo!奇摩,Facebook 則是排行第二。因此,基 於使用普及的考量,研究者選擇 Facebook 作為觀察社群網站使用者自我呈現的 場域。 (二) 研究場域的自我呈現管道 作為自我呈現的工具,Facebook 提供許多樣化的途徑供使用者表達訊息, 分述如下: 1.. 個人檔案(Profile):包含使用者各種基本資訊,例如個人圖像、年齡、學 歷、工作、感興趣的事物、自我描述、親屬…等,可讓使用者直觀地呈現 關於自己的資訊。. 2.. 朋友列表(Friends List):並非一般關係所定義的朋友,而是顯示與使用者 具有聯繫的其他使用者,也就是使用者於網站中的社交圈成員名單。透過 「朋友」的人數與組成,可以了解使用者在社群網站中對於自我的定位。. 3.. 塗鴉牆(Wall):指網站互動資訊匯集的頁面,包含「朋友」自身所發表的 資訊、個人檔案與「朋友」狀態的更改、對於其他人的發言、或是使用社 群網站應用程式等資訊。由這些資訊可以確認使用者互動的情形,藉由資 訊內容可以了解使用者的自我呈現。 21.

(28) 4.. 影音相簿:使用者可以透過上傳自己的照片或影片直接顯示自己的生命事 件,而選擇公開的照片代表使用者自願地呈現的一面。. 5.. 網誌:Facebook 也具有一般網誌的功能,不過大多數關於社群網站的研究 並未關注此項功能的使用,但是依據研究者的使用經驗,仍會有少數使用 者撰寫網誌。透過關於大量文字的描述,使用者可以更加深入地呈現自我。. 6.. 應用程式:Facebook 中具有許多其他功能的程式以增加使用的趣味或是增 進社交的功能。部分應用程式與自我呈現有關,例如對貼文、更改的個人 狀態、連或粉絲頁等,點擊「讚」的按鈕(稱為「按讚」)表示意見。某些 使用者則將自己於遊戲中的角色圖像作為個人圖像,亦有程式讓使用者的 個人圖像顯示國旗、校徽等標示,表現使用者的自我認同。. (三) 隱私設定 使用者可以調整「隱私設定」 ,以限制其他使用者的觀看或取用資訊的內容。 目前,Facebook 由在網站中與使用者的身分來區分隱私的設定,將權限劃分為 五種類型: 1.. 僅限個人:資訊只有使用者本人可以看到。. 2.. 僅限朋友:朋友為朋友列表中的成員,資訊僅限這些成員可以看到。. 3.. 朋友的朋友:指不在使用者的朋友列表中,但是為朋友列表成員的朋,集在 Facebook 中,與使用者為兩個連結的距離。. 4.. 公開或所有人:指包含 Facebook 以外,網路上的所有人。. 5.. 或是使用者可以選擇「自訂」 ,由使用者決定對哪一部分的社群,也就是「社 團」公開什麼樣的資訊,或對個別的帳號顯示哪些資訊。 隱私設定的範圍幾乎包含自我呈現管道的所有資訊,主要分為三大部份:. 1.. 朋友邀請:在朋友邀請方面,Facebook 的使用者可以設定是否允許公開搜 尋、是否顯示朋友列表、顯示哪些人為朋友等。. 2.. 個人檔案:使用者可以一一設定欲顯示與不欲顯示的個人相關資訊,包含聯 22.

(29) 絡方式、學歷、興趣、宗教信仰與政治立場等。 3.. 塗鴉牆的貼文:經過 Facebook 數次改版,使用者可以管理單則貼文的隱私 設定,也就是限定每一則觀看的對象,並且能夠隨時調整。. 二、研究對象 本研究選擇大學教師作為研究的母體,原因在於 Facebook 最初即設定大學 生為主要的使用對象,且目前的文獻多以大學生為調查的母體,因此選擇大學教 授較能與前人研究做相對的呼應。 依據研究目的,研究者依下列標準進行立意取樣: 1.. 研究對象所指之「教師」,即目前於大學授課之教師,包含教授、副教授、 助理教授與講師。「學生」則指教師目前於大學授課與已非該教師授課之學 生,也就是包含在校學生與畢業生。. 2.. 教師與學生互為好友,也就是教師與學生可以看的到彼此置於社群網站的資 訊,具有互動經驗者。具互動經驗的範圍在於,教師與學生在社群網站有雙 方一來一往的溝通或其他交流活動,前者例如使用聊天室溝通或塗鴉牆上對 話,後者則如雙方寄送與回送遊戲禮物。後續補充訪談對象則為朋友名單未 加入學生之教師。. 3.. 考量 Facebook 使用程度,若該教師並不常使用 Facebook,一個月以上未登 入一次,則不列入樣本範圍。 本研究的受訪者的基本資料如以表所示:. 表. 3-1 受訪者背景資料 23.

(30) 職稱. 至 2011 年使用 Facebook 的累積 時間. 訪談日期. 訪談 方式. 7. 教授. 3年. 2011/7/25. 面訪. 40-50. 6. 講師. 3年. 2011/7/28. 電訪. 男. 40-50. 17. 副教授. 8 個月*. 2011/7/29. 面訪. 資訊. 男. 40-50. 10. 助理教授. 2年. 2011/9/27. 面訪. E. 資訊. 女. 45-50. 18. 副教授. 2年. 2011/10/5. 面訪. F. 資訊. 男. 40-50. 16. 教授. 2.5 年. 2011/11/7. 面訪. 2年. 2011/11/1 3. 電訪. 3年. 2011/12/9. 電訪. 編號. 學科 領域. 性別. 年齡. 年資. A. 文學. 男. 60-70. B. 商學. 女. C. 藝術. D. G. 資訊. 女. 40-50. 14. 講師 (以行政 職為重). H. 管理. 女. 30-40. 4. 助理教授. *註冊 2 年,於 8 個月前重新使用. 24.

(31) 第三節 資料蒐集與處理 由於研究者欲了解教師對於印象動機與印象建構的具體而詳細情形,著眼於 發現研究對象的事實與經驗,因此本研究主要藉由質性的方法蒐集研究對象的資 料,並根據文獻整理的結果加以比較與分析。訪談前則請教師填寫簡易問卷,目 的是為了讓研究者容易掌握受訪者的使用情形,並減輕受訪者回答瑣碎問題的負 擔,也以問卷的答案作為詢問使用經驗的另一個根據。 另一方面,為了解研究場域內的實際狀況,研究者亦透過作為教師的 Facebook 朋友,直接獲得教師自我呈現的內容,藉此提高研究效度。以下便分 述此兩種蒐集方法的細節:. 一、深度訪談 根據研究目的與問題,研究者對受訪者進行深度訪談。透過深度訪談,也就 是別於量化研究的長時間的對話,可以使研究者了解在場域中的研究對象對於事 件的主觀意義(齊力、林本炫,2003),也就是從研究對象的角度來看事件,對 於問題有更加真實的體認。從訪談問題結構的來看,本研究採取半結構性訪談, 也就是以研究的主題為架構進行詢問,使受訪者的回答能夠確實依照研究的方向, 避免結構性訪談的過度限制。 (一) 訪談工具與訪談實施 研究者自訂的訪談大綱,使訪談聚焦於研究主題以進行半結構式的訪談。訪 談大綱的編製主要是依據 Goffman(1959)的自我呈現理論,以及 Leary & Kowalski (1990)的印象管理模型為訪談問題的依據。Goffman(1959)的自我呈 現主要概念是表演者對於臺前、臺後的認識與劃分,並依此確認觀看表演的觀眾、 自身所扮演的角色,以及應行使的表演。印象管理模型則是在表演者滿足自身最 大的利益的前提下,檢視表演者對於表演的建構與動機,更精確地剖析表演呈現 25.

(32) 出的自我形象。 此外,在 Facebook 的使用情形方面,為了使訪談進行地更加流暢,節省受 訪者回答繁瑣問題的時間,研究者製作簡單的問卷,以便受訪者直接填寫。問卷 的內容亦作為訪談的依據,讓研究者可以一面看著訪談大綱,一面對照問卷的答 案提出問題。簡易問卷的題項主要分為四部分,第一是教師的基本資料,第二是 教師使用的使用 Facebook 的頻率,第三部分則詢問教師使用的功能與以此和學 生互動的狀況,第四部分則詢問教師目前使用的隱私設定,完整的問卷請參照附 錄三。其中,第一、第三部分主要是參考 Plew(2011)的問卷題項;使用頻率 則是參考 Mazman 與 Usluel (2010)的問卷;基本資料與隱私設定的部份為研究者 列出參考 Facebook 於使用中心所提到的功能。 研究者於訪談過程中,以錄音筆記錄訪談內容,使用筆記記錄觀察受訪者所 獲得的資料與想法,並將蒐集的訪談資料進行轉錄處理,訪談後謄寫逐字稿。 (二) 訪談資料分析 對於轉錄的文本,研究者採用紮根理論的方式整理、歸納文本,以開放式編 碼、主軸式編碼為主,研究者依據資料的意義所浮現的主題,配合文獻探討的內 容,歸類主題相同者,並在歸類的過程中逐漸調整類別,思考類別的命名。歸類 完成後便重新檢視是否有主題不同者,並對全體歸類進行調整,而後根據歸類的 內容撰寫研究發現。. 二、內容分析 研究者藉由內容分析的方式來分析資料。內容分析(Content Analysis)是一 種蒐集資料以及分析文本內容的一種技術,「內容」指的是文字、意義、圖片、 符號、想法、標題或是其他可以溝通的訊息(Neuman, 2002)。經由內容分析, 可以了解受訪者使用 Facebook 的行為,在訪談之外可以實際看到受訪者活動的 情形。 26.

(33) (一) Facebook 資料的取得 對於 Facebook 之內容,研究者透過與教師成為 Facebook「朋友」 ,以非介入 的方式,也就是說,研究者僅複製研究所會使用的資料,而不干擾受訪者的表演 與對他人的互動。 如本章第一節研究場域所提,Facebook 有許多可以表達自我的管道,例如 塗鴉牆、相片、轉貼連結、網誌等,這些資訊的瀏覽權限是與位於使用者 Facebook 網絡內,雙方具有直接連結的「朋友」 ,或甚至是間接連結「朋友的朋友」 ,以及 所有人(也就是隱私權限「公開」的狀態)能夠看到的資訊;另一則為使用「聊 天室」及「訊息信件閘」等私密資訊。研究者蒐集的資訊是前者,私密資訊並不 在蒐集的範圍內。又,因為研究者欲探討教師與他人之互動,因此蒐集的資訊以 教師呈現於塗鴉牆與個人檔案的資訊為主。 當研究進行到一個段落,研究者便退出研究場域。在本研究中,即告知受訪 者,研究者停用只作為研究目的用的 Facebook 帳戶,以保護使用者的隱私權。 (二) Facebook 的資料處理 1.. 塗鴉牆 塗鴉牆所展示的資訊包含使用者向朋友分享的各種內容,例如文字、圖片或. 影像與超連結,資訊的單位以使用者一次發佈的資訊來計算,即為一則「貼文」, 貼文可以同時包括文字、圖片、影像等複合媒介,甚至是具特殊功能的應用程式, 例如網頁遊戲、事件活動、問卷調查等。貼文的下方記載張貼的時間、以何種載 具發佈訊息與使用者設定的內容分享權限。Facebook 亦會記錄使用者的各種操 作行為,例如與其他使用者成為朋友、訂閱了哪些資訊、更改個人檔案、於相簿 新增相片等,也都會顯示於塗鴉牆。 在瀏覽資訊方面,使用者可以選擇瀏覽混雜所有 Facebook 朋友資訊、純粹 以時間為排序基準的「首頁」,或是專屬於某位使用者的個人塗鴉牆。塗鴉牆的 27.

(34) 資訊可以不斷往前回溯,因此使用者能夠觀看過往的記錄。 使用者除了瀏覽、追蹤其他使用者的資訊之外,亦可透過各種方式互動。就 塗鴉牆而言,在使用權限開放的情況下,使用者對於每則貼文都可以點擊「讚」 的按鈕,或是以留言回應;每一則回應也可以被點擊「讚」 。使用者也可點擊「分 享」張貼該則訊息的相片、影片或超連結,將他人的訊息轉載於自己的塗鴉牆。 針對塗鴉牆的部份,本研究檢視受訪者 2010 年 6 月至 2011 年 6 月一年內, 資料取用權限屬於「僅限朋友」的貼文,對於以下項目進行分類與計算,以描述 性統計呈現結果,以了解受訪者的使用情形: (1) 貼文數與回應數:貼文以張貼的次數為計算,回應數亦以張貼的次數為單位。 計算兩者數量後,再計算兩者的比例,以了解教師的與其 Facebook 朋友於 塗鴉牆的互動情形如何。 (2) 讚的次數:讚通常表示對資訊的認同、喜歡或是已讀的意思,計算讚的次數 有助於了解受訪者的觀眾對於貼文的關注或偏好。第二,部分使用者會對於 自己的貼文、自己或他人回應按讚,此可顯示表演者自己的偏好以及對觀眾 回應的處理方式。 (3) 貼文內容:研究者閱讀的內容後,根據內容的意義進行分類,並記錄使用者 呈現自我的媒材,例如文字、圖片影音、超連結等,結果以統計數據呈現。 2.. 個人檔案 個人檔案於使用者註冊 Facebook 時,被系統導引所填寫,關於個人的各式. 資訊。個人檔案則為系統於使用者註冊時,提供使用者填寫關於各種個人相關資 訊,從聯絡資料、興趣、宗教政治立場等。. 28.

(35) 第四章. 資料分析. 本章敘寫由第三章介紹之訪談與內容分析兩種途徑所獲得的資料之發現,共 分為三節,第一節為大學教師於社群網站的日常使用,第二節則為大學教師的社 群網站自我呈現,第三節為綜合討論,回顧文獻探討並檢視研究結果。. 第一節 大學教師於社群網站的日常使用 本節描述社群網站的日常生活表演,以瞭解受訪者的使用型態、使用策略以 及使用意圖等。. 一、社群網站的使用情境 首先以社群網站的時間說明。對於許多受訪者來說,Facebook 即為一天開 始接收新訊息、重要訊息的來源,例如 E 提到的情況:. 就如同 E,社群網站融入受訪者們的日常生活,且為密切關注新訊息的媒介。 從一天中全部的使用時間來看,大部分的受訪者認為自己頻繁使用 Facebook, 此包含更新自己的動態或是觀看他人動態,以及私下的一對一與群組傳送訊息、 使用應用程式等。然而這個現象其實是源於一天中多次往返社群網站的積累,受 訪者們大都在零碎時間或空閒時間使用社群網站,例如工作結束的空檔、通勤時 間、下班回家後等。F 仔細描述了利用零碎時間的使用方式:. 29.

(36) 綜觀訪談內容,零碎使用方式的產生很大一部分原因出於所有受訪者皆認為 自己相當忙碌,他們不願意、也無法整天在社群網站連續長時間停留,甚至是與 他人同步溝通。A、E 表明自己無法長時間停留社群網站,A、B、C 則指出自己 不喜歡花太多時間使用聊天室同步溝通,因為花費太多時間。 雖然受訪者們是以零碎時間的方式使用社群網站,但仍讓 A、F、G 感覺到 自己有成癮的傾向,如 A 提到自己急診開刀結束後馬上使用 Facebook。G 描述 自己出現「. 」類似成癮的情形之外,關注. 及互動的人數增加而加長使用時間而影響正事,則更讓 G 感到為難。. 二、社群網站的使用目的 本研究整理受訪者所提到的 Facebook 使用目的,可參見表 4-1。受訪者們對 於 Facebook 的使用有許多相似部分。以下依照表格的順序分述各項內容。 表. 4-1 受訪者 Facebook 使用目的一覽. 使用目的. 受訪者. 與他人聯繫、互動. A、B、C、D、E、F、G、H. 觀看推播的資訊. A、B、C、D、E、F、G、H. 分享、傳播某種概念或資訊. A、C、D、E、F、G、H. 研究活動等工作記錄. A、D、F、G. 教學、處理學生事務. A、B、C、D. 瞭解學生. B、C、D、G、H. 日記、生活記錄、流水帳. A、F、H. 抒發心情. B、E、F、G、H. 消遣、放鬆、獲得趣味. A、B、C、 E、F、G、H. 滿足虛榮心. A、F. 首先,受訪者們使用 Facebook 最主要的目的切合社群網站的宗旨,也就是 串連、聯絡社群網絡中的成員,並與成員們互動。一般的情況不外乎替代其他工 30.

(37) 具找到聯絡人、維繫朋友關係、重新聯繫失聯故友、組織聚會等,互動對象主要 為熟識者、朋友、家人、學生、同事等,此與受訪者的社群網站成員有關。大多 受訪者將這樣的功能視為理所當然。對此,單獨在研究室中與他人隔離的情境下 工作的,A 指出使用社群網站等網路工具是出於社交聯繫的需求:. 這或許可以解釋受訪者們使用社群網站聯繫的原因。 觀看塗鴉牆上由系統演算法所推播的內容也是重要的使用目的。受訪者們藉 這種方式瞭解各式各樣的內容資訊,與聯繫對象不同,受訪者們關注的資訊內容 受到對於社群網站使用定位的影響,大部分的受訪者都會觀看他人的貼文瞭解對 方的近況等資訊,不過 B 和 G 則特別留意學生所發佈的資訊,B 藉此瞭解學生 對於事件的態度,G 則由此尋找可與教材連結的內容。此外,某些受訪者,如 F 則會挑選一些較為輕鬆有趣的題材的來觀看,避免嚴肅的公務資訊或政治資訊。 然而大部分的受訪者都以被推播到塗鴉牆的動態為主,並不會特別過濾資訊。 對於受訪者們來說,Facebook 的另一個優點在於能夠快速傳播資訊,分享 資訊的目的在於表達自己的想法與認同,或散布資訊,其中 C 對於與同儕分享 問卷後,在一日中累積 100 人而感到印象深刻。發佈資訊的種類很多,例如與學 術專業相關的資訊,A 經常分享與學術興趣相關的資訊,C、D、F、G、H 都曾 分享學術類型的資訊,以學科領域相關的新聞文章為宗。部分受訪者直接主張分 享偏向非生活瑣事或抒發的「硬性」資訊,例如 D 以分享閱讀過且與學術專業 相關的報章雜誌文獻為主;不過受訪者們也會分享生活資訊或富饒趣味的資訊, 像是笑話、網路流傳的惡搞合成圖片等,如 E 會分享有趣的資訊,藉此與網絡 內的成員互動。與發佈學術資訊相關的是,部分受訪者會發佈自己的工作進度或 工作記錄,包含舉辦活動記錄與相片、參訪相片,以及撰寫文獻或業務的進度, 31.

(38) 例如 D 以 Facebook 相簿完整記錄規劃活動的內容,F 則是回報文章的寫稿進度。 與工作業務相關的另一個使用目的是處理與學生相關的事務,尤其是牽涉雙 方互動者。A 鼓勵對所屬學科領域感興趣的學生加入 Facebook 朋友,藉此吸收 這方面的資訊。C 與 D 都利用 Facebook 社團與學生互動、溝通,C 以此與學生 討論畢業作品,而 D 則是直接作為教學平台使用,成立專屬於課程的社團。此 外,B 則是延伸學生互動的觸角,與學生溝通、處理班務。 相對於前一段部分受訪者僅發表學術專業相關資訊的意見,多數受訪者在此 之外其實也會張貼許多生活上的見聞,例如生活瑣事、遊記、食記、一般新聞, 或甚至是沒有特別發言對象的自言自語等,F 提到這種在社群網站留下細碎軌跡 的方式就像是生活中的流水帳,而 H 在忙碌的情況下,覺得這樣數日或一、兩 週的貼文取代了日記成為週記。 另一種與學術專業取向不同的使用目的是抒發心情,這對於部分受訪者來說 扮演重要的角色,例如在快樂時以貼文周知社群成員並獲得響應,而在遭遇情緒 低潮或是抱怨某些不順利事情,則藉由透過發佈貼文一吐怨氣,也可能獲得社群 成員中的回應與支持,使受訪者們的情緒獲得紓解。不論是正面或負面情緒,受 訪者如 B、E、F、G、H,都提到情緒分享他們很常見的使用目的。同時,分享 情緒或抱怨的受訪者,如 B 和 G,也提到自己會特別注意分享的內容控管,避 免傷害他人或洩漏重要資訊。 除了藉由直接以圖文分享心情的方式之外,受訪者們也會直接透過觀看資訊、 使用遊戲應用程式的方式來獲得樂趣。以觀看資訊來說,受訪者可能從觀看熟識 者的互動,例如 C、E、G 觀察學生的貼文、留言互動,對於內容感到有趣。H 則由觀看朋友的近況、名人作家粉絲頁等獲得趣味。B 和 F 則是長期持續使用遊 戲應用程式,從隨時可中斷的遊戲中獲得樂趣。 比較特別的是 A 與 F 提到 Facebook 可以滿足虛榮心,他們不約而同提到自 己會希望作品被他人觀看、或者是會注意按讚的次數,並對於虛榮這件事有所察 覺。在本研究中,兩人的共通點是有定期寫作習慣,並且重度使用社群網站,A 32.

(39) 以自己研究興趣相關的文章為主,F 較多為內容物的閱讀或觀賞心得以及簡要的 學術發展文獻。或許和這些因素有所關聯。 由以上的描述可以瞭解,當時大學教師對於社群網站的使用,除了教育用途 之外,都使用一般功能,並沒有使用特別的應用程式,或者過於複雜的用途。這 樣的結果,可能是出於使用時間的緊迫,又或者,如 E 所言,是研究後面會說 明的一種「單純的使用」:. 三、運用社群網站機制自我呈現. (一) 動態內容 在按讚數與回覆數,儘管 8 位受訪者發佈的動態數量懸殊,對比每位受訪者 按讚及回覆次數前三名的動態,可以發現重複的比例很高,可見按讚數與回覆數 的增加應該是有關聯的。此外,也可以發現這兩者與朋友數及動態發佈的數量似 乎成正比,但這需要大量數據更仔細地驗證。 另外,研究者列出與自我呈現較相關的計數指標,分別為「非作者之轉貼」 以及「可判斷與受訪者本人有關聯之動態內容」,這兩項指標分別由不同角度來 看,受訪者的更新內容是否與其有關。「非作者之轉貼」指剔除轉貼的內容,判 斷受訪者是否為該則動態的原生內容作者。非轉貼的內容通常包含自己的心情、 心得感想、相片、自己著作的文章等內容;而轉貼內容則包羅萬象,從輕鬆的影 片或是嚴謹的學術研究皆包含在內。「可判斷與受訪者有關聯之動態內容」即可 標題所示,研究者根據動態內容的描述或圖片、影音展示,判斷該則內容是否顯 露受訪者的個人資訊,例如文中所提到主詞「我」,或是相片中出現受訪者本人 或標明這是與受訪者參與的活動等。綜觀本文所有受訪者兩項數值的比例,可以 33.

(40) 發現大部分的動態都和描述自己的狀態有關,如即時的行動與情緒等;或者這些 動態明顯地展露受訪者的資訊,例如 B 與 F 的遊戲動態以及 F 的打卡動態都直 接顯示出受訪者的帳號。 此外,對比這兩項數值,可呼應動態與受訪者的使用定位或呈現策略的關聯。 以本研究大部分的受訪者來說,他們在 Facebook 中的動態有一定比例都流露出 自己當下的狀態、即時的行動或事件、心情或是相關訊息等,而且大部分的內容 出於自己,轉貼的情況較少見,這反映了受訪者們確實是將 Facebook 當做一個 展現真實自我的空間使用,或多或少都流露了關於自己的資訊,並不純粹是專業 社群網絡。不過也有少數特例,例如 D 的「可判斷與受訪者關聯之動態內容」 項目比例較低,這反映了 D 本身將 Facebook 作為分享平台的使用策略定位。 最後要注意的是,雖然某些人的動態數量較少,但他們可能是以本研究無法 蒐集到資料的方式使用 Facebook,例如透過私下的訊息收件閘、聊天室、Facebook 社團、或者他人塗鴉牆留言、按讚等,又或者經常潛水觀看。 表. 4-2 受訪者動態內容次數累計. 動態發佈時間 受訪者. 2011/4 A. B. C. D. E. F. G. H. Facebook 朋友數. 1233. 364. 750. 1694. 277. 295. 98. 330. 受訪者推測學生作為 Facebook 朋友數. 100. 300. 600. 500. 240. 220. 7. 30. 可按讚動態/則. 32. 71. 7. 79. 5. 210. 3. 6. 1.07. 2.37. 0.23. 2.63. 0.17. 7.00. 0.10. 0.20. 1. 5. 3. 60. 1. 34. 0. 2. 3.1%. 7.0%. 42.9%. 75.9%. 20.0%. 16.2%. 0%. 33.3%. 32. 36. 4. 14. 5. 114. 1. 3. 100%. 50.1%. 57.1%. 17.7%. 100%. 54.3%. 33.3%. 50%. 平均一日/次 非作者之轉貼貼文/則 非作者之轉貼佔動態比例 可判斷與受訪者本人有關聯之 動態內容/則 可判斷與受訪者本人有關聯之 動態內容佔動態比例. 34.

(41) 貼文被按讚次數. 506. 348. 84. 933. 41. 547. 0. 81. 15.81. 4.90. 12.00. 11.81. 8.20. 2.60. 0. 13.50. 回覆次數. 126. 389. 41. 255. 1. 376. 5. 75. 平均每則回覆次數. 3.94. 5.48. 5.86. 3.23. 0.20. 1.79. 1.67. 12.50. 29. 123. 15. 73. 0. 44. 1. 24. 0.91. 1.73. 2.14. 0.92. 0. 0.21. 0.33. 4.00. 平均每則貼文被按讚次數. 受訪者回覆自己貼文次數 平均每則受訪者回覆自己貼文 次數. 註:同一本相簿的讚數與回覆數只計算一次。. 表. 4-3 受訪者 2011 年 4 月前三名動態摘要 受訪者編號_ 讚數 ( L )/ 回覆數 ( R ) A_L. A_R. B_L. B_R. C_L. C_R. 該月次數前三名的動態之 內容簡述. 累計次數 31. 新增參與學術演講相片 1. 28. 新增遊記相片 1. 34. 新增出版品相片 1. 31. 轉貼相關學術興趣演講影片 1. 15. 新增遊記相片 1. 17. 新增學術會議相片 1. 16. 會議爭議影片 1. 27. 新增班聚相片 1. 27. 新增學生榜單相片 1. 41. 警惕學生用功貼文 1. 37. 描述學習態度貼文 1. 18. 抒發心情貼文 1. 30. 對於社群網站機制疑問貼文 1. 19. 提醒、鼓勵學生繳交作業貼文 1. 18. 即時行動貼文 1 即時行動描述與活動宣傳貼文. 20 29. 1 轉貼他人作品影片 1. 16. 轉貼影片宣導活動動態 1 即時行動描述與活動宣傳貼文. 8. 1 35.

(42) D_L. D_R. E_L. 3. 抱怨系統問題 1. 16. 徵詢即時公務協助貼文 1. 8. 轉貼影片宣導活動 1. 61. 夫妻相處名言佳句 1. 139. 新增故鄉家庭相片 1. 34. 產業觀察筆記圖文網誌 1. 45. 新增故鄉家庭相片 1. 13. 轉載的文章與個人感想網誌 1. 49. 產業觀察筆記圖文網誌 1. 3. 抒發心情貼文 1. 21. 即時行動與感想貼文 1 對於描述心情句子的感觸貼文. 15 E_R. 23. 1 抒發心情貼文 1. 5. 即時行動與感想貼文 1 對於描述心情句子的感觸貼文. 6 F_L. F_R. G_L. G_R. H_L. H_R. 34. 1 新增遊記相片 1. 35. 出國旅遊行程規劃網誌 1. 29. 旅遊相片 1. 15. 新增遊記相片 1. 22. 出國旅遊行程規劃網誌 1. 21. 旅遊相片 1. 0. 公務內容徵詢意見貼文 1. 0. 遊戲動態 1. 0. 遊戲動態 2. 5. 公務內容徵詢意見 1. 0. 遊戲動態 1. 0. 遊戲動態 2. 22. 感謝生日祝賀貼文 1. 22. 當下心情語行動預告貼文 1. 18. 時下戲劇感想貼文 1. 8. 當下心情貼文 2. 13. 感謝生日祝賀貼文 1. 17. 當下心情語行動預告貼文 1. 當下心情貼文 2 28 註:計算時間為 2011 年 10 月。左側為受訪者代號,右側的 L 代表 36.

(43) 按讚數,R 代表回覆數。「累計次數」皆以一則動態為單位。 (二) Facebook 朋友組成與數量 表中的數據為受訪者們至 2011 年 10 月的 Facebook 朋友人數,以及 2011 年 4 月的動態內容更新次數、按讚次數、回覆次數等詳細的統計資料。 首先是朋友數的部份,由朋友數量對照學生數量及訪談內容,可以瞭解受訪 者們對於 Facebook 朋友的定位。例如 A 和 D 的 Facebook 朋友人數都超過 1000 人,根據訪談內容所述,明顯大於其他人許多,是因為 A 是站在推廣學術興趣 的立場,所以加入朋友時僅剔除心中的黑名單人選。而 D 提到自己會加入許多 對於 D 所關注的事務有共同興趣者,但在現實生活中卻未曾謀面的研究學者、 朋友等,因此也可以理解為何 D 的朋友人數較多。 不過更新的動態數量與朋友數量則不一定很大的關聯;根據訪談所提,受訪 者們都是依照自己的心情、使用習慣以及可用時間決定是否發佈動態。其中可以 發現 B、D、F 三人的更新次數較多,進一步剖析,B 和 F 的動態都是以當下很 即時的狀態、感想居多,他們習慣以文字敘述的方式頻繁發佈自己的即時狀態。 但 D 則不是如此,除了活動記錄的相片之外,D 所大量發佈的是當下看到的報 章雜誌文獻,有點類似將這些文獻以便利貼的方式黏貼於 Facebook,D 說明如 此除了助於記下自己所閱讀的重點內容,同時也可以分享、推廣這些文獻內容。 (三) 動態內容主題 本研究亦分類動態內容的主題,即根據動態內容分類,不過每一分類不互斥, 並可重複分類。然而由於受訪者的動態數量差距懸殊,所以本研究僅檢視個別受 訪者分類項目超過一定比例的項目。. 表. 4-4 受訪者動態內容主題分類比例較高者 37.

(44) 動態發佈時間. 2011/4 A(動態次數:37). 學術. 25. 67.57%. 學術活動. 10. 27.03%. 記錄. 9. 24.32%. 個人著作. 9. 24.32%. 環保. 7. 18.92%. 政治. 6. 16.22%. 鄉土. 5. 13.51%. 感想. 4 B(動態次數:74). 10.81%. 抱怨. 22. 29.73%. 無脈絡. 19. 25.68%. 遊戲. 16. 21.62%. 學生. 15. 20.27%. 特定對象. 12. 16.22%. 班務. 10 C(動態次數:9). 13.51%. 學術活動. 7. 77.78%. 宣傳. 3. 33.33%. 抱怨. 2 D(動態次數:79). 22.22%. 學術. 27. 34.18%. 處世名言佳句. 18. 22.78%. 行銷管理. 15. 18.99%. 感想. 14. 17.72%. 影片. 12. 15.19%. 旅遊. 12. 15.19%. 家庭. 9 E(動態次數:5). 11.39%. 公務. 3. 60.00%. 心情. 2. 40.00%. 感想. 2. 40.00%. 忙碌. 2 F(動態次數:210). 40.00%. 生活. 43. 20.48%. 感想. 34. 16.19%. 38.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整體網站之規劃與設計設,包括網站企畫,網頁版面美工設計,網頁版面

「幼稚園學券兌現網站」登入頁面下方的超連結為 「Click here to bookmark the KEVRS Login Page」[圖 4] 而非 「Click here to bookmark the School Portal

STEM 教育課程領導學習社群 參與者 每所參與學校的核心教師團隊成員 每所參與學校的 2-3名課程領導

學生使用手機進入本 網站(www.jobs.org.tw)

‡ Verio 提供網站代管公司完整的軟體、運算 與網路資源,也提供網路零售業者開發電子 商務及網站代管的服務 V i 也提供小型 商務及網站代管的服務。

並存入百事可樂企業內部網站的 伺服 並存入百事可樂企業內部網站的 IBM RS/6000 伺服 器資料庫。然後,主管與分析師可以使用上型電腦

/ 22K

結合 NPO 或 NGO 團體基於組織使命及發展推動文化與教育、觀光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