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2009 年,中文化後的社群網站遊戲「開心農場」熱潮席捲全台,學生、上 班族、公務員等族群皆異常風靡。開心農場是由中國遊戲業者 Five Minutes 所開 發,根據 2009 年的臉書統計,台灣使用者共高達 350 萬用戶(吳凱琳,2012)。

開啟遊戲介面後,可以在網頁上看到自己的虛擬「農場」,玩家即負責扮演 經營此農場的農夫,在虛擬農場中按照指定時間執行播種、澆水、施肥、收割等 類似真正農場中的工作,藉此提昇自己在遊戲中的等級。不過根據新聞報導描述,

除了在於作為一位虛擬農夫的成就感外,其與零碎時間接軌、增進社群成員互動 及創造成員間話題、聯絡情感等特性才是遊戲真正流行的原因(許韶芹,2009)。

然而這款遊戲的盛行甚至影響到一般的作息,例如另一則報導提到一位使用者根 據遊玩時間而改變了日常作息,設定鬧鐘每天早上六點開電腦「務農」(劉榮,

2009):

從這段文字可以感受到遊戲玩家對於遊戲的沉浸,以及對於虛擬農夫這個角 色職責的忠誠與成就感。不過將自己的心神精力與時間等資源過度投入於遊戲,

可能造成這些盡力的農夫從日常生活的角色中分神:例如公路總局在當時便遭投 訴,表示公務員辦公效率不佳,都在忙著經營遊戲(曾瑋、張博翔,2009)。

於是在此可以瞭解到,如果玩家過度對於自己虛擬農夫或玩家的身分過於忠 誠,在上班時間遊玩開心農場,而不加以控制,將使用開心農場應用程式的行為 隱藏起來,以維持自己在辦公民眾面前身為公務員角色、專注於業務的印象,那 麼可能就會導致新聞中被投訴的結果,使該單位公務員的形象降低,更可能造成

2

懲處的結果而直接損及那些怠職公務員的利益。當然,前述是以忠誠於虛擬農夫 角色的角度來說,那些公務員們也可以選擇維持自己原來的公務員角色,盡力處 理自己的職責,也就是選擇暫時拋棄虛擬農夫的角色。這一段所描述的關於角色 選擇以及印象的維持,便是 Goffman(1959)所謂的「自我呈現」(self presentation),

指人們根據自己的社會角色規範,例如從投訴內容來看,該民眾認為「公務員必 須履行服務前來辦公民眾的職責,不可怠慢」,此即可稱為一項社會規範,在日 常生活中扮演不同角色,如例子中提到的虛擬農夫或者公務員的角色,履行角色 義務以維持日常生活。本研究的重點便是探索社群網站中這樣的角色議題,以及 與角色相關的呈現印象。

同時,角色選擇的難題也出現於開心農場的平台,也就是社群網站 Facebook 上,因開心農場的風行而連帶受到台灣使用者的青睞,Facebook 的註冊的帳戶 數量成長了 30 倍,在 2009 年 9 月的時候逼近 300 萬(何定照,2009)。除了遊 玩社群遊戲之外,根據調查,Facebook 使用者可以透過社群網站建立以自己為 中心的網絡社群,主要目的為用以聯絡親友、維持人際關係,且網絡中的成員不 乏實際生活中在線下的認識者(boyd & Ellison, 2008)。總之,不論是國外或台灣,

從流行至今,目前都仍有眾多人在使用,例如在台灣,根據 2015 年 7 月流量統 計網站的統計,Facebook 近一個月的排名仍維持在第三名(Alexa, 2015)。此外,

Facebook 在大學生之間非常普及,在 2014 年,政治大學的學生們甚至發起了戒 除 Facebook 成癮的運動(林秀姿,2014)。

雖然具有維繫人際關係以及社會資本這些受到使用者依賴的因素(Ellison, Steinfield & Lampe, 2007),但是從自我呈現的角度來看,Facebook 場域卻具有關 係網絡重疊的特性,也就是說,社群網站中的充滿各種關係類型的成員,例如父 母、子女、雇主、員工、教師、同學、朋友…等,這讓使用者很難選擇,到底使 用 Facebook 的時候要扮演哪一個角色,這樣的現象便稱為「崩解脈絡」(collapsed contexts),導致人們在自我呈現方面選擇角色的困擾(boyd, 2010)。例如老闆與員 工互為 Facebook 朋友,都讓員工必須謹慎控制自己的行為,或者採取某些措施,

3

例如建立二個 Facebook 帳戶,避免自己被監控(王曉晴,2009)。

理所當然,這樣的困難也出現在教師和學生彼此互為 Facebook 朋友的情況。

若教師與學生進入彼此的社群網站的社交圈,雙方便會遭遇脈絡崩解的情境,而 導致選擇角色及呈現印象的困境。雖然大部分的研究提到多數學生,甚至是大學 教師,對於將教師加入為 Facebook 朋友抱持反對的意見(Hewitt & Forte, 2006;

Schneider, Jones, Farris, Havrda & Jackson, 2011)。但是仍有學生與教師共同使用 社群網站聯繫的情況,從 Hewitt 與 Forte (2006)的問卷統計資料可以看到,136 位回覆問卷調查的學生中,其實有 20 位與大學教授為 Facebook 朋友。另一份調 查也顯示,146 位回覆問卷的大學師生中,超過 75%是處於師生互為 Facebook 朋友的關係(Sturgeon & Walker, 2009)。所以這種現象與意見之間的矛盾,引起了 本研究以質性方式探究教師與學生作為 Facebook 朋友,其在脈絡衝突情境中使 用 Facebook 的情境的狀況與看法。此外,一部分的大學教師,如 Ossiansson (2010) 重視社群網站的價值,開設專門供教學使用的帳戶。其所著作的文獻便對於教師 使用社群網站的心理轉折有相當清楚的描述:其認為身為教師的自己不能低估與 學生之間權力關係的影響,而且為了有更良好的教學環境控制,其決定扮演教師 的角色,將教學討論的空間置於 Facebook 的封閉性社團,而不是直接以個人的 身分加入學生的社交圈。這樣思考與決策的過程與最後所呈現的印象,正是本研 究的動機所在。

總而言之,在社群網站脈絡崩解的情況下,加上學生與教師的角色關係,本 研究即觀察身為教師的社群網站使用者,在社群網站如何呈現自我的角色、與學 生進行互動,又呈現出怎樣的角色印象,以試圖瞭解教師在社群網站的印象為何、

所選擇的角色為何,是否受到師生關係影響,以及教師有何想法等。

4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為了瞭解在師生互為 Facebook 朋友,即互為社群網站聯繫成員的脈絡下的教 師的呈現策略考量及角色影響,本研究提出以下研究問題:

一、 大學教師在日常生活中如何使用社群網站?使用社群網站的情境為何?

二、 大學教師如何運用社群網站的機制呈現自我?教師於社群網站呈現自我的 策略為何?教師呈現出哪些面向的自我?於社群網站自己的角色定位為何?

哪些因素影響大學教師於社群網站的印象管理?

三、 教師與學生於社群網站的互動情形為何?與學生的互動、互為社群網站朋 友是否為影響因素?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1. 本研究將場域設定為 Facebook,但是每個社群網站提供的功能有所差異,

例如 Facebook 除了符合一般社群網站的定義,更整合了相簿、網誌、聊天 室等功能,且不限制動態的篇幅,因此本研究不適合類推到其他社群網站。

2. 基於研究倫理,研究者對於受訪者 Facebook 資料的取得必須由其同意,因 此,若受訪者不願意同意研究者觀看資料,則資料僅能由受訪者主觀自我描 述取得。

3. 本研究的情況無法類推至其他時間。由於本研究於 2011 年 10 月實施,故本 研究中所提到的某些社群網站或 Facebook 功能已與目前的功能有所差異。

例如 Facebook 於 2015 年開放於回覆中留言的功能。

5

第四節 名詞解釋

一、 社群網站

根據 boyd 與 Ellison (2008)的定義,社群網站指在固定範圍的系統中,建立 公開或半公開的個人檔案(profile);透過一份其他使用者的清單,表明(articulate)

與個人分享聯繫的使用者;觀看並連結往返(traverse)自己與系統中其他使用 者的聯繫清單。本研究的文獻與訪談所指的社群網站 Facebook 的範圍包含整個 網站系統的使用,而非僅有首頁的塗鴉牆。

二、 大學教師

本研究的大學教師指在校內有教授專職的教師。本研究訪談的八位教師 2011 年皆有授課,且皆有加入學生為 Facebook 朋友。

三、 社群網站的自我呈現

自我呈現指個體盡力控制他人形成對於自己印象的過程,本研究視受訪者於 Facebook 不可記錄的溝通互動,以及所留下的記錄為兩者且關乎自我印象的呈 現為社群網站的自我呈現。不可見的部份包含使用社群網站中私密訊息的聊天室 或訊息收件閘等發言互動,或在其他人塗鴉牆或粉絲頁、社團的留言、按讚等互 動,又或者是鎖定權限限制動態僅為某些人可見,於動態所發生的留言、按讚等 互動。至於本研究中內容分析可見的部份則為 2011 年 4 月,在朋友權限下,受 訪者本人於塗鴉牆(目前稱為動態時報)發佈的動態內容,按讚次數以及回覆次 數,不包含回覆內容。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