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社群網站

一、 社群網站的定義

社群網站(Social Network Sites)並沒有一個統一的名稱,在英文中,亦有 人稱為 Social Networking Site (Peluchette & Karl, 2008)或 Online Social Networks (Acquisti & Gross, 2006; Krasnova, Spiekermann, Koroleva, & Hildebrand, 2010),而 這些都是指使用者透過個人檔案與其他使用者互動,並展示其連結的網路社群 (Acquisti & Gross, 2006)。

根據 boyd 與 Ellison (2008)的定義,社群網站是一項以網路為基礎的服務,

使個人能夠:

1. 在固定範圍的系統中,建立公開或半公開的個人檔案(profile)。

2. 透過一份其他使用者的清單,表明(articulate)與個人分享聯繫的使用者。

3. 觀看並連結往返(traverse)自己與系統中其他使用者的聯繫清單。

藉由個人檔案的建立,可以讓使用者的資料一目了然,使具有共同關聯的使 用者,無論是關係上的認識或是興趣上的同好,都能夠更快速地認識彼此。經由 建立分享聯繫的使用者清單,每份清單即代表每個人在系統中建立的社會網絡。

而藉由觀看與往返清單,使用者便有機會將原本社會網絡外的使用者加入自己的 社會網絡,以擴大自己的社交圈。

依此定義,boyd 與 Ellison (2008)認為最早的社群網站是 SixDegrees.com,其 即符合以上三項基礎功能。早期的社群網站以描繪人際網路為主要目的,例如企 業界較廣為使用的 Linkedin,其功能類似線上個人的名片,Facebook 則是作為哈 佛大學的同學通訊錄開始使用。而後社群網站的功能漸趨多樣化,例如 MySpace 透過 CSS 語法,讓使用者的個人檔案可以更彈性的調整樣式,建立自己的個人 風格;社群網站亦加入多媒體的元素,或是多媒體網站加入社群的元素,兩者相 互交融,如 2004 年以相簿為主要功能的 Flickr 與 2005 年出現的影音網站 Youtube

13

(boyd & Ellison, 2008)。

二、 社群網站的功能性假設

根據文獻與社群網站本身提供的資訊,研究者整理出社群網站的功能性假 設:

(一) 鼓勵使用者建立、拓展社交圈

社群網站的目的即是建立所屬的社交圈,而且社交圈是越擴展越好,無論是 熟人還是陌生人(Ellison, Steinfield, & Lampe, 2006),例如 Facebook 的首頁即表明:

Giving people the power to share and make the world more open and connecte.

(Facebook, n.d.)就如定義所提到,社群網站必須建立與具有聯繫的其他使用者 的清單,除此之外,系統會自動推薦某個數量的網站會員,因此,從系統的觀點 來看,使用者是不會有社交圈飽和的時候。

(二) 鼓勵使用者提供個人資訊與產出

基於擴展社交圈這個終極目標,可以了解社群網站營運是來自使用者本身的 資源,因此系統鼓勵使用提供大量的個人資訊,並將這些資訊記錄、儲存。例如 Facebook 當中的 Profile 就提供詳細的欄位,讓使用者自由填寫。使用者亦可使 用社群網站分享多種形式的訊息,包含文字、圖片、聲音、影像。微網誌噗浪的 介紹詞就寫著噗浪是:……記錄與收藏您生活中美好的每一刻,並跟隨您感興趣 的人的生活分享與事件。(Plurk, n.d.)由於系統鼓勵資訊公開分享,因此對於社 群網站的個人資訊控制設定,也就是關於隱私的設定,通常是預設為最公開的權 限,系統不希望使用者限制過多的資訊(boyd & Hargittai, 2010)。

(三) 預設使用者的資訊需求

系統認為給予使用者更多、更新相同社交圈內的資訊,可以促進使用者間的

14

互動,因此將所有的資訊整合、匯集在同一頁面,並時時通知使用者互動訊息的 更新。在使用者不藉由隱私設定控制資訊的情況下,接收訊息的觀眾是所有系統 社交圈的使用者,無論使用者間的關係為何(boyd & Hargittai, 2010)。

(四) 增加使用者的樂趣

為了維持社交圈的存在,社群網站提供了許多除了定義以外的功能,例如社 群網站都各自擁有自己的應用程式,讓使用者能夠在社群網站中獲得樂趣。以臺 灣的情況為例,Facebook 的使用者大量增加就是因為「開心農場」此一遊戲(王 珮華,2009)。當然這些應用程式的功能也會呼應到拓展社交的目的,因為遊戲 的經營通常需要多個帳號互動,因此有可能促進使用者拓展社交圈的機會。

(五) 建議使用真實身分

當使用者填寫網站的註冊時,通常必須填寫姓名,而社群網站的系統會出現 非強制的提示,建議使用者填寫真實的姓名,Facebook 甚至將此規定於使用網 站的契約,目的是利於系統中的其他潛在認識的使用者辨識。根據新聞報導,

Facebook 目前對部分使用暱稱註冊的會員採取強硬的手段,將名稱改為真正的 姓名才能使用網站(周志豪,2011)。

系統的功能性假設是為了擴展網站的營運,但是這些設定加上資料的特性,

卻也造成使用者社交混亂。boyd (2010)歸結出社群網站的三個主要的不確定因素

(dynamics):

(一) 隱形的觀眾(invisible audiences)

使用者無法察覺到所有的觀眾,而且這些使用者與觀眾也不需要共同出現。

由於系統鼓勵分享,並且自動儲存資訊,只要藉由搜尋機制,在隱私設定層次低 的情況下,使用者發表的資訊可以被任何人在任何間檢索到。Tufekci (2008)說明,

資料的存在若具持久性(persistence),則有可能被未來出現的觀眾接觸到;boyd

15

(2010)認為,雖然這是網際網路存在即發生的問題,但是社群網站加劇這項因 素。

(二) 崩解的脈絡(collapsed contexts)

由於社群網站開放使用者的社會網絡清單以增加使用者社交的機會,加上使 用者不加以區隔,此即造成脈絡的崩解,因為原本以空間、時間與社會脈絡界線 區隔的不同觀眾接收同樣的訊息,但是不同的使用者對於資訊有不同的解讀,導 致原本單一情境對於單一脈絡的狀況崩解,混雜著不同的脈絡。Leenes (2010)亦 認為社群網站有此問題。

(三) 公開與隱私的模糊(the blurring of public and private)

由於缺乏對脈絡的控制,公開與隱私的二分法不再具有意義,而是以新的方 式衡量(scaled),但是也難以維持分界。雖然社群網站能夠藉由隱私設定控管訊 息,看似封閉,但使用者在社群網站的社交圈往往包含許多其他的使用者,因而 在隱私的空間另外形成一種公開的場域,因此使用者分享訊息時,形成一種在公 開場合傳播的效果,讓使用者感到缺乏隱私。Lange (2008)對於 YouTube 使用者 在社群內分享影片的研究也指出同樣的結果。

綜合以上所述,可以得知社群網站的目標在於增加使用者的社交,但是社群 網站具有與現實生活的社交不同的本質,這樣的本質造成人際關係脈絡的崩解,

因而導致使用者的困擾。

三、 社群網站的使用

關於 Facebook 的使用者,許多學者表示,學生是使用社群網站的重要族群 (Acquisti & Gross, 2006; Hewitt & Forte, 2006; Subrahmanyam, Reich, Waechter, &

Espinoza, 2008; Zhao, Grasmuck, & Martin, 2008),而這些人被描述為喜愛使用社 群網站分享關於自己的資訊,藉以尋求認同、幸福感,或是自尊(boyd, 2007;

16

Steinfield, Ellison, & Lampe, 2008; Valkenburg, Peter, & Schouten, 2006)。透過焦點 團體的訪談與量化調查的驗證,Krasnova 等人(2010)指出,使用者在社群網站上 揭露自我資訊的實際因素包括維持既有關係的便利性、樂趣(enjoyment)、建立 新關係以及自我呈現。而在社群網站中,這些族群主要為在離線時也維持關係的 同儕或朋友(DiMicco & Millen, 2007; Subrahmanyam et al., 2008)。藉由以上的文 獻可以了解,學生於社群網站的自我呈現原因基本上符合 Leary 與 Kowalski (1990)二元素模型的說明。

至於 Facebook 上教育用途的使用,依據不同研究的設計與目的,研究者提 出不同的看法。Selwyn (2007)對於學生於 Facebook 社交圈上發佈的訊息進行分 析,發現學生的訊息大多是訴諸情感的,例如抱怨對於課業的困難,而在一個極 端的例子中,某位學生提到關於課業的認真討論或感想,甚至還被同儕取笑,因 此 Selwyn 認為,Facebook 的使用對教育是不利的。Mendez 等人 (2009)的研究 也不建議使用 Facebook 作為教育工具。根據其調查美國中部一所大學的結果,

該校學生認為面對面或 email 作為才是與教師溝通的首選,而且其發現教職員所 加入社交圈的學生成績,大多都較非加入者高。Mazer、Murphy 與 Simonds (2007) 卻提出不同的看法,其經由調查,以 Facebook 個人檔案頁面作為實驗工具,以 檔案內容的多寡作為處遇,發現學生對 Facebook 上自我揭露較多的頁面,也就 是檔案資訊較多的頁面,對於學習有更高的動機、情意學習,並對教室氣氛有正 向的影響。Yu、Tian、Vogel、Kwok (2010),對於香港城市大學調查的結果也發 現社群網站的使用者對校園生活的滿意度較佳。Sturgeon 與 Walker(2009)的提出 類似的看法,其調查美國 Lee University 學生與教師 Facebook 的使用情形,顯示 該校教師與學生多數以 Facebook 作為聯繫,且多數學生認為與教師於 Facebook 的互動對於教室氣氛的和諧有所助益,儘管教師還是對 Facebook 的使用較有保 留。就後者的發現,Cloete、Villiers 與 Roodt (2009)調查亦顯示資訊科技系所的 教師不願意使用 Facebook 作為教學工具。因此,可以了解,研究結果認為,

Facebook 的使用可以提供情緒上的滿足,進而引起學習動機或是和諧師生互動

17

的氣氛,然而不適合作為教學用途,因為教師與學生對社群網站與師生溝通顯現 遲疑的態度。

四、 社群網站的自我呈現

如果依據 Leary 與 Kowalski (1990)對於自我呈現的定義,只要是社群網站中 與自我印象呈現相關的行為都算是討論的範圍,因此大部分的研究都會鎖定某一 種途徑或脈絡的自我呈現,例如將研究對象鎖定在使用社群網站的青少年(boyd, 2007),或是增加不同的變項以檢驗其與自我呈現的關聯,例如加入自尊、人格 與自我效能等(Krämer & Winter, 2008)。

關於較為一般通則的群網站中的自我呈現,Rosenbaum, Johnson, Stepman &

Nuijten (2009)與 Zhao, et al. (2008)提供了一些看法。前者探討社群網站自我呈現 的目的與策略,從較直觀的角度看自我呈現,經由焦點團體訪談,研究者詢問使 用者使用 Facebook 的各種資訊,包含 Facebook 的使用情況、個人檔案的內容、

Nuijten (2009)與 Zhao, et al. (2008)提供了一些看法。前者探討社群網站自我呈現 的目的與策略,從較直觀的角度看自我呈現,經由焦點團體訪談,研究者詢問使 用者使用 Facebook 的各種資訊,包含 Facebook 的使用情況、個人檔案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