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分析

第三節 科技接受整合模型分析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71

ii i

SMC i

2

2

從表 4-1 來看,各指標 SMC 值皆在 0.7 以上,代表各指標被潛在變項所解 釋的程度相當高,因此各構面之信度良好。

在效度分析方面,本研究透過因素負荷量與帄均萃取變異量(average variance extracted, AVE)進行衡量。因素負荷量說明共同因素與個別變項的關係,測量變 項的因素負荷量越高,代表其可以解釋該潛在變項的能力越高。由表 4-1 可見各 題項之標準化因素負荷量皆大於 0.8。

而 AVE 是潛在變項中各標準化因素負荷量帄方和的帄均值,用以評估潛在 變項的各測量變項對於該潛在變項的變異解釋能力,AVE 越高潛在變項的信度 與收斂效度越佳。Hair et al.(2006)建議可以接受的 AVE 值應該在 0.5 以上,由表 4-1 可見各構面之 AVE 達 0.759 以上。

第三節 科技接受整合模型分析

本章節之探討步驟主要依據模型辨識、配適度檢驗、參數估計考驗等步驟進 行。

壹、模型辨識

在進行 SEM 分析之前,需先進行的是模型辨識的問題,亦即待估計的自由 參數個數需小於樣本共變矩陣中不重複的元素個數,首先在測量資料數(the number of data point, DP6)的計算,以 Bollen(1989)所提出的 t 法則(t-Rule)檢視,

以 t 代表模型中的自由估計參數數目,要使 SEM 能夠被辨識,需符合關係式 t<DP,經過計算,本研究之 DP 為 1275,模型中自由估計參數為 156 個,符合 t<DP 的原則,屬於過度辨識(over-identified),自由度為 1119,可以進行接下來 的參數估計。本研究將採用最大概似法(maximum likelihood, ML)估計結構方程式 模型所需的參數

貳、配適度檢驗

在配適度檢驗,本研究之科技接受整合模型整體配適模型,

2(N=1459)=6197.19(P<0.01),顯示由假設模型所導出的共變矩陣與觀察矩陣相

6

2

) 1 )(

(

  

p q p q

DP ,其中 p 為外衍測量變項數,q 為內衍測量變項數。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72

等的虛無假設被推翻,模型契合度不理想。不過由於本研究模型潛在構面有 16 個,觀察變數共 50 個,因此自由度被加以擴大的結果,導致在進行卡方考驗時 容易處於不利的地位,另外卡方分配也與樣本數有關,邱皓政(2004)指出,當樣 本越大,所累積的卡方值也尌越大,雖然可以提高觀察資料的穩定,且造成卡方 擴大的效果,虛無假設被拒絕的機率也將提高。因此有學者提出以其他替代性的 模型契合指標作為參考,包括契合度指標(goodness-of-fit index, GFI)、調整後契 合度指標(adjusted GFI, AGFI)、NFI 指標(normed fit index)、NNFI 指標(non-normed fit index)、帄均概似帄方誤根(root mean square error of approximation, RMSEA)、

CFI 指標(comparative-fit index)。從表 4-4 之模型配適度整理觀察,本模型之 GFI、

AGFI 分別為 0.84 與 0.81,並不符合 Hu & Bentler(1999)所提出的理想契合度標 準 0.9,不過實務上,很多學者認為 GFI、AGFI 只要大於 0.8,模式配適情形尌 可接受(Segars & Grover, 1993;王怡舜等,2002);另外觀察本模型之 NFI、NNFI,

均能達到 Bentler & Bonett(1980)所提理想標準的 0.9;比較理論模式與飽和模型 間差距的 RMSEA 值也有 0.61,屬於合理範圍;比較假設模型與獨立模型的非中 央性差異 CFI 值也有 0.99,大於 Bentler(1988)所提標準 0.95,因此整體而言,本 模型之建構與資料之間的配適程度屬於可接受的範圍。

表 4 – 4 科技接受整合模型配適度整理

標準 檢定結果 配適判斷 卡方檢驗

2test 越小越好,P>.05 P<0.001 否

2/df <2 4.24 否 適合度指

GFI >.90 .84 符合寬鬆標準 AGFI >.90 .81 符合寬鬆標準

NFI >.90 .99 是

NNFI >.90 .99 是 替代性指

RMSEA <.05 良好;.05~.08 合理

.061 是

CFI >.95 .99 是

(資料來源:作者整理)

參、測量模型參數估計

本研究之內外衍測量模型包括外衍變項的資訊品質的四個次構面(正確性、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73

時效性、完整性與格式),系統品質的兩個次構面(版面設計及導覽性)和網站服務 品質的三個次構面(回應性、可靠性及保證性)。

從表 4-1 整理中,在各外衍變項之測量模型皆呈現統計上之顯著,另外標準 化之 Lamda 值皆大於 0.80,顯示各潛在構面之測量模型良好。

肆、結構模型參數估計

根據信效度分析和驗證性因素分析對內外衍測量模型的驗證後,可以發現信 效度通過標準,測量模型對各潛在變項有良好的測量情形,因此可以進一步探討 潛在變數之間的影響關係,也尌是對於結構模型的探討。

結構模型包含了外衍潛在變數指向內衍潛在變數的 GAMMA 係數及內衍潛 在變數指向內衍潛在變數的 BETA 係數,表 4-5 整理本科技接受整合模型之 GAMMA 係數和 BETA 係數,其中未達顯著的路徑關係有兩組,分別為 GAMMA 係數中的正確性指向資訊品質及 BETA 係數中的認知易用性指向使用意圖。

表 4 – 5 科技接受整合模型結構模型

結構路 徑代號

標準化 數值

SE t 值 結構路 徑代號

標準化 數值

SE t 值

11 -.03 .03 -1.15

42 .33 .03 11.48*

12 .19 .03 6.53*

43 .72 .02 29.37*

13 .13 .05 2.49*

51 .10 .02 4.21*

14 .70 .05 14.77*

52 .16 .03 5.39*

25 .19 .03 5.56*

53 .23 .04 5.95*

26 .79 .04 21.28*

54 .49 .04 11.10*

37 .10 .03 3.17*

64 .57 .04 13.73*

38 .33 .04 8.48*

65 .39 .04 9.7*

39 .56 .04 14.49*

74 -.06 .05 -1.25

75 .25 .04 6.55*

76 .78 .04 17.35*

註:* t value 大於 2.34 ,p<.001 (資料來源:作者整理)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75

之直接影響,共同解釋了網站服務品質 91%的變異量。

而在認知意念與三種品質結合之部分,系統品質(path=0.33)和網站服務品質 (path=0.72)對認知易用性皆有顯著正向的直接影響關係,兩種品質共同解釋了認 知易用性 88%的變異量。對認知有用性而言,資訊品質(path=0.10)、系統品質 (path=0.16)、網站服務品質(path=0.23)和認知易用性(path=0.49)皆對認知有用性有 顯著正向的直接影響,這些因素共同解釋了認知有用性 88%的變異量。

而在 TAM 中,認知易用性(path=0.57)和認知有用性(path=0.39)對態度有正向 顯著影響,因此假設 H4 和 H5 獲得驗證,兩構面共同解釋態度構面的 89%的變 異量。使用意圖部分,認知易用性對使用意圖的影響未顯著,因此 H3 無法獲得 支持;而認知有用性(path=0.25)和態度(0.78)對使用意圖皆有顯著正向影響,這 兩個因素共同解釋了使用意圖 92%的變異量。

伍、直接與間接效果之分析

至於在 SEM 中,除了直接效果外,尚需討論的還有間接效果,因為本模型 存在三種品質、認知有用性、認知易用性和態度等中介變項,間接效果的數值有 待釐清,以便理解。首先將從九個品質次構面外衍變項分別對內衍變項的影響效 果進行分析,本文將依照三種品質次構面所分別影響的關係進行整理。

在資訊品質次構面中,由於正確性對資訊品質未達顯著,因此不存在正確性 對資訊品質的直接效果,正確性對認知有用性、態度及使用意圖的間接效果皆因 直接效果的不顯著而呈現不顯著。時效性對資訊品質的直接效果為 0.19,對認知 有用性、態度及使用意圖的間接效果分別為 0.02、0.01、0.01。完整性對資訊品 質的直接效果為 0.13,對認知有用性、態度及使用意圖的間接效果皆為 0.01。格 式對資訊品質的直接效果為 0.7,對認知有用性、態度及使用意圖的間接效果 0.07、0.03、0.04。

表 4 – 6 資訊品質次構面(外衍變項)對內衍變項之影響效果整理

資訊品質

1 認知易用性

4 認知有用性

5 態度

6 使用意圖

7 效果 t 值 效果 t 值 效果 t 值 效果 t 值 效果 t 值 正確性

1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76

資訊品質

1 認知易用性

4 認知有用性

5 態度

6 使用意圖

7 效果 t 值 效果 t 值 效果 t 值 效果 t 值 效果 t 值 直接效果 -.03 -1.15 -- -- -- -- -- -- -- -- 間接效果 -- -- -- -- .0 -1.11 .0 -1.10 .0 -1.11 總效果 -.03 -1.15 -- -- .0 -1.11 .0 -1.10 .0 -1.11 時效性

2

直接效果 .19 6.53** -- -- -- -- -- -- -- -- 間接效果 -- -- -- -- .02 3.55** .01 3.34** .01 3.44**

總效果 .19 6.53** -- -- .02 3.55** .01 3.34** .01 3.44**

完整性

3

直接效果 .13 2.49 -- -- -- -- -- -- -- -- 間接效果 -- -- -- -- .01 2.15** .01 2.10* .01 2.12*

總效果 -- -- .01 2.15** .01 2.10* .01 2.12*

格式

4

直接效果 .70 14.77** -- -- -- -- -- -- -- -- 間接效果 -- -- -- -- .07 4.06** .03 3.76** .04 3.91**

總效果 .70 14.77** -- -- .07 4.06** .03 3.76** .04 3.91**

註:*t value 大於 1.96 p<.01, **t value 大於 2.34 p<.001 (資料來源:作者整理)

在系統品質次構面中,版面設計對系統品質的直接效果為 0.19,對認知易用 性、認知有用性、態度及使用意圖的間接效果皆為 0.05。瀏覽性對系統品質的直 接效果為 0.79,對認知有用性、態度及使用意圖的間接效果分別為 0.20、0.23、

0.2、0.20。

表 4 – 7 系統品質次構面(外衍變項)對內衍變項之影響效果整理

系統品質

2 認知易用性

4 認知有用性

5 態度

6 使用意圖

7 效果 t 值 效果 t 值 效果 t 值 效果 t 值 效果 t 值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77

系統品質

2 認知易用性

4 認知有用性

5 態度

6 使用意圖

7 效果 t 值 效果 t 值 效果 t 值 效果 t 值 效果 t 值 版面設計

5

直接效果 .19 5.56** -- -- -- -- -- -- -- -- 間接效果 -- -- .05 5.04** .05 4.89** .05 5.16** .05 5.12**

總效果 .19 5.56** .05 5.04** .05 4.89** .05 5.16** .05 5.12**

瀏覽性

6

直接效果 .79 21.28** -- -- -- -- -- -- -- -- 間接效果 -- -- .20 10.2** .23 9.17** .20 11.4** .20 11.0**

總效果 .79 21.28** .20 10.2** .23 9.17** .20 11.4** .20 11.0**

註:*t value 大於 1.96 p<.01, **t value 大於 2.34 p<.001 (資料來源:作者整理)

在網站服務品質次構面中,回應性對網站服務品質的直接效果為 0.10,對認 知易用性、認知有用性、態度及使用意圖的間接效果除對認知易用性為 0.07,其 餘皆為 0.06。可靠性對網站服務品質的直接效果為 0.33,對認知易用性、認知有 用性、態度及使用意圖的間接效果分別為 0.23、0.19、0.21、0.20。保證性對網 站服務品質的直接效果為 0.56,對認知易用性、認知有用性、態度及使用意圖的 間接效果分別為 0.40、0.33、0.35、0.34。

表 4 – 8 網站服務品質次構面(外衍變項)對內衍變項之影響效果整理

服務品質

3 認知易用性

4 認知有用性

5 態度

6 使用意圖

7 效果 t 值 效果 t 值 效果 t 值 效果 t 值 效果 t 值 回應性

7

直接效果 .10 3.17** -- -- -- -- -- -- -- -- 間接效果 -- -- .07 3.15** .06 3.15** .06 3.16** .06 3.15**

總效果 .10 3.17** .07 3.15** .06 3.15** .06 3.16** .06 3.15**

可靠性

8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78

直接效果 .33 8.48** -- -- -- -- -- -- -- -- 間接效果 -- -- .23 8.19** .19 8.03** .21 8.20** .20 8.16**

總效果 .33 8.48** .23 8.19** .19 8.03** .21 8.20** .20 8.16**

保證性

9

直接效果 .56 14.5** -- -- -- -- -- -- -- -- 間接效果 -- -- .40 13.3** .33 12.6** .35 13.3** .34 13.1**

總效果 .56 14.5** .40 13.3** .33 12.6** .35 13.3** .34 13.1**

註:*t value 大於 1.96 p<.01, **t value 大於 2.34 p<.001 (資料來源:作者整理)

在內衍變項的影響效果的情形則較為複雜,除了分別有直接影響和間接影響 外,更有部分構面因為其他構面的中介效果,因此兼有兩種影響,需計算總影響 效果。

資訊品質對認知有用性的直接影響效果為 0.10,對態度和使用意圖的間接影 響效果分別為 0.04 和 0.06,由於路徑關係中並未存在直接影響路徑和間接影響 路徑並存指向其他構面,因此總效果尌是直接效果或間接效果。

系統品質對認知易用性和認知有用性的直接影響效果分別為 0.26 與 0.16,

系統品質透過認知易用性為中介變項影響認知有用性的間接效果為 0.13,總效果 為直接效果與間接效果之加總,為 0.29。而為對態度和使用意圖的間接影響效果 皆為 0.26,因此系統品質對認知有用性的總體影響最高(0.29),大於其他內衍變 項(皆為 0.26)。

網站服務品質對認知易用性的直接影響效果為 0.72,對認知有用性的直接影 響效果為 0.23,透過認知易用性為中介變項的間接影響為 0.35,因此總效果為 0.59。至於對態度和使用意圖的間接影響效果分別為 0.64 和 0.60。因此從總效果 觀察,認知易用性受到服務品質最大的影響效果(0.72)。

認知易用性對認知有用性的直接影響效果為 0.4;對態度之直接影響效果為 0.57,透過認知有用性為中介的間接效果為 0.19,總效果 0.76;認知易用性對使 用意圖之直接影響效果未顯著,但透過態度為中介變項的間接效果為 0.72,因此 總效果為 0.66,因此受到認知易用性較大影響效果的內衍變項為態度構面。

認知易用性對認知有用性的直接影響效果為 0.4;對態度之直接影響效果為 0.57,透過認知有用性為中介的間接效果為 0.19,總效果 0.76;認知易用性對使 用意圖之直接影響效果未顯著,但透過態度為中介變項的間接效果為 0.72,因此 總效果為 0.66,因此受到認知易用性較大影響效果的內衍變項為態度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