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科技接受模式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其最根本之理論基礎為 Fishbein and Ajzen (1975)提出的理性行為理論 (Theory of Reasoned Action, TRA),如圖 2-2 所示,TRA 的主要目的是在理性的預測人類的行為,此理 論主張人類的行為大多是受到自身意志所控制,並且是理性思考;且在進行 某些行為時,意圖的強弱決定了行為結果。並且認為意圖是被個人對於某特 定行為的態度 (Attitude)與特定行為的主觀規範 (Subjective Norm)所影響。

圖2-2 理性行為理論 (Fishbein and Ajzen, 1975) 而理性行為理論的四構面主要定義如下:

1. 態度:個人對特定行為自身情感上的判斷。

2. 主觀規範:個人思考如果從事這項行為,所重視的人對這樣的行為會有 何看法。

3. 意圖:個人欲從事行為時的企圖強度。

4. 行為:實際去進行的行動。

理性行為理論的確在預測人們可理性進行之行為時,擁有強大的預測 能力,但有些學者們認為人類的行為並非如此單純就能預測,理性行為理 論的模型過於單純,遺漏了一些對行為影響甚大的因子,畢竟人類做決策 不可能完全的理性,一定會被心理或外部環境因素所影響。

二、計畫行為理論 (Theory of Reasoned Action)

因此許多學者對人類行為之預測提出不同之見解,如 Ajzen (1985)認為 影響人類行為的因素是相當多元的,因而提出內在因子與外在因子解釋:

態度

主觀規範

意圖 行為

1. 個體差異 (Individual difference):每個人的自我控制能力有所不同。

2. 資訊、技術與能力 (Information, Skill and Abilities):個體須具備從事該 行為的資訊、技術與能力。

3. 意志力 (Power of will):達成目標需要意志力去支撐行為。

4. 情緒與強迫作用 (Emotion and Compulsions):當個人情緒不穩定或是壓 力龐大的時候,較難控制自己的行為。

5. 遺忘 (Forgetting):行為無法完成有時是因為忘記部份或是全部的事情。

(二)、外在因子

1. 時間與機會 (Time and Opportunity):某些行為是需要特殊的契機或是足 夠的時間才可能完成。

2. 依靠他人 (Dependence on others):某些行為是需要團隊合作的,只靠個 人力量無法完成。

Ajzen (1986)綜合了上述各影響人類行為的因素,彙整後以理性行為理 論為基礎提出了計畫行為理論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TPB),如圖 2-3 所示,此理論與理性行為理論最大不同處,在於加入了認知行為控制 (Perceived Behavior Control, PBC)的概念,PBC 又受到知覺便利性與支配能 力的主觀判斷所影響。

計畫行為理論最大的貢獻在於,人類的行為並不是純靠自己的理性就 能決定的,有許多外部的因素自身無法控制,例如缺乏資源、時間、機會 等,這些主觀的局勢判斷,如果自身認為是無法控制欲進行之行為時,從事 該行為的意圖自然就會下降,因此 TPB 提供了更加完整與符合現實情況的 預測人類行為之模型。

圖2-3 計畫行為理論 (Ajzen and Madden, 1986)

三、科技接受模式 (TAM)

TPB 相對於 TRA 的確在人類行為預測上較為完整,但 Davis et al.

(1989)認為「主觀規範」測量上是有困難的,很難區別信念跟態度,因此刪 除此構面進一步提出了科技接受模式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TAM),如圖 2-4 所示:

圖2-4 科技接受模式 (Davis, 1989) TAM 模型中有兩大獨特構念:

1. 認知有用:使用者主觀的認為使用特定的資訊系統將增加在組織的工作 績效。

2. 認知易用:使用者期望使用資訊系統時能節省力氣,越容易使用對於自 我效能與自我控制的信心就越高,使用系統之態度就越正向。

主觀規範

知覺行為控制 行為的態度

意圖 行為

外生變數

認知有用

認知易用

態度 意圖 行為

且認知易用代表使用者會更想去使用資訊系統,連帶的使用該系統時 間也會上升,導致工作績效的成長,因此也會影響到認知有用;而認知有 用並不只單純影響到態度,更能直接影響到意圖。

(一)、TAM 與 TPB、TRA 之差異點

從上述三理論文獻探討可得知 TAM 與過去 TPB、TRA 模型已有相當大 程度的變化,但此三理論並無法直接判斷孰勝孰敗,而是各適用在不同的背 景下,Mathieson (1991)與 Taylor and Todd (1995)即認為 TAM 與 TRA、TPB 不同之處有以下幾點:

1. TAM 比 TPB 的模型單純。

2. TPB 著重在廣泛的行為預測,並無特定應用在資訊系統使用接受的研究 上。

3. TPB 需要針對不同的情境來為行為的信念、規範信念與控制信念來發展 量測工具。

4. TPB 所包含的所有構念無法以 TAM 來取代,TAM 適用在科技使用行為 上的解釋。

簡言之 TAM 希望其理論能具有概化的能力,可普遍的推論到不同的電 腦系統與使用者,力求精簡而有效,並且完全以使用者的立場出發,藉由衡 量其對系統的感受預測是否會實際使用,而這樣的訴求與Web 2.0 強調使用 為核心之概念相當切合,因此相當適合用來衡量Web 2.0 網站。

(二)、TAM 與系統功能關聯

如本研究架構圖 2-1 所示,Web 2.0 網站之系統功能肩負著支援網站中 一切活動之責任,需給予良好的使用者體驗,降低學習門檻提升服務接受 度;並提供創新服務,給予使用者新感受與刺激,滿足其不同之需求。此兩 項以使用者為核心之系統功能目標,與TAM 中的「認知有用」與「認知易 用」相當貼近的,過去許多研究使用TAM 探討使用者選擇使用資訊系統之 考量因素,且結果顯示皆有很高的解釋力 (Pavri, 1988; Mathieson, 1991;

Thompson and Jihhins, 1991; Adams et al., 1992),且也有研究將 TAM 用來探 討網站使用意圖 (Judy and Hsipeng, 2000),而本研究探討的 Web 2.0 網站本 身更是網站的最新應用模式,通常具備多樣化且創新的功能與服務,因此 本研究認為相當適合使用科技接受模式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