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在傳統的傳播理論中,所謂互動性指的是訊息接受者依據訊息內容,

對訊息來源所產生的回饋現象;也能解釋為透過網絡效應,訊息來源與接 受者之間不斷地修改訊息本身與回饋的內容,期望能達成有效良好的雙向 溝通 (Wiener, 1948);Rice and Williams (1984)認為互動性是需在同步與持續 的交換的前提之下;而Morris and Ogan (1996)則精簡的定義互動性是種人與 人之間溝通的態度。從上述三位學者對互動性的定義,可得知互動性必定 會有傳送者與接收者,兩者都需針對溝通的內容進行各種活動。

但隨著時代的演進,「互動性」概念從早期純探討人際間溝通傳播,開 始廣泛地應用在各種不同媒介上,如Rogers (1986)就從傳播科技的角度認 為「互動性」是「新傳播系統回話給使用者,近似於個人參與對話的能力」,

Ha and James (1998)則針對網站與使用者之間的關係,認為所謂的「互動性」

乃指傳播者與閱聽人之間,彼此互相回應或是滿足彼此傳播需求的程度,

因此如雙向傳輸的有線電視或網際網路都是相當新興且有力的互動媒介 (Morris and Christine, 1996)。而互動媒體真正的突破點,在於網站此媒體的 誕生,因為網站在行銷、提供服務、促進交易與維持顧客關係上都公認是相 當強大的工具,所以許多研究視網站為相當有力互動的溝通通路 (Duncan and Moriarty, 1998; Hoffman and Gilly, 2003),以網頁基礎的互動可克服過去 傳撥者與接收者只能同步互動之限制,將能進一步達到非同步的互動 (Rheingold, 1993; Cuneo, 1995),且配合網頁容易新增、修改、刪除與多樣 化之特性,網頁已被當成是最常使用的互動行銷工具 (Barwise and Farely, 2005),因此行銷者與網站設計者都想知道如何建立互動式網頁,使得探討 網站互動性的研究如雨後春筍般出現。

而在網站強大互動能力的背後,也意味著其複雜性同步成長,導致傳統 互動性的相關定義與構面,已跟不上時代的潮流,互動性開始基於各種不 同的角度切入去衡量,因此McMillan and Hwang (2002)匯整過去網站互動 性相關研究,發現目前研究多以流程、特徵與認知三種觀點探討網站互動 性,甚至相互結合來衡量互動性,且指出目前互動性大多只專注在流程或功

能。雖然這樣的切入角度是比較客觀的,但在網站越來越複雜的情境下,

Shrum (2002)與 Liu (2003)認為並無有效的方式可以實際去衡量各種網站功 能的互動性程度,畢竟互動性是仰賴使用者實際的網站互動功能體驗 (Tremayne, 2005),即使功能設計的再豐富強大,如果使用者無法在網站中 感受到互動性,此網站在互動機制上終究是失敗的,如 McMillan (2002)其 研究分析了108 個健康相關網站,也證實網站有互動功能與使用者的認知互 動性並沒有顯著關係,因此研究網頁的認知互動性概念應該是最優先的 ( Heeter, 1989; Sundar et al., 1998; Wu,1999; McMillan, 2000)。

二、認知互動性

而認知互動性與Steuer 在 1992 年提出的互動性定義接近,其從使用者 參與的觀點探討,將互動性定義為使用者能「參與修改環境中形式與內容的 程度」,這樣的概念與Web 2.0 網站中內容皆由使用者所產生不謀而合,像 過去的媒體如書本、報紙、雜誌、廣播與電視等,本質上能參予修改的程 度相當有限,但是在網路此媒介下這樣的情形大大的改觀了,如網路的先 鋒者新聞產業,透過網路使傳統單向的資訊提供,轉變成使用者能透過線 上討論區,藉由對特定議題的回應與討論,參予新聞內容的產生 (Light and Rogers, 1999),即是 Steuer 的互動性觀點之典型應用,且 Steuer (1992) 也針對其互動性定義,提出三大維度來衡量互動性:

1. 速度:指「回應時間」,使用者輸入的資料是否能快速回應。

2. 範圍:指使用者能改變環境中多少東西。

3. 編繪:指的是改變環境的方式。

Steuer (1992)對互動性的創新觀點,給予了傳統互動性研究新的啟發,

基於互動中人是最根本的要素,後續重視使用者感受的互動性之研究逐漸 增加,單純從網站功能去衡量互動性是有所不足的,只有使用者發自內心 認知到網站具有互動性時,才會主動提供資訊與網站互動 (Wu, 1999),所以

(Perceived Interactivity),即指傳播者與接收者對於互動性的心理層面感知,

這樣的概念是基於「效能」而來的,其構面分別為閱聽者的心裡自我效能與 對媒體系統互動性的感覺 (Newhagen et al., 1996),從使用者本身與系統兩 層面的效能感知所組成,並且 Newhagen 其 1997 年之研究將認知互動性的 概念,用在研究NBC 晚間新聞的聽眾,探討電子郵件與新聞間的互動性之 影響,結果證實認知互動性在網路新聞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而Wu (1999)應 用認知互動性的概念到網站系統中,將其構面重新命名為「內部自我效能」

與「外部系統效能」,內部自我效能可以解釋成網頁使用者認知其能知道自 身在哪與將去哪;外部基礎的系統效能解釋為使用者對網頁系統回應網站 中活動的感覺 (Song and Zinkhan, 2008)。但所謂的互動是建立在溝通的基礎 之上,因此有研究提出認知互動性的新構面—「溝通的方向」,以應用傳統 溝通模型 (Grunig and Grunig, 1989)或人際溝通模型 (Rafaeli, 1988)為基 礎,溝通的方向是指使用者相信網站能雙向溝通的程度,因此 Song and Zinkhan (2008)的研究中將認知互動性匯整成三個構面:

1. 控制構面:此構面強調的是內部自我效能,與 Steuer (1992)所提的「範圍」

與「編繪」相當類似,網頁相對於傳統互動媒介往往提供使用者更多的內 容與工具。很多在人際互動領域的研究專注於人們如何去「控制」媒體,

例如在控制電腦的研究會驗證像是介面與輸入裝置 (Nielsen 2000)、使用 者選擇與輸入特徵 (Mahood et al., 2000)與系統活動 (Milheim, 1996)等 等,當使用者越能去控制互動媒體時,其互動性就越高。

2. 回應構面:此構面強調的是外部系統效能,與 Steuer (1992)所提的「速度」

構面相當類似,認知網站互動性是會被訊息傳遞速度與個人處理訊息的 速度所影響,如 Nielsen (2000)認為當電腦傳輸速度快到不會干擾與限制 到使用者時是最完美的,且回應速度對網站發展者與互動媒體使用者是 很重要的,要能讓使用者很快且容易的找到其所需要的資訊 (Wu, 1999;

Mahood et al., 2000; Nielsen, 2000)。

3. 溝通構面:Rafaeli (1998)主張訊息交換的品質是關鍵互動因素,而 McMillan (2002)與 Sicilia et al. (2005)則主張雙向的溝通方式,例如 E-mail link、Toll-free 電話號碼、聊天室、佈告欄能幫助建立彼此的關係且不斷 影響認知互動性,因此許多研究專注在驗證雙向溝通的重要性,找尋電腦 增進人際互動的方式 (Kirsh, 1997; Rafaeli and Sudweeks, 1997),且也有 研究認為雙向溝通可被特徵化為網站功能 ( Burgoon et al., 2000)。

三、認知網站互動性與資訊內容

如本研究架構圖 2-1 所示,網站系統是 Web 2.0 網站的關鍵成功要素,

但網站系統涵蓋的範圍相當廣泛,何種系統功能對於Web 2.0 網站才是至關 重要的?因系統主要扮演輔助網站核心活動進行之角色,而Web 2.0 網站的 虛擬社群也是關鍵特徵之一,以網站系統角度思考,要如何輔助虛擬社群的 產生?因社群是透過成員彼此互動,建立人際關係產生的,因此網站媒介必 須提供良好的互動功能,讓使用者能輕易的使用、有效的溝通與快速的回 應;對另一Web 2.0 網站關鍵特徵—內容而言,其內容也需經由使用者互動 討論之後,才能發揮知識的正回饋效應提升價值,因此使用者認知到的網站 互動性,對於輔助資訊內容與社群產生是有全面性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