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

第三節 參與老人服務後的影響

本節繼續論述有關參與老人服務活動後,童軍團員產生的影響,除了之 前兩節討論的內容之外,跟Kolb(1984)所提出經驗學習圈理論與

Fertman(1996)有效的服務學習方案,以及動機、持續涉入、影響三者間相關 性,這也是本研究想要探討的內容。因此本節會依觀念影響、挫折影響、成 就影響等三部分,分點論述。

壹、觀念影響:觀念的改變

參與老人服務活動後,童軍團員在服務前後對老人服務產生觀念的影 響,是影響是否能持續參加老人服務並積極投入很重要的因素之一,因此藉 由訪談內容可以了解受訪者服務前與服務後對老人觀念的改變。

首先,在服務前的觀念影響部分,從訪談內容中,可以發現:

受訪者C:老人讓我覺得不太舒服。可能是動作和氣味。(C-1-007)

受訪者D:因為老人家會發出怪聲,有異味。(D-1-003)

其次,在服務後的觀念影響部分,從訪談內容中,可以得知:

受訪者C:但是後來想想他也是不願意的,因為行動不方便,又住六 樓,上下樓梯真的很辛苦,我也只能慢慢適應。(C-1-007)

受訪者D:後來去參加老人服務之後,發現跟我當初遇見的老人有落 差。所以我也漸漸接受跟老人相處。目前我已經不排斥和老人接觸,也願意 主動參與老人服務。(D-1-003)

受訪者A:我會跟他們說,不管之前你對老人有哪些觀念,都應該先放 在一旁,先去做一次看看。很多事情你本來以為是這樣,但是後來與老人相

處過之後,就會逐漸改變你原來的看法。(A-1-015)

受訪者C:但就是在服務完之後發現是他們也沒有我想像中那麼難相 處,其實也是蠻好相處。而味道其實也還好,就沒有想像中那些臭味。我覺 得跟老人之間的距離,也藉由服務過程中,拉近了很多。(C-1-009)

受訪者C:而且提早了解老人問題,會更能夠了解家中長輩未來會面臨 到的問題。現在的社會問題實在是太多了,要主動出擊學習,才會有競爭 力。(C-1-015)

受訪者D:後來就發現這些老人跟我在公車上遇到的不一樣,我才知道 老人並不是都有味道和發出怪怪的聲音。(D-1-007)

受訪者D:而且我們可以藉由老人服務,縮短世代差距,台灣也更有人 情味,更加溫暖與關懷。(D-1-007)

從上述的訪談內容中可以得知,經由從事老人服務活動後,童軍團員對 於老人的原本舊觀念,會因為與老人近距離的接觸與活動,會將其原有觀念 加以改變,甚至能夠接納老人的行為。根據Kolb(1984)所提出經驗學習圈理 論來加以解釋,可以發現藉由應用與實證的階段,導正之前對老人的舊有觀 念,並且形成新的具體經驗,然後再進行服務。而根據Fertman(1996)所提出 的有效的服務學習方案來探討,這四位童軍團員經由服務老人之後,反思自 己原本對老人的觀念與經由服務後發現與觀察老人的真實狀態,便會促使自 己改變對老人的態度,而在下次服務時會用全新的心態來從事老人服務活 動。而這一循環現象,從這四位童軍團員的身上,呼應研究者所提出的服務 理論圖,當每次服務活動結束,經由反思會產生對被服務者的影響,而這影 響會讓服務過程來的更加有意義。

而當童軍團員的對老人的觀念改變了之後,他們也會把這樣的觀念帶給 其他服務的童軍伙伴,因為在服務過程中,老人的行為與態度,都會影響他

們原本的觀念,童軍團員也會藉由活動過程中的觀察,改正之前對老人的觀 念。而這些經驗都會讓他們對老人更加友善而且也理解老人這些行為,都是 有原因的。當這些經驗持續累積,自然而然會對老人家的遭遇產生同情感,

甚至會想為他們做更多的事情。再根據Kolb(1984)所提出經驗學習圈理論 中,當童軍團員有了新的具體經驗之後,就會和舊有經驗相互呼應,當發現 這些原本誤解的原因後,就會轉化出新概念,作為下次服務活動的參考。

受訪者A:主動的去親近這些老人,其實收穫相當多。而且我會想未來 能為老人多設計一些活動,或是屬於他們專屬的活動。(A-1-013)

受訪者C:那我們為何不幫他擁有更多美好的回憶呢?所以準備小禮 物,讓他知道世界上還是有人在關心他的!(C-1-008)

受訪者D:因為我想跟他擁有共同的回憶,能夠聊得更深入。(D-1-

008)

從上述的訪談內容中並與Fertman(1996)所提出的論點呼應,當服務活動 結束之後,團員會針對服務過程進行反思與慶賀,再重新產生新的服務動 機,繼續從事下一次服務。但從研究者的論點來看,從事老人服務活動,除 了更多慶賀之外,更多的是童軍團員所產生的影響,而這些影響這些長期從 事老人服務的童軍而言,是具有意義的,而這些影響會提升他們持續涉入老 人服務的動機,並且為下一次老人服務活動做更多的準備。這也是能夠解釋 受訪者願意持續涉入老人服務活動的原因。而再深入探究,支持他們願意繼 續參與的信念,就是覺得應該為這些老人付出,這也呼應中國童子軍教育學會

(1997)提出的觀點,童軍教育應提供童軍團員主持社會正義的經驗,共同 造福整個社會。

貳、挫折的影響:以同理心轉化挫折成下次服務的經驗

參與老人服務活動過程中,童軍團員多少都會遭受挫折,而這些挫折也 是影響是否能持續參加老人服務並積極投入很重要的因素之一,因此藉由訪 談內容可以了解當受訪者於從事老人服務活動時,遭受挫折時會對自己的產 生哪些影響,而這些挫折是阻止他們繼續參與老人服務,還是克服之後產生 新的服務方式,這都是要去加以探討的內容。

受訪者A:一般來說都沒有,偶而只有老人會阻止你打掃。(A-1-

006)

受訪者B:但是有些老人很難溝通,都要一直說服他們。(B-1-005)

受訪者C:只有在丟東西時,容易產生困難。(C-1-006)

受訪者D:有些時候是老人會阻止我們幫他做某些事情。(D-1-006)

從上述的訪談內容中可以發現,當受訪者在協助老人家中清潔時,容易 遭受到老人的阻止。而這種情形產生的原因,無外乎是老人對於童軍團員是 陌生的,當要丟棄他的物品時,一定會阻止,以免自己心愛的物品會被丟 棄,這些心理都是可以被理解的,這也代表著老人對於受訪者還是有自我防 衛的心態,並不能完全接受他們。但是童軍團員都只會針對過期食物以及囤 積的垃圾進行丟棄,不會將老人心愛或是珍藏物品隨意丟棄,但是老人在乍 聽之下,往往會產生誤會,故此服務員都會要求童軍團員跟老人加以解釋,

以免產生誤會。

受訪者A:並藉由聊天時,觀察老人狀況,然後讓他比較習慣我們的存 在,並讓他知道我們幫助他整理東西以及收納的方式與擺放位置。(A-1-

005)

受訪者B:但我都還是會積極溝通,如果真的溝通不行,還是會偷偷 丟,然後再跟他說,雖然這樣很對不起老人家,但是我還是會給他解釋,基 於他的健康,一定要這樣做的。(B-1-005)

受訪者C:要丟東西時,一定要跟老人家說,要尊重他們的想法。(C-1

-005)

受訪者D:因此在丟棄物品時我都會先問過老人,再進行丟棄。(D-1-

005)

受訪者D:後來發現,只要好好跟老人溝通,他們都會聽我的!(D-1

-006)

從上述的訪談內容中可以發現,受訪者還是會積極跟老人做溝通,並取 得他們的信任後,才會進行丟棄。尤其是基於安全與健康問題方面,都會積 極與老人溝通以及進行詳細且耐心的說明,取得同意之後再行丟棄,其實只 要跟老人家多加說明,都會體諒童軍團員的用心。這其實也進一步說明了,

只要詳細的說明跟溝通,而且是為了對方的利益著想,對方都能接受的。根 據張春興(2003)指出,良好的第一印象是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進而開 始交往,最後建立友誼。而受訪者願意主動跟老人說明與服務,在老人的印 象中,就留下了很好的第一印象,也因為如此受訪者說的話會被老人接受,

進而理解他們的行為,也可以接受他們的建言。當然相互尊重也是相當重要 的,因為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是一種微妙只要發展關係,只要互相尊重、理 解,便容易傾聽他人意見,進而接納意見。尤其對健康建議接受程度會比其 他建議來的高(Darley & Glucksberg & Kingchla, 1994)。

受訪者A:但是在每次服務完後,都會把這一次做不好地方加以記錄,

便可以列入下次改進的地方。我自己也可能會發生一些沒注意到的事,我服

務結束後會去想到下次可以再改進的地方。(A-1-005)

受訪者D:還有在心中一直提醒自己,他們是不得已的。他們也是需要 別人關心的。(D-1-007)

從上述的訪談內容中可以發現,受訪者會將這些挫折轉化成下次服務的 經驗,甚至會用同理心去解釋老人的各種現象,而這些都是經由服務過程後 他們所產生的現象。並與Fertman(1996)所提出的論點相呼應,當服務活動結 束之後,團員會針對服務過程進行反思與慶賀,修正上次服務過程中錯誤的 經驗,然後再修正成新的服務計劃,並因為在服務過程中產生同理心,了解 老人實際的需求,衍生出下一次服務的動機,繼續從事下一次服務。

參、成就的影響:立即回饋與推及家人

參與老人服務活動後,除了上述兩點之外,成就影響亦是是否能持續參 加老人服務並積極投入很重要的因素之一,因此藉由訪談內容可以了解受訪 者參與老人服務後的成就影響。

受訪者A:所以每一次只要我對老人有貢獻,我就覺得我很開心。(A-1

-011)

受訪者B:每次結束完老人服務後,都會有很深的感觸。(B-1-011)

受訪者B:而且這些學到的東西,是價值超高的經驗。(B-1-015)

受訪者B:而且這些學到的東西,是價值超高的經驗。(B-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