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語言學習者寫作動機與相關研究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第二語言學習者寫作動機與相關研究

由於本研究聚焦在第二語言學習者寫作學習的主體上,因此除了在第一節中針對 第二語言習得理論進行相關的探討之外,研究者也希望知道應如何提升學習者的寫作 動機,才能在設計教學時對症下藥,或是藉由學生第一語言的優勢,來幫助加強學生 第二語言的學習。有鑒於此,本節主要探討第二語言學習者寫作方面的動機,並透過 第二語言學習者華語學習動機之相關研究探討,進一步瞭解何種華語學習的内容能引 起學習者的學習興趣,以下詳述之。

壹、 第二語言學習者的寫作動機

周小兵與李海鷗(2004)提出如何加強學習者的動力是第二語言教學中的重要課 題之一。根據寫作心理學的研究,寫作動機可分爲「外部動機」和「内在動機」兩 种。而「外在動機」可説是被一些外部條件吸引或強制而產生的,如由別人指定題目 的文稿或作文。而「内在動機」則是寫作者在一種熱情的推動下而忘我的迷戀寫作,

產生的一種自發的熱情(劉雨,1994)。根據加德納(Gardner)的動機研究,第二語 言習得的動機可分爲「自我決定」和「歸因」二種理論。而在「自我決定」的理論 中,人類的學習動機可分爲「内在動機」與「外在動機。」「自我決定」的理論中強 調「自主性」的概念,即學生若能對自己的學習負責,控制學習,認爲自己的成功或 失敗取決於自己的努力,加上環境有利於學生作出決定,便能激發他們的内在動機

(引自劉頌浩,2007)。陳綏寧(2000)也指出在教育工作中,教師必須調動學生的 主觀能動性和激活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因此,研究者認爲爲了讓新加坡的國小學生能 愛上寫作,找到寫作的「内在動機」,我們就必須瞭解要如何調動學生的學習動機。

以下整理出了不同學者所提出的建議:陳綏寧(2000)認爲要調動學生的學習動 機須做到這四點:一、關心和熱愛學生;二、根據學生的需求編寫教材;三、盡量發 掘學生内在的潛力和創造力;四、教師必須做好民主評議的工作。劉頌浩(2007)也

17

表示從動機的研究角度來看,語言教材及教學活動的趣味性也能引發學習者的内在動 機。此外,加德納等人(Gardner, et.al.)也提出學生學習成績的好壞對動機的提升或 下降有著直接的關係(引自劉頌浩,2007)。劉頌浩(2007)也表示動機會影響學生

18

19

20

21

趣,所以才選擇到中國留 學。

4.許多留學生也是爲了培養 自身的交際能力而想學習華 語,希望能傳播自己國家的 文化,為兩國之間的合作發 展付出貢獻。

5.工具型的因素也影響著學 生的學習動機,他們認爲華 語是必要的交流工具,學習 華語能幫助他們尋求更多工 作和發展的機會。

6.針對學習情境的因素分 析,調查顯示教師和班級的 影響最大,教師的成績和教 學質量排第二,而第三是教 材的選用。

7.中亞來華的留學生對學習 華語的需求是希望提高他們 的華語聼、說、讀、寫能 力。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研究者將上述六篇相關研究統整並歸納之後,發現諸位研究者在進行華語學習者 學習動機的研究時,在研究對象、研究方法和研究結果這三方面都有許多相似之處,

以下將進一步分析之。

一、 就研究對象而言:

研究者所列出的六篇相關研究中的對象皆學習華語為第二語言的學習者,而在分 析了各研究中的研究對象後,有以下發現:

(一)不同國籍的學生有不一樣的學習目的

表 2-1-1 華語學習者學習動機的相關研究摘要(續)

22

在六篇研究當中,包含的研究對象就有來自日本、韓國、泰國、美國、印尼、柬 埔寨、马来西亚、德国以及一些沒有註明國籍的中亞來華的留學生。經過調查,這些 留學生都根據自己各別的情況有不同的華語學習目的,但比較有趣的發現是其中兩篇 研究(張柯,2008;陳天序,2012)顯示與其他國籍的留學生相比,歐美留學生想學 習華語的目的比較單純,即想實現個人的價值或是對中國文化、傳統風俗歷史知識感 興趣而非像其他國籍的學習者(日韓、泰國)較在乎華語工具性的價值,即提升就業 機會等等。其中陳天序(2012)便提及會產生此種差異的原因或許是因爲地域性的關 係,畢竟歐美國家在地理位置上離中國比較遠,而泰國和其他國家若要到中國去學習 和工作是較爲方便的。

研究者認爲新加坡在地理位置上離中國較近,將來學生能到中國發展的幾率很 高,因此掌握華語學習對他們而言將會佔有很大的優勢。然而,問題就出在目前新加 坡大部分的小學生都並不知道學習華語對他們將來的優勢為何。這似乎是長期以來新 加坡面臨的情況,十多年前一名新加坡的專欄作者劉培芳就曾表示:「由於長年以來 英語是新加坡的強勢語言,那些單會說英語而又缺乏文化感、歷史感和根源感的華 人,並不覺得不說華語有什麽不妥,也絲毫不覺得在這個社會無法共存。」(引自謝 世涯,1996,p149)。所以,研究者認爲新加坡人必須知道現今的社會已不如往日,

隨著中國的崛起,華語已越來越吃香,因此要如何幫助學生趕上這股「漢語熱」潮,

使他們能夠學以致用才是我們這些來自各國華語教師應盡的最大責任。這也正是研究 者認爲目前新加坡學生所面臨而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他們認爲學習一種國際語言—

英語就足夠了,時常覺得華語派不上任何用場,學習只是純粹爲了升學或應付考試,

這種現象若持續下去,華語可能有一天會失去它的社會影響力。

然而,相比之下,我們還是可以明顯地看出新加坡學生學習華語的情況與其他國 家學習華語為第二語/外語的學習者的情況是不盡相同的,而以上的相關研究便證明了 此區別。相關研究中所提及的外國留學生或是學習華語為二語或外語的學習者在學習 目的上都是相當明確且有意願的,他們有些人甚至是一開始對學習華語就有頗大的興 趣,知道華語能為自己帶來好處等等。因此,從這些相關研究中,研究者更意識到了 要讓學生暸解到他們學習華語的實際性和工具性目的是極其重要的,這也的確是能引 起學生的學習動機的關鍵要素之一。

(二)華裔學生學習華語的動機較高

23

其中的兩篇研究(汪向,2012;陳天序,2012)顯現出華裔的學習者在學習華語 時的動機比較高。其中的原因在於他們的家庭背景比較有機會讓他們接觸到華語,對 華語不像非華裔學習者一般陌生,而且父母長輩們也會將一些傳統的中國文化思想與 生活習慣傳承給他們,因此在耳濡目染的情況之下,他們自然而然對華語會比較有興 趣且認爲身爲華人,就應該學好自己的母語,以表示對中華文化的認同。新加坡學生 的情況其實跟華裔學生沒有什麽差別,因爲大部分的新加坡人的主先當年也是從中囯 大陸遷徙到南洋,因此新加坡華人的母語也是華語。因此,在一定的程度上,新加坡 學生在學習華語的動機上也應該比非華裔的學生來得高。

二、 就研究方法而言:

六篇相關研究主要採用的都是以量化的調查分析法進行研究,諸位研究者先設計 好問卷,並針對研究對象對問卷進行了翻譯,以確保調查數據具最高的真實性和可靠 性。過後再進行統計分析,找出學習者會想學習華語的主要動機和原因。但其中也有 三篇研究(黃年丰,2008;陳資靜,2012;劉運紅、陳東芳,2012)除了利用問卷調 查外,還輔以課堂觀察及訪談法蒐集質性的資料,進一步去瞭解華語學習者華語學習 動機的真實情況。從這些研究當中,可看出要統整出學習者的學習動機或影響他們學 習動機的因素,問卷調查法大概是最有效及快捷的研究工具。因此,若將來研究者希 望找出影響新加坡學習者學習華語的主要因素,便可借鑑這 6 篇相關研究的研究方 法。

三、 就研究結果而言:

綜合上述六篇相關研究(張柯,2008;黃年丰,2008;汪向,2012;陳天序,

2012;陳資靜,2012;劉運紅、陳東芳,2012),研究者將從下列幾個層面説明影響 華語學習者學習動機的主要因素:

(一)學習華語的情感

這一層面代表學習者會想學習華語的原因是他們對此語言感興趣,且喜歡華語,

覺得它很有意思。而在此情感因素層面上,研究結果也調查出了學習者普遍上喜歡中 國的文化,喜歡中國人,喜歡看華語的歌曲或電影,想瞭解中國的歷史以及喜歡中國 文學。不管具體喜歡華語的原因是什麽,都可看出此學習華語的動機是最爲單純的,

純粹因爲自身喜好而想學習一種語言並將之學好。

24

(二)學習華語的交際作用

第二個層面開始較偏向華語的實用性。爲了培養自身的交際能力,使自己能在華 語的社會環境裏與漢族文化的人溝通交流以及促進中國和自己國家的友誼,學習者認 爲學習華語是必要的。也有一些學習者想透過學習華語進而傳播自己國家的文化。因 此,只要學習華語的交際作用變得越來越明顯,想學習華語的動機就會固然存在。

(三)學習華語的工具性價值

此層面與第二層面的價值一樣高,也是六篇相關研究中明顯不斷出現的學習動機 影響因素之一。由此可見,各國的學習者都考慮到中國的經濟崛起對他們未來的就業

此層面與第二層面的價值一樣高,也是六篇相關研究中明顯不斷出現的學習動機 影響因素之一。由此可見,各國的學習者都考慮到中國的經濟崛起對他們未來的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