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三節 研究流程

行動研究的基本過程要素,包含了問題、行動、驗證、反省四個要素,而它強調 的是一個不斷循環的動態歷程。根據學者(王文科、王智弘,2007;吳明隆,2001;

表 3-2-1 學生資料基本介紹(續)

69

蔡清田,2000)提出的行動研究步驟,並加入自己的想法,研究者將本研究的流程及 重點工作内容共分爲三個階段:計劃期、行動期、整理期。茲繪製成圖3-3-1 之行動研 究流程圖,依序分別說明:

界定問題

初步文獻探討

草擬行動計劃

設計教學方案

實施行動方案

評鑑與看法

修正行動計劃

撰寫研究報告

(再實施)

教學方案

初步行動中 的反思

文獻探討 在教學情境發現問題

第一階段(計劃期)

第二階段(行動期)

第三階段(整理期)

再度評鑑與看法

初步行動後 的再反思 文獻探討

(進行了六次的再循環)

資料整理與分析

圖3-3-1 行動研究流程圖

70 一、第一階段—計劃期

研究者根據自身的經驗,在實務教學工作情境中發現寫作教學上的難題,因此界 定了本研究中探討的主題與其目的。接著,爲了充實對本研究主題的理論以及瞭解針 對此主題已進行的相關研究的情況與結果,進行初步的文獻探討,為草擬行動計劃做 準備。在草擬計劃的過程中,除了根據文獻探討擬定出適合解決教學問題的臨床教學 設計方案,也確定並詳細説明了本研究所採取的研究方法——行動研究。在這一階段 中,也考慮了行動方案的進路途徑、策略與步驟以及要透過何種方式蒐集資料。由於 研究者在計劃期間身處臺灣,進行正式研究的區域則是在新加坡,因此當時研究者無 法先進行任何的前導研究。故此,研究者依據文獻探討出的結果,加入自己的想法後 設計出了可實施的臨床電郵寫作教學方案,預備進入行動期的階段。

二、第二階段—行動期

此階段進入正式的行動研究期間,在實施臨床的教學方案之前,研究者透過問卷 先瞭解班級中學習者的語言背景以及對寫作教學的態度和期望。之後,根據調查出的 結果對臨床方案作適時地調整後再開始實行。實行教學方案的過程中,同時會透過教 學觀察和訪談蒐集更多的資料,並在此初步的行動中不斷反思,最後根據評鑑與看法 再修訂與精進教學方案。這是第一循環的結束也是第二循環的開始。第二循環中將重 複上述步驟再實施已修訂的行動方案,並持續蒐集參與者的意見以及再度評鑑結果。

在循環的過程中若遇到任何疑點,也可能藉由文獻探討解惑。循環的次數研究者依照 實際情況和預期的研究時間而定,最後經過了六次循環。在進入到最後第三個階段之 前,研究者將從分析資料中獲知結論,對整個教學設計方案有全面性的評鑑結果。

三、第三階段—整理期

進入整理期的階段,代表著研究者已透過看法與評鑑得知行動研究的事實,是否 有助於問題的解決。而此階段最首要的工作就是對資料進行管理與分析,準備撰寫最 後的研究報告。在撰寫報告時,研究者將行動的歷程轉化為書面文字,並歸納資料所 呈現的意義,依據綱要分述論據,重點在呈現出最真實而完整的研究過程。最後,在 撰寫完畢後公開方案結果、發表論文,並依專家意見修正完成。

闡明了行動研究的三個階段之内容,茲將以表3-3-1 説明本研究各階段的研究期 程及進度。

71

72

73

標。此外,研究者也會分析學習情境的脈絡,確保能創造出一個有利於促進學生學習 的舒適且安全的環境。

二、 設計階段

分析了學生的需求與學習特性、教材内容以及學習情境脈絡後,便能進入正式的 設計階段。依據華語寫作教學的漸進性原則,研究者在設計本華語電郵寫作教學設計 方案的總體學習目標。 確定了每堂作文課的具體目標後,下一步驟便是評估工具以及 教學策略的制定與設計。研究者認爲這二者是相輔相成的,由於研究者決定綜合採用 控制法和任務法的寫作教學策略,因此評估工具之一是設計出課堂中幫助學生複習所 學的學習單,以指導式的方式控制他們將學習到的内容,並且幫助他們準確地掌握一 些寫電郵的基本原則及步驟。爲了遵循華語寫作教學的群體性原則,研究者也運用了 合作學習的教學策略,分組讓學生在課堂上能討論他們彼此寫電郵的經驗,以及構思 電郵中可納入的具體寫作内容,擬出寫作大綱。

針對任務法的運用,則配合了華語寫作教學設計交際性的原則,因此研究者設計 讓學生互寫電郵的寫作練習活動。而對此評估工具的設計,研究者先將電郵的版面列 印出來,讓學生以填寫的方式完成,之後再讓他們帶回家輸入電腦寄給朋友的郵箱,

而電郵的任務内容主要是慰問生病沒來學校上課的同學。最後,學生必須將它們所收 到電郵信件列印出來繳交。

三、 發展階段

此階段主要是根據設計構思發展出教學需要運用的各種資源和媒體,如:教師在 課堂講練時會運用到的微軟簡報(學習單配合此内容)、一些可提供學生導讀與參考 的電郵範例以及欲運用哪一電郵平臺讓學生練習寫作(採用學校已開啓的學生電郵平 臺,Learning Management System)。

此外,在這一階段也考量和發展出形成性以及總結性的評量方式。針對形成性的 評量,研究者希望學生在多次自行練習寫電郵後,在課堂中實施一次四十分鐘的紙筆 測驗,測驗内容是要寫一封電郵給老師,内容並無限制,字數不拘,讓學生能有較大 的發揮空間。此形成性評量的目的旨在讓研究者在寫作設計方案實施的過程中能瞭解 學生的學習情況是否跟原定的教學目標以及具體要求一致或有所差距,而知道哪些地 方需要加強或修正。這一步驟非常重要,因爲透過測試能幫助研究者評估出教學的質 量與效益、檢視教學效果,也助於發現教學中存在的各種問題,而可依據獲得的看法 修訂並改善本研究的電郵寫作教學設計方案。

74

75

4.透過電郵寫作,學生能夠加深對字詞的認識 與

應用。

5.透過電郵學習,學生的寫作能力能夠有所提 升。

 寫出每一堂電郵寫作課的學習目標

 預備好課堂需採用的學習單、作文練習、微軟 簡報、電郵範例等教學材料及資源

T3W5 2013 年 7 月 30 日

(二)

電郵寫作(一)教學 【兩節課】

(詳盡教案及教學資源請見附錄九、十、十一)

 主要以教師講授爲主

 導入 21 世紀數位化時代,電郵媒體對我們的重 要性及功用

 闡明最終的學習目標:學生能寫出一篇完整的 電郵並回應老師/同學

 出示電郵範例讓學生知道電郵的基本内容和格 式

 填寫學習單

 教師進行反思並修正(循環一)

T3W7 2013 年 8 月 13 日

(二)

電郵寫作(二)教學【三節課】

(詳盡教案及教學資源請見附錄十二、十三、

十四)

 回顧上堂課所學(考查電郵的基本内容和格 式)

 設計寫作任務:提供學生一個未完成的電郵範 例,讓他們分組討論並完成學習單,過後在班 上呈現,教師和學生及時給予反饋

 教師進行反思並修正(循環二)

表 3-4-1 行動研究教學時間表(續)

76

77

78

質性的行動研究進行,然而在研究中將藉由問卷為其中的研究工具來調查學生的語言 背景、學習動機與需求以及對研究者電郵寫作教學課的評估及學習成效。整個研究過 程研究者一共會實施兩次的問卷調查:第一份問卷(見附錄一)是在課前對學生進行 需求分析,問卷的編製主要分成三個部分:(一)學生的個人資料,包括他們的家庭 常用語、各項語言能力程度及學習動機;(二)學生對作文寫作課的需求,分別為作 文題材、教學方法及寫作引導方面的需求;(三)其他意見與建議,主要讓學生說明 他們的在作文學習上的困難並希望老師能如何提供他們協助。進行此調查是爲了研究 目的中檢討並發展出適合學習者的教學設計所進行的鋪陳。此問卷主要參照阮惠玉

(2012)的需求分析問卷設計並依據研究者欲理解的内容加以補充與修改。

第二份問卷(見附錄二)則是在執行整個研究計劃後才實施的期末評估問卷,設 計上同樣分爲三個部分:(一)學生評鑑教師教學(教學的内容、教學方法、上課形 式等);(二)學生的學習成效(認知目標、寫作自我效能、學習滿意度等);

(三)其他意見與建議,主要讓學生能夠提出能幫助提升自我寫作動機和寫作表現的 具體改進建議。採用此問卷主要是能探討出研究目的中學習者對於研究者的教學設計 的學習態度與其學習成效。此問卷主要參照郭瑞鵬(2012)的教學領導風格及學習成 效問卷設計並針對本研究之目的和待答問題加以補充與修改。兩個問卷主要採封閉式 題型,然而對於二份問卷中的第三個部分「其他意見與建議」則採開放式題型。

研究者爲了確保問卷的可靠性與一致性,所選擇參照的這兩項研究(阮惠玉,

2012;郭瑞鵬,2012),在問卷的信度檢驗上都處於 Cronbach’s α 信度值 0.8 之上,以 顯示這些被引用的問卷量表在信度分析上極佳,因此信度也是相當高的。阮惠玉

(2012)的學習需求問卷信度值為 0.908;郭瑞鵬(2012)的教師領導風格問卷信度值 為 0.904 以及學習成效問卷表信度值為 0.878。在效度的審核方面,爲了確保問卷工具

(2012)的學習需求問卷信度值為 0.908;郭瑞鵬(2012)的教師領導風格問卷信度值 為 0.904 以及學習成效問卷表信度值為 0.878。在效度的審核方面,爲了確保問卷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