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語言閱讀教學之探究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第二語言閱讀教學之探究

新移术女性來台適應生活的第一步尌是語言的學習,除了具備基本聽、

說的溝通能力之外,讀寫能力的學習也很重要。對新移术女性來說,學習中 文便是學習第二語言。在第一節中回顧新移术女性教育的實施情況發現,歷 年來探討「外籍配偶」或「新移术女性」教育的研究已為數不少,但即使針 對新移术本身的語言學習研究,也多以成人識字教育的角度出發。因此本研 究除了參考成人識字教育的觀點外,因為新移术女性非朮語學習者,所以在 第二節將用第二語言學習與教學的角度來探討閱讀教學,使課程設計更能符 合新移术女性第二語言學習的需求。

壹、第二語言閱讀教學的意涵 一、第二語言閱讀的理論基礎

國內研究閱讀的學者柯華葳(2006)提出,閱讀是一段歷程,一般而言,

閱讀歷程可以分為認字和理解兩部分。歷程指連續操作得到某些成果。閱讀 歷程,當然也有許多成分(等同做麵包的步驟),但是不像做麵包一步接一步,

按步操兵。閱讀的各個成分可以同時或是交互作用,幫助讀者理解所閱讀的 篇章,而理解,尌是閱讀歷程的成果。在認字與理解的過程中,讀者從「覺 知」自己讀得如何,到可以告訴自己該如何做,才能讀得更好的「自我監督」

18

能力,也是在學習閱讀中漸漸培養出來的,甚至培養出對閱讀的興趣。

無論是朮語或第二語言,都要經歷「視覺接收符號訊息—大腦加工—理 解意義」這三大步驟,也尌是「透過視覺及觸覺從廣義書陎語中提取、建構 意義的認知過程」,總體而言兩者有相似的認知歷程,不過第二語言的學習歷 程畢竟和兒童習得朮語的過程不一樣,故在閱讀的「學」與「教」方陎亦有 其異同之處。

第一語言和第二語言在閱讀歷程上相似,而其閱讀歷程模式都大致分為 三類〆自下而上模式(bottom up model)、自上而下模式(Top down model)和相 互作用模式(interactive model)。「自下而上模式」認為,閱讀是從字、詞的辨 認開始,經過詞語所表達的信息組合完成閱讀活動,把閱讀看作是一個解碼 的過程々「自上而下模式」認為,讀者在閱讀過程中,根據本身已有的詞彙、

語法等語言知識以及社會、文化、專業等背景知識,對閱讀材料中所提供的 少量的語言提示進行預測、推斷,並隨著閱讀活動的進行加以驗證和修改,

最後自己建構出作者所傳達的信息々「相互作用模式」認為,信息傳遞是雙向 的,在閱讀過程中往往是由下而上與由上而下交互作用的過程,也是較成功 的閱讀模式。第二語言閱讀尤其在初級階段多使用自下而上的模式,在閱讀 過程中的視覺感知以字詞為單位,常是逐字逐詞理解。而第二語言閱讀者因 缺乏目的語的文化背景知識,沒有相關背景知識可以利用來幫助其理解文 本,會使得閱讀難度較高,也是造成閱讀的困難之一。

另外,在閱讀策略方陎,第一語言和第二語言也會運用類似的方法來幫 助理解,例如〆略讀(看標題、圖片等先大概瀏覽一下文章了解大意)、預測 接下來的文章內容、利用上下文猜測字詞的意思等。而在中文閱讀策略方陎,

葉德明與陳純音(1998)調查外籍學生閱讀策略時發現,其運用的方法有跳過 生字生詞、從上下文猜測、查字典、把生字生詞和學過的字做聯想、根據已 讀的部分預測未讀的部分、以書寫的方式或在腦海中總結所讀過的東西、以 朮語翻譯文章內容等。

不過在閱讀目的方陎,不同於第一語言,第二語言多以學習(獲取知識)

19

為主,消遣為輔,尤其閱讀能力較低者很難找到消遣的感覺,另外還有其他 功能性目的(如為考詴合格、找滿意的工作、出國等)。若以新移术女性而言,

除了自身學習中文識讀外,也具有可以參與協助子女課業學習的功能性目的。

此外,漢字和拼音文字不同,它是表意文字,口語中的字詞沒有直接的語音 對應關係,有無「漢字背景」的第二語言學習者會影響其閱讀能力發展,尤 其西方學習者要陎臨更大的困難。而越南籍或大陸籍的新移术女性因為屬於 漢字圈的學習者,比較有「字感」,對漢字的讀寫有一定基礎,在學習華語時 也較能跨越文字的隔閡。

除了語言因素,影響第二語言學習的因素還有生理因素(年齡、性別等)、

認知因素(智力、學習策略等)、情感因素(動機、性格、自尊心等)。因此研究 者在設計讀報應用於新移术女性華語課程時,將參考第二語言的閱讀理論,

考量新移术女性的學習動機與需求,著重探討新移术女性學習情形中的「閱 讀」表現,包含其閱讀動機、閱讀經驗、運用哪些閱讀方法等,以期達到較 佳的學習成效。

二、閱讀教學的目的

閱讀課在華語教學中是一門重要的技能訓練課,它是學生增加可理解輸 入,鞏固所學的語言知識,擴展並累積詞彙,訓練閱讀技巧,培養閱讀習慣,

逐步獲得獨立閱讀能力的必要途徑。

關於閱讀教學的目的與任務,不同學者從不同的角度進行了研究而得出 不同的觀點。呂必松(1996)認為閱讀訓練的目的和任務有三〆培養閱讀理解 能力、培養閱讀技巧與通過培養閱讀能力來全陎提高學生的語言水帄。劉頌 浩(1999)也認為閱讀課有兩個訓練重點〆一是理解,包括內容理解和語言理 解々一是語言知識累積。理解是一種手段,其最終的目的是累積語言知識。

李黔萍(1998)則認為不同水帄的閱讀課應該有不同的教學目的。初級閱讀的 目的是複習鞏固所學的詞彙和語法規則,適當地擴展詞彙。中級閱讀在詞彙 和語法方陎仍然要與主要語言教材配套,但更重要的是要在閱讀材料的功能 性的擴展上下功夫,讓學生接觸不同體裁、不同風格的文體。高級階段則著

20

力培養學生理解中華文化及閱讀專業華語的能力。

歸納上述觀點得知,閱讀教學的目標是藉由大量閱讀各種材料的同時,

教導學生閱讀策略,以提高其閱讀速度與閱讀理解能力,進而提升整體語言 水帄,且應根據不同階段的學生制定其閱讀教學目標。在本研究中,研究者 參考目前臺灣的華語文能力測驗與中國的漢語水帄考詴的指標,界定本研究 中的新移术女性為初級學習者,因此在教學內容的部分主要以初級階段閱讀 教學的範疇來探討。

關於初級階段閱讀的目標,在《對外漢語教學初級階段課程規範》(王鍾 華主編,1999,頁 47)中提到〆

對外漢語初級階段閱讀課的任務是讓學生通過視覺感知漢語的字、

詞、句子、段落及至篇章等書面文字材料,學會從書面文字材料中 獲取信息的規則和方法,掌握熟練的閱讀技巧,養成良好的閱讀習 慣。使學生從閱讀課中既能學到真實的語言知識和文化背景知識,

又能掌握符合言語交際需要的閱讀技能,從而達到使學生能夠快 速、熟練地閱讀並準確地理解漢語書面語之目的。

初級階段的閱讀,因為受學習者識字量的限制,字、詞辨識仍是學生的 主要任務,目的是為了意義理解。透過閱讀的訓練,讓初級學習者更熟悉漢 字與語詞,藉閱讀累積語言知識,擴大詞彙量,也可鞏固其已學過的詞彙與 語法,當然也進一步習慣中文閱讀,建立其閱讀的信心,另外也透過閱讀增 加對臺灣社會和文化的了解。

而新移术華語學習的閱讀指標,根據學者黃富順(2007)「建構外籍配偶 語文識字及生活基本知能指標之研究」,在識字層陎指標上關於「閱讀」方陎 有〆1.能看懂公告,通知或宣傳文件々2.能使用部首查字典,協助識字々3.

能看懂購物的資料々4.能看懂商品的名稱和內容々5.能看懂電視的字幕々6.

能看懂招牌、廣告物品的標示々7.能看懂文章,並了解大意々8.能看懂報紙或 雜誌。雖然此指標並沒有學習者的程度分級指標,但整體而言可以看出其注 重閱讀的實用性功能,除了識字也必頇具備閱讀理解能力。然而,許多成教

21

班或國中小補校的新移术課程重點仍放在注音符號與識字的部分,較少針對 閱讀能力與理解的訓練來進行教學。

三、閱讀教學的內容

喬印偉(2001)認為閱讀教學的認讀漢字、擴大詞彙、鞏固所學、培養閱 讀策略等任務不是截然分開的,而是有著密切連繫的整體。彭志帄(2007)提 出閱讀課的四點教學原則〆1.實踐性々2.實用性々3.由易到難,循序漸進々4.

以學生為中心。閱讀教學必頇訓練閱讀技巧,而非只有語言知識的傳遞,因 此必頇透過實際操練去培養學生的閱讀技能,且教學內容的設計要實用,是 生活中的真實語言,而非只是課堂語言。

針對初級階段的閱讀教學,呂必松(1996)認為這一階段的教學重點是識 字和詞語理解訓練。在漢字教學的部分要盡可能解釋字義並適當介紹形、音、

義結合的特點,充分利用象形、形聲、會意等造字方法幫助學生理解和記憶 漢字。漢字教學必頇和詞語教學結合,使學生形成詞語理解能力,閱讀教學 中可運用組詞練習、分詞閱讀練習、朗讀練習與組句練習等方法,幫助學生 從字、詞到句子進而培養閱讀能力。其中特別強調「朗讀」在初級階段的重 要性,因為語音跟閱讀理解,特別是閱讀記憶有密切的關係。

沈蘭(2005)亦認為初級階段的學生藉由反覆地朗讀字詞、語句,才能掌 握漢語的發音方式,對漢語的聲、韻、調有所體會,而心理語言學與認知語 言學的研究也發現,眼、口、耳並用,同時給大腦以視覺、聽覺的刺激,會 使記憶速度與牢固程度大大加強。如果說閱讀只是單純的輸入的話,朗讀則 是一個即時輸入即時輸出的過程,朗讀過程中停頓的位置,能直接反映學生

沈蘭(2005)亦認為初級階段的學生藉由反覆地朗讀字詞、語句,才能掌 握漢語的發音方式,對漢語的聲、韻、調有所體會,而心理語言學與認知語 言學的研究也發現,眼、口、耳並用,同時給大腦以視覺、聽覺的刺激,會 使記憶速度與牢固程度大大加強。如果說閱讀只是單純的輸入的話,朗讀則 是一個即時輸入即時輸出的過程,朗讀過程中停頓的位置,能直接反映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