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五節 探究中文簡單動補結構歸屬於句法或構詞層面

一. 簡單動補結構屬於一種句法結構

在 Teng (1977)的研究中,他使用英語動助詞結構(verb-particle)的概念來 對應中文的簡單動補結構,在英語中,動助詞就是如「get away」、「turn off」

等這樣動詞加上助詞的結構,Bolinger (1971)認為英語動助詞的核心語意包

45

含兩點,第一與位移有關,二是與結果有關,Teng (1977)認為中文的簡單動 補結構中有部份類別與英語的動助詞是相當類似的,例如(2.5.1a.),其中的

「上」,就是表達一種主體與目標間從分離變成接觸,在此句中指的是門與 門框的接觸,這既是一種位移也是一種結果。中文動助詞中的助詞具有一個 特色,就是這類的做為補語的助詞的語意,雖與該詞彙單獨作為動詞時的語 意有關,但多半語意已經虛化,變得與原本的動詞語意不完全相同,例如「下」

的動詞本意有往下移動或離開主體的意思,就像:下飛機、下船。在動補結 構中,「下」則是具有「保留」或「獲得所有權」的「向內」(inward)語意在,

例如:租下房子、留下五塊錢、拿下這一局比賽。有時這些動助詞還可以省 略而不影響意義,例如(2.5.1b.c.),這樣的特性也與英語動助詞結構的助詞 類似,例如中英語助詞的省略並對句子的語意產生太大的改變,至於那些省 略後會造成語意較大改變的動後成分,鄧並不將之視為動助詞,例如(2.5.1d.)。

Teng, (1977)在文中舉了”上”、 “掉”、 “到”、 “開”、 “下”、 “走”、 “起”、

“住”八個助詞作為例子。在 Teng (1977)的理論下,這樣的動補結構包含了 動詞與助詞兩個句法成分,不算是一個單一的詞彙。

(2.5.1)

a. 把門關上。

b. 他留(下)了半塊蛋糕。

c. 他偷(走)了她的皮包。

d. 他把報紙撿(起來)了。

劉月華、潘文娛與故韡(1996)將動補結構視為動詞與結果補語組合成的 詞組,在兩個動詞中,V1 是主要動詞,而表達結果的 V2 則是「補語」。不 過該文中所謂的「補語」與英語的「complement」的概念不同,「補語」是 指置於動詞或形容詞後,針對動詞或形容詞進行補充說明的成分,這裡的「補 語」並不像英語語言學中的「complement」般包含賓語。劉月華等人(1996) 將補語按照語意及結構特色分成六種,包含結果補語、趨向補語、可能補語、

情態補語、數量補語、介詞短語補語。其中與雙動詞組成的動補結構有關的

46

包含結果補語以及趨向補語兩種。結果補語分成兩種,第一種是描述動作或 變化產生的結果的成分,多由動詞或形容詞擔任,例如(2.5.2a.),第二種是 指說明動作情況的,例如表達動作已經結束的(19b.),趨向補語則是與移動 意有關的補語,從比較具體的真實的空間移動,比如「來」(2.5.2c.),到比 較抽象的表達「達成」、「接觸」的「上」(2.5.2d.),表達事物出現或動作開 始的「起」(2.5.2e.)等等。

(2.5.2)

a. 醫生把卓瑪救活了。

b. 你看完這本雜誌了嗎?

c. 小狗跑來這裡。

d. 他把帽子戴上了。

e. 他唱起了一首歌。

在 Sybesma (1999)的研究中,則主張結果雙動詞的動補結構是由兩個獨 立的動詞構成的,且在深層結構中這兩個動詞位於不同的分句中。他的主張 是因為發現到雙動詞的動補結構與另一種包含「得」的動詞結構有對應關係,

例如(2.5.3a.b.)。

(2.5.3)

a. 她哭濕了手絹。她哭得手絹濕了。

b. 他騎累了馬。他騎得馬累了。

Sybesma 因前者的動詞連續出現因而稱之為串型結果結構(cluster resultative),後者則稱為「得」字結果結構(de resultative)。他認為「得」字 結果結構與英語的動詞小句結構類似,所謂的英語動詞小句結構,就是一種 動詞後連接了一個用來補充說明動詞的小型分句(small clause)的結構。例如 (2.5.4a.b.),不過中文多了一層 ExtP,V2 可以前移到這個位置,當 V2 未前

47

移時則必須用「得」來補充。情況如(2.5.4c.)。

(2.5.4)

a. The joggers run the pavement thin.

=The joggers [sc run the pavement thin.]

b. I beat him to death. =I beat [sc him to death]

c. 張三哭得手絹濕了。=張三哭[ExtP 得 [sc 手絹濕了]]。

d. 張三哭[ExtP 濕了 [sc 手絹]]。

e. NP [VP [V0 [ExtP Ext0[sc NP XP]]]]

Sybesma (1999)認為「得」是一個無語意的標記,這樣的結構與串型結 果結構都反映了同樣的深層結構(2.5.4e.),當 XP 位於原本的位置的時候就 是「得」字結構(他哭得手絹濕了),而當 XP 前移的時候就成了串型結果結 構(他哭濕了手絹)。也就是說在深層結構中,這樣的雙動詞動補結構是對應 到兩個不同層級的動詞。Sybesma (1999)認為這樣的結構轉換在把字句中也 存在,例如(2.5.5a.b.)。這樣的看法在後來受到了 Y. F. Li (2005)的挑戰,Y. F.

Li 的主張偏向構詞派,所以我將留待下一小節做說明。

(2.5.5)

a. 她把手絹哭濕了。她把手絹哭得濕了。

b. 他把馬騎累了。他把馬騎得累了。

C. T. J. Huang, Li, and Li (2009)也提出了 Sybesma (1999)的理論中的幾 點問題,並提出另一種結構。他認為 Sybesma (1999)的位移式結構會無法解 釋為什麼部分帶有副詞的把字句位移轉換成主動句後就變得不合法了.例如 (2.5.6a.b.),Huang 認為這代表動詞位移回來的位置並不是回到”把”這個位置

48

上,否則無法解釋此問題。C. T. J. Huang et al. (2009)提出的另一結構如 (2.5.6c.),我們可以看到動詞跟其後置成分仍被視為兩個不同的要素 V 與 XP。不過 Huang 並沒有在該研究中進一步說明 V 與 XP 之間的關係,以及 主動句跟把字句之間是如何轉換的。

(2.5.6)

a. 他小心地把杯子拿給他。他小心地拿杯子給他。

b. 他把杯子小心地拿給他。*他拿杯子小心地給他。

c. [baP Subject [ba’ ba [vP NP [v’ v [VP V X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