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語言產出機制中語意處理機制與句法處理機制的關係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語言產出機制中語意處理機制與句法處理機制的關係

整理上述研究的結果,我們可以知道,首先,句子韻律與詞綴的改變,

似乎都不會對句法啟動的效果存在與否產生影響,也不會影響效果強弱。第 二,即使實詞如名詞、動詞改變,句法啟動仍會產生。第三,雖然啟動句與 產出句在功能詞種類的重複與否不會影響句法啟動的強弱,但是功能詞的位 移(put on the cloth / put the cloth on)和有無(句子補語間的連接詞 that 的隱現) 卻能產生句法啟動現象(V. S. Ferreira, 2003; Konopka & Bock, 2009),第四,

時態若以詞綴方式呈現,不牽扯句子結構就不會影響句法啟動,但若不同時 態會造成動詞位置的改變則就會影響句法啟動(Chang et al., 2015),上述四點 使學者推測句法知識是獨立於語意與語法特徵(feature)的知識之外的,主要 受到句子成分的排列組合的影響。但仍有研究顯示句法啟動與語意因素有交 互作用,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動詞的重複會影響句法啟動的現象強弱(Branigan et al., 1999; Pickering & Branigan, 1998)。

這些特性的發現使句法啟動成為一個可用於探究人類心智中句法處理 機制與語意處理機制間關係的工具,在下兩節中,我將先回顧學者對人類心 智中的語言產出機制的兩派對立假設,並接著說明句法啟動的研究如何影響 此一議題。

第二節 語言產出機制中語意處理機制與句法處 理機制的關係

在人類說話或書寫的過程中,我們的心智將意念轉換成實際的語句需要 經歷一段複雜的處理過程,這個意念加工過程包含了匯集意念的「前語言訊 息」(preverbal message) (Levelt, 1989)的處理,將意念加工成符號語句的語 法編碼(grammatical encoding)階段,以及最後將符號語句與發音器官連結的 語音編碼(phonological coding)階段。

而在語法編碼過程中,人的心智除了要將意念與相關的詞彙做出對應外,

排列這些詞彙,形成有意義的句子,也是一個必經的過程。前者的處理對應 到我們的心智中存有的語意知識,而後者則對應到句法知識,知識在心智中 匯集成的系統被稱為表徵(representation),例如語意中的概念與符號的集合

16

就被稱為語意表徵(Hall, 1997)。那麼,語意知識與句法知識之間的關係為何 呢?兩者有互相獨立的處理系統嗎?不同的學者有不同看法。抱持認知心理 學派的學者偏向以詞彙為基(lexical-based)的架構,有學者主張不存在抽象的 句法知識,也有學者認為句法知識不具有獨立於詞彙表徵外的表徵,句法知 識只是黏附於個別詞彙的資訊,其共同點是句法知識在語法編碼過程中都是 由處理語意的機制管轄。另一派學者則認為抽象的句法知識是存在的,句法 結構具有自己獨立的表徵,語意的處理與句法結構的處理也是各自獨立的。

在這一節中,我將回顧歷史上兩派學者提出的幾個語法編碼架構。

一. Garrett 的語言產出模型

在早期,Garrett (1976)提出的語言產出模型是對處理實詞的機制與處理 句子結構的機制做出了劃分的。在模型中語句產出包含以下幾個階段:(1) 詞彙篩選(lexical selection) (2)詞組組建(phrasal construction) (3)語音編碼 (phonological coding)。第一,在詞彙篩選的階段中,會根據意念指涉的語意 選取所需的 lemmas,也就是詞彙的原型,lemma 搭載了該詞彙的一切語意 要素,但還不與形式做連結,例如英語的 run、runs、running、ran 的原型就 是沒有任何詞綴與變形的 run 的語意。lemmas 被選取後會被指派在句子中 要擔任的角色,像是主詞(subject)或是受詞(object)。第二,在詞組組建的階 段中,這個附著語句角色資訊的 lemmas 會被加上需要的構詞成分以及語音 資訊,成為一個實詞,並被指派到詞組(phrase)上適合的位置與其他的功能 詞做組合,最後加上需要的功能詞綴,像是第三人稱動詞的-s。舉例來說,

當我想表達:In my cigar。我會先在詞彙篩選階段產出 cigar 這個實詞,然 後它就會在詞組組建階段與「In my [ ]」,這樣帶有功能詞的詞組框架做 結合。

Garrett 之所以劃分出詞彙篩選與詞組組建兩個不同的處理階段,是因 為他觀察到了某些口誤會將實詞的位置交換,但卻不會影響詞組的結構以及 實詞附加的功能詞綴的位置。例如像把(2.2.1a.)口誤講成(2.2.1b.),wait 與 pay 不小心交換了位置,可是句子中的其他功能詞還有表達主詞動詞人稱一致性 的功能詞綴[-s]都沒有跟著改位子,如果詞彙與結構是由同一個程序處理的,

那麼就無法解釋這樣的抽換現象,所以在 Garrett 的模型中,他秉持句法結 構與實詞先個別處理而後整合的觀點。

17 (2.2.1)

a. it pays to wait b. it waits to pay

二. 以詞彙為基的語言產出假說

Levelt (1989)則提出了一個以詞彙為基的語言產出模型,這個模型並不 認為有抽象句型結構的存在。模型可分成概念化(conceptualization),模型化 (formulation),發音(articulation)三個階段。概念化是心智產生意念的階段,

模型化則是將意念化為語言形式的階段,最後的發音階段是將語言形式實際 說出的階段。

對於模型化階段的處理程序,Levelt 提出了詞彙假說(lexical hypothesis),

此假說認為詞彙是意念與句法、語音之間的調節點(mediator),意念跟句型 或語音並沒有直接的聯繫,必須是透過詞彙驅動(drive),才提取出句型跟語 音的資訊,也可以說句型、語音資訊都是附加於詞彙的處理程序內的,而且 句型並非是抽象的結構,而是許多由搭配限制組成的語意形式的規則。在這 個模型中,詞彙 lemmas 隱含了數種資訊,包含概念資訊(conceptual

specification)、概念論元(conceptual arguments)、句法類別(syntactic category)、

語法功能(grammatical functions)、補語關係(relation to COMP)、詞彙點(lexical pointer),符號參數(diacritic parameter)。

以動詞 give 來舉例說明,give 的「概念資訊」就隱含了引發一個事件 (event)的施事者(agent),事件中則包含 GO 的位移語意、一個東西(thing)、

東西的路徑(path),路徑中又包含 from/to 的語意、還有對象(person),這個 對象有兩個指涉的可能,可能是施事者自己(I give myself a chance)或是其他 人。Levelt 將 give 的概念資訊簡寫成:「CAUSE (X, (GOposs (Y, (FROM/TO (X, Z)))))」其中 XYZ 各自代表不同論元的指涉可能,X give Y from/to X/Z。

這些資訊以語意的方式記錄了詞彙的搭配規則。在這些資訊提取完成後,這 些詞彙就會依照其中的句法資訊組合成詞組(phrase),然後再依照動詞帶有 的概念資訊組成分句(clause)及完整的句子。

18

學者 F. Ferreira 同樣不認為句法結構具有獨立存在的表徵,但他更明確 的表示了句法結構是一種非語意的抽象結構知識。在 F. Ferreira (2000)的 Tree-adjoining grammar(簡稱 TAG)語法編碼模型中,句法結構屬於附加於詞 彙上的句法模板(primitive syntactic template)的訊息之一,這些句法模板的資 訊中包含語意角色、單複數等語法資訊,也包含該詞彙在詞組建構上的抽象 結構 elementary tree。

舉例來說,當人們在處理:The dog bit a flower 這句話的意念時,前語 言的語意意念進入語法編碼階段,dog 的詞彙會被提取,然後會附上詞彙的 相關結構資訊,比如附上 The 來表達這個詞彙是一個定指意念,還有這是 單數,是施事者等等訊息,可以寫成 Dog(Topic/Agent/sg/Def),而動詞 bite 的詞彙被提取後,則會附上動詞需要施事與受事兩個論元的資訊,以及像是 eat 必須要由具有有生性(animate)的名詞擔任施事者的語意需求,還有過去 式、主動句等結構上的資訊,這可以寫成 Bite(Past/Active),在各個附著詞 組資訊的詞彙出現後,若這些詞組資訊之間的 elementary tree 都可以相容,

沒有需要修改的矛盾之處,彼此的抽象結構可以組合成一個句子,詞組就會 組合起來,形成一個句子。

三. 句法處理機制獨立存在的語言產出假說

上述的語言產出模型都是以詞彙為基的觀點,但 Bock (1995)因為則從 句法啟動的研究中發現部分的結構獨立於語意外的特性而提出了一個句法 處理與語意處理各自獨立的語言產出模型。在這個模型中,語言的產出包含 三個部件,包含訊息部件(message component)、語法部件(grammatical component)、語音部件(phonological component),訊息部件包含了說話者的 意念與觀點,而語法部件就如同語法編碼般,是將意念化為語言形式的處理 程序,而語音部件就是將語言形式說出來的部分。

在 Bock (1995)模型的語法部件中,分成功能程序(functional processing) 與位置程序(positional processing)上下兩層處理程序,在兩層程序中,又都 各自有兩個系統,一個用於處理詞彙,一個則用於處理句子結構。在功能程 序中的詞彙處理是詞彙選取(lexical selection),負責依據語意提取適當的 lemmas,在功能程序中的句子結構處理則是功能指派(functional assignment),

負責指派詞彙選取後的 lemmas 適當的語法角色,像是選擇這個 lemmas 的

19

詞性等。接著進入位置程序,在位置程序中的詞彙處理是詞彙提取(lexical retrieval),負責將詞彙配上需要的語音特徵(phonological features),而位置程 序中的構成結合(constituent assembly)則負責排列詞彙以及將詞彙搭上需要 的功能詞綴。其中句法啟動的現象就是一種位置程序中的構成結合作業受到 過往經驗影響的現象。

V. S. Ferreira and Slevc (2007)延續 Bock 的觀點,也提出了一個句法具有 獨立處理程序的語言產出模型。這個模型由前語言訊息(preverbal message) 階段、語法編碼(grammatical encoding)階段以及語音編碼(phonological coding)階段,三個階段組成。

在語法編碼階段中,我們可以看到有兩條分流的系統。第一條系統負責 處理前語言訊息中與語意有關的意念,在 lemma selection 階段中選取適當的 lemmas,並帶出紀錄 lemmas 詞性及音段、構詞、韻律等可能性的資訊,然 後在 retrieval 階段中形成帶有完整特徵的 lexemes。舉例來說,當我們想說 dogs 時,在 selection 會確定詞彙的原型是名詞 dog,而不是 cat,並帶上 dog 可能被添加的詞綴、音段、韻律的資訊,當 lemmas 確定後就會馬上進入 morphophonological retrieval,從各種可能性中按意念選擇添加複數型詞綴-s,

還有/d/、/כ/、/g/等音段訊息,以及添加重音這種跨音段的詞彙資訊,成為 一個我們在言談中使用的實詞。分流的另一條系統則負責處理前語言訊息中 的「關係意念(relational meaning)」與「觀點意念(perspective meaning)」。關 係意念指涉語意意念間的關係,例如誰做動作,誰是受到影響的成分等等;

觀點意念則是跟語境有關,比如說話者想要傳遞哪些新資訊給聽話者,哪些 是談話主題,哪些訊息需要突顯。在這條分流的 function assignment 階段中 會先根據關係意念選取需要的主詞、直接受詞、間接受詞等等成分,接著這 些成分會進入 constituent 階段,將這些成分根據觀點意念及該語言本身的句

觀點意念則是跟語境有關,比如說話者想要傳遞哪些新資訊給聽話者,哪些 是談話主題,哪些訊息需要突顯。在這條分流的 function assignment 階段中 會先根據關係意念選取需要的主詞、直接受詞、間接受詞等等成分,接著這 些成分會進入 constituent 階段,將這些成分根據觀點意念及該語言本身的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