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糧商經濟類別的態度與作為

深度訪談部分:所有受訪糧商均聽過企業社會責任,但多僅止於片面了解與印象,

如糧商 D 對於企業社會責任的說詞為:

「企業社會責任就是要回饋社會,提升企業在社會道德責任上的義務和責任。」(糧 商D)

其中糧商B與糧商F對於企業社會責任的認知較其他受訪者深刻且具體,並都把重 點放在回饋社區和社會上,推測原因為此二位的背景為 30 多歲農二代碩士,對社會議 題與新知有較多的接觸與了解,他們對於企業社會責任的解釋分別為:

「企業社會責任是關於公益和地區回饋的,我們碾米廠應該是連結農民和消費者中 間的平台和橋樑,碾米廠結合農民,我這邊有設備和機械,可以把米的知識傳遞給 我的消費者或是社區。」(糧商B)

「企業社會責任就是公司的盈餘有一部分作為回饋社會做公益或投入社會福利,糧 商最基本的就是產品安全,我覺得我們就是應該建構一個安全的糧食產業。」(糧 商F)

總合以上所述,糧商認為的企業社會責任多屬於三大類別中的「社會類別」,如農 民、員工、消費者的權益與社會福利,且訪談中,糧商因個人背景與接受新知能力不同,

故其對於企業社會責任瞭解程度亦深淺有別,但根據訪談內容,這並不影響糧商企業社 會責任的具體實踐與作為,相關內容依類別分述於下列各節。

第三節 糧商經濟類別的態度與作為

GRI G4 經濟類別之考量面可分為經濟績效、市場形象、間接經濟衝擊與採購實務 等四項,經濟類別主要在關心企業經濟條件與投資對其利害關係人的影響,並非只侷限 於企業財務狀況,因此,本研究根據《2015 臺灣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書研析報告》分析 上市(櫃)食品企業與餐飲收入占總營收 50%以上企業的產業揭露趨勢為「產品責任」

以及考量台灣糧商產業特質,以「設備」與「驗證」兩部分來瞭解糧商 CSR 經濟類別 的態度與作為。

設備部分 一、

根據表 4-6 與表 4-7,近五年內糧商添購新設備的比例為 72.41%,其中 83.33%的花 費一百萬元以上,添購設備原因為複選,前三項原因按次數高低分別爲「提升工作效率」

(34 次)、「提升產品品質」(30 次)和「增加產品附加價値」(17 次)。訪談糧商多都有 設備方面的投資,尤其是包裝、儲存與集塵設備購置與更新,花費金額有 83.33%在一 百萬元以上,以在商言商的角度看來,即使碾米相關設備購置需投入頗高的成本,產品 品質與附加價值及工作效率若能因此提升,經濟收益增加後,投資成本則得以回收,故 設備部分的問卷與訪談結果是相應的,舉例如下:

「⋯⋯資金進來,買比較好的機器,就差很多,後面就做出品質,⋯⋯,小包裝工 很多要求很多,他們也沒有冷藏的設備,我們就是先冷藏,然後日本進來的機器,

品質就比較好,他們蠻多就是傳統機器,消費者吃久了就會過來選擇我們的,⋯⋯。」

(糧商B)

「我們都有一直在改善集塵設備的部分,一般碾米的時候還算少,是在收割的時候 才算多,因為烘乾機他出來的塵多,因為烘乾機是熱風,排風時會把灰塵打起來,

我們集塵室改了三次,還要灑水,我們一開始是只有一道,後來才慢慢增加,改了 三次,所以附近就比較沒有灰塵的問題,我們這邊八十幾年就電腦化了,有電腦設 備以後,他會把在碾製過程中產生的灰塵會統一吸到集塵設備把它過濾起來,然後 後面有一塊地,我們有種植栽,希望可以盡量擋住,我們從民國八十幾年就陸續在 做了,大概到一百年就不會有什麼問題。」(糧商E)

除了對上述的提升產品品質與工作效率相關設備的投資外,屬於農會體系的糧商H,

更為田間環境維護與提升整體競爭力經常派員出訪日本考察稻米產業,並投資檢測儀器 與生物類資材等,在設備部分之作為比其他糧商多了些創新:

「我們有做過日本的水田驗證測試⋯⋯,有買儀器下去測試,像測水需要試劑,這 是有標準的啊,…有的田會種茭白筍,我們還買一些泥鰍野放,…,之後可以提供 想要做友善的農民我就可以提供這個物種給他,⋯⋯。」(糧商H)

表 4-6 糧商設備添購與花費統計

問項 回答 計數 百分比(%)

近五年內是否添購新設備(n=58)

沒有 14 24.14 有 42 72.41

缺漏 2 3.45

設備花費金額(n=42)

10 萬以下 0 0.00 10 萬-50 萬元 1 2.38 50 萬-100 萬元 5 11.90

100 萬元以上 35 83.33

億元以上 1 2.38

不需填寫 16

表 4-7 糧商添購設備原因統計表

原因 次數 排序

提升工作效率 34 1

增加產品附加價值 17 3

獲得消費者信賴 16 4

提升產品品質 30 2

節能減碳 10 5

減少公害污染 9 6

驗證部分 二、

根據表 4-8,糧商近五年申請驗證的比例 51.72%,且驗證種類多元,如 HACCP、

ISO22000、TGAP、CAS、產地標章等,驗證花費的金額比例最高的為 5 萬元-10 萬元(30%), 有申請驗證的 30 家糧商中,有 66.67%的糧商認為驗證後的銷售情況有變好。申請原因 部分,表 4-9 可知,糧商申請驗證原因次數最多前兩者為「保障食品安全」(24 次)與

「獲得消費者信賴」(23 次),顯示糧商取得驗證的動機主要是希望建立與消費者間良 好信任關係與提升產品品質。然而,有添購新設備的糧商(n=44)中有 83.33%花費 100 萬元以上,而近五年內有申請驗證的糧商中(n=30)有 30%花費 5-10 萬元,可見糧商 對於設備投資與花費之意願與實際行動均優於驗證申請,這也表示設備投資較驗證申請 有立竿見影之效益,有較大的投資誘因。

表 4- 8 糧商申請驗證狀況統計表

問項 回答 次數 百分比(%)

近五年是否申請驗證?(n=58)

有 30 51.72

沒有 24 41.38

缺漏 4 6.90

申請驗證花費金額(n=30)

1 萬元以下 0 0.00 1 萬元-5 萬元 5 16.67 5 萬元-10 萬元 9 30.00 10 萬元-15 萬元 4 13.33 15 萬元以上 5 16.67

缺漏 7 23.33

不需填寫 28

表4-8 糧商申請驗證狀況統計表(續)

問項 回答 次數 百分比(%)

驗證後銷售情況有變好(n=30)

有 20 66.67

沒有 8 26.67

缺漏 2 6.67

不需填寫 28

表 4-9 糧商申請驗證原因統計

原因 計次 排序

保障食品安全 24 1

增加產品附加價值 16 3

獲得消費者信賴 23 2

其他 3 4

根據深度訪談內容,雖然受訪糧商一致認同產品安全與消費者信任是重要的,但糧 商選擇驗證種類的看法和行動卻各異,綜合各家說法可分為以下類型:

配合型:完全配合政府政策者

(一)

「ISO 和 HACCP 是一些公家機關需要,TGAP 是比較有話題性,我們有產銷履歷掃 QR code,拿手機出來掃就知道這米是誰種的,對產品的形象有加分的效果。」(糧A)

「我們做驗證這個區塊是因為我們參加農糧署的農業政策,比如說從九三年開始做 策略聯盟,九四年開始做稻米產銷生產專業區,那因為稻米產銷生產專業區有些要

合他們的規範去做事情,所以九六年農糧署要推動產銷履歷驗證的時候,我們是環 球驗證公司第一個驗證對象,⋯⋯。」(糧商C)

積極型:認為驗證為自我提升之道,積極努力取得者

(二)

「產銷履歷、ISO22000、HACCP、CAS,還有就是 1Q,QRcode,⋯⋯,這其實 不需要政府啊,這跟我們的銷售有關係,因為我們的廠商有要求,我們去做簡報的 時候就要拿出來啊,就好像你要去甄試的時候可以拿出很多張證書一樣,這和我們 的市場開拓有很大的關係,⋯⋯,而且他們會來稽核我們,這樣才會自我提升,因 為自己稽核自己也怪怪的,別人來稽核你才會進步啦。」(糧商H)

「我們目前已經有有機驗證,然後目前正在做環境場域驗證,這是指我們除了是一 個生產基地外應該兼顧教育的功能,就是環境教育的部份,目前在規劃中,⋯⋯,

你應該對自己生產出來的東西負責任,目前市面上的QRcode 是農委會的,我的 不是喔,⋯

,我們這邊是跟資策會的,叫做「神農一指收」,⋯

⋯,

我們平常就 可以打卡上傳,去做記錄回報。」(糧商F)

懷疑型:對政府推行之驗證真實性心存懷疑者

(三)

1. 無爲型:

「其實消費者會買我們的產品大多基於信任的關係,驗證這東西你說他很實在他可 以很實在,但若你要亂填你也可以亂填,⋯⋯,我們大家都是互信關係,我們做這 些事情也是要讓消費者安心 ,那如果我因為作了這件事讓他可以安心,那我就願 意為他多做這件事,那如果我有沒有作這件事情他其實都無所謂,⋯⋯,就像我們 是在地的,然後我們告訴我們的消費者我們的產品都來自在地的,他如果相信,我 們的關係就會長久存在,如果他充滿懷疑,他就會跑來跑去,到處買米,其實我們 也不能控管啦,因為消費者有他自己選擇的狀況,那我們只做我們認為對消費者最 好的事情。⋯⋯我覺得驗證是一件麻煩的事情耶,但是如果他可以讓手續更簡化的 話當然是ok 阿,你看他之前要做產銷履歷說要驗土驗水,但是如果我的產地這麼 寬,我的農民這麼多戶,那我要怎麼驗土驗水?⋯⋯。」(糧商D)

2. 另闢蹊徑型:

「ISO 我覺得表單太多我就不做了,你為了一項驗證就多養兩個人做表單,但對我 工廠裏面的製程沒有提升有什麼用?⋯⋯HACCP 應該可以,但 HACCP 跟 ISO 是要 外銷才會用到,其實內銷根本沒廠商跟你要這個,我們哪有這個量外銷?⋯⋯產銷

履歷和它操作是不是一樣?我要打個問號,履歷填就好了啊,有良心的就照實填寫,

沒良心一看到蟲這麼嚴重,用兩倍的藥但填一倍使用量阿,⋯⋯我覺得我們把我們 的事情做好就好了,不要管別人怎麼做啦,消費者自己會去分辨,我現在就是做地 理標章的驗證和做我自己的品牌。」(糧商E)

在慣行農法為主流的時代,糧商要如何建立與消費者間的信任關係?擁有驗證或許 是解決資訊不對等的方式之一,如糧商A和C全然配合政府政策取得驗證獲得消費者信

在慣行農法為主流的時代,糧商要如何建立與消費者間的信任關係?擁有驗證或許 是解決資訊不對等的方式之一,如糧商A和C全然配合政府政策取得驗證獲得消費者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