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系統之管線說明

第六章 設備系統規劃設計說明書

6.4 消防系統需求

6.4.12 系統之管線說明

(1) 絕緣電線:採耐燃(840℃)絕緣或耐熱電線(380℃)保護。

(2) 導線管:採 EMT 管及另件,室外埋設設之地下管可採 PVC 材質厚管。

(3) 消防水管:

(a) 採 CNS 4626 SCH40 鋼管。

(b) 管路之銜接 2 1/2”(含)以上管路採銲接接合,2”以下管路以螺 紋接合方式。

設備系統規劃設計說明書 121

(c) 排水管及另件:採 CNS 4053 硬質塑膠管或 CNS 4626 SCH40 粉 體塗裝鋼管,且消防安全設備須設排水管時,皆應接至建築物之 排水系統。

6.5 空調設備系統需求

6.5.1空調系統規說明

(1) 配合國家節約能源政策,綠色建築(ENVLOAD-EAC)之相關標準。

(2) 各場所使用空調性質與時機各有不同,系統力求達到節省運轉,降低 費用。

(3) 維護建築美觀,確保空調系統的安全與穩定,容易操作及便於保養維 護。

(4) 室內空氣品質,符合 I.A.Q(Indoor Air Quality)之要求,冷能回收系 統,不但符合節能,更達到改善空間環境CO2之污染。

(5) 設計條件:

(a) 室外條件:夏季 33℃DB、75%RH

(b) 室內條件:夏季 24±1℃DB、55±5%RH (6) 空氣品質:

(a) 採空調箱連接風管系統者(Air-Handling System):

依ASHRAE Standard 52-76 規定:第一道過濾網過濾效率至 少20%,第二道過濾網,過濾效率至少 80%,若需潔淨要求之場 所,加裝HEPA 過濾設備,過濾效率至少 99.997%以上。

(b) 採冷風機供風系統者(Fan-Coil Unit):

(i) 冷風機附回風過濾網箱。

(ii) 外氣(Fresh Air)採用回收型預冷空調機預冷,其過濾效率 至少20%。

(7) 解決「大樓症候群症」之病態大樓環境,必須有良好之通風環境及充 足之新鮮空氣,因此高標準及優良環境、健康之建築大樓--「會呼吸 之大樓」,必須符合室內空氣品質(Indoor Air Quality)之規定「IAQ 法規」。

設備系統規劃設計說明書 122

(8) 為了達到上述「IAQ 法規」,必須引進適量之「高濕、高溫」新鮮空 氣,此過程必然造成空調負荷(Cooling Load)大幅增加,標準情況 下新鮮空氣(Fresh Air)負荷大約佔空調系統耗能中 50%,因此能源 回收系統之建立為當前節能空調規劃之核心。

(9) 實驗室排氣:二樓及四樓實驗室排氣,採獨立排氣系統。

(10) 獨立空調系統:

(a) 四樓:生醫研究所採空調獨立系統,主機空調負荷為75RT(二台 其中一台備用)、室內側採冷風機供風系統。

(11)小型空間(如研究室、教師辦公室、中型討論室、英語自學中心、生 醫所)皆應預留設置分離冷氣機之相關配套設施,包含電源插座、排 水、室內外機連結管路、及室內、室外機位置等,以利未來使用單位 於需用時自行設置及空調預留套管。

(12) 空調冰水機組冷媒使用,必須符合當年度環保要求。

(13) 冰水機組性能係數必須符合當年度標準,取用 2005 年 1 月 1 日起實 施,第二階段執行標準。

(14) 本案空調負荷705RT,假定使用參差因數 85%,實際空調主機負荷 為600RT。備載 105RT(18%)。

(15) 300RT 滿液式冰水主機 1 台,200RT 滿液式冰水主機 1 台,205RT 滿 液式變頻螺旋冰水主機1 台。

空調系統冰水主機性能係數標準 COPc (取自經濟部能源委員會)

執 行 階 段 第一階段 第二階段 實 施 日 期 2003 年 1 月 1 日 2005 年 1 月 1 日 型 式 冷卻能力等級 性能係數標準 COPc 性能係數標準 COPc

<150RT 4.07 4.45

≦500RT≧150RT 4.19 4.90

容積式

壓縮機 >500RT 4.65 5.50

<150RT 5.00 5.00

<300RT,≧150RT 5.55 5.55

水 冷

式 離心式

壓縮機 ≧300RT 5.55 6.10

氣冷式,全機種 2.79 2.79

分離式變頻冷氣機效率 EER 2.73

設備系統規劃設計說明書 123

6.5.2 空調系統佈置概述

(1) 配合建築整體美觀及節省能源,便利管理維護與方便,本案之空調系 統採用中央空調系統,各樓分散獨立使用。配合空氣側之二通關,可 減少部份負載時水泵浦之運轉電費。

(2) 氣流之分佈:

(a) 採用可變風量(VAV)及旁路通風(By-Pass)系統,作線性能源 控制,隨室內空調負荷之變化,而改變其能量之消耗,以穩定室 內溫度變化。

(b) 配合旁路通風(By-Pass)系統之功能,使室內供風溫度為低溫 差供風,營造健康之空調環境,以符合養生空調之基本要求。

(3) 換氣系統:

新鮮空氣導入與室內排氣,利用熱管及水汽化吸熱之全熱交換設備,

運轉作能源回收,以室內低濕低溫之排氣來冷卻室外高濕高溫之外 氣,達到節約能源,減少運轉費用之最終目的。

(4) 能源回收效率表

(5) 通風系統:

(a) 空調機房與配電室裝設通風換氣設施,其通風量為面積在 20m2 以下者至少2CFM/FT ,面積大於 20 m2者至少3CFM/FT 。 (b) 空調主機房及配電室採用冷氣與通風系統,在夏季冷氣將室溫控

制在30℃以下,在冬季以通風系統換氣。

設備系統規劃設計說明書 124

(c) 各樓排氣系統:在各樓廁所或盥洗室設置排風設備,其系統比照 換氣系統規劃。

(6) 自動控制監控系統:

(a) 於中控室設置工作站,將空調系統之空調主機、水泵浦、冷卻水 塔、空調箱、回收型預冷空氣機等空調機、抽送風機納入控制監 視與管理。

(b) 採直接數位式控制(DDC Control),每一單元至少設置一台 DDC,每台 DDC 均能獨立運作,所有 DDC 利用相容性的網路 串聯。

(c) 配合節能規劃,空調系統設計「電力需量監控系統」,以有效管 理空調系統,運轉時電力耗能。

(d) 空調監控系統設置,配合政府建築物能源秏能管理政策,建立 BEMS(Build Energy Management System)建築物能源管理系統 監測架構,建立一組固定IP,BEMS 監控系統能提供線上瀏覽及 上傳數據。

(e) BEMS 監控系統,主要功能:能源管理、室內環境管理、設備運 轉管理。

(7) 減少運轉噪音及震動之設計:

(a) 在落地式機器設備均設置避震腳座,另在主要吊裝式機器設備均 設置防震吊裝器,可減少機器震動及機器運轉噪音傳遞至空調空 間。

(b) 大型空調箱之連接風管均設置消音箱以降低空調箱的運轉噪音 傳至空調間內。

(c) 主要機房設置隔音吸音材以降低運轉噪音。

(8) 空調防火設計:

(a) 空調水管與風管貫穿防火牆與樓板時其縫隙採用耐燃至少一小 時之防火填塞材料予以填塞。

(b) 貫穿防火區劃牆之風管,在隔牆風管內裝設防火閘門。

(c) 空調所有保冷材料使用符合環保標準之非鹵素、防火 PE 或 PER

設備系統規劃設計說明書 125

材質。

6.5.3 停車場通風系統設計規劃 地下室汽、機車廢氣排放:

(1) 按建築技術法第 139 條第 1 款規定,應設置能供給樓地板面積每一平 方公尺,每小時25 立方公尺以上換氣量之機器設備,在傳統上,僅 有排煙之單項功能,同時因風管之分布不均衡,易生死角,龐大之風 管,致使樓層高度必須降低,造成壓迫感。

(2) 本案停車場之廢氣排放,採用噴流系統之風機(Jet Air Fan),在不影 響建築結構及建築高度情況下達到最好之通風效果,同時在設計上考 慮地下層樓高問題,符合樓層高度,設備及系統安裝完成後,其高度 不超過樑之深度,使整體景觀保持完美,而無壓迫感。

(3) 噴流風機系統設計時應考慮節能問題,機械摩損耗能降至最低限度,

所需馬力均在2HP 以下,噪音 65dbA 以下。該設備隨機裝置自動導 流之噴氣門,並附有負離子空氣淨化器,使停車場內的空氣分佈均 勻,且不斷的循環中,產生高濃度的負離子,以維持良好之空氣品質。

(4) 主線分佈使用風機為主,其他各支線氣流即依局部位置之距離來調整 所需風機數量及馬力。

(5) 為造成室內均勻的循環氣流,設計上以交叉間隔的方式安置風機。

(6) 避免死角廢氣的堆積,在死角處以由外向內安置風機,使風向可向內 部主氣流集中。

(7) 風機安裝位置,儘可能在樑之後方,使噴氣口在樑下方,如此可使現 場環境不至於有壓迫之感覺。

(8) 設備裝設自動噴氣門,使風向能含蓋整個正面區域,無須調整出風口 角度。

6.6 太陽能光電系統需求

6.6.1 太陽能發電系統

(1) 獨立發電系統:可裝置於園區路燈及景觀燈。

(2) 發電系統不具蓄電池,僅作為白天輔助市電電力之用。

設備系統規劃設計說明書 126

(3) 太陽能發電設施機組用電情形及容量為照明 4KW、通風 1KW、變色 玻璃(太陽能板)1KW 與熱電製冷(熱偶)3KW。

(4) 配合本案再生能源使用及日后維修保養方便,以公共空間之照明為使 用目標。

(5) 太陽能發電設施機組工作方式為,平時PV併於發電(蓄電池供電)

效率高、利用率高,夜間由台電供電。

6.6.2 太陽能板設置 (1)太陽能板設置需求:

(a) 本案採結晶矽太陽能板集熱,面積需求 9KW×10 ㎡/KW=90 ㎡ (b) 本案西側長度 70 公尺設置,合計六層樓總設置長度為

70x3+45x3=345 公尺(其中 1.2.3 樓部份無法設置) 。

(2) 太陽能板主要配置位置為本建物西側及南側五樓、六樓遮陽板部分以 及屋頂。

(3) 太陽能板設置仰角為將太陽能板底部設置活動式,可調整角度及收集 數據以供研究使用。

(4) 太陽能系統,採用太陽能系統相關線路及建置空間預留方式,以供日 後需求裝設。

(5) 應配合甲方申請太陽能光電系統設備補助經費作業,且依據太陽能光 電系統設置補助作業要點申請。

6.7 機電主要設備材料

6.7.1 機電施工規範目錄 (機電施工規範詳附件) 01271 計量與計價 01330 資料送審 01450 品質管理

01630 同等品替代程序 13081 噪音防制設施 13100 避雷設備

設備系統規劃設計說明書 127

13704 閉路電視監視設備 13801 中央監視主控制設備 13802 電力監視及控制設備 13851 火警警報設備

13853 火警探測設備

13911 消防管材及施工方法 13920 消防泵

13955 泡沫滅火設備

13975 消防栓及連結送水管設備 15071 消音器

15105 管和管件 15110 閥

15131 空調用泵

15151 衛生排水管線系統 15223 不鏽鋼管及管件 15410 給排水及衛生器具 15440 給排水泵

15620 冰水主機組 15640 冰卻水塔 15720 空氣調節箱 15810 風管

15820 風管附屬設備 15832 軸流式風機 15834 小型冷風機

15950 測試、調整及平衡 16010 基本電氣規則 16061 接地

16062 電力設備接地與連接

設備系統規劃設計說明書 128

16120 電線及電纜 16122 高電壓電纜

16123 控制用電線及電纜 16132 導線管

16133 電氣接線盒及配件 16137 電纜托架

16140 配線器材 16150 接線裝置

16231 柴油引擎發電機組 16281 高壓進相電容器

16291 儀表、電驛及控制裝置 16321 高壓配電盤

16323 高壓斷路器 16401 低壓配電盤 16412 低壓空氣斷路器 16460 低壓變壓器 16471 分電箱

16510 屋內照明設備 16530 緊急照明設備 16581 照明控制開關 16781 緊急廣播設備 16782 共同天線設備 16852 低壓模注比流器 16854 無熔絲斷路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