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系統理論觀點探討親密關係的影響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系統理論觀點探討親密關係的影響

壹、安置機構概念

生態系統觀點強調,人與社會系統為了能夠經常取得所需資源、支持 物、回饋,以及各種用以維持生存及發展個體特殊性的刺激物,必須持續 與個人的周遭環境,以及彼此之間進行互動,因此二者之間存有互利關 係。以此觀點看待曾經接受機構安置兒童之親密關係發展情形,需要針對 兒童或少年與環境之間交流互動情形、個人的角色及其適應能力、所在棲

間最短近 5 年,最長 9 年,在此不算短的安置時間中,機構此一環境必定 帶給個案影響。因此,先就其所處環境-安置機構的優勢及負面影響進行 理解藉此描繪此一生活間,以下為研究者以實務工作中觀察及學者研究整 理分析如表 2-2:

一、機構安置服務的優勢:

(一)手足共同安置:兄弟姊妹兩人以上,為維繫家人關係,以不分開安 置為佳,但國內寄養家庭常因接受寄養童人數限制,常無法接受 2 名以上寄養兒童,因此共同安置於兒童機構中是可以選擇的辦法 (黃貞容,2002)。

(二)實施長期且前瞻性處遇服務計畫之優良環境條件:國內兒童安置機 構大部份至少可接受安置至 18 歲,101 年 10 月 30 日新修訂之兒 童福利與權益保障法第一百一十條更放寬收容期限:「年滿 18 歲,

經評估無法返家或自立生活者,得繼續安置至年滿 20 歲;其已就 讀大專校院者,得安置至畢業為止」。因此安置機構可以提供長期 且穩定的教養環境,設計兼具長期性及前瞻性之處遇服務方案,對 尚未進入自立生活之失依者而言,也免除頻頻變換生活環境造成適 應困難。

(三)長久穩定的安置情境有助依附關係建立:因特殊行為問題已在寄養 家庭間流動,最終已無適當寄養家庭,屢遭拒絕的兒童。此類個案 由安置機構提供長久穩定的安置教養,可透過長期穩定依附關係建 立,提供較完善整體性處遇計畫(黃貞容,2002)。

(四)運用專業團隊達到高度資源連結:依據兒童福利機構設置標準第 22 條,人員配置及人數上不論專任或特約等,均訂有相關規定,

機構運用專業團隊工作方式,例如安置機構內設有保育人員、助理 保育人員、生活輔導人員、助理生活輔導人員、社會工作人員、心 理輔導人員、醫師或護理人員等各司其職、團隊協力,進行處遇計

畫的擬定與執行,在資源上也就更能以宏觀角度進行連結,對服務 對象也就能提供更具完整性的服務,機構的工作人員,更像是提供 治療性角色的家庭成員,而不僅是替代如一般家庭教養與撫慰等功 能而已。

(五)提供多種角色模仿機會:提供有別於家人的角色以供模仿,具多種 角色模式,讓兒童及少年選擇覺得舒適且認同於他(黃貞容,

2002)。以中部大型安置機構為例,核准收容床數 176 床,現有編 制內工作人員則為 72 名(含直接照顧者、社工人員、心輔員、行政 人員、工友等),多種模式角色,讓接受安置服務者可尋求最符合 其生活經驗的角色親近,亦或有生命中最欲學習的角色,進行模仿。

(六)評鑑制度確保機構服務品質:自 2006 年起每 3 年辦理機構評鑑,

從行政組織與經營管理、建築物環境及設施設備、專業服務、權益 保障等,均建立指標,以維持並監督機構的服務品質,具較佳的教 養考核機制,保障服務對象。

二、機構安置服務負面影響:

(一)團體生活缺乏彈性:在團體生活基於安全及管理上的考量,有其必 須遵守的規範,固定的作息時間,個別行動的限制,在僵化的管理 方式及一切追求公平的機制下,個人化的追求較困難,以致孩子傾 向機構化,缺乏面對生活挑戰之自信,成就動機低落,不鼓勵好奇 心,較多的反社會行為也容易發生(余瑞長,2003)。

(二)行為心理的困擾:兒童長期與父母分離,易產生焦慮、痛苦、憤怒、

自卑等負面情緒。安置機構兒童及少年有較多的情緒困擾或情緒障 礙發生,不僅造成人際關係退縮或衝突等適應不良的現象,而當負 面情緒無法適當的紓解時,會阻礙其心智成熟與學習發展的能力 (邱智慧,1988)。

的困擾會越嚴重,若兒童在嬰幼兒時期持續安置在機構,更會損害 其情緒健康的發展,使其在往後面對壓力時容易受到傷害,且機構 為求安全為優先,團體行動、過度保護等,造成安置兒童缺少冒險 經驗,一旦面對成長及獨立生活,困境也伴隨發生 (余瑞長,2003)。

(四)角色認同的危機:育幼機構照顧者多為女性,使兒童在性別角色認 同上缺乏性別平衡參考對象而有所偏差(邱方晞,1986)。

(五)標籤化的烙印:外界對育幼機構的批評及社會的標籤化讓孩子產生 自卑心理,與真實世界產生疏離感。安置兒童在同一所學校就讀,

就學期間先入為主的刻板印象也隨之產生(鄭貴華,2001)。

(六)學習動機低落:院童學業成就普遍偏低落,入院前家庭因素,入院 後院內學習風氣低落,院童面對課業較難啟發學習動機與興緻(林 俐君,2000)。

(七)缺乏穩定主要照顧者:過早依附關係被剝奪,缺乏與他人建立親密 關係的機會,加以照顧者經常更換,工作人員排班、輪休等問題,

安置兒童必需面對多為照顧者,教養方式不易一致下,與照顧者產 生情感的連結與建立依附信任關係更顯困難。

(八)生活適應的困難:育幼機構安置的經驗,讓他們無法經驗到正常的 家庭生活,嚴重影響到獨立生活後的人際適應等,不少接受機構安 置的兒童在離開機構後普遍都有就業、經濟、人際關係等方面的困 擾

表 2- 2

機構安置服務的優勢及負面影響

優勢 負面影響

1.手足共同安置 1.團體生活缺乏彈性

2.實施長期且前瞻性處遇服務計畫之優 良環境條件

2.行為心理的困擾

3.長久穩定的安置情境有助依附關係建

3.安置時間過長

4.運用專業團隊達到高度資源連結 4.角色認同的危機

5.提供多種角色模仿機會 5.標籤化的烙印

6.評鑑制度確保機構服務品質 6.學習動機低落

7.缺乏穩定主要照顧者 8.生活適應的困難 貳、系統理論概念與重要性

由上所述,從安置機構提供的優勢及負面影響,為安置兒童及少年所 處的生活環境提供一種情境的描繪;依據生態系統觀點(ecological perspective) 分析,其基本概念為:人與環境界面(interfaces)間之互 動關係,來理解個人所在的複雜網絡力量如何正向地影響個人與其行動的 場域,也關心阻礙個人成長、健康、及社會功能的負向生活情境,生態系 統觀點並認為案主所經歷的困境為「生活中的問題」,並非個人的病態或 性格的缺陷所致 (宋麗玉、曾華源、施教裕、鄭麗珍,2010) 。

因此 Bronfenbrenner(1979)主張個體的成長來自與所處環境一段長 時間重覆、規律且日趨複雜的互動所形成:他強調個體與家庭系統互動對 個體有最直接影響;且這個互動歷程受到生活情境以及環境所存在的更大 社會脈絡影響。並且進一步發展人類生態理論模式(Human Ecology Model) 以釐清個體與其所處生活環境的關係。例如,杜淑芬(2010)研究主要參與

者為三位涉入霸凌行為男童的母親,同時也是兒童主要照顧者接受訪談,

其研究結果顯示:這一代家長處理孩子「不順服」的親職策略與其上一代 的親職策略相仿,若進一步研究結果發現影響涉入霸凌行為家長親職行為 的社會文化因素包括:「傳統和現代交互衝擊下的台灣親職文化」、華人「親 子一體感」的影響、「強調順服的華人傳統文化」以及「台灣社會對於升 學主義的集體焦慮」。因此看出個體、家庭及環境間相互影響。

另依據 Turner(1996)對個人及家庭與環境的互動,舉出四個面向:

一、處境(The situation):處境是環境的一部分,個人所能感知的環境,

並由具體的行為反應出實際情況、形成觀念,亦是個人處理信息的功 能,對外部世界的概念提供有效反饋,個人遭遇自然,社會,文化等宏 觀環境的實際處境下產生的知識,有利於社會工作者要了解在不同發展 階段的行為。對安置機構兒少而言,對生命不同階段與外在環境的感知 所產生不同的觀念、知識確實是一個重要理解面向。

二、微視層面(The micro levels):個人可以接觸並在一定的時間內,在 日常生活中可直接進行互動,包括在他或她的家人中個人的經驗、在學 校及工作中的經驗、在其他的社交場合、或在閒暇時間產生的經驗,沒 有人會以類似的方式去經驗此環境,微視系統對個人發展具重要地位 (Turner,1996)。因此機構是接受安置兒童及少年所處生態環境中之微 視系統,也是最直接影響及最重要的單位。但是安置機構雖在物質層面 能提供穩定無生存風險的體制,但在人際互動、情感等,面臨的絕對是 變動及多面向的,安置機構中生活所接觸的是機構內不同任務分工的工 作人員(保育員、輔導員、社工員、心輔員、一般行政人員、工友、志 工、實習生等 ),甚至原生家庭、前寄養家庭、轉介機構等,均可能產 生相互連結。此種關係更是一種經常變動的關係,例如機構內工作人員 的調動、退休等,造成關係不斷在變動與平衡間,尋求穩定狀態,且機 構為達管理的有效性,使團體生活有序,兼顧公平性,對身心尚未發展 完成的機構安置兒童及少年而言,如此變動的生活系統,所產生的衝擊

一定不同於具有穩定照顧關係的父母親職系統。

三、中介層面(The micro levels):是環境的一部分,受某些方式或其他 因素的影響,並確定微視面的性質和運作,它包括個人、組織和機構之

三、中介層面(The micro levels):是環境的一部分,受某些方式或其他 因素的影響,並確定微視面的性質和運作,它包括個人、組織和機構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