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塞維里亞理髮師》聲樂部分之音樂分析

第三節 終曲

終曲,置於每一幕結尾處,是義大利喜歌劇中極具代表性的一個部分。義大 利歌劇終曲的演變至十七世紀時尚無統一的模式。212 十八世紀由梅塔斯塔西歐

(Pietro Mentastasio, 1698-1782)確立「莊歌劇」的戲劇結構模式;喜歌劇則推音 樂家噶魯比(Baldassare Galuppi, 1706 -1785)及劇作家果多尼(Carlo Goldoni,

1707-1793)為優秀的多段式終曲的創始者,213 隨著兩人合作譜寫出成功的喜歌劇,

(Pierre-Louis Ginguené, 1748-1815)於《系統百科全書》(Encyclopédie methodique)中 也延續此一說法,但到了 1813 年第二版中卻改口認為終曲真正的創立者是作曲家皮契尼。

此後近一百年沒有人質疑皮契尼的貢獻,直到二十世紀初英國音樂學者丹特(Edward F.

Dent, 1876-1957)首度指出在皮契尼創作其第一部義大利喜歌劇之前,威尼斯的作曲家噶 魯比早作出具有多段落終曲的作品。當時並沒有引起太大的注意,約過 70 年後,赫次

(Daniel Heartz, 1928-)才終於以詳實確切的例證加以證實。Edward Dent,“Ensembles and Finales in the 18th-century Italian Opera,” Sammelbände der internationalen Musikgesellschaft 12(1910 -1911), p.112- 138.

214 在果多尼與噶魯比第一齣合作的義大利喜歌劇《阿卡迪亞在布倫達》(L’Arcadia in Brenta)的第二幕終曲中,五名角色身著假面喜劇團的戲服,演出一場劇中劇,劇作家與音 樂家合作無間地聯手打造岀多段式終曲的雛型。1754 年噶魯比與果多尼合作的「詼諧戲 劇」《鄉村哲學家 》(Il filosofo di campagna),劇中第二幕的終曲具有獨立完整的音樂 段落,情節的銜接設計配合節奏的變化,甚至細微的笑聲,也具有整體結構上的音樂功能。

188 常是每個人在同一時間表現出自己的情感或意見(self-contained expressive

passages ),最後有一個快速樂段(stretta)。217

音樂學者歐斯霍夫(Wolfgang Osthoff)則提出,終曲中存在著「增加」的法 則,主要表現於舞台上的角色數量與樂曲的速度。218 一般說來,終曲結束時舞台

215 Edward Dent,“Ensembles and Finales in the 18th-century Italian Opera,”

Sammelbände der international en Musikgesellschaft 12(1910-1911), p.112-138.

216 shock tutti 也可稱為 shock ensemble 或 sotto voce ensemble。Michael Tilmouth.

"Finale." Grove Music Online. Oxford Music Onlin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http://www.grovemusic.com(accessed July 18, 2013).

217 普拉托夫結合戲劇與音樂的元素,發展出一套分析義大利喜歌劇終曲的方式,他 視為一首獨立的重唱。John Platoff,“Music and Drama in the Opera Buffa Finale: Mozart and His Contemporaries in Vienna, 1781-1790” (Ph. D. diss.,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1984).

218 Wolfgang Osthoff: Gattungen der Musik in Einzeldarstellungen, ed. Wulf Arlt et al.

(Berlin and Munich: Francke, 1973), p.724.

189

上的人數會多於開始時的人數,演員依據劇情的需要加入或離去,舞台上的人數 因此產生變化,幾乎劇中所有的角色均陸陸續續參與其中。事實上,此一法則是 依循終曲的戲劇功能而產生的必然之物,在兩幕的歌劇中,第一幕終曲必須在中 場休息前,以複雜曲折的劇情將戲劇張力推至臨界點,因此通常會包含戲劇的重 要轉折,所有事情懸而未決,牽扯其中的所有角色面對突如其來的晴天霹靂,角 色或震驚、或迷惑、或誤會、或生氣,第一幕就在戲劇張力被推向最高潮時,嘎 然而止。而這未能解決的事件糾葛,不僅作為第二幕劇情發展的主軸,也是劇作 家吸引觀眾留在座位,繼續欣賞後半段演出的手段之一。典型的第二幕終曲為符 合喜劇圓滿結局的原則,所有劇情必須有完美的解決,誤會得到澄清,疑問得到 答案,爭執對立得到弭平合好,眾人皆大歡喜,並以歡欣慶賀或道德勸說結束全 劇。無論是陷入膠著的第一幕,或是皆大歡喜的第二幕,終曲猶如一個力量逐漸 增強的龍捲風,幾乎所有角色均不由自主地被捲入其中。

除了角色的增加,終曲結束時的速度通常也較開始時的速度更快,因為戲劇 的高潮通常在最後才出現,作曲家會在終曲的尾段,利用同節奏的快速樂段將劇 情推向頂點。而為了呈現出戲劇張力的逐步緊繃,通常在倒數第三或第二樂段會 安排慢板,因此會在終曲的後段呈現出速度漸快的效果。劇作家改變歌詞的格律 或押韻以區分戲劇的段落,作曲家則利用變化拍號、調號、速度以及織度的手法 呼應之。雖然終曲的結構因劇情的不同而有所差異,但最後的快速樂段大合唱與 圓滿大結局(lieto fine)則是義大利喜歌劇的必備要素之一。十九世紀歌劇終曲

190

219 分成四個部份的終曲,通常第一、三段落有戲劇進行(active/Interaction),第二、

四段落戲劇進行暫時停滯,角色在舞台上沉思或抒發情感(reflective/reaction)。郭塞特 認為,羅西尼成熟時期的 finale 有四個主要組成部份:兩個部份有劇情發展,另外兩個部 份是一種情感的抒發。他稱 active/Interaction 與 reflective/reaction 這兩種戲劇狀態分別為:

「動態的」(kinetic)與「靜態的」(static)。一般來說,「動態的」戲劇進行會搭配 recitative 或 parlante,「靜態的」情感抒情會搭配 aria。Philip Gossett, “The Candeur Virginale of Tancredi,” Musical Times 112 (1971) : p.326-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