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五章 結論

工業化與林地大量開發不僅使得大氣中的溫室氣體急速增加,也削弱了地球 自行消化溫室氣體的能力。良好的生活環境為國際公共財,而排放溫室氣體的負 面外部效果不受地域限制、影響範圍廣泛,地球環境惡化的後果須由全人類所共 同承擔。因此國際上便成立了聯合國環境計畫署 (UNEP) 、政府間氣候變化專 門委員會 (IPCC) 、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 (UNFCCC) 等國際組織,希望能 減緩溫室氣體對人類生活環境的影響。在 UNFCCC 締約方會議 (COP) 中所通 過之最具代表性的法律文件為《京都議定書》;《京都議定書》不僅要求工業化國 家應在 2012 年之前將溫室氣體降低到比 1990 年排放量平均在少 5.2%,還奠定 了為二氧化碳排放權標上價格、以市場力量促進減排的碳交易市場。碳交易市場 在國際間迅速成長,許多國家都已經設置或者擬設置強制型或自願型的碳交易市 場。

台灣政府為了提升國內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應變能力並促進產業轉型,迄今已 舉辦三次全國能源會議,並擬有《溫室氣體減量法》,希望建置能夠與國際接軌的國 內碳交易市場。惟台灣大型排放源集中,買賣雙方流動性不足的問題恐會造成碳 交易市場的價格機能無法發揮。因此,本文以與台灣經貿關係最為密切的中國為 碳交易市場合作的研究對象,整理中國二氧化碳的排放現況、在國際上所面對的 環境約束、國內環境法規與節能減排相關政策、碳交易市場發展情形,最後就台 灣與中國目前在碳交易市場法規制度、能源結構與台商投資情形等層面,進行兩 岸現況的比較分析,並以此探討兩岸碳交易市場合作的可能性。

中國在 1987 年通過的《大氣污染防治法》,為大氣污染物「總量管制」的法 律基礎。之後在「十一五」期間與「十二五」期間內陸續頒布了減少排放大氣主 要汙染物與降低碳排放強度的政策目標。在租稅誘因方面,中國於消費稅、增值 稅、所得稅、資源稅與車船稅中都立有鼓勵節能減排的法條,不過還沒有直接針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對能源使用或溫室氣體排放課稅的法規。在排放汙染收費方面,中國則發布有汙 水、廢氣、固體廢物及危險廢物和超標噪音等汙染物排放的收費標準與程序,而 二氧化碳尚不在廢氣排放的定義範圍之中。至於碳交易市場的建置與參與,中國 在《京都議定書》簽署之後,便以非附件一國家身分參與 CDM 的運作,並成為 全球最主要的 CDM 項目地主國。

自 2008 年開始,中國已陸續成立了十九間碳交易所,包括北京環境交易所、

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天津排放權交易所、河北環境能源交易所、湖北環境資源 交易所、廣州環境資源交易所、昆明環境能源交易所、大連環境交易所、陝西環 境權交易所、貴陽環境能源交易所、遼寧環境能源交易所、深圳排放權交易所、

青海環境能源交易所、吉林環境能源交易所有限公司以及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的 黑龍江、寧夏、新疆、福建與山西分所。在為數眾多的碳交易所中,實際上有賣 家掛牌,並且交易成功的案例並不多。而且成功交易的案例主要集中在北京環境 交易所與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其它交易所多僅是空轉。

就兩岸碳交易市場發展環境來看,於法制面部分,中國在 2012 年發布《關 於開展碳排放權交易試點工作的通知》,宣布在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重慶 市、深圳市、湖北省與廣東省開始碳排放權交易的試點工作,不過這些試點省市 目前都還沒有發布相關法規;台灣則是已經制定了《溫室氣體先期專案暨抵換專 案推動原則》,不過《溫室氣體減量法》延宕至今仍未通過。於減排成本方面,

中國處於大量消耗能源的粗放型經濟成長階段,而且能源結構以煤炭為主,因此 減排潛力較高、減排成本也相對較低;推測兩岸若成立共同市場,台灣的碳權買 方需求會較高,成為中國的碳權出口對象。於台商投資部分,兩岸經貿關係密切,

台灣能源密集產業赴中國投資的廠商眾多,未來若台灣或中國任一方先實施碳排 放交易制度,這些廠商必會受到一定程度的衝擊。

目前中國與台灣發展碳交易制度最重要的法律規範都還不成熟,僅設定國家 節能減排的目標,但是缺乏針對各產業具法律效力的管制,使得廠商投入碳交易 市場的意願低落。長遠觀之,與中國進行碳交易市場的合作可以增加市場參與者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與流動性,使價格機能更加健全;但是現階段台灣仍應持續完善國內廠商的二氧 化碳盤查機制,並盡快通過《溫室氣體減量法》。

在《京都議定書》第一承諾期步入尾聲之際,166 各 UNFCCC 締約國對於《京 都議定書》的存續以及未來減排責任的分配意見相左,2009 年的「哥本哈根會 議」各國未能達成後京都時期 (post kyoto) 的減排共識;2010 年的「坎昆會議」,

除了增加已開發國家對開發中國家的綠色資金支持之外,亦提倡發展中國家提交 符合「可測量」、「可報告」與「可查證」 (Measurable, reportable and verifiable,

簡稱 MRV) 等特性的「國家適當減緩行動 (Nationally Appropriate Mitigation Actions,簡稱 NAMAs)」167 ,欲使發展中國家的減排資訊透明化;2011 年「德 班會議」將《京都議定書》的法定效力被延長五至八年,並成立「德班強化行動 平台 (Durban Platform for Enhanced Action)」作為各國持續談判協調的管道,希望能 擴大溫室氣體減排承諾的國家範圍。168 由近年來 UNFCCC 的締約方談判趨勢可 以發現,除了已開發國家之外,國際上亦希望納入開發中國家一同響應節能減排。

台灣雖然沒有加入聯合國組織,也非《京都議定書》的締約國,但是作為一個重 要經濟體,面對這一波波節能減排浪潮,實無法置身事外。期許本文在研究兩岸 碳交易市場合作的可能性方面,能為未來兩岸政策分析立下基礎。

166 第一承諾期係指 2008 年至 2012 年;已開發國家必須在第一承諾期間,將平均二氧化碳排放 量減至比 1990 年的排放水準再少 5.2%。

167 “decisions addressing developing country mitigation plans,”

http://cancun.unfccc.int/mitigation/decisions-addressing-developing-country-mitigation-plans/

168 部分主要的發展中國家,如印度、中國與巴西亦將參與德班平台運作,擬於 2015 年至 2020 年間正式向國際承諾其溫室氣體減排目標。“The UNFCCC’s Durban platform explained,”

http://www.hfw.com/publications/client-briefings/the-unfcccs-durban-platform-explained (2012 January)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參考文獻

Chang, Y.C. and N. Wang (2010),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s and emissions trading in China,” Energy Policy, 38, 3356-3364.

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 (2011a), CO2 Emissions from Fuel Combustion

Highlights, 2011 edition, IEA, Paris, France.

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 (2011b), Energy balance of non-OECD countries, 2011

edition, IEA, Paris, France.

Mattoo, A., A. Subramanian, D. van der Mensbrugghe and J. He (2009), “Reconciling climate change and trade policy,” Policy Research Working Paper Series, No.

5123, The World Bank, Washington D.C., U.S.A.

Molly, P. S., K. Hamilton, T. Marcello and M. Sjardin (2011), State of the Voluntary

Carbon Markets 2011, Ecosystem Marketplace and Bloomberg New Energy

Finance published.

OECD (1997), Evaluating Economic Instruments for Environmental Policy, OECD Publishing, Paris, France.

U.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 (2006), Inventory of U.S.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and Sinks: 1990 – 2004, EPA, Washington, DC, U.S.A.

United Nations Environment Programme (2007), Global Environment Outlook –

environment for development (GEO-4), Chinese version download link :

http://www.unep.org/geo/GEO4/report/GEO-4_Report_Full_CH.pdf.

World Bank (2010), State and Trends of the Carbon Market 2010 edition, World Bank, Washington, DC, U.S.A.

王慶康 (2008),「中國應對氣候變遷有關環境法之研究」,東吳大學,台北,台 灣。

中國國務院 (2008),《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與行動》,文件連結:中華人民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網站,

http://www.gov.cn/zwgk/2008-10/29/content_1134378.htm。

中國統計局 (2011),《中國統計年鑑 (2011)》,中國統計出版社,北京,中國。

中國統計局 (2011),《中國能源統計年鑑 (2011)》,中國統計出版社,北京,中 國。

李堅明 (2005),《近 10 年來溫室氣體減量經驗及相關政策成效之檢討》,行政院 經建會委託研究計畫期末報告。

吳再益 (2010),「探討兩岸企業合作以市場機制推動碳排放減量」,文章連結:

http://www.npf.org.tw/post/12/7972。

吳限 (2011),「行政和市場解構:我國碳交易市場問題、條件和建構」,《前沿》, 12,97-100,頁 112。

周曉唯、張金燦 (2011),「關於中國碳交易市場發展路徑的思考」,《經濟與管理》, 25(3),頁 82-88。

陳香梅、羅德城、羅光達 (2011),「台灣未來碳市場供需規模之初探」,兩岸低 碳社會與綠色成長推動策略研討會,台北,台灣。

陳筆 (2011),「兩岸碳交易共同市場芻議」,《2011 循環經濟與節能減碳》,財團 法人中技社能源中心,台北,台灣。

陳彥尹、吳榮華、黃韻勳 (2008),「台灣耗能產業二氧化碳排放驅動力之研究」,

《礦冶》,52(3),頁 40-52。

范建得 (2007),《以政治、經濟與法律層面探討後京都時期因應方案計畫》,行 政院經建會委託研究計畫期末報告。

溫麗琪 (2009),《我主要貿易夥伴國與降低溫室氣體排放有關環境措施對市場進 入之影響》。外交部委託研究計畫執行成果報告。

熊焰 (2011),《低碳轉型路線圖》,中國經濟出版社,北京,中國。

蔡博峰 (2011),「碳稅 PK 總量管制-碳交易」,《環境經濟》,6,頁 48-56。

謝志誠 (1998),「臺灣溫室氣體排放現況及因應策略」,文章連結: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http://www.taiwanwatch.org.tw/issue/nuclear/news-01/87051604.htm。

盧誌銘 (2006),《因應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策略規劃》,行政院經建會委託 研究計畫期末報告。

蕭代基 (2009),《碳排放交易機制建置之研究》,行政院經建會委託研究計畫期 末報告。

薛進軍、趙忠秀 (2012),《中國低碳經濟發展報告 (2012)》,社會科學文獻出版 社,北京,中國。

羅時芳 (2004),《溫室氣體減量政策對產業發展之影響及因應對策》,行政院經 濟建設委員會委託研究計畫。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附錄 A 台灣經核准對外投資趨勢

表 A 台灣經核准對外投資趨勢

單位:千美元,百分比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其他

地區

210,001 96,678 163,640 99,234 124,447 522,216 165,571 181,487 90,682 152,646 2.08% 0.83% 1.59% 1.17% 1.04% 3.18% 1.09% 1.79% 1.61% 0.84%

中南 美洲

1,893,566 2,263,869 1,321,527 1,300,259 1,848,764 1,816,576 1,715,159 844,689 784,183 1,048,863 18.76% 19.40% 12.80% 15.38% 15.46% 11.05% 11.32% 8.32% 13.89% 5.80%

歐洲 地區

154,416 76,724 61,913 299,314 463,800 418,200 137,688 99,541 50,603 39,251 1.53% 0.66% 0.60% 3.54% 3.88% 2.54% 0.91% 0.98% 0.90% 0.22%

北美 地區

582,008 467,402 559,853 317,969 487,794 1,346,380 401,076 1,114,380 506,620 732,150 5.77% 4.01% 5.42% 3.76% 4.08% 8.19% 2.65% 10.98% 8.97% 4.05%

其他 亞洲

530,055 1,063,915 1,275,089 430,673 1,390,621 2,366,606 2,046,998 765,457 1,391,363 1,723,918 5.25% 9.12% 12.35% 5.09% 11.63% 14.39% 13.50% 7.54% 24.64% 9.54%

中國

6,723,058 7,698,784 6,940,663 6,006,953 7,642,335 9,970,545 10,691,390 7,142,593 2,823,451 14,376,624 66.61% 65.99% 67.24% 71.05% 63.91% 60.65% 70.53% 70.38% 50.00% 79.55%

總額

10,093,104 11,667,372 10,322,685 8,454,402 11,957,761 16,440,523 15,157,881 10,148,147 5,646,902 18,073,452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資料來源:本文整理自經濟部統計處,

http://2k3dmz2.moea.gov.tw/gnweb/Indicator/wFrmIndicator.aspx#E。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附錄 B 1990-2009 年 前五大二氧化碳排放國之排放趨勢

表 B 1990-2009 年 前五大二氧化碳排放國之排放趨勢

單位:百萬噸 CO2,百分比

1990 1995 2000 2005 2007 2008 2009 其他國家 10,060,800 10,167,800 11,095,500 12,456,900 13,078,800 13,183,100 12,761,500

47.99% 46.66% 47.23% 45.82% 45.02% 44.76% 44.01%

日本 1,064,400 1,147,900 1,184,000 1,220,700 1,242,300 1,152,600 1,092,900

5.08% 5.27% 5.04% 4.49% 4.28% 3.91% 3.77%

印度 582,300 776,600 972,500 1,160,400 1,357,200 1,431,300 1,585,800

2.78% 3.56% 4.14% 4.27% 4.67% 4.86% 5.47%

俄羅斯 2,178,800 1,574,500 1,505,500 1,516,200 1,578,500 1,593,400 1,532,600

10.39% 7.23% 6.41% 5.58% 5.43% 5.41% 5.28%

美國 4,868,700 5,138,700 5,698,100 5,771,700 5,762,700 5,586,800 5,195,000 23.22% 23.58% 24.25% 21.23% 19.84% 18.97% 17.91%

中國 2,211,300 2,986,100 3,037,300 5,062,400 6,028,400 6,506,800 6,831,600 10.55% 13.70% 12.93% 18.62% 20.75% 22.09% 23.56%

總合 20,966,300 21,791,600 23,492,900 27,188,300 29,047,900 29,454,000 28,999,4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資料來源:本文整理自 IEA (2011), CO2 Emissions from Fuel Combustion Highlights, 2011 Edition, IEA, Paris, Fr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