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

本研究之目的主要是瞭解碩士學生的基本背景和探討學生就讀研究所原 因之因素與選校選系重要程度及滿意程度之間的關係與差異,經由對臺中市 9 所大學實施問卷調查與實徵分析所得之結論如下:

一、 碩士生就讀研究所主要是想求得專精及提升自我的能 力,且相當滿意就讀系所的選擇

由因素分析結果得知,就讀研究所原因共萃取五個因素,分別命名為「時 勢所趨與薪資」因素、「社會認同與人際關係」因素、「自我學術追求」因素、「增 加就業競爭力」因素、「往學界發展」因素,可以解釋的總變異量為 65.876%。

另選校選系重要程度及滿意程度共萃取五個因素,分別命名為「實務就業導向」

因素、「學校聲望與品質」因素、「旁人意見與財務考量」因素、「招生宣傳與服 務」因素、「學校資源與設備」因素,可以解釋的總變異量為 66.577%。

其中,學生就讀研究所的原因,以「我想取得比學士學歷更高的碩士文憑」

最多;「我嚮往就讀比大學學科領域更專精之研究所課程」次之;「培養個人實 力,提升在職場上的就業競爭力」第三,可見大部分的學生繼續就讀研究所都 是想求得專精並提升自我的能力,而在失業率逐年攀升的情況下,多數學生亦 皆認同取得更高的碩士文憑與提升就業競爭力是就讀研究所的原因之一。

重要程度方面,受到學生重視的則以「科系為自己的興趣」最重要,「對 於未來的規劃方向」次之,「本校的師資陣容堅強,教學品質良好」為第三。而 以滿意度觀點來看,學生以「科系為自己的興趣」最滿意,「本校的社會聲望良 好」次之,「本校的師資陣容堅強,教學品質良好」第三;滿意度較低的則為「研 究所學雜費的收費較低」、「校園以外的相關宣傳廣告(如廣播、補習班)」、「校 園周遭的生活消費較低」。

「科系為自己的興趣」與「本校的師資陣容堅強,教學品質良好」二項是 學生認為重要程度高且滿意程度也高的項目,表示學生對自己當初的選擇相當 滿意,且對於師資與教學皆表示認同與滿意。

二、 部分背景變項對就讀研究所原因因素、選校選系重要 程度及滿意程度因素具顯著差異

在就讀研究所原因部分,「一般生和 22 歲~未滿 37 歲」的碩士學生較認同 就讀研究所是受到「社會認同與人際關係」及「增加就業競爭力」的影響,「一、

二年級」的學生較認同「社會認同與人際關係」是其就讀研究所的原因,「公立 和文學院」的學生較認同「時勢所趨與薪資」是其就讀研究所的原因。由此可 以看出,年紀較輕或是尚未有工作經驗之碩士學生,就讀研究所多是想獲得社 會認同、增進人際關係及增加就業競爭力,使其在踏入社會或職場之時可以比 其他人多一份優勢,並提早建立自己的人脈;相較之下,年紀較長或是已有工 作經驗者,通常在社會上或職場上已具有一定的地位,較不需要社會認同與增 進人際關係、增加就業競爭力等這些幫助。另公立和文學院之碩士學生,就讀 研究所多是因為時勢所趨與薪資原因,可以解釋為進入公立學校之學生普遍資 質較好,亦較會自發性求知,因此容易受到身邊碩士學歷者比例愈來愈高或基 本學歷水帄逐漸提高的影響,則會激發其求知慾望、繼續升學,而部分文學院 在職場上之薪資普遍不高,因此碩士學歷薪資高於學士學歷及可以為目前職務 加薪成為其就讀之原因。

在選校選系重要程度方面,「一般生」的學生認為選校選系時「實務就業 導向」的重要程度較高,不同年齡之學生在「實務就業導向」因素有顯著差異,

「私立」的學生認為選校選系時「旁人意見與財務考量」及「招生宣傳與服務」

的重要程度較高。由此可以看出,尚未有工作經驗之碩士學生,認為業界評價、

就業機會及產學合作相當重要,因為與其未來畢業後能否找到工作有關係,尤 其是現在失業率高的情況下,反之,在職生因已有正職工作,因此不覺得此項 目重要。而私立的學生認為「旁人意見與財務考量」及「招生宣傳與服務」較 為重要,可以解釋為私立學校學費高於公立學校,又因為繳交了較高的學費,

產生了比較心理,因此對於學校的招生宣傳與服務也較為要求與重視。

在滿意程度部分,「一、二年級」的學生對學校的「實務就業導向」方面 滿意程度較高,「私立」的學生對學校的「實務就業導向」、「招生宣傳與服務」

及「學校資源與設備」方面滿意程度較高。可以解釋為因為私立學校之經費較 能夠自由運用,不受教育部限制,且行政方面導入全面品質保證管理與人力資 源管理等,使學生對於「實務就業導向」、「招生宣傳與服務」及「學校資源與 設備」之表現較滿意。

三、 就讀研究所原因之因素和選校選系重要程度及滿意程 度因素有顯著的關係存在

就讀研究所原因之「社會認同與人際關係」因素除了與重要程度之「學校 聲望與品質」因素無顯著相關外,其餘就讀研究所原因因素與重要程度因素皆 有顯著的正相關存在;而與滿意程度之因素亦皆有顯著的正相關存在。

就讀研究所原因因素與重要程度及滿意程度因素之間的相關均屬低度相 關。重要程度方面,相關係數最高者為就讀研究所原因之「社會認同與人際關 係」因素與「旁人意見與財務考量」重要因素,表示就讀研究所是為了增加社 會認同與人際關係的學生,其在選校選系時認為旁人意見與財務考量因素相當 的重要。滿意程度方面,相關係數最高者為就讀研究所原因之「社會認同與人

際關係」因素與「招生宣傳與服務」因素,表示就讀研究所是為了增加社會認 同與人際關係的學生,其在就讀後對於學校的招生宣傳與服務相當的滿意。

四、 選校選系重要程度及滿意程度屬於中上程度,而各構 面間有顯著的差異存在

根據統計結果,認知重要程度與滿意程度之整體總帄均數分別為 4.0571 與 3.5675,介於「重要與非常重要」和「普通與滿意」之間,得分屬於中上程 度。另外利用相依樣本單因子變異數分析進行各因素間之差異性分析,顯示重 要程度及滿意程度之各項因素構面間有顯著的差異存在。

重要程度帄均值最高為「學校資源與設備」因素,最低則為「招生宣傳與 服務」因素;滿意程度帄均值最高為「學校聲望與品質」因素,最低則為「招 生宣傳與服務」因素。表示學校資源與設備需加強改善,而招生宣傳與服務則 有待提升。

五、 碩士學生就讀後之滿意程度皆低於重要程度,學校經 營管理頇再加強

在帄均數差方面,每一題項之重要程度帄均值皆高於滿意程度之帄均值,

表示學生認為學校的表現程度,並沒有達到認知重要程度的標準。且由分析結 果得知,在學校資源與設備方面和財務考量方面,與學生的認知重要的標準有 強烈落差。

其次,除了「家長給予的意見」因素無顯著差異,其餘 23 個題項皆有顯 著差異,故整體而言,碩士學生就讀研究所前選校選系之認知重要程度與就讀 後的滿意程度具有顯著差異。表示碩士生就讀研究所後,對學校的整體滿意程 度並不高,因此學校的經營管理頇再加強。

六、 IPA 矩陣圖中題項分布不均,主要落在繼續保持與次 要改善區

根據 IPA 分析結果,50%的題項落在「繼續保持」象限,包含實務就業導 向、學校聲望與品質、旁人意見與財務考量、學校資源與設備等因素,表示學 生認為有一半的題項中,對學校的表現是感到滿意的,希望學校或系所能夠繼 續維持,可見學生對學校的評價算是中等,因為需要改善的地方也占了 50%;

16.7%的題項落在「優先改善」象限,包含實務就業導向、旁人意見與財務考 量、學校資源與設備等因素,算是極少數,可見學生只有對少部分表現感到失 望;33.3%的題項落在「次要改善」象限,包含旁人意見與財務考量、招生宣 傳與服務因素,屬於整體比例第二多的,可見學生認為學校需要改進的地方也 不少;0%的題項落在「過度重視」象限。故可以看出題項主要落在「繼續保持」

和「次要改善」象限,且分布不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