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本章分為兩節,第一節為依據文獻分析與統計分析結果所歸納之結論;第二 節為依據研究結論對我國大學生、大學教授、高等教育機構及未來後續研究分別 提出若干項之建議,茲依序闡述之。

第一節 結論

壹、臺灣大學生的「學生學習動機」與「學生學習成效」之知覺程度屬於

「中高程度」,而「學生學習投入」之知覺程度屬於「中低程度」

臺灣大學生知覺「學生學習動機」整體之現況得分為「中高」程度,表示臺 灣大學生知覺學習動機為中高程度,其中,「學生學習動機」各層面中,以「內、

外在動機」之現況表現最佳,但是在「自我效能」之現況方面表現不足,說明臺 灣大學生可以從內在與外在動機獲益,但須注意「內、外在動機」層面的題項以 外在動機較多,故教育工作者應適時使用有效的策略提升內在動機,避免產生外 在動機,此外,對自己表現能力與完成任務的信念也影響學習動機的高低,也就 是「自我效能」愈高,其學習動機也就愈強,探究「自我效能」在學習動機中較 低的原因,可能因為臺灣屬於華人社會,從小被教導「謙虛」的美德,即使自己 能力很強,仍會覺得自己還有進步的空間,所以自我效能較低。

臺灣大學生知覺「學生學習投入」整體之現況得分為「中低」程度,表示臺 灣大學生知覺學習投入為中低程度,其中,「學生學習投入」各層面中,以「主 動投入」之現況表現最佳,但是在「師生互動」表現不足,說明臺灣大學生投入 學習的程度低,學習有時會感到無聊,因此較不願意投入課業中,又可能臺灣學 生從高中到大學的階段,考試壓力大、競爭激烈,許多學子在高中努力考上理想 大學後,就不願再如此花較多時間在課業,轉而拓展其他興趣與方向。近年來愈 來愈強調學生的「主動投入」,學生不再是被動地接受學習,甚至預習學習活動 的教材,值得肯定學生的主動投入;反觀,臺灣大學生的「師生互動」較薄弱,

除了與大學教授講課方式有關,較少引起課堂討論,以致師生間互動較少,課堂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之外的時間也較少與學生交流。

臺灣大學生知覺「學生學習成效」整體之現況得分為「中高」程度,表示臺 灣大學生知覺學習成效為中高程度,其中,「學生學習成效」各層面中,以「問 題解決能力」之現況表現最佳,以「基本能力與軟實力」之現況次之,在國際評 量 PISA 中,強調學生應具有一定的基本能力、素養與問題解決能力,可見臺灣 大學生知覺自己有中高程度的問題解決能力;同樣地,接受高等教育除了學習該 有的基本能力外,亦須注意學生應該獲得的其他學習成效,包括一些無形能力,

如軟實力、有效溝通能力、與他人良好合作的能力、在職業生涯中取得進步的能 力,這些都是學生進入社會必須具備的能力。

貳、不同背景變項下,臺灣大學生所知覺的「學生學習動機」並無差異 不同性別、年級、主修、法定代理人的職業、家庭所得、家裡第一代唸大學 的人、目前居住地、工讀時數、學校類別,以及公立/國立或私立學校之大學生知 覺的「學生學習動機」並無差異,不過再細究,學生學習動機各層面會因為工讀 時數、學校類別、公立/國立或私立學校而有顯著差異,分述如下:

一、不同工讀時數之大學生所知覺之「自我效能」有顯著差異,研究發現工讀時 數達「21 小時以上」的大學生所得的平均分數顯著高於達「0-10 小時」的 大學生,表示我國大學生愈相信自己具有達成學習目標的能力時,即使工讀 的時數多,且面臨著困難,他們也能夠沈著應付,打工時間管理得當和上課 時間符合自己作息,而感到較低的壓力水平,同時,打工的經驗即可以得到 成功的經驗、老闆的讚美等,這使得大學生的自我效能提高。

二、不同學校類別之大學生所知覺之「學業、角色認同」、「內、外在動機」有顯 著差異,研究發現在「學業、角色認同」、「內、外在動機」層面中,「一般 大學」的大學生所得的平均分數均顯著高於「科技大學」的大學生,在我國 就讀一般大學的學生通常具學術導向的潛能,在學科方面能得到較高的成就,

其對於學業、角色認同與內、外在動機也較高。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三、不同公立/國立或私立學校之大學生所知覺之「內、外在動機」、「自我效能」

有顯著差異,研究發現在「內、外在動機」中,「公立/國立」大學生所得的 平均分數顯著高於「私立」之大學生,有較高的學習動機會導致較高的學習 成就,在臺灣的教育脈絡下,通常國立大學的入學分數較私立大學高,因此 可以推論公立/國立大學生在內、外在動機高於私立大學生;在「自我效能」

中,「私立」大學生所得的平均分數顯著高於「公立/國立」之大學生,表示 近年來私立大學提供廣泛的課外活動對情商、失敗承受能力、領導能力、設 交能力等的培養至關重要,因此私立大學生對於領導能力、社交技巧的掌握 等方面的自我信念與一般能力、學習任務價值觀等都比公立/國立的大學生 來得高。

參、臺灣大學生,因「公立/國立或私立學校」之不同,而有不同的

「學生學習投入」知覺感受,以「私立」大學生知覺最高

就學生學習投入整體而言,不同公立/國立或私立學校之大學生所知覺之「學 生學習投入」有顯著差異,研究發現「私立」大學生所得的平均分數顯著高於「公 立/國立」大學生,顯示在私立學校有較多的富裕家庭的學生,其學習投入表現較 佳,而公立學校有較少富裕家庭的學生,其學習投入則較低。不同性別、年級、

主修、法定代理人的職業、家庭所得、家裡第一代唸大學的人、目前居住地、工 讀時數,以及學校類別之大學生知覺「學生學習投入」並無差異,不過再細究,

學生學習投入各層面會因為性別、年級、目前居住地、公立/國立或私立學校而有 顯著差異,分述如下:

一、不同性別之大學生所知覺之「認知努力」有顯著差異,研究發現「女性」大 學生所得的平均分數顯著高於「男性」大學生,顯示女性大學生投入較多的 時間在學習中,使得其認知努力高於男性大學生。

二、不同年級之大學生所知覺之「認知努力」有顯著差異,再以 Scheffé 法進行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事後比較發現各組差異未達顯著,推論 Scheffé 法較為嚴謹,又年級中某些 組別的樣本數很少,因此導致標準誤膨脹。

三、不同目前居住地之大學生所知覺之「師生互動」有顯著差異,研究發現住在

「外租宿舍」的大學生所得的平均分數均顯著高於住在「家裡」的大學生,

顯示外租宿舍的學生住在有良好輔導與管理的宿舍中,與來自不同地方、不 同習性的人共同生活,可以學習互相配合、尊重與適應群體生活的規範,也 有比住在家裡的學生有更多機會接近師長,與師長討論作業或是人生規劃。

四、不同公立/國立或私立學校之大學生所知覺之「師生互動」有顯著差異,研究 發現「私立」大學生所得的平均分數顯著高於「公立/國立」大學生,推論研 究對象所屬私立大學為爭取競爭型計畫或是教學卓越計畫,透過「競爭」、

「比價」心理,激勵師生的士氣,使師生互動更加頻繁。

肆、臺灣大學生,因「工讀時數」之不同,而有不同的「學生學習成 效」知覺感受,以工讀時數達「21 小時以上」之大學生知覺最高

學生學習成效整體與「基本能力與軟實力」層面皆會因為工讀時數而有所差 異,就學生學習成效整體而言,不同工讀時數之大學生所知覺之「學生學習成效」

有顯著差異,研究發現工讀時數達「21 小時以上」的大學生所得的平均分數顯著 高於達「0-10 小時」、「11-20 小時」的大學生。不同性別、年級、主修、法定代 理人的職業、家庭所得、家裡第一代唸大學的人、目前居住地、學校類別,以及 公立/國立或私立學校之大學生知覺「學生學習成效」並無差異。

就學生學習成效各層面而言,不同工讀時數之大學生所知覺之「基本能力與 軟實力」有顯著差異,研究發現工讀時數達「21 小時以上」的大學生所得的平均 分數均顯著高於達「0-10 小時」、「11-20 小時」的大學生,可見我國工讀時數超 過 21 小時以上的大學生,有較高的基本能力與軟實力,藉由打工可以訓練自己 的一技之長、學習應變能力,為就業準備以及累積工作經驗。工讀時數對學生學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習成效的影響研究向來未有定論,本研究發現打工經驗有助於學習成效,此與 Marsh(1991)與 Ruscoe 等人(1996)的研究相符,即學生的打工經驗對學業成 就有正向的影響效果,有助於培養學生的責任感、自動自發、守時的好習慣,以 應用於課業學習中,然而與傳統打工經驗的研究結果不符,長時間的打工經驗降 低學業成就(Mortimer, 2010)、降低學業分數(Steinberg et al., 1993)。

伍、臺灣大學生的「學生學習動機」對促進「學生學習成效」有助益 本研究結果顯示,臺灣大學生的學生學習動機對學生學習成效有正向顯著影 響,其直接效果值為 .44,表示學生學習動機愈高,其學習成效就會愈高,學生 學習動機的各觀察變項對學生學習成效的整體效果,以自我效能的影響力最佳,

以內、外在動機與學業、角色認同的影響力居次,因此學生學習動機能夠促進學 生學習成效,且以自我效能對學生學習成效的助益最大,但以內、外在動機與學 業、角色認同對學生學習成效的助益最小,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學習成就有相當程 度的關聯,因而促使學生擁有愈積極的學習動機,並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則愈 能提高其學習意願,最終愈能在學習活動過程中展現出優異的成就, 因此,本 研究的假設一:學生學習動機對學生學習成效有正向顯著影響,獲得支持。

以內、外在動機與學業、角色認同的影響力居次,因此學生學習動機能夠促進學 生學習成效,且以自我效能對學生學習成效的助益最大,但以內、外在動機與學 業、角色認同對學生學習成效的助益最小,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學習成就有相當程 度的關聯,因而促使學生擁有愈積極的學習動機,並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則愈 能提高其學習意願,最終愈能在學習活動過程中展現出優異的成就, 因此,本 研究的假設一:學生學習動機對學生學習成效有正向顯著影響,獲得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