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六章 結論與檢討

第一節 結論

本研究主要目的在探討臺灣國中學生之永續發展教育的知識和態度,以及其 相關影響因素。根據研究目的、研究問題、研究假設、研究結果與討論,提出以 下結論:

1. 九年一貫環境教育議題融入社會學習領域之能力指標對應:依據九年一貫七 大學習領域和重大議題分段能力指標之四階段分段標準,針對社會學習領域 之國中部分(即分段能力之第四階段),整理出九年一貫國民中學(七至九年級) 環境教育能力指標融入社會學習領域能力指標之對應表(表 4-5)。整理發現 22 個社會學習領域能力指標與 18 個環境教育能力指標相互對應,而永續發 展教育概念的知識問卷根據其中 7 個社會學習領域能力指標,以及 5 個環境 教育能力指標為命題依據,並整理成雙向細目表(表 3-1、表 3-2)。

2. 藉由社會學習領域能力指標與環境教育能力指標對應之問卷設計,讓教師除 了達成地理教學的單元目標,同時也讓環境教育能力指標融入地理相關課程 更易達成,教學後的永續發展教育概念之問卷評量,即呈現學生實際的學習 效果和認知程度。至於學生答錯率較高的題目表示相關主題的概念還不夠瞭 解,可作為國中地理教育、公民教育等科目於相關主題教學時之參考要項和 加強重點。

102

3. 研究對象的永續發展教育知識程度:永續發展教育知識平均答對率為 80.28

%,學生對永續發展教育環境、經濟、社會三面向的知識瞭解程度高。其中 以「經濟」面向的興建快速道路實施環境評估問題答對率最高(91.5%); 而「社會」面向的國家公園 BOT 問題答對率最低(62.4%)。整體而言,「經 濟」面向三題平均答對率 84.73%最高;「社會」面向三題平均答對率 73.23

%最低;「環境」面向三題平均答對率 79.2%介於其中。

4. 研究對象的永續發展教育態度方面:全體學生以「滿意」平均比例(43.37%) 最多。滿意程度最高以「社會」面向的地理教育增進自我思考能力滿意度最 高(82.4%);「環境」面向的生活環境的河川品質滿意度最低(17.6%)。學生以

「社會」、「經濟」面向之滿意度較高;「環境」面向普遍滿意度低。本研究 施測的台北市某公立國中學生的永續發展教育知識的認知程度雖然偏高 (80.28%),但學生對於生活周遭的環境品質普遍感到「不滿意」,可以解釋 為一種對自然環境品質與開發的關心,也是一種對環境變遷關懷的表現。

5. 社會人口學變項方面:有效問卷 426 份中,男女生比例接近 1:1。七年級人 數佔 54.5%;八年級人數佔 45.5%。父親教育程度以高中/職(36.6%) 者最多;

母親教育程度也以高中/職(49.1%) 者最多。父親職業類別以商業(40.8%) 者 最多;母親職業類別則以教育類 (30.8%) 者最多。家庭月收入以 3-5 萬元 (25.6%) 者最多。居住時間以自出生以來 (43.0%) 者最多。在校環保行為落 實之頻率,以 25% 落實頻率(44.1%) 者最多;在家環保行為落實之頻率,

也以 25% 落實頻率(35.4%) 者最多。

6. 針對研究假設一:「不同社會人口學變項(如:性別、年齡、父母親教育程度、

父母親職業類別、家庭月收入、居住時間、在校和家中實踐環保行為頻率) 的國中學生,其永續發展教育的知識程度有顯著差異」,只有「年齡」變項 在永續發展教育的知識上有顯著的差異存在。永續發展教育知識不會因性別 不同而有所差異,此一結果與國內外許多環境知識相關研究結果一致。其餘 社會人口學變項都沒有達成統計上顯著水準(p<0.05)要求,所以皆與國中生 永續發展教育知識得分高低上沒有顯著差異存在。只有「年齡」變項支持研 究假設一:越高年級其永續發展教育的認知程度越高。

7. 針對研究假設二:「不同社會人口學變項(如:性別、年齡、父母親教育程度、

父母親職業類別、家庭月收入、居住時間、在校和家中實踐環保行為頻率) 的國中學生,其永續發展教育的態度有顯著差異」,其中「性別」、「母親教 育程度」、「在校實踐環保行為頻率」三個變項 F 檢定達顯著水準,在永續發 展教育的態度上有顯著的差異存在,但「在校實踐環保行為頻率」變項再經 Scheffe method 進行事後比較,變項間並沒有達成統計上顯著水準(p<0.05) 要求,所以只有「性別」、「母親教育程度」二變項支持研究假設二:男女生 在永續發展教育的態度上有顯著的差異存在,男生平均滿意度得分(25.1111)

103

高於女生平均滿意度得分(25.0228);母親教育程度為「大學」的國中生之滿 意度得分顯著優於母親教育程度為「高中/職」、「碩士」、「專科」、「博士」

者。

8. 社會人口學變項與永續發展教育知識關聯性方面:「性別」、「年齡」、「母親 職業類別」三變項經卡方檢定(Chi-square test) 獨立性考驗後,具有統計上顯 著相關。「性別」方面:男女生對於土石流認知、經濟成長認知、興建快速 道路認知三變項有顯著不同。「年齡」方面:七年級學生和八年級學生對於 氣候災害認知、經濟成長認知、永續發展認知三變項有顯著不同。「母親職 業類別」方面:與氣候災害認知變項具有統計上顯著相關,母親職業類別為

「教育類」者答對率(34.2%)最高。

9. 社會人口學變項與永續發展教育態度關聯性方面:「性別」、「年齡」、「母親 教育程度」、「父親職業類別」、「母親職業類別」、「學校環保頻率」六個變項 經卡方檢定(Chi-square test) 獨立性考驗後,具有統計上顯著相關。「性別」

方面:男女生對於河川汙染滿意度、國家公園效益滿意度、消費卷政策滿意 度、國家公園 BOT 滿意度、地理教育滿意度五個變項具有統計上顯著相關。

「年齡」方面:七年級學生和八年級學生對於河川汙染滿意度、空氣品質滿 意度、山坡地開發滿意度、國家公園效益滿意度、社會公義滿意度、地理教 育滿意度、永續發展滿意度之七變項具有統計上顯著相關。「母親教育程度」

方面:與消費卷政策滿意度、國家公園 BOT 滿意度、社會公義滿意度三個 變項具有統計上顯著相關。「父親職業類別」方面:與空氣品質滿意度、山 坡地開發滿意度二個變項具有統計上顯著相關。「母親職業類別」方面:與 國際貿易滿意度變項具有統計上顯著相關。「學校環保頻率」方面:與社會 公義滿意度、地理教育滿意度二個變項具有統計上顯著相關。

10. 永續發展教育在國際上推展,許多國家普遍面臨的問題即是,沒有投入適當 資金於永續發展教育重新定向和調整的用途上。然而,有效的永續發展教育 將取決于國家和地方政府的投資,國家層面上,必須在課程、管理和教師教 育方面投入資金;地方層面上,除了培訓教師外,必須投入資金用於課程開 發和相關材料的提供上。

11. 真實有效的永續發展教育形式,應該給學生在其社會中以永續的方式生活之 技能、觀點、價值和知識。為了成功實施永續發展教育,各級政府和教育機 構必須預先制定好計劃,並製定解決問題或相關問題的策略,這些問題必須 在國家層次上獲得解決,才能確保永續發展教育在整個國家運轉中順利進 行。

12. 英國永續發展教育的相關啟示:(1)政府決策是有效推進永續發展教育的前 提。(2)學校推進是實施永續發展教育的關鍵。(3)跨學科綜合參透是學校實 施永續發展教育的重點。(4)培養學生批判性思考問題與解決問題能力是關

104

鍵。(5)加強教育工作者的永續發展教育意識迫在眉睫。

13. 環境教育課程內涵可以包含地區性或全球性的環境問題、永續發展的議題,

以及對環境友善的做法等,現階段全球性熱門的環境議題來確定課程主題及 學習內涵,以啟發學生對其生活周遭乃至全球永續相關環境問題的認知、情 意與行動。

14. 永續發展教育的內涵極其豐富,涵蓋資源、人口、環境、經濟、社會,文化 等領域,與地理學涉及的自然和人文地理領域密切相關,地理科能夠從全球 的角度、宏觀的角度、綜合的角度、區域的角度還分析全球環境,並進行永 續發展教育的落實與推廣。因此,在臺灣國民中學九年一貫地理教學中,實 施永續發展教育,培養學生永續發展的觀念,是不僅落實課程綱要的永續發 展的學習主軸,也符合國際永續發展教育和環境教育的要求。

15. 彙整國中生對永續發展教育知識問卷試題,其所對應的社會學習領域和環境 教育的能力指標中,我們發現:國中地理教學中各項永續發展教育概念之參 考能力指標,主要是培養學生有正確的人口觀、資源觀、環境保護觀、社會 正義觀和永續發展觀。九年一貫國中地理教材中蘊藏豐富的永續發展觀的教 育內容,藉由本研究問卷試題與能力指標之對應,呈現國中地理教學中永續 發展教育概念之參考能力指標,希望提供教師對教材內容中蘊涵的永續發展 教育概念挖掘之參考,從而建立學生正確的人口觀、資源觀、環境保護觀、

社會正義觀和永續發展觀。

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