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時至今日,大部分的詮釋者大概都能認同「自由」是《莊子》思想的核心關 懷之一,無論是「解其桎梏」、「逍遙乎寢臥其下」還是「乘夫莽眇之鳥……遊無 何有之鄉」,《莊子》的哲思在這些用語的勾勒渲染下,對壓迫人性的現實流露出 一種不受束縛、自在遨遊的呼求。那麼問題則在於:《莊子》思想能夠提供什麼 樣的「自由」?那種自由實踐所指引的是什麼樣的存在方式?現有的詮釋雖然已 經從《莊子》思想提取出一種精神境界式的自由,在心靈生活的解困中顯揚了人 的主體價值,但從理論看來,其中超越的精神實踐卻也讓個人與外在的現實生活 拉開距離,在確保「獨與天地精神往來」的同時,失落了《莊子》「以與世俗處」

的思想面向。因此,這種詮釋觀點所遺留的問題是:《莊子》的自由實踐究竟能 否提供某種參與外在生活的指引?在心靈的滋養與提升之餘,能否引領行動,為 個人在人際困境中贏得自身的主體性?有趣的是,上述的追問其實也遙遙呼應了 久遠前荀子對於《莊子》的質疑。從某個方面來說,即使只訴諸於心靈的自由,

《莊子》總歸還是回應了個人生存的某種現實面;然而,這種自由的價值是否同 時蘊含一種人文的、倫理的關懷,無疑是另一個問題。對於現代的讀者而言,《莊 子》的自由觀究竟有無現實意義,前者會是一個重要的評判依據,因為就像佛洛 姆所說的,個人的自由始終與其社群生活息息相關,我們是否擁有在孤獨與安全 感的張力之間維持平衡的創造能力,乃是重要的關鍵。

以下先簡單回顧各章要點,再說明《莊子》自由觀可與現代的自由問題有所 交流、對話的部分。本文第一章分析內在自由觀與《莊子》思想的衝突,以及其 中潛在的實踐困境,說明重新詮釋《莊子》自由觀的合理性與必要性。並釐清逍 遙遊在心靈修養的普遍印象中的確蘊含「以與世俗處」的實踐面向,為《莊子》

思想的主體自由初步勾勒出一種「關係實踐」的輪廓。在此基礎上,第三章進一 步根據〈齊物論〉和《莊子》命論的脈絡,論證主體自由的內涵即為「關係性的 自我實踐」,指出個人必須憑藉行動轉化人際關係,從中證立一種物化差異、持 續更新的主體性,而據此也開顯了主體自由的行動面向。最後,根據第四章針對

「關係構成」與「行動規範」的分析結果看來,本文認為《莊子》的主體自由在 自我的精神解縛同時,實則隱含一種修復人際的倫理思維,個人證立主體性、獲 得自我更新,也正是在參與一種與他人雙向療癒、再造人際的關係實踐。

從自由概念的分類角度來看,《莊子》的立場無疑落於積極自由與消極自由 所展開的光譜之間──不只從社群關係去談我不被他人干涉的權利,也不只是一

128

種只談我如何去行動、完成自我目標,從而可能犧牲他人權益的自由,而是就在 問題意識中揉合了這兩種自由概念所關注的問題,從一種關係性的整體視野去思 索自我的主體實踐,並在反思的工夫基礎上,提出一種內蘊倫理關懷、不傷他者 的行動觀。因此對《莊子》來說,當個人越朝向主體自由的生活而努力,其實也 代表越能活化自身調理世俗生活與人際互動的能力,個人與他者乃至存處的社群 遂藉由這種自覺的行動,建立起一種蘊含自由價值的共同聯繫,這對於過度強調 個人主義、或社會福利不應影響個體自由的極端觀點來說,實則提供另一種思考 群己之道的方向。另一方面,《莊子》從命、從變化理解萬物的存在及其相互關 係的觀點,其實也頗能呼應現代所體現的那種液態的、「流動的群聚」240現象,

在面對關係的迅速變化──關係由於焦慮與渴望相互交織而產生的崩解與締結,

《莊子》無疑能夠提供一種認知的轉換與心理的調適,並且為獲得自由一事,提 供一種培養能力的行動建議。

最後,《莊子》除卻從宏觀而整體的角度提出道物關係,對於世俗的群己關 係大多是針對「彼是」而言,現階段的研究成果也是側重以人我關係為單位來討 論《莊子》的自由觀,但就自我與他者正是社群組成的基礎而言,我們從《莊子》

思想中是否可能挖掘出某種以自由為核心的「倫理社群」,並在這種以命、以化 為視域的共同體想像之中,進一步探討、建構《莊子》的外王思想,應是值得進 一步考慮的方向。

240 這個概念為黃厚銘所提出,他為包曼《液態現代性》一書所做的導讀中指出:「當代的人們在 享有充分的自由以後,又再回頭渴望在集體中與他人的情緒共感。然而,在既不願放棄個性 與自由,又想融入集體並獲得安全感的情形下,就形成流動多變、時聚時散的群聚關係,想 要感受集體亢奮就加入,但又會隨時隨地抽身以保有個性與自由。」詳見黃厚銘:〈導讀〉,

齊格蒙‧包曼(Zygmunt Bauman),陳雅馨譯:《液態現代性》(臺北市:商周出版,2018 年), 頁12。

129

參考書目

一、古籍文獻

周‧左丘明著,晉‧杜預注,唐‧孔穎達正義:《春秋左傳正義》(北京:北京大 學,2000 年)。

先秦‧荀子著,北大哲學系注釋:《荀子新注》(臺北:里仁書局,1983 年)。

先秦‧管仲著,王冬珍、徐文助、陳郁夫、陳麗桂校注:《新編管子》(臺北:國 立編譯館,2002 年)。

漢‧賈誼著:《新書》(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81 年,據抱經堂叢書本校刊)。

漢‧劉向著,盧元駿註譯:《說苑》(臺北:商務印書館,1988 年)。

漢‧司馬遷撰,日‧瀧川資言考證:《史記會注考證》(北京:文學古籍刊行社,

1955 年)。

東漢‧許慎著,清‧段玉裁注:《圈點說文解字》(臺北:萬卷樓,2002 年)。

宋‧朱熹著:《四書章句集注》(臺北:大安出版社,1996 年)。

宋‧羅勉道:《南華真經循本》,《道藏》第16 冊(北京:文物出版社;天津:天 津古籍出版社;上海:上海書店,1988 年)。

明‧憨山德清:《莊子內篇註》,《憨山大師法彙初集》第 8 冊(香港:香港佛教 法喜精舍,1997 年)。

清‧郭慶藩編,王孝魚整理:《莊子集釋》(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1993 年)。 楊伯峻:《列子集釋》(北京:中華書局,2012 年)。

清‧林雲銘評述,日‧秦鼎補義,日‧東條保標註:《標註莊子因》(臺北:蘭臺 書局,1969 年)。

清‧于鬯:《香草續校書》(臺北:崧高書社,1985 年)。

清‧阮元審定,盧宣旬校:《重栞宋本儀禮注疏附挍勘記》,《重刊宋本十三經注 疏附校勘記》(臺北:藝文印書館,1965 年,清嘉慶 20 年南昌府學刊本)。

清‧阮元審定,盧宣旬校:《重栞宋本周禮注疏附挍勘記》,《重刊宋本十三經注 疏附校勘記》(臺北:藝文印書館,1965 年,清嘉慶 20 年南昌府學刊本)。

清‧阮元審定,盧宣旬校:《重栞宋本禮記注疏附挍勘記》,《重刊宋本十三經注 疏附校勘記》(臺北:藝文印書館,1965 年,清嘉慶 20 年南昌府學刊本)。

130

二、近人論著

(一)專著

方勇:《莊子學史》第2 冊(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年)。

王孝廉:《中國神話世界》下編(臺北:洪葉文化,2006 年)。

王叔岷:《莊學管窺》(臺北:藝文出版社,1978 年)。

王博:《莊子哲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 年)。

以賽亞‧柏林(Isaiah Berlin)著,胡傳勝譯:《自由四論》(臺北:譯林出版社,

2003 年)。

朱利安(Francois JULLIEN)著,卓立(Esther Lin)譯:〈間距與之間〉(他者性 教席就職演講,2011 年,加利列出版社)。

池田知久著,黃華珍譯:《《莊子》──「道」的思想及其演變》(臺北:國立編 譯館,2001 年)。

牟宗三:《中國哲學十九講》(臺北:台灣學生書局,1983 年)。

牟宗三:《中國哲學的特質》(臺北:學生書局,1963 年)。

艾柯(Umberto Eco)等著,王宇根譯:《詮釋與過度詮釋》(香港:牛津大學出版 社,1995 年)。

余英時:《論天人之際:中國古代思想起源試探》(臺北:聯經出版社,2014 年)。 吳光明:《莊子》(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88 年)。

吳怡:《新譯莊子內篇解義》(臺北:三民,2000 年)。

李日章:《《莊子》逍遙境的裡與外》(高雄市:麗文文化,2000 年)。

洪裕宏:《誰是我?意識的哲學與科學》(臺北:時報出版,2016 年)。

約翰‧伯格(John Berger),吳莉君譯:《觀看的方式》(臺北:麥田出版,2010 年)。

耶律亞德(Eliade Mircea)著,楊儒賓譯:《宇宙與歷史:永恆回歸的神話》(臺 北:聯經出版公司,2000 年)。

埃里希‧佛洛姆(Erich Fromm),劉宗為譯:《逃避自由》(新北市:木馬文化出 版,2015 年)。

徐復觀:《中國人性論史:先秦篇》(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69 年)。

徐復觀:《中國藝術精神》(臺北:台灣學生書局,1988 年)。

131

恩斯特‧卡西爾(Ernst Cassirer)著,黃龍保、周振選譯:《神話思維》(北京: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1992 年)。

索爾‧漢森(Thor Hanson)著,蕭寶森譯:《種子的勝利》(臺北:商周出版社,

2015 年)。

袁柯:《山海經校注》增補修訂本(四川:巴蜀書社,1993 年)。

崔大華:《莊子歧解》(北京:中華書局,2012 年)。

張佛泉:《自由與權利》(臺灣:全國出版社有限公司,1979 年)。

畢來德:《莊子四講》(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11 年)。

陳鼓應:《老莊新論》(修訂版)》(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7 年三 版)。

陳鼓應:《莊子今註今譯》(北京:中華書局,1983 年)。

黃克武:《自由的所以然:嚴復對約翰彌爾自由主義思想的認識與批判》(上海:

上海書店出版社,2000 年)。

愛蓮心(Allinson, Robert E.)著;周熾成譯:《嚮往心靈轉化的莊子:內篇分析》

(南京市:江蘇人民出版社,2004 年)。

楊國榮:《莊子的思想世界》修訂版(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7 年)。 楊儒賓:《儒門內的莊子》(臺北:聯經出版社,2016 年)。

葉舒憲:《中國神話哲學》(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2005 年)。

熊鐵基、劉固盛、劉韶軍:《中國莊學史》(長沙市:湖南人民出版社,2003 年)。 趙毅衡:《符號學》(臺北:新銳文創出版,2012 年)。

趙衛民:《莊子的風神》(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10 年)。

齊格蒙‧包曼(Zygmunt Bauman)著,何定照、高瑟濡譯:《液態之愛:論人際 紐帶的脆弱》(臺北:商周出版,2007 年)。

齊格蒙‧包曼(Zygmunt Bauman),陳雅馨譯:《液態現代性》(臺北市:商周出 版,2018 年)。

劉笑敢:《莊子哲學及其演變(修訂版)》(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 年)。 劉榮賢:《莊子外雜篇研究》(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04 年)。

賴錫三:《道家型知識分子論:《莊子》的權力批判與文化更新》(臺北市:臺大

賴錫三:《道家型知識分子論:《莊子》的權力批判與文化更新》(臺北市: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