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68

第六章、結論與政策意涵

一、結論

自 1949 年以來,中國大陸西部地區的發展與其所受中央重視的程度,

隨著近 60 年來大環境的變遷,前後經歷了三次西部大開發政策,然而,

前兩次西部大開發政策皆宣告失敗,不僅未帶動西部地區的發展,反而拖 垮了整個中國的經濟發展。中國政府於歷經此二次失敗的經驗之後,方才 確實瞭解到應當如何有效地開發中國大陸西部地區,並於 2000 年實施第 三次西部大開發政策,迄今已結束該政策之第一階段,於此 10 年中,成 功地帶動了中國大陸西部地區的發展,改善西部地區的基礎建設,並建立 完善的市場體制,優化西部地區的投資環境,為後續 40 年奠定了良好的 環境與發展條件。因此,本研究之主要目標為,著重於三次西部大開發政 策後,探討中國大陸西部各省市地方政府效率之變化,以及其影響因素,

並兼論財政地方分權對於西部各省市的地方政府效率產生何種影響。

首先,本研究利用 DEA 方法,衡量中國西部地區 12 個省市地區,自 2000 年至 2009 年之地方政府效率,並採用財政自主權作為指標,以衡量 中國西部地區各個省市地方之財政分權程度。接著,於衡量出中國西部地 區 12 個省市地區之地方政府效率與財政分權程度之後,即利用 Tobit 迴歸 模型進行實證分析,並且分為以四種模型加以探討。本研究之結果顯示,

中國西部地區地方政府效率值,受到財政地方分權程度、人口密度、地區 生產總值、地方政府規模以及地區開放程度等因素之影響皆為正向,其中,

財政地方分權程度與地方政府規模,於加入帄方項進行迴歸分析之後發現,

此二項影響因素雖然對於地方政府效率之邊際影響為正向,但其正向之邊 際影響將可能轉為負向影響,即財政地方分權與地方政府規模對於地方政 府效率之影響可能呈現非單調性。

另外,中國於 2000 年實施第三次西部大開發政策後,衡量出西部地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69

區之財政地方分權程度,與 1999 年相比呈現明顯下降的趨勢,此現象表 示,中國大陸中央政府直接介入執行此次西部大開發政策,導致西部地區 各省、市地方政府之財政分權程度驟降。於此之後,西部地區之財政地方 分權程度最高的地區,呈現逐年上升的趨勢,此意味著中國大陸中央政府 有逐步將權力下放至地方的趨勢。值得注意的是,於此段期間內,財政地 方分權程度與地方政府效率值皆呈現先下降後上升的趨勢,此外,主要最 高的兩個省市皆為四川與廣西,最低的省市則皆為西藏,由此可見,財政 地方分權程度對地方政府效率值具有高度的正向相關。

二、 政策意涵

本研究之實證分析結果,能夠作為中國大陸西部地區或其他國家於實 施相關開發政策時之參考,並且能夠令其他國家於中國西部地區進行投資 或與中國西部地區互動時,擁有更深層的瞭解。

中國第三次西部大開發政策,使得西部地區重新獲得中國政府的高度 重視,並採行循序漸進的方式進行開發,於過去 10 年之中,首先改善西 部地區之投資環境,2010 年後再依照西部各地區特有的經濟優勢進行強化 發展,進而於 2050 年達到東西部地區帄衡發展,一同進化為現代化城市 之目標。此種先打好基礎投資環境之開發模式,為中國於前兩次西部大開 發政策中所得到的慘痛教訓所習得的,值得各國政府於開發新興地區時之 政策方向參考。

影響地方政府效率之各種因素中,由於中國西部地區之地方政府效率 值對於財政地方分權程度具有正向影響,因此,本研究建議中國政府持續 提高對於中國西部地區之財政分權程度,將有助於提升中國西部地區之地 方政府效率。另外,雖然有文獻指出,地方政府規模會對於地方政府效率 造成負向影響,這是由於地方政府規模過大,將會導致地方政府擁有過多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70

的資金,而難以有效率地運用經費,使得地方政府效率降低的原故。而本 研究認為,西部地區地方政府規模並未過大,政府規模的擴大仍然處於有 利於提升地方政府效率的階段,因此,本研究建議中國政府維持擴大中國 西部地區之地方政府規模,以提升地方政府效率。

最後,由於目前中國大陸西部地區之投資環境已有相當程度的改善,

伴隨著西部大開發政策邁向第二階段,正式進入到強化發展的階段,中國 政府勢必會有許多如表 7 中所提及鼓勵投資中國西部地區之政策。另一方 面,本研究結果顯示,中國西部各省市地區中,人口密度越高的地區,其 地方政府效率越高,因此,本文建議台商如欲前往中國投資,應選擇中國 西部地區人口密度較高的地區,作為良好的投資據點。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71

參考文獻

一、中文文獻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http://www.stats.gov.cn/。

中國財政雜誌社(1999-2008),《中國財政年鑑》。北京:中國財政雜誌社。

中國國家統計局(1999~2009),《中國統計年鑑》。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

王肇蘭、許義忠、徐偉初(2008),「台灣地區地方政府效率暨生產力之評 估」,《應用經濟論叢》(台灣),84,頁 71-120。

王復華(2003),《中共「西部大開發」政策運作之探討》,臺北:國立政 治大學財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濟華、劉春初、馮永猷(2010),「台灣地方政府公共支出效率衡量之實 證研究」,《行政暨政策學報》(高雄),15,頁 33-80 。

李博(2010),「我國西部區域間經濟發展格局的變動」,《新疆農墾經濟》

(新疆),9,頁 25-28。

李後強(2010),「西部大開發轉向:以改善民生為核心―西部大開發戰略 10 年前後對比研究:支持重點及政策亮點」,《成都發展改革研究》(成 都),4,頁 40-43。

孫妍、韋葦(2008),「西部大開發以來的生態成就」,《開發研究》(甘肅),

2,頁 35-38。

馬洪亮(2010),「西部大開發對 FDI 區位選擇影響實證分析」,《合作經濟 與科技》(河北),402,頁 60-61。

馬雁軍、趙國傑(2008),「基於非參數回歸的 DEA 兩分步法與政府績效 評價」,《寧夏大學學報》(寧夏),30(6),頁 99-103。

駱永民(2008),「財政分權對地方政府效率影響的空間面板數據分析」,《商 業經濟與管道》(山東), 10,頁 75-80。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72

章定煊、劉小蘭、尚瑞國(2002),「我國各縣市財政支出與經營績效之研 究」,《台灣土地研究》(台灣),5,頁 45-66。

康曉玲、韋葦(2005),「西部大開發 5 年西部產業結構的演變」,《西南交 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四川),6,頁 17-22。

馮濤、李湛(2010),「改革開放後中國政府效率改進的數量分析」,《統計 與資訊論壇》(陝西),25(1),頁 3-8。

曾春滿(2006),「中國大陸『西部大開發』政策分析」,《復興崗學報》(臺 北),88,頁 181-206。

靳春帄、廖濤(2006),「西部大開發對地區經濟發展的影響-以四川為例」,

《財經科學》(成都),219,頁 102-110。

賈康、閻坤(2000),《中國財政:轉軌與變革》。上海:遠東出版社。

楊立賓、楊麗艷(2010),「西部大開發以來寧夏產業結構演進的就業效應 分析」,《寧夏大學學報》(寧夏),32,頁 157-160。

趙文哲(2008),「財政分權與前沿技術進步、技術效率關係研究」,《管理 中心》(北京),2008(7),頁 37-44。

鄭安志(2006),《財政地方分權在中國各地區經濟成長所扮演的角色》,

臺北:國立政治大學財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錢穎一、B. R. Weingast(1997),「中國大陸特色的維護市場的經濟聯邦制」,

《為增長而競爭:中國大陸增長的政治經濟學》,頁 23-48。上海:上 海人民出版社。

二、英文文獻

Ali, A. I., C. S. Lerme, and R. A. Nakosteen (1993), “Assessment of Intergovernmental Revenue Transfers,” Socio-economic Planning Science,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73

27(2), 109-118.

Bird, R. M. and F Vaillancourt (1998), “Fiscal Decentralization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An Overview,” In Richard M. Bird and Francois Vaillancourt (ed.), Fiscal Decentralization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Cambridge.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Bahl, R. W. and J. F. Linn (1992), Urban Public Finance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Bird, R. M. and C. Wallich (1993), “Fiscal Decentralization and Intergovernmental Relations in Transition Economies: Towards a Systematic Framework of Analysis,” Country Economics Department

Working Paper, World Bank, Washington D.C.

Banker, R. D., A. Charnes, and W. W. Cooper (1984), “Some Models for Estimating Technical and Scale Inefficiencies in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Management Science, 30, 1078-1092.

Hamilton, B. (1983), “The Flypaper Effect and Other Anomalies,”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22(3), 347 – 361.

Chen Gang and Shu Li (2010), “The Social Expenditure of China’s Local Governments Efficiency and Determinants,” South China Journal of

Economics, 28(10), 3-17.

Chen, S. and J. Zhang (2009), ”Empirical Research on Fiscal Expenditure Efficiency of Local Governments in China : 1978-2005, ”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2009(3), 21-34.

Charnes, A., W. W. Cooper, and E. Rhodes (1978), “Measuring the Efficiency of Decision Making Units,” 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 2, 429-444.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74

Charnes, A., W. W. Cooper and S. Li(1989), “Using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to Evaluate Efficiency in the Economic Performance of Chinese Cities,” Socio-Economic Planning, 23(6), 325-344.

De Borger, B., K. Kerstens, W. Moesen, and J. Vanneste (1994), “Explaining Difference in Productive Efficiency: An Application to Belgian Municipalities, ” Public Choice, 80, 339-358.

De Borger, B. and K. Kerstens (1996), “Cost Efficiency of Belgian Local Government: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FDH, DEA and Econometric Approaches, ” Regional Science and Urban Economics, 26, 145-170.

Fukasaku, Kiichiro, and Luiz R. de Mello, Jr. (1999), “Introduction and Overview,” In Kiichiro Fukasaku and Luiz R. de Mello, Jr. (ed.), Fiscal

Decentralization in Emerging Economics: Governance Issues.OECD.

Huang, J. T., C. C. Kuo and A. P. Kao (2003), “The Inequality of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China between 1991 and 2001,” Journal of

ChineseEconomic and Business Studies, 1(3), 273-285.

Huang, J. T. and A. C. Cheng (2005), “The Fiscal Decentralization and Regional Economic Growth in China,” Paper presented in 2005 Taipei Conference on Taxation: Theory, Policy, and Administration, Institute of Economics, Academia Sinica, Taipei, Taiwan, December 30, 2005.

Hughes, A. N. and E. Edwards (2000), “Leviathan vs. Lilliputian: A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of Government Efficiency,” Journal of Regional

Science, 40(4), 649-699.

Hsiao, C. (1986), Analysis of Panel Data, Econometric Society Monographs, no. 11 Cambridge, New York and Sydne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75

Hausman, J. A. (1978), “Specification Tests in Econometrics,” Econometrica, 46(6), 1251-1271.

Litvack, J., J. Ahmad, and R. Bird (1998), Rethinking Decentralization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Washington, D.C.: World Bank.

Milligan, K., E. Moretti, Philip Oreopoulos (2004), “Does Education Improve Citizenship? Evidence from the United Kingdom,” 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 88(9), 1667-1695.

Lin, G. Y. and Z. Liu (2000), “Fiscal Decentralization and Economic Growth in China,”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 49(1), 1-21.

Ma, J. (2000), The Chinese economy in the 1990s,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Oates, W. E. (1972), Fiscal Federalism. New York: 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 Rao, M. G. (1998), “India: Intergovernment Fiscal Relations in a Planned

Economy,” In Richard M. Bird and Francois Vaillancourt (ed.), Fiscal

Decentralization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Cambridge,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78-144.

Rodrik, D. (1998), “Why do More Open Economies Have Bigger Governments?”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06(5),997-1032.

Sampaio de Sousa, M. C. and B. Sto ić(2005), “ Technical Efficiency of the Brazilian Municipalities : Correcting Nonparametric Frontier Measurements for Outliers, " Journal of Productivity Analysis, 24, 157-161.

Vanden Eeckaut, P., H. Tulkens, and M. A. Jamar (1993), Cost Efficiency in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76

Belgian Municipalities ,in H.O. Fried, C. A. K. Lovell and S. S.

Schmide ,The Measurement of Productive Efficiency

Techniques and Applications,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Zhang, T. and H. F. Zou (1998), “Fiscal Decentralization, Public Spending, and Economic Growth in China,"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 67(2), 22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