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相關文獻回顧

第三節 財政地方分權對政府效率影響之相關文獻.…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19

第三節、財政地方分權對政府效率影響之相關文獻

本文之主要研究目的為,分析中國大陸西部地區各省、市、地區之地 方政府效率,找出影響地方政府效率的因素,再進一部探討財政地方分權 所扮演的角色。首先,Oates(1972)提出「財政地方分權理論」,由地方 政府所提供的公共財較能夠滿足該地區民眾之偏好,進而達到柏拉圖最適 境界(Pareto Optimum)。對於「財政地方分權」的定義,Litvack, Ahmad, and Bird(1998)認為,「財政地方分權」是指,設計適當的政府之間財政 移轉制度,使各層級政府能夠進行適當的財政收支分配,進而達到政府財 政支出效率。至於財政地方分權應達到何種程度?Bahl(1999)認為,若 是一個地區的政府轄區太大,導致無法瞭解民眾的確切需求,在此情況下,

則必頇深入下一層級的政府,使財政分權化更加地徹底。

國外有許多學者對財政地方分權提出看法,例如,Bahl and Linn(1992)、

Bird(1993)、Bird and Wallich(1993)、Fukasaku and Mello(1999)等 文獻指出,財政地方分權化已經成為財政制度改革重要的一環,透過財政 地方分權制度的落實,將賦予地方政府更大的課稅權力以及地方自主分配 財政支出的權力,使地方政府擁有更多的財政資源,進而滿足地方民眾對 地方建設與公共服務的需求。另外,Rao(1998)認為,財政地方分權能 夠提高地方政府效率。各個地區對於地方公共服務以及地方建設的需求各 有不同,而中央政府對於這些特別的需求,並不如地方政府瞭解。因此,

藉由財政地方分權的落實,使地方政府擁有更多的權力與自主能力,針對 各地區內不同的需求提供適當的財政支出,進而使得政府資源配置更有效 率。

反觀國內文獻,章定煊、劉小蘭和尚瑞國(2002)對 1998 年台灣地 區 23 個縣市之財政支出與經營績效進行評估與迴歸分析,該研究以帄均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0

每人歲出作為單一投入項,並以每萬人刑案發生數、每萬人擁有西醫人數、

帄均每日垃圾處理量、高中以上教育程度人口比例(以 15 歲以上民間人口 為樣本)作為 4 個產出項。其研究在進行界外值檢測時,檢測出臺北縣為一 具有影響力的界外值,因此,將臺北縣的資料刪除,以剩下 22 個縣市為 分析樣本,進行經營效率之評估分析。結果顯示,桃園縣、臺中縣、嘉義 市與高雄縣具有效率。以 DEA 方法估計出的效率值,再經由 Tobit 模型分 析,其迴歸結果顯示,財政自主程度越高,對於各縣市的經營發展效率具 有正向影響。此外,相較於其他地區,北部縣市政府效率呈現負向影響。

此一結果可能肇因於政府長期「重北輕南」,造成人口、產業過度集中於 北部區域,因而對於經營效率產生影響;而人口密度越高,將造成經營管 理上的困難,因而對於規模效率具有負向影響。因此,政府應設法帄衡區 域發展,縮小城鄉差距,方能提升縣市政府經營效率。

相較於台灣,中國大陸幅員廣闊,中央與地方資訊上的落差也就更加 明顯,財政地方分權的落實顯得更加重要。因此,中國大陸對於地方政府 效率與財政地方分權之關係的研究漸趨重視。例如,馬雁軍、趙國傑(2008)

以 DEA 方法衡量中國於 2004 年中,江蘇、浙江、廣東等 10 個省份中 60 個地方政府效率。該研究的投入項為:公務人員薪資、政府購買商品與服 務支出費用、政府財政移轉支出以及政府實際公共投資等 4 項;產出項為:

政府服務民眾數量、城市路燈數、生活垃圾清運量、人均擁有道路面積、

公共場所面積以及公眾滿意程度等 6 項作為產出。以 DEA 方法估計的效 率值,進行迴歸分析之後,顯示地方政府集權程度與政府效率之間呈現負 向影響,這說明瞭中央政府權力的壟斷將導致財政支出無法達到有效的分 配。

此外,駱永民(2008)使用 DEA 方法衡量 1998 年至 2005 年之間,

中國 31 個地方政府效率,其中,以政府人均公共支出作為投入項;並以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1

鐵路密度、公路密度、每百人擁有固定電話數、每千萬人擁有的高校數、

每萬人擁有的醫療機構床位數、全年人均發電量(以千瓦計)等 6 種作為產 出項。該研究分別以固定規模報酬與變動規模報酬兩種假設下,估計地方 政府效率值,再經由固定效果模型進行迴歸分析,其研究結果發現,中國 財政地方分權與地方人均 GRP 對於地方政府效率具有顯著的正向影響,而 國有經濟職工比例對於地方政府效率則具有顯著的負向影響。

最後,趙文哲(2008)以超越對數生產函數(Translog production function)

為基礎,估計中國 1986 年至 2005 年之間 29 個省市的技術效率。其實證 結果顯示,在固定效果模型下,財政分權對前沿技術進步和技術效率的影 響,會因為財政地方分權指標選取的不同而有所差異。11整體而言,以支 出面衡量的財政分權指標對於技術效率造成顯著的正向影響,但是,以收 入面衡量的分權指標對於技術效率則無顯著影響。此外,國有固定資產投 資占全中國固定資產投資的比例與對外投資總額占 GRP 之比例,在此四種 財政分權指標下,皆對於各省市之技術效率具有顯著的正向影響;而人力 資本水準則對於各省市之技術效率具有顯著的負向影響。

11趙文哲(2008)將財政分權指標分成以下四種:(一)各省市財政支出占中央財政支出 之比重。(二)各省市財政收入占中央財政收入之比重。(三)各省市人均財政支出占全 中國人均財政支出之比重。(四)各省市人均財政收入占全中國人均財政支出之比重。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