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結論與未來展望

第六章 、 討論與結論

第三節 結論與未來展望

淇武蘭遺址出土大量且種類繁多的裝飾品,其中99%為外來物,包含瑪瑙、玻 璃與金屬質地的飾品,而骨、木與貝質飾品則為自製。此不僅是淇武蘭遺址的單 一現象,在同時期的臺灣各地區皆出現了珠子等外來物,但大多的討論集中在生 產與交換面向,筆者認為過於著重於外部的討論易忽略當地社會本身的主體性與 能動性。因此本文嘗試從遺址內部的裝飾品使用面向出發,調整將當地社會僅視 為接受者的看法,最後將主軸拉回十七世紀前半時期,以淇武蘭的內部觀點以及 馬賽人的經濟需求下論證,說明人群間各取所需的互動關係。

首先,考量各個面向的裝飾品是理解其使用特點的最好途徑。筆者整理不同 的出土脈絡,分為生活面、墓葬面以及廢棄面進行討論,特別是透過墓葬中與人 骨的相伴關係,除提供裝飾品的佩戴方式之外,也呈現出部分性別與年齡的裝飾 差異。出土脈絡之外,筆者也檢視時間與空間上的裝飾品分布,不同時期的外來 裝飾可與同為外來物的陶瓷器作一對照。而空間上的分佈也極為重要,可釐清裝 飾品在此社會中有無集中控制情形。

淇武蘭遺址的居民已可對應到噶瑪蘭族,在西班牙、荷蘭時期即有此村落的 記載,因此,就此部分而言,淇武蘭遺址的研究已進入歷史考古學的範疇。筆者 在文中也以考古與歷史文獻彼此印證的方式進行探討。文獻背景能使考古材料立 基在更大的視野下作討論,而考古材料則可勾勒出更完整、真實的歷史圖像,在 淇武蘭遺址的研究中,兩者是相輔相成的關係。

研究結果顯示出淇武蘭社會中在西班牙、荷蘭人進入之前,早已存在一套對 於裝飾品的認知與分類原則。裝飾品普遍擁有財富、聲望的意涵,其中的瑪瑙珠、

金屬鈴鐺在喪葬行為中各有其身分代表的意義,而瑪瑙珠更是呈現有世代傳承的 可能,其餘裝飾品則具有價值上的程度差異。突顯出飾品種類雖多,但淇武蘭人 確實有其分類與區辨原則,並將外來飾品與自製飾物結合,可視為將外來飾物納 入自身體系一環的證明,說明了淇武蘭人的主觀意識與能動性。

119

立基在淇武蘭人本身對於裝飾品的認知上,可以進一步釐清十七世紀貿易網 絡中人群的互動關係。遺址中的大量外來物不僅是外來勢力帶來的貿易興盛,其 中更反映出人群的需求。馬賽人與以往比起可能更需要從事交易以獲取所需,原 本的傳統物產交換必須更擴大、更密切,而淇武蘭此時村落人口眾多、米糧充足,

外來飾品原本即存在於社會文化結構中,在此背景之下,造成更多外來飾品直接 或間接地流入淇武蘭社會中作為物產的交換。

促成淇武蘭社流入眾多外來物的原因可能不只一種,筆者在此是立基於裝飾 品的角度與其時代背景作詮釋,試圖突破以往由外部貿易網絡到內部使用脈絡的 研究方向,而改以先從內部的出土脈絡著手,反觀其背後的交易網絡。以此種方 法用於淇武蘭遺址的例子中,也說明了有其可行性,或許並非適用於其他地區的 遺址,但也提醒了研究方法需針對不同時代、不同地區而定。

本文目前僅由保存較佳的上文化層材料中出發,實屬階段性的研究,而淇武 蘭人對於裝飾品的認知觀念究竟何時形成?仍有待進一步探討,或許結合下文化 層的出土內容能提出更完整的看法。但下文化層的出土遺物保存尚不及上文化層,

同時也需先釐清上下文化層之間的關聯,因時間與人力資源有限,未來希冀對下 文化層能一併檢視,更細緻的釐清裝飾品的流通與使用。目前的研究也呈現出部 分裝飾品有其特殊性,特別是瑪瑙珠與女性之間的關係,在現代噶瑪蘭民族誌中 也可看到相關記載,倘若更深入的探究,相信能更豐富勾勒早期噶瑪蘭人的圖像。

筆者僅從一個遺址中出發研究,不免忽略同時期與其他遺址間的互動,未來 若能進一步與宜蘭或其他地區的鐵器時代遺址作比較,如北海岸的遺址,或許更 可理解其交易動線,以及研究是否有以裝飾作為族群性(ethnicity)的表徵,此也 為筆者相當感興趣的研究方向,希望於未來一併檢視之。

最後,筆者希冀透過本文說明裝飾品具有其研究潛力,外來裝飾在臺灣的鐵 器時代相當流行,若僅用來考證貿易網絡下的互動證據也不免可惜。若能全面檢 視裝飾品,以及以衣飾文化的概念視之,更能發揮此物特有的價值與潛力。

120

參考文獻

中文

王淑津與劉益昌

2007 〈十七世紀前後臺灣煙草、煙斗與玻璃珠飾的輸入網絡—一個新的交換階 段〉。《美術史研究集刊》22:51-90。

阮昌銳

1966 〈蘭陽平原上的噶瑪蘭族〉。《臺灣文獻》17(1):22-43。

李坤修

2007 《臺東縣舊香蘭遺址搶救發掘計畫第二期計畫期末報告》。臺東縣政府 文化局委託計畫,國立史前文化博物館執行。

李毓中等編

2006 《艾爾摩莎:大航海時代的臺灣與西班牙》。臺北市:國立臺灣博物館。

何傳坤與劉克竑編

2005 《鹿寮遺址標本圖鑑》。臺中市:自然科學博物館。

邱鴻霖

2004 《宜蘭縣礁溪鄉淇武蘭遺址出土墓葬硏究:埋葬行為與文化變遷的 觀察出版項》。臺灣大學人類學碩士論文。

林淑芬

2004 《由孢粉紀錄看蘭陽平原最近 4200 年來的自然環境及其與史前文化發 之關係》。國立臺灣大學地質科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柯培元

1993[1837]《噶瑪蘭志略》。南投市: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胡家瑜

2007 〈臺灣南島民族玻璃珠飾品的跨文化分析比較─對於形式、價值與

價質性的一些思考〉,《物藝文化與區域研究──古典人類學的今日視野》

國際研討會,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系、國立臺灣博物館。

胡家瑜與崔伊蘭編

1998 《臺大人類學系伊能藏品硏究》。臺北市:臺大出版中心。

胡雅琦

2007 《龍門舊社遺址貝類遺留與相關行為之探討》。臺灣大學人類學碩士論文。

121

洪曉純

2005 〈試論菲律賓玻璃朱—兼談臺灣玻璃珠〉,《臺灣地區外來物質:珠子與玻 璃環玦形器研討會論文集》,頁 81-94。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 究所。

施翠峰

2005 《臺灣原始藝術研究》。宜蘭縣: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姚瑩

1996[1829] 《東槎記略》。臺灣歷史文獻叢刊。南投:臺灣省文獻會。

徐惠隆

1992 《蘭陽的歷史與風土》。臺北市:臺原出版。

連照美

2003 〈卑南文化的人身裝飾之研究〉,收錄於《臺灣新石器時代卑南硏究論 文集》,頁 161-183。國立歷史博物館編輯委員會編輯。臺北:史博 館。

夏鼐

2000 〈我國出土的蝕花的肉紅石髓珠〉。《夏鼐文集》(中冊),第 458-464 頁。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陳文德

2004 〈衣飾與族群認同:以南王卑南人的織與繡為例〉。收錄於《物與物質 文化》,黃應貴主編,頁 63-110。臺北市:中央硏究院民族學硏究所。

陳有貝

2004 〈淇武蘭遺址發掘對蘭陽平原史前研究的意義〉。宜蘭研究第六屆學術討 會,宜蘭縣史館主辦。

2005a〈從淇武蘭與龍門舊社兩遺址看族群研究〉。《國立臺灣博物館學刊》58 (2)25-35。

2005b〈蘭陽平原淇武蘭遺址的問題與研究〉。《田野考古》10(2)31-48。

2006 〈淇武蘭遺址對蘭陽平原考古研究的意義〉。《宜蘭文獻叢刊》 27:11-25。

陳有貝、邱水金及李貞瑩

2005 《淇武蘭遺址出土陶罐圖錄》。宜蘭:蘭陽文教基金會。

122

123

124

125

處。

劉璧榛

2008 《認同、性別與聚落:噶瑪蘭人變遷中的儀式硏究》。南投市:國史館臺 灣文獻館。

翻譯文本

江樹生譯

2000a 《熱蘭遮城日誌:第二冊》。臺南市:臺南市政府。

2000b 《熱蘭遮城日誌:第三冊》。臺南市:臺南市政府。

李毓中、吳孟眞譯,Alvarez, Jose Maria 著

2006 《西班牙人在臺灣(1626-1642)》。南投市: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宋文薰譯,鹿野忠雄著

1955 《臺灣考古學民族學概觀》。臺灣省文獻委員會出版。

楊南郡譯,伊能嘉矩著

1996 《平埔族調查旅行:伊能嘉矩《臺灣通信》選集》。臺北市:遠流。

費德廉與羅效德編譯

2006 《看見十九世紀臺灣:十四位西方旅行者的福爾摩沙故事》。臺北市:如 果出版,大雁文化發行。

Nakao Eki 譯,Borao Mateo, José Eugenio 著

2008 《西班牙人的臺灣體驗(1626-1642):一項文藝復興時代的志業及其 巴洛克的結局》。臺北市:南天。

日文

鹿野忠雄

1946 《東南亞細亞民族學先史學研究》;下卷。東京:矢島書房。

中村孝志

1938 〈蘭人時代番社戶口表—噶瑪蘭番社〉。《南方土俗》4(4),頁 1-7。

英文

Chen, Chi-Lu

1988 Material culture of the Formosan Aborigines. Southern Materials Center,

126

Inc., third printing.

Cochran Matthew D, and Beaudry Mary C.

2006 “Material culture studies and historical archaeology”. In Historical Archaeology, edited by Dan Hicks and Mary C. Beaudry, pp. 191-204.

Cambridge, UK ; 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ostin, Cathy Lynne

1999 “Formal and Technological Variability and the Social Relation s of Production: Crisoles from San Jose de Moro, Peru. In Material Meanings ed. By Elizabeth S. Chilton, pp85-102, The University of Utah Press, Salt Lake City.

Deetz, James

1977 “Recalling things forgotten: Archaeology and American Artifact”, in Small Things Forgotten: The Archaeology of Early American Life, Garden City, NJ: Anchor Press/Doubleday, Pp. 2-27.

Entwistle, Joanne

2000 The fashioned body:fashion, dress and modern social theory. Cambridge, UK:Polity Press ; Malden, MA:Blackwell Publishers.

Francis, Peter, Jr

2002 Asia's maritime bead trade: 300 B.C. to the present.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Kopytoff, Igor

1986 The Cultural Biography of Things: Commoditization as Process. In The Social Life of Things: Commodities in Cultural Perspective. Edited by Appadurai, Arjun, Pp.64-91.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Loren, Diana DiPaolo

2008 In contact: bodies and spaces in the sixteenth- and seventeenth-century eastern Woodlands. Lanham, md. ; Plymouth: AltaMira.

Miller, Daniel

2005 Clothing as material culture, edited by Susanne Küchler and Daniel, Miller.

Oxford, UK ; New York: Berg.

Morris, A.G.

1981 Copper Discolouration of Bone and the Incidence of Copper Artefacts with

127

Human Burials in South Africa. The South African Archaeological Bulletin, Vol. 36, No. 133, Pp. 36-42.

Pearson, Mike Parker

1999 “Learning from the dead” . In The Archaeology of Death and Burial, p1-20.

Texas A&M University Press. United states.

Wilkie, Laurie A

2006 “Documentary archaeology”. In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historical archaeology, edited by D. Hicks and M.C. Beaudry. Pp. xvi, 404 p.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Woodware, Sophie

2005 “ Looking Good: Feeling Right- Aesthetics of the Self ”. In Clothing as material culture, edited by Susanne Küchler and Daniel, Miller. Oxford, UK ; New York: Berg.

i

附錄 1:淇武蘭遺址上文化層的各年齡層墓葬資料

其中陪葬品後方的數字為出土件數,部分無法計算件數的以文字敘述之,例如琉璃管珠 3 表示出土 3 件琉璃管珠。出土狀況主要敘述 裝飾品於墓葬中與人骨相伴的關係。

年齡層 歲數 墓葬 陪葬品 出土狀況

年齡層 歲數 墓葬 陪葬品 出土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