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現今各版本的普通高中歷史教科書裡有關於「白色恐怖」史事之書寫大致上符合 課程綱要中的教學說明,皆有稍微提到戒嚴時期思想與言論、行為皆受到限制,也確 實能以流暢易懂的文字敘述史實,但卻顯得過於輕描淡寫,無法達到培養學生的歷史意 識、歷史理解、能夠就一歷史事件進行「設身處地」的認知之教學目的。人權教育是民 主政治發展的基礎,若要培養學生的歷史意識,達到對臺灣民主政治發展史之歷史理解 的教學目標,只透過歷史教科書的單一教材講述,顯然是相當不足的。教師應適當地詮 釋教材、運用教材教法、啟發學生批判思考能力並達到情意教學的目標,而運用影視教 材輔助歷史教學,是相當值得參考的另一種教材教法。

筆者提供高中歷史教師若干關於「白色恐怖」史事的影視教學資源與教學輔助資 料,為從事歷史教學活動時之參考。在紀錄片方面,有《我們為什麼不唱歌》、《白色恐 怖追思》、《暗夜哭聲》、《白色悲歌》、《青春祭》、《白色見證》、《春天—許金玉的故事》、

《牽阮的手》等。在歷史劇情片方面,有《香蕉天堂》、《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好男 好女》、《牆之魘》、《被出賣的臺灣》、《超級大國民》、《天公金》等。

筆者選擇討論與比較《超級大國民》與《天公金》這兩部電影,探討運用影視教材 除了可讓學生學習歷史知識外,是否能引導學生藉由歷史理解與歷史解釋的討論以進入

「白色恐怖」時期的歷史氛圍,以達到歷史教學之目標。選擇的這兩部電影皆頗為符合 所謂的「虛中實」的歷史劇情片,大部分呈現了白色恐怖時期人物的思想和生命、白色 恐怖時代中的情境與時代變遷中的普遍趨勢,且劇情的鋪陳、配樂與場景氣氛營造具有

渲染力,透過教師的教學活動來引導,則學生可理解所謂的「中之實」。

以電影《超級大國民》與《天公金》為文本,透過反覆不斷地觀察與比較,這兩部 電影各以不同的「書寫」方式再現「白色恐怖」的案例,電影中所傳達的歷史思維確實 能反映現實。《超》片運用「發現六張犁公墓」的史實,而所謂虛構的細節與故事,卻 有助觀者進入歷史氛圍並感同身受。兩部電影的導演皆表現了受害者即使出獄,仍然無 法擺脫有「前科」以及被監控的陰霾,根據白色恐怖時期受害者或受害者家屬的口述資 料,皆可證明兩部電影所再現的受害者家屬之生活壓力,頗符合史實。

這兩部同樣以白色恐怖為主題的電影,影視書寫與敘事手法相異。《超級大國民》

以較軟的調性處理白色恐怖的議題,然而,在敘述白色恐怖當時的氣氛,則是以寫實的 方式呈現,讓觀眾彷彿重回現場感同身受,也頗為符合白色恐怖受難者與家屬的口述歷 史,相當具有深度,尤其是影片的後段,與發現六張犁公墓的史實互相呼應,電影配樂 與演員演技的鋪陳,易激發觀者的反思。雖然《超》片整體而言是以較為婉轉的方式討 論,但從積極的意義來看,渲染力十足的寫實手法,或許更能觸發學生重視與反思人權 教育的義涵。

《天公金》則是以較為直接的表現手法,讓男主角直白地述說「白色恐怖」時期的 冤案與其家庭所受的苦難,並讓男女主角分別站在受害者與加害者的兩方,辯論責任歸 屬的問題,直接批判威權體制。然而,相對於《超》片的許毅生自述遭刑求並回憶牢中 狀況的畫面,《天》片在這個部份反而處理得較輕,給觀眾的震撼力較無《超》片深刻 了。根據倖存受害者的口述資料,刑求的方式確實是相當慘無人道的。《超》片在關於

刑求的歷史再現較《天》片更接近史實,呈現的歷史氛圍也更貼切。且《天》片中良心 發現的加害者、特務人員,似乎是一個不符合現實的理想化形象。

總之,以警匪槍戰包裝、淺白對話表現的《天》片,「娛樂性」較高,更能夠引發 普羅大眾觀看的興趣,較具普及性。《超》片整體以較緩慢的步調,適度的留白與文字,

或者較能引發知識份子的共鳴。

另外,《超級大國民》中的《懲治叛亂條例》與《天公金》中的《檢肅匪諜條例》

皆討論了白色恐怖時期的威權政府利用法條侵害人權的史實。雖然《超》片中誤將《懲 治叛亂條例》寫成《戒嚴法》,電影《天公金》提到有關《檢肅匪諜條例》中匪諜財產 的規定,與史實有些出入。然而,仍可顯現威權政府的恣意立法、行政、以軍法審判一 般民眾,造成層出不窮的不當審判之政治案件,製造許多冤案、假案、錯案,對臺灣人 民的人身自由、財產自由與集會結社自由等基本人權,造成嚴重的侵害。

最後,將這兩部電影作為為影視教材,透過一連串的教學活動設計,讓學生學習台 灣史課程中的「白色恐怖」,能理解並思考其不同的歷史書寫方式。從學習單的學生回 饋可得知,運用影視教材進行歷史教學活動,確實能達到培養學生的歷史思維、歷史理 解與歷史解釋的教學目標。歷史教師運用影視教材的呈現,讓學生彷彿身在現場感同身 受,再加上電影配樂與演員演技的鋪陳與渲染力,更易激發學生的反思。尤其是歷史劇 情片具有故事性與娛樂性,較能吸引高中生的學習專注力,引導學生「神入」歷史事件 中,並提升學生的史觀與歷史思維能力。

參考文獻

(一) 專著

1. 馬克‧費侯(Marc Ferro)著,張淑娃譯《電影與歷史》,台北:麥田出版社,1998 2. 張廣智著,《影視史學》,台北,揚智文化,1998

3. 陳儒修,《電影帝國-另一種注視:電影文化研究》,萬象,1994 4. 劉現成,《台灣電影、社會與國家》,揚智,1997

5. 盧非易,《1949-1994 台灣電影:政治、經濟、美學》,遠流,1998 6. 林樹枝,《良心犯的血淚史》,台北:前衛出版社,1989

7. 林樹枝,《白色恐怖 X 檔案》,台北:前衛出版社,1997 年

8. 林書揚,《從二二八到五 O 年代白色恐怖》,台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1992 9. 李敖,《白色恐怖述奇》,臺北市:李敖出版社,2002

10. 李筱峰,《台灣民主運動 40 年》,臺北市:自立晚報,1987 11. 李筱峰著,《解讀二二八》,臺北:玉山社出版公司,1998 12. 藍博洲,《白色恐怖》,台北:揚智,1993

13. 藍博洲,《高雄縣二二八暨五 O 年代白色恐怖民眾史》,高雄:高雄縣政府,1997 14. 藍博洲主持,《五 0 年代白色恐怖:台北地區案件調查與研究》,台北:台北市文獻

會,1998

15. 呂芳上、黃克武、許雪姬、許文堂、沈懷玉等,《戒嚴時期臺北地區政治案件口述歷 史第一輯》,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9 年初版一刷。

16. 吳文星、許雪姬等,《臺灣地區戒嚴時期政治案件—五 O~七 O 年代文獻專輯:戒嚴

時期台灣政治事件口述歷史》,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2001 年初版 17. 陳英泰,《回憶:見證白色恐怖》,臺北市 : 唐山,2005

18. 陳淑英,《視聽媒體與方法在教學上應用之研究》,台北:文景出版社,1986 19. 張炎憲、陳美蓉編,《戒嚴時期白色恐怖與轉型正義論文集》,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

會,2010

20. 楊振隆等編,《二二八歷史教育與傳承學術論文集》,台北:財團法人二二八事件紀 念基金會,2009 年 6 月初版

21. 蔡清彥、陳志龍、邱榮舉、倪子修等,《臺灣人權與政治事件學術研討會》,台北市:

財團法人戒嚴時期不當叛亂暨匪諜審判案件補償基金會,2006 初版

22. 賴澤涵等,《戒嚴時期台灣政治事件口述歷史》,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2001。

23. 若林正丈著,洪金珠.許佩賢譯,《台灣--分裂國家與民主化》,台北:月旦,1989。

(二) 論文

1. Robert A. Rosenstone,張四德譯,〈歷史事實與歷史電影:論誰殺了甘迺迪〉,《當代》,

第74 期,頁 40-47

2. 王明珂,〈歷史事實、歷史記憶與歷史心性〉,《歷史研究》,2001 年第五期 3. 王汎森,〈歷史教科書與歷史記憶〉,《思想》,第 9 期,2008,頁 123-139

4. 江如蓉,〈戒嚴時期違反法治國原則的國家行為—以叛亂犯之死亡案件為例〉,《國家

發展研究》第5 卷第 1 期,2005,頁 109-148

5. 吳乃德,〈服從是邪惡的根源嗎?〉,《思與言》第47 卷第 3 期,2009 年 9 月,頁 1-25 6. 吳乃德,〈轉型正義和歷史記憶:台灣民主化的未竟之業〉,《思想》2 期,2006,頁

1-34

7. 吳紫陽,〈影視史學的思考〉,《史學史研究》,2001 年 04 期,頁 49-55

8. 孫慰川,〈秉持寫實主義精神,謀求美與真的統一—讀侯孝賢的”悲情三部曲”〉,《當

代電影》,2006 卷第 5 期,2006,頁 72-75

9. 林佳範,〈台灣人權教育政策的發展與問題-從校園“解嚴”說起〉,《臺灣國際法季刊》

6 卷 1 期,2009,頁 135 -157

10. 周樑楷,〈書寫歷史與影視史學〉,《當代》第 88 期(1993.8),頁 10-17

11. 周樑楷,〈影視史學:理論基礎及課程主旨的反思〉,《台大歷史學報》(台灣大學歷 史學系,1999 年),第 23 期,頁 446

12. 周樑楷,〈銀幕中的歷史因果關係—以「誰殺了甘迺迪」和「返鄉第二春」為討論對

象〉,《當代》,第74 期,1992,頁 48-61

13. 陳登武,〈一場大屠殺與人民的記憶—以 Atom Egoyan 的電影「A 級控訴」為中心〉,

《興大歷史學報》,第17 期,2006

14. 陳登武,〈影視教材在高中歷史教學的應用—以隋唐史教學為中心〉,《台灣師大歷史 教育》,第14 期,2009,頁 233-264

15. 陳顯武,〈法律的政治分析-論戒嚴時期的政治刑法〉,《國家發展研究》,第6 卷第 2

期,2007 年 6 月,頁 155-170

16. 陳光興,〈什麼大和解不/可能?〈多桑〉與〈香蕉天堂〉殖民/冷戰效應下省籍問

題的情緒結構〉,《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43 期,2001,頁 41-110

17. 侯坤宏,〈戰後台灣白色恐怖析論〉,《國史館學術集刊》,第12 期,2007,頁 139 -203 18. 曹寄奴,〈影視史學的真實性和虛構性〉,《遵義師範學院學報》,2003 年 02 期,頁

15-17

19. 曹寄奴,〈影視史學的科學性和藝術性〉,《江西社會科學》,2003 年 07 期,頁 81-83 20. 張廣智,〈重現歷史—再談影視史學〉,《學術研究》,2000 年 08 期,頁 80-86

21. 張廣智,〈影視史學與書寫史學之異同—三論影視史學〉,《學習與探索》,2002 年 01

期,頁129-134

22. 張廣智,〈影視史學:歷史學的新領域〉,《學習與探索》,1996 年 06 期,頁 116-122 23. 張廣智,〈歷史教育與現代影視〉,《歷史教學問題》,2003 年 02 期,頁 68-72

24. 蔡篤堅,〈兩極徘徊中的台灣人影像與身分認同—來自新電影的反省與質疑〉,《中外

文學》第27 卷第 8 期,頁 16-42

文學》第27 卷第 8 期,頁 1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