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經濟社會學之發展與相關研究

一、經濟社會學之發展

經濟學的思想與著作自古至今有許多學派,其中也有研究是牽涉到社 會面之情形,而經濟社會學風行的時代背景為十九世紀歐洲地區,當時學 者探討的經濟問題中,他們較重視社會性問題的政治層面,即經濟體系中 政治層面的研究,因此經濟學界稱為「古典政治經濟學」。本研究引述經 濟社會學一書中,Smelser(1979)描述之背景以及討論重點,整理得出 以下,曾經討論經濟問題中政治層面的學派及其發展。

(一) 重商主義:於十七、十八世紀,歐洲經濟學思想主流是重商主義,其

觀念涵蓋範圍廣大,當時的價值判斷、政府政策以及人們的經濟行為 皆受到此種思想影響。由於重商主義思想為社會體系之價值觀,因而 其缺乏完整的學說,但可整理成兩論點:1、重商主義者對於財富的 看法,2、政治的權力與財富之關係。前者所指為重商主義者認為財 富就是國家富強的來源,因此他們的觀念強調稀有金屬之累積以及貿 易的出超以增加國力。在權力與財富之關係方面,Spengler(1987)

指出重商主義者主張國家應運用公權力介入工、商業以增進經濟發 展,也就是國家應對業界給予政治性與經濟性的援助。最著名之例 為,當時歐洲國家為了保持貿易順差,政府以關稅限制進口之政策。

因此這種經濟與政治的關係為,國家增加財富以強化國力,國力增加 也使公權力增大,更能推動國家之財富。

(二) 亞當.史密斯(Adam Smith):亞當.史密斯(1723-1790)著名的

著作「國富論」中,對重商主義之思想有所意見。其認為國家之財富 累積並不是稀有金屬的累積或貿易出超,而是增加國家的生產力以及 擴大國際貿易。首先生產力取決於市場上分工程度的有效性,即分工 愈細生產力愈高。除此之外,亞當.史密斯認為政府公權力不宜太介

入市場之運作,例如政府實施進口關稅、幫助特定產業等,因此他主 張取消關稅以自由貿易增加國家財富。亞當.史密斯提出兩個關於市 場之論點:1、完全競爭市場的假設,此為古典經濟學派之理想。其 假定任何廠商在此環境下皆無法操控價格,價格是由市場機制亦即

「看不見的手」訂定,市場上一切經由經濟系統自我調整。 2、他建 議政府應採用經濟自由放任政策,放寬公權力並給予商人自主之權 力,創造自由競爭之環境。而政府的權力則使用於防止市場上廠商哄 抬價格以及壟斷之情況,並且在自由競爭之前提下立法以保證交易公 平、契約之有效性。

(三) 馬克斯(Karl Marx):馬克斯(1818-1884)認為社會的發展是由經

濟基礎決定,並且此種經濟基礎是由生產能力與生產的社會關係組 成,生產能力是指經濟活動的自然與技術因素,生產的社會關係為人 們從事經濟活動的人際關係。然而馬克思於社會的政治層面與經濟觀 點,是對資本主義之分析。其認為資本主義國家之生產模式,是資產 階級與無產階級之關係,當時資產階級因握有生產資本,可令無產階 級出售勞力賺取工資,此時資產階級之目標追求利潤、獨占性以及生 產過剩三項。如此一來,短期下資產階級握有資本之政治力量可促使 經濟發展,但長期下無產階級會有反抗之心態與革命之動作,使資本 主義瓦解而偏向社會主義。簡單說明即當時之政治與經濟短期下成正 面關係,但長期下政治與經濟會產生衝突而瓦解。

(四) 史賓塞(Herbert Spencer):史賓塞(1820-1903)之社會學思想對

社會學界與古典經濟學有所影響,史賓塞認為社會具有演化之特性,

亦即社會具成長性,成長的結果使社會更複雜且龐大並趨於分工。在 社會與經濟關係方面,史賓塞的社會演化論則對經濟有所牽涉,社會 演化論中社會類型被分為「軍事社會」與「工業社會」。軍事社會意

指社會的整合是具有強迫性,國家控制著社會上所有事物,包括工 業、經濟、人民、軍事等,具有強迫合作之概念,其經濟的關係為,

國家以強迫之手段整合經濟使之強大。工業社會之觀念則與軍事社會 大為相反,工業社會意指社會的分化民主性與團結合作,社會之事物 不受政府直接控制並以分工為主,與經濟之關係為,經濟活動發展不 受政府直接支配,採取自由競爭模式,類似完全競爭理論。但其工業 社會之理論有一矛盾處,社會上分工的結果會產生具有控制權的機 構,而相對的在工業社會之情況下,政府的干涉是不允許的,社會以 團結合作且自願為主。因此社會分工下的政治權力與工業社會之願景 產生抵觸。

(五) 凃爾幹(Emile Durkheim):凃爾幹之思想注重社會分工,其將社會

特徵分成兩種,環節社會與複雜社會。環節社會是不太注重分工,並 要求每個人皆有相同之價值觀,且社會機能之取代性高,假使社會上 一環節被截斷也馬上會有遞補。複雜社會則相反,其較注重團結,並 嚴格以法律來保障團結。在此經濟與社會之關係為,凃爾幹強調社會 整合的重要性,亦即社會整合後之團結有助於推動經濟生活。

(六) 韋伯(Max Weber):由於史賓塞和凃爾幹對於社會整合之研究,屬

於單純與抽象之概念,因此韋伯(1864-1920)以純熟的抽象理念研 究社會系統。「社會經濟學」為當時 19 世紀末歐洲大陸用以區別「古 典政治經濟學」之名稱,而韋伯使用抽象經濟理論為主幹討論社會經 濟學,此為吸收眾多學科之內容所綜合而出的經濟學。尤其他將社會 與經濟連結的現象分為三個面向,分別為經濟事件、經濟有關之現象 與受經濟約束的現象,此三個面向也使社會經濟學的視野擴大至文化 層面。韋伯所謂社會經濟學之研究內容為何?其將社會經濟學之研究 分為經濟學理論、經濟史以及經濟社會學三個部分。經濟學理論即是

經濟學家所研究之純經濟理論,研究方向是非政治的、以個人主義為 主,並且建立因果性的經濟命題;經濟史與經濟社會學之研究方向,

除了探討經濟事件對社會現象之影響與因果之外,還要分析非經濟的 社會事件對經濟活動的影響。由於韋伯的時代背景為西方資本主義最 盛時期,因此其對資本主義也有所研究與見解,其將資本主義分為五 種:第一種為政治資本主義(political capitalism),特色為以戰爭及 侵略來獲得利潤與權力。第二種為流氓資本主義(pariah capitalism),

特色為特有的邊際經濟集團,如猶太人的經濟活動。第三種為帝國主 義的資本主義(imperialist capitalism),特色如同大英帝國,將政治 擴張主義及經濟結合。第四種為財政資本主義(fiscal capitalism),

此特色為典型的古代社會,以農業課稅為主。第五種為工業資本主義

(industrial capitalism),此特色為以固定資本與投資為基礎,並重視 自由勞動的生產主義,因此韋伯對資本主義研究之專著,也是其和傳 統經濟學家不同之處。為了延續理性資本主義,韋伯強調政治對貨幣 交換的控制,亦即政府應控制貨幣供給量使其穩定。此外其認為以貨 幣為交易媒介對市場較有利,原因為健全成熟的貨幣制度能建立信用 且擴大市場。韋伯雖沒建立一套完整經濟社會學學說,但其對經濟社 會學也有傑出貢獻,資本主義能存在之條件與規律為其研究興趣也是 貢獻。而在社會與經濟結合研究方面,韋柏最有名之經濟社會研究為 基督新教與資本主義精神之關係。

(七) 凱因斯(John Maynard Keynes):凱因斯(1883-1946)的經濟理論,

是對古典經濟學做出兩點修正,第一個是研究範圍的修正,由於古典 經濟學注重研究屬於個體經濟學之各家廠商均衡條件,因此凱因斯認 為總體經濟條件才是研究重點。第二個是認知的不同,古典經濟學派 認為,市場會自我調節,資源是會被充份運用的。而凱因斯則認為市

場是可被干預的,並形成短期的變動,進而導致市場經濟長期的不穩 定。凱因斯學說對於經濟問題中政治層面的關係為政府的「國家政 策」,他認為一經濟體系整體的收支組成方程式為:消費+儲蓄=消 費+投資,而政府所能控制的項目為消費、投資、儲蓄,因此可知國 家政策能影響經濟體系的波動。其中國家政策又可分為「貨幣政策」

以及政府決定的支出型「財政政策」,「貨幣政策」為央行的可決定 利率及貨幣供給,以改變投資意願。而支出型「財政政策」則是政府 藉由,修公路、增設公共設施、建制軍備等…政府支出來刺激消費與 投資,此種「國家政策」最終會影響一國之產出及物價。而凱因斯和 其他經濟學家皆認為,政府的政策對經濟體系有很大的影響,因此在 解釋人們的經濟行為之前,必須先考慮到國家政策。

二、經濟社會學相關文獻

Smelser(1979)將經濟社會學的社會因素歸類為文化、政治、整合、社 會階層四個層面。因此本文依照各層面的意義,整理其相關文獻。

(一) 文化層面:

文化因素方面,分成兩個問題的探討,分別是評價的(evaluation)與現 實的(existential)。前者表示著在某種文化信仰下人們對經濟活動的態度,

以何種目的從事經濟活動。後者則是在某種文化信仰下人類所追求的目 標。若要深入研究文化層面與經濟行為之關係,必須將文化層面分為價值 觀與意識型態兩部分並分別與經濟行為做結合分析之。

1. 文化層面-價值觀

在文化層面的價值觀中,Max Webber(1958)研究宗教價值觀此社會因 素,得出基督新教(尤其達爾文教派)之教義與觀念,理性的控制人類的社 會與文化、尤其是經濟活動影響最大。單純就基督教宗教價值觀與經濟活 動的關係做解釋,間接得出基督新教對經濟活動有正面的影響力,促使了

後繼的學者研究宗教與經濟之關係。Bellah(1957)的研究發現,十九世紀

後繼的學者研究宗教與經濟之關係。Bellah(1957)的研究發現,十九世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