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三節 經濟策略

當前世界新秩序漸以經貿為主軸,各國間相互依賴性增加,而昔日 兩岸間經貿往來受到政治干預而進展有限,在全球化經濟蓬勃發展 下,兩岸經濟亦為世界經濟發展重要一環。中共自從 1979 年實施改革 開放政策以來,經濟則成為對台政策主要工作重點。中共對台經濟策 略歸納如下:

一、以經貿交流手段,達成政治統一目的

1979 年中共實施改革開放政策,鄧小平提出「一國兩制」的概 念,實際上隱含重大經濟意涵,係受到列寧「和平共存」觀念的影響。

列寧強調,不僅社會主義國家需要從事國際經濟關係及貿易行為,資 本主義國家也有此需要,這給予和平共存一個實際的基礎。中共「十 一屆三中全會」後,把「全黨和全國工作重點」,從「以階級鬥爭為 綱」,轉變到「以經濟建設為中心」,透過「一國兩制」的設計,使台 灣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的物資基礎和技術力量,可以補充大陸經濟、加 快四化建設。在鄧小平的心目中,「一國兩制」並非目的,而是手段,

是達到「一國一制」的一個過程。38

長期以來,兩岸關係發展方面,經貿合作始終是最積極、最活躍

之因素,亦為兩岸關係發展之基礎。39中共自從 1978 年確立經濟改革 路線之後,對台政策隨之調整以經濟為主軸,加強兩岸經貿交流,不 僅可以利用大陸廣大市場與廉價勞動人力成本,吸引台灣的資金、技 術與管理經驗,使大陸與台灣經濟密不可分,除可促進大陸地區經濟 發展,增強經濟實力,更可以促使台灣提高對大陸經濟的依賴程度,

在經濟上拖住台灣,有利於兩岸「和平統一」早日實現。

1990 年 7、8 月間中共一份內部文件明確指出:擴大兩岸經貿交 流可以產生四大作用,第一是將「加深兩岸在經貿上的結合」,「突破 台灣當局『三不』政策(指不談判、不接觸、不妥協)的限制」;第

38 趙春山,2007年,「大陸的兩岸政策演變」,陳重成主編,兩岸開放二十年回顧與展望,財 團法人兩岸交流遠景基金會,頁188.189。

39 盛九元,2008 年,「把握發展機遇積極推動形成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大陸北京:兩岸關係,2008 年第 12 期,頁 28-29。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二是擴大雙邊的經貿往來「是遏制台灣分離傾向的重要途徑」;第三 是「不僅是祖國和平統一的需要,也有利於我國的四化建設」;第四 是大量利用台灣資金,「對打破西方國家對我的經濟制裁,也有積極 意義」。還特別強調,「在經濟交往過程中,未來台灣地區在政治上將 出現一群和大陸有密切關係的利益集團」,「發展兩岸經濟關係,對促 進祖國和平統一具有決定性的作用」。40

胡錦濤在接班後,於 2003 年 3 月在人大中談話表示,「兩岸和平 發展寄希望於台灣人民,爭取台灣民心,必須先從保障台灣同胞在大 陸的權益開始」;另由 2005 年 3 月 4 日胡錦濤四點意見之中第三點:

「貫徹『寄希望於台灣人民』方針絕不改變。」談話中,具體的提到

「對台灣同胞有利的事情、對促進兩岸交流有利的事情及對維護台灣 地區和平有利的事情,中國大陸當局上下都會最大努力去做」;又於 2010 年 4 月 29 日在上海世博會與台灣出席者會面時指出:「繼續按 照先易後難、先經後政、把握節奏、循序漸進的思路」。可見他體認 到在任期內兩岸完成統一、實現一中是極不可能的任務,為了追求其 在歷史上定位與評價、為了拉攏台灣社會民眾與工商企業,進一步磁 吸台灣,藉由經濟往來互動,以提供更多惠台措施,更進一步拉攏台 灣各界民心,最後迫使我方政府在民意壓力下展開兩岸雙邊政治談 判,達到實現以經促統戰略目標。亦即在有利中國大陸情勢下,快速 加溫推動兩岸從經濟性議題轉化為政治性議題的交流對話。41

二、促進兩岸雙邊貿易,提高台灣對大陸貿易依賴

中共對台經貿政策主要在致力於促進兩岸雙邊貿易,並吸引台 商投資。自 1979 年起即採取各種優惠措施(如附表),例如開放貿易 口岸,在東南沿海的福建、廣東、浙江、江蘇四省和上海市成立小額 貿易公司,進行兩岸直接貿易,凡台灣有能力製造的日用品原則上向 台灣進口,並給予免除關稅優惠等等待遇。

1990 年 12 月間,中共在《關於進一步加強對台工作的通知》文

40 高 長,2009年,「大陸對台經貿政策」,大陸經改與兩岸經貿,台北:五南圖書公司,頁 110-111。

41 張五岳,「八八水災過後兩岸政治對話與ECFA協商的展望」, www.tri.org.tw/trinews/doc/981027_,

上網時間:2010年5月21日。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件中強調,「對台經貿工作既要按經濟規律辦事,又要為促進和平統 一的政治任務服務」。1991 年 7 月中共外經貿部提出促進兩岸經濟交 流的五項原則:直接雙向、互利互惠、形式多樣、長期穩定、重義守 約。1994 年,中共國務院確定了「積極主動、發揮優勢、互補互利、

共同發展」的兩岸經貿關係發展總方針。1996 年 2 月中共外經貿部 部長吳儀在紀念「江八點」周年座談會上指出,以「推動兩岸直接通 商、吸引台資、努力擴大對台出口、逐步減少對台貿易逆差」做為今 後對台經貿交流的重點工作。2000 年 12 月 29 日中共外經貿部頒布 實施《對台灣地區貿易管理辦法》,強調「一國兩制」的基本原則,

首度明確定位兩岸經貿交流是「在一個主權國家內部」,在「一個中 國」前提下,「祖國大陸」同台灣地區之間的經貿交流,刻意彰顯大 陸對台主權的政治意涵,「一個中國」政策的基本原則,已大力推向 經貿、投資領域。42

在 2009 年中共國務院報告特別提及深化兩岸經濟合作部分:「要 繼續全面加強兩岸經濟合作,共同應對金融危機。」據經濟部國貿局 統計資料,近年台灣與中國大陸貿易往來極為密切,中國大陸已高居 台灣貿易總額及出口總額第 1 名,同時占我進口總額第 2 名。以民國 99 年度為例,台灣出口至中國大陸總額約 769 億美元(占同期台灣 出口比重為 28.017%),向中國大陸進口總額約 359 億美元(占同期 台灣進口比重為 14.307%),貿易總額高達 1,128 億美元(占同期台 灣貿易比重為 21.467%)。43換言之,台灣對中國大陸經貿依賴遠大 於其對台灣之依賴,加上中國大陸對台灣仍有政治上統一之意圖,促 進兩岸經貿交流、爭取台灣工商界人士投資,最後目的還是在「為祖 國統一創造條件」。

42 高 長,2009年,「大陸對台經貿政策」,大陸經改與兩岸經貿,台北:五南圖書公司,頁 120。

43 經濟部國貿局網站,中華民國進出口貿易統計,http://cus93.trade.gov.tw/FSCI/,上網時間:2011年 5月11日。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發展海西經濟特區規劃於 2004 年提出,至 2009 年 5 月中國大陸 國務院正式通過「關於支援福建省加快建設海峽經濟區的若干意 見」,賦予發展海西經濟特區最重要的政策基礎。在政策方向上仍是

「與台灣經濟的資源整合、全面對接」,所以從產業、交通、人才到 金融,無一不談吸引台灣作法。亦即在兩岸綜合經濟合作框架下,按 照兩岸人民交流合作先試特區要求,允許在對台經貿、航運、旅遊、

文化、教育等方面交流與合作中,採取更加靈活開放政策,先行先試,

取得經驗,並且允許海峽西岸經濟特區在促進兩岸貿易投資便利化、

台灣服務業市場准入等方面先行試驗等政策。

由於福建對台具有人緣、血緣、地緣、商緣等四緣往來互動關係,

在經濟合作上限制條件較少,中國大陸藉此凸顯海西在兩岸關係發展 上所存在之政經策略地位,成為新的對台工作平台,假以時日,若能 形成區對區之往來互動,尤其在兩岸三通基礎下,除了可能台灣新的 一波產業前往投資之外,又可在「一中原則」下框限台灣,以達成政 治矮化台灣之目的。從這些惠台措施中,已隱然地可以看出,中國大 陸將會更加投入海西地區經濟建設,企圖以海西地區磁吸新的一波產 業前往投資,在經濟上更進一步框住台灣,在政治上則是形成「區」

與「區」之對口型態,以達到一國兩制之政治目標 。換言之,藉經 濟之統合,可能讓兩岸在共同體之機制下運作,達其經濟上「一中市 場」與政治上「和平統一」的目標。

http://www.huaxia.com/qqla/index.html,上網時間:2010年4月28日。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