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研究結果分析與討論

第五節 綜合討論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第五節 綜合討論

本研究使用之問卷為「亞洲旗艦大學博士生比較研究(Comparative Study of Doctoral Students in Asian Flagship Universities)」國際合作研究案臺灣研究團隊 翻譯之問卷,在國際間已有韓國、新加坡、香港、日本、中國大陸、美國、臺灣 等國家之旗艦研究型大學、主要大學,或以全國調查方式,加入此一國際合作研 究案。本研究之案例大學為臺灣最具聲望的研究型大學,調查期間在學博士生約 3,367 人,研究者以立意抽樣,滾雪球尋找博士生樣本施測,收回 426 份有效問 卷,佔全體博士生比例約為 12.7%,回收率在一般量化研究的標準上偏低,但收 回之樣本在案例研究型大學 11 個學院博士生人數分布上具有代表性,且與「亞 洲旗艦大學博士生比較研究」已發表之研究成果相比,已發表的國家收回之博士 生問卷樣本人數及有效樣本回收率為:韓國最具聲望的研究型大學 418 人(約 11.4%),香港大學 490 人(約 18.5%),新加坡國立大學 288 人(未呈現回收率)、 中國大陸北京清華大學 364 人(約 18.6%),日本國家博士調查 5,052 人(約 38.1%), 美國一所研究型大學 316 人(約 13%)、臺灣 700 人(約 35%)。其中韓國、香 港、新加坡、美國以同一份問卷對單一所旗艦研究型大學進行調查,北京清華大 學以獨立方案方式進行,日本以全國博士生調查方式進行、臺灣對全國在學博士 生發出 2,000 份問卷進行調查。以下就本研究之研究結果與「亞洲旗艦大學博士 生比較研究」已發表之研究成果進行分析。

Shin、Kim、Kim 與 Lim(2018)在韓國最具聲望的國立研究型大學的研究 結果中,博士生與同儕互動高(M=4.92, SD=1.23),與指導教授互動高(M=4.95, SD=1.18),學生進入學術職業的動機也高(M=5.29, SD=1.23),大多數博士生在 獲得博士學位後都有追求學術生涯的動機。本研究之研究型大學中,博士生與同 儕互動(M=3.72, SD=1.52)程度比韓國低,但與指導教授關係(M=5.19, SD=1.42)

比韓國高,且博士生就業規劃以非學術工作意向多於學術工作意向。雖然博士生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追求學術工作之意向不同,但指導關係的重要性仍是關鍵。韓國的研究發現社會 與人文學科的博士生比工程和自然科學的博士生對博士課程更滿意,本研究發現 則為 STEM 與非 STEM 領域博士生在學習經驗的課程規劃層面感受沒有顯著差 異。韓國與本研究之結果均呈現民主的學術文化(可以自在的向教授與學者發表 言論、可依照自己的興趣選擇想修讀的課程)對博士生的滿意度(學習經驗)至 關重要。

Jung(2018)在香港大學的研究結果中,指導型態對於博士生的能力有極其 重要的影響,提供定期的專業指導在各向度上都產生正面的影響。本研究結果亦 呈現頻繁的指導在博士生的能力訓練上具有顯著影響。Jung 的研究結果中,研究 領域對博士生的能力沒有影響,本研究則發現 STEM 領域與非 STEM 領域博士 生在能力訓練上有顯著差異,STEM 領域博士生在能力訓練的感受顯著比非 STEM 領域博士生高。

Horta(2018)在香港大學的研究結果中,STEM 領域與非 STEM 領域博士 生對技能的認知和就業規劃之間存在差異,本研究發現 STEM 領域與非 STEM 領域博士生在能力訓練上有顯著差異,STEM 領域博士生在能力訓練的感受顯著 比非 STEM 領域博士生高;STEM 領域博士生就業規劃意向傾向非學術工作,非 STEM 領域博士生就業規劃意向傾向學術工作。Horta 的研究結果中,指導教授 對於博士生畢業後的就業選擇只有很小的影響,但本研究發現指導關係對於博士 生從事學術工作之就業規劃具有顯著預測力。

Ge 與 Ho(2018)在新加坡國立大學的研究結果中,HSS 領域(人文、社會 科學、商業,法律、建築)博士生顯著偏好在大學環境中工作,STEM 領域博士 生則顯示更高的意圖在非學術部門工作。本研究亦發現不同專業學科領域在博士 生就業規劃意向上具有顯著差異,STEM 領域博士生就業規劃意向傾向非學術工 作,非 STEM 領域博士生就業規劃意向傾向學術工作。Ge 與 Ho 的研究結果發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

現博士生的就業規劃會受到指導教授的影響,本研究結果亦呈現指導關係對於博 士生從事學術工作之就業規劃具有顯著預測力。

Shibayama 與 Kobayashi(2017)在日本國家博士人力資源概況調查資料中發 現,教員頻繁的指導可以增加博士生選擇學術職業的可能性。本研究結果則發現 指導頻率在博士生的就業規劃上沒有顯著差異。

Kim、Benson 與 Alhaddab(2018)對美國一所公立研究型大學的研究結果 中,人文、社會科學和教育領域的學生中,超過 75%的博士生表示最終職業目標 是在學術界工作,在自然科學和工程領域的博士生最終職業目標是在學術界工作 的比例不到 50%。本研究亦發現,非 STEM 領域博士生就業規劃意向為學術工 作者佔 61.45%,STEM 領域博士生就業規劃意向為學術工作者佔 38.19%。Kim、

Benson 與 Alhaddab 的研究結果中,沒有發現博士生的學術能力與預期的職業結 果(學術界的教師工作)存在顯著聯繫。本研究亦發現就業規劃為從事學術工作 與非學術工作之博士生在能力訓練的感受沒有顯著差異。

除前述將本研究之結果與「亞洲旗艦大學博士生比較研究」已發表之成果進 行分析之外,Weisbuch 與 Cassuto(2016)的研究中,美國幾乎 50%的人文學科 博士生從未在任何類型的大學或學院獲得終身職位,50%的理科博士生甚至沒有 把學術生涯作為他們的就業目標。本研究亦發現,非 STEM 領域博士生就業規劃 意向為學術工作者佔 61.45%,而 STEM 領域博士生就業規劃意向為學術工作者 佔 38.19%。

Curtin、Malley、Stewart(2016)發現博士生對研究型大學教師職業的興趣不 存在性別或種族差異,對學術生涯的興趣則存在領域差異,非 STEM 領域博士生 對學術生涯更感興趣。本研究亦發現不同性別博士生在進入大學任教的職業興趣 上不存在差異,同時本研究結果中非 STEM 領域博士生的就業規劃意向亦傾向 為學術工作。

‧ 國

立 政 治 大 學

N a tio na

l C h engchi U ni ve rs it 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