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研究結果

第四節 綜合討論

六、 搜尋中止行為

從訪談結果來看,受試者一致認為手機較容易有放棄搜尋的情形產生。主要 是因為手機的閱讀性較差,及受搜尋類型影響。例如:「比較容易放棄,因為眼 睛好痠,而且有時候因為網速問題影響,等待覺得很累,就會果斷放棄」(F01:

T)、「是,因為手機的搜尋較易搜尋,因此常常會透過手機搜尋一些沒有必要的 資訊來打發時間。」(F03:T)、「手機常常會查一些無關緊要的內容,找不到也 沒關係,重要的東西不會在手機上查;而在電腦上查東西的時候,會覺得我都花 時間去開電腦了,沒查到會很嘔,所以不會有放棄的情況。」(M01:T)。根據 訪談結果,可以發現受訪者在使用電腦時,多半是處於工作情境之中,需要查詢 重要的資訊,因此較少有放棄的情形產生,而行動搜尋多半是在休閒情境中因好 奇而起的搜尋,並不是真正必要的資訊,故較容易產生搜尋中止行為。

第四節 綜合討論

本節根據問卷、日誌、訪談的研究結果與發現,綜合研究者觀點與相關研究結果,

提出比較與討論。以下內容將個別討論搜尋動機、搜尋內容特性、搜尋策略與技 巧以及情境因素的影響。

一、 行動搜尋動機

文獻探討中 Taylor 等人(2009)提及的行動搜尋動機架構說明行動環境中有六 種主要的搜尋動機,分別為覺察(Awareness)、時間管理(Time management) 、好 奇(Curiosity)、消遣(Diversion)、社會連結(Social connection)、社會避免(Social avoidance)等六種搜尋動機,由於本研究對象鎖定在大學校園使用者,學生族群

73

多半有課業相關的搜尋需求,故加入課業或工作需求之搜尋動機,並將社會連結 與社會避免統整為社交相關之搜尋動機,將行動搜尋動機架構修改彙整為覺察、

時間管理、好奇、消遣、社交相關、課業或工作需求等五種搜尋動機。

分析問卷調查結果與日誌記錄後發現,最主要的搜尋動機為好奇,這樣的結 果與 XIE(2014)的研究結果相符,但與 XIE(2014)的研究相比,消遣動機所佔的 比例有明顯提高,而在前述研究中消遣並不是重要的行動搜尋動機。由於本研究 與前述研究的樣本年齡層差異不大,推測可能與使用環境有關。台灣地區近年 4G 網路普及、行動裝置硬體效能提升、串流平台蓬勃發展,加上網路吃到飽方 案盛行,手機已能提供使用者舒適順暢的休閒環境,使得填答者利用手機休閒的 比例上升,間接在搜尋如遊戲、影音等休閒資訊的比例也跟著提高。

二、 行動搜尋的內容特性

娛樂/影音是行動搜尋中最主要的搜尋主題,如同前段所推論,大學校園使 用者多半會利用智慧型手機來進行休閒活動,而手機的休閒活動中又以影音與手 遊為主,有許多關於線上影音與遊戲攻略的搜尋主題。

而從搜尋類型來看,行動搜尋中的主要搜尋類型為事實確認,也就是例如單 字翻譯、演員名稱、電話號碼、時刻表等簡單且能夠快速取得的資訊,受限於螢 幕尺寸,需要大量閱讀文字的搜尋類型便較少在手機上產生,若使用者在有更進 一步的資訊需求時,多半會轉移至桌上型電腦進行搜尋。

而在行動搜尋中,有超過 9 成的使用者會利用 Google 等一般搜尋引擎進行 搜尋,研究者推論是由於固定環境的使用習慣與搜尋類型簡單所致,使用者在固 定環境上已經習慣利用 Google 等具有優越搜尋功能的入口網站進行搜尋,這項 使用習慣也被帶到行動環境之中,故在進行行動搜尋時,會依據先前的使用習慣 進行搜尋,另一方面,行動搜尋的類型多半為事實確認,一般搜尋引擎即可應付

74

此類需求,也造成一般搜尋引擎在行動環境中仍有極高的使用率。

三、 行動搜尋策略與技巧

從研究結果來看,行動搜尋的策略與技巧大致上與固定環境相符,行動搜尋 大多仍是利用小鍵盤在搜尋引擎中輸入關鍵字進行查詢,智慧型手機搭載的手寫 及語音輸入功能並不常被使用,推斷是其在辨識度方面尚有改進之處,可見大多 數使用者仍習慣在固定環境中的搜尋模式,但從日誌與訪談中發現,特定內容主 題的搜尋如天氣、時刻表、購物等,有一定比例的使用者在搜尋這類主題時會使 用專門的 APP 進行搜尋,這類型的 APP 多半設有主題分類,使用者僅需點選/

滑動便可快速獲得所需資訊,不需要花費多餘心力思考適合的關鍵字,可以更快 速方便地進行搜尋。

四、 情境因素對行動搜尋的影響

先前的相關研究顯示(Amin et al., 2009; Sohn, 2008; Tamine-Lechani et al., 2010; Teevan, 2011; XIE, 2014),行動搜尋的背後有許多情境因素的影響,本研究 參考各學者對行動搜尋情境之因素,將情境因素歸納為時間、地點、活動類型、

社會性因素等四種情境因素,研究結果分析了情境因素對搜尋動機的影響,經迴 歸分析後發現任務類型是影響搜尋動機最主要的情境因素,但從統計的 R2變量 來看,這些情境因素對行動搜尋變項的解釋力不足,推斷行動搜尋有更多其他的 影響因素存在。

五、 社會性因素與接續行為差異

行動搜尋的社會性因素影響方面,問卷結果顯示出約有 6 成的使用者在進行 行動搜尋時身邊有他人存在,而日誌記錄的結果卻顯示出在搜尋時的社會性因素 影響並不顯著,不同研究方法產生的研究結果有所差異的原因,研究者推斷是由

75

於本研究目前僅探討實體之社會性因素影響,即是在搜尋時身邊是否實際有他人 存在,而問卷調查僅就填答者最近一次的搜尋經驗探討其社會性因素之影響,而 填答者最近一次的行動搜尋地點多為家中/宿舍,身旁有家人/朋友的比例自然較 高;而從日誌結果來看,有較高比例的行動搜尋是獨自進行,並非受他人影響促 發,但觀察日誌紀錄的結果發現,雖然在行動搜尋進行時身旁並無他人,但並不 表示行動搜尋背後沒有社會性因素的影響,研究者觀察到社群媒體如 Facebook、

Line 上的對話,也可能是促發行動搜尋的因素,雖然身旁沒有他人存在,但行動 搜尋實際上還是有受到社會性因素的影響,虛擬社會性因素的影響值得多加探 討。

而在接續行為方面,從問卷結果來看,僅有約 3 成的搜尋會產生接續行為;

但研究者從日誌記錄觀察到,約有 6 成的搜尋記錄會有如分享、消費等接續行為 的產生,不同研究方法產出的研究結果有所差異,造成這樣差異的原因,研究者 推斷是因為以問卷收集接續行為的相關資料時是收集填答者最近一次的搜尋行 為,而大多數的填答者在填答問卷時多為下午與晚上等空閒時間,其行動搜尋的 需求大多也與休閒娛樂有關,此類資訊較少有如分享、保存等接續行為的需求;

而從日誌結果來看,除了在行動搜尋中最常見的休閒任務之外,閱讀學習與旅遊 類型的任務比例有明顯提升,此類型任務也多少隱含有保存等再利用的需求,也 導致約有 6 成的日誌記錄有在搜尋後有接續行為的產生。

76

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