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回顧

第六節 綜合類防災教育

一、 防災教育之意義

教育部「防災白皮書」提及:「防救災之目的在於減輕人民與社會的災害風 險,因此加強民眾對於災害的認識、事前的預防以及災害發生時的應變處理,為 推動災害防救工作的基本要素。」又災害防救法第 22 條第 2 項為「為減少災害 發生或防止災害擴大,各級政府應權責實施災害防救教育、訓練及觀念宣導」,

由此上述兩項綜合言之,「防災教育」指的是災害防救教育,主要在於減少災害 的發生或防止災害擴大,減輕災害來臨時或災害發生後的所造成的傷害,也就是 說「防災教育」的目的在於透過教育的方式傳遞災前預防、災害發生時的應變及 災後發生的處理與重建之正確知識,培養正面積極的防災態度與價值觀,並以實 際行動、預防和解決災害問題,以減少災害帶來之精神上與物質上的損失(葉欣 誠等人,2004)。災害對人類造成的生命危害及生活財產的損失不容小覷,因此 防災教育的推動與執行可減低災害對人類所造成的傷害,其重要性可見一斑。

觀看各國的防災教育,美國多以地區性的方式來推動,除官方推動防災教育 外,民間組織亦在學校中進行防災教育,且組織間彼此合作,成立全國災害聯盟 (National Disaster Education Coalition),除分頭推動防災教育外,更重要的是注意 推廣時用詞與訊息的一致性,避免造成民眾獲得絮亂的訊息,以其中美國紅十字 會為例,會依照地區可能發生的災害進行不同的應變方式及預防工作之規劃,並 以此做為防災教育的內容,宣導對象從幼稚園是老年人皆有之,且進入校園對小 朋友及老師做宣導,而官方部分則為聯邦緊急事務管理總署(FEMA)透過其他的 組織合作推動「社區與家庭防災計畫」,目的是為民眾具有足夠的災害知識進行 保護人群及其生活環境;除了教材的研發外,且與當地防災活動結合並提供技術 指導(FEMA,2010b,2010c)。整體而言,美國的大眾防災教育著重於:災害覺 知、社群融入、事前準備、技術資訊提供及緊急應變計畫;學校防災教育則以學

45

校為單位,有政府部門、學術研究單位及其他相關緊急應變組織協助規劃,而前 置準備及災難應變為美國各州提倡防災教育的重點,防災教育的訓練著重於學校 行政人員及教師身上(陳亮全等人,2009)。

而日本防災教育,因日本政府對於防災工作的重視,防災教育的推動與執行 主要由文部科學省(相當於台灣的教育部)負責,擬定包含災害預防、災害應變及 災害復原與重建之整合性「文省部防災業務計畫」,且每年修訂防災教育白皮書,

每年有不同的推行重點,除了防災教育的實踐,校園設施的防災措施也同樣進行 檢視(日本文部科學省,2000),教育的重點在於(1)平時落實防災教育,以能在 災害時正確判斷與應變,確保自身安全(2)積極參加防災訓練,提升防災意識,

並將家人、社區一同納入防災教育及工作中(3)充分了解災害的成因,以及防災 對策的瞭解且具備防災的能力,且能指導周圍的學生及兒童(文部省,2007;陳 亮全等人,2009)。

英國為配合聯合國政策,將防災教育融入課程標準中,除了針對天然事件外,

亦補強人為的面向;澳洲政府亦在聯合國的支持下發展輔助學校防災教育的策略,

其目標在於融入災害效應與防災訊息於學校課程當中,最終目的是希望透過學校 系統提升對於社區對災害防治,與事前準備覺知及教育(蔣偉寧等人,2004b;

Australian Emergency Management Institute, 2008)。

由上述各國的防災教育可知,不管是融入學校課程的教學,或是另外編寫教 材進行教育,各國對於防災教育的重視及推廣可見一斑;而且對於災害的認識、

事前的防備工作及災害來臨時的應變方法都相當予以重視;此外,各國皆希望透 過學校的防災教育工作,能建立學生對於防災工作的重視及了解並加以練習執行 防災工作;並期待學生將所學的觀念帶入家庭當中,進一步的推廣於社區民眾,

使大眾對防災工作能加以重視及執行。

若為促使大眾具防災觀念,學校為推動防災教育的重點,推行方式首先建立 學生對於安全的概念,並瞭解安全的重要性,其次是防災知識的宣導與如何發展

46

教材並進行運用,若要防災認知、態度及技能落實到每個民眾的日常生活中,作 為傳遞防災教育教學更顯重要(蔣偉寧等人,2004b;葉欣誠等人,2004;林明瑞,

2008)。本研究之綜合防災教育的內容包含一般生活傷害、雷擊、海嘯災害及核 能災害,共計四類災害,以下將對國外防災教育予以簡述,並對於台灣目前各學 習階段學生之綜合類防災教育之推行情況進行分析與討論。

二、 綜合類防災教育

(一)國外綜合類防災教育

一般生活傷害(含雷擊),在美國 k-12 年級的正規教育當中,每州的每一 個學區因災害教育需求不同,所以課程也有所差異(U.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1997);而美國紅十字會開發了「災難演習」的課程,其中與綜合類災害相關 的內容,如:閃電的成因與急救方式、居住安全、家中傷病預防、中毒等急救 方式,隨著學習年段不同而有著不同的防災教育進行方式,如藉由書籍、海報、

影片等,且學生通過課程後可獲得認證,這些防災課程可以獨立為一課程;亦 有融入於一般學校課程的設計,如融入地理、地球科學等科別,以補足各州課 程之差異;此外美國消防總署、國家消防學院、國家災害訓練中心也都會在網 路上提供相關課程和教材給學生、家長、老師與社會大眾自學使用(American Red Cross, 2002;U.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2007);水域安全部分,以澳洲 為例,澳洲從 8-18 歲規劃一系列的關課程,先由認知與安全觀念的灌輸,目 的在於希望學習者在戲水時能確保自身的安全,再逐漸累積游泳的技能及求生 技巧,以能熟悉水性,救己、救人;進行的方式為:從活動從中學習技巧與概 念(Austrilia Forsyth, 2003)。

核能教育部分,以美國的核能教育來說,將核能教育化為能源教育的一部 份,在各年段的學習皆有規劃,要求學生在高中畢業時應具備一定的核能概念,

課程內容概括為:核反應的原理、核能發電廠運轉的方式、核廢料的處置及核 能的其他用途、核能輻射可能造成的危害與處置方法;而法國會在各級學校當

47

中均排入核能發電與輻射的課程,且行之有年 (U.S. Energy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 2014;莊閔盛,2004)。

地震海嘯複合式災害,以日本為例,日本學童從小接受防災教育,政府 將防災教育融入各學科課程中,不同學習年段有不同的學習目標與防災文化的 成形,主要在強化學生的防災意識,及如何逃生自救,因此學校每年至少有兩 次防災避難演練(地震、火災、海嘯等依地區有所差異)(文部省,2012);且針 對地震發生在課堂間、上下學途中不同情境中進行防災演習,中學生每年至少 參觀防災中心一次及參與其防災活動,以提升逃生能力等防災行為;教師也需 參與相關防災教育訓練。以愛知縣今池小學為例,會利用體育保健課或班會時 間結合教材的使用,進行安全教育,包括:校內受傷、地震所引起的災害如何 避難。靜岡縣因位於海濱的學校可能遭遇海嘯之危害,以葵小學為例,學校平 日防災訓練時會備妥多種方案,如徒步到 20 分鐘外的山丘;或是海嘯快來時 就地往高樓避難,並確實演練,且與家長做好溝通與防災教育;以及重視個人 緊急避難包的準備,並了解其使用方式,以備不時之需(親子天下,2011;陳 龍安、紀人豪、紀茂傑、簡漢良,2013;臺北市政府教育局,2012)。

由此可知,各國對防災教育的重視及積極推廣的程度,學校防災教育除了 提供防災知識的學習外,亦重視防災態度的培養及技能的訓練,使學習者正視 災害本身所帶來的傷害以及災害來臨時的應變知識及能力。

(二)台灣各年段學生綜合類防災教育之推行情況 1.學校綜合類防災教育相關課程與教材

目前九年一貫的課程綱要當中,已將防災教育概念融入在各領域,如:

健康與體育、生活與自然科技、綜合領域等課程,而中小學各版本教科書之 編撰,均以九年一貫課程綱要為軸心進行課程設計,因此研究者將國中小學 使用率較高的三大出版社(康軒、翰林、南一)出版之教科書,其中與綜合類 災害:一般生活傷害、雷擊、海嘯、核災相關教學主題的蒐集羅列於表 2-6、

48

49

50

51

52

53

且涵蓋知識、態度與技能三方面的課程,並配合有效的教學策略與活動,才 能達成防災教育的教學目標。

因此,教育部顧問室於「民國 92 年- 95 年度防災科技教育改進計畫」

始推動九年一貫防災課程教材之建置,歷經葉欣誠教授團隊 94 年發展完成;

95 年吳瑞賢教授團隊重新編修至 98 年林明瑞教授團隊修正後,公布於教育 部防災教育數位平台,供國民中小學間推廣使用。此份教材涵蓋四個學習階 段:1-2 年級、3-4 年級、5-6 年級、7-9 年級;以及五種災害之編制:分別 為地震、颱風、坡地、人為、綜合災害(林明瑞,2010),其中與綜合類防災 教育相關的教材為人為與綜合災害課程,且一併編有教師指導手冊,整理於 表 2-11。

表 2-11 九年一貫綜合類防災課程相關之教材整理表

學習年段 災害類別 教材名稱

國小 1-2 年級 人為災害 家中安全:幫手或是殺手

綜合災害 小心殺蟲劑

國小 3-4 年級 人為災害 用電安全

綜合類災害 轟隆轟隆打雷了

資料來源:整理自林明瑞(2010)。九年一貫防災教材編修與出版。

高中以上各級學校綜合類防災教材,也由「民國 92 年- 95 年度防災科

高中以上各級學校綜合類防災教材,也由「民國 92 年- 95 年度防災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