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網路成癮的成因

不同學派學者認為網路成癮的觀點及看法也不盡相同,根據切入觀點的 不同對於解釋網路成癮的行為也不相同,傳統學派理論者根據理論針對網路 成癮現象加以解釋及說明;而近代學者則是採用「模型」的形式,理由是網 路成癮無法用單一理論解釋之,具有多重的因素。

一、行為學派觀點

以 Skinner 的操作制約理論來解釋成癮者的網路成癮行為。操作制約所 指的是,使用者經由得到增強,所建立的刺激-反應連結的歷程。相關學者認 為網路成癮也是一種操作制約的現象,上網便是網路成癮者的籌賞,而不斷 的重複上網行為,即是不斷的增強個體對於網路的刺激與反應的連結(游森 期,2001)。

根據行為主義的觀點來詮釋網路成癮現象可能因素如下(白育甄,2003;

邱聖玲,2003;陳淑惠,2003):

(一)同步空間的立即回饋:隨時隨地上網幾乎都可以得到網友的立即 回應。

(二)連續增強與間歇增強:上網的經驗可能得到立即的情緒需求滿足 而使上網行為得到增強,更包括有機會能夠名(角色與等級)利(金錢收入)

雙收。

(三)匿名化身的情感代入:不同的角色扮演帶來多元而複雜的難忘經 驗。

(四)網路腥羶情色與血腥暴力的致命吸引力:網路遊戲中的影象與聲 光效果所引發的新鮮感與強烈感官刺激。

(五)網路滿足使用者現實生活所不易獲得的心理期待,例如:滿足成 就感、掌控感、歸屬感與虛擬名聲。

而陳淑惠(2003)提出網路成癮的強化循環模式,指出網路使用者在遭 遇現實生活挫敗壓力或感覺負面心情時,若網路易於取得,則會轉而上網尋 求協助或抒發,不舒服的感覺暫時消退,進而得到放鬆與愉悅的經驗,形成

14

一種增強作用,促成再上網,但因上網而影響人際、課業或工作,則可能產 生罪惡感,而罪惡感可能導致壓力與心煩,若無其它解決之道,則又可能易 於取得的網路來減輕壓力,由此,形成了惡性的循環,最終此惡性循環將越 來越自動化與穩固,而不可自拔。

二、精神分析學派觀點

關於網路成癮,一般常用的解釋模式有以下三種:疾病模式、適應模式 和生活方式模式(陳淑惠,2003)。其中採適應模式的學者認為某些成長問題 或環境,如在成長階段遭遇不當教養、不良的成長學習環境、先天生理或心 理缺陷與障礙等,會導致一個人無法真正生長成熟,因此缺乏社會所期許的 可靠性、自信、能力與社交接納度,故藉由某些物質或行為成癮來適應(游 森期,2001)。精神分析學派學者對成癮行為的解釋是持適應模式的觀點。

張必弘(2012)指出成癮者在孩童時期對生活週遭事務缺乏興趣,所追 求的是及時享樂,但卻不在正常的脈絡下追求,這可解釋他們為何會發展出 成癮行為。當他們面對生活困難時,他們從生活中退縮,這種自卑感促使他 們尋求替代的滿足。因此他們會藉著任何可提供快樂的工具來尋求滿足,但 這反而使他們生活中的難題更為嚴重。另外他們顯示出社會興趣的缺乏,當 他們缺乏與他人的聯結,缺乏對工作、家庭、友誼、愛等生活任務的歸屬感 時,將會因生活上微不足道的困難而認為自己沒有能力去承受重擔。因此成 癮者的主要特徵乃是無法忍受生活困境,並緊抓住能增加片刻滿足的工具。

而成癮者的生長背景也有相當的關係,通常成長於容易依賴他人或是他 人過度縱容的環境,並將他人的服務視為當然,如有不順成癮者之意則他們 會想辦法操縱他人以滿足自己需求。當一個小孩,因被縱容而無法承擔他人 可輕易承擔的事情時,他們會傾向以逃避的方式來面對生活情境,即使成年 成癮者,也會讓人覺得他們仍停留於未成年階段,尚未準備好面對社會責任 或生活中的任務,而這也形成了成癮者的主要特質(盧怡任,2007)。

上述為精神分析學派對於成癮者的解釋與主張,對照網路成癮者可發現

15

審美需求

知識與理解的需求

自尊需求 愛與隸屬需求

安全需求 生理需求

自我實現

他們將網路世界視為逃避生活任務與獲得短暫滿足的工具,當沉迷於網路世 界中,似乎就可讓自己有愉悅成就感,而驅走生活中的不愉快。但這樣的作 法,卻也醞釀更為嚴重的問題,當他們因逃避生活中的困難,不願以正視各 項生活任務,努力與他人相處互動解決問題,他們將漸漸被孤立,因此轉而 上網來尋求慰藉,如此惡性循環沉迷網路之中,無法自拔。

三、人本學派觀點

人本理論學者 Maslow(1970)從人的需求滿足觀點,提出行為的成因與 動機,分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愛與隸屬需求及自尊需求,前四種需求又 統稱基本需求;知識與理解需求、審美需求及自我實現需求,後三種需求統 稱成長需求,這種詮釋一直是行為研究上探討的理論重要依據(張春興,

1994)。

資料來源:教育心理學(頁 304),張春興,2003。台北市:東華書局。

圖 二- 1 Maslow 需求層次論圖

16

學者 Suler(1996,1999)對於「網路成癮」的行為,從 Maslow 的需求 模式出發來說明成癮產生的原因,他認為了解網路活動的需求因素,就能了 解健康的與病態的網路投入,Suler 認為從事網路活動的背面需求,不外乎

「性的需求」、「個人意識狀態改變的需求」、「成就感與支配感的需求」、「有 所歸屬的需求」、「人際關係的需求」、「自我實現與自我超越的需求」。

在基本需求的部分 Suler 認為許多網路成癮的人,利用網路的匿名功能和 不用以真實身分的「匿名性」來使用網路 當現實的不利條件及限制消除之後,

可以建立或得到一個生存的空間環境以達到「生存及安全需求」。而在「愛與 隸屬的需求」的部分 Suler 解釋許多在網路上建立虛擬人際關係的人其目的 即是希望透過網路交往形成網路上的社群,甚至進一步成為真實生活中的朋 友並以這樣的方式和其他人取得社會隸屬感的連結,這種使用網路以求建立 群己關係的目的即是尋求「愛與隸屬的滿足」。另外就 Msalow「自尊需求」

的角度來看,Suler 認為藉由網路角色的扮演學習,知道如何轉化成為參與社 會活動的能力 這種由新角色的學習應用在日,常生活之中,如果表現良好並 產生正向回饋將可增加「自我價值」。

而在成長需求,Suler 認為網路不但提供豐富的訊息,更由於擷取訊息的 方便性,因而可以滿足求知欲望的需求。Maslow 需求層次理論中的最高層級 是「自我實現」,Suler 認為當網路使用者發覺在網路上投入的種種行為或是 社會層面的活動能夠使自,己與他人建立有意義的關係並且可以開啟以往現 實生活中隱藏的智慧,或是社會潛能,這種發覺自我生命價值與展現自我功 能的歷程,就是一種自我的實現 這也許就是為何有些網路使用者會難以自拔 地深陷在成癮行為中的原因。

四、沉迷階段模型

Grohol(2005)提出的沉迷階段模型是:網路使用者在遭遇新的網路活 動時會經歷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是著迷(Enchantment, Obesession):投入大量時間以探索 與適應新的網路活動。

17

第二個階段是醒悟(Disillusionment, Avoidance):隨著熟悉與適應網路 活動,使用量逐漸降低。

第三階段是平衡(Balance, Normal):能夠是當分配時間使用網路活動,

不會影響其正常生活。Grohol 他認為大多數的人可都可以發展到第三階段,

資料來源:Davis, R, A (2001). A cognitive-behavioral model of pathological Internet use (PIU).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17(2), p189

錯誤! 找不到參照來源。認知行為模型中的遠端成因有三項,此三項成

18

(一)情境線索(增強):此項目可視為行為理論中操作制約原則的增強,當 個體接觸網際網路時可從中獲得增強的經驗,使得原有的上網行為獲 得增強。假若刺激之間產生連結,則會透過次級增強原則,提供更多 的情境線索增強使用者上網行為。

(二)網際網路:指上網行為,不論使用何種媒介上網,例如:個人電腦、

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

(三)心理病理(psychopathology):此網路成癮認知模型中心裡病理必須出 現或發生才會有網路成癮症狀。Davis 的此項論點有別於過去研究認為 因為使用者有網路成癮而產生心理不適應的症狀。其認為是因為個人 先前的心理病理導致個體不適當的認知,進而造成網路成癮。

除了遠端的因素外,另還必須具備近端因素,即不適應認知,主要分為 兩類:

(一)對自我的認知:使用者並不關心日常生活的其他事件,不斷的思考有 關網路的使用,此思考方式導致使用者一直沉溺在網路所帶來的增強,

此一思考行為又稱反芻式認知。而另一種情形則是使用者剁自我多抱 持負面的觀點,包括自我懷疑、自我效能低落及自我負面評價,因此 產生「只有在網路上我才是最厲害的、最好的」、「離線後我一點用也 沒有」、「沒有網路,我就只是個失敗者」等負面思考。

(二)對現實世界的想法:扭曲的認知造成使用者對現實世界有錯誤的想法 或推論,影響現實人際關係。使用者會有「網路上大家都喜歡我、在 乎我、重視我」、「網路上的朋友才是真的」、「離線後,大家都對我不 好」等諸如此類的想法,不適應的認知強化了使用者對網路的依賴。

而 Davis 也將網路成癮分成二種類型:特殊形(Specific PIU)及一般型

(Generalizde PIU)二個不同類型的使用者:

(一)特殊形網路成癮者:使用者依賴網路的某項特殊功能,例如:利用網

(一)特殊形網路成癮者:使用者依賴網路的某項特殊功能,例如:利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