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高雄市國小高年級學童網路成癮、人際互動關係及社會支持之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高雄市國小高年級學童網路成癮、人際互動關係及社會支持之研究"

Copied!
116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屏東大學資訊學院 數位學習教學碩士學位學程班碩士論文. 高雄市國小高年級學童網路成癮、人際互動關 係及社會支持之研究 The Study of Internet Addiction,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and Social Support of the High Grade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研究生:張智雄 指導教授:林志隆 博士. 中 華 民 國 一 百 零 四 年 九 月.

(2)

(3) 謝誌 回首三年的研究所生涯,說長不長,但也不算短的日子。終於來到提筆 寫謝誌的時候了,也代表研究所即將告一段落。還記得開始暑期上課時,一 邊面對要緊湊的課業,一邊還要面對學校的行政工作。有時蠟燭兩頭燒,真 希望一天能有 48 小時。慶幸能夠遇到一群相互扶持的同學以及在研究所課堂 上傳道解惑的授課老師,讓這一切最終都能熬過去。 首先,最要感謝的是我的指導教授林志隆老師。在著手研究論文時對於 研究方向的焦慮以及惶恐,如不是志隆老師的引導及建議,恐怕要多走許多 冤枉路。每一次的論文指導時間,老師總是細心地指出錯誤所在;耐心地聽 我所遇到的困難瓶頸,且給予我撰寫時的建議。一次又一次的論文指導,使 得我得以不斷成長,拓展我研究視野,加深我在專業領域的見聞。同時也讓 我從老師身上學到研究學問的態度及堅持,在此由衷感謝志隆老師。 完成論文的路上因為有許多貴人的相助一路走來雖然艱辛但卻有著滿滿 的感動。雖然,我們這一班只有 9 位同學,但在我遇到問題時大夥總是給予 最即時的幫助跟援手,持續的加油打氣跟互相關心,在大家分工合作之下共 同渡過了許多難關。還有杉林國小的夥伴義傑、立芳、雅婷、怡君、永芳國 小的同仁、協助審查問卷的專家以及協助問卷填答的老師們。回首細數,才 發現要感謝的人太多。因為有你們,我才能夠完成這篇論文。 還有我的女友筠樺,謝謝妳陪我走過這段路,妳總是在我撰寫論文心情 煩躁時鼓勵我,替我分憂解勞,有時還要聽我抱怨發牢騷,也謝謝妳願意等 我完成研究所學位。 最後要感謝我的媽媽、姐姐和妹妹,在這段時間的體諒及包容並且做我 最堅強的後盾,讓我能無所顧慮的專心在課業及工作上發揮,謝謝妳們總是 在背後支持我,默默地做我前進的力量。 謹以此篇論文獻給愛我的以及我愛的家人。 張智雄 謹誌 民國 104 年 9 月. I.

(4) 中文摘要 本研究旨在瞭解國小高年級學童網路成癮、人際互動關係與社會支持迷 之研究。探討不同背景變項學生在網路成癮的差異,以及學童網路成癮與人 際互動關係、社會支持之相關性。根據本研究結果提供建議,以供預防及導 正國小高年級學生網路使用人際互動時做參考。 本研究以高雄市國小五、六年級學生為研究對象,採用採分層比例抽樣 的方式,施以「網路成癮量表」、「人際關係量表」與「社會支持量表」後。 抽取 25 所國民小學,共計 50 個班級,1233 名學生進行問卷調查。剃除無效 問卷 15 份,得到有效問卷 1218 份。所得資料以描述性統計、卡方檢定、獨 立樣本 t 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皮爾森積差相關,進行資料處理。. 研究主要發現包括: 一、 高雄市國小高年級學童整體網路成癮程度低於中間值,網路成癮高風險 及網路成癮疑似個案比例約 24%。 二、 高雄市國小高年級學童整體人際互動關係來源為學校及家庭。 三、 高雄市國小高年級學童主要社會支持來源為現實社會支持。 四、 網路成癮與人際互動關係中,網路成癮與「網路人際互動」有顯著正相 關。 五、 網路成癮與社會支持中,網路成癮與「網路社會支持」有顯著正相關。. 關鍵字:國小、網路成癮、人際互動關係、社會支持. II.

(5) The Study of Internet Addiction,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and Social Support of the High Grade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 among internet addiction,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and social support of the students with different background variables. The participants of this study were Grade fifth and sixth students in twenty-five elementary schools of Kaohsiung City selected by using stratified proportion sampling. There are totally 1218 valid cases. Three scales in the questionnaires used in this study were Chen Internet Addiction Scale,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Scale and Social Support Scale. The statistical analysis included descriptive statistical analysis, t-test, one-way ANOVA, and Pearson’s product-moment statistics.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were as follows: 1) Average score of Internet addiction of high grade students in elementary schools of Kaohsiung City is lower than intermediate value. Internet addiction of suspected cases accounted for 24%. 2) School and family are the main resources of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of high grade students in elementary schools of Kaohsiung City. 3) Real-life social support for high grade students in elementary schools of Kaohsiung City is higher than virtual social support. 4) A significantly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internet addiction and “internet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exists in the relation of internet addiction and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5) Another significantly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internet addiction and “internet social support” exists in the relation of internet addiction and social support.. Key word: elementary school; internet addiction;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social support III.

(6) 目次 謝誌 ................................................................ I 中文摘要 ........................................................... II 英文摘要 .......................................................... III 目次 ............................................................... IV 表次 .............................................................. VII 圖次 ............................................................... IX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 4. 第三節. 研究問題 ................................................. 4. 第四節. 名詞解釋 ................................................. 5.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 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 8. 第一節. 網路成癮的定義與界定標準 .................................. 8. 第二節. 網路成癮的成因 ........................................... 13. 第三節. 網路成癮對國小高年級學童的影響 ........................... 20. 第四節. 網路成癮與人際互動關係 ................................... 24. 第五節. 網路成癮與社會支持 ....................................... 27.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 33 IV.

(7) 第一節. 研究架構 ................................................ 33. 第二節. 研究對象 ................................................ 34. 第三節. 研究工具 ................................................ 35.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流程 ........................................... 49. 第五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 51.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 52. 第一節. 研究樣本之背景資料分析 ................................... 52. 第二節. 網路成癮、人際互動關係與社會支持之描述分析 ............... 55. 第三節. 背景變項與網路成癮、人際關係及社會支持之間的差異情形 ...... 63. 第四節. 網路成癮、人際互動關係與社會支持之間的相關性 ............. 76. 第五章. 結論建議與未來方向 ......................................... 79. 第一節. 結論 .................................................... 79. 第二節. 建議 .................................................... 81. 參考文獻 ........................................................... 83 一、. 中文部分 ................................................... 83. 二、. 外文部分 ................................................... 88. 附錄 ............................................................... 90 附錄一 專家學者名單 .............................................. 90 附錄二 高雄市國小高年級學童網路成癮、人際互動關係及社會支持之研究(專家 效度審查問卷) .................................................... 91. V.

(8) 附錄三 高雄市國小高年級學童網路成癮、人際互動關係及社會支持之研究 100 附錄四 同意書 ................................................... 105. VI.

(9) 表次 表 二-1 網路成癮定義................................................................................. 9 表 二-2 台灣全國地區個人最近半年最常上網地點統計表 .................. 22 表 二-3 台灣全國地區個人最近半年最常上網工具統計表 ................... 23 表 三-1 高雄市 103 學年度公立國民小學分層比例抽樣統計表 .... 34 表 三-2 預試網路成癮題目表 ................................. 36 表 三-3 預試人際互動題目表 ................................. 37 表 三-4 社會支持題目表 ..................................... 38 表 三-5 學生網路使用背景專家問卷效度修正表 ................. 39 表 三-6 網路成癮專家問卷效度修正表 ......................... 40 表 三-7 人際互動關係專家問卷效度修正表 ..................... 42 表 三-8 社會支持專家問卷效度修正表 ......................... 44 表 三-9「人際互動關係」主成分分析表 ........................ 46 表 三-10「社會支持」主成分分析表 ........................... 46 表 三-11「人際互動關係」信度分析摘要表 ..................... 47 表 三-12「社會支持」信度分析摘要表 ......................... 48 表 四-1 研究對象之個人背景變項分佈情形 ..................... 53 表 四-2 上網地點份部情形 ................................... 54 表 四-3 上網工具分佈情形摘要表 ............................. 54 表 四-4 網路成癮高危險及疑似個案人數累計表 ................. 55 表 四-5 網路成癮各構面描述統計 ............................. 56 表 四-6 網路成癮傾向分佈情形 ............................... 57 表 四-7 人際關係分布情形 ................................... 58 表 四-8 具結交網友經驗之網路人際互動關係分布情形 ........... 60 表 四-9 社會支持分布情形 ................................... 61 表 四-10 不同年級和每週上網時間之卡方分配 .................. 63 表 四-11 不同性別和每週上網時間之卡方分配 .................. 64 表 四-12 是否有結交網友經驗和每週上網時間之卡方分配 ........ 64 表 四-13 不同年級與網路成癮傾向之獨立樣本 t 檢定 ............ 65 表 四-14 不同性別與網路成癮傾向之獨立樣本 t 檢定 ............ 66 VII.

(10) 表 四-15 是否有結交網友經驗與網路成癮傾向之獨立樣本 t 檢定 .. 67 表 四-16 每週上網時間在網路成癮傾向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 67 表 四-17 不同年級與人際關係互動之獨立樣本 t 檢定 ............ 69 表 四-18 不同性別與人際關係互動之獨立樣本 t 檢定 ............ 70 表 四-19 有無結交網友經驗與人際關係互動之獨立樣本 t 檢定 .... 71 表 四-20 每週上網時間在人際關係互動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 71 表 四-21 不同年級與社會支持之獨立樣本 t 檢定 ................ 73 表 四-22 不同性別與社會支持之獨立樣本 t 檢定 ................ 74 表 四-23 有無結交網友經驗與社會支持之獨立樣本 t 檢定 ........ 74 表 四-24 每週上網時間在社會支持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 75 表 四-25 網路成癮與人際互動關係之相關分析 .................. 77 表 四-26 網路成癮與社會支持之相關分析 ...................... 77 表 四-27 人際互動關係與社會支持之相關分析 .................. 78. VIII.

(11) 圖次 圖 二- 1 Maslow 需求層次論圖 .......................................................... 15 圖 二- 2 認知行為模式圖 .................................................................... 17 圖 二- 3 社會支持效果模式圖 ............................................................ 29 圖 三- 1 研究架構 ................................................................................ 33 圖 三- 2 研究流程 ................................................................................ 49 圖 五- 1 網路成癮、網路人際互動及網路社會支持循環圖 ............ 80. IX.

(12) 第一章. 緒論. 本研究旨在探討「國小高年級學生網路成癮對人際互動關係和社會支持 之研究」 ,深入了解網路成癮學生其背景及網路成癮傾向與人際互動關係和社 會支持的影響。本章透過研究背景與動機的闡述,說明研究目的的重要性, 及提出研究問題呈現本研究之主題。本章共分為五節,第一節為研究背景與 動機,第二節為研究目的,第三節為研究問題,第四節為名詞解釋,第五節 為研究範圍與限制。.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自 1960 年代網際網路問世迄今不過幾世紀,人類的生活方式因網際網路 的出現變得更加便利及迅速,知識的獲取方式也有了革新及突破。隨著資訊 科技不斷的推陳出新,寬頻上網至光纖上網,家用網路到行動上網的出現, 人們的生活幾乎無法離開網路。 而我國網際網路發展始於 1991 年,教育部電算中心以 64Kbps 數據專線 將台灣學術網路(TANet)連結到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的 JVNCNET,台灣正式 成為網際網路的一員。自 1997 年的「資訊教育基礎建設計畫」,1998 年的 資訊教育擴大內需方案,到 2001 年的「資訊教育總藍圖」 ,中小學的電腦和 網路設備已開始建置。而在 2003 年開始施行九年一貫課程,將資訊教育列為 六大議題之一,資訊教育自此正式由國中延伸至國小(教育部,2008) 。由於 教育部及各地縣市教育局持續推展資訊教育的努力,各縣市政府亦配合建置 完善的資訊環境,目前國小高年級學生普遍都具備上網能力(楊易蕙,2005)。 根據 2014 年,財團法人台灣網路資訊中心在 4 月份所公布的統計數據得 知,網路的使用人口已達到 1,798 萬人,佔總人口數 77.1%。其中未滿 12 歲 曾上網的人數為 153 萬人,比例已達六成以上。而全國家庭可上網比例高達 84.8%。 綜上所述,當學生具備基礎資訊能力能夠上網,而其生活環境也能提供 上網所需的工具及網路寬頻時,上網不再遙不可及。浩瀚網路世界散發出一. 1.

(13) 股吸引人的魔力,網路的功能五花八門,網路的知識形形色色。除了最基本 的搜尋資料、收發電子郵件和瀏覽網頁;更吸引國小學童的是聲光效果十足 的網路遊戲,能夠即時聊天談心的通訊軟體,隨時隨地臉書打卡。透過電腦, 在虛擬世界中扮演特定角色闖關冒險,與遊戲中的其他玩家一同合作或是相 互競爭。網路聊天室與網友天南地北的聊天抒發情緒,或是在放學後與交心 好友透過通訊軟體繼續在學校未聊完的話題,當然討論功課也是可能話題之 ㄧ。近年來網路社群的興起,打卡傳照片能夠隨時隨地記錄生活大小事,透 過瀏覽臉書動態關心親朋好友,已成了上網後的必備動作(王文玲,2010; 江佩縈,2009;鍾佩育,2009)。 當這些行為變成了習慣,慢慢佔據了學生大多數時間。學生本應以學習 為主,然而其心思已不在課業上,仍停留在虛擬網路世界中。以研究者本身 任教的國小為例,由於學校並無禁止學生攜帶智慧型手機至學校,僅限制學 生不得於課堂上使用。但學生在下課時會使用智慧型手機上網,當鐘聲一打 上課雖坐在教室聽著老師上課,但心裡仍想著剛剛臉書上、聊天室中及遊戲 裡的內容。學齡中的孩子不若成年人,缺乏自制能力及時間控管概念,停留 在網路世界中的時間越長也越容易沉迷其中,以致「網路成癮」(邱孟緘, 2014)。 在 2010 年教育部調查資料顯示國小四年級到六年級學童,網路成癮高危 險群,佔 20.40%,也就是說每 5 個四~六年級學童,就有 1 個可能會發展成 網路成癮。且隨著學制的增加,網路成癮人數有逐漸增加的趨勢(教育部資 訊及教育科技司,2010) 。目前多數研究顯示國小高年級學童網路成癮者與學 業成就有負相關性存在,意即網路成癮度較高者其學業成就較低,反之則較 高(江佩縈,2009;林欣玫,2008;林璟薰,2010;邱孟緘,2014;陳秀莉, 2014;黃千慧,2012;黃雅韻,2013;楊碧華,2008) 。網路成癮除了能夠反 映學生在課業學習上之外,其人際互動關係也是值得探究之議題。國小學童 生活重心多以學校及家庭為主,學校生活除了課業學習之外,與同儕之間的 相處也是學校教育目的之一。和同學朋友之間互動相處免不了討論網路世界 2.

(14) 中的議題或相關資訊,討論主題取決於學生使用網路行為,不同背景學生討 論主題也有所差異,男同學討論主要以網路遊戲為主;女同學則以網路社群 使用為主,而男女同學皆有使用網路聊天軟體之習慣(王宜寧,2005;吳正 飛,2009;吳啟豪,2013;沈福財,2011;林欣玫,2008;林震亞,2013; 林璟薰,2010;曾家寶,2008)。 因此透過網路溝通已成了人際互動關係互動的重要模式,對於即將進入 青春期的國小高年級學童,社會支持來源主要為家人、教師、同學及朋友(林 慧貞,2008) 。透過網路聊天軟體,當學生遇到壓力或困境時可以迅速地得到 社會支持回饋,且隨時隨地只要擁有網路及上網的工具。但一體兩面,使用 得當能從中獲取有益資訊,正向社會支持,相反的如無法篩選適合的資訊或 是接收到錯誤的回饋很有可能產生一發不可收拾的後果及無法彌補的憾事。 以研究者自身在服務學校處理學生經驗為例,曾在學校發生學生在放學後網 路線上聊天時只因口角導致一言不合,隔日竟攜帶工具並找人到校準備談判, 所幸校方處置得當並未釀成衝突。 利用網路作為工具來溝通或是拓展人際關係原為好事,但過度沉迷網路 世界中虛擬情境,錯誤的將網路世界投射至現實世界中;或是從網路上得到 的社會支持無法有效解決學童所面臨之壓力或困境。以上皆有可能對學童未 來的發展產生重大影響,而取自網路錯誤偏差的價值觀也不利學童日後人格 發展,更甚者日後衍生社會問題影響甚鉅(江佩縈,2009) 。因此本研究目的 亟欲了解現今國小高年級學童網路成癮與人際互動關係、社會支持之現況。. 3.

(15) 第二節 研究目的 國小高年級學生即將邁入青春期,人格與心智未發展成熟穩定,因此網 路成癮所衍生問題,對其日後身心發展將會有重大影響。在國小高年級學生 產生網路成癮現象與人際互動關係、社會支持之間的交互關係為何且解釋, 並根據研究結果提供因應策略和建議,以供日後家長、教師或相關單位預防 及導正國小高年級學生網路使用行為,這是本研究的最主要的目的。具體而 言,本研究的目的可以歸納為下列幾項:. 一、 瞭解國小高年級學生網路使用背景及網路成癮現況。 二、 探討不同年級、性別、結交網友經驗、人際互動關係、社會支持在 網路成癮的差異。 三、 探討網路成癮、人際互動關係及社會支持之間的關係。 四、 根據研究的結果,提出建議以供相關人員參考,輔導國小高年級學 生的網路成癮行為,期能導正其偏差行為。. 第三節 研究問題 根據上述研究目的,本研究欲探討之問題如下: 一、目前國小高年級學生網路使用背景現況為何? 二、目前國小高年級學生網路成癮的分布情形為何? 三、不同個人背景變項之國小高年級學生在網路成癮的差異情形? 四、不同個人背景變項之國小高年級學生在人際互動關係的差異情形? 五、不同個人背景變項之國小高年級學生在社會支持的差異情形? 六、探究國小高年級學生網路成癮現象與人際互動關係及社會支持三者的 相關性?. 4.

(16) 第四節 名詞解釋 以下將本研究中所包含重要名詞分別界定及解釋: 一、國小高年級學生 以現行國小教育學制分為 6 個年級,其中從一~六年級依序每 2 個年級 又可分為低、中、高 3 個年段,高年級係指五、六年級學童。本研究之國小 高年級學童為:103 學年度就讀於高雄市公立國民小學普通班的學童。. 二、網路成癮 本研究所指的網路沉癮乃是指使用者對於網路的過度使用及濫用,甚至包 括了沉迷上癮的現象,其定義為「由重複性地對於網路的使用所導致的一種慢 性或週期性的著迷狀態,並帶來難以抗拒再度使用的慾望。同時會產生想要 增加使用時間的張力與忍耐、克制、退縮等現象,對於上網所帶來的快感會 一直有心理與生理上的依賴」(周榮、周倩,1997)。 本研究以陳淑惠等人(2003)所編製的「網路成癮量表」 (Chen Internet Addiction Scale,CIAS),做為施測工具,其所涵蓋的面向為:網路成癮耐 受性、強迫上網行為、網路戒斷與退癮反應、時間管理問題、人際及健康問 題與替代性滿足反應。其網路成癮的總量表分數越高,代表受試學生整體網 路成癮的情況越嚴重。 三、人際互動關係 人際互動關係是指人與人或群體為了達成某種目的或是個體為滿足身心 的需求,透過語言、思想、感情或肢體語言的表現,與他人溝通互動、互相 影響並建立各種關係的過程,是一種持續性動態的變化(王少騏,2013)。 本研究以陳嬿竹(2002)所編製的「真實與網路人際互動問卷」的題目 作為本研究工具,並參考其他相關研究(王少騏,2013;朱伊文 2008;吳正 飛,2009;孟繁中,2010)修改後編撰其中包含「學校人際互動關係」、「家 庭人際互動關係」及「網路人際互動關係」得分越高,表示學童的人際互動 關係越佳,反之則越差。 5.

(17) 四、社會支持 社會支持是指當個體面臨困境或壓力情境,透過與重要他人的互動,獲 得不同形式(情緒性、工具性及訊息性)的支持或協助,並能透過此一支持 協助面對及適應困境壓力。重要他人的身分可以是家人、朋友、鄰居、同儕 或團體成員(吳佳煇,2004;方紫薇,2002;蕭伯諺,2011)。 本研究所採用的「社會支持量表」是參考蕭柏諺(2003)所編製的「網 路社會支持量表」修改後分為「網路情緒性支持」及「網路資訊性支持」二 個面向,再加入「現實社會支持」面相共三個面向。得分越高,表示學童在 該面向獲得支持較高。. 6.

(18)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一、研究範圍 (一)研究地區 本研究主要以高雄市之公立國民小學為取樣範圍,其他地區之公、私立 國小或非國小階段學制,皆不在本研究範圍內。 (二)研究對象 本研究主要以高雄市 103 學年度國小五、六年級生為研究對象,其中不 包括特殊班級學生。 (三)研究內容 本研究之研究內容,以問卷調查法方式蒐集相關資料,以了解現今國小 高年級學童網路成癮與人際互動關係、社會支持之現況與關係。 二、研究限制 (一)在研究對象方面 本研究受限人力、物力、時間等因素,僅能以高雄市國小高年級學生為 研究母群體,所得之研究結果受限制,研究結果無法推論至其他地區及教育 階段的學生。 (二)在研究方法方面 本研究以問卷調查方式,採「紙本問卷」及「線上問卷」二種方式由任 課教師於課堂時間統一指導學生填寫,老師僅在學生對於字詞敘述有疑問時 解釋,其餘則不做過多舉例及引導。然受試者在填寫問卷時可能有自我防衛 心態或受社會期待之影響,而作答時有所保留等因素,在研究推論上有其限 制。. 7.

(19)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的主要在探討本研究有關主題之理論,再對於國內、外學者所發表 之相關文獻進行分析與瞭解,本章共分五節:第一節為網路成癮的定義與界 定標準;第二節網路成癮的成因;第三節網路成癮對國小高年級學童的影響; 第四節是網路成癮與人際互動關係;第五節為網路成癮與社會支持。. 第一節 網路成癮的定義與界定標準 一、 網路成癮之定義 網路成癮(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 IDA)一詞最早是 Goldberg 在 1996 年提出網路成癮症為一種行為成癮,形容網路成癮的症狀是「因網路使用過 度而造成學業、工作、課業、社會、家庭、生心理功能上的減弱」。 Young(1996)則認為網路成癮者的典型行為,不同於病態性賭博之屬於 化學物質成癮,認為網路成癮屬於一種衝動-控制失常之行為(impulse- control disorder),進而影響在學習、社交、工作及經濟上出現混亂的現象, 與病態性賭博較接近。因此,稱此現象為「病態性網路使用(Pathological Internet Use)」。其定義為過度、有問題、適應不良的網路使用行為,以較 為中性、不帶有價值判斷的用詞,來討論網路成癮者過度的使用行為(楊正 誠,2003)。 而我國學者周榮及周倩根據國際衛生組織對成癮的定義上稍作修改後, 定義「網路成癮」為「重複的對於網路的使用所導致的一種慢性或週期性的 著迷狀態,並帶來難以抗拒的再度使用之慾望。同時並會產生想要增加使用 時間的張力與忍耐、克制、退縮等現象,對於上網所帶來的快感會有一種心 理與生理上的依賴」(周榮、周倩,1997)。 Griffiths(1998)歸納科技成癮(電腦成癮、電玩成癮、電視成癮)的相 關研究,將網路成癮歸納屬於科技成癮的一種。科技成癮是一種包含人機互 動(Human-machine interaction)、而無關物質的行為性成癮,對使用者具有. 8.

(20) 特定的誘因和增強效果,進而對上網者產生心理或生理上的依賴,並且對上 網者的生活產生影響,甚至將上網視為生活最重要的活動。因此科技成癮可 視為一種行為性成癮。 陳淑惠(1999)則綜合《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The 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DSM-IV)與臨床個案的觀察,將網 路成癮的症狀(Internet Addiction Symptoms)區分為網路成癮耐受性、網路 成癮戒斷症狀、強迫上網症狀、時間管理問題與人際健康問題五類,著重在 心理層面探討,而其所發展出的中文網路成癮量表(CIAS)為現今國內最為 完整的網路成癮測量量表。 美國心理學會(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APA)在 1997 年承 認網路成癮現象且有研究之價值。指出形成網路成癮是因為過度使用網路, 對網路產生一種心理上的依賴,並且持續增加上網的時間,無法克制使用網 路的衝動,並且伴隨著耐受性(Tolerance) 、克制(abstinence) 、戒斷(withdrawal) 等現象,而產生類似酒精成癮、藥物成癮或病態性賭博等的上癮行為。可惜 APA 所出版最新 DSM-5 仍未將網路成癮列入其中,其理由為網路成癮是否 為精神疾病仍須有更多研究(孟繁中,2010;張必弘,2012)。 表 二-1 網路成癮定義 研究者. 年. 定義. Goldberg. 1996. 行為成癮,網路成癮的症狀是「因網路使用過度而造成學業、 工作、課業、社會、家庭、生心理功能上的減弱」. Young. 1996. 屬於衝動-控制失常之行為,過度使用網路而影響在學習、社 交、工作及經濟上出現混亂的現象,與病態性賭博最接近。. Griffiths. 1998. 屬於科技成癮的一種。科技成癮是一種包含人機互動,而無 關物質的行為性成癮,對使用者具有特定的誘因和增強效 果,進而對上網者產生心理或生理上的依賴。. 周榮、周倩. 1997. 重複的對於網路的使用所導致的一種慢性或週期性的著迷狀 態,並帶來難以抗拒的再度使用之慾望。. 陳淑惠. 1999. 網路成癮的症狀區分為網路成癮耐受性、網路成癮戒斷症 狀、強迫上網症狀、時間管理問題與人際健康問題。.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綜合表 二-1,部分學者認為網路成癮屬於行為性成癮,論點在於「上網 9.

(21) 的行為」,也有學者認為網路成癮屬科技成癮類似電玩成癮。而成癮的症狀 與病態賭博犯罪為類似,國內外研究者皆認為網路成癮者皆有因過度因使用 網路之行為而影響其正常生活的共通點。本研究在網路成癮定義採陳淑惠 (1999)並以陳淑惠等人(2003)所編製「網路成癮量表」為施測工具。. 二、 網路成癮界定標準 首先提出網路成癮的界定標準是精神科醫師 Goldberg(1996)依據 DSM-IV 在物質濫用行為診斷的標準對「網路沉迷失調症( 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IAD)」定義七點判定準則。若網路使用者的行為符合下列敘述其 中三項症狀以上,且症狀表現長達十二個月以上,即符合網路成癮之判定(江 佩縈,2009;陳秀莉,2014;楊正誠,2003;劉文尚,2004)。 (一)耐受性(tolerance):希望增加上網的時間以求得滿足,如果繼續 以相同的時間上網,所獲得的滿足感會有遞減效應(diminished effect)。 (二)戒斷(withdrawal):停止或減少重度的網路使用,而導致持續發 生不安現象、焦慮、不時地想像網路此刻正發生何事、對網路存有 某種的幻想與夢境的現象、自覺或不自覺地手指打字動作;因為以 上的情形而導致在社交、工作或生活上其他重要性功能運作上的損 害;經由再度的使用網路,則可逐漸舒緩或是避免上述的徵狀出 現。 (三)上網時間與頻率會越來越超出原先的預期。 (四)強迫行為:產生想去停止或控制網路使用的念頭,但最後卻失敗。 (五)會花很多時間在網路相關活動上(例如在網路上購物、網路遊戲、 下載檔案及網路社群活動等)。 (六) 排擠其他活動:因為網路的使用而減少生活中其他重要的社交、 工作或娛樂休閒活動,最後可能會放棄那些活動。 (七)既使自我發現這種因為網路的使用,而造成各種持續性重複出現在 10.

(22) 生理、心理、社交及工作上的問題(諸如睡眠減少、婚姻遭挫、與 人疏離、遲到或對生活周遭事物不再感興趣等),依然無法克制自 己使用網路。 Goldberg(1996)所提出的網路成癮界定標準開啟此議題之先河,並且在 網路上成立「網路成癮支持團體」,使得社會各界在發展網路科技時同時重 視到此問題的存在,並且重視網路成癮的影響。 Young 的病態性網路使用界定標準則是在 1996 年根據 DSM-IV 的病態性 賭博(pathological gambling)之診斷標準修訂,八項標準中達到五項即為網 路成癮者,其診斷標準如下: (一) 我會全神貫注於網際網路或線上其他活動,並且在離開網路之後仍 然持續想著上網時的情形。 (二) 我覺得需要花更多時間在網路上才能得到滿足。 (三) 我曾經努力嘗試過多次想要控制或停止使用網路,但是並沒有成 功。 (四) 當我企圖減少或是停止使用網路行為,我會感到沮喪、心情低落或 是脾氣暴躁等負面情緒。 (五) 我花費在網路上的時間比原先預計的還要長。 (六) 我會為了使用網際網路而冒著重要人際關係、工作、教育或工作機 會喪失的危險。 (七) 我曾向家人、朋友或他人說謊以隱瞞我使用網際網路的程度。 (八) 我上網是為了逃避問題或者舒緩一些情緒,例如無助、罪惡感、焦 慮或沮喪。 雖然 Goldberg 是第一位提出網路成癮界定標準者,但 Young 卻是第一位 對網路成癮進行完整研究並撰寫成論文發表者,之後網路成癮相關研究也開 始受到重視如雨後春筍般地冒出。 國內學者陳淑惠(1999)綜合網路成癮診斷標準以及臨床個案的觀察, 依循傳統成癮症的診斷概念模式,著重在心理層面的原則,編製「陳氏中文 11.

(23) 網路成癮量表(CIAS)」,將網路成癮的評估模式分為二個面向五大因素來 界定網路成癮的現象: (一) 網路成癮核心症狀: 1.. 耐受性(Tolerance):指隨著網路使用的經驗程度增加,原先上網 所得到的樂趣與滿足感,必須透過更多的網路內容或是更長的上網 時間,才能得到與原先相當程度的滿足。. 2.. 戒斷症狀(withdrawal from internet addiction):當網路使用者被迫 離開電腦或不能使用網路時,易出現挫敗、沮喪的情緒反應,諸如 出現情緒低落、生氣、空虛感等,或是注意力不集中、心神不寧、 坐立不安等反應。. 3.. 強迫性(compulsive internet use):是一種難以克制的上網渴望與衝 動。在想到或看見電腦時,會有想上網的慾望與衝動;上網後便難 以擺脫使用電腦;精神會因為使用電腦或上網而興奮;渴望有更多 的時間上網。. (二) 網路成癮相關問題: 1.. 人際與健康問題:忽略原有的家居與社交生活,與家人朋友疏遠; 耽誤工作或學業;為掩飾自己的上網行為而撒謊;身體出現不適反 應,例如眼乾、眼酸、頭痛、肩膀酸痛、腕肌受傷、睡眠不足與腸 胃不適問題等。. 2. 時間管理問題:使用者花費過多時間在網路上,進而影響睡眠時間和 三餐飲食不正常,原有的規律生活作息全被打亂。 陳氏中文網路成癮量表(CIAS)是第一個我國中文網路成癮量表,也是 國內外網路成癮研究領域中,編製及信效度較為嚴謹的量表,因為該學者採 用傳統成癮症診斷模式,並側重其心理行為層面的原則。. 12.

(24) 第二節 網路成癮的成因 不同學派學者認為網路成癮的觀點及看法也不盡相同,根據切入觀點的 不同對於解釋網路成癮的行為也不相同,傳統學派理論者根據理論針對網路 成癮現象加以解釋及說明;而近代學者則是採用「模型」的形式,理由是網 路成癮無法用單一理論解釋之,具有多重的因素。 一、行為學派觀點 以 Skinner 的操作制約理論來解釋成癮者的網路成癮行為。操作制約所 指的是,使用者經由得到增強,所建立的刺激-反應連結的歷程。相關學者認 為網路成癮也是一種操作制約的現象,上網便是網路成癮者的籌賞,而不斷 的重複上網行為,即是不斷的增強個體對於網路的刺激與反應的連結(游森 期,2001)。 根據行為主義的觀點來詮釋網路成癮現象可能因素如下(白育甄,2003; 邱聖玲,2003;陳淑惠,2003): (一)同步空間的立即回饋:隨時隨地上網幾乎都可以得到網友的立即 回應。 (二)連續增強與間歇增強:上網的經驗可能得到立即的情緒需求滿足 而使上網行為得到增強,更包括有機會能夠名(角色與等級)利(金錢收入) 雙收。 (三)匿名化身的情感代入:不同的角色扮演帶來多元而複雜的難忘經 驗。 (四)網路腥羶情色與血腥暴力的致命吸引力:網路遊戲中的影象與聲 光效果所引發的新鮮感與強烈感官刺激。 (五)網路滿足使用者現實生活所不易獲得的心理期待,例如:滿足成 就感、掌控感、歸屬感與虛擬名聲。 而陳淑惠(2003)提出網路成癮的強化循環模式,指出網路使用者在遭 遇現實生活挫敗壓力或感覺負面心情時,若網路易於取得,則會轉而上網尋 求協助或抒發,不舒服的感覺暫時消退,進而得到放鬆與愉悅的經驗,形成 13.

(25) 一種增強作用,促成再上網,但因上網而影響人際、課業或工作,則可能產 生罪惡感,而罪惡感可能導致壓力與心煩,若無其它解決之道,則又可能易 於取得的網路來減輕壓力,由此,形成了惡性的循環,最終此惡性循環將越 來越自動化與穩固,而不可自拔。. 二、精神分析學派觀點 關於網路成癮,一般常用的解釋模式有以下三種:疾病模式、適應模式 和生活方式模式(陳淑惠,2003) 。其中採適應模式的學者認為某些成長問題 或環境,如在成長階段遭遇不當教養、不良的成長學習環境、先天生理或心 理缺陷與障礙等,會導致一個人無法真正生長成熟,因此缺乏社會所期許的 可靠性、自信、能力與社交接納度,故藉由某些物質或行為成癮來適應(游 森期,2001)。精神分析學派學者對成癮行為的解釋是持適應模式的觀點。 張必弘(2012)指出成癮者在孩童時期對生活週遭事務缺乏興趣,所追 求的是及時享樂,但卻不在正常的脈絡下追求,這可解釋他們為何會發展出 成癮行為。當他們面對生活困難時,他們從生活中退縮,這種自卑感促使他 們尋求替代的滿足。因此他們會藉著任何可提供快樂的工具來尋求滿足,但 這反而使他們生活中的難題更為嚴重。另外他們顯示出社會興趣的缺乏,當 他們缺乏與他人的聯結,缺乏對工作、家庭、友誼、愛等生活任務的歸屬感 時,將會因生活上微不足道的困難而認為自己沒有能力去承受重擔。因此成 癮者的主要特徵乃是無法忍受生活困境,並緊抓住能增加片刻滿足的工具。 而成癮者的生長背景也有相當的關係,通常成長於容易依賴他人或是他 人過度縱容的環境,並將他人的服務視為當然,如有不順成癮者之意則他們 會想辦法操縱他人以滿足自己需求。當一個小孩,因被縱容而無法承擔他人 可輕易承擔的事情時,他們會傾向以逃避的方式來面對生活情境,即使成年 成癮者,也會讓人覺得他們仍停留於未成年階段,尚未準備好面對社會責任 或生活中的任務,而這也形成了成癮者的主要特質(盧怡任,2007)。 上述為精神分析學派對於成癮者的解釋與主張,對照網路成癮者可發現 14.

(26) 他們將網路世界視為逃避生活任務與獲得短暫滿足的工具,當沉迷於網路世 界中,似乎就可讓自己有愉悅成就感,而驅走生活中的不愉快。但這樣的作 法,卻也醞釀更為嚴重的問題,當他們因逃避生活中的困難,不願以正視各 項生活任務,努力與他人相處互動解決問題,他們將漸漸被孤立,因此轉而 上網來尋求慰藉,如此惡性循環沉迷網路之中,無法自拔。. 三、人本學派觀點 人本理論學者 Maslow(1970)從人的需求滿足觀點,提出行為的成因與 動機,分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愛與隸屬需求及自尊需求,前四種需求又 統稱基本需求;知識與理解需求、審美需求及自我實現需求,後三種需求統 稱成長需求,這種詮釋一直是行為研究上探討的理論重要依據(張春興, 1994)。. 自我實現. 審美需求 知識與理解的需求. 自尊需求 愛與隸屬需求 安全需求 生理需求. 圖 二- 1. Maslow 需求層次論圖. 資料來源:教育心理學(頁 304),張春興,2003。台北市:東華書局。. 15.

(27) 學者 Suler(1996,1999)對於「網路成癮」的行為,從 Maslow 的需求 模式出發來說明成癮產生的原因,他認為了解網路活動的需求因素,就能了 解健康的與病態的網路投入,Suler 認為從事網路活動的背面需求,不外乎 「性的需求」、「個人意識狀態改變的需求」、「成就感與支配感的需求」、「有 所歸屬的需求」、「人際關係的需求」、「自我實現與自我超越的需求」。 在基本需求的部分 Suler 認為許多網路成癮的人,利用網路的匿名功能和 不用以真實身分的「匿名性」來使用網路 當現實的不利條件及限制消除之後, 可以建立或得到一個生存的空間環境以達到「生存及安全需求」 。而在「愛與 隸屬的需求」的部分 Suler 解釋許多在網路上建立虛擬人際關係的人其目的 即是希望透過網路交往形成網路上的社群,甚至進一步成為真實生活中的朋 友並以這樣的方式和其他人取得社會隸屬感的連結,這種使用網路以求建立 群己關係的目的即是尋求「愛與隸屬的滿足」。另外就 Msalow「自尊需求」 的角度來看,Suler 認為藉由網路角色的扮演學習,知道如何轉化成為參與社 會活動的能力 這種由新角色的學習應用在日,常生活之中,如果表現良好並 產生正向回饋將可增加「自我價值」。 而在成長需求,Suler 認為網路不但提供豐富的訊息,更由於擷取訊息的 方便性,因而可以滿足求知欲望的需求。Maslow 需求層次理論中的最高層級 是「自我實現」 ,Suler 認為當網路使用者發覺在網路上投入的種種行為或是 社會層面的活動能夠使自,己與他人建立有意義的關係並且可以開啟以往現 實生活中隱藏的智慧,或是社會潛能,這種發覺自我生命價值與展現自我功 能的歷程,就是一種自我的實現 這也許就是為何有些網路使用者會難以自拔 地深陷在成癮行為中的原因。 四、沉迷階段模型 Grohol(2005)提出的沉迷階段模型是:網路使用者在遭遇新的網路活 動時會經歷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是著迷(Enchantment, Obesession):投入大量時間以探索 與適應新的網路活動。 16.

(28) 第二個階段是醒悟(Disillusionment, Avoidance) :隨著熟悉與適應網路 活動,使用量逐漸降低。 第三階段是平衡(Balance, Normal) :能夠是當分配時間使用網路活動, 不會影響其正常生活。Grohol 他認為大多數的人可都可以發展到第三階段, 而少數人則會停滯在第一階段而需要他人的協助脫離著迷。. 五、認知行為模型 Davis(2001)整理網路成癮相關研究資料,參考先前文獻,引用認知行 為治療的理論,重新對網路成癮的行為及成因做出定義。認知行為理論強調 個體不適應的認知,而網路成癮的行為原因即是個體有問題的認知和行為加 劇或維持不適應的認知,有問題的認知症狀包括:反芻式思考、害羞的感覺、 憂鬱的認知風格、自信不足及社會焦慮。認知行為模型除了解釋網路成癮的 成因也說明了它是如何維持(顏碧伶,2011)。 Davis 的網路成癮認知行為模型如下圖: 遠端成因. 近端成因. 情境線索(增強). 網際網路. 不適應認知 (maladaptiv cognitions). 特殊形 PIU 行為上的 PIU 症狀. 心理病理學 (憂慮、社會焦 慮、依賴性格). 社會孤立 或 缺乏社會支持. 一般型 PIU. 圖 二- 2 認知行為模式圖 資料來源:Davis, R, A (2001). A cognitive-behavioral model of pathological Internet use (PIU).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17(2), p189 錯誤! 找不到參照來源。認知行為模型中的遠端成因有三項,此三項成 因為必要條件: 17.

(29) (一)情境線索(增強) :此項目可視為行為理論中操作制約原則的增強,當 個體接觸網際網路時可從中獲得增強的經驗,使得原有的上網行為獲 得增強。假若刺激之間產生連結,則會透過次級增強原則,提供更多 的情境線索增強使用者上網行為。 (二)網際網路:指上網行為,不論使用何種媒介上網,例如:個人電腦、 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 (三)心理病理(psychopathology) :此網路成癮認知模型中心裡病理必須出 現或發生才會有網路成癮症狀。Davis 的此項論點有別於過去研究認為 因為使用者有網路成癮而產生心理不適應的症狀。其認為是因為個人 先前的心理病理導致個體不適當的認知,進而造成網路成癮。 除了遠端的因素外,另還必須具備近端因素,即不適應認知,主要分為 兩類: (一)對自我的認知:使用者並不關心日常生活的其他事件,不斷的思考有 關網路的使用,此思考方式導致使用者一直沉溺在網路所帶來的增強, 此一思考行為又稱反芻式認知。而另一種情形則是使用者剁自我多抱 持負面的觀點,包括自我懷疑、自我效能低落及自我負面評價,因此 產生「只有在網路上我才是最厲害的、最好的」、「離線後我一點用也 沒有」、「沒有網路,我就只是個失敗者」等負面思考。 (二)對現實世界的想法:扭曲的認知造成使用者對現實世界有錯誤的想法 或推論,影響現實人際關係。使用者會有「網路上大家都喜歡我、在 乎我、重視我」、「網路上的朋友才是真的」、「離線後,大家都對我不 好」等諸如此類的想法,不適應的認知強化了使用者對網路的依賴。 而 Davis 也將網路成癮分成二種類型:特殊形(Specific PIU)及一般型 (Generalizde PIU)二個不同類型的使用者: (一)特殊形網路成癮者:使用者依賴網路的某項特殊功能,例如:利用網 路找尋色情資訊、利用網路進行賭博或股票買賣。此一類型的成癮者 僅在乎網路的特定功能,假設無網路成癮者仍會藉由其他管道滿足其 18.

(30) 需求。 (二)一般型網路成癮者:一般形的網路成癮者會將許多時間浪費在網路無 特定目的或對象上,例如某成癮者喜好在網路上與其他使用者互動, 成癮者會透過網路不同的功能來達到他的目的,利用聊天室、社群網 站、時常檢查 e-mail 或網路遊戲。前述行為經常發生在成癮者身上, 使其有了藉口拖延逃避現實生活應該做的事情或盡的責任。 此二種型態的成癮現象中,對特殊形的成癮者來說並非真的「網路」成 癮,在沒有網路的情形下,特殊形網路成癮者仍會藉由不同的管道尋求滿足; 一般型的網路成癮者,處於社會孤立或缺乏社會支持的情境下,網路則是他 們和他人溝通的重要管道。而本研究對象是針對國小高年級學生,其網路成 癮後在人際關係及社會支持的面相作探討,屬於一般型的網路成癮者的類型 研究。. 綜上所述,各學者皆提出對於網路成癮理論解釋或行為模型,除了對網 路成癮的行為進行分析外,也有學者從成癮者的精神及成長背景分析解釋。 共通點是網路成癮者在現實生活中可能遭遇某些問題、壓力、困擾或困境, 間接促使使用者沉迷網路,使得網路被成癮者視為避風港,以逃避現實生活 問題。. 19.

(31) 第三節 網路成癮對國小高年級學童的影響 本節主要整理網路成癮相關文獻對於國小高年級學童研究,探討其背景 變項:年級、性別、上網時間、上網地點及上網工具。 壹、 網路成癮相關研究 一、人口特性與網路成癮 性別因素對於網路成癮的影響為何,一直是研究網路成癮的學者專家所 研究的變項之一。國外的相關研究中,Anderson(1999)以歐美的大學生為 研究對象,研究結果指出,網路成癮者以男性為主。而在國內的研究中顯示, 在網路成癮程度的比例上男女生具有顯著差異,通常是男生的成癮程度與比 例高於女生(楊正誠,2003;盧怡任,2007) 。然則,大學男生易將現實生活 的挫折或需求不滿足,而將這些需求轉移至網路去實現。吳篤衡(2009)指 出,國小男生在網路遊戲的使用高於女生,而女生上網的目的包涵面向比較 多,通常不以遊戲為主。男生對於網路遊戲的喜好高於女生而且國小高年級 網路成癮者皆以男生居多。然而,Young(1996)的研究卻發現,中年女性 較男性及其他年齡層之網路使用者要來得容易網路成癮的特殊情形。 在網路使用年資是否會造成網路成癮,目前研究上尚無一定論。國內學 者周榮、周倩(1997)指出,網路使用年資越長,生活作息越容易受到影響。 許仲毅(2008)研究指出,國小六年級學生的網路成癮情況高於五年級學生。 張高賓(2009)則認為,國中的網路成癮情形大過於國小學生。 在年級的部分陳冠名(2004)研究指出網路使用年資越高者其網路使用 的時間及網路成癮有越嚴重之傾向。謝明達(2005)研究顯示國民中小學學 生網路成癮者在性別及年級比例的分佈上均具有顯著差異。綜合相關研究, 國中以上族群有易沉迷網路之傾向,且有隨年齡加重沉迷向的趨勢。而國小 高年級學童之網路使用行為是否在年齡因素方面有所差異,尚待進一步探 討。 然而,陳淑惠(1999)提出網路使用年資與網路成癮傾向無關之研究。 20.

(32) 且劉文尚(2004)之研究顯示,網路使用年資對網路成癮總分及各因素之間 的表現均沒有顯著差異,故推論網路使用年資可能不會影響網路成癮的情形。 梁良淵(2007)指出四年級學童,在整體網路成癮上的表現較五、六年級嚴 重。因此關於網路使用年資對於網路成癮的影響國內目前並無定論。 但越早接觸網路對網路成癮卻是有一定的影響,王智弘(2009)小學二 年級是網路成癮關鍵時期。部分研究顯示對國小高年級學童大多數接觸線上 遊戲的時間以三年以上者最多,有三成多的小學生早在從國小二年級之前即 開始接觸線上遊戲,顯示上網年紀有逐漸下降之趨勢(王少騏,2013;王宜 寧,2005;吳篤衡,2009;曾家寶,2008;楊碧華,2008)。 二、上網時間與網路成癮 在網路使用時間與網路成癮的關係方面,許多學者專家及相關研究均認 為,使用時間是網路成癮的重要預測指標之一(王文玲,2010;林震亞,2013; 林璟薰,2010) 。Young(1996)的研究中即發現網路成癮的人平均每一週花 費三、四十小時上網,Brenner(1997)則認為,每週上網超過 19 小時以上 者,且具有其他心理依賴特性,便有可能為網路成癮者,。網路沉迷者較一 般網路使用者有較長的使用時數,亦即上網時間可為描述網路沉迷的特徵之 一,使用時間之多寡對於網路沉迷有相當之影響。當一個人有網路沈迷的情 形時,他可能沒辦法控制自己使用網路的時間,一上網便無法停下來,並且 伴隨著耐受性、戒斷反應等現象,而產生類似酒癮、藥癮、毒癮、病態性賭博 等現象的上癮行為。事實上,幾乎每一個網路成癮的診斷標準均具有網路使 用時間這一項指標(周榮、周倩,1997;陳淑惠;翁儷禎;蘇逸人;吳和懋;楊品 鳳,2003),顯示使用時間確實為網路成癮預測的重要指標之一。 三、上網地點與網路成癮 在上網地點的部分,表 二-2 是財團法人台灣網路資訊中心(2014)所調 查國內近年有上網經驗者中,最常上網的地點統計。其中國人最常上網地點 為「家中」遠高出第二名「工作場所」許多。. 21.

(33) 表 二-2 台灣全國地區個人最近半年最常上網地點統計表 地點. 百分比. 家中. 95.20%. 工作場所. 36.38%. 學校. 12.05%. 咖啡廳、餐廳、速食店. 10.97%. 捷運、火車站、機場、高鐵. 7.33%. 圖書館. 5.20%. 朋友同學家、親戚家. 4.99%. 網咖. 1.88%. 飯店、旅館、民宿. 1.30%. 宿舍. 0.24%. 其他場所. 0.06%. 資料來源:2014 年台灣寬頻網路使用調查報告。財團法人台灣網路資訊中心 (2014)。取自 http://www.twnic.net.tw/download/200307/200307index.shtml 而國內學者研究(林震亞,2013;程裕明,2013;黃千慧,2012;蕭伯 諺,2011)國小學童最常上網的地點為:家中、網咖及學校。其中在網咖上 網的學童網路成癮的機會較高於在其他地方上網的學童。較常在家中上網的 學童因上網時有可能會受到家長的監控或限制,因此網路成癮機會較不明顯, 但研究結果也顯示在家中上網有網路成癮現象的學童其家長管教態度為放任 或是隔代教養的家庭;而會在網咖上網的學童人數較在家上網的學童人數少 的原因是網咖上網是需要花錢的,國小學童尚無經濟能力也因此能到網咖去 的學童自然也不多,但由於在網咖上網比起在家中上網時來得輕鬆無壓力, 且也沒有家人的監管與限制,久而久之到網咖上網成為習慣後,網路成癮的 機會自然較在家中上網的學童來得高。 四、上網工具與網路成癮 表 二-3 上網工具的部分,在 2014 年財團法人台灣網路資訊中心的調查 22.

(34) 中國人近半年最常使用上網的工具中「桌上型電腦」仍為最常使用的工具, 但次高「手機」與之相比其實相差不大。若比較 2012 年的調查當時「手機」 為 32.25%排名第三略輸第二名 41.92%的「筆記型電腦」 ,也許在不久將來的 調查中「手機」有可能成為國人最常使用上網的工具。 表 二-3 台灣全國地區個人最近半年最常上網工具統計表 上網工具. 百分比. 桌上型電腦. 72.89%. 手機. 63.39%. 筆記型電腦. 31.57%. 平板電腦. 24.86%. 連網電視機. 0.55%. 手持式影音娛樂設備. 0.30%. PDA. 0.05%. 資料來源:2014 年台灣寬頻網路使用調查報告。台灣網路資訊中心(2014)。 取自 http://www.twnic.net.tw/download/200307/200307index.shtml. 23.

(35) 第四節 網路成癮與人際互動關係 一、人際互動關係的定義 人際互動關係(interpersonal relations)是一種人與人相處的情況,社會 互動的形式,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人,為了達到某種社會目的而形成的關係 (Mayall,1994) 。Heider (1959)認為人際互動關係是少數人之間的關係, 是個人對他人的想法、期望、知覺與互動反應。Schutz(1960)指出人際關 係就是人們彼此需要,因而人際關係具有接納、控制及情感等三種需求,這 些需求即是人際關係的內涵。人無法離群索居,在人生的各個階段中,總不 斷地與他人發生交互的人際關係,經由學習、認同與社會化的過程,個人發 展出屬於自我的基本行為模式。並利用自我的行為模式與他人交互影響,從 中學習與人相處的態度與社交技巧。因此,人際關係的優劣對個人人格形成、 自我概念的形塑、社會適應等因素,都具有關鍵性的影響力。 鍾佩育(2009)指出國小學童人際關係所包含的層面當中以「學校人際 關係」及「家庭人際關係」兩個層面影響最大。因此本研究所探討的人際關 係層面除了網路人際互動關係外,再輔以此兩層面,茲分述如 1、學校人際關係:自己和同儕、師長間的相處情況及互動情形。 2、家庭人際關係:自己與父母、家人及兄弟姊妹間的相處情況和互動情形。 在求學時期同儕團體往往較家庭更能提供表達意見,獲得認同與支持,因 此青少年常將對家庭的依賴轉向對同儕團體的認同,若同儕團體中有人常以 線上遊戲或即時通、MSN 等軟體和人聊天、傳訊,就容易吸引其他同學也 投入於線上遊戲或線上聊天中(游森期,2001)。此時網路成了聯絡情感和維 繫友情的重要工具,若無法與其他同儕團體中有共同話題,久而久之容易被 邊緣化。 面臨人際關係問題或缺乏人際溝通能力,甚至畏懼面對面溝通方式,常 是網路高度沉迷者的特徵之一(方紫薇,2002) 。近年在網際網路的發達便利 下,生活中的人際關係不同於以往,已不再受到時空的種種限制,有了許多 的轉變。就電腦網路其拓展人際關係的特點而言,可分成兩個部分,一是網 24.

(36) 路延伸了人際關係所及的範圍,讓使用者的人際關係可以無遠弗屆、超脫地 區的限制;二是網路增加了人際交往的管道,增加了人們認識各式各樣人的可 能性(楊易蕙,2005)。. 二、網路人際互動關係 網路的便利性除了使人們用來維繫原有的友誼,也增加了接觸陌生人的 機會與管道,以即時雙向溝通的互動方式增進對彼此的瞭解。因此,溝通成 了網路的重要功能。但網路上的人際關係並非面對面的,匿名的特性讓使用 者可以任意變換性別、個性、身分與他人互動,這提供了使用者另一個「改 變」的機會,因此在現實生活中自我價值感較低、自我認同度低、社交技巧 等無法於現實生活滿足其人際需求的人,會利用此一特性試圖在網路世界中 找到慰藉份可以隱匿,網路成了人們逃避現實生活中社交的工具,利用網路 來彌補現實生活中的缺憾。可能是外貌吸引力、也可能是社會地位,種種在 真實現實生活中人際關係受挫的人,便希望能從網路虛擬的世界中得到滿足、 補償心理的需求。 因此,網路提供了某些人補償真實人際不足的另一空間,使原本處於不 利地位的人有發展關係的機會,但同時,這種虛擬的溝通方式卻也成為一種 讓人逃離現實的手段。同時也讓有心人利用此一特性進行犯罪,時常於電視 新聞中報導「單身男性遭網路交友詐騙」 ,或是「未成年學生遭網友誘拐」的 新聞(江佩縈,2009)。 網路中的人際互動深受到網路匿名特性和自我揭露特性之影響,同一個 人有可能在網路與現實生活中有不相同的人際關係(鍾佩育,2009)。 Kraut (1998)針對網路使用者的心理特質與人際關係,曾以使用者狀況 對心理健康與社會參與之影響為議題,探討上網時間長短與家人互動溝通時 間的關係,研究結果顯示,上網時間越長會相對減少社會活動投注程度,並 且個人會更感孤寂與憂鬱。 Mckenna 與 Bargh (1999,2000)在網際網路上探討人際關係的新意涵, 25.

(37) 並就動機和行為,探討網路上人際互動與傳統社會互動方式的差異,指出網 路虛擬環境與真實生活在社會互動差異在於:(1)網路具有高保護性與匿名 性;(2)個人外表因素在網路人際互動中的模糊空間;(3)距離因素對人際 互動影響力下降;(4)互動不受時空限制,人際互動有更多選擇性。 國內學者的研究指出網路人際關係並非全然的有害而無一利的,研究結 果正反兩面論述皆有,在正面的影響指出,青少年時期正是處於獨立自主和 同儕朋友建立關係的時期,而網路交友可使青少年免於心理的孤單與寂寞, 滿足愛與隸屬的需求。而網路提供個人有機會認識更多朋友,甚至結交來自 世界各地的網友;網路資訊更新快速對於接受新知、打發時間、排除寂寞等 也有助益(李逢堅,2001) 。網路除了能擴張人際圈,也能夠增強已有的人際 關係,利用網路便利與即時的聯繫功能,與現實生活的朋友保持互動與往來, 對於真實人際關係有強化與提升的作用。 在負面的影響部分,一如其他學者的研究結果,網路成癮者多藉由沉迷 於網路以逃避生活中其他方面的適應不良,如害羞、缺乏自信、憂鬱或人際 挫折等等,並因使現實生活的人際關係持續惡化(方紫薇,2002;王少騏, 2013;王文玲,2010;吳慧菁,2008;吳篤衡,2009;沈福財,2011;陳冠 名,2004;黃宏民,2013)。 陳嬿竹(2002)認為網路交友如能使用得當則可以與真實生活相輔相成 有加成效果,可以迅速拓展人際關係及交友圈,對於維繫遠距離的友誼也有 幫助;但使用失當則可能削弱現實生活的人際關係且影響生活,對身心健康 會有所危害。 在上述網路成癮與人際關係的歷史研究中,部分學者針對網路成癮者過 度使用網路的行為與人際關係作探討,也有學者從網路交友的觀點著手,所 得結論正反皆有。以現今網路普及的程度,透過網路進行交友行為或聯絡已 經成為人際關係中重要的管道。. 26.

(38) 第五節 網路成癮與社會支持 本節主要探討網路成癮與社會支持的相關研究,首先第一節就社會支持 做歷史文獻蒐集,整理有關社會支持的理論基礎與相關研究。第二節再針對 社會支持與網路成癮的研究做探討。 一、社會支持的理論基礎與相關研究 國外學者 Tolsdorf(1976)提出所謂的社會支持指的是,針對當事人的行 為目的或在某特定情境下的需要,而給予各種形式的行為或動作,至於如何 他人給予的該行為或動作的最終意義與影響效果,由當事人的主觀判斷且感 受而定。 Cobb(1976)認為社會支持應當涵蓋三個層面:(1)情感上的支持 (emotionalsupport):個人應當被關心或被愛。(2)自尊上的支持(esteem support) :個人應當有價值感和自尊感。 (3)社會網絡的支持(network support) : 個人應當歸屬於有相互責任感之社會網絡。Cobb 的論點可對映至 Maslow 的 需求模式中的愛與隸屬的需求層級,但其論點較針對情感部分,缺乏了工具 性與物質性的社會支持。 House(1981)對 Cobb 的觀點做更完整的定義與說明,社會支持的主要 來源背景,社會支持的來源包含了:親密伴侶、親朋好友、鄰居、工作中的 上司、夥伴、任何關心我的人、宗教團體等等。支持的方式可以是情緒性支 持、評價性支持、訊息性支持、以及工具性支持。House 的觀點可以說是綜 合了先前各家學者的觀點並加以整合。 經由國內學者林曉怡(2005)整理相關文獻對社會支持的定義發現: (一)社會支持包括各種不同類型(工具上的支持、訊息上的支持、評 價上的支持)。 (二)社會支持是個體面對環境的變動,可依靠他人、團體、組織給予 正向的支持。 (三)社會支持會讓個體面臨壓力時,減輕所帶來負向影響(情緒困擾、 行為偏差健康)。 27.

(39) (四)社會支持可讓個體經由互動過程中得到愛與隸屬感(家人、專業 團體、同儕)。 國內學者者吳宗立(1993)指出社會支持是建立在穩定的人際關係為基 礎的一種社會互動。藉由這種人際互動形式,將可得到支持力量,包括關懷、 協助與資源等。表 2-3 整理國內學者對社會支持所提出的定義 鄭照順(1997)社會支持是指在面對生活壓力時,其家人、同學、老師、 社會工作人員以及同儕等,所提供之情緒性或實質性的支持。社會支持讓個 人在社會體系中,覺得受到關心、尊重和協助,這些資源可以幫助減少壓力 以及協助解決問題。 闕美華(2000)社會支持是指由正式組織(如專業機構)及非正式團體 (家人、親戚、師長、行政主管、同儕) ,對個體所提供有關情緒性、資訊性、 評價、工具及陪伴的支持。 洪玲茹(2002)透過與他人或團體互動的歷程,由社會支持網路提供個 體所需要之被愛、受照顧,及各種情緒、物質、工具或訊息等的協助和回饋, 以幫助個體解決所遇到的困難,增進解決問題的能力。 陳宇杉(2004)社會支持是個體在面對所處情境中的壓力事件時,為了 滿足其心理、物質上的需求,以人際互動的形式所得到的支持力量。 綜合國內外學者對社會支持類型的定義,歸納如下: (一)情感性支持:使個體感受到被愛、關懷、瞭解、信任、同理,而 讓個體得到情緒上的支持、鼓勵與安慰。 (二)自尊支持:使個體感覺受人肯定、具有存在感、自尊感。 (三)工具性支持:直接給予物質、金錢、勞力、時間、或改善環境等 實質性的協助,使個體可立即在情境中使用,以解決或舒緩當下困境。 (四)訊息性支持:提供意見、建議、忠告、直接訊息等資訊給個體, 使個體能運用獲得的資訊解決問題,利用所獲得資訊做出判斷。 (五)社會網路的支持:讓個體產生歸屬感,融入團體中並能感受到所 屬團體所給予的前四項支持。 28.

(40) 二、社會支持的功能 社會支持對於幫助個人生活適應的效果可分為兩種,一種為直接效果 (direct effect) ,指的是能夠直接提升個人的身心健康,滿足個人心理上的重 要需求或解除降低壓力,例如: Maslow 需求理論中的愛與隸屬之需求、安全 需求、自尊需求。另一種為緩衝效果(buffering effect),可以舒緩處於壓力 情境中的人們心理壓力、間接幫助處於壓力中的人們增進心理健康與生活適 應(House,1981)。 下圖為 House(1981)所提出之社會支持效果模式圖:. 身心健康. 社會支持. 緩衝效果. 影 響. 壓力. 圖 二- 3 社會支持效果模式圖 資料來源: House, J. S.(1981).Work stress and social support. Reading,Mass: Addison-Wesley. (一)直接效果(direct effect) 個體不論是否處於壓力情境下,感受到的社會支持程度增加,個體生理 與心理適應情形就越好。社會支持能夠滿足個體重要需求並提升個體幸福感 及身心健康。在社會支持的直接效果下,個體持續處於正向經驗的環境中, 所以使個體產生正向情感,認為個體對於環境具有可控制感及預測能力,並 且會產生自我價值感。 (二)緩衝效果(buffering effect) 緩衝效果是在個體處於壓力產生的情境之下時,社會支持所能發揮之功 29.

(41) 效,在低壓力情境下反而效果不明顯,高壓力下可以給予個體較明顯的成效。 此外,個體在感到壓力事件將來臨時,會產生不適應情形,此時若有人能夠 適時提供其必要的資源與協助予以緩衝,則會提高個體處理事件的自信心, 並增加其適應能力。 社會支持同時具有直接效果與緩衝效果,二者產生的效果各有不同,直 接效果的發揮在於滿足個人的親密需求,提升並維持個人的自我價值與個人 的自尊。而緩衝效果的發揮則主要是作為因應壓力所需要的訊息與資源。社 會支持也影響個人的成就,社會支持能夠減緩壓力對於個人身心健康之衝擊, 透過家庭、朋友所提供的支持抒解個人在生活中的壓力(楊正誠,2003)。. 三、網路社會支持與現實社會支持之比較 網路的匿名交談,使外在條件的影響降低,如外表、年齡等,個人得以 完全以文字來呈現自我,不會因外在條件的劣勢使他人的幫助或關係發展的 機會降低。在網路上的對談也比真實生活來的輕鬆、容易,尤其是不被家人 和朋友認同的問題,可以在網路上找到相同興趣的團體加入並與其成員交談, 即使該議題並非社會普遍價值觀能夠接受。 Ilich(2002)的研究結果顯示,網路已經成為許多網路使用者幫助自己 適應的工具,相較於在離線的情境,人們在線上時會利用更多的社會支持來 幫助自己獲得良好適應。 Kraut 等學者(1998)針對網路使用與社會活動、心理健康關係的研究中, 將網路使用者的網路使用形式主要區分為兩種,分別論述如下: (一)在網路上尋求娛樂、獲取資訊 使用網路尋求娛樂、資訊對於網路使用者的影響就像是電視機對於觀眾 的影響一樣,將會減少個人的活動時間與面對面的人際互動。因為,當人們 使用電腦與網路獲得娛樂,取得更多電子訊息的同時,也代表了更多時間的 使用者是獨處在使用網路。 (二)利用網路進行人際交友互動 30.

(42) 利用網路進行人際互動與過去傳統的社交活動與人際關係是有差異的。 事實上,網際網路對於人們影響的輕重程度取決於個人的人際網絡強連結與 人際網絡弱連結的平衡度。所謂的人際網絡強連結(strong network tie)所指 的是,經由頻繁的接觸、深厚感情的培養與責任感的投注所型塑的人際關係。 反之,人際網絡弱連結(weak network tie)所指的是,較為膚淺、表面化、 較容易失去聯繫的人際關係。網路的人際互動活動,例如聊天室、BBS、LINE、 WeChat 與網路遊戲,便是屬於人際網絡弱連結。 當人際網絡弱連結逐漸增強時會排擠到人際網絡強連結,利用網路進行 交友雖然擴大了虛擬世界的社交圈,卻也縮減了真實世界的社交圈。在勢力此 消彼長的情形之下。人際網絡弱連結所建立的關係較為脆弱,有別人際網絡強 連結所提供的強有力社會支持,能幫助個人面對生活壓力的有效緩衝。因此, 網路成癮者在過度的網路使用下,持續縮減人際網絡強連結,無法獲得社會 支持,只好轉而繼續尋求虛擬友誼,造成網路成癮行為的不斷增強與循環。 而國內學者吳佳煇(2004)認為現實社會支持對網路成癮有負向預測效 果;網路社會支持對網路成癮有正向預測效果。當個人所獲得的網路社會支持 越高時,會需要更多的網路互動來得到相當程度的滿足,並且容易產生難以 自拔的上網渴望與衝動,若突然被迫離開電腦,亦容易出現空虛、情緒低落 的戒斷反應,並且容易因此產生人際、健康以及時間管理上的問題。相反得 當個人獲得較多的現實社會支持時,個人較不會尋求更多的網路社會支持來 重複滿足人際支持的需求,因此不會增加在上網的時間;反之,當個人獲得 的現實社會支持較低時,個人會較容易為了尋求更多的網路社會支持,而增 加上網的時間與互動機會,因此提高網路成癮的傾向。 方紫薇(2002)發現會從網友那裡尋求社會支持的使用者,花較多的時 間在打電玩或經營個人網頁上;孤寂感最能預測網路成癮,高孤寂感者得到 的社會支持較少,最可能網路沉迷。葉俞均(2007)發現大學生的社會支持 越低,其使用網路溝通互動功能的時數相對較長,目的是為了獲取網路上的社 會支持,因此產生網路成癮的機率較高。 31.

(43) 不論國內外學者對於網路社會支持的研究顯示網路社會支持會影響現實 生活中的人際關係,並排擠現實的社會支持,並且可能導致網路成癮。但在 國小高年級學童中此一現象是否存在則尚待本研究調查分析之。 綜合以上文獻資料,將本研究聚焦在高雄市國小高年級學童於網路成癮 的現況,主要從五大面向調查:強迫症、戒斷反應、耐受性和其他問題,其 中其他問題分別為健康問題以及時間管理。再調查國小高年級學童人際關係 則是針對其家庭人際關係、學校人際關係及網路人際關係進行探討,社會支 持部分則是欲了解學生在獲取社會支持時主要來源為何,是受現實社會所獲 得的實質性支持影響?抑或是在網路上得到的情緒性支持及資訊支持影響? 最後再綜合分析網路成癮後的學童人際關係與社會支持是否受到影響。. 32.

(44)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 本研究採問卷調查法,以高雄市國民小學高年級學生為研究對象,旨在 探討國小高年級學生網路成癮、人際互動關係與社會支持之關係。全章共分 為五節,第一節為研究架構,第二節為研究對象,第三節為研究工具,第四 節為研究程序,第五節為資料處理與分析。. 第一節 研究架構 本研究根據研究目的、研究問題,以及文獻探討所得結論擬定研究架構 如錯誤! 找不到參照來源。所示: 人際互動關係 1、家庭人際關係 背景變項 1、年級 2、性別 3、上網時間 4、上網地點 5、上網工具 6、結交網友 經驗. 網路成癮. 2、學校人際關係. 1、強迫上網症狀. 3、網路人際關係. 2、網路成癮戒斷反應 3、網路成癮耐受性 4、健康問題. 社會支持. 5、時間管理問題. 1、網路情緒性支持 2、網路資訊性支持 3、現實社會支持. 圖 三- 1 研究架構 主要四個部分為:一、背景變項;二、網路成癮;三、人際互動關係;四、 社會支持等四部分。其中背景變項包括:年級、性別、上網時間、上網地點、 上網工具等五個項目。網路成癮包含:強迫上網症狀、網路成癮戒斷反應、 網路成癮耐受性、健康問題、時間管理問題等五個項目。人際互動關係包含: 家庭人際互動關係、學校人際互動關係、網路人際互動關係等三個項目。社 會支持則包括:網路情緒性支持、網路資訊性支持、現實社會支持等三個項 目。 33.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區域網路 (Local Area Network, LAN) 為規模最小 的網路, 範圍通常在 2 公里內, 例如:同一層樓的 辦公室, 或是同一棟建築物內的網路。...

了解電腦網路的原理,學習使用 個人網誌及簡易的網頁設計,具 備電子商務的觀念、網路安全以 及網路犯罪與相關法規.

以前參加科展時,在網路上看過水果發電的研究,覺得很好奇,便到網路上查相關的資

由於較大型網路的 規劃必須考慮到資料傳 輸效率的問題,所以在 規劃時必須將網路切割 成多個子網路,稱為網 際網路。橋接器是最早

嫌犯被逮捕後表示當初 從網路上搜尋取得或他 人指定之中小企業公司 會計部門或負責人寄送 含惡意程式之電子郵件,.

課次 課題名稱 學習重點 核心價值 教學活動 教學資源 級本配對活動 第1課 我的朋友 ‧認識與朋友的相處之道.

 不過以上所提的內容幾乎都會被現在的智慧型手機取 代,因此我們覺得這些功能能夠運用在一個沒有網路

因為我們的學員年齡層是大概 75~80 歲左右,那這些中高齡(老師)的來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