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二節 職業耗竭

根據研究動機、目的及上一節的資料,本節乃針對職 業耗竭進行文獻探討。

一、職業耗竭的涵義

職業耗竭(job burnout)又稱為職業崩焦、工作心厭、

工作過勞、職業枯竭、職業疲竭、職業倦怠、職業疲潰、

職業疲勞、與工作疲乏等。Burnout 一詞用在職業耗竭乃 自 1961 年 Greene 的小說「A Burn-out Case」開始,當中說 到有一個內心痛苦與幻滅的建築設計師離開他的工作並隱 於非洲叢林。而在更早的著作亦描述類似現象,包括對其 工作有著極度疲累(fatigue)與喪失理想與熱情(Maslach, Schaufeli & Leiter, 2001)。Herbert Freudenberger 則是被認

為是關於職業耗竭研究的始祖,他由自身臨床心理工作經 驗中而發現職業耗竭(Templeton & Satcher, 2007;陳益 綜,1997)。他在 1974 年“Journal of Social Issues”上發表了 一篇名為” Staff Burnout ” 的文章,採用”Burnout” 一詞來 描述工作者所體驗到的負向症狀,如長期的情緒耗竭、身 體疲勞、工作涉入程度減低、不人道的對待服務對象和降 低的工作成就感(李永鑫、吳明證,2005)。之後陸續有越 來越多職業耗竭研究。在職業耗竭研究剛剛興起的 1980 年代,曾同時存在著四十多種對「職業耗竭」的不同界定,

現今仍有著多樣界定之情況(王芳、許燕、蔣獎,2005)。

多種界定例如:Maslach 和 Jackson 在 1986 年將職業耗竭 定義為在以人為服務對象的職業領域中(例如醫療、助人、

教學),個體的一種情緒耗竭、較不人性、和個人成就感降 低的綜合症狀(劉維良,2006)。其中,情緒耗竭是指個體 的情感資源過度消耗、疲乏不堪、精力喪失;不人性指以 負向的、冷淡的、過度疏遠的態度面對案主;個人成就感 降低指勝任感和工作成就的下降(李永鑫、吳明證,2005)。 職業耗竭的現象最初被視為與助人行業有關,因這些工作 與人接觸頻繁,涉入程度較深,易產生耗竭。但此概念後 來被廣泛應用在許多其它不同職業類別,如 Perlman 和 Hartman(1982)認為耗竭現象普遍存在各種職業領域(林 信昌、臧國仁,2000)。Maslach 和 Leiter 在 1997 年時將 職業耗竭定義為個體對工作投入的削減,也就是使重要 的、有意義的和有挑戰性的工作變得不愉快、無成就感和

沒有意義的過程(李永鑫、張闊,2007)。Schaufeli 則認 為職業耗竭乃具有情緒耗竭(emotional exhaustion)、消極 怠慢(cynicism)和職業效能感低(diminished professional efficacy)三方面情形(閆曉靜,2006)。Shirom 等人認為 職業耗竭乃表現為身體上的疲憊、情緒上的衰竭與認知上 的厭倦相結合的一種狀態(卞冉、龍立榮,2003)。蔡金田

(1998)則認為職業耗竭是個體深感能力無法有效應付現 今之工作環境,而產生身心疲乏、工作疏離及排斥自己等 現象。柯澍馨、林靜怡(2006)定義職業耗竭是「在態度 上對於精力、情緒與熱忱明顯表現出負向的改變,而在行 為上則是出現異於個體平常的行為模式」(頁 233)。另有 些人是採用國際疾病分類準則(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ICD -10)中的神經衰弱症的標準來定義,且 症狀需與工作有關(李永鑫、李藝敏,2006)。劉淑慧(1987)

則說明助人工作者的職業耗竭為「基於社會或個人價值,

而過度追求不切實際的目標,並且無法有效的因應因之而 來的工作壓力與挫折,以致身心耗竭,而呈現種種負向改 變之歷程」(頁 11)。

「職業耗竭」有多種另外的稱呼與翻譯,從上述眾人的 定義我們也可發現職業耗竭的涵意與各人對該詞的理解也 是多樣與未統一,有的著重於心理層面,有的著重心理與 工作表現等層面,有的則是身心行為等多層面。有的認為 其發生在助人行業,有的則認為普遍在各行業。

二、助人工作者的職業耗竭

專業助人工作者(如醫護人員、社工員、諮商員、教 師)須具備專業知識與技能,且常與人互動,並被賦予「

溫暖」、「照顧」、「教育」、「治療」、「接納」等角色期待(陸 洛、李惠美、謝天渝,2005)。當工作情形不盡如意時,助 人工作者更易感受耗竭(Layne, Hohenshil & Singh, 2004;

劉淑慧,1987)。致使助人工作者產生職業耗竭之幾個因 素,例如有:(一)在社會因素方面,社會期望與不同利益 團體要求間的衝突;缺乏專業地位及社會支持,限制了助 人工作者的自我肯定與發揮;價值觀導致選擇的困境。(二)

在工作因素方面,助人工作的壓力本質、科層組織對專業 的傷害以及報酬結構的不良等,使助人工作者面臨挫折。

(三)在個人因素方面,助人工作者的動機與特質使其更 易感受到助人工作的壓力與傷害,案主的特質也使助人工 作者不易獲得良好及成功的感受。以上這些因素均使助人 工作者易有職業耗竭(劉淑慧,1987)。當服務對象是不能 被治癒者或情況未能改善,例如身心障礙者,則更易有耗 竭的情形(Maslach, 1978; Templeton & Satcher, 2007)。

三、職業耗竭的測量

前面提到之職業耗竭概念的多樣乃因涉及到幾項主要 的問題:一是職業耗竭究竟是特定用在助人工作,還是可

以擴展到一般行業呢?二是職業耗竭的內涵究竟是一個過 程,還是一個結果呢?它的表現究竟是單向度的還是多向 度的?對這些問題的不同理解造成了各種職業耗竭定義彼 此之間的差異。概念的未統一也使得測量職業耗竭的方法 多樣化(王芳、許燕、蔣獎,2005),各研究者若用不同方 式來測量職業耗竭,使各研究結果間無法互相比較,也無 法連結成有意義的、統整的數字,使不同研究間無法彼此 應用(劉淑慧,1987),因此本研究中所採用的職業耗竭量 表為現有的、諸研究曾應用過的量表來測量就業服務人員 的職業耗竭。以下摘錄在臺灣應用過的幾個職業耗竭之測 量方法。

(一)助人工作者工作感受量表

本量表乃用來測量輔導人員與社工員等助人工作者的 職業耗竭,來自劉淑慧(1987)。此量表共有 26 題,主要 由「工作情緒」、「工作價值」、「工作表現」、「工作投入」

四因素來評量職業耗竭。總分越高,表示職業耗竭度越高。

此量表在編製時曾以工作情緒、工作理想變化、離職 意願等三面向作為效標,考驗效標關聯效度。量表與各效 標之相關程度分別為 - .576、 -.405、 - .510(p≦ .001)。

此量表在編製時信度考驗包括內部一致性考驗與再測信度 考驗。各因素與整體內部一致性以 Cronbachs’α 係數考驗,

係數在 .833 至 .943 之間;穩定性採間隔二、四、八週之 再測係數考驗,其相關係數在 .535 至 .771 之間

(p≦ .001)。本量表具有常模可對照。

(二)哥本哈根疲勞量表中文版

丹麥國家職業衛生研究所Kristensen等人曾研發「哥本 哈根疲勞量表」(Copenhagen Burnout Inventory,簡稱CBI),

CBI之「疲勞」的定義為疲憊、體力透支、心力交瘁等概念,

測量上區分身體上與心理上的疲勞,來源又分為「一般疲 勞」(personal or generic burnout)、「工作相關疲勞」

(work-related burnout)、與「服務對象相關疲勞」

(client-related burnout)等三個分量表,其中第三個分量表 以需與人接觸的行業為對象。目前臺灣的哥本哈根疲勞量 表中文版僅採用「一般疲勞」與「工作相關疲勞」這兩個 分量表做中文化。因其目前未納入「服務對象相關疲勞」,

故其對於助人工作者而言,適用性會較不佳。

中文版CBI的「一般疲勞」與「工作相關疲勞」兩個分 量表的內部一致性良好,在張晏蓉等(2007)的研究裡,

Cronbachs ’α值為 .86。在效度方面,經由探索式因素分析

(Exploratory factor analysis)檢驗量表的測量結構,發現因 素結構與量表預設的結構大致一致;為瞭解中文版CBI分量 表所測得之疲勞與健康狀態之間的關係,其採用已被廣泛 使用之一般性身心健康狀態量表(Short-Form-36)作為外 在效標,由效標關連效度的檢驗結果發現,CBI各分量表與 Short-Form-36分量表得分達到預期的中等程度相關(張晏 蓉等,2007)。本量表具有常模可對照。

(三)臺灣工作者疲勞量表

本量表共評量四部分,其中三部分的題目為評量「一 般疲勞」、「工作疲勞」與「服務對象疲勞」,其題目採自前 述的「哥本哈根疲勞量表」,並已做過信效度分析與後續修 訂;題目另一部分為評量「工作過度投入」,其題目改編自

「付出回饋失衡模型」(Effort-Reward Imbalance model)

之分量表(臺灣工作者疲勞量表,2007)。本量表為 2007 年新修編,暫無更進一步相關資訊。

(四)馬氏耗竭量表(Maslach Burnout Inventory;MBI)中 文版

MBI一開始是用在助人行業。最初MBI包括人群服務業 版(MBI-Human Services Survey)和教育業版(MBI-

Educators Survey),前者適用於諮商輔導員、社會工作員、

醫生、警察等服務人群的工作者,後者適用於教師、學校 心理學家等教育工作者。兩版本的題目差異只是在於對服 務對象的稱呼,人群服務業版的題目稱其為「受服務者」

(receiptor),而教育業版的題目則對服務對象稱為學生。

所 測 量 的 內 容 包 含 三 大 面 向 : 情 緒 枯 竭 (Emotional Exhaustion)、不人性化(Depersonalization)和個人成就感

(Personal Accomplishment)。在臺灣,採用MBI人群服務 業版作研究的人有蘇守謙(2000)等人。

MBI發展到後來,認為從事一般性工作,也會產生職業 耗竭現象。因此,有了MBI通用版(MBI-General Survey),

其適用於一般工作人群,測量枯竭、玩世不恭和無效能感 三面向。

國外在一九九八年的一項資料顯示,90%以上的職業耗 竭研究使用了MBI量表。MBI翻譯版在各國的應用表明,其 內部一致性信度和建構效度都與美國版大體相同,其三因 素結構在不同國家保持了穩定(王燕,2005)。

四、背景變項與職業耗竭的關聯

許多研究顯示職業耗竭會因為某些背景變項的不同而 有所差異,例如在性別上(劉淑慧,1987)、年齡上(王婉 玲,2006;蔡金田,1998;蘇守謙,2000)、年資上(劉淑 慧,1987;蘇守謙,2000)或在不同婚姻狀況上(王婉玲,

2006)。但也有一些研究結論並不認為職業耗竭會因為某些 背景變項的不同而有所差異,例如在蘇守謙(2000)的研 究顯示職業耗竭在性別上並無顯著差異;王婉玲(2006)

2006)。但也有一些研究結論並不認為職業耗竭會因為某些 背景變項的不同而有所差異,例如在蘇守謙(2000)的研 究顯示職業耗竭在性別上並無顯著差異;王婉玲(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