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背景環境與產業發展

第三章 礁溪溫泉區社經環境與產業發展

第一節 背景環境與產業發展

第三章 礁溪溫泉區社經環境與

線由北至南都從礁溪鄉正中央直穿而過,而北宜高速公路在宜蘭境內的第一個 交流道也位於礁溪鄉的北端,如經由鐵路或是北宜公路前往台北,實際距離約 72 公里,交通時間約 1.5 小時至 2 小時,若是經由北宜高速公路前往台北,則 實際距離縮短為 40 公里,故礁溪鄉在交通上所處區位相當優越。

貳、產業型態與發展

礁溪鄉現以農業與觀光休閒產業為主,依據農委會截至 96 年統計,礁溪 鄉農業從業人口占全礁溪鄉人口 36.6%,多數以副業方式經營,觀光休閒產業 則以溫泉旅館旅館業與餐飲服務業為主,此部分內容將於後續文章詳細介紹,

其餘產業部分尚包含漁業、工業、以及食品加工業,礁溪鄉的產業命脈為水產 與山產,地區泰半的產業都與此兩者有關,水產係指礁溪湧出的溫泉水以及依 附著溫泉水而產生的產業,包含溫泉農業、溫泉養殖以及觀光服務業,山產則 是指依循山麓地勢及氣候而種植的經濟作物,主要為茶葉與金棗;礁溪鄉整體 產業整理如表 3-1 所示。

表 3-1 礁溪鄉產業類型

農業 漁業 工業 食品加工業 觀光休閒業 溫泉蔬菜 熱帶魚養殖 礦泉水生產 蜜餞製造 旅館飯店

花卉種植 甲魚養殖 餐飲

柑橘金棗 溫泉服務

坡地茶園 稻米種植

資料來源:礁溪鄉公所網站http://jiaosi.e-land.gov.tw/releaseRedirect.do?unitID=155&pageID=4756

參、礁溪溫泉使用之歷史沿革

礁溪鄉溫泉使用的發展脈絡,其歷史大致可以分為四個時期,第一時期為 清領時期、第二時期為日據時期、第三時期為國民政府光復初期至 1980 年代

末期、第四時期為 1990 年代至今,前三時期內容分述如下(廖珮芬,2004:9-20;

礁溪鄉志,2010:41):

一、清領時期(西元 1895 年之前):日常生活使用

礁溪鄉最早發現溫泉資源時期可以追溯至清乾隆 40 年間,約為吳沙入蘭 開墾的前 20 年,嗣後清嘉慶元年(1796 年)吳沙率墾民入葛瑪蘭開墾,歷經 了頭圍(現今的頭城)、二圍(頭城鎮二城里)、白石圍(礁溪白雲玉石兩村)

終至湯圍20,湯圍即為礁溪溫泉所在,此時又稱湯仔城或湯仔圍。

圖 3-2 蘭陽八景之湯圍溫泉

資料來源:礁溪鄉志

雖然溫泉是礁溪的重要資源,但開墾時期的溫泉僅是作為墾民在開墾之餘 休憩浴洗的場所,墾民多以野溪露天浴洗或是設置簡易圍籬作為障蔽來使用溫 泉,但是此時的溫泉使用仍不發達,僅作為日常生活或是觀賞之用。

20 湯圍是當時地名,其中「湯」意指溫泉、「圍」意指抵禦原住民之防禦建築

二、日據時期(西元 1896 至 1945 年):階級性使用與溫泉業奠基

在說明日據時期礁溪溫泉的發展同時,必先提及當時礁溪的交通建設與都 市計畫發展,其影響使得現今的礁溪溫泉市區得以成型;礁溪當時的重要交通 建設為鐵路的興建與開通,1919 年在礁溪湯圍設立了火車站,讓許多商店往車 站靠攏,1924 年宜蘭縣鐵路全線通車(礁溪鄉志,2010:324),當時的宜蘭郡 當局更進一步實行「宜蘭郡礁溪庄溫泉村」的都市計畫,此時的礁溪溫泉市區 與商業區隱隱然成型,時至 1936 年,礁溪庄役場遷移至現今遺址,此時礁溪 市區、商業區與湯圍溫泉均連結成同一市區,得以迅速發展。

日本人形塑台灣的泡湯文化,此時的溫泉使用與階級畫上等號,溫泉只效 忠日本帝國之軍人才可以使用,從溫泉地使用權可看見統治者與被統治者的差 別,作為統治者的日本人將母國的經驗文化移植在礁溪鄉,讓當時在台的日本 臣民一方面享受特殊的待遇,一方面維繫其效忠日本的意念,而對於被統治的 台灣人來說,日式所謂的泡湯文化是全然沒有思考過的溫泉使用模式,也幾乎 無法享受溫泉,即便無法使用,但無疑此文化逐漸被融入了台灣人的生活概念 中,而未來礁溪溫泉的商業性發展也與日本人帶來的泡湯文化息息相關,密不 可分,可以說礁溪溫泉的真正發展基礎,是奠基於日據時代的。

三、光復初期(西元 1946 至 1990 年):國際觀光萌芽與色情業發展

1965 年,美國參加越戰,將部分的軍需輕工業將由台灣來生產,帶動了 60 年代台灣的經濟景氣,而台灣也被指定為越戰美軍的休假之地,這種休假不 同於一般觀光休閒,其實就是著重之處即在於飲酒與情色,此時美軍最喜歡去 的場所即為北投溫泉區,北投溫泉依據日據時期留下的藝妓與泡湯文化,繼續 經營溫泉事業,即便在 1974 年美軍從越戰撤退後,溫泉區與情色業已然掛勾 在一起,此刻板印象深植人心。

1960 年代中後期開始,日本國民所得的提升讓日人可以將旅遊的腳步拓展

至國際市場,而富有歷史意義與地理優勢的台灣,遂成為日本遊客最喜愛的廉 價旅遊與買春之處,1970 年代日本來台遊客數達到近 59 萬人次,觀光外匯達 1 億 1 千萬,1980 年代人數更達到 140 萬人次左右,觀光外匯達到 10 億 8 千萬,

此時的北投、烏來、礁溪等地都是將溫泉業與色情行業配合行銷招攬遊客。

此時的礁溪溫泉業逐漸邁向色情觀光行業為主的路線,而這時的台灣國際 觀光發展與色情業的興盛是連結在一起,無法抽離的;色情行業興盛的另一原 因,則是在於台灣主要為出口貿易經濟體系之國家,洽談商務場所多半為酒家,

北投礁溪等溫泉勝地不啻是最佳場所,溫泉、色情、餐飲與酒家結合成為了溫 泉鄉獨有的「酒番文化」。

1970 至 1980 年代是礁溪酒番文化的鼎盛時期,大部分的旅館都兼作情色 與地下酒家,當時類似型態的商家約有上百家(黃家怡,2005:33),可以說情 色行業帶動礁溪的觀光發展,1979 年政府廢止了北投的公娼制度,更讓礁溪取 而代之,成了「小北投」,溫泉此時只是作為色情的中介而非主要的商品,而 溫泉的使用空間也從公共浴池轉成為私密的套房浴池(廖珮芬,2003:16)。 礁溪溫泉的情色文化直到 1980 年代末期才逐漸式微,是因為國民旅遊市 場的興起與國民生活型態的轉變,加上宜蘭縣政府開始通盤檢討礁溪整體發展;

1983 年礁溪首次檢討都市計畫,確立了溫泉區的使用方式與觀光事業之間的關 係,期望透過健康而正常的溫泉資源使用來促進觀光發展,並結合礁溪當地遊 憩觀光資源,此時礁溪溫泉發展邁入下個時期;下節說明礁溪溫泉產業現況。